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现象及原因

自然现象及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现象及原因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环境史;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互动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明显,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仰仗自然的恩赐,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业民族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国家曾一度流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接触自然的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从而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去探索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一面,即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它告诫人们必须善待自然,才能避免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黄河水患与水土保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然而黄河水患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于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前一直认为是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暴雨所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有的学者在研究黄河水患时发现,先秦时期水患比较少,西汉时期水患特别严重,从新莽到隋代的500多年中水患明显减少,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到了唐代水患又加重了。

黄河水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与黄河中游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黄河中游是暴雨特别集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黄河中的泥沙和洪水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在先秦时期,黄河中游是戎狄少数民族居住区,这些戎狄属于射猎、畜牧民族,不懂得农业耕种。由于这种原因,植被没有遭到破坏,仍然保持其初始状态。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人河的泥沙和洪水。

到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将这里的少数民族驱逐出去,出于戍边的政治考虑,大量向黄河中游地区移民,建立郡县,开荒垦种,使原先的森林植被遭到空前破坏,结果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中泥沙、洪水增多,造成下游河床增高,洪水泛滥成灾。西汉时期,黄河水患特别严重,即是由此引起的。

到了新莽以后,中原经历了三国分立和南北朝,汉族政权衰微,匈奴、乌桓等许多少数民族纷纷乘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中游地区。秦汉时期的郡县废弃,所开垦的耕地全部荒芜,成为少数民族的牧场。这样。使原先被破坏了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和发展,水土流失大为减少。于是黄河出现了安流的局面。

黄河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黄河水患的有无、轻重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黄河中游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关系到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黄河水患。

二、黄土高原是否生长过森林

黄土高原分布在秦岭以北、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森林稀少,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条件差,人口密集,是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地区。从国土整治考虑,这里亟需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然而,古代黄土高原上是否生长过森林?这成为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地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从未生长过森林,植树造林是行不通的。

地学家的言论是有所依据的,一是黄土高原森林及其稀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裸地,二是在黄土地层中没有发现树木的孢粉,孢粉是研究古代植物种类最可信的依据。

史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指出先秦时期黄土高原是生长有森林的,在《诗经》中可以找到有森林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有棫林、桃林、平林、中林等等。在陇山以西、渭河上游,盛行以木瓦代替泥土瓦的“板屋”,也反映出木材易取、森林很多的历史事实。

我国的古代文明,以黄土高原出现最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于人类生活。黄土高原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周人、秦人都属于农业民族,他们在开垦耕地、营造宫室和墓葬的过程中,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其结果是引起了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流破碎、沟壑纵横的景观,难于整治。

至于孢粉稀少则另有原因。水土流失使地层中的孢粉大量流失到大海中,此外,黄土中的微生物和碳酸钙,会使化石孢粉的含量减少,甚至全部丧失。由于上述原因,在黄土高原上不能以有无乔木的孢粉来判断古代有无森林树木。

既然黄土高原古代有过森林的存在。即证明了这里适于森林的成长,可以植树造林,用以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也同其他地区一样,植树造林成为保持水土的基本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沙漠化二重性的提出

沙漠化与沙漠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科学术语。沙漠系指大面积流沙堆积而言,沙漠的特点是松散,具有流动性,在先秦的典籍中被称为流沙。沙漠化又称荒漠化或沙质荒漠化,是指过去没有沙漠的地方出现了类似沙漠的景观而言的。沙漠化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沙漠在风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将下风区的耕地、草场掩埋,二是地表上层被破坏,引起地下伏沙出

露,四面扩散,形成沙漠景观。

沙漠化出现很早,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西亚的巴尔米拉、彼特拉。中国的楼兰、精绝(今称尼亚)、居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区,古代的绿洲早已深陷沙漠之中,成为沙漠的一部分。然而关于沙漠化的研究却起步甚晚。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才有人转向沙漠化的研究。

由于沙漠化主要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沙漠化纯属自然现象,是气候干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投掷金钱。按此悲观的论点,在沙漠化灾难面前人类无所作为,只能坐以待毙。

中国学者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干旱的气候、多沙的环境,只是沙漠化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真正导致沙漠化的却是人类的活动。汉代的精绝在农业耕种中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整个绿洲的沙漠化;楼兰是由于塔里木河改道而衰落;汉代的居延则是由于耕种破坏了地表土层而引起沙漠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下游为了垦种大面积砍伐胡杨林,结果引起严重的沙漠化,新开垦的耕地耕种不久即被流沙掩埋。

