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第1篇

一、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文化作为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趋势,以文化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以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已成为中外成功企业共同的经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可抓可不抓,而是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们这支队伍为了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执着奋斗,不懈努力,铸就了彪炳史册的物质文明的丰碑,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奠定了“致力民族纺织,创造精彩生活”的共同理想,打造了“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团队精神,养成了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培育了“高、严、快、实”的工作作风,形成了“诚信至上、情系用户”的良好信誉,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文明”的先进理念,造就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和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十分珍惜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要加以整合、提炼,推进创新和发展,使之变成管理形态的文化,为实现做强做大企业的目标服务。1998年新成立的风轮公司在升华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一些同志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表层与形式而忽视企业精神内涵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等。尤其是企业进过2008年的整合重组以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又面临新的情况和课题。因此,西北一棉企业文化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要提高推进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站在时展前沿,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可操作性,注重在继承、借鉴中创新,在创新、完善中提高。

二、努力构建具有西北一棉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根据西北一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内在要求,西北一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应该是:推进三项工程,实施三大步骤,抓好四项工作。

三项工程是:

1、铸西北一棉企业精神。在继承和弘扬梦桃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确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的新的文化理念,把西北一棉“致力民族纺织,创造精彩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和“卓越传承历史,创新织就未来”的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标识为公司统一规范使用),贯穿于做强做大企业的实践,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自觉行动,铸造新时期西北一棉的企业精神。

2、树西北一棉企业品牌。品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新形势下,打造企业的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的重要保证。要把打造西北一棉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建西北一棉优秀团队。以先进的文化育人,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提升职工能力,以高效的竞争机制和培训体系提升职工素质,以可靠的物质保证和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无往不胜的西北一棉员工队伍,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实施。

三大步骤是:

1、以建设规范统一的企业文化为目标,在公司深入贯彻企业主体文化,为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2、以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为目标,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全方位结合,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西北一棉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3、以推进企业文化落地为目标,使企业文化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真正落实到产品生产中去,把文化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四项工作是:

1、创新制度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的依托,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要以创新制度文化为载体,在管理体系中赋予文化的灵魂和内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推进系列文化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管理功能。深入抓好诚信文化、创新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环保文化、经营文化、廉洁文化、礼仪文化、涉外文化、品牌文化等系列文化制度构建和完善,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推进生产过程的科学化、生产方式的文明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2、创建学习型企业,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要大力倡导做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终身学习精神,要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逐鹿市场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围绕推进企业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围绕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广泛开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新观念、争做新贡献的活动。要创新学习机制,鼓励岗位成才,在企业造就“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师爱徒”的良好氛围。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第2篇

摘要: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应其特点的企业文化,面对日益竞争的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是结合以往的研究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将会重点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内容和如果建立并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强调该理论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需要获得并且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那就需要有核心竞争力,这个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应其特点的企业文化。如果说20世界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是管理与科学的结合,那么21世纪所强调的是如何推动,怎样推动,企业是以人为主的经济组织,怎样发挥每个个体的智慧,增加每个人的才干,最终以最佳的组合形式来实现企业目标,这便是企业文化之灵魂。文化因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能够发挥能动作用。重视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发掘企业无形资产,以便现代服务和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提高,这类措施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现代营销管理中,产品的营销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融合和认同的过程。同样的产品,如果辅之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服务水平,其市场地位可能会完全不同。实践也证明,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并不断的把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当中。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经营之道以及经营境界等。企业文化可以作用于企业内外,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竞争力提高。

较为典型的是蒙牛乳业就采取了在企业文化导引下发展企业的做法。蒙牛乳制品在创立之前,已经确定了企业文化方案,并且根据企业文化所提倡的核心内容被强制执行,将企业文化在员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很快形成上下一致的认识,快速深入人心并被遵循。到蒙牛乳业参观,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随处可见,“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的用人理念;“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的管理及人才培训理念;“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的产品质量理念等等。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的统一,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使他们能够自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蒙牛乳业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以才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了国内乳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排他性和独创性,别具一格并能够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基础性的能力,具有独特性、渐进性、价值性、延展性的特征,能给消费者带来长期利益和价值增加;是无法用钱买到的,为员工所专用,难以被其他所模仿和替代,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同时具有“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企业市场发展。

