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产业趋势

体育产业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产业趋势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5-02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各种影响,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得到了我国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协同创新不仅在体育产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大力倡导,而且在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了一种协同创新的特点。协同创新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应用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体育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关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的协同创新的研究。

一、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是由我国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提出的,原本是指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限制,使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得到充分尽情的释放,从而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找到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合理协同创新模式,进而为协同创新创造一种有利的氛围与环境。对于不同主体对象来说,协同创新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

在体育产业管理中,所谓的协同创新,其实指的就是各个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有效高效协同合作,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适应突破协同创新模式的要求,不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对象的合理整合与有效创新,体育产业融合、协同发展趋势引起的体育产业管理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协同创新。

1.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主体的协同创新,才能够为接下来的管理协同创新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单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不同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等在体育产业管理上形成的协同创新。

2.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协同创新。不论对于哪一个行业来说,良好的管理机制体制都是保证行业管理取得高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体育产业的管理来说也一样,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是保证体育产业得到良性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设计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2]。而设计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时候,要以鼓励政府、行I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出发点,从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方式,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

3.体育产业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的方式非常灵活多变,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法能够让体育产业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升体育产业管理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4.体育产业管理研究的协同创新。开展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研究工作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其中,进行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产学研”,能够促进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3]。

二、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意义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合作方式,许多行业或产业都开始在其自身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因此,体育产业也要意识到协同创新的价值,在体育产业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主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体育学与管理学等许多学科协同创新得到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协同创新的持续支持。体育产业管理作为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主要分支,是在交叉融合了体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使得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完善。此外,在协同创新下,还在体育产业管理领域中合理引入了企业流程再造、组织文化、战略管理以及知识经济等理论,使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补充。

2.体育产业管理实践应用的协同创新。我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优惠政策,使得体育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持续的拓展,一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领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原有体育产业领域的深层次发展[4]。比如,除了加大了开发传统的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体育资源的力度,而且关于体育产业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巩固,同时还加快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凸显出了新出现的体育产业领域具有的价值。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管理进行协同创新的意义可以指导,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将会是今后加快体育产业应用实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机制

1.内部协同创新机制。体育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相互之间的协同也就是所谓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指的是调整并优化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让体育产业内部各个不同子行业可以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5]。其中,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主要有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健身休闲以及体育场馆管理,将其与其他体育产业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合作关系,利用主导产业来引领整个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其他体育子行业为提托,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机制,能够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强大稳定的基础。

2.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创新可以使体育产业和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与交叉而形成的一类新兴产业领域,比如体育产业与加工制造、旅游、建筑、销售等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其产业协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体育产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与其他体育产业企业或者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企业创建的新兴产业业务形态等。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创造产品附加功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共享产业服务与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管理协同创新机制。管理协同创新能够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是体育产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以及创新管理手段和体制的过程[6]。管理协同创新中还包含体育产业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改革的作用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管理要履行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其次,体育行业协会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与信息咨询等服务,将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出来[7]。最后,体育企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部分,要将体育企业的主导功能发挥出来,促进体育企业服务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为体育产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区域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上述三点,在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中,区域协同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进行合理的整合,实现其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体育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高[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协同创新作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管理呈现出的一种发展动向,其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完善还是实践的应用都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指导意义。今后加强对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只有找到最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才能够进一步为体育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邢尊明.我地方政府体育产业政策行为研究――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省(级)际政策实践调查与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2016,

(1):27-37.

[2] 钟秉枢,郑晓鸿,邢晓燕,等.“十三五”我国足球、篮球、排球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2):7-12.

[3] ,张俊飚,颜廷武.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DEA-HR模型的16省份农业

废弃物基质化数据验证[J].管理世界,2014,(1):90-104.

[4] 马卫平,夏漫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述略――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的分析[J].体育

科学,2015,(2):3-13.

[5] 邢尊明,周良君.我国地方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政策实践、配置风险及效率改进――基于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及分

析[J].体育科学,2015,(4):12-21.

