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员工培训 共青团组织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1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现在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在讲核心竞争力,那究竟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书面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共青团组织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人员优势,而对于油田团组织而言它还拥有其独特的文化优势。(1)组织优势。共青团广泛青年基础,形成推进企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无坚不摧的合力。(2)人员优势。青年是职工队伍中最活跃的群体,这是共青团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3)文化优势。在石油工业优良传统及“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新时期胜利精神的浸润下,胜利油田形成了其独特的胜利文化,它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过去的创新和超越,它是胜利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一致的信念追求和共同的价值目标。这样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是油田团组织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3提升共青团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法
3.1强化思想引领,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1)“大张旗鼓”与“短小精悍”双同时。一方面共青团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在青年当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石油工业优良传统、胜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其爱岗敬业、进取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一方面化整为零将“大活动”细化,围绕“五四”、“七一”、“十一”等活动契机,贴近生活、贴近一线,在基层团支部中开展党史、团史、革命史及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送温暖活动,引导青年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增强青年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2)传统教育与典型引导双同时。坚持传统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基层青年交流会”“胜利精神巡讲”等形式,将传统的宣传教育,送入到基层青年当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十大杰出青年”、“胜利青年五四奖章”等评选活动,加大对先进青年典型成长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典型引路,激励广大青年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3)分类引导和用“心”加强双同时。以目标价值管理的青年分类为参考,对于优秀青年和先进青年群体,他们大多都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理想目标,对此团组织需要以引导为主,让其能够自觉的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于中间青年群体,要以关注为主,不断的鼓励和督促;对于一般青年和边缘青年群体,以强化为主,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心田工程,让理想信念教育与青年需求高度融合,不断加强以“心”为内核的胜利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通过团组织文化建设积极满足和激发青年建功立业的需求,满足和正确引导青年,实现对广大青年的全身心的影响。
3.2着重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1)科学谋划,确定发展方向。拥有符合自身实际的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是青年能够实现迅速成才的重要条件。首先团组织需要走进青年当中,通过座谈、专题团训甚至更加科学的专业测试等方式,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态,知其所求晓其所向。其次与党政部门相互结合,通过组织行为,对青年实现目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帮助,使青年近距离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促进青年坚定信念,不断进步。最后,对青年的成长过程,做好监督与管理,促使青年走好人生每一步。
(2)创新方式,奠定成才基础。加强青年的培训工作,开展青年科技周、青工技能月、导师带徒、技能大师下基层、“跟式培训”等各类培训,促进青年技术业务素质提升,将学融入工作当中,突出“微”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流动课堂”“微课堂”,根据每个班组的预约情况,培训教师轮流到班组中进行“微培训”,依靠微信、博客、QQ等信息手段,对于培训的内容进行“微考核”,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为青年成长奠定成才基础。
(3)搭建平台,创造成才条件。将优秀青年人才向关键岗位推荐,为青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条件。建立青年人才信息档案,按照管理人才职业化、技术人才专家化、操作人才专业化的要求,协助好职能部门分类做好青年人才管理工作。建立青年人才考察机制,定期对优秀青年人才进行跟踪考核,了解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情况,帮助青年人才实现成长目标。
3.3深入需求服务,加强团组织影响力、凝聚力
关键词:客户关系;客户价值;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How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with CRM
Wang Huifeng
(Sanyi Heavy Equipment Co.,Ltd.,Shenyang110027,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networks has not only changed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If the service software to help companies optimiz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other internal resources,then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s a new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software system,so that customers outside the enterprise to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thus becoming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new impetus.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is a strategy oriented to suppor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l,which emphasizes customer value and customer relations;enhanc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ave a crucial role.