大量的事实表明,沙漠化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这是沙漠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沙漠化的二重性,是科学制定防治沙漠化对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沙漠化二重性论断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赞同和肯定。《光明日报》评论说,这项研究“对正确认识沙漠化的发生原因,克服经济工作上的短期行为,纠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利用,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关于森林影响降雨的研究

森林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除了“绿色水库”的蓄水功能外,森林还有影响降雨的功能,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海洋水蒸汽的输入是陆地降雨的基本原因。受距海洋距离的远近以及地形阻碍的影响,陆地降雨量是不均匀的。气象学家绘制的等雨线图,清楚地表明了降雨的不均匀性,并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陆地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雨也呈现不均匀性。民谚将这种现象称作: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这边是大雨倾盆,那边却雨滴稀少,甚至是晴天。这种现象原因何在?经过研究发现与地表森林植被的多少有关。1990年巴林右旗春季大旱,40多天不降雨,草场枯萎,牲畜倒毙。于是当地政府实施人工降雨,以干冰为增雨剂。可是干冰施放到天空中以后,却没有引起降雨,而在周围的旗(县)却出现了降雨。这使当地人士困惑不解,后经专业人士研究,发现巴林右旗地表森林植被稀少,不具备降雨条件。相邻旗(县)森林植被比较好,故而出现了降雨。

森林植被增加以后会增加降雨量,有许多事实为证。敖汉旗沙漠化严重,为了防沙治沙,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大造人工林。在人工林覆盖大增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降雨量随之而增加了,年均降雨量由373毫米增加到487.7毫米。类似的情形在陕北黄龙山林场、青海都兰县、新疆塔里木绿洲也存在。这些地方纬度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然而都存在森林多即降雨多的现象,说明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深入研究发现,森林多即降雨多是有原因的。从海洋输入的水蒸汽呈雾状,雾滴半径只有10微米,很容易为上升的气流顶托,难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雨滴的半径多为1000微米,比雾滴大得多,一个半径为1毫米的雨滴,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微米的雾滴。

雾滴聚合为雨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空气对流作用。空气对流活动的强弱,与地表粗糙度和森林状况有关。受地表反射率的影响,地表粗糙度越高,森林越稠密,空气对流作用就越强,容易出现降雨。如果地表粗糙度低,森林稀少,空气对流就会受到抑制,破坏了降雨的条件。此外,森林所提供的生物冰核,常常成为雾滴的附着物,以生物冰核为中心形成雨滴,它比雾滴自行聚合为雨滴更容易一些。因此,森林的破坏是造成降雨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在全新世初期(距今7000—5000年),地球表面森林繁茂,雨水特别丰沛。在进入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后,由于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从而引起降雨量减少,这时的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的1/3,被称作全球的干旱化。此后,破坏森林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变得更少,因此,全球干旱化日趋严重,一直持续到今日。人类砍伐森林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森林减少会出现降雨减少和干旱化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到了今天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再次证明,在一些自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活动。环境史研究应该站在纵观人类与自然的角度,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J].学术月刊,1962,(2).

[2]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景爱.森林植被影响陆地成云降雨的实例及原因[A].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5]景爱.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研究[J].中国林业,2003,(7-9).

Exploration of Man’s Action at the Back of Natural Phenomenon

—Exampl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environment history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闪;转移;双音化;闪电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76-02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自然现象的名称应该是远古基本词汇的一个主要部分。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基本词有‘风’、‘雨’、‘雷’、‘电’。”[1]《现代汉语词典》对“闪电”一词的解释是:“闪电:■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所发生的放电现象,会发出很强的电光。”[2]正如王力先生所论,“电”才是最早表示“闪电”一义的词。

《说文解字注》:“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段注:“孔远引《河图》云:‘阴阳相薄为雷,阴激阳为电。电是雷光。’”[3]

中国古代先民对于闪电、下雨等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将这些自然现象或是自然现象名称赋予神化的色彩。闪电也被认为和神灵有关系。《说文解字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4]“此以‘引’为‘神’之音义来源,实不可取。甲、金文‘申’象闪电形,本为雷电之电。古人不解天象变化,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后加示旁作‘神’。” [5]杨树达先生论道:“盖天象之可异者莫神于电,故在古文,申也,电也,神也,实一字也。其加雨于申而为,加示于申而为神,皆后起分别之事矣。”[6]