1、拥有专利或专项技术

企业的竞争力可能来自于专业化。踏踏实实的做好一个市场,依靠分工形成专业化,从而发展专有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并最终占据职场。专业化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比如长虹集团因为在彩电方面拥有自己的背投专项技术,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占有率,让被业界认为“夕阳产业”的彩电一跃成为了长虹的利润新的增长点,进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具有创新能力

熊皮特曾讲过,创新是企业生产手段的重要组合部分,具体可以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制度设置上进行创新、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技术改革等等,在这些创新中,针对企业制度创新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通过制度创新也涵盖了企业的各级契约,例如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产权结构等的创新,这类制度在本质上解释了企业组织,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技术改革中能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某些核心技术的拥有将会研发出符合市场的产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能够让企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前进的动力;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体制模式,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成功的创新案例包括海尔,它通过在OEC管理、斜坡理论上进行上市和改革改革、研发等,从中研制出一系列适合当代市场的新产品,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3、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

魏杰讲过,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管理方法,具体细分为随机化管理模式、分为友情化、亲情化、制度化、温情化等管理模式,他进一步指出,管理模式的趋势将会逐步演变成是一种混合管理模式,即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制度化管理,并综合其他三种管理模式的有利因素。因此,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其他各方面为辅的一个混合体,并始终不断完善,否则其不能发展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4、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胜,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完善的市场网络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产生的影响也很直接。企业存在的最原始的目的还是在于牟取利润,产品和服务作为利润的载体,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网络中才能完成利润实现。基于此,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正是基于此种思想,“哑铃型”组织结构才得以实现。

5、专有的品牌形象

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消费者需求的异质化和产品的同质化的现实中,品牌效应的地位突显的格外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塑造。如我国的海尔公司一直贯彻“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用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使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得到极大提升。在国际上,摩托罗拉、可口可乐、雀巢、GE等众多跨国企业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都是不遗余力的。注重培育顾客的忠诚度,良好品牌形象也正是这些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使得其能够长久不衰。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竞争越演越烈,企业想在市场中仍然保留一席之地,那么企业就必须全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和培养企业家的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企业家在组织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营实践中,优秀的企业家常常能够带领企业走出困境,走向辉煌。因此,企业家的素质往往与企业的未来紧密相连,而培育和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就显得迫切而重要。在培育和提高企业家素质的过程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家自我素质的提高,一是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完善。自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家掌握现代管理技巧,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家正确的运用现代管理技巧。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

21世纪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人才资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它不同于其他资源只是转移价值,它通过与其他资源的结合能够创造价值,因此,人才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选拔和培养人才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拔渠道多样化,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相结合;二是才能挖掘深入化,充分利用现有内部人才资源;三是用人体制竞争化,实现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四是富余人才稳定化,合理安置富余人才,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

2、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便在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核心技术能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企业形成专业优势,对市场进行占领,抢占先机。在NASDAQ证券交易市场上,其股票价值一度超过微软,并据此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思科的CEO钱伯斯坦诚,核心技术能力是思科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圳柏特瑞电子集团,其企业文化是柏特瑞-定制化智能,让高端设备商更舒畅,极大促进了其核心竞争力。根据调查研究,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7年,造成国内企业寿命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都没有培育核心技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许多昙花一现的例子,如做保健品的飞龙、VCD行业的爱多、零售行业的亚细亚,它们没落的最主要原因都是忽视技术核心能力的培育。

3、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培育适宜的企业管理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使其在激励的汽车行业竞争中胜出,并最终创造了用一半的成本(相当于欧美竞争者)打造高质量名车的神话。丰田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管理中长期探索的成果,它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生产的各个流程利用看管进行作业指示,准时生产,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有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丰田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4、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品牌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短期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品牌的增值服务使得寻常的产品拥有不平凡的意义,这种不平凡的意义使得寻常的产品能够占领其原本不能够占领的市场份额,而市场占有率能够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主要认识还仅仅是体现在知名度上,而对品牌美誉度重视不够。这种狭隘的品牌观或许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短期利润,但是从长期来看,其获利能力并不确定,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如红极一时的“红桃K”。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

5、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和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文化氛围的良好渠道,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组织是让员工在参与研究型项目和产品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从来改善组织本身。建立学习型组织主要强调的是三方面,一是学习覆盖的人群范围,它要求员工自上而下全体参与。二是全程参与学习,即在准备、学习、推行阶段全程参与学习。三是团队学习,即注重全体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关注团队学习和智力开发。因此学习型组织是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6、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文化影响着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公众形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文化。所以,要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战略须先行,以改善我国本土企业企业文化意识淡薄或存在不良企业文化的状况。

