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传递并内化、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信息的传递过程。内化是单一方向的信息输送,但是信息传递既包括了信息的单一循环的输送,也包括反方向的信息反馈。目前高校所构建的思政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息传递过程,运用多元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避免了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单纯的运用一定载体和方式进行价值观念的内化和重复强化,易导致价值传递效率低下、内生价值抵触。价值信息传递的循环体系中,噪音的客观影响,使得价值选择的可能性增强,在全媒体时代,沟通过程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如何客观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在群体分成和个体融合中发生,可视为信息源和信息受众的两个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其中也包括了信息的编码、信息渠道的选择、信息的解码和信息的反馈等过程。一种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还有不同阶段的外界噪音对信息本身的影响而产生的信息失真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价值传递也依赖于这样的传递媒介。因此,高校学生所获取的思想意识是否正确,是否合乎社会对其的期望,直接可以检验该传递过程的有效性。而最为关键的是其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融合问题。(1)信息源是信息传递的中介。为什么说信息源也只是信息的中介。首先需要界定高校中信息源的载体。广义的信息源可以是与学生群体之间有信息接触的事物。狭义为偏向于思想价值传递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这里主要为信息源的狭义概念。从信息的传递过程看,其源头的界定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校思政教师或思政价值传递群体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的源头。但是其价值源头并非为思政教师。因为相对信息源的存在在相对小的价值生态内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价值传递链条。虽然其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中介——中间环节,但是一旦其赋予了信息传递源的角色,其就具有了独立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我国高校目前的信息源队伍建设是以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和群体动力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基本构建了信息源队伍。(2)信息源具有价值互动的特征。中介并非是信息创造者,其本身信息获取具有外部性,即多元价值互动的选择性传递。信息源本身需要接触多元的信息,政府的政治价值和高校的管理理念在信息源多元价值互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除此之外社会一般价值伦理的价值互动成为其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标尺。一种互动模式的价值融合成为其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重要能力。这种价值互动的信息点可以是多样的。每个点是一个价值的倾向性因子。如果把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汇总,就可以发现作为信息源其面对的选择点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在非理性状态下,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现实情况下也达不到所谓的理性状态。因此,互动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可以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融合。(3)信息源价值传递的选择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有个体的价值取向,也有群体动力下的价值影响。个体的信息源,在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价值传递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体价值选择倾向。这种选择倾向取决于个体在成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社会伦理的价值定位。这种倾向是自由的、变化的,但其符合价值的深层逻辑。群体动力下形成的价值倾向性选择,个体的主观意识相对被削弱,而群体动力被赋予了核心的准则。在个体和群体动力分层的情况,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出现了选择性的难题,是从众心态的价值认同还是独树一帜的价值选择,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价值信息源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去考察这种信息源本身的价值选择能力和互动能力,需要考察其群体形成的核心准则。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现状
高校信息源价值互动包括了信息传递封闭环外的个体价值互动,也包括了信息源与信息受众的价值互动。两个互动过程形成了内部互动和外部互动,内部互动是在外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首先需要考虑其外部互动环境。(1)思政教育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缺失。信息源所形成的价值集合中,存在价值理论的分层。在对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基本具有相对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准绳来实现对各种价值理论的科学判断。这是个体的自我价值意识的真实反映。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源存在着核心价值理念缺失问题。这种缺失从个体讲,表现为:①一般普世性的价值理念认同偏差,由此导致了对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内化,其结果往往是表面认同,内在价值冲突。在具体的价值传递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性传递。其关键问题在于自身价值互动过程中价值融合能力、引导功能的缺失。