“电”和“神”在语音上也有密切联系,唐作藩为“电”和“神”拟上古音为[7]:电,真,定,去。神,真,船,平。

字形对于语言中的词来说,是外在的因素,语音才是词真正的物质外壳。”[8] “电”和“神”同属“真”韵,属于叠韵,语音上是音转关系。由此推断“电”是“神”的本字。后来随着人们对神灵崇拜的转变,闪电从最初的神灵代表降为特定的一类神,“电”具有的“神”这一义位逐渐失去。后又造出“神”这个形声字来表示“神灵”这一义。由此可知在《说文》产生以前,“电”的“神灵”的义位就已经转移到了“神”这个词上。

除了“神”之外,“电”和“霆”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同源字典》:“dyeng 霆;dyen(耕真通转)。‘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故霆为疾雷,为霹雳。”[9]

先秦时期,“电”具有“闪电”这一义位的文献材料最早可见于《周易》:

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

――《周易・噬嗑》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周易・噬嗑》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周易・丰》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周易・说卦》

“电”一词在《周易》中出现了四次,皆为名词,三次与“雷”连用。此外,《诗经》及《楚辞》中亦出现了“电”这一词。

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崩。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薄暮雷电,归何忧? ――《楚辞・天问》

《搜神记》中,“电”只出现了一次。

充上车,去如电逝。

――《搜神记・卷十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亦出现用电表示闪电一义的现象:

裴令公目王安丰 :“眼烂烂如岩下电。”

――《世说新语・容止》

隋、唐、五代、宋时期,已出现了“闪电”这样的结构,以下文献语料可以佐证:

乃至犹如夜空众星,如暗山头大猛火聚,如大云里出闪电光。――《佛本行集经》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六祖坛经・机缘品》

闪电相似,石火相似,火焰相似,霹雳相似。――《祖堂集・保福》

元明清时期,“闪电”的出现频率更高。

雷声闪电,霹雳交加,飞砂走石,红摄胜变赶。――《三遂平妖传》

王宝红所著《清记小说俗语词研究》对表示“闪电”这一词义的词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吴下谚联》卷四‘晃闪催雷雷催雨’:‘闪,电也……其光的烁,入地九尺,砂砾毕现,照人心坎,意向立见,俗名晃闪。’打闪、打频:闪电。《乡言解颐》卷一‘电’:乡人有闪电娘娘之称,且不谓之闪电,直曰打闪。《札朴》卷第九‘名称’:‘电光曰打颊。’打闪,《词典》例举和谷岩《枫》。”[10]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打闪”一词,“打闪:指云层放电时发出强烈闪光。”“打闪”一词出现较晚,只在现代汉语语料中可以见到。“打闪”最初为一个动宾短语,是北方方言中的一个短语。老舍《四世同堂》中有:“瑞丰受宠若惊的,脸上像打了个闪似的。”“赤包站起来,眼里打着闪,口中响了雷。”“打了个闪”和“打着闪”即可证明“打闪”最初是一个短语,后来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凝固成一个词。《说文解字注》:“闪,窥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也。”[11]“转移,不仅仅是概念外延或词义范围的变化,也不仅仅是共存和非共存之别,其规定性的轴心应是保罗派的创意――概念中包含的时空的相似性和接近性。相似转移,就是事物间的某种相似喻促成的新旧义位之间的语义演变。”[19]“闪”的本义为“人出门”。人出门的状貌与闪电有些相似,于是早在汉朝就发生了相似转移。“闪”就有了“闪电”的意思。“闪”与“电”连用构成一个并列短语,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闪电”从短语凝固成了一个词。

从“电”到“闪电”,反映了汉语双音化的过程。汉语为何双音化,众说不一。冯胜利认为:“现代汉语中的韵律模块(标准音步)由两个音节组成,而音步所以必由两个音节组成的直接证据,就是单音节不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音步。如果单音节不成步,根据音步必须双分的条件,音步必双而后能成立。”[12]我很认同冯胜利的观点,认为汉语“音步”必须成双是“电”到“闪电”双音化的原因。

