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对农产品安全及品质的关注,农业分析测试的需求急剧增加,农业分析测试档案管理便凸显其重要性。当前农业分析测试档案主要以实体形式存放和管理,而随着分析测试的发展及分析测试种类的不断增加,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实体形式档案,新增数据量、信息量不断膨胀,在查找、分类及管理上难免耗费人力和物力,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处理等向着方便、快捷、安全的趋势发展,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迫在眉睫。档案数字化完全可以满足数据获取具有实时性的需求,客户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连接数据源,即可查找自己需要的数据,了解分析测试的最新动态等。    

一、农业分析测试档案数字化介绍   

农业分析测试档案数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分析测试结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将传统实体形式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能及时提供利用、查找获取,可提高农业分析测试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增强档案管理部「1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及面向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    

二、农业分析测试档案数字化建设    

农业分析测试档案数字化要求通过建立分析样品信息数据库,从客户委托分析测试的农产品样品接收开始,到分析测试结果查询、管理过程,全部实现网络登记。具体包括:第一步,样品接受人员通过互联网对样品数量、名称、产地、状态、委托人、分析测试内容、检验人员分工、完成期限等详细数字化记录,建立该委托样品数据库,并依据委托人信息,赋予其样品分析测试查看账户、登录密码,设置其访问权限,该账户只对其委托分析测试的指标有效;第二步,样品分析测试人员通过信息查看需要分析测试的内容,从样品管理员处获取样品在规定期限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分析检测结果进行数据输人保存和提交;第三步,由具有丰富分析检验经验的人员作为结果审核人员,对分析检验结果进行复审审核,结果通过则提交至业务服务部门,反之,则由分析测试人员进行复检确认;第四步,业务服务部门对审核结果加注档案部门标识水印凭证,确保电子档案的有效性;第五步,客户通过登录账户,查看委托样品处理进度,结果下载。    

三、农业分析测试档案管理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不同类型的数据,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并将其映射到计算机存储器中去,才能进行存储、检索、处理和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常用的数据结构有两种: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目前高考试题中应用的是栅格数据结构,在题中称为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

栅格数据结构所在位置常用于表示地质、气候、土地利用或地形等面状要素。任何面状要素的对象,如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地势起伏、环境污染等,都可以用栅格数据来表示。

栅格数据的获取需尽可能保持原图或原始数据的精度。在决定代码时尽可能保持地表的真实性,保证最大的信息容量。在图中网格覆盖后,常常会在同一方格下对应几种不同的属性值,而每一个单元只能取一个值,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以下做详细说明。

中心点法:用处于栅格中心处的地物类型或现象特性决定栅格代码。为了寻找中心的方便,覆盖使用的网格常常使交点与网格单元的中心对准,这时读数据只考虑网格交点所对应地图上的值,因此中心点法也可以叫做网格交点归属法。此法常用于具有连续分布特性的地理要素,如降雨量分布、人口密度图等。

面积占优法:以占栅格最大的地物类型或现象特征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此法最适合分类较细、地物类别斑块较小的情况。

长度占优法:当覆盖的网格过中心部位时,将横线占据该格中的大部分长度的属性值定为该栅格单元的代码。

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选取最重要的地物类型决定相应的栅格单元代码。此法对于特别重要的地理实体,尽管其所在区域面积很小或不在中心,也采取保留的原则,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域等。此法常用于具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的地理要素,特别是具有点、线状分布的地理要素,如城镇、交通枢纽、河流水系等。

为了接近原图或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上述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即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这样行列数也相应增加,每个栅格单元可代表更为精细的地面矩形单元,混合单元减少,可以大大提高量算的精度,更接近真实形态,表现更小的地物类型。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判读,关键是要弄清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具体事物,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分布与变化规律,再进行后果判断、评估和原因分析。下面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1:(2011・安徽文综)右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解题时首先应弄清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具体事物: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辽宁西北部某地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分布与变化规律:一部分土地由湖泊变为耕地,小部分由耕地变为居民地;再进行后果判断、评估和原因分析:一部分土地由湖泊变为耕地,原因在于围湖造田严重,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湿度明显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增加。由于图示为辽宁西北部某地,水资源相对较少,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1.A 2.C

例2:(2011・浙江文综)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右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3~4题。

3.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4.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右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甲、乙B.乙、丙