②群体价值选择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导致的理念缺失。群体核心动力系统代表着整个群体的核心价值判断,当专家权和控制权并弱化时,价值判断是在从众状态下形成,不符合个体的价值判断,其中有建设性的价值引导,也可能存在着错误的价值偏离。其关键问题都在于为建立个体和群体相互适应的核心价值判断标准。(2)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内外价值互动的不完全。在信息化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发展了全媒体互动模式。价值的外部传递有原先的单一的点对点,发展成为现在的虚拟的多点对多点模式。其增加了价值的传递的全面性,降低了因为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价值传递的中间交易成本。高校的信息源的价值互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其脱离不了这个信息价值纵横交错的时代背景。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导致了选择性价值获取和不全面的价值理论传递。但是在对现实的高校思政教师的考察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价值互动是不对称的。①外部价值多元化,在个体价值偏好的基础上选择性互动使得信息源价值形成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不能符合社会对高校思政教师本身的价值传递期望。②内部价值互动过程缺失。高校价值传递的最后落脚点是信息受众即学生,目前高校价值传递时往往选择单向的传递方式,在传递环节中,单循环传递为主要模式,而单循环只是完成了价值互动前的价值信息收集,而未实现互动融合,因此这种传递过程是缺乏有效性。(3)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缺乏有效性降噪。沟通互动过程中,噪音大小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高校思政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例如多元的外部思潮对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个体价值偏见选择性的价值互动等。也存在着价值互动渠道选择时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噪音。作为高校思政信息源在核心价值的互动和传递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渠道中的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有些本身可以避免的噪音被忽视,导致的价值互动时的信息失真。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价值融合的对策
我国高校思政信息源的价值融合,包括了内外的价值互动模式问题、多层次的价值互动循环问题,也包括了价值互动最后的有效性检验问题等。因此在对思政信息源价值互动融合对策研究时需要考虑整个互动过程和价值传递过程,例如编码问题,渠道选择问题,降噪问题等。(1)完善价值互动多元集合。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是不对称的,获取信息交易成本较高,此时大部分思政信息源偏向于个体的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外部价值互动来完善自我的价值判断的客观性。但是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价值信息进行互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首先需要完善个体的价值互动点集合,尽可能提供较为完整的社会价值期望。外部互动价值是整个沟通互动价值传递的基础,但是关键在于内部价值的互动融合。内部价值互动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可重复的价值沟通渠道。(2)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高校思政信息源其核心价值来源于两大方面: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目标受众的粗浅的价值目标判断。我们在进行价值传递和价值融合的真正目标在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合理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通过价值培养影响其行为,提高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期望:社会对学生的行为价值期望;学生自身的目标期望。互动的过程就是需要将这两者期望进行价值融合。其中作为思政信息源,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引导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作为准绳,这个核心价值准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正面能量的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互动机制,不断完善信息源队伍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核心价值的丰富内涵,尽可能降低因为个人偏好而导致的错误价值传递。(3)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控制模式构建。对价值互动控制模式,需要分为:信息源自身的价值取向控制;信息源信息传递有效性控制;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检验。首先需要对信息源的价值取向进行标准构建,通过不断的价值测试来判断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性,通过行为范式,来测评其价值内化程度。其次,信息传递包括了编码、渠道、解码等环节,因此需要考虑整个传递过程,经历降低因为噪音而导致的价值传递失真问题。在此基础需要构建有效的价值反馈渠道,以便进行重复性价值互动。再次,通过社会期望指标构建和个体目标指标构建,实现两者之间的价值融合,并以此为考核标准来测评整个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实现整个互动过程的良性循环。高校的思政信息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保障整个价值沟通系统有效的关键,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群体的价值互动模式,个体与群体价值互动相融合真正确保价值传递的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旭.时代特征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10).
[2]许灿荣,徐喜春.新时代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15(1).