Keywords:Customer relations;Customer value;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客户关系管理(CRM)已经是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市场之一,它已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作为有着巨大生命力的信息管理手段,正日益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吸引着众多系统集成厂商、设备商、服务商,亦吸引着意欲使自身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家们。
一、客户关系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由Gamter Group首先提出的。所谓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以客户为中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所在,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会尽可能高地增强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忠诚度,使企业收益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体现了两个管理趋势的转变:一是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化;二企业管理视角从“内视型”向“外视型”转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及发挥,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的一体化能力。具体是指企业所特有的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构筑与强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在产品价格和品质上已无法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是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的全球的管理模式。它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领域,强调客户价值和便利,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拓展全新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特征。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方式上获得顾客信息系统,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在因特网时代谋取生存之道的全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客户关系管理优于传统企业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CRM的后台生产方式是数字化定制生产。数字化定制生产即规模顾客化生产,是在广泛地应用网络技术、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用标准化的部件组合成顾客化的产品(或服务),以单个顾客为目标,保证顾客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进入信息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市场细分的彻底化使企业针对每位顾客的需求进行一对一的“微营销”。同时,企业通过构建各种数据库,记录全部客户的各种数据,并可通过网络与顾客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掌握顾客的最新需求信息后,既可准确、快速地把信息送到企业的设计、供应、生产、配送等环节,各环节可及时准确又有条不紊地对信息做出反应。
2.CRM的价值观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原点的。CRM从传统市场营销模式4P(产品、价格、渠道和销售)转变为新型的经营策略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消费者满意时需要的成本)、Conve-nience(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Communi-cation(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亦即说,企业关注的焦点应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客户关系上来,企业通过收集、分析每一位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的需要并及时满足其所需,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三、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市场层面来看,CRM关注顾客满意,通过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达成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从竞争角度来看,CRM则提倡企业竞争导向的管理模式,以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增强企业感知、洞察市场需求的能力。这要求企业具备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洞察需求变动趋势的能力。即通过建立顾客满意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客户需求,较全面地找出影响顾客满意的各类显性和隐性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归纳形成指标,从而使企业得以将市场需求指标化、具体化、显性化。同时,通过实施定期的顾客满意度调研测评以提高企业对现在需求的感知能力,而且能增强企业对未来的需求的预测能力。
(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战略。从企业营销实践来看,要培育和构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即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盖洛普关于成功企业“三大法宝”――“顾客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和品牌”的理念,使中国企业界获得了新的认识;核心能力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而后者的最高标准体现在“顾客忠诚度”上,它决定企业未来的价值观,顾客的忠诚度与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保持客户的信任和继续输送不断革新的价值的商品成为现实和未来收益的保证。
(三)借助网络技术,及时回应并满足顾客需求。以忠实度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的第一位任务是公司找到和保持适当客户,适当客户就是那些公司能够长期向他们提供最佳价值的客户。企业把营销活动集中地吸引高度忠实的团体,借助于网络把企业和客户联为一体,并对服务流程进行整合,有时客户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参与产品开发和设计活动。这种互动式高效的沟通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将企业行为个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核心竞争力 办学理念 品牌建设
我国现在已处于由少数精英教育向多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时期,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高等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和匮乏,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学校建筑面积、学习空间以及设备的使用率下降、整体的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就业率连年下降,阻隔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是自主办学、自负盈亏、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机构。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创新,导致高校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伴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民办高校应该怎样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向每一所大学的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1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现状分析
