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调查人:耿艳利

调查时间:12月

调查对象:学生与学校

调查人数:4人

调查现象:

1、小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辽宁省辽阳市实验小学某大队干部对小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十分反感。她认为,学生在教室里的任务是学习,当你全神贯注地按动键盘发短信时,当你津津有味地小声通话时,讲台上老师已经讲授了许多内容,而你却没听到,并且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学习。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2、随意遗弃垃圾的现象。漫步在操场上,随时可以看到一些同学们乱丢的果皮纸屑。这时,我看到了一位正在捡地上的纸屑的同学。这位同学表示,同学们随意乱丢纸屑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学校是大家的,我们不应该破坏自己的大家庭。说着,又捡起纸屑来了。

3、乱践草坪的现象。许多同学在行走时为了一时的方便,不管是否该践踏草坪,理所当然地从草坪上踏过。保洁员反映,学校已经多次强调不应践踏草坪,可有的同学还是屡教不改,因图一时的方便而践踏草坪。校方并表示,将严抓践踏草坪者。

4、衣着打扮与年龄不相符的现象。有一小部分同学为了追求时髦,讲究个性,穿着太过于前卫,但还浑然不知。教师表示,学校曾强调过每天应该穿校服上学,可仍有一些同学因为爱美,而破坏校园规则。

调查结论: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有上述不文明的情况。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配合学校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所以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社会上会出现许许多多讲文明的青年。忠心地祝愿每一名在校学生都能成为一名讲文明的好学生。

调查对策:

1、让同学们了解中小学生在校文明行为具体要求。

2、采取教育制和强制制度来让同学们改掉坏毛病,养成良好的习惯。

3、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不要由于一时的任性不改正错误。

相关链接:

1、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 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

3、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礼仪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60-02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中职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特别是中职学生的礼仪不符规范尤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其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社会输送较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一、中职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过度强调升学率,对后进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缺失现象,许多中职学生行为散漫,我素我行。他们在仪表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追求标新立异。有的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所以职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目前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突出表现

一些中职学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网上欺骗等现象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在职业学校中,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却在逐渐消失。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已逐渐“淡”出课堂。据了解,上课前有同学喊“起立”时,大部分学生在十几秒钟才会有反应松软的站起来,没有任何激情的喊一声老师好。上课起立问好这件事,不但可以提醒学生要开始上课,更表现出学生对老师本应具有的尊重。同时,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还有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例如有的学生常常骗父母的钱用来进行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等各方面消费。

三、中职学生的礼仪缺失及原因分析

1.家庭的因素

1.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随着时间变长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1.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1.3父母离异的影响。现在的中职学生中,有很多生长在单亲家庭,还有部分的继父或继母存在不肯过多的管理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管好了以后也记不到我,说不定还会恨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孩子存在的不良言行和礼仪从不进行管理,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文明、不讲礼仪的习惯也逐渐养成。

1.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现阶段,因为家庭的负担和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多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以缓解家庭经济的压力。这时孩子的照顾就留给年迈的婆婆爷爷外公外婆进行照管,这样的孩子,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老人过于溺爱疏于管理,以致使孩子养成不讲文明礼貌的坏习惯,还有的老人对孩子的管理常常力不从心,没有办法进行管理。

2.社会的因素

2.1社会环境的渲染。中职生的生活环境,经常能听到说粗话脏话、打骂声、吵闹声;随地吐痰、乱丢乱扔;公交车上随意拥挤、插队扰乱秩序、破坏公私购物等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很多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时,存在穿着暴露、花哨,整个身上的装备怪异,看了后让人感觉眼花缭乱。试想,学生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耳濡目染的教育下,能讲文明,能讲礼仪吗?这正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学校教三年,学生在社会上三天就学坏了,看来,这句话不无道理。

