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闯关东精神;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实力
中图分类号:F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42-02
一、“闯关东精神”的内涵――多重精神的统一
闯关东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所包括的最主要的精神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敢于与人生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热爱生活、追求生命精彩、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拼搏,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精神;无畏于牺牲生命,不屈不挠地与外国侵略者英勇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舍身报国的精神。
具体说来,传统意义上的闯关东精神主要包括顽强寻求生存的信念,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理想,勇于开拓进取的志向,团结互助的人文情怀,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这五个方面,而闯关东精神的实质则是永不服输的精神。
闯关东精神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当代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需要继续发扬和弘扬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宝贵价值,而且通过理论创新还在当代具有新的价值内涵。在闯关东精神的传统价值中,价值内涵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零散的、单一的形式构建,如艰苦谋生,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等等,还不够丰富和系统。如果要将闯关东精神永久地弘扬下去,仅仅依靠传统的闯关东精神的价值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闯关东精神赋予当代新的价值内涵,使得闯关东精神的当代价值系统化、多元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并考虑到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生产力的发达程度,闯关东精神可以归结为一种当代人不能丧失的精神家园,一种当代人应该确立的价值取向,一种延续传承的文化空间,一种有待释放的文化张力。闯关东精神是东北人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应该世世代代被人们继承和发扬下去,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二、东北传统文化习俗对发展的制约
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处边陲,大风大雪、广袤大野、高山密林、丰富的自然资源、漫长的冬季自然要影响到东北文化和东北人的形态风貌,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东北人特定的性格,粗犷、豪爽、热情、幽默是东北人的本质性格;自然、质朴、率真、保守是东北文化的基本品格。应该看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插根筷子就发芽”,“抓把黑土攥出油”,正是这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东北人,“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东北农民生活真实写照。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期处于资源型的农业社会,以满足自我需要为最终目的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加之寒冷、漫长的冬季,不利于农耕经济的生产,使东北人形成了长达4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这些因素使得东北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和浓厚的小农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导致人们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迟钝,接受缓慢,进而养成了不愿冒风险、不愿吃苦的懒惰习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因而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2.传统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猛剽悍的秉性。在《后汉书・东夷传》中就描述了东北先人的剽悍和厚实:“其人大疆(强)、勇而谨厚。”清人《柳边略》中描述了东北人淳厚实在、乐善好施的性情:“十年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所有出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蓟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非但不图报酬,若有所匿,不与人,或与而不尽,则人皆鄙之。”由此可见东北先人的传统习性之一斑。
东北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重感性,这种特点往往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一方面东北人重感情、讲义气,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一方面东北人具有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却往往缺少反思意识。这种重感性而轻理性的特征,造成东北文化往往缺少来自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缺少成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依赖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3.计划经济模式对文化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下,东北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东北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受其影响,东北人的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单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这种习惯于被支配的文化模式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制约了人们内在的主动求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之东北人重人情、重关系而忽视法律规则,因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人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未能在新时期和新条件下很好地发扬闯关东精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三、“闯关东精神”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促进
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一种强大源泉。自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以来,文化与经济不断充分融合,显示出当代文化经济的一大特点,即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文化与经济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这是文化产业兴起的过程,也是文化生产力在信息社会的一种表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中,文化的作用应该被充分发挥。
对于东北人和东北文化来说,当前都是一个难得的重新认定自我、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整体行为,或者说,东北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容,又是振兴的动力。东北具有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例如文化和科技人员的比例、高校的数量、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等等,但是这只是文化资源上的静态结构优势,而不是动态发展优势。要把结构优势转换为功能优势,否则文化资源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发展,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对经济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没有文化的推动和维护,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地域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就难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因此,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就需要进行文化模式的创新,而东北地区文化模式的创新即是建立一种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适应的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闯关东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和精神。而在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条件下,在中央决定加快和促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情况下,弘扬闯关东精神,赋予闯关东精神闯市场、闯天下、闯世界的新内涵,显得更加重要。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来看,闯关东精神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腾飞的精神文化基础。只有反思历史,开拓未来,推进东北地域文化创新,创建一种科学、开放、交往性的闯关东精神和文化,才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因此,东北振兴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地域文化观念层面里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陈旧观念,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协调的开拓进取的闯关东精神,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谋划东北的未来,为东北的整体振兴提供精神和文化支撑。
闯关东精神作为一种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的精神文化传统,曾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大作用,可以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只有弘扬闯关东精神,才能克服保守、落后的传统性格和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阻碍。
闯关东精神是在东北大地上产生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并被世世代代的人所传承。依靠闯关东精神,东北地区的世代民众创造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遗产。在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下,闯关东精神需要进一步得到弘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一种精神鼓舞和激励,作为植根于东北大地的传统精神,闯关东精神是最当之无愧的最佳选择。
百舸争流千帆竞,重闯关东铸辉煌。在当代,我们东北人不仅要求生存、谋发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更快的发展,以更为宽广的视角、更为宏大的气魄,审视和迎接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闯关东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才有了精神上的依托和文化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樊欣,孙浩进.不屈不挠的生存抗争――闯关东精神[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 张福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J].社会科学辑刊,2004,(6).
