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第1篇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例,排除并存内科严重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立体”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56~84岁;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57~81岁。两组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麻醉及手术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均由责任护士做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和注意事项[2]。其中,两组中护士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基本相同。观察组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4方各司其职;对照组则由护士独自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医生、患者和家属不参与。

观察组实施方法:⑴评估阶段:首先,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负责告知患者和家属是否自愿参加观察组训练,以取得配合;其次,由护士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患者、医生进行核实[3];最后,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讨论,详细评估患者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康复训练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4]。⑵计划阶段:首先,把上述评估内容制订成立体康复卡,包括4部分:①患者基本情况表;②健康指导参与人员基本情况表;③健康指导综合意见表;④患者反馈意见表。其次,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随着患者康复情况的变化,相应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并由护士做好记录。⑶实施阶段:①由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示范讲解,医生查房时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讲解训练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和家属讨论发言,由护士记录在立体康复卡上。②由护士向患者做康复示范,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锻炼程序,并评价效果。③由患者和家属具体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及时向护士和医生做出反馈,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观察组评价标准及方法:⑴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进行评价: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①优:患者能复述85%以上的康复训练内容,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②良:患者能复述50%~85%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③差:患者能复述不足50%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⑵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该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关节脱位、栓塞、关节僵硬、便秘等[5],分为有和无两方面。⑶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行风办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13项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结果

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进行X2检验。

两组康复训练内容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3。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总例数有无对照组232(8.7)1(91.3)观察组24024(100.0)注:两组比较,P<0.05。

讨论

从实验可以看出4点:①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4.10天,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6.95天,这表明对住院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立体”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②观察组对康复训练内容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有力地调动了患者康复积极因素;③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④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关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是十分有效的。它实现了医患互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俊.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22(4):53.

2章秀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1:68.

3李秀英,王德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28.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功能锻炼

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人工关节改善患者膝功能,若在术后不予以患者有效、合理地护理,未注意其膝关节伸屈功能早期的康复锻炼指导,则不利于患者预后[1]。本文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男女比例24∶30,年龄45~78岁,平均(56.9±10.3)岁,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骨性关节炎,20例创伤性关节炎;对照组44例,男女比例24∶20,年龄46~79岁,平均(57.2±11.0)岁,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7骨性关节炎,14例创伤性关节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士为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后指导患者用药,告知其有关功能锻炼事项等。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包括如下。

1.2.1建立临床护理小组,根据患者术后病情实况,制定针对性术后功能锻炼护理方案:①术后6 h,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训练,伸直双腿,足后跟蹬腿练习,15~20 min/次,4~5组/次。②术后第1 d,行高抬腿练习,取仰卧位,伸直两腿,双手垂于两侧,腿上举,抬高15~30 cm,空中停留10 s,两替练习,3~6组/d,5~10次/组。③术后第2 d,指导患者行CPM机锻炼,起始角度30°,增加5~10°/d,持续2 w,1个动作伸屈45 s,30~40组/次,4次/d。④术后第3 d,训练地下行走运动,患者双腿着地,双手扶床站立,护士予以指导,家属协助患者。1.2.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术前1 d,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路径表,说明路径表内容及作用,告知其功能锻炼重要性,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术后责任护士按路径表实行康复计划,督促患者锻炼,及时检查、评价锻炼结果。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参照《膝关节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定两组功能锻炼优良情况,优:膝关节无疼痛感,可步行>500 m,运动无阻碍,膝关节伸屈达120°;良:基本无疼痛,步行>500 m,基本无运动阻碍,膝关节伸屈达110°;合格:偶尔有疼痛感,步行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功能锻炼优良比较 观察组功能锻炼优良率90.7%比对照组72.7%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3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2.6%(50/54);对照组满意22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7.3%(34/4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具计划性、目的性的护理模式,其按每日护理标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加快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功能锻炼优良率90.7%比对照组72.7%高,且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预后,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护理路径具计划性、预见性等特点,根据患者具体病况制定功能锻炼方案,加之由护士每日指导、督促患者练习,在患者术后6 h,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训练,伸直双腿,行足后跟蹬腿练习,可缓解患者术后双腿麻木感;术后第1 d,指导患者行高抬腿练习,取仰卧位,伸直两腿,双手垂于两侧,腿上举,抬高15~30 cm,空中停留数十秒,再交替两腿练习,可慢慢提高患者膝盖的屈弯程度,改善膝盖的灵活度。在此基础上,护士指导患者行CPM机锻炼,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盖状态。护士定时查看锻炼情况,从而提高锻炼优良率,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加快愈合,避免患者出现自行护理不良事件[4]。此外,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健康教育对象,根据其文化水平、需求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按膝关节恢复阶段施教,护患共同参与,加强双方沟通,从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5]。

综上所述,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护理,其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功能锻炼,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黄玉妞,冯雁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27):6164-6165.