2.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新阶段,很多电影、电视、报刊杂志,节目的内容都非常的低俗。常常听见电影电视节目中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绰号,什么干肛豆、豌豆尖,骂女人臭三八、臭;综合类节目男女主持人打情骂俏、举止轻佻;影视剧内容充满暴力血腥、男女亲吻拥抱等镜头;流行报刊杂志中的封面人物,流行时髦,穿的服装是新颖奇特;一些网络歌曲粗俗低劣。如老鼠爱大米;网络上骂人的语言更是花样翻新,黄赌毒信息也时有所见。中职生不讲文明礼仪习惯,我们的部分宣传媒体也可谓是功不可没。

3.学校的因素

3.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生在某些初中学校和老师的眼中成了成绩差、品德败坏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3.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3校园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多数中职生的学习、语言、行为、习惯较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良后果很容易出现

四、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探讨

1.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同时,应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将礼仪要求纳入其中。逐渐规范中职学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文明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 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中职生的风范。

3.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各班可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故事,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学校可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4.强化教师礼仪素养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带动、教育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注重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教育的作用

中职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构建三位一体立体网络, 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良好的家庭教育,监护人尤其是家长要切实起到“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作用,比如父母注重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不在孩子面前争论、骂人、说脏话粗话、打架,不打骂孩子,衣着得体,注重言行,乘车等公众场合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自然会养成。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传统。

参考文献

[1] 尤晓微. 中职学生校园礼仪教育之我见[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54-55.

[2] 梁明骅. 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浅见[J]. 科技信息,2012,35:309+325.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辅导员 90后大学生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导师,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90后大学生,如何在处理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习惯养成教育,对新时代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指以高校为主体,通过家庭、社会的配合,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督促大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及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养成教育由自然人过渡社会人的教育或者是使个体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养成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文明的行为习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 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缺失的表现

目前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以及笔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发现当今90后大学生主要表现出如下特性:

(1)个性张扬,但集体观念淡薄。90后大学生是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相比70后、80后来讲,所受的家庭教育更加宽松。在此环境熏陶下的他们在个性方面更为张扬、独立,他们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善于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然而,不少学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不良现象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或者不考虑他人的想法,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差,集体意识缺乏。

(2)信仰自由,但价值取向功利。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距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面对事件、黄岩岛事件、事件等重大政治问题,他们能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理性的爱国热情。与此同时,在入党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有着“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追求,但也有少数同学入党却是为了就业或其他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目的。

(3)敢于挑战,但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是富有激情活力的一代,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追求进步,容易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和挑战自己。但由于从小成长在优越、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导致他们面对逆境时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情绪低落,缺乏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武汉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4)喜好交往,但文明礼仪意识薄弱。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表达,爱好交友,但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忽视文明礼仪。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大学生应该是懂礼貌、讲文明的高素质群体,这些不文明行为与大学生身份确实不符。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3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1)养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参与。没有规(下转第226页)(上接第200页)矩不成方圆。高校的文化制度建设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制度规范对养成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是间接地传授于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平常工作中不仅仅是传达和解释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更不是强压式的管理,而应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制度的制定过程,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不规范的行为,什么是应该倡导的行为,将制度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实现由“辅导员管”向“自我管理”的转变。

(2)养成教育应该抓好有效的教育契机。不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因此,新生入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今后养成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重要时期。以笔者的经验,对于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新生抓起。重视新生入学的每一个第一次,在每一次的接触中,注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独立自主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与集体主义观念,为大学四年的素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利用讲座、座谈会和开展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转变角色,学会独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养成教育应该重视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亲近的老师和朋友,他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养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因此,辅导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跟学生讲清道理,更要以身立教,注重修养,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学生做表率,用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

(4)养成教育需要创新的工作方法。9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辅导员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网络在学生中的广泛影响,积极发挥网络作用,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可以采用论坛、BBS、QQ群、微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正面引导教育,提倡鼓励各种文明行为,批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积极营造、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良好氛围,进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对学生在思想上进行积极引导,避免学生受不良思想和不健康舆论的影响和冲击。也可以通过浏览微博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真实更直接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成教育。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习惯成自然则需要更大的努力。如果仅仅靠辅导员一方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2] 李智,童政权.90后大学生低年级阶段养成教育探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0.8.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和环境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