关键词:群众文化;精神调剂;文化普及
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作用,指的是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意识和一般心理状态方面所产生的效能。
群众在自发自觉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会对自身的价值、才能、修养、财富、感知能力和情感倾向等状况进行自我关照、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并由此带来自身情感、想象、意志和愿望的稳定或变化,从而发挥精神上的调控和互补作用。这种精神调剂作用主要表现在娱乐休息、宣泄情感和审美三个效能上。
(一)娱乐休息效能
人们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在娱乐中得到一种积极性的休息,这往往也是人们自发自觉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第一需要。
人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须由自身的劳动生产来保证,而要保证劳动者精力旺盛地投入生产就必须保证劳动者得到必要的休息。从生理意义上说,人必须劳逸结合,否则会破坏人的肌体机能;从心理意义上说,人必须有张有弛,否则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群众文化活动的娱乐休息效能为劳动力的再生产做好准备。休息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积极性休息,一种是消极性休息。积极性休息能使人的外周感官感觉冲动,并在下丘脑整合扩散,激活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又产生新的兴奋灶,使工作和劳动对大脑产生的兴奋灶受到压抑和休息,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有利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工作和劳动。
当今时代,劳动节奏更紧张,强度更大,劳动者更需要通过如群众文化活动的娱乐得到积极的休息,以养精蓄锐来继续投入再生产、再工作。娱乐休息原本就是伴随劳动而产生,并一直伴随劳动贯穿人类生活的全过程,并且以各种群众文化的娱乐方式表现出来,即使有些活动带有宗教的色彩,为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愉悦“神灵”的同时,其实也在愉悦着自己。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而它的娱乐休息的效能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二)宣泄情感效能
群众文化的宣泄情感效能,是指群众文化能在调节参与者和情感方面产生影响。人类的情感十分丰富,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心理体验,都是情感的基本表现,而且起伏变化。如果某种情感量积聚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使心理失态,精神紊乱,甚至崩溃。人的情感受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内容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一定的意志力控制;但过人的压抑会造成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为了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释放,即宣泄。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兴奋起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等,说明群众文化一直就具有宣泄情感,稳定情绪的功能。而且由于群众文化是同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通过它来宣泄情感,会使宣泄者道德感、理智感及美感等交织在一起,并且又置身于社会、群众监督、注视的特定的环境中,心理活动的调控无疑获得了非常良好的表现方式和途径。
人类心理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自身的存在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需要,如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忧郁、痛苦、羞愧、烦躁,其行为就会消极懈怠、自暴自弃,甚至采取与社会冲突对抗的行为,这就需要让人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方式和机会,以防微杜渐。群众文化能为参与者提供尽情展示自己才华、技巧、风采、能力和自身价值的舞台,既检验了自我,又获得了愉悦,也会被社会所发现和认同。
总之,群众文化的宣泄效能能够使群众文化的参与者的情感情绪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躁动变为平稳,使生理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
(三)审美效能
群众文化的审美效能,指的是通过群众文化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并予以人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群众文化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使人产生美感。这种美感是生理和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心理体验。群众文化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丰富人的审美经验,端正人的审美态度,从而大大地健全了人的审美心理,而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又必然地影响到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变化。
由于群众文化的审美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又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无论审美心理因浸于美的享受,美的联想而如何恣肆,社会心理的理性思维总会“冷静”地将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劝”回到现实中来,规正着人们的情感、情绪和精神状态。群众文化的娱乐休息效能、宣泄情感效能和审美效能,能帮助群众文化的参与者使情绪、意识、心理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中,具有显著的精神调剂作用。
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色,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群众文化在参与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层次多、数量多。因此群众文化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它为人类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另类的载体,它为知识的传承提供了特殊的媒介和途径,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传授交流和社会教育效能
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它蕴含着一代代人积累的大量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技能,通过参与者的感受、吸收、发展,又通过活动的方式再传给下一代,于是就代代传递形成了一个容量十分丰富的知识经验承载。古人积累的大量天文、历史、地理和生产、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就往往通过民歌、民谣、民谚、民间故事等形式和花样翻新的活动方式流传下来,它既包含了许多文字记载的知识,也包含了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经验。许多还没有载入书本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可以在群众文化的积存中找到,许多书本知识也都是直接从群众文化中截取;而书本知识最初的形成,也主要是从群众文化的储存中进行加工和提炼。
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通俗等特点,从而使人类知识信息的保存、传递、积累更具有实用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二)乐中求智效能