“闪电”最早可见的文献材料在隋代。“常用词的新旧更替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渐变过程。新词替换旧词所需要的时间各组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由于唐以前文献反映的实际口语的滞后和不充分,一般来说,新词在口语中的产生都要早于始见于文献的时代,因此实际替换过程应该比我们现在考察所得的结论更长一些。通常情况下,从新词在文献中露头到基本取代旧词,大约需要三四百年的时间。”[12]基于此,我们可推断“闪”、“电”连用构成“闪电”的时间应当早于隋代,但不晚于隋代。到了现代汉语中“电”已不再表示“闪电”这一意义,“电”在现代汉语中单独使用时表示:“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广泛用在生产和生活各方面,如发光、发热、产生动力等。”而非“闪电”这一自然现象名称。“电”只是作为一个词素与“闪”一起表示“闪电”的意思。相反,本义不是“闪电”的“闪”却可以单用,具有“闪电”这一义位。

除“电”、“闪”、“闪电”用来表示“闪电”这一自然现象名称,“列缺”也被用来表示“闪电”。舒春雷对列缺的分析:“列缺,《后汉书・张衡传》:‘列缺哗其照夜。’李贤注:‘列缺,电也。’《楚辞・远游》:‘上至列缺兮。’蒋骥注:‘列缺,电光也。’李白《楚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李琦辑注引《通雅》:‘列缺,电光也。’柳宗元《唐饶歌鼓吹曲十二篇》:‘列缺掉帜。’蒋之翘辑注‘列缺,电名。’可见,列缺乃电光之意并无异议。”[13]

从最初的“电”发展、演变到现代汉语的“闪电”,不是简单的词与词的替换过程。与“电”相关的词也参与了这一演变,还有一些词形,例如“列缺”等表示“闪电”一义的词,在这一进程中逐渐产生、扩大使用范围,甚至最终退出通语。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6.562.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88.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茂康,颜嘉慧.《说文・示部》说解与同源词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

[5]杨树达.积微居小说金石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

[6]唐作藩.上古音手册[K].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7]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5.

[8]王力.同源字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6~327.

[9]王宝红.清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0]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6~238.

[11]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桩码头;位移原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码头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桩码头作为透空式码头结构,具有建设速度快、构件受力明确、泊稳条件好及投资少的优点,在软土地基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

在岸侧土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现象,对码头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要想防止高桩码头位移现象,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桩码头位移原因

通常情况,高桩码头建立在软土地基上,其位移现象主要由岸坡滑动所导致。鉴于岸坡滑动的原因,可分为三大方面:自然现象、设计及施工不合理。

1、自然现象。尽管高桩码头在施工过程中尽管采用了低水位设计,但由于受到潮汐的骤降、陆域吹填及其暴雨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回填渗透性较差,造成水头差,产生较大的渗透水压力,增加滑坡力矩。根据计算结果可得水头差1.8m时,其渗流力可降低码头安全系数,在低潮时其诱发滑坡事故,威胁周围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此外,对于地震及放炮等突发因素也可影响高桩码头安全,由于强大的地震波可加大颗粒孔隙水压力,降低抗剪强度,使岸坡失去稳定性,致使码头发生位移。

2、设计不科学。首先,桩基布置不合理。岸坡土体对桩施加水平推力,主要是由设在前承台或前沿的斜桩承受,其土体推力沿着后承台的连线上,若岸坡的水平推力与其桩连线成一角度,则可减弱排桩的抗力。若排桩结构的抵抗力减小到近30%,是不可取的,禁止出现此种设计。其次,岸坡稳定计算参数选取不科学。在码头设计中高桩码头的岸坡稳定是其设计重点,也稳定性可参照一般平面问题,若整体沿圆弧面滑动,可采用瑞典条分综合应力法对其进行计算。岸坡稳定系数一般控制在(1.0-1.3),应根据码头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在实际的系统计算中,由于选取不当,降低了安全度,或者岸坡发生变形,导致码头位移。

再次,接岸结构型式选择不当。高桩码头最为主要的部位为接岸结构,也是高桩码头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由于在选择结构型式时没有考虑压力大小、地基应力及施工环境等综合因素,导致发生位移现象。最后,没有充分考虑施工中的荷载。码头岸坡则进行稳定性验算,由于受到回填土、挖泥及吹填土等影响,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导致工程事故。

