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控制;趋势

工业自动化是一个具有很高的综合性的工业控制过程,主要是集自动控制原理、仪器仪表理论、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信息等为一体,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工作,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检测、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决策的优化和调度,并达到提高工业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另外还能够大大的降低工业生产的消耗,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自上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控制就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之间一致性的难题。

1.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控制系统有三种,即PLC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和工业PC控制系统,下面从这三个控制系统详细的介绍一下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

1.1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PLC控制系统

自从工业自动化控制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开始应用以来,PLC控制系统就一直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的主导地位,因为这种控制系统能够为多个不同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化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控制方案,并与其他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方式一样,共同推动着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目前世界上PLC控制系统的生产主要以国外生产厂家的业务为主,这种控制系统的型号大约有三百多种。虽然我国国内的PLC控制系统产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品牌质量,简而言之就是我国PLC控制系统产品的生产还没有产业化,所以我国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所使用的PLC仍以国外的产品为主。如今PLC控制系统产品在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其他的领域也有应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1.2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DCS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即DCS控制系统,是20实际七十年代被研发出来并获得成功运用的,但是我国自主研制的DCS控制系统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取得进展的,并全力展开了国产化DCS控制系统的技术攻关。随着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DCS控制系统在我国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无论在产品的技术方面,还是在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都达到了世界DCS控制系统的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DCS控制系统产品生产企业,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1.3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工业PC控制系统

目前世界上工业PC控制系统开始逐渐地替代PLC控制系统和DCS控制系统,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因为这种控制系统具有分布控制系统的优点,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具有基础性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另外工业PC控制系统还存在不同的客户模式以及服务器模式,所以工业PC控制系统还可以作为客户机或服务器,从而形成具有区域性的工业PC机群,这种机群通过网络的方式形成把管理和控制统一起来,有效的实现了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所以这种方式还可以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建立信息综合系统。

2.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2.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实际需要,PLC控制系统开始逐渐的向微型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性能以及结构方面,PLC控制系统逐渐的向工业PC控制系统的转化是为了PLC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目前的PLC控制系统产品具有很多缺点,例如体积大、价格高等,这严重阻碍了PLC控制系统产品的广发应用,所以PLC控制系统产品向微型化发展是其近期的一个趋势;虽然目前PLC控制系统产品的所占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市场的比例较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扩展,PLC控制系统已经有所落伍,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的客户都要求PLC控制系统产品要具有网络接口,这样可以使PLC控制系统的开放性更加广泛,所以PLC控制系统网络化也是其近期的一个发展趋势。DCS控制系统则逐渐向基于现场总线的FCS控制系统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使工业自动化控制更加的分散化、数字化以及开放化,同时还能够实现双向传输和多分支结构的信息通讯网络化,另外还方便安装,只需要在产品生产现场装置和总控制室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安装即可,现场总线的技术可以使检测控制设备同时具备通信和计算的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号测量、传输以及控制的精度,提高控制系统和控制设备的整体功能。

2.2 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信息技术模块及其自动化仪表模块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要想建立健全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就必须合理的对其进行协调。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信息化对工业自动化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它可以有效的实现自动化模块及其信息化模块的有效协调。自动化仪表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应用等,所以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要依靠自动化仪表技术,所以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近期的发展趋势。要建立健全工业自动化控制体系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任务,该体系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仅需要我们单独的完善各个组成部分,还需要我们完善整个工业自动化控制。

3.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工业自动化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上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都还不完善,无论是在控制系统还是在整个控制体系当中,都还存在着不足。随着一系列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专项实施,将会使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长顺,孙刚.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1(5):99-100.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第2篇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已占世界贸易总额97%,人们期待该组织能大有作为,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总需求的大增长。令人遗憾的是,谈判历经12年,至今未见达成协议的曙光。另一方面,自贸区的谈判却旋风式地席卷,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关注热点。同是这些国家,对两条线上的谈判态度却判若两重天。这是何故?