群众文化能通过各种引起人们兴趣的娱乐方式,来激励参与者智力的开发,启迪智慧,增强智能。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开发智力有各种不同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如集邮、集币等收藏活动能帮助人们扩大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各种棋类能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各种神话、科幻小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能力等等,人们在群众文化中满足了求智需求,得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而这都是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娱乐中求智、智中求乐的特殊效能,已成为促进群众文化更加壮大,不断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城镇化,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可见,认识和了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应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有效提高。然而,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到底是什么,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逐渐得到优化和调整,应当先搞清楚道路,然后再开始“化”。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国内农民逐渐大规模地向城镇迁移,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怎样的空间模式,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需加强,这进一步扩大了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态势。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中的分散人口、非农产业和资本要素向城镇逐渐集中的过程即是城镇化的过程。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乡村被渗透了更多的城镇中的政治、精神和物质文明,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而衍生出来,进而提高了中国城镇化水平。
提供符合人民群众生活条件、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服务以及产品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在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可知,偏向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产生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农村中公共产品收益不平均、产品短缺等众多问题无法解决是这种制度的必然结果,进而难以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最终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因此,中国城镇化建设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出路。
1、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发展经济学中关于转移劳动力的理论模式是著名的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该理论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利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收益好、效率高的经济部门和利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源丰富但劳动报酬少、生产效率低的经济部门应当在发展国家被建立。随着工农之间效益水平差距的扩大,城镇中的工业领域汇总涌入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镇中的各个经济部门吸收后加入到扩大再生产的活动中,更多的利润也由此产生,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吸收,进而实现将更多生产力转为资本的目的,再生产再次被扩大,最终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上诉过程,在城镇现代部门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下,城市中涌入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进而使得其劳动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并接近工业生产率,改造和进步同时进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被不断向前推动。
2、工业反哺农业
通过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积累来支持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过程。工业产业或工业厂商对农业的直接反哺并不是工业支持农业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抽出部分以工业为基础的整个国民经济所提供的经济剩余对农业的发展进行扶持、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与此同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是实现这种支持的基础,这种支持的实现依据是生产发展政策和公共财政手段,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转移以及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直接转移不是这种支持的本质。政府通过公共服务、金融、财政补贴、税收、价格等财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和引导相关行为实现这种工业对农业的支持,而不是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并最终为农业发展和生产提供动力。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农业是工业支持农业的本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村经济会得到长期快速的发展是工业支持农业的必然结果。
3、城市辐射作用
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农民的视野会因城市化的发展而得到开阔,农民的传统观念会因此而得到改变,农民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会在城市化过程中得到根本转变。城市化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变革农业经营理念和操作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工业集约和集中经营的实现。城市化进程在缩小城乡差距和加强城乡联系的同时,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协调。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物质投入因素和人口增长因素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人口因素的组成部分,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是知识资本,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即知识资本。对美国数学家与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建立的生产函数公式Y=AK?琢L?茁进行分析,经济的总产出由Y表示,物质资本与劳动投入用K与L表示,物质资本与劳动产出的弹性由?琢、?茁表示,A是常数,也就是生产效率系数。同时一些学者主张适当改变这个公式,在其中引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进而得到公式:Y=AK?琢H?茁D?酌,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分别由D、H、K表示,技术、文化、制度等影响因素由A表示。换算后得到:lny=lnA+?琢lnk+?茁lnh+?酌lnd。将上述变量带入相关公式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计算,同时分析我国2000―2014年经济发展数据可以发现,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是物质资本,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物质资本的投入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本是仅次于物质资本的贡献因素,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不高。人口素质问题应当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重视,要在提升数量的同时,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应促进资源的整合度和优化配置的进一步提升,为人力资本的规模化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稳定提供保障。