首先,社会认同度低,行业内竞争激烈,一方面学校不属于“985”“211”重点院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在全国的认可度与影响力有限,在部分地区甚至属于中专或者技校,生源来源单一,大部分只招收本省考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就缺少了大学应有的文化氛围。民办高校位置一般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环境不好,周围缺少高等院校,与其交流的机会较少,共同发展比较困难。由于外资的涌入,很多生源涌向了外资办学机构。受经济的影响,企业人才需求下降,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这也导致了许多人产生“大学无用论”的说法。其次,民办高校入学门槛较低且大众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招生来源大部分为高考底层,生源质量不高,报到率没有保证。另外,学生报到后,对学校期望值有所下降,从而导致退学复读,外出打工等现象。大部分民办高校设置了同样的专业,拥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同质化现象特别明显,学科的设置,费用的花销,小到教学计划,大到教学大纲等等导致民办高校出现了“你有我也有的”办学状态,使民办高校生存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再次,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几乎没有自己的独创性,只是简单的模仿,根本就体现不出优于其他高校的所在,并且很多高校没有积极的校训,即使有也只是个形式,仅仅体现在口号与标语上,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与校训有关的任何气息。所以民办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指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优势,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最后形成的不容易被模仿的一种极强的综合实力,亦是独特竞争力。它既不是个别因素之间的随便组合,也不是影响学校的所有要素的结合。它是长期形成的,大学独有的,基于大学本质和优质资源,使大学取得可持续发展与生存的能力,其核心是基于科学之上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师资力量、基础设置、高校科研能力,各个系统形成的对教育资源及其专业化的科学管理的有机体,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制度保障及办学经验,历史文化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回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高速道路上来,其途径主要表现在:
2.1 精准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不管在商界还是在教育界,任何一个行业一般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办事,但是不同地域、不同目标、不同类型及不同的教育模式的高校,不仅使它们要有同行的共性,也要有自己的特性。定位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它不以高校出身为出发点,而是以潜在的受众人群为起点,找准现在的位置,明确已处的角色,根据已有的资源,强化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最终形成其他高校难以模仿与追赶的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来迅速抢占人们的心智,使自己的学校成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代名词。科学的定位对民办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首先它能使高校更好的认清现实状况,并对自身能有进一步的认知,使学校领导层尽快的发现优势,找出差距,发现问题,这样才能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其次,科学的定位有利于大学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大学的总体目标与定位相平衡,相互协调,在制定短期目标时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塑造品牌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2.2 塑造品牌文化、催生品牌愿景 ①品牌的建设对于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作为长期的、艰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项工程。民办高校要想在发展中赢得主动权,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快教育品牌的塑造,依据市场规律,打造自身强有力的品牌特色。给品牌文化注入文化底蕴,文化是品牌之源,是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内涵越丰富,给予品牌的对外弹力就会越大。品牌价值观反映了高校的个性与特色及良好的社会地位,不仅树立了社会形象,也提升了品牌的意蕴,在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之间也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②特色取胜,打造“品牌航母”。在政府机制的激励,民众化力量的支持下,民办高校要抓住三个基本点:一、要打造品牌忠诚度,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品牌深入群众的生活,缩短品牌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二、坚持特色化,培养品牌影响力,高校不能片面的追求与其它学校的差异特色化,而是要提高品牌内在的感知价值,在追求完善的服务的同时,品牌必须在每一方面创造出领先于其它高校的差异。三、要实现规模化、成熟化,从而增强民办高校品牌的增值能力,使品牌效果在质与量上达到同时飞跃。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会给学校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多优秀生源,以及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2.3 理性的、科学的办学理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贯穿中国高等教育总规律的最佳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大学的职能、性质、目的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则由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科学的、理性的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大学理念。
2.3.1 确定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专业的选择往往对他们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专业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但又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化。因此,培养情智与能力全面发展的与专家型于一体的人才才是民办高校首要的任务。
2.3.2 大学应如何培养理想人才。①建立核心课程,与选修课并存的课程体系,强化优势专业,提高专业竞争力,自由选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同时为同学们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既保证了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度,也提高了知识面的宽度。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大学之大,乃学生之大,教师应该注重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打破传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可谓有名师才能出高徒也。④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大学不仅是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的发源地,也是成为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摇篮。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举办高水平论坛,以达到充分展现学校技术实力的效果,锻炼教师队伍,培养人们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2.4 利用新媒体提高学校知名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数字杂志、数字电影、微博、微信等具有开放性、便捷性与交互性的新媒体也相继产生,那么怎样运用新生力量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加强核心竞争力。
2.4.1 微博微信营销+搜索引擎推广。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微博作为学校与外界沟通的第二扇窗户,学校应该抓住这次时机,革新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巧用新媒体塑造自身的品牌。把学校微博建设成一个与学生沟通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有利于学校品牌的二次传播。
2.4.2 新闻传播+口碑营销。主流媒体(电视台、杂志、报纸)对一个学校正面报道十分重要,也不失为学校宣传的一次绝佳机会。为了吸引媒体更多的关注,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比赛,争取国家研究课题,及时公布研究成果。校企合作争取从该行业的制高点切入,邀请政府,协会相关部门和行业知名人士出席会,安排媒体进行专门采访,进行多方位的报道等等一系列措施使传播周期拉长,提高了品牌的渗透性,最终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民办高校要紧贴市场需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及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广告推送,进行有效宣传,维护校方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杰克.劳特劳.艾.里斯住《定位》.