记得当年确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时,美国立场文件的核心议题是所谓的“神圣三大件(the holy,tririty)”,即农产品、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农产品是乌拉圭回合未完成的议题,工业发达国家没有给予实质性减让。多哈回合的发展议程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工业发达国家对其缺乏热情不言而喻。在全球化突飞猛进的环境下,工业发达国家面临全面结构调整、高失业率、高通贷膨胀、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浪潮高涨,而且他们已无力主宰谈判进程。因此,使多边贸易体系维持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谁都不愿意落后,更不愿意被排斥在全球化经济之外,区域性经济集团应运而生。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是一种排他性的贸易安排,它只承担不提高在WTO承诺的现行市场准入水平,区域性自贸协定所实行的开放措施不给予非协定方,违背最惠国待遇原则,会导致贸易转向,而且协定数目繁多,千差万别,不透明,难以监控,因此被质疑对多变贸易体系有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可取之处,它的总方向是走向比WTO更加开放。除了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以外,还可以商签投资保护协定、技术转让协定及其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有共同利益的国家聚首,自愿进行谈判,容易达成协议。更重要的是,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引进了竞争机制,有助于形成相互竞争的区域经济组织,促进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如果所有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都迅速走向自由化,仍维持对非协定国的歧视将失去现实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体系或可真正做到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第3篇

1 美国航线港口现状

1.1 美西航线主要港口现状

长滩港位于美国西岸中部,是美西航线集装箱运输的主要贸易港口,从我国港口至长滩港是美西航线中航程最近的航线。长滩港的航道条件较好,并配备先进的港口机械设施,是多家船公司理想的集装箱聚集地。奥克兰港靠近旧金山市,其地理位置优良,个别泊位能够接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然而,该港的扩建空间有限,目前中远集运和韩进海运集装箱船舶在专用泊位航道的靠离港掉头区域相当狭小,最大能接靠集装箱船舶。西雅图港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目前美西航线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最理想的挂靠港口。

1.2 美东航线主要港口现状

尽管纽约港是美东航线集装箱运输的最大市场,但其航道条件并不出众,不仅航道(从过纽约大桥前开始的航道)水深有限,船舶进出港航道的急转弯较多,而且靠近港口的内航道过于狭窄,加之受桥梁净空高度的限制,纽约港不具备接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条件。新奥尔良港是美国在墨西哥湾内最大的港口,蜿蜒的密西西比河及天然形成的航道为港口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航道内有多处浅滩,河道水流湍急,导致船舶搁浅事故频发,加之进港航道狭小,新奥尔良港不具备接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条件。

由表1可见,受巴拿马运河的限制,美东航线港口普遍存在航道条件不理想的问题,制约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输的发展。

2 巴拿马运河现状及展望

目前,巴拿马运河是制约美东航线港口接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主要障碍。巴拿马运河船闸闸室长,宽,要求船长不超过,船宽不超过,最大淡水吃水不超过。目前,往返巴拿马运河的集装箱船舶主要为巴拿马极限型和巴拿马型。前者总长,船宽,设计吃水,安全通过运河的最大载箱量超过;后者总长260.0 m,船宽,设计吃水,安全通过运河的最大载箱量为~。

为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巴拿马政府耗资70多亿美元用于建设第三道船闸及运河拓宽工程,预计将于2014年底2015年初完工并投入使用。新船闸闸室长度超过,宽度扩至,允许通行1万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

3 船公司对策

中远集运目前投入美西航线的主力船型是~集装箱船舶,投入美东航线的主力船型是巴拿马极限型集装箱船舶和新造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在巴拿马港拥有码头,可通过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将货物运往巴拿马港后再进行中转;此外,马士基还可通过其在运河北端克里斯托巴尔港的自有码头将货物运往美国及中南美国家。

