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生家庭不好怎么自救 1. 如果在长大后,可以和身边的人,比如说情侣,建立 “情绪安全感”,那么这种童年时代情感上的缺陷可以得到弥补,或许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2. 心理治疗。本人曾经长期进行心理治疗,觉得帮助是有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创作改变,不能只靠心理医生。
3. 改善子女关系,重新建立 “情绪安全感”。和父母沟通,或者一起看家庭心理医生。达到增加感情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4. 接受自己的过去,但并不认同。就是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过往的经验。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发生在了这个人(我)身上,但是并不认同它产生的影响。尽量不用把自己看成受害者,产生自怜子悯的心情。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在这里可能不是特别恰当,但意在鼓励大家跳出受害者视角。
原生家庭对性格的影响 普遍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还可能代际传承,父母会从受害者变成对自己孩子的加害者。而实际上,这种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绝对。发展心理学的神态系统理论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对其影响最大的几个子系统之一,但并不是唯一,还有学校、社会等。另外,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也不是无法弥补的,很多存在原生家庭问题的孩子,还是能够成长发展很好的。
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个性、价值观不同,是导致离婚第一大原因,其次才是第三者介入和性生活不和谐。
所谓价值观不同,就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人的个性、价值观是在原生家庭形成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
婚姻不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一桩婚姻背负着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利益的沉重包袱。对“婚姻”这两字的解释,婚就是指男方家庭,姻则是指女方家庭。
王海瓴小说《新结婚时代》在这方面就有生动的描写,顾小西和何建国“城乡结合”的婚姻冲突就是在两个家庭的影响下升级,成功地演绎了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巨大影响。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继承性
小说中何建国的原生家庭中,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家庭中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母亲对父亲俯首听命。
因此,何建国虽受过高等教育,他的“原生情结”却是要求自己的配偶一切围绕着自己转,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婚姻概念就是如此。恰巧他遇到的那位女性顾小西,是来自父亲照顾母亲的家庭,因此,顾小西不会认同丈夫的一切由男人说了算的想法。
顾小西对家庭的影响力使丈夫的权力欲、权威受到了挑战,一有机会他就会使用从父亲那儿习得的强势行为。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
如一位女儿从小看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很强的处事能力,在生活中处处受到他人欺侮,那她长大后,可能就会期望自己的丈夫是位很强势的男人,在她的头脑中,父亲的懦弱是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所以,在她自己的婚姻中,她就要无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此,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从而使很多夫妻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原生家庭有多可怕
第一个现象:父母不断的贬低孩子。
有人提问“如何摧毁一个孩子”,高赞回答是“不断的贬低他就行了”。
这种父母会不断的贬低、甚至当众贬低孩子,以“谦虚”为名,狠狠地打击着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小孩长大之后,多半会变成讨好型人格,无法承认自身优秀的部分,只会永远的自卑下去。
第二个现象:父母对孩子疏于陪伴和关爱。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说,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带孩子,丢给老人带就好了。
殊不知,孩子更需要的并非物质,而是至亲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钱的留守儿童,长大之后跟父母一点也不亲呢?