(1)大力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促成我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形成。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应将企业的文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看重品牌建设和企业形象效应。名牌战略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重头戏,然而品牌的支柱因素是企业文化。品牌效应等于给产品加入了附加值,这就会大大的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国外依靠企业文化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国内的海尔和华为也是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取得成功的例子。

(2)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建立和形成良好的制度和与员工的习惯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表征,另外要避免陷入企业文化的政治化、表象化、僵硬化、空泛化等误区。同时应关注企业的客户群体,只有满足甚至超越了他们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在竞争中屹立不倒。“资源是会枯竭的,但文化会生生不息”,员工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方向的指引者是企

业文化,决定着企业能走多远。我国本土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大企业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形象,在科技和管理制度上创新,向优秀企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适应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陈亭楠编著:《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王霞林著:《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人民日报,2007年3月28日第十版

[3]陈庆修著:《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九版

[4]林仙富著:《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铁道报,2002年11月1日第三版

[5]张东风著:《管理是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网,2003年10月12日

[6]任文著:《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因子是什么》企业文化网,2003年9月18日

[7]李志军著:《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网,2003年8月22日

[8]韩慕林著:《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看,2006年7月26日

[9]鲍锦君著:《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中国管理传播网,2007年7月25日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第3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积淀而形成的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它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对企业发展的一种意识上的认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硬件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塑造企业形象有着积极的意义。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灵魂与内在精神,只有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突出创新,塑造企业灵魂,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民族的繁荣和昌盛需要民族精神来支撑,地域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地域文化作为动力,同样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的文化精神来引导。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都离不开创新这一不变的主题,因为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了创新,就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就会被社会淘汰。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任何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生命力所在,它要求一个企业必须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地以人有我优的精神面对市场。一个企业必须要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认同创新的经营理念,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以一种创新的姿态来对待自己每天看似琐碎和重复的工作。企业也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和愿望,不断刺激员工的潜能,让他们在创新中体会到成就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企业是具有不可重复性的,只有创新才能够保持不被超越的发展态势。

二、强化引导,加强文化宣传,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融入到企业员工的每一个人的内心,只有企业文化成为了员工共同认同和恪守的一种价值观,企业文化才能够发挥其效力。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加强团家,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抓手,企业要通过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个企业是有历史的,历史是前辈们艰苦奋斗创造的,企业要让员工重温企业发展的历史,激励他们艰苦奋斗的欲望和激情,自觉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企业文化的宣传中,还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引导,在当前的形式下,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要引导员工能够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正确处理自己和企业以及企业其他员工的关系,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够甘心为企业默默奉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时候企业员工的利益会与企业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这时候必须对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正确的发挥利益和价值驱动杠杆的有效作用。

三、全员参与,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员工即是企业文化的遵守者,又是企业文化的创作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文化的塑造共享一份力量。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员工,让员工能够围绕在自己的周围踏踏实实干事。一个企业的领导必须要用鲜明的领导思路,得力的措施和办法,聪明的智慧和头脑,用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用任人唯贤的办事风格,赢得身边同事和员工的信赖和支持。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生产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动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对于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要着力培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深入到员工内心深处,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尊重,从而积极的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智慧。

四、塑造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认同,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企业也应该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双赢。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企业也很难在社会中立足。一个企业要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利用企业的良好形象来净化社会,,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只有赢得了社会,赢得了社会,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完全利益化的企业文化,将会把企业带进一个发展的狭小范围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

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产品的质量赢得竞争对手和人民群众的尊重。企业发展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促使,千方百计的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够拓宽自己的发展市场,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信誉,起亚要在全社会中中树立诚信、干净、高品质的企业形象。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质量是企业的成功的一张王牌,只有产品的质量站得住脚,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的质量不过关,不能够得到让消费者的认可,那么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孙运红.用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2]王智军.企业文化建设和核心竞争力[J].中国有色金属,2006年第7期.