2、城镇化对经济增大的影响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情况可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人力资本、人均物质资本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发展有赖于城镇化发展,而且相对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从城镇化发展中受益更多。我国城镇化模式主要是以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给生活和生产需求带来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建设和发展,进而使得投资经济和生产制造获得深入发展。但农村劳动力多、素质较低是城镇化发展的特点,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从中受益相对有限。
3、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利用物质资本的不断积累实现经济增长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现阶段的本质。但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要素并没有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明显的积累和推动。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城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创新。所以,应当优化和整合城镇化发展,进而发展信息、技术、资本等相关要素,使这些要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应当为这些要素在城市中的有效流动和聚集提供保障,使原有的推动作用得到提高。应当结合我国大多数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并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索,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超出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增长能力的城镇化,过高、过快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需要说明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非工业化造成的,而是由于大量的失地农民、大量的失业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从国内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应当充分考虑产业支撑能力以及现有资源的环境条件承载力,同时还要参考当前先进的国际经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我国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不超过1个百分点,并且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保持在0.8~0.6个百分点范围之内。各地区、各区域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在土地利用、城镇体系以及城乡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坚决避免城镇化率、城镇发展指标等层面的盲目攀比。总之,只有立足实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协调好经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我国城镇化建设向着科学化、合理性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得到充分认识,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起来,并且在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而为技术、信息以及资本在现代城市的流动和聚集过程中提供基础和保障,最终实现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多策、黄传新: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9).
[2] 胡洋、陈闻君:新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4(8).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探析
一、引言
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更好的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确保经济稳步发展,就应将城镇化发展列入到现阶段我国的战略化发展部署中。根据当前的发展实践能够获悉,对于一个地域或者国家而言,若其城镇化建设水平越高,就意味需要注入的生产要素更为集中,故此这一集聚效益的产生能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要想充分发挥出中国城镇发展的助推作用,就应明确对应的作用和机制,以此为着眼点解决问题。
二、城镇化概述
(一)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即城市化。通常城市化是国家或者地区,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前提下,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以期实现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城镇化能为现代化城市型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需要经历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的过程。当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动力。
(二)城镇化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为让各类生产要素都向城镇化聚集,就应在此过程中,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从而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介绍,即城城镇化发展中,市场的规模正逐年扩大,因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民的收入。
当前,我国正在践行城乡统筹模式,并将其看成规划要点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为更好的实现城镇化建设,让其能够稳步前行,就应在经济与社会协调的过程中,为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效率也逐年加大,从2000年的36.22%持续攀升到2015年的56.1%,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获悉,这种提升显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当前农业人口逐步进入到城市,是城镇能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的逐年加大,农业的用地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农民开始逐步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城市里面谋生。这部分农民工主要集中到大中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三农”问题是当前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当前的发展形势是:农村人口逐年增多,土地资源短缺,双方的矛盾逐年加大。故此,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大,导致农村整体收入偏低。但城镇化步伐的逐年加大,剩余的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城市在发展中也需要各类资源的集聚,这就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二三产业逐年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村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要通过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