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需要时间的积累,不仅是学校内,和学校周围,学生生活环境也有关系。给学生更多的开放空间时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业,制度的压力,只会产生学生的抵触情绪,或者在应付学校制度方面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样,社会实践方面,在具体的如何社会实践并不需要学校的过多干预,由学生自己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也同样,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发展,不能因为短时间没有效果就不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走入社会,领悟生活,获得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取得任何完全的知识,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而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听平凡人说,让事实说话,合时代节奏。这种“境教”还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转变思想,树立正确观点,提高素质。

例如,在教学《文明交往》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校园中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包括不礼貌的语言、不礼貌的态度、不礼貌的行为。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现状,听到了危害,感受到了不文明的言行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从而取得了生动形象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参与。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明白事理,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实施情感教育将更有力地提高思品教学实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对学生已有的道德情感状况进行摸底、了解,目的是为教学提供准确的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学生身上甚至自身的情感因素,为课堂上攻克情感目标寻求捷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和表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较为抽象和难懂,对初中学生来说学起来较为枯燥。但只要初中政治课教师认真分析和研究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为学生创设感知教材的种种有效环境,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教学电影、电视、幻灯片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造出直观形象的情境,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以趣入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而有效地完成。

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就身边的常见问题发表自己对消费的看法。结果学生列出了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学生在过生日送礼物时、在穿衣服上、在吃喝上等各方面进行相互攀比。在列举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适时引导,让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消费的正确消费意识。

五、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淡化了对理论知识灌输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动情点,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时,我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得到老师关爱的往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感激之情。接着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有关黟县宏潭乡毛田小学教师汪来九先进事迹的报道,让学生从汪来九老师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事迹中,深刻感受到师魂的崇高与伟大,进而联想到老师平日里对自己的关怀,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与辛勤付出。最后,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动人旋律中,让学生用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此时,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表白,真可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境,而情愈深”。

六、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大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活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1.1 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课堂活动。 对于农村初中校来讲,生源主要来自服务区和外来工子弟,文明素质普遍较低,文明礼仪知识相对薄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关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文明礼仪。所以,学校在每学期的期初教职员工培训会上,都由政教处组织全体教师先学习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并要求全体教师要把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求班主任每个月至少要给本班学生上一堂专门的礼仪教育课,课前要认真进行备课,书写教案,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校特点、学生特点,联系实际展开学习,在学习后还要求学生要写好日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约束。

1.2 组织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明礼仪知识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用实际行为表示出来的,所以仅仅依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年级组织学生观看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影视教材,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从中深受启发,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明行为,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创新形式,做活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2.1 丰富形式,灵活方法掀起礼仪教育活动

2.1.1 联系实际学用并举转化教育活动的精神成果,开展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A、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以15项以下为宜,调查表的数量以30份以下为宜;B、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的调查;C、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D、将收集、整理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调查报告;E、思考调查活动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F、将调查结果反馈给自己身边的被调查者,告知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

2.1.2 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1.3 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A、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改恶习,争做文明中学生”的计划;B、积极参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C、从经常遇到的文明礼仪小事做起,加强自身的德育素质;D、记录自己文明礼仪德育素质的成长日志;E、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不断激励自己成长、进步。

2.1.4 开展主题竞赛活动A、“倡导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手抄报比赛活动;B、“倡导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知识竞赛活动;C、“倡导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优秀日记比赛活动;D、“倡导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讲故事比赛活动;E、“倡导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十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2.2 健全制度,加强评比,确保活动的开展。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有力的贯彻执行,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文明班级考核细则》、《十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细则》等制度。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2.3 抓好校园建设,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4 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4.1 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4.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与村委、老人会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