[6] 何桂芳.基于品牌生态系统视域我国体育用品强势品牌塑造研究――以李宁、安踏、360°等国内一线品牌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2-46.

[7] 田麦久,孙大光,田雨普,等.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J].体育文化导

刊,2009,(8):1-13.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区位 产业布局

一、研究目的

我国西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禀赋,西藏自治区体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的优良环境与优势。西藏自治区的体育产业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加大开发的力度,发掘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资源的潜力,推动西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适合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布局模式及其结构序列,为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二、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区位要素分析

区位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区位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发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能力等是影响区位要素的变量,区域资源和环境结构是区域最重要的结构。各区域要素的差异影响了产业和企业的获利空间,进而制约着产业和企业的地区选择。因此,区域的比较优势是确定区域产业布局的决定机制。

西藏自治区在西部13个省(西藏、内蒙、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区域经济布局上,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自治区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多样化能源资源基地优势;区域级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西藏自治区正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原开发地区。对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区位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三、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布局模式构建

笔者根据目前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资源分布和优势状况,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最大化为原则,提出西藏体育产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重点产业,以此为动力扩大对扶持产业的投资,带动一般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平衡。确定西藏自治区体育的重点发展产业、扶持产业、一般发展等产业的序列及结构,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布局模式。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应遵循“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的原则。

1.重点发展:体育登山业和体育旅游业

重点产业指能够迅速和有效的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因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行业。

(1)体育登山业。登山业是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西藏自治区的登山业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登山运动的广泛开展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1979年中国和伊朗登山界组成联合登山队在珠峰开展训练,为正式攀登做准备,由于伊国内政局的变更,此计划未能实施。但是此举开创了西藏山峰对外开放、接待外国团队来藏登山的先河,同时也成为外国人来藏旅游的先例。(2)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指在异地参加的、以亲身参加为特点的各种陆地、水中、空中的体育比赛、表演、健身与探险活动,他在内容、目的上都与传统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西藏的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藏在国内体育旅游渐热的竞争格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优势。也正因如此,这片有待开垦的土地,对外有着巨大的神秘感、吸引力,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也使西藏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2.一般发展产业:体育地产业、体育经纪业

(1)体育地产业。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载体,西藏的体育馆较少,随着西藏经济水平的提高,竞技体育和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西藏的体育场馆将会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种体育协会纷纷成立。行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争办、资助体育比赛已成了一种普遍形式。这将刺激体育场馆需求率的上升。目前,可采取整合现有的体育场地建筑企业,组建大的集团公司,集中统筹运作与开发,提高体育房地产业的竞争力。利用举办大型赛事的机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开发现有的西藏赛马场、体育运动中心等举办体育服装博览会、体育制造、器械博览会、体育报刊图书博览会并举办体育学术研讨会,推动西藏体育产业的发展。

(2)体育经纪业。体育经纪人是指具有合法资格,以获取佣金为目的,与体育相关人员及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充当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竞赛的订约媒介,或为委托人提供通过体育获益机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纪人开始在我国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真正以体育经纪业务为主的公司很少。由于体育经纪人尚属起步阶段,发展不规范,不可冒进,部分区域可进行试点,市场成熟之后,可进行推广。可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技术指导人员,利用西藏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建立西藏体育人才交流中心,推动体育人才市场的发展。体育经纪业是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其他部门产业发展的剂和纽带。

四、结论

1.西藏体育产业已具有明显的区位要素比较优势: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增长、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优惠等。因此西藏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2.据西藏已有的体育产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资源状况,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现阶段的西藏体育产业布局模式及发展的序列结构:重点发展体育登山业和体育旅游业,一般发展体育地产业、体育经纪业。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第3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等方法,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定工业中的优势行业及潜在的优势行业。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2.经济贡献分析。利润总额是评价工业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衡量行业管理水平和成长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指标。税金总额反映工业行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程度。从业人员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对解决贵州省人口就业所做贡献。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以及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2和表3。