就是因为父母的物质给到位了,但感情需求没跟上,导致了孩子的情感断层,对亲情、对家庭一直都很疏离,而这种习惯会带到他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里。
第三个现象: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
有些父母会过度干预、控制孩子,大到升学就业,小到刷牙洗脸,啥都要管。
这样让孩子根本没有自我,没有隐私,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要么孩子成为巨婴,要么孩子直接崩溃。
第四个现象:父母本身有严重的恶习。
比如父母有酗酒等习惯,无法做到情绪管理,家里终日打打闹闹,在这样的家庭里,小孩始终没有安全感,那他就会在别处寻找安全感。
尤其如果是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就很容易吃亏。
第五个现象:父母对孩子有物理层面的虐待。
虽然这些年人们都文明多了,也知道不能打孩子,但八零九零那一代,挨打的小孩还是有的。
令人感叹的是,施暴者往往自身也成长于喜欢使用暴力的家庭,然后把这样的教育方式代代相传。
暴力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并扭曲着孩子的性格养成。
第六个现象:父母对孩子有言语层面的虐待。
比起物理层面的暴力,有些父母就显得“温柔”许多,他们不打孩子,但是会用难听的话去贬低孩子。
其实这样的“软刀子”更伤人,而且影响的时间更长,更深刻,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有非常糟糕和低下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极度的自卑,自我厌弃。
第七个现象:父母对孩子进行羞辱教育。
有个朋友从小在父母那里听得最多的评价就是“你啥也不是,笨死了”之类的话语,导致一直都很自卑,30多岁了还不太敢跟女孩子主动讲话。
后来有一次跟父母谈起这事,父母惊讶地说:“当时我们那么说你,是为了鞭策你,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啊。”
但实际上结果是什么呢,他非但没有更优秀,反而更自卑了。
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海灵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运行,而是在这些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地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
海灵格发现,很多人的身心问题,其实都是“牵连”造成的。“牵连”可以说是“重复着一个之前的家族成员的命运”。而很多“牵连”的开始,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的“爱”,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用当今精神分析理念来说,是一个人没有顺利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的。在一个家庭中,这种未完成的分离还可能是家族中一连串的“牵连”关系。“牵连”会使一个家庭成员从幼年开始就产生不能理解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欠佳、疾病和心理问题,并延续在其生命中。
这些隐藏的动力影响或控制着我们,而我们又难以觉察它的存在,但我们可能实实在在地因没有尊重它而感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可从这些伤害中知晓它的存在。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就是借由他所发展出来的方法,将“牵连”的原因显露出来,而且往往能找出化解的可能。
从心理学方面看,背痛总是来自一个原因,也很容易治疗:那就是借着一个深深的鞠躬。问题是要向谁要鞠躬。鞠躬的同时,在内心说:我尊敬你。
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通常是因为与母亲的联系被中断了。
在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亲属常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他们因为有亲人要自杀而感到受辱。解决方法的第一步便是对已自杀者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你永远是我的XX。尊重与接受是不同的,尊重的话对方便没有被贬。
某人如果在系统中(家庭系统中)杀人或企图杀人(如:威胁自杀),他便丧失了在系统中的归属权。谁曾经在家庭内杀人和有杀人的念头,或者严重侵害其他人,他一定会失去归属权,他要离开系统或遭受排除,否则另外一个无辜的家族成员便会代替他而受到排除。
孩子到了父亲死时的年纪,常会感到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他会为着追随父亲而做出寻死的行为。如果孩子从母亲的身上得到这种感知或有这种推测,孩子中的一个便会代替他,做出本应是母亲应该做的事,如果有这种情况,孩子在想到死亡时是会笑的。
在每个家庭中,有一个最理想的餐桌序位,父母坐在边,孩子依着长幼次序坐在另一边,由右而左排列下去(即顺时针)。
孩子无意识地认同父母之前的伴侣,有时会导致精神病变,尤其是当家中没有女儿时,那么其中一个儿子便必须要代表父亲从前的女人;又或者家中没有儿子时,其中一个女儿便要代表母亲从前的男人。
孩子与父母中断联系的处理方法:1)拥抱或想象拥抱;2)通过代表拥抱;3)深深地鞠躬;4)超越与父母的联系,看到更大的系统。
承接他人的悲伤使得自己脆弱。
快乐有时会让有些人感到非常有压力。
孩子经常为父母不负责任的离异而赎罪。
连接的深度:第一任伴侣的连结往往都会超过第二任伴侣的连接,连接并不一定是爱,痛苦、恨与罪恶感的强度也是。
当我们知道唯一可以做我们父母的人,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孩子,所以,不必期望去改变父母的想法。
通常,当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时,爱可以得到良好运作。
愤怒有时被用来作为一种防卫,以对抗必须承认的罪恶。正如名言“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愤怒。”愤怒有时也作为对抗痛苦的防卫,如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代替悲伤的工具。
如果伴侣收到的较付出的少,是会危害伴侣关系的.