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运河管理局制定一系列运河通行费涨价计划,导致运河通行费从2005年的42美元/TEU猛涨到2011年的74美元/TEU。以巴拿马极限型集装箱船舶为例,其单程运河通行费总计达美元。即使运河拓宽工程为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打开方便之门,运河方面为此支出的一切费用最终仍由船公司买单。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1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5个月不用工作。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美国人已有1/3的休闲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纵观60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业增长高速、持续、稳定,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提并论。有学者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 7亿人次;从2000到2010年的最近十年中,由于旅游者基数不断增加,增速有所放缓,但十年中仍然增加了2.7亿人次,到2010年达到9.4亿人次。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其中,从 1950 年到 1960年的第一个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0.6 %;依次第二个十年为9.1 %,第三个十年为5.6 %,第四个十年为4.8 %,第五个十年为4.3 %,第六个十年为6.5%。对比分析可见,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按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测算,通常年均增长率在3%以下)。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二是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呈现 “三足鼎立”新格局。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板块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但最近十年来,情况却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早在195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所接待的国际游客量不足19万人,到2000年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1.12亿人,2010年接近2.0亿人,占全球份额约20%。据预测,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将上升为27.3%,超过北美(届时为17.8%),位居世界第二,进一步巩固“三足鼎立”新格局。

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范文第5篇

一、关于统计标准和口径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分类标准有三种版本:一是科技部、原外经贸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于2000年制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二是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00年制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三是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制定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三个版本各有各的用途。但是,近几年我国海关总署提供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却是依据美国商务部制定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目录》,从海关进出口登记中提取的。因此,我国海关报出的数字与美国的统计数具有可比性。

但据我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1654亿美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即IT行业产品为1601亿美元。初步查实,经合组织统计的1800亿美元可能出自我国信息产业部去年12月的1―11月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数(只有该部每月此项指标,且数额大体吻合)。而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4年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则为2075亿美元。据了解,信息产业部使用的出口目录在海关目录的基础上扩大了一些范围,因此数额较大,与美国的口径不可比。但是,即便按海关的数字,2004年我国IT行业产品出口额也比美国的1490亿美元多111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也比欧盟15国总和1390亿美元多211亿美元,也是首次超过欧盟15国总和,居世界首位。

二、远不能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科技出口国

2004年我国确实生产和出口了大量科技产品,但决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科技出口国的结论。因为产品只是科技的载体,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绝大部分不是中国自己的。正如科技产品的使用者一样,拥有了产品不等于拥有了技术。我国芯片80%以上专利、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制造70%以上专利、汽车制造90%以上专利、光纤制造100%的专利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在许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实际只投入30%资本,加上技术人股等就能占有50%的股份,并通过对每一批产品都要收取专利费等却可以获得企业实际利润的70%。秦皇岛港货场上的大塔吊和堆取料机是中日合资企业生产的。按设备重量,中方占9.0%;因为核心技术是日方的,按价值量则是日方占90%。我国IT产品生产规模确实很大,仅东莞市生产的鼠标就占全世界生产量的50%―60%。但据有关资料报道,珠三角地区生产出口的科技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3%左右。经合组织的这份统计报告也指出:“中国IT产品制造在芯片和电子元器件上严重依赖进口,去年电子元器件的贸易逆差就上升到近620亿美元。”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加工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到55.3%和57.1%的份额,且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又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或者主要依靠引进,而且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也主要为外商所控制,故利润的大头在别人那里,我们只是承担中间加工的任务,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而工业污染也留在了这里。这也是我国加工业规模虽然很大,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很多,而工业增加值和全部新增社会财富却不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不仅不能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口国,相反地,中国其实是世界最大的科技进口国。