[3]洪晓新.非文化无以致远――浅谈企业文化[J].市场论坛,2009年第5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竞争力;影响

一、引言

目前,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起来,但这也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由于国家基础建设的投资迅速增长以及国外市场的迫切需求,一批中小企业已经摆脱生存的困境,迎来了做大做强的黄金时代。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跟不上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节奏,这使得不少中小企业错失了商机,深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竞争力的种类形形,对中小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至关重要。那些能使整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时代,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为企业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组织协调机制、对外影响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好于或者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以及文化。其中,创新是竞争力的灵魂,而信息技术则是竞争力中的精髓。

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必须立足于长期绩效,而不是权宜之计的竞争优势;第二,企业的优异绩效与企业的信息技术、创新意识、营销能力息息相关,而不仅仅是由良好的外部环境所致;第三,核心竞争力是指同行业的竞争;第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潜能转化为效益的动态过程。

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1、企业的外部环境;2、企业的内部因素;3、企业家的影响力。在这三个要素当中,企业家影响力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他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的远景规划、企业的形象与定位、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这些都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1.信息化建设要与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相结合

中小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改革传统方式下的管理体制,精简组织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更新技术设备。如果只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装上先进的管理软件和技术软件,而不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管理体制,不仅难以正常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还可能会让企业陷入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尴尬境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它强调的是引入先进的管理体制,它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管理手段的升级改造,更重要的则是管理思想的创新与升华。

2.信息化建设要与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结合

管理是企业内部永恒的话题。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建设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加快企业的内外信息沟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结合,着力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倘若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那么,这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只能成为一件昂贵的摆设,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先进与实用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目光远大,又要脚踏实地,遵循企业的实际状况,兼顾企业的长远规划,追求先进,立足实用,讲求实效,紧紧扣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题,重点突破,摸索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力争达到先进而不花哨、实用而不落后的目标。

四、关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和世界先进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我国的行政壁垒过高,兼并机制刻板,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雷同,靠兼并联合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难上加难;第二,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价格扭曲和产业竞争过度;第三,创新意识落后,只顾眼前利益,投入吝啬,人才匮乏,山寨产品大行其道,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第四,中小企业缺乏协同竞争意识,造成各地产业趋同、产能过剩和经济效益低下,再加上某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的重复建设,既不能合理地调配资源,又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信息化建设就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信息化建设与中小企业的管理相融合,可以使企业的竞争战略推陈出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1.信息化建设能够推进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组织结构

传统的组织结构臃肿、笨拙,横向沟通困难,这将使得信息传递失真、企业缺乏活力、对外反应迟钝。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惨烈,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合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处理信息的方式,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乃至优化了组织结构,原有的多层次金字塔型结构被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所取代。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网络管理系统取代了中层管理部门,增强了上层领导与底层员工的直接交流,精简了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工作组成为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管理方法从控制转向参与,通过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使信息交流及时,反馈更加灵敏,提高了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促进了经验的交流,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信息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

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降低产品的设计费用和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更新换代和新增功能的成本;第二,信息化建设能使企业减少库存,降低管理成本;第三,信息化建设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第四,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使中小企业通过“虚拟经营”赢得生存空间,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信息化建设加快了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差别化

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普及运用,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产品的速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拓展市场的机遇,从而提高了企业驾驭市场环境和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促进了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4.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中小企业在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开放,增强了企业管理层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选择能力,激活了管理层的思维方式,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当然,信息化建设不只是企业硬件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IT素质,有效地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六、信息化建设中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

1.中小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

中小企业只要拥有了核心技术,就能够快速地推出消费者满意的新产品,这是企业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企业要学会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市场前景,做好市场调研,提前作出对策,然后预先进行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在产品成型的时候,利用企业的网站平台以及其他的电商平台,打出广告,把产品快速地推向市场。

2.中小企业应建立顺畅的虚拟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是中小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的根据地,其主要作用是市场调查、营销宣传、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在选择虚拟营销网络时要注意产品的特点,容易数字化的产品可直接上网营销;而对某些有形产品,还必须依靠传统的配送渠道来实现,即便如此,也可以利用企业网站来提高渠道的配送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和时间耽搁造成的消费者投诉。在建设网络营销渠道时,首先要注意采用让消费者放心、容易接受的方式,目前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能够让大多数的消费者认可。其次,设计订货系统时,要注意采用“购物车”的方式,边看物品边比较选择,在购物结束后,一次性进行结算。最后,一定要建立顺畅的配送系统。