伴侣一方奋战以留住另一方,那股能量通常是来自我们心中小孩子的感觉,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由于害怕失去母亲而心生恐惧。事实上那分忠诚的要求,大部分指向母亲多过于指向伴侣。伴侣的忠诚,尤其当它伴随着牺牲,便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片忠心投射到男人或女人身上。
孩子的成绩不好,你(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
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这样才有可能形成镇定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关键词:婚姻关系;婚恋观
婚姻是爱情最美好的向往,而婚姻生活占到人生中的三分之二,甚至还要多,形成健康积极的婚恋观是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的重要条件。而我们每个人从孩童时期就在长期并近距离地观摩感受着父母的婚姻,学习着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继承着父母的交流方式,最终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婚恋观。因此,在家庭生活中,良好的父母婚姻关系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积极的婚恋观,而不良的父母婚姻关系则会对子女婚恋观造成消极的影响。
一、婚恋观概念的界定
从字面上看,婚恋观是指人在婚姻和恋爱上的看法与观念。而在学术界对于婚恋观这一概念并没有很成熟的定义,主要说的对是相关概念的探讨。
在恋爱价值观和爱情价值观方面,李志、彭建国(2000)认为,恋爱价值观是人们价值观对于恋爱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回答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生活等的观念系统。李颖(赵多辉,2008)指出,恋爱价值观是指青年们在恋爱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他人对青年恋爱需要的尊重与满足的统一,是对恋爱问题的一种评价、选择恋爱方式的概括,体现了青年对恋爱的深刻理解和目的评价。黄希庭等(李阳,2013)认为,爱情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涉及到什么样的爱情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婚恋生活幸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对象等问题,并且对这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恋爱观方面,卢春莉(2003)认为,恋爱观是一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正确的恋爱观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幸福和美好。李庆祝(2002)认为,恋爱观是人们对待恋爱与爱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决定的。
在婚恋观方面,赵冰洁(2002)认为,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刘亚丽(2003)提出,婚恋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基础问题的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苏红(2008)则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取向的基本看法,婚恋观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个体未来婚姻选择、家庭的责任和家庭义务的承担。
综上所述,婚恋观是指处于恋爱阶段但尚未走进婚姻的适婚人士,对恋爱关系中双方关系与相处模式的认识,婚前与建立婚姻关系之间的看法。
二、国内外关于父母婚姻关系对子女婚恋观影响研究的现状
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婚恋关系在我国属于相对隐私的话题,相关研究起步也晚于西方。若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国外对于婚恋和婚前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而在父母婚姻关系与子女婚恋观的相关研究中,Bowen在1976年就提出有关家庭系统理论的一个假设,他认为个体在婚姻选择和其他关系中倾向于重复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相关模式,并把相似的模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这种可以代代相传的互动模式,是一个代际传递的过程。达范佐和戈德沙伊德在1990年提出子女从父母家庭中分居和结婚的时间选择的决定因素是父母家庭环境的质量。埃什尔曼・J・罗斯在1991年的《家庭导论》中提出,当家庭结构发生功能失常,如原生双亲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常会对子女两性互动模式产生负面影响。Cunningham与Thornton在2006年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的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对婚姻相关问题的态度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父母关系越积极,亲子之间对婚姻态度的一致性越高。
李志、彭建国(2000)、赵多辉(2008)等学者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婚恋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呈现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内在化、择偶方式自主化、道德宽容化四个特点,且男女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李阳(2013)、卢春莉(2003)通过对高校在读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婚恋观正在经历由保守走向开放的趋势,除了家庭的巨大影响外,朋辈群体、社会变迁等因素也会对其婚恋观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于婚恋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且聚焦于父母婚姻关系对子女婚恋观影响的研究较少。针对因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婚姻关系、婚恋观一直被视为家事、私事而羞于被国民启齿。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新观念的涌入,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开放和进步,婚恋问题也逐渐被学者们拿来研究。受我国传统“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却更多地注重原生家庭的婚姻关系以及子女的婚恋观乃至人生观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任期时间最长的老师,孩子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和各种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带有父母的影子,尤其是婚恋观的形成。(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志,彭建国. 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04:76-81.