三、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为其跨国公司更多地利用世界资源和占领国际市场而设计的。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顷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主动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政策相结合,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特别是1亿多农民工和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及管理相结合,并进入国际生产和贸易体系之后,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也对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明显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引起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并产生了以下四大效应:一是大量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像潮水般涌向世界,产生了积极的供给效应;二是使跨国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大幅上升,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三是对全球通胀产生了有效的抑制效应;四是有助于维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从近几年我国对东南亚国家、我国台湾省、日本、韩国等都有着大量的贸易逆差,而对美国和欧盟却实现了巨额顺差,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这样一种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之中:一些跨国公司把在东南亚生产的元器件送到中国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向美欧出口;把在台湾省生产的核心元器件送到祖国大陆配套组装,也向美欧出口;日韩两国也把大量核心元器件送到中国加工组装,再向美欧出口。这几根产业链条十分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获取最大的利润。当然,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在中国市场消化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中,西方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当今的世界经济确实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这是与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与美日欧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同十年前相比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也不允许中国经济出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冲击。反之,如果谁要故意遏制中国、搞垮中国经济,他自己也会蒙受严重损害,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种格局至少在20年内不太容易改变。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四、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突出问题。其实质是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常项目贸易不平衡。东西方之间经常项目贸易失衡,特别是亚洲国家和美欧尤其是美国经常项目贸易失衡的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美国的市场,美国过分依赖外国的产品。美国加工业大量向外转移,服务业也搞外包,经常项目逆差逐年迅速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预测,2005年将达7590亿美元,占全球经常项目逆差总额的70%以上。

第三,发达国家资本项目出现大量赢余,巨额国际游资找不到出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而一些发达国家却成为资本接受国的奇怪现象。前几个月,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炒作的各种

投机资本竟高达8万亿美元。如果引导不好,这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力量。

第四,科技研发活动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称,2002―2004年,全球研发外国直接投资(FDl)项目中,90%以上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起,其中美国占总数的近50%,其次是欧盟和日本;以研发为主要业务的外国子公司中,近70%设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附带了许多技术诀窍,极大地增强了它的收益能力和对东道国的影响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已连续27年出现经常账户贸易赤字,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而国际收支平衡还过得去?最近,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指出,“暗物质”(dark matter)在填补美国赤字。这“暗物质”有多种来源,而附带了许多技术诀窍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专利两项所获的巨额回报则是最大的来源。作者认为美国的“暗物质”是一种稳定的资产,约占美国GDP的40%。由此不难理解,美国对保护知识产权会比“命根子”看得还重。

五、值得关注的几个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了物质产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流向发达国家,技术专利则由发达国家大量流人发展中国家,资金或财富又以各种方式大量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新局面。进而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是根本谈不上中国是世界最大科技出口国。西班牙《先锋报》发表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科技领先与纸老虎”,作者其实是看得很透彻的。经合组织报告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科技出口国”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实在是枉担了虚名。

二是中国对美国和欧盟贸易的巨额顺差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结果,不是中国一家造成的。近两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贸易伙伴,实际上是分担了日本对美国的顺差,减缓了美日贸易的矛盾,而中国只是“过路财神”。应该说,近几年在亚洲各经济体与美欧的贸易摩擦中我国被推上了第一线,承担了巨大的国际责任,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此,大家都心中有数。日本企业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利颇丰,并对拉动日本经济回升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可见,中日之间在“政治冷”的大背景下,却能保持“经济热”的强劲态势是自有其缘故的。

三是国际贸易不能单看海关统计数字。国际贸易包括实物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以及技术、专利的贸易等。而海关统计一般只有实物的商品贸易。在现代社会,服务贸易和技术专利的贸易额迅猛增长,且许多是通过互联网等先进手段进行交易的,根本没有国界之分,一般也无法进行统计。例如,在旧金山研究所设计的服装图样,用互联网传到江苏的加工厂生产,成衣又摆在美国各大商店的货架上,出口额都算是中国的,而利润的分配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如果单以海关统计数字论贸易的高下、顺差的大小实在是很片面的。如前所述,美国商品贸易虽然有巨额赤字,但其服务贸易特别是专利贸易和以技术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所获的回报却有着大量的赢余、数额相当丰厚。这本来是美国长期以来发展战略调整的预期目标,而美国却为什么总是对那些“有形”的逆差叫得很凶,而对“无形”的巨额顺差避而不谈呢?也许是想趁世人尚未完全看清这“无形’顺差的“庐山真面目”之时而要从其他方面谋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