[2]刘淑华,王伟,孙光亚,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342-2343.

[3]曲雅丽,黄东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17-318.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 合作模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概述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迅猛增长。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相对应,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发展过程依赖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资源供应,日常生产经营过程都离不开企业外部资源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承担着资源转换的功能,即输入资源并输出相应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于企业来讲其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输入的资源的质量优劣,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对企业自身所不能够控制的外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不少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所有方面都管理到位,只需要将关键环节――价值增值核心部分管理到位即可,只要在关键的价值增值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这些观念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应用背景。尽管供应链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但是就我国企业来讲实践过程相对滞后,其对于科学化管理的提升作用仍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电子商务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子商务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外延,扩展了管理范围和管理内容,同时也对供应链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电子商务信息的整合运用,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成为研究的新课题。在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成员应当密切协作,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益。通过合作管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同步化,促进企业供应资金及物流的合理高效流动。与此同时,网上零售渠道的扩展等相关发展问题也对新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需求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应链管理涉及了供应链的四个环节,即计划、采购、生产以及产品配送等,包含了供应商、客户等一系列主体,也包含了产品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供应、产品配送等环节。这些既表明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同时也表明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行中涉及了多个企业、跨多个部门环节的综合管理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在电子商务、信息化背景下,有效集成、整合整个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企业服务和产品质量,跨部门、跨企业的整体优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采购活动、生产活动以及销售活动等都不再是相互孤立的环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管理者也应当突破相关的界限束缚,有效地将企业的生产、销售、供应等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关联,并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通过协调、整合各个主体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将各个组织有效整合、集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企业以及组织就能够结合成为供应链的有机整体,实现良好衔接、渗透、依存以及互动,形成供应链网络,整个网络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实现共赢。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合作共赢,这一双赢的关系是建立在供应链网络中各个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发展的基础上的,能够将消费者的需求最终转化为整个链条群体的整体活动。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和丰富,正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而且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供应链管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供应链概念,这其中就包含了企业资源的内部集成与企业资源的外部集成思想,并且在企业中初步实践,这都说明在初级阶段供应链管理模式基本成型。

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供应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在这一阶段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供应链组织中的各个成员尽管跨域部门,但是相互协调已经成为共识。不过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常常出现信息传递不顺畅、信息失真或者是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利用供应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效率。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新世纪初至今,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管理处于全面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新的供应链管理技术不断出现,同时伴随着电子商务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原来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流动方式和流动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例如协同预测补给策略、供应商库存管理、协同计划预测补给等相关技术。上述创新管理技术能够起到促进供应链组织中的各个企业相互衔接、有效配合,积极适应市场变动,提升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联合管理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作为商业贸易领域的新兴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对贸易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种动态的商务模式,它将传统的经营理念以及新兴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将市场的时间形态、空间形态以及虚拟形态等有效整合、能够把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汇集在一起,将市场作为连接纽带,以期发挥最佳效用、收获最大效益。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都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因此企业应当将优化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合理流动,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同步性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有效结合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研究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的需求预测。明确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持续有效运转提供支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供应商选择与原材料采购、信息共享、分销管理、生产定制以及决策技术的开发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商的选择以及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等相关问题是由电子商务拍卖市场所引发的研究课题。其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条件下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在这一环境下,供应商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形成供应商联盟,这能够有效降低供应企业之间的交流成本,继而强化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信息共享则是供应链环节中各个企业有效沟通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各个合作伙伴之间如果缺乏信息沟通或者信息沟通不真实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之间发生目标冲突。如果是处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组织属于同一家企业,则会导致企业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在未来的需求预测上发生信息冲突,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加大了生产管理成本。

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模式如表1所示。

电子商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活动包含了消费者行为、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三部分内容,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并把自身的特定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及时发送给供应商,同时各个供应商之间也可以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资源共享和互换,实现协作共赢。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够获得更多、更具有个性户的消费需求,但是也不能够摆脱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依旧需要缓冲库存来降低自身风险水平。另外,在供应链管理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就要积极引进电子商务平台,强化自身行业地位。

本文总结供应链不同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以期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成本,不仅能够有效强化企业信息搜集和决策能力,同时也会使得企业决策更加可靠。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效益及运营效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方式就是实现了网上销售,可以采取网上零售及网上直销方式,扩展传统的供应渠道,实现网络营销商品价格的最优定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营销渠道的运营成本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企业在获取精准市场消息时成本更低,这提供了决策技术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决策技术的实用性。决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供应链管理者及时发现需求及供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总的来讲,生产定制、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手段的使用都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能够有效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及研究,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演臣.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孙德建.HT公司基于ERP的电子商务整合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

3.王庆礼.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娄葱飞.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采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廖艳华.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1、1供应链内涵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见图1)。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在大多数商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与供应链营利紧密相关,供应链营利越高,供应链也就越成功。