【关键词】集团企业 竞争能力
一、提高集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集团企业竞争能力是一定制度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竞争能力。一个成功的集团企业,总有一种能够使它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表现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包括独特的技术、难以模仿的技术诀窍、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或管理模式、较强的已有资源重组能力或者融合能力、稳定的客户资源等。集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竞争力、核心能力、技术能力、竞争优势等组成。
1、技术创新是提升集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从技术上新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创造,到设计、生产、第一次使用以及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独特的企业技术能力,创造出具有成本优势的好产品、好服务;也能提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维护人员、营销人员的各种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他人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这些“产出品”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缺乏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上做大,但在产业分工中却很难处于有利地位,也很难做强,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韩国某些企业从世界500强中出局,就是例证。国内有些企业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销声匿迹,同样是因为缺乏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2、管理创新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技术创造、技术开发,到技术学习、技术积累,再到技术扩散,整个技术创新过程,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可以将技术和生产技能转变为企业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由于技术日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管理不断变革、创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真正来源在于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化,更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组织方式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管理文化的创新等。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使管理过程顺畅、高效,创造一种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环境氛围。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管理创新必须以依靠人、激励人、发展人为基础,否则,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不会得到强化。
3、制度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
制度通过影响信息、资源的可获性,塑造动力,以及建立交易规则等方式来影响集团企业的发展。这些制度包括基础设施和建设环境,本地可获得的自然资源;地区专有制度禀赋;以及本地可以利用的知识和技术等。在这些制度基础中,来自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机构等不同领域的参与者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把企业、消费者、研究机构、教育体系、政府等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乃至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的基础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推动投融资体制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技术创新。
德国在化学领域的领先和美国在计算机、软件产业的成功都与它们的教育制度有很大联系。而风险资本市场,是美国生物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这种制度促进了小企业的迅猛成长。制度创新通过提供更有效率的组织经济活动的途径而对发展做出贡献,而这些途径通常导致经济基础性的调整,创造出有利于保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
二、提高集团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与技能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能够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真正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惟一的办法就是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企业的各方条件,寻找自己的长处,从生产管理、质量、规模、销售模式、渠道、售后服务、品牌认知、价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做好其中一项或多项工作,并扬优成势,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龙形经济”策略。中国局部的高度发达和局部的极端落后集于一身,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同时完成不同层面的任务,注意在多层面选择机会。一个传统工业很发达的城市,要抛弃工业经济去单纯追逐高新技术产业,未必可行。高新技术没有追上,自己的基础优势却放弃了。
“乒乓球”策略。保持持续的辉煌,中国人条件的强项是国土条件。我们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如服装、纺织业,家电,皮革,现代中药和保健品。这些产业我国拥有一些核心竞争力。
“低加高”策略。劳动力成本低,低成本加高技术是我们的优势。要重视“低端优势”,没有给外国产品留下什么价格的空间。
“本土优势”策略。本土优势有民情优势、关系优势、地域优势、保护期优势等。
“大跨度组合”策略。中国的企业要实施跳出地域求发展,“大跨度组合”就是在更大的范围优化组合资源。
“企业生态”策略。自然界有生态问题,企业界也有生态问题。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很好的分工协作,就会导致竞争成本非常之高。利益大家赚,风险大家担,是好的企业生存状态。
“以速度抗击规模”策略。较小规模的企业在规模上自己是劣势,那么就抓住“船小好掉头”的速度优势,和对方展开竞争,最有利的市场细分中出击。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相比,即使是大企业,也是规模较小的,而且规模一时又难以迅速大起来,关键是要采取适合中小企业的战略,其重要的一条就是以速度抗击规模。
“以狼制狼”策略。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时,与“挑战者”合作,来对付第一名。在中国市场上,发达国家之间同样要展开竞争――狼和狼的竞争。
“优势对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封锁别人、挤压别人。更要用自己的优势换取别人的优势,去实现双方优势对接。