3.科技投入分析。工业行业的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占总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反映了各工业行业的科技实力。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研究开发费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4。

以上关键指标显示,各指标的前十大行业所占比重基本在80%以上,说明集中度很高,优势体现明显。从三个方面总体看,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如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指标的前十位中。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两行业基本处于前十大行业靠后的位置。

(二)因子分析

优势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根据文章所设置的优势产业选择原则,收集了大量衡量产业水平的指标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见表5。

从各行业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看,传统优势产业中烟草、电力、饮料、有色冶金和医药等行业在前十位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等五个行业也居前十位。

(三)区位商分析

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LQ)来测定。选择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这三项指标进行区位商分析,得到排名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见表6、表7、表8。

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区位商中有7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饮料、电力、医药、有色冶金、煤炭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区位商中有8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电力、饮料、煤炭、有色冶金、医药、化工和黑色冶金行业;利润总额区位商中有9个行业LQ>1,分别是饮料、非金属矿采选、有色冶金、烟草、医药、食品制造、化工、电力和煤炭行业。这表明贵州省这些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具有比较优势。

综合三个方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项指标的前列。此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制造等行业基本处于靠前的位置,表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加工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如采掘业中的煤炭行业和有色冶金、黑色冶金行业。这些行业产业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比较效益难以发挥,使得贵州省长期扮演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

轻工业偏轻。“两烟一酒”作为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拥有独特资源条件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生很大变化,消费结构和观念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其烟酒产业带来极大冲击。

新的比较优势产业尚待培育。除了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外,新的比较优势产业还亟待扶持和培育。

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调整工业结构,重点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贵州有丰富廉价的电力资源,与丰富的煤、磷、铝资源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建立以煤、磷、铝开发和深加工为特色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必须研究开发出能发挥资源优势、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煤化工、磷化工、铝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根据市场需要,以资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二)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能源大省、资源大省,担负着“西电东送”的重大任务,产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一些高耗能行业现阶段属于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其优势条件将不断恶化以至丧失,因此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贵州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并且组合条件良好。要想尽快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选择资源开发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方向及程度,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刘公远.黑龙江省发展优势产业的基本对策.商业经济,2008(8)

2.贵州统计年鉴(2002-2008)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面临结构优化的压力,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其转移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导向型、市场开拓型、多元化经营型、竞争跟进型、供应链衔接型、政策导向型等;预见并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东部沿海地区要转变产业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地区要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产业转移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从产业分工的视角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一些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特点

(一)以向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为主

在我国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有限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本的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中西部那些能为沿海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如山东如意集团收购原重庆海康纺织集团,并计划投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巨资在重庆万州区建设100万锭紧密纺生产基地,广东顺德的五家纺织服装企业签约进驻安徽阜阳“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都是基于当地有一定的纺织产业配套能力。

(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据统计,目前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玩具、陶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多数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生存发展的压力逐渐增大。如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在广东就算开出2000元/月的工资也很难招到工人,但在安徽阜阳,劳动力比较充裕而且付出人均800元/月的工资即可;在土地费用方面,在阜阳的“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内每亩土地只要2万元左右,在沿海地区的温州每亩土地却高达150~200万元。因此,降低要素成本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动力。

(三)是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

经过近3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进程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由于发展初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普遍受到严重污染,上海、苏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面临突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沿海地区不得不考虑将一些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产业转移出去,而一些中西部落后地区对自身环境容量认识不清,对污染后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有意识地以“环保洼地”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使这些产业得以顺利转移。据媒体报道,截至2007年10月底,无锡市已关停582家化工企业、31家“五小”和“三高”企业。其中,228家违法违规企业被依法强制关闭,其余的也都是工艺落后、污染大、安全保障差的企业。但这些被关停企业却意外成为外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来自东北、四川、江西等地的招商团队,日夜驻扎在太湖边,招揽被关停企业。一些乡镇和工业园区甚至给出“零地价”的承诺。