C.乙、丁D.甲、丙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1中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最终发展到全机械化操作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国农业产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时代,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运用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例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农业病虫害防治数据,从而得出农业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中国互联网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广大农村地区甚至是偏远地区均可连接互联网,因此,数字化和信息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等生长要素的影响,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出现了无土栽培、暗室培育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现在,农业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农作物播种、施肥、收割、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将数学期望与农业生产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改进农业经营与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因农业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农业生产模式在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农业产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相关部门需关注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的革新,重点关注农作物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与此同时,涉农企业也要根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保证农民增收。涉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农业产业发展问题,需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共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积极探索数学期望理念的实际应用范围与应用方法,将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期望理念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使数学期望成为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决策工具。

3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1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遇到农业生产与经营难题时,首先需对农业生产的相关决策目标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数学期望可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需重点分析农业生产决策目标是否得当,也需分析农业生产环节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农业生产决策目标的正确性,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3.2帮助农业生产者分析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概率

一方面,数学期望可帮助涉农企业或农业主管部门避开不利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农业产业决策方案,也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合理地规划农产品种植种类和规模。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决策方案出台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及时考虑影响农业产业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运用数学期望分析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发生概率,将有利因素最大化,保证农业产业生产决策的妥善制定与顺利进行。

3.3帮助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收益进行合理估算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在对有关图件和属性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摸清耕地地力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为科学施肥、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提供服务。

主要任务:建立县级耕地资源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耕地地力评价和各种专题评价;编绘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书籍,形成公共基础资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相关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二、重点工作

1、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图件资料、属性数据资料和其他资料。图件资料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土、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图件、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图等相关图件。属性数据资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基础资料、土地详查资料、近三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土壤监测、田间试验、各乡镇历年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销售投入情况,主要污染源调查资料(地点、污染类型、方式、排污量等),农作物(含菜田)布局等。其他资料包括:土壤改良、生态建设、土壤典型剖面照片、当地典型景观照片、特色农产品介绍(文字、图片)、地方介绍资料(图片、录像、文字、录音)等。

2、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所取得的调查、测试、试验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建立规范的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3、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农业部统一提供的系统平台软件,与先期建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建立连接,建立本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分析、利用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在内的数据资料,并为耕地地力评价提供数据来源。

4、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重要性、易获取性、差异性、稳定性、评价范围等原则,确定我县以下评价指标:质地、PH值、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水溶态硼、排涝模数、灌溉模数等12个评价指标。

5、确定评价单元并赋值。耕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耕地单元,在评价系统中是用于制图的区域,在生产上用于实际的农事管理,是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利用数字化的标准的县级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产生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不宜过细过多,要进行综合取舍和其他技术处理。一般一个土壤类型有1500个左右评价单元。

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和属性数据库,将各评价指标数据赋值给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都必须有参与评价指标的属性数据。对点位分布图,采用插值的方法将其转换为栅格图,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对失量分布图,将其直接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属性提取,给评价单元赋值;对线性图,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坡度图、坡向图等,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

6、建立评价模型。主要包括4项关键技术:一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对定性数据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定量数据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将各评价指标的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相应的隶属度。二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三是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采用累加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四是划分耕地地力等级。根据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布,采用等距法或累计频率曲线法确定地力等级分级方案,划分耕地地力等级。

7、评价结果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依据《全省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归纳整理各级耕地地力要素主要指标,形成与粮食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地力等级,并将各等级耕地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8、评价结果的汇总。包括编绘规范的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适宜性评价图、各种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与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与平衡施肥、耕地质量评价与种植业布局等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等。

三、时间安排

1、培训准备阶段(2012年4-6月)。抽调技术人员,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编制工作方案,确定评价指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完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

2、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012年6-7月)。完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的录入,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评价效果阶段(2012年7-8月)。进行专题制图、空间分析、耕地地力评价、耕地适宜性评价、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效果评价。

4、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对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以及全年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迎接省级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人员、设备、经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为加强对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在宕昌县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指导下,成立宕昌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专家组,组长:成员:。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研讨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难题。

2、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等有关资料,建立统一规范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积极开展野外补充调查、撰写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组织成果应用、汇总整理资料等;农业、水务、国土、民政、统计、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有关图表、数据等;技术依托单位负责指标体系、隶属函数、土壤分类系统整理、图件数字化、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成果编写等工作。