[2]赵多辉.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李阳. 关于云南省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爱情价值观的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3,05:25-26.
[4]卢春莉.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新动态探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271-274.
[5]李庆祝.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态及其对策[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06:798-799.
[6]赵冰洁. 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02:111-113.
[7]刘亚丽.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 思想教育研究,2003,10:28-30.
[8]苏红,任永进.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2:81-83+107.
[9]李祖娴,聂衍刚,田婧妤.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2009,17(3).
关键词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 母亲养育压力 问题行为 幼儿
分类号 B844
1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幼儿父母面对来自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照顾孩子的时间与精力有限;而祖辈大多已经退休,大量的闲暇时间加之对子女和孙辈的关爱和担忧,使他们自愿参与到孙辈抚养中来,由此产生了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第三代的育儿模式。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普遍抚养模式。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2)对全国20083位老人的调查显示,参与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市已达71.9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也显示,祖辈参与幼儿抚养的比例高达84.6%。祖辈一父辈共同养育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且短期内不会消失的特有现象,双职工较多的城市家庭中尤为如此,这引起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是在父母共同养育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Van Egeren和Hawkins(2004)认为共同养育关系包括两个或多个看护者共同照看一个孩子的情况,共同养育孩子时,任何可能提高或损害另一个养育者养育效果的行为和想法都属于共同养育的范畴。根据Van Egeren等人的观点,本研究将祖辈一父辈共同养育定义为在新生家庭或原生家庭中,父辈转让部分抚养责任给祖辈,由祖辈与父辈共同养育第三代。这与将所有养育责任都转让给祖辈的隔代抚养是不同的。
随着祖辈参与幼儿养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者开始关注这种养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祖辈抚养的幼儿易产生焦虑、安全感缺失等情绪问题,也容易出现社交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比如,Fergusson(2008)等以8752个英国家庭为被试,发现幼儿4岁时表现出的注意力缺陷和同伴交往困难与祖辈参与养育有关。Barnett,Mills-Koonce,Gustafsson和Cox(2012)对美国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祖母一母亲共同养育的研究发现,祖母与母亲之间的语言冲突与3岁幼儿的问题行为相关显著。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祖辈参与幼儿养育对幼儿适应并没有消极影响,甚至有积极作用。如,Solo-mon和Marx(1995)的研究发现,除学业成绩外,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与由父母带大的孩子非常相似,这两类孩子相对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较少出现问题行为。另一项对902个家庭进行的家庭互动观察发现,支持性的共同养育关系调节了幼儿的努力控制和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郭筱琳(2014)也发现,幼儿与父母同住时,祖辈抚养对幼儿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的发展无消极影响。可见,关于祖辈参与幼儿养育对幼儿适应的影响,前人的研究结果尚未达成一致结论。这可能与不同研究者对祖辈参与幼儿养育的定义不一致有关,也可能因不同研究中被试群体的家庭经济地位、所在地区和社会文化不同有关。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共同养育影响幼儿适应的内在机制,认为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可以通过影响家庭中的其他因素影响幼儿适应,这一观念得到了家庭系统理论的支持。该理论提出,在整个家庭系统中,除母亲之外的其他成人养育者(如父亲、祖辈、延伸家庭中的成员等)的参与,使得母子关系拓展为三方关系。当参与养育的双方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得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儿童能从中获益。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对幼儿适应的影响是基于整个家庭系统中进行的,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存在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与幼儿适应关系最为紧密的变量当属母亲的养育观念、情绪与行为等方面。