1、2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理论是物流管理与系统论等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领域,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SCM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周期,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2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业务外包与扩展企业、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构。而笔者将这几个方面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2、1货物的实际流动

货物在物流管道中的实际流动是供应链活动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在分析供应链时,要分析从原材料或零配件供应的起点开始,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和分销配送环节,直到最终用户手中的货物流动。

2、2供应链信息化

电子商务是一种未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有效方式,它也为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

2、3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

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精要,是对管理供应链建立一种整合的方法,从而使供应链内部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以互利互惠、互信互补的原则,一同去面对市场竞争。

3中外控制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现状对比与分析

3、1国外关于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

国外关于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可以说,国外的企业发展,很注重企业环境的发展,以下笔者列举两种有代表性的供应链结构的解决思想。

(1)归核化战略:美国在与日本很多企业都实施归核化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2)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整条供应链中,虽然一些位于关键环节的企业,对于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标准,但他们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却并不一定遵守同样的标准,这就使得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遭到了破坏,根本无法达到关键环节企业的环保目的,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产生了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中包括多个环节,在众多环节中,如何选择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对供应商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

3、2国内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

目前,很多企业的“现代化的”领导者都已经开始引进外国关于这方面的先进措施。例如,①中国卫通的全面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2006年,中国卫通加强了集群通信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对IP业务进行了积极调整,已经见到成效,中国卫通在2006年顺利扭亏为盈,并为2007年归核战略的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2003年,红塔集团从中国烟草产业状况、烟草业的演化规律出发,开始了红塔“以烟草为主业,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归核化战略的定位,在中国烟草业引起较大反响。红塔在2003年提前实现了三年内止跌回升‘的目标,而同时,红塔卷烟产品也成功进入东南亚、非洲、欧美和中东等地市场。由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远远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可以说在我国普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

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国内的很多企业也在探索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结构的改造道路。并且解决的方向与国外有所相似,例如都开始意识到供应商的选择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3国内关于控制供应链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方式的建议

(1)注意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的改善。要推进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实现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协议化,减少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管理差异性。

(2)强对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改造,开放思想提高合作意识,努力改革组织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从而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

(3)建立供应商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可以使有实力的供应商参与企业重要问题的改造,与其建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4)在企业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同时,做好项目评估,减少企业高成本的业务和冗余的投入,集中企业核心资源,充分应用业务外包。

(5)中小型企业一定要加强以整体供应链为核心的观念,要以行业供应链管理规范为管理规范准则。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供应链管理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慎重开展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企业开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供应链管理中要避免盲从,结合物流企业基本特征及实际运营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从而规范整个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

一、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在物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统一规划物流系统,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管理与规范。之所以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是因为企业中制约物流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物流成本、配送环节、库存控制、客户情况及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物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物流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其内部系统进行制度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集成化优势,能够将物流管理流程作业进行快速重组,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运行的敏捷性,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流管理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物流功能整合,然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将物流管理中各个环节当作一个整体,对物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操作,优化了物流管理系统内部组织,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概述

现如今,供应链管理已在诸多物流企业中推广开来,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角度出发,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制定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物流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功能性,供应链管理人员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实际运营状况,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第二,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中涵盖了诸多业务内容,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这些任务进行有效管理,若一个环节管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管理效果,因此要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第三,以业务订单协同为依据,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业务订单协同是后期开展各类协同工作的基础与关键,订单记载与传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从而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快速性。第四,对供应链渠道及非渠道组织实施管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客户的最终需求,在准确了解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渠道与非渠道管理,有利于优化供应链整体管理流程,对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五,将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应将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及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具有整体性及时效性特点。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尤为重要,信息传递主要是在各企业之间逐级进行的,若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很容易随传递方向逐级变大而导致信息数据失真,降低供应链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因此要对供应链管理内容进行全方面把控。供应链管理具有交强的功能性,以下是笔者对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分析:

1.供应链管理实践强化了物流管理系统的响应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实际操作中,主要以Internet技术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支撑,利用该技术能够对物流信息及业务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其主要是通过消除无价值程序及时间,来达到降低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成本的目的,对物流企业实现简便快捷性物流业务操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性保障,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2.供应链管理实践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

无缝连接是确保供应链管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条件,若物流系统中没有无缝连接,那么会导致物流企业无法及时得知客户的实际需求,那么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必然会造成客户不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制约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业务的正常开展与运行。而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客户反馈信息及需求,有利于物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供应链管理实践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在物流管理内部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够快速获取客户现有及一些潜在需求,利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能够使物流企业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及时了解物流市场最新需求资讯,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业务营销策略,对提高物流企业业务量,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要将物流业务贯穿于供应链始终,进行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物流业务速度,使物流企业准确快速掌握物流市场的动态,这样一来物流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物流管理,保证物流业务各个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不仅如此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还能够优化物流管理内部系统组织,推进物流企业的合理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玉勇.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供应链管理[J].经营管理,2011,34(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