“原地提升”策略。国际大市场重新调整中国各个产业的格局,采取“另起炉灶”、“原地提升”的方式,各有各的好处。利用现有的基础和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代价和震动,另起炉灶不一定是上策。
“照虎画猫”策略。学习外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学习他们的经验,但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品牌经营”策略。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摆脱“品牌小国”。“品牌整合”国内资源,迅速扩大规模。中国有一批品牌有待整合。
“文化力”策略。利用中国的文化优势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相关的产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广告文化、会展文化、论坛文化等,都是市场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头脑优势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走出去”策略。走出去,到发达国家去,到发展中国家去。产品出口,外国建厂。世界经济、世界市场本来就是交织的。
“用外脑”策略。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中国企业既要重视“留住人才”,更要重视“利用外脑”。人才的成本会更低。
三、提高集团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集团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崛起的集团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集团组织凭借特有的竞争和经营优势,特别是边际成本优势,价值链组合优势,能力复制优势,创建符合自身发展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进管理模式,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其竞争力。
“快半拍”方式。从较为先进地区向较为落后地区进行贸易或产业转移,创富机会极多,赚大钱可能性极大。“快半拍”就是产品可以容易地被赶上和取代。市场成熟,制度健全,企业大多只是赚取平均利润。
“做傍家”方式。向垄断行业靠拢,做垄断行业的傍家。垄断饭最好吃,垄断行业的钱最好赚。
“巧拼缝”方式。资本拼缝做不了,其他的拼缝可以尝试的。做拼缝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条件是掌握信息。
“摘仙桃”方式。仿制赚钱。中国的企业中,不少都是采用仿制类似方法完成原始积累的,榜样的力量无穷,人们至今尚乐此不疲。
“蒸桑拿”方式。从社会热点中淘金。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社会热点在不断地涌现。每一次热点的出现,都是一次极好的创业机会。
“借东风”方式。一种是唱对台戏,与人合伙,风险投资。一种是上来便将创业核心指向名牌零配件,迅速将销路打开。一种是为大企业搞配套生产,俗称卖水,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收入稳定有保障。
“空手套白狼”方式。补偿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常用做法,引进外国的设备,以产品作抵押在国内生产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企业CI的改造”方式。国内企业有不少开始了“CI”的改造,中国企业上演了一幕集团企业品牌的战略。集团企业品牌战略中的“企业CI的改造”。一是原有品牌标志差异化不强,国际市场屡遭投诉,已被人注册相同或相近的Logo,被迫“企业CI的改造”。二是原有品牌英文实为中文拼音或缩写,只有大陆人看得懂,适用面太窄,国际化不够强。三是使品牌Logo更加符合品牌的精神、发展,适应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一般是该品牌开始延伸,开始多元化或重新定位时。四是使品牌(或包装)保持一定的变化性,从而制造新鲜感,体现品牌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企业战略管理[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 罗纳德・科斯:经济学[M].三联书店,1990.
[3] H・法约尔:企业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L・凯特茨:现代企业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安索夫:企业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 得斯・迪尔洛夫:经典商业思想[M].海南出版社,2005(9).
[7] 稻盛和夫:论经营[M].海南出版社,200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网络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每年公布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图书阅读率为34.7%,互联网阅读率为36.5%,网络阅读方式首次超过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2009年,各种电子媒介阅读率为72.0%,图书阅读率为50.1%。2010年,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7.1%,而图书阅读率为52.3%。电子阅读率在稳步上升,图书阅读率已远低于网络阅读率。2011年,出版物的数字化不断升级,新颖的电子阅读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近年来,新增的电子书阅读或下载网站已不下万家,电子书阅读平台受到青睐,而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来图书馆的人数明显减少。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不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那么,慢慢被边缘化的命运将不可避免。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呢?
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网络阅读以方便、快捷受大众喜爱,高校图书馆完全有能力和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电子资源。如我校图书馆可共享的电子资源有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同方CNKI全文数据库、springer期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新东方英语网络课程,等等。去年数据库的访问量大大超过了纸质期刊访问量,很多教师会在家里打开图书馆网页。有时节假日还会接到教师电话咨询如何进入中国知网、如何查投稿地址等问题。
2.特色资源库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是永远不会被网络取代的,这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所在。图书馆要有独特的魅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比如我校图书馆,除了购买常用数据库外,还有自建的创业特色数据库、烹饪特色数据库等。烹饪是我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在烹饪方面馆藏资料是比较齐全的。学校自建的创新创业特色数据库,也获得读者的好评。
二、优化藏书结构,满足读者需求
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都要随着读者需求、专业调整、学术期刊分级目录变化等做出相应调整。图书馆藏书结构是否合理是它有没有竞争力的关键。
1.工作中随时记录师生需求信息
在教师来图书馆借阅图书而馆内没有的情况下,馆员不能轻易地用一句“没有”回答教师,应及时记下书名、作者等信息,设法购回此书,并及时通知教师前来借阅。另外,还应及时增加一些有价值的流行书籍。报纸上常会有一些新书介绍,很多是值得品读的,师生看到这些介绍往往也想借阅,如果图书馆及时购进,何愁没有吸引力呢?