这提示研究者,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可能通过影响母亲养育进而影响幼儿适应。事实上,上述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例如,Majdandzic,Veme,Feinberg,Aktar和Bogels(2012)对国外有关共同养育与家庭成员焦虑情绪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共同养育可能通过影响母亲的焦虑和不当的教养行为进而导致幼儿焦虑的产生,并提出了共同养育与母亲焦虑、幼儿焦虑关系的理论模型。王Z、王争艳等(2015)对北京市270名婴儿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祖辈参与幼儿养育直接影响母亲自我报告的育儿自我效能,亲自养育幼儿的母亲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关于共同养育与幼儿适应的关系,国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国内已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文献综述层面,相关的实证研究仅散见于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且大多针对隔代抚养。另外,由于国情不同,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国外研究中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儿童通常来自特殊家庭(如父母离异或因服刑、药物滥用等不能或不愿承担抚养义务),而我国祖辈参与幼儿抚养的情况在普通完整家庭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外)祖父母文化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养育观念也不似过去那么陈旧保守。此外,关于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对幼儿适应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尚未有定论,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影响幼儿适应的内在机制也有待实证研究的检验,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家庭中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现状及其对幼儿适应的影响,并探索其影响幼儿适应的内在机制。
综上,考虑到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在双职工较多的城市家庭更为普遍,3-6岁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初步适应社会的时期,本研究将以城市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了解我国家庭中祖辈-父母共同养育的现状,并以Maidandzic,Veme,Feinberg,Ak-tar和Bogels(2012)提出的共同养育与母亲焦虑、幼儿焦虑关系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在家庭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该模型进行扩展,将母亲和幼儿的焦虑情绪扩展为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的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情绪和行为问题),探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影响幼儿适应的内在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公立幼儿园的372名3~6岁幼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其中38名幼儿家长表示祖辈没有参与孙辈养育,17名家长表示祖辈外的其他人(如,保姆、其它亲戚等)照顾孩子,剩余317名幼儿由祖辈-父辈共同养育,所占比例为85.2%。317名参与研究的幼儿中,男孩153名,女孩164名,平均年龄56.78月(SD=6.70);独生子女占81.3%。幼儿的父亲和母亲均参与问卷填写,父亲的年龄在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5岁(SD=3.80),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及以上水平的占90.3%;母亲的年龄在27~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6岁(SD=3.27),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及以上水平的占88.1%。祖辈年龄在49~83岁之间,平均年龄61.81岁(SD=5.13)。家庭年收入水平中等偏上,收入10万元及以上的家庭占59.6%。
2.2研究工具
2.2.1共同养育关系量表
采用Feinberg(2003)编制的共同养育关系量表(The Coparenting Relationships Sere,CRS)测量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原量表共35个项目,包括养育一致性、养育亲密度、矛盾暴露、养育支持、养育认可、养育破坏和劳动分工七个维度,分别包含4、5、5、6、7、6和2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7分。需要指出的是,CRS最初用于测量父亲与母亲的共同养育,在对项目表达进行仔细核查并修改不适宜的表述后用于测量祖辈一父辈的共同养育。另外,由于原量表中劳动分工维度仅有2个项目,数量过少,因此本研究删除了这一维度。本研究中,母亲报告的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71,0.75,0.87,0.86,0.84,0.79;父亲报告的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64,0.73,0.87,0.82,0.82,0.72,均达到了心理学测量的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母亲报告的各指标为x2/df=2.12,RMSEA=0.06,NFI=.89,CFI=.91,NNFI=.89,GFI=.89;父亲报告的各指标为x2/df=2.01,RMSEA=0.06,NFI=.88,CFI=.91,NNFI=.89,GFI=.90。表明该问卷信效度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2.2母亲养育压力问卷