[3]钟玲.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
[4]符俊,杨业华.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社会政治活动、智力扶贫、技术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增强大学生对校情、社情、国情的了解,使他们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体察,从而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直观地体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意义,达到在实践中接受、在接受后自觉追求的目标,坚定自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具体目标追求的不统一在总体目标上面,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各大高校采用的方式包括心理辅导和咨询,从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避免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从而引起他们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当中。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不焦躁、不压抑的心理状态,力求避开心理上的冲突或者矛盾。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则是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社会持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认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之下,往往会在教育实践带来一系列阻碍作用,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会出现冲突或者矛盾,不能够协调进行。
(二)价值导向上的错位在心理健康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教师并不应该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道德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而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往往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并且按照大纲当中的规定对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并将这些作为自己行为的重要依据,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冲突在思政教育当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来看待社会,并且在言行举止当中主动承担道德责任感,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必须要及时作出回报,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好问题,这就体现出一种“公开性”的原则。相比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保密性”,极其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由此看来,两种教育教学课程存在原则上的冲突。
(四)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思政教育将个体的社会属性为重点方向,并且教育学生社会才是根本所在,人类主体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为社会服务,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着眼于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个体的行为要满足自身的未来发展需要,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个人理想。由此看来,二者的冲突还体现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上面,以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侧重点有所不同,也就无法契合在一起。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措施
(一)观念上的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理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观念上利用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将心里健康教学渗透在相关学科的建设方面中来,为思政教育提供基础性作用,进而使得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建设能够得到良性推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重视思政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反作用,将双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于丰富和完善,利用好现代化资源,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当中的弊端和纰漏能够得到弥补,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其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的思想观念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事物,从而树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来,也将有利于避免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两方面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政教育要减少整体性和模糊性,要有针对作用,起到切实的意义。只有这样,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随之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能够使得学生在两门课程的引导之下,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确自己为来发展道路,从而减少自我批评的过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从整体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面是存在差别的,从前者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考虑的是对于学生的尊重,采取最能够贴近学生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的。而思政教育却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榜样和规范的作用,企图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强有力的规范。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整合,就是要求二者能够互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使得彼此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四)教育阵地的相互补充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基础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阵地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有必要向其他方面扩大,譬如说可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力度,并且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对于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困惑予以开导,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学生的需求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从而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提供一个契机,使得二者的阵地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可以帮助心理健康教学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工作,并辅助开设相关的普查制度。尤其是在危机干预渠道的优化方面,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供有效的咨询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来排忧解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地健全和完善,为社会注入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推动两门课程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互通性,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却又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之下有必要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立之后,高校就要考虑专门心理教师和现代化教育配件的使用,一方面,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这项工作当中的作用,因为他们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动态需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建立起一个覆盖全校的教学网络,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扩大教育面积。并且心理健康教师要和思政教师队伍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得到人员的保障。
一、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补牢学生的思想基础,而且要培养品质制胜的实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扩张,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的边界正在趋于模糊,经历了生源之争而沦入技工院校就读的孩子基本上是学力较差,家庭经济困难,甚至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的努力不足,进入技校后的学生难免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相对于以前寻求老师的开导、同学的互助,现在的技校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技校生更多地依赖网络,特立独行、随性而为、传统、单向、有威严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以发挥解人之惑、示人以道、给人以力的作用,需要顺应形势,优化定位,从新的对象、新的形势、新的需要出发,明确当代技工学校应当开展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定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明确功能,不仅要补差,而且要创优。技校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顺利地就业或创业,能完成相应的任务或实施有效的创业行为。这必须建立在思想相对成熟、行为相对规范的基础之上。对技校学生来说,育人更重于教书,思想政治教育应放在首位。如果一个就业或创业者难以正确地认识基本社会形势,难以约束自己的言行,其就业和创业基本上可以说不会成功;而一个技校生如果品行端正、意志坚定、善于团结、肯于吃苦、勇于创新,即使文化不高、技能不强,也可能在就业和创业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从事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定位自己的职能,要有责任感,力争不让学生因为行为不规范、思想不成熟而无法正常就业或创业;更要有光荣感,要相信成才先成人,成人宜成才,对那些少年无知的技校生在受到中考挫折后施以细致有效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思想上成熟起来,行为上醒悟并振作起来,靠精神立人,有时候反而能超越中职生、大学生而成为更加出色的就业者或创业者。
二、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势在必行,重点是主题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1.主题创新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鲜明,就是要向走向成年的技校学生灌输基本的政治理论和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因人因时而异,设计不同的主题,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思想引导。这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技校学生从进校到毕业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思想难点,以及男生、女生、穷生、富生、农生、城生等不同的情况,设计了不同的主题,实施更有利于各类学生解决相应思想问题、实现健康成长的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对于技校生来说,技能固然重要,也肯定可以通过精心教学而成功地实现,而且可以通过将来在工作实践中继续学习提升;而技能之外的做人、处事、创业思路更重要,这些知识和技能本来就欠缺,如果在学校里再得不到有效的补充,走上社会以后更多的是沉沦而不是提升。因此,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员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技校生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有目的地设计不同的主题实践活动,真正在思想上成熟、行为上成人、素质上成才下功夫。