3.中小企业要创建自己的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竞争惨烈的市场面前,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因此,中小企业都需要创建自己的品牌,都要树立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价值的理念。

信息化建设是品牌创建的核心支撑平台,品牌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它将为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互联网对品牌的诠释更贴切、更深入人心,品牌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是中小企业的努力方向。互联网的有效推广是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品牌战略的锐利武器。

企业的形象好那就是一个高端品牌,企业的形象不好只会给消费者留下低端的印象,而互联网是树立企业形象最佳的宣传工具,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理顺自己的内在需求及总体规划,通过信息化建设,把企业打造成市场竞争中的高端品牌。

七、结语

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充分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与教训,高屋建瓴地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企业内外的信息集成和整合利用,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萍,翟秀文.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J].北方经济,2001,7.

[2]冯英健.信息化与企业经营战略演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范文第5篇

一、进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中国各个领域向国际开放,电力企业发展面临国际各大成熟电力集团的挑战和威胁。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用较低的成本使用了大量国有稀缺资源,例如土地、资金、廉价劳动力、国家分配的各级人才。随逐渐深化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垄断已经成为历史。这对电力企业来说,意味着传统获得利润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及员工观念认识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具有明显的偏差性,实施管理创新的能力也显现出不足。所有这些,为电力企业从经营理念到现行制度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面对全球各大巨头电力集团的竞争,要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只有把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发展我国电力能源事业,才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先锋军和排头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具有很较强的计划经济管理色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逐渐成为集生产、运行、资金、服务、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企业。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数不少的电力企业都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上形成了电力企业文化体系。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缺乏独特的见解,存在人云亦云和赶时髦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建设上存在着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难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简言之: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对企业文化理解有偏差。如部分电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就是各种口号,企业文化就是各种规定,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识等等,导致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失去方向,最后结果是除了企业宣传部的人整天上蹿下跳,普通工人几乎无人参与,造成企业无意义的活动浪费。

2、与市场经济相不相融合。长久以来电力行业吃大锅饭,在企业中有“电老虎”之称,可见其垄断和霸道。然而,随着电力垄断的瓦解和市场化的深入,部分职工缺乏强烈的市场意识,缺乏竞争观念、成本观念和效益观念,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性和适时性,从而失去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3.重短期的眼前成果,缺长远的系统规划。很多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个出彩的领域和自己升迁的业绩。强调短时间、重表面的情况,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恰恰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不能事先选择、设计好理念系统,企业的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将无从谈起。许多企业及企业领导过分地注重企业文化短期效应,梦想借助媒体宣传达到一炮走红的目的。这必然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深度,建设成果无法巩固,得不偿失。

三、现阶段怎样进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企业文化。因此,顺应时代要求,科学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特点以及电力企业现阶段文化建设的现状。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如下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1.确立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电力企业文化。

由于电力企业现在所面临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实施的新战略在许多方面与企业传统的文化产生冲突。传统的电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导向过于注重内部的内向型文化,而电力企业要实施的新战略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现阶段,对我国的电力企业而言,其紧缺的不是人才,不是资金,也不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是缺乏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因此,为确保企业改革的成功,必须建设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导向的新型电力企业文化。新型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主要行为规范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入市场、服务、效率、效益等因素,树立职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而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二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十分重视顾客的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只有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建立起与顾客长久的互利关系,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三是要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用人机制、绩效机制、流程和组织结构,支撑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世界经济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2.建立“企业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意识。伟大导师马克思创造的“劳动价值论”,远见卓识的提出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当代工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转变,社会生产主要形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企业文化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实质上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创造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劳动创造的价值。如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工作是电网公司顺利生产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就没有企业的效益可言。试想:一个整天出事故的电力企业哪个股东还敢投资,哪个用户还能安心使用呢?在“安全文化”的指导下,电网安全作为电网企业一切工作的最高目标,成为电力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成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和标准。

3.吸取国内乃至世界其他成功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建设新的企业文化要广泛汲取国内外成功企业文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根据自身电力企业在社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提出既富有自身电力企业本身特征,又大胆借鉴别的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新的电力企业文化要真正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企业员工的效益意识,通过尊重知识和人才来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其无论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中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保持持之以恒的信念进行这次重要变革。电力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改变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形象,更好的为电力企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爱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3).

[2]阎桂森,王云高.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创新[J].三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