采用Abidin(1990)编制的简式养育压力问卷(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测量母亲的养育压力。共23个项目,包括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两个维度,分别包含13、1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5分,分值越高,代表母亲养育压力越大。本研究中,两个维度的Cronbachg α系数分别为0.87和0.83,达到了心理学测量的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2.22,RMSEA=0.06,NFI=.86,CFI=.91,NNFI=.90,GFI=.98,表明该问卷信效度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2.3学前行为水平量表
采用学前行为水平量表(Early School BehaviorRating Scale,ESBS)(Caldwell&Pianta,1991)的焦虑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维度分别评价幼儿的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两个维度分别包含18和9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从“从来不”到“经常”分别记为1~4分,分值越高,代表幼儿的问题行为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部分量表的Cronbachg’α系数为0.63和0.73,达到了心理学测量的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1.56,RMSEA=0.04,NFI=.90,CFI=.92,NNFI=.90,GFI=.91,表明该问卷信效度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3研究程序与数据分析
首先,研究人员与幼儿园取得联系后,通过园方向幼儿父母发放知情同意书,父母知情同意后签字。然后,受过专业培训的主试向班主任说明研究目的及施测注意事项。主试和班主任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说明问卷填写注意事项,要求幼儿父母双方在一周内填完并交给班主任。最后,由主试统一回收问卷。采用SPSS19.0和Amo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分析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22个,第一因子的变异解释率为14.28%,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3.2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和类型
3.2.1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效果;治疗性元素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6002705
已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自我接纳程度显著低于非贫困生[1],其生活压力比非贫困生大得多[2]。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贫困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消极的自我概念是导致贫困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消极的自我概念表现在对自身和周围人际与环境的不客观或消极的认知、对自我有着消极的情感体验,不能接纳自我,也不能很好地调节和规划自我等等。要维护贫困生心理健康就需要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笔者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深化自我认识、提高自我接纳水平、改善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方案,并在大一贫困生中实施,从实践效果来看,对促进贫困生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与对象本团体辅导实务研究是在西部地区一所高校的计算机系开展的。笔者采用“自我接纳问卷”[3]和“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4]对该系大一新生中的所有贫困生(是经过学校按相关政策、标准和步骤进行评定的)在2008年11月底进行测量,筛选出自我接纳在平均分以下、同时心理压力感在平均分以上的同学,也是填写愿意参加团体辅导的同学。自我接纳分数遵循从低到高进行选择,心理压力感分数遵循从高到低进行选择。依据以上条件共筛选出被试24人,随机选取11人作为实验组,13人作为控制组。从12月开始针对实验组开展了“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的九次主题活动(中间间隔了一个寒假),2009年4月初实验组团体辅导结束后的两周内,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施以后测。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2.团体辅导方案简介依据自我概念和自我接纳的理论知识及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团体辅导方案。包括“相逢是首歌、感恩成长之路、打开心灵之窗、独一无二的我、我爱我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逆风飞扬、珍惜拥有—快乐生活、分别是明天的路”等九次活动。初期的第一、二次活动目标在于促进成员的熟悉和融入,以及初步、总体上的自我认识与接纳。根据自我概念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结构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方面,中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三、四次活动为第一阶段,重点在于促进深入的自我认识;第五、六次活动为第二阶段,重点在于促进高度的自我接纳;第七、八次活动为第三阶段,在自我认识与接纳的基础上,促进自我调控。末期第九次活动目的在于总结和巩固团体收获,加强自我接纳与自我调节。