3、施工不合理。首先,岸坡变陡。岸坡自身倾斜,受到自身重量及外力作用的影响,使整个土体容易从高处滑动,若土体内某个面的换动力超过土体抵抗滑动力,或者挖泥深度过深,坡面遭到冲刷等,都会改变土体内部应力,使某些面的剪应力达到土体极限抗剪度,破坏土体稳定平衡性,发生滑坡现象。其次,打桩。高桩码头位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打桩,通过打桩容易引起岸坡的变形,使码头桩基受损。其作用如下:当封闭尖桩打入时,其排开土的体积为入土桩的体积,进而产生较高的孔隙水压力,降低了抗剪低强度。若打桩速度较快,土体中超孔隙水的压力累计也较快,由于水土挤压产生较大的超静水压力,导致水平位移。最后,抛填。由于抛石前并没有对桩间淤泥层的厚度及其土体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当回淤较厚时,并未对其清除,容易对抛石体的稳定及后方抛石量增加引起变形。同时,抛填速率将直接影响施工期的码头位移量,若回填速度过快,就会增加岸坡荷载,而支承荷载的地基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得到固结,加上受到土压力作用,进而引起位移。

二、防治高桩码头位移对策

岸坡变形的因素众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进而导致岸坡变形。对于码头位移可发生施工前、施工期,也可发生于施工后。因此,应加强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及管理。

1、做好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在决定施工前应做好勘察工作,对施工地形、地貌及水文等现象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拟建码头是否存在对岸坡稳定不利的因素,若存在应及时给予解决措施。应对软弱层的深厚、被掩埋的古河道排水沟及受水流冲淘的岸坡进行勘察。此外,勘察工作不应仅仅限于码头施工区,还应多码头周围的地形及地貌等进行整体分析评估,了解码头岸坡的冲淤情况。

2、做好施工设计工作。高桩码头设计时要想达到减少地基沉降的目的,应在基桩施工前加固地基,可采用打砂井、打挤密砂桩或深层水泥拌合法对堤基加固,进而增加岸坡的整体抗滑稳定性;增加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所产生的摩擦力;对码头岸坡的进行检测,确定坡度适宜;明确规定回填土及抛石的高度及间隔时间;接岸结构与码头、桥梁之间的连接采用渡板简支结构,进而减小不均匀沉降问题;为了防治码头不均匀沉降,应将码头基桩打入硬土层或在同一持力层;可采用真空预压法在土体深层产生真空度,通过打桩消散打桩而产生的超空隙水压力,进而提高岸坡的稳定性。

3、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制度建设,要求施工人员、施工单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科学施工;其次,提倡采用利于边坡稳定的施工方法及程序,禁止采用“上填、中振、下挖”的施工方法,若遇到此种施工手段,应加大处罚力度,加以惩戒;再次,为了减轻打桩振动所带来的影响,可采取重锤低击、间隔跳打、停停打打及削坡减载的方式,禁止使用两台以上桩架打桩。最后,若发生滑坡现象,在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紧急措施,如:坡脚进行压载、暂停打桩或者削坡及卸去顶部荷载等方式,并相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好水下工程的抢救工作。

4、加强后期使用管理。后期高桩码头管理则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使用,不得长期改变使用性能,或发现超载。一旦发现大面积超载则会加速岸坡的变形及位移。因此,应加强后期监测及管理。常用的几种位移监测方法有视准线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GPS 测量及支距法。其中GPS 测量是当前应用广泛且提倡使用的方法。加上当前GPS系统不断完善,软件性能得到不断改进,GPS 数据可对基准点及监测点进行采集。为了有效提高监测的可靠性及精确度,选用两个基准点,且所选取基准点的位置条件要好,能够满足GPS 测量条件。通过利用GPS 测量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此种观测方法可全天候作业,不易受到码头离岸距离的影响,能够提高观测精确度。当码头位移范围超过规定要求时,可相应采集措施加以制止,确保高桩码头稳定性。

三、结束语

高桩码头作为我国码头结构型式的一种,在现代港口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高桩码头发生位移受到自然现象、设计及施工的共同影响,本文特从施工前的勘察、施工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后期使用管理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将可能发生位移的因素降到最低,确保码头的安全及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瑞霞.水上高桩码头桩基安全性评价[J].铁道建筑,2012,(10):36-39.