2.推进各个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范围内的产品或者货物开始陆续登陆到中国市场,冲击中国本土生产行业,特别是很多大型的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加大产能。因而我国出现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这就导致全面推进产能优化的进程中,风险逐年加大。现阶段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同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持续。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逐年加大,我国的城镇化规模也在呈现逐年扩大的模式,将为过剩产能发展提供新的出路,不但能均衡各产业的发展,也能产业的规模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3.转型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第一,从消费结构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国城镇化步伐开始逐年加大,农村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到城市,变成城市人口。这部分人口的消费理念也开始趋向城市化,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能够获悉,部分农村人口逐步迁移到城市居住后,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都发生变化。第二,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探寻问题,我国较长一段时间经济结构发展失衡,这就带来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工业规模虽然很大,但也无法大幅度的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状况,且相较于发达国家,服务也的差距更大,我国在适应世界市场的前提下,开始大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首的第三产业,目的是改变现有的生产力过剩局面,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都转移到信息产业上,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四、我国进行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一)让农民参与
推进城镇化发展,要求管理人员或者决策人员对“三农”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明确城镇化发展不是将农村、农业和农民取消,由于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将变成无根之树。农业的地位无论到何时都不可动摇,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让其有大幅度的提升,无论从农民的收入还是医疗、养老方面,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其次,建设农村经济时,要扶持好工业,政府适度的给予农村乡镇服务社更好的优惠政策,用以提升农民受益,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政府支持中,要针对出现问题给予指导,尽可能的给予正常政策优惠,从而消除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保障农村地域的承载发展可以持续稳健的前行。
(二)化解社会矛盾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部门间必然存在小的_突和矛盾。城市中的城镇人口,比重较大的部分是农民工群体。根据现有的数据调查能够获悉,每年进城的农民工人数能够达到2亿人,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没能落实,并且工作中部分农民工的人身权利不能得到保障。导致农民工无论是薪酬待遇、医疗保险、人身保险上相较于城市人口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的土地化改革以及成长建设中,部分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还没有落实,导致农民丧失土地,还没有得到对应的经济补偿。故此,建设城市基础设置,在拆迁房屋补偿中,矛盾出现在开发商、政府和群众这三方主体上。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就应进行深度调研,环节各方矛盾和冲突,平衡各方利益,并且制定合理的方案,保障方案执行的公正和公平,满足城镇化的稳步发展要求。
五、结束语
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考虑问题,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实力与水平,在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的发挥城镇化作用,确保国民经济能够稳步发展,就应了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暴漏出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促使城镇建设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1,(03):27-29.
[2]卢慧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6,(26):52-55.
>> 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论广西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的重要性 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选择 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 兵团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新疆与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初探 从投资角度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 新时期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探究 我国西部地区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新疆兵团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及发展模式构想 依托区域合作组织促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的选择与展望 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思路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状况与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2-13.
[12]基里尔・巴尔斯基(俄罗斯联邦总统上海合作组织事务特别代表).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二支点[N].中国青年报,2012-12-4.
[13]李道军,胡颖.中国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比较与启示[J].新疆社会科学,2011,(3).
[14]人民日报[N].2008-8-29.
[15]赵常庆.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5).
[16]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11次部长会议部长联合声明[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17]“Draft 10-year Commemorative Study Part 1(Stock-Take), Main Text”, Oct 30, 2010, p.4. http:///uploads/events/2010/9th-MC/Draft-10Year-Commemorative-Study-Main-Text.pdf, accessed on Dec 3, 2012.
[18]“CAREC 2020 Strategic Framework”, http:///index.php?page=carec2020-strategic-framework, accessed on Dec.13,2012.
[19]刘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研究[G]//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中亚区域合作机制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