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差制约了产业转移的推进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沿海产业的转移。衡量一个地区产业配套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业集群度。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从数量上看,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若以当前在我国产业集群中占重要比重的制造业为衡量依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可见,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从规模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规模也远大于西部地区,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集群大部分还处在初级阶段,规模偏小。由于缺乏配套能力,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产业转移不成功而发生逆转的尴尬局面。

(二)物流成本高成为制约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

有学者研究表明,沿海迁往内地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不足5%时,才能通过其他要素成本的降低加以弥补。而一旦大于这个比例,则增加的物流成本会抵消其他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从而影响企业向内地挺进。中西部省区虽然具备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厂房和租金价格、劳动力供给及原材料、能源四方面优势,但作为加工贸易生产链上重要环节的物流服务却是制约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和软肋。在中西部一些地区,高昂的物流成本不仅抵消甚至远高出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如成都到上海的物流成本,竟然与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等同,一个标准集装箱从上海运到菲律宾仅需30美元,而从成都通过公路运到上海需要1000美元。

(三)沿海的省内产业转移政策不利于国内产业转移的最优化

目前,沿海许多省份担心“肥水流入外人田”,以防止形成转移地的“产业空洞化”为由,阻止本省产业外迁,其后果可能不但不利于这些企业发展,还会影响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破坏全国性产业布局优化。因为中西部也有一些发达地区,它们比起沿海的一些山区地市而言有很多优势,应是沿海一些企业外迁的首选地。首先,这些地方省市都将发展经济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思路大胆,有许多敢为天下先的做法,而且基础配套财政投入非常大。其次,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如,西安、武汉等省会城市,交通发达,不但可向周边辐射,还便于全国市场的布局。另外,这些城市高校云集,人才储备充足。因此,沿海地区与其边守边退,不如一步到位,为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打下坚实基础,转移出相对落后的产业,换来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促进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经济环境,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要转变政府决策层的认识。目前东部沿海地方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然而如何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则认识不到位。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思路,即如何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和多上项目,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数量扩张式。对于产业退出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不多和重视不够。实际上,许多地方政府都把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和政绩表现来看待,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短期内不会彻底放弃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仍将其作为支柱产业。然而产业转移毕竟是一种经济发展内在现象,地方政府必须从劳动地域分工和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竞争战略出发,从提高竞争力出发,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在产业发展上,沿海地方各级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壮大主导产业,移入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产业,移出已不适应本地发展的产业,为产业升级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地方领导绩效评价体系。在中国,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率等指标是考核地方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这些经济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和升迁速度。在制定经济发展考核指标方面,应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指标考核体系,分为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不同的标准,前期侧重于经济增长数量和速度,中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等重要,后期侧重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东部沿海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因此,对这一地区领导考核应侧重于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为提高本地经济增长质量,地方领导自然会把已经丧失优势的产业进行转移,腾出空间以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三是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法律。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产业结构政策和法律,以及促使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产业组织政策和法律。运用法律手段,鼓励跨地区的企业兼并、重组、联合等,一方面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让存量资产得到优化配置,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另一面有利于提升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企业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转移的产业不仅在当地拥有立足之地,而且可以在激烈竞争中继续发展壮大。积极实施关闭、破产等法律法规,形成落后生产力的退出渠道,降低传统产业的退出成本。

(二)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采取有选择、有重点地接受沿海产业转移的策略。要按照是否符合需求结构变化;是否符合产业高级化趋势;是否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是否符合产业发展阶段,承接东部沿海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必须在弄清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有重点地吸引沿海转移的产业。在承接高耗能、占地多、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时,既要考虑保护环境、珍惜耕地;又要使承接的产业与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相配套,实现本地化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三)形成以市场导向为基础,政府积极引导的产业转移调节机制