活动形式多样,有语言交流、文字探索、成人仪式、绘画分析、冥想活动、意象分析、知识传授、角色扮演、团体游戏、歌曲欣赏等等,尤其注重每项活动后的反思和分享。
二、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1.心理测量结果两组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实验组和控制组自我接纳总分、心理压力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被试是同质的,实验条件相等;而两组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自我接纳程度显著高于控制组(P
实验组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证明:实验组在团体辅导后自我接纳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
表1实验组团体满意度评估描述统计(n=11)编号项目MinMaxMSD1我能在这次团体中向别人表达我的看法5108.001.782我喜欢这次团体活动6108.651.353我觉得在这次团体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关怀别人5108.101.334我对自己越来越了解5107.451.435参加团体使我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4107.651.636在这次团体中我乐于和其他人分享我的经验3107.901.867我觉得这次团体经验很有意义5108.801.408我觉得这次团体活动大家互相信任而坦诚5108.401.469我喜欢工作者的带领方式7109.150.88
可以看出团体成员们对整个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有着较高的评价,尤其是对工作者的带领表示非常满意(M=9.15),总体上也觉得这次团体经验很有意义(M=8.80),表示喜欢这次团体活动(M=8.65)。觉得在团体中大家相互信任且坦诚(M=8.40),而且在团体中学会了关怀别人(M=8.10),能在较大程度上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M=8.00)。在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M=7.90)、对自己的了解加深(M=7.45)、自信心提高(M=7.65)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认同,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个别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开放度还很低(Min=3),自信心也有待提高(Min=4)。可能某些成员由于自己的个性、经验和心理顾虑会有所保留,或者团体的氛围还存在某方面的问题,使得成员不能完全地开放自我。比如对第十题的回答中,几位成员提到有个别成员存在不够守时守纪和较少真诚表达的现象,对团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他成员可能会因为心情受到影响而不能更加积极地表达,其自己的收获也不会太大,工作者需要对这类成员引起特别的注意。同时,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团体辅导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成员们变得很完善。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和长时间的磨练。团体辅导能提升成员的自我意识,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成员们需要在生活中进一步实践团体中的理念,在一步步探索中加深自我认识,在点滴成绩的积累中提升自我接纳。
三、团体辅导的效果产生机制
——治疗性元素分析1.治疗性元素的涵义“治疗性元素(Therapeutic Elements)”由Irvin Yalom提出,是团体辅导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取得团体效果的保证,是决定团体是否有必要存在的关键。Bloch和Crouch给治疗性元素制定了一个目前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概念和体系。他们指出治疗性元素是能改善团体成员的一种治疗成分,也是团体领导者、被治疗成员和其他成员间互动所产生的一些功能元素。他们总结出以下治疗性元素:植入希望、普遍性、辅导、利他主义、社交行为中的学习、替代学习、洞察、接纳、情绪宣泄和自我表露等。[6]笔者借助治疗性元素来研究积极自我概念团体之所以产生效果的内在原因。2.治疗性元素在本团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在这项贫困生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的过程中,通过工作者和团体成员的互动,培养和形成了各种治疗性元素,比如“辅导”、“植入希望”、“利他主义”等元素始终贯穿于团体辅导过程中。“辅导”既包括工作者提供相关知识与资讯,也包括成员之间提供的资讯及建议。在各个阶段,工作者提供了不少有关自我概念的心理学知识、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与方法、自我接纳的意义与自我接纳意识如何培养、自我监控和调节的方法等方面的资讯。让成员们对这些方面有理论上的认识,调动起建立积极自我概念的兴趣,了解实现积极自我概念的途径。成员之间也分享自己的经验,给予其他成员意见与建议。“植入希望”是该团体一直重视的,工作者引导成员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用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贫困和压力。工作者强调自卑自闭、自暴自弃只会让人更加消沉而导致失败,不良的状况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而改善的。