数字农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1.1信息服务在农村,农民渴望了解天下大事、学习科技知识、获得文化娱乐的愿望得不到很好满足,一些地方尤其是边远山区常年存在群众读书难、文化生活匮乏、农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也给加快农村文化进步带来了难得机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所需要的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能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共建共享。“信息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过时的信息带给农民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一半以上农民反映信息是不及时的,农民因信息误导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的例子常见报端。”[1]这说明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及时抓住信息时代提供的机遇加快文化追赶步伐,城乡之间的固有差距将因“数字鸿沟”的存在而进一步拉大,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将无法实现。以信息技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是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改变广大农村信息匮乏的状况,丰富农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将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信息服务是基于数据库元数据加工的一般限于结构化范畴,对信息内容的描述只是范畴性、框架性的,要据其准确地找到所要的信息或知识比较困难。它在内容服务上仅考虑对一类读者群的普适性,因此难以满足个性化知识需求。信息服务虽然能提供快速、大信息量服务,但难以简捷而系统地提供知识和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问题,更无法挖掘各类隐性知识,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彻底的开发与利用。

1.2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提高信息服务只是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显性信息为内容的信息传播过程。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采集、提供的信息,并不要求对其所含的知识内容给予具体的分析、提炼,只是作为素材化的材料直接提供给用户,如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等。人们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和检索方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质量参差不齐的文献或数据信息。然而这些文献和信息究竟是不是他们所需要的有用知识,价值如何,人们在读完之前并不清楚[2]。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3]。追溯知识服务的概念,它最早提出的是国内图书情报学界。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组织了“‘走向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认为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文献情报服务正面临重大转型,即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较信息服务的先进性在于:它不但可以直接提供显性知识信息,而且以智能化手段挖掘蕴藏于大量显性信息当中的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知识服务基于“网络化知识元数据库”,与各种相关数据库信息进行链接,构成内容广泛的知识网络,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知识服务利用分布式知识库建库系统,可以针对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提高,其价值大大超过信息服务的价值,它大幅度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知识服务可以与农业信息化同步,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加以提升、改造,建立起农业知识服务模式。

1.3知识服务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为此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思路[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前提下,保持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现代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核心是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地提出了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要求[5]。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撑要素。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须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充分抓住现代信息技术为加快文化追赶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认识消除“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消除“数字鸿沟”、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加以实施,实现城乡文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繁荣进步。信息服务虽然能提供快速、大信息量服务,但难以简捷而系统地提供知识和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问题,更无法挖掘各类隐性知识,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彻底的开发与利用,这也是目前农村农业经济的障碍之一。因此,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带动农村信息化共享工程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举措。切实做好陕西省文化信息共建共享工程的建设,构建与城市无缝衔接的农业知识服务体系,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知识服务的更快更好的结合,实现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跨越式发展将有力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

2陕西省构建农业知识服务体系的基础与意义

2.1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工程现状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基础。基于建立标准化农业知识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共建共享知识资源。农业信息共享的前提是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其目的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因此,基于建立标准的要求为农业生产认可,农民需求认可,农贸市场认可的这一标准,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6]。对于陕西省在农业领域,农业知识服务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但很多农业信息机构已经在实际运作中应用到了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农业科技平台,如陕西省在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上已经形成了有利的环境。近年来,随着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级领导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府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围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信息服务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是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2002年实施以来,共投入资金9005.61万元。截至2008年底,陕西全省累计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县支中心39个,基层服务点421个,已有148万农民从中受益。从条件上看,陕西省目前有107个县(市),1526个乡(镇),28506个村,每个县由县文化馆统一管理全县的文化设施建设。县以下的文化设施有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陕西省文化厅蒋惠莉副厅长在2008陕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文化部的统一要求,努力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即以县级支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网络体系;加强资源的征集、生产与传输,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完善文化信息交流平台,扩大全省范围内的信息远程自主;强化队伍培训,提高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管理,切实加强和改善服务;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将工程建设纳入社会文化事业的考核体系[7]。加快和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建设,陕西省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全覆盖和知识服务与农业经济化资源、扩大基层镜像站建设、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同时积极提供数字化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电视、网络教育等新型信息化服务的形式,为农业建设提供了多方位的智力支持以及知识服务和多元化的文化保障。