期刊也是如此,对目前阅览室没有而教师有需要的期刊,管理员会及时记录所需杂志名称,查出邮发代号,及时征订。
2.藏书应该体现出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特点
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中心,应为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学习、考级等提供参考书,这些资料时效性强,每年要及时调整。图书馆藏书应能体现出学校所设专业最前沿的动态信息。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常会有所调整,对于新设专业,图书馆应该尽快充实相关图书,填补馆藏空白。对贵重的工具书,比如年鉴等,应该保存全面、完整。年鉴需要及时购买最新的,因为常有教师来借。
此外,订杂志时必须考虑到新设专业所需的学术期刊,邮局订不到的还得找其他办法增订。学术期刊分级目录每三年会有所变化,对新期刊目录,增订杂志时要考虑进去,新的二级期刊要增加,降级的二级期刊如果利用率不高就要淘汰。
3.藏书应该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体验、选择是促进素质内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些离不开精神的参与和牵引,人文知识是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的土壤,而图书馆是人文知识的大课堂。
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阅读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感受、理解其深刻的哲理,产生思想的共鸣。传统文化是智慧的源头,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均充满人生智慧和感悟,经典文学的传承非常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养成。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花一年的时间去阅读各种文化经典,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道理。一个人通过与文学接触,会唤起内心很多的感受。优秀的文学作品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高尚的人性,潜移默化地起着对读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文学给了我善良与怜悯。”文学作品里不乏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理想的人格带来的感染作用甚至比课堂教育要大很多。
三、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其所提供的文献服务是否能满足读者需求。怎样提高读者满意度呢?
1.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的形象
读者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图书馆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共同的、普遍的使命,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时刻记住“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这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
首先,应该让来图书的读者馆感到有尊严和幸福。面对每一位读者,馆员都要认真、仔细、真诚地为其服务,态度谦和而有耐心。在日常工作中少用“不行”、“不知道”等生硬、冷漠的词语,多些积极主动的努力,创造条件满足读者需要。实在帮不了忙的情况下也要耐心解释,引导读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让读者在图书馆里有一种愉快的感觉,感受到被尊重的幸福。
2.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层次
图书管理员熟悉馆藏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只达到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员工对本校的专业设置、重点专业、各专业的前沿动态都应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做好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参考咨询服务。除了这两项最基本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还应提供学术性极强的文摘索引编制、综述评论编写、导读推荐等深层次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图书馆特有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还要在保持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扩展服务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比如我校图书馆增加了光盘资料库,而且每个月开展一次专题信息的主动展示工作。
四、发展人力资源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本保障
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而知识作为一种资源靠人来提供,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工作人员个人的知识水平及对馆藏的全面了解、对工作的探究热情来获得。每个员工只有在热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刻苦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技能才能形成图书馆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五、把单一的文献服务变为学习、休闲的多功能中心
著名作家杨降、钱钟书曾写过关于图书馆的文章,深情地表达对图书馆的喜爱。作家肖复兴在《图书馆之渴》中写道:“再也没有比图书馆更沉静更美好更能够让人充满遐想的地方了。”他还说:“作为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图书馆。现在的图书馆不仅有借书的功能,举办各种活动也是图书馆的功能和要素之一”。
高校图书馆独特的建筑、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藏书吸引了众多师生,如在传统的格局之外提供一些休息、娱乐的服务则更能吸引读者。图书馆可以开展休闲阅读、报告讲座、艺术展览等多种文化服务以满足师生多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彩红.网络阅读挑战打冷战:图书馆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