2.管理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政治老师单纯地说教,也不是几十门课程中的一门,而是贯穿技校生几年校内外生活的每个角落的教育工程、管理工程、服务工程。这几年,我们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提出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学生管理的理念,努力创新管理的内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寓管理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从新生入学时就针对技校生的特点,在自信心、自尊自爱、文明礼仪、校史、校规校纪等方面进行教育,为他们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在临近毕业时,又针对学生的择业和求职,切实加强思想管理,举行富有技工教育特色的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平时,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开展感恩教育,注重生命意识、生存能力、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让技工院校生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报答,能够心平气和地学习和生活。
3.服务创新
技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育、管理职能之外,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服务职能。它实质上是服务技校生思想成长的一种事业。众所周知,现在的技校生因为网络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社会”,因此思想情感丰富,有主见,独立性较强,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也更需要在不断矫正、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为学习和成长提供更有效的思想支撑。做好技校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要突出服务学生的理念,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关注实践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更多地采用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典型示范、自我教育等方法。作为施教者,要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服务者,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困惑和实际需求,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技校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发展咨询教育,把学生与教师放在一对一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让陷入迷茫、压抑、空虚、焦虑和就业压力中的技工院校生得到良好的心理辅导,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三、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水到渠成,关键是阵地创新、渠道创新
有了新的定位和新的内容,还要有新的方式方法来实现。当下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信息化加速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供大于求的新形势下,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框框条条,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已经水到渠成。创新方式的前提仍然是创新观念,如果观念问题不解决,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下,包括技校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已经拥有了自我教育的阵地、渠道,也有了对自己思想、行为、业绩的评判标准。要对这些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张扬个性的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管理、服务的目的,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对施教者来说也许轻松自如、天经地义的传统方式,努力创新阵地、创新渠道。
1.阵地创新
新媒体不断出现,自媒体充分发展,并不代表技校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阵地,那仅仅是因循守旧者不肯创新的自弃。富有创新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为有了更多更优质的阵地而欢呼,应该积极地研究新阵地,利用新阵地。当然前提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让传播知识的课堂同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发动所有技工院校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抓住技校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机会,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QQ群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板块,使新媒体变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通过校园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影响学生的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2.渠道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35-02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本质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它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包括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与教理论,也包括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与教理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指导理论就是“教学结构理论”。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其必然要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要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就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否则将会迷失“整合”的方向,把一场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简单、机械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
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以其严密的体系结构和高度的逻辑思维特性,在诸多学科中,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学、最难教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与物理学本身的上述特点有关之外,同时也与现行的传统教学结构密不可分。在这种结构下,教师是作为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上的难点,更难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意义上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上述四大属性,创造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物理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施条件
3.1 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校的硬件环境是“整合”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首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中的落后理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结构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落后因素和成分,真正树立起以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使多种媒体相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帮助学生学习为宗旨,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兴趣作为前提,为学生形成知识意义上的自我建构而服务。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否则,完全可能仅仅只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向学生强行灌输的一种新的工具而已。其次,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实施整合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教师纵有心也会力不足,只能使整合成为纸上谈兵。学校应在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推行电子备课,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2 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整合”的保证
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一定程度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进而创造信息的能力。
从以上两方面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各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硬件建设外,还要把加强各学科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真正落在实处,作为一个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只有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良好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整合的目的和任务。
4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4.1 防止滥用信息技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在教学中绝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甚至离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师生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影响,放任信息技术的滥用。而且并不是每一节物理课、每部分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Internet,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手段非用不可,而且效果更优化的前提下才应使用。
4.2 应以先进适宜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教并重”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教师的“教”,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因材施教,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但是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它忽视教师的教,不太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显然,上述两种教学设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最好能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新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方面是采用新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主要是采用奥苏贝尔和加涅的教学理论,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上则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是原有教学设计的丰富和拓展,能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4.3 注意课堂容量的安排和节奏的调控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容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怎样的课堂容量和节奏最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领会,而不致增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其忙于应付,囫囵吞枣后在课后花大量时间来消化,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合”的质量。因此,特别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以及教学的内容充分估计后做出合理安排,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