2.2农村信息化为陕西省农村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力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正在主持建设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需求为目的,立足于农业部门,以数据源单位为主体,以数据中心为依托,通过集成、整合、引进、交换等方式汇集国内外农业科技数据资源,并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分类存储,最终形成覆盖全国、联结世界、可提供快速共享服务的网络体系,并采取边建设、边完善、边服务的原则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共享服务范围。目前已建成基于13个数据目录的庞大数据库群,辐射服务于全国各个省份农业经济发展。陕西省通过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活动,利用国家资源,利用知识服务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陕西省已有148万农民从中受益。据了解,陕西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知识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定边县北部沙滩区农民通过网络和讲座,学到了辣椒的种植管理以及辣椒的保鲜与运输技术,现在这个区已成为陕北最大的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南方沿海城市。泾阳县中张镇张庄村村民周文平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信息,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建成食用菌大棚112个,年产值12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通过专业种植辣椒和种植蘑菇知识的利用,说明知识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说明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信息转换为利益的重要作用[8]。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活动,没有高水平农业技术知识的支撑,农业的生产效率就无法提高。但农村科研知识主要来自农业科研高校和相关研究所,这在空间上造成离实际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知识无法及时地传给当地的农户,一些疑难农业病虫害无法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常常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陕西省信息工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和不足。陕西省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满足农村需要的信息资源总量偏少;适应时展和群众需求的高科技、高层次的先进文化设施的缺乏;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设施还投入不足;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整合,信息服务没有得以提升;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

3构建与城市无缝衔接的农业知识服务模式

3.1建立标准化农业知识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基础。农业信息共享的前提是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基于这一标准,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陕西优秀的农业数据库从一开始就纳入了全国性、全球性的信息与知识服务之中,达到最佳用户满意效果。如杨凌农业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世界农业科技动态”,和陕西省农业厅主办的“陕西农业信息网”提供农村土特产品供求状况,新闻,技术等信息。同时也可建立仓储式的农业知识仓库,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为目的;建立各种层次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元库。

3.2面向陕西省各区、县、镇农村的知识服务模式依据当前陕西省区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农民信息需求特点,以及创建符合农民认知水平的需求特点,对农民信息行为和我国当前知识服务模式的深入研究,面向陕西省各区、县、镇农村的知识服务模式大体有3类。

3.2.1超市自助服务模式。该模式是根据用户具体信息需求,按照专业领域组织信息服务,从繁杂的信息中捕获、析取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集成、重组为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知识内容。特点是知识服务者和知识需求者可以有异时异地的方便性,给用户提供了无限的参与机会和无时空、条件限制的空间与环境,提供了多样化服务。该种模式可随着技术的发展,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

3.2.2专家服务型的参考咨询模式。该模式是利用面向人工智能的知识服务技术平台,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和以研究所专业人员为主导进行咨询和辅导,通过专家来为个别用户解答疑问,向用户提供具体的知识和信息的一种实时在线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主要用于服务提供方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但这种服务模式,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以保证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源的把握,使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和利用资源及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深入的咨询服务。

3.2.3凸现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这是一种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模式。该模式提倡一对一专业对口的用户服务,向用户提供合适的知识单元,提高信息服务对特定用户需求的支持力度。这种服务模式是服务双方的交互程度较高,双方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关注程度也较高,要求服务提供方以解决用户问题为直接目的,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3网络环境下陕西农业知识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农村知识服务模式,可以将农村与城市在知识服务层面上更好地统一起来,并且将知识的创建和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9]。

3.3.1建立支持农业知识服务的管理机制。农业知识服务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目标化、个性化、集成化及动态化特征,要求建立高水平的动态农业知识服务团队。开展农业知识服务要求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水平的沟通能力,需要多方面人员形成团队才能开展服务。创建农业知识服务需要的组织机构,形成一种有效发挥全体管理成员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多样化组织结构模式。组织专家与专家、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从而形成服务团队组织内部和各成员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管理氛围。

3.3.2建立统一的农业知识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针对当前用户迫切的知识需求,亟待服务机构提供较为全面的一站式知识服务,即只需要登陆一个门户网站就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知识需求。主要服务功能特点是:统一认证,单点登录,进行知识导航,实行资源统一检索。推出这一资源检索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对相关资源实现一站式的跨库信息检索。

3.3.3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开展知识服务。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农业知识服务对象都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和差异,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开展知识服务。如面向管理决策层和科研教学层人员,可以采取参考咨询、个性化定制、学习教学资料推送等方式开展知识服务。还可以借助“科技下乡”活动、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基层各种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有组织地将相关的农业新技术、新知识通过技术员向农民传播。

3.3.4大力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加强农业知识服务中间环节的人才建设。农业知识服务除了需要具有农业各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外,还需要更多的具有较强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的“知识服务导航员”。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