也通过一些自我挑战性的活动使团体成员获得成就感、启发积极意义。工作者还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举例和分享优秀贫困生事迹与心声,让成员们获得希望,积极探寻改变自我、发挥自我潜力的方法。一些思维和行动具有积极取向的成员也给团体注入了希望。成员们怀着希望,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团体活动,探寻自我、接纳自我。“利他主义”是成员们通过互帮互助而产生的助人愿望。团体中有成员提到自己的困惑和痛苦时,或成员需要一些资讯和实际帮助时,其他成员大多能积极倾听、接纳、鼓励、支持并付出实际行动。成员们在这个利他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而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这一点也能加深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在该团体的不同阶段和活动主题中,各种治疗性元素分别体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以下将分别陈述。
在加深“自我认识”这一阶段和主题中,起作用的治疗性元素主要包括“洞察”、“自我表露”、“普遍性”等。工作者设计了“心灵之窗”、“我的自画像”、“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原生家庭和重要他人探讨”等主题活动,促进成员们对自我进行深刻的洞察,发现内心深处真正的自我、理想中的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成员们在包容、支持性的团体环境里把这种深刻认识与重新发现在团体里表露出来,并获得别人的反馈。成员们在交流中发现了大家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和困扰:比如经济贫困、家人艰辛、家庭责任大、学习择业及人际方面压力大、自卑等等。这种“普遍性”让成员们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大家有共同的处境和类似的问题,也存在很多相似的责任、追求、理想和内在潜力。从而在团体中产生一种归属和信任感,不会有自卑、受歧视和疏离感,使他们更愿意去交流和探讨改善自己的方法。当然重视“普遍性”,也不要忘了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关注成员特有的需求。比如有些成员的自卑和消极情绪特别严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提升“自我接纳”这一主题中,“情绪宣泄”、“接纳”等治疗性元素表现出极大的重要性。工作者首先让成员们宣泄自己对自己的一些消极看法和负面情绪体验,认识这些看法与体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引导分析这些消极体验的非理性性质,并通过一些冥想活动如“我爱我自己”宣言,带领成员们与自己的心灵接触,接纳独一无二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多面性,接纳自己与周围的关系。还运用自我优点探寻的活动如“我的象征物”、“天生我才”等发现一个积极意义、充满能量的自己。成员之间的平等、不批判、互相接纳、互相鼓劲、利他行为等也能促进大家的自我接纳。
在加强“自我调节”这一主题上,主要起作用的治疗性元素包括“社交行为中的学习”、“替代学习”等。团体参与者在一种双向的学习过程中,一面输出知识,同时也接受信息,产生互相鼓励和模仿的机会。针对怎样节制自己、如何改变自己等话题,工作者设计了“我的五样”、“逆风飞扬”、“构筑愿望”等活动,成员们都表示在团体交流中结交了难得的朋友,也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和积极之处。“替代学习”意思是通过观察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恰当,最终得到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团体中这种学习是时有发生的,一些成员学习刻苦、一些成员踏踏实实勤工俭学、一些成员忙于参与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和服务他人,这些都成为学习的对象。工作者做出的榜样以及提供的优秀案例也鼓舞了他们。而个别成员极为消极的自我认知,或个别成员责任感不强、比较散漫等现象,也会给成员造成触动,反思这些心理和行为的不利之处,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处事更为合适。3.团体中治疗性元素产生的原因治疗性元素与团体改变的元素和技巧是不同的,团体改变的元素和团体技巧是工作者增进治疗性元素的途径。本次团体辅导之所以产生了治疗性元素,促进团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主要在于三点。第一,该团体注重良好氛围的培养,形成了安全、温暖、平等、接纳、支持、开放式沟通、积极向上的环境特质,促使团体成员能够放松地交流、深刻地思考、尽情地学习,认真演练、无私帮助,这些为治疗性元素的形成铺垫了基础。第二,活动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有效性。主题活动能传授心理知识和引导成员们进行深刻的洞察和表露,一些辅游戏活动则能调动成员的参与兴趣、培养团体的默契,这成为治疗性元素形成的载体。第三,工作者不但注重专业知识与方法的使用,更注重个人的修养,始终以成员们的利益和需要为重,积极引导团体成员表达和互助,并对成员们的改变怀有极大的信心。工作者乐于反思,每次活动后都填写“团体领导者个人评估”表[7]来反思工作过程,除了做好团体的安排和带领工作外,也自发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放下自我防卫和优越感,与成员一起探索和成长。总之,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治疗性元素形成的关键。
[1]曾天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09—1011.
[2]陈琴.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09—611.
[3]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8(1):20—22.
[4]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 23(4):47—51.
[5]刘梦.小组工作[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