沿海的产业转移是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即使在“政府调控”下的产业转移,仍然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地区的协作、兼并、技术转移与生产环节的分工是产业转移的多种实现形式,只有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动起来,把握产业转移中巨大的商机并及时行动,产业转移才能有效实现。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组织、指导、协调、服务作用。特别要做好信息和中介的服务,由于企业在掌握信息方面的不足,导致其产品市场和项目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政府应加快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产业信息指导;由政府向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则可以减少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使要素在整个产业间的流动更为迅速和有效,从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陆发安.我国东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之思考[J].广西经济,2006(7)

2.姚玉洁.资源环境压力加速产业转移[N].经济参考报,2008(2)

3.王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2)

4.刘学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势研判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8(9)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第5篇

一、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持续提升

在文化强市背景下,郑州市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一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二是文化资源产业单位数不断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多。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种类多样

一是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方式丰富多样。如郑州连续多年举办了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相关的文化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动漫行业。三是郑州市依托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林业生态建设特色,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发掘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四是文化资源多样化发展带动了旅游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日渐成熟

郑州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新闻出版业,以“山、河、古、拳、根”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以少林武术、豫剧为核心的文艺演出业等,并且以此为主导的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也日渐成熟。

(四)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初步拉长

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势和主导产业链的形成。近年来,郑州市在致力于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同时,力求通过把文化产业链拉长,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化创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少林寺”文化产业链条。

(五)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渐成规模

在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文化创意园区、动漫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等是郑州市近年来初具规模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如金水文化创意园是河南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个以时尚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郑州动漫产业基地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软件开发、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投资规模将超过120亿元,等等。

(六)文化资源产业化机制逐步形成

加快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的发展,一方面要创新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文化资源产业化运行机制。近几年,郑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财政、税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

二、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整体水平低

郑州市的文化产业单位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缺少有足够规模的大型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差。同时,郑州市发挥龙头核心作用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群数量较少,具有带动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集团也在成长过程中,而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初具规模,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发展不到位

郑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化优势,永葆其市场竞争力和艺术生命力,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创意、创新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各种独具匠心的产业化发展形式。文化资源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化发展形式,将可能导致文化资源流失,形不成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发展不健全

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发展不健全,是制约当前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其原因主要是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面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扶持和引导文化资源产业组织的发展,导致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很难走上法治化道路。

(四)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连接不完整

近年来,郑州市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方面连接尚不完整。在品牌建设方面,品牌定位不准确、形象模糊,导致品牌延伸不足、内涵缺失。

(五)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郑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文化产业相分离,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平台不完善,让厚重沉淀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不到产业化释放。郑州市文化示范园区建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抱残守缺、各自为政等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六)文化资源产业化机制未完全形成

对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而言,尽管郑州市在河南省处于领头羊地位,但与国内发达城市和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相对落后,从政策措施的完善性来看,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系统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还不到位。

三、加快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注重转化,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水平

一要合理整合郑州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二要结合现代科技力量,注重文化资源的转换;三要结合郑州市产业化平台优势,全力提升产业化整体水平。

(二)整体规划、均衡发展,培育文化资源产业化多种形式

一是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主导文化资源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方便与省内外地区和城市的产业化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充分发掘郑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商文化”的鲜明个性,培育出更丰富多样、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

(三)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健全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形式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文化资源产业化,是国外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多方协同,对民营文化企业应变“管住”为“激活”,政策上要先行一步,努力实现政策导向从“管住”向“激活”转变、政策作用从监督向扶持转变。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有可操作的政策管道使民营文化企业公平地获得资源。

(四)龙头带动、品牌开路,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带动模式

一是打造文艺表演产业化链条,二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化链条,三是打造大型节会产业化链条,四是打造动漫、影视创作产业化链条。

(五)筑巢引凤、产业集聚,加快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建设

郑州市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实现区域文化的产业化,筑巢引凤,发掘自身的产业化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行列中来,形成产业集聚,铸就文化资源产业化建设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