[2]陈胜.高桩码头位移原因及监测[J].中外企业家 ,2013,(17):197-199.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第4篇

现代医学理论对目前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我们现在用中国中医理论来分析辩证一下此病的病因与治疗。

一、清代医圣:雷少逸先生编著的《校正时病论》一书中写到:冬伤与寒,每必温大地也。由此看出更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变化二书中写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现象,冬天属水其气寒藏而不泄,故无疾,春天属木其气温,万物开始生长。各种病毒也随着温风开始流行侵害人体。

书中写到:六致病以风为首。风善行而速变,故为百病之长,春季天气渐暖,适应各种病毒生长的条件,温热病毒随风在空气中流行,人在舍外活动,要不断呼电温热毒邪,随着人的呼吸从口鼻进入,肺为华盖,故先受其害。症见寒战高热、头痛、全身无力困痛、于咳、少痰或、无痰等。

二、明代太医龚一廷贤写的《寿世保元》一书中讲到春月得病,内外两感,四时伤寒,时行温疫,在春月而生,人在此季节得病感受温热、邪毒、头身尽痛、寒热往来、高烧烦渴,而且发病神速,流行各地,相互传染,书中称此为温疫;

三、中医理论《温病学》中讲到:温病是感受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一般多发病急速,初起即见热象偏甚,回而且易于化燥伤阴。

由于四时气候变化不同,所产生的病毒有异,故发生的病症又各具特点,其中如风温、春温、暑温、温湿、伏暑、秋燥、冬温、温疫等。

温病与伤寒一虽然都是属于外感病的范围,但两者的性质有所不同。在病因方面: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引起,而温病是感受温热病毒而发生。

两者之间感受病印的途径也不一样,伤寒是由皮毛而进入人体,邪袭太阳膀胱经,温病多从口鼻而入,邪龚太阴肺经。

在病机方面:伤寒易于伤阳,导致阳衰阴甚,温病易于伤阴,导致阴衰阳甚。

在证候方面:伤寒初起多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等。一温病初起恶寒轻,发热重,口烦渴,无汗或少汗。

在治疗方面:伤寒为寒邪郁表。恶寒重,故用辛温解表,以驱散寒耶为先,温病为温邪客表,所以热甚,故用辛凉疏表,解毒,以祛邪热为主。

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温病在一般发病的情况下,没有形成大的流行,皆为温病二疫是湿病发病后相互传染流行各地县、市,皆为温疫。

四、根据三部古代中医刊的理论来共同加以分析: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来源与自然界:如久旱、久雨,加上工业方面时自然的空气污染,郁而化热产生的一种温热邪毒,流放在空养气中,随着人的呼吸从口鼻进人体内,热毒袭肺郁而化火,加上温邪发病迅猛,因此在治疗上一定要判断确切区别分明,治疗急时。

五、辨证施治:参照以上资料中病因,病机及临床证状的对比,在根据中医理论指出急病治标,慢病治本的原则,以具本病是温疫热毒鹦甚之候:来势急剧,证情险恶,病情尽现热毒充斥气血应先治其标,法依辛凉解表,大清气血、清温败毒,在根据中医理论指出师其法而不宜其方的原则,从数千种中草药中筛选出针对性强,清温败意之力最精良的中草药:

处方一

羌活10g,苍术20g,芦根30g,黄苓20g生甘单10g,防丰20g,贯众30g,银花30g,生地50g,桔梗25g,赤芍15g,连翘30g,玄参30g,蛇莓50g,白茅根20g,石膏50g,知母20g,薄荷15g,前胡25g,天花粉15g,麦冬30g,射干25g,金果揽30g,忍冬藤20g,穿心莲50g,野冬青20,冬瓜子30g,板蓝根15g,白花蛇舌草20g,黄连15g,犀角25g,姜虫15g,全虫10g,地龙 15g。

处方二

朱砂3g,天竺黄5g,冰片5g,青代5g,辰砂5g。

用法先将方中石膏加开水适量煎5分钟在下其余中药煎10分钟依法煎三次兑匀。取煎好的汤剂250毫升待用。

将处方二的五味药研细末与小酒杯里用自雄鸡一只刺破鸡冠取血2~3毫升,与酒杯里的药兑匀,乘血热用备好的中药汤烈冲照每日依法服药三次。

世界是物质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维持自然的生克变化,是阴阳两种相对平衡的性质来维护和推动事物有规律的发展;太极和无极来统一形成春夏秋冬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推测凡事的吉凶,所胜和不极。古代医药学家利用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为依据来理论系统的研究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

中国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乃世界传统医药学之杰出典范。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第5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平原地区有一定几率会发生地震。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