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我国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仍属于新兴行业,其商品和服务与传统行业运作模式有着天壤之别,许多的互联网企业只是一味的模仿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从而造成盈利模式选择不准确,不清晰。主要表现在:

盈利模式易模仿,核心业务竞争力不强。当下很多互联网企业,只是简简单单的模仿,而不是去探索符合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由于缺乏盈利模式创新点,直接威胁企业自身的盈利状况。例如以酒店预订为主要利润源的携程,其上游企业如七天连锁酒店等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和手机APP直接参与酒店预订竞争蚕食携程市场。

盈利模式单一。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膨胀,变化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企业不能只提供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目前的消费趋势是一个账号,多种服务体验。然而大多数企业未能适应环境变化,仍然采用单一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定位不准。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认识到单一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开始纵向扩展业务或横向联合互补企业进行合作。但是采取这种方式方法的弊端是业务量增加,分类不明确,多而混乱。收费方式复杂,业务分成很难形成统一标准,最后导致企业改革转型步伐放缓。

二、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1.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分析

首先,移动互联网发展更进一步。新的商业模式在新的服务形态、新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下,与深度集成的数据、云端计算互相作用,对互联网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二,电子商务还将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传统企业进入电商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于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将决定其价值和影响力的发挥。

第三,互联网将广泛应用与各国家部门、各地政府以及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互联网的深层次发展,国家政府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引导大众群体对互联网的认识。

第四,伴随新兴行业不断发展,互联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将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例如互联网犯罪。此时,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将推动互联网持续健康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必定将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更新改良,最终走向成熟。

2.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盈利模式有:

(1)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

采用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表现为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信息中介和咨询是指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使两个及以上需要交易的客户之间取得联系,并从中向上游企业收取广告费和佣金。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应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咨询网站或者手机APP)。通过免费提供商业信息来获取会员,当会员基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通过投放广告来收费。

其次,建立金字塔信息消费模式。信息消费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不会因为使用次数的增多而消耗,反而会被信息消费者凭主观意志和实际体验反复加工,因此必须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有针对性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并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深加工。

(2)服务销售型盈利模式

服务销售型盈利模式的首要问题是看这种盈利模式能对企业经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能够为顾客带来什么价值,一个公司要想持续盈利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商品定位要准确(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是希望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项目,还是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同的战略定位将带来不同的经营效果。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要求企业要做到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的转型。

客户群定位要准(顾客是谁)。在客户的定位上,要对客户结构从工作、年龄、性别、购买能力与购买意愿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分。

合理的价格定位(如何满足他们)。合理的价格是影响产品或服务销售的重要因素,它主要的竞争手段,是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有效途径。在确定商品价格时要考虑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成本、供求关系和竞争等。同时还要考虑商品销售价格是否与商品价值相一致,要将个性化定价策略、声誉定价策略、谈判议价策略、网络促销定价策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

3.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实现路径

利润点是企业为满足客户的某种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即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市场中未被满足的需要形成了利润的源头。

利润源是企业的目标市场,即客户。客户由于不同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以确保企业能最有效为客户服务又能将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对用户群进行细分。

利润杠杆是一系列的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是对一系列关系的处理和整合。对于企业所面临的诸多关系,包括企业自身、客户、生产管理等。

利润屏障是企业为保障其持续盈利而选用的策略,它使企业在行业内处于最佳定位,保持核心竞争力,有效抗击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即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即将进入行业的竞争者、替代品生产商、供应商和买家。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行业竞争强度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总结

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盈利模式是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和守业者主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产业盈利模式和传统产业盈利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就引起来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保罗・H・蒂默斯.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阿兰・奥佛尔.克里斯托福・得希.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一一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软件+服务”模式

1 移动互联网特点和发展趋势

1.1 移动互联网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包括网络的开放性、应用开发接口的开放性、内容和服务的开放性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基本标准,更多新颖的业务将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无需依靠现在的移动运营商;二是分享和协作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各类资源,实现互动参与、协同工作,用户将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内容创造者;三是创新性,移动互联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使各种各样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出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移动用户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群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方面融合发展,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推出速度快于传统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相对于桌面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廉价的、高速的上网体验。对于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的便捷性、业务应用的随时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开放性,能够融合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

推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有三大力量: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做智能管道,互联网企业则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并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服务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终端厂商围绕着终端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美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美国智能手机流量占比将达到98%,如表1所示:

另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3亿,其中有5亿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2)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终端接入方式的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移动语音流量。据美国思科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无线网络连接数增长了一倍多,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在2011年超过了预期,达到133%,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8EB,60%的移动用户即全球约30亿人口将加入千兆字节俱乐部,即移动用户每月将消费1GB的移动数据,详见图1所示。

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也具有同样的增长趋势,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 173亿MB,同比增长了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 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 050亿MB。

(3)终端接入的多元化且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其接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主要接入方式有:移动电视、PDA、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Notebook等。并且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渗透到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微博、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社交网站等,如图2所示。

(4)产业链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不断走向纵深

移动互联网走向纵深的推动力是产业链融合,各行各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使移动互联网必定走向合作共赢。在2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产业为彩铃精细运营、MMS娱乐、音信互动等;到了3G时代,就涌现了大量的移动产业,如精确定位、健康监控、移动电子钱包、媒体直播、家庭监控、移动卫星电视;到了4G时代,由于有了更大的带宽,将涌现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各个产业将不断融合,如传媒行业、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广泛的行业融合,这将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存在形式和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

(5)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下载流量、彩铃彩信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外,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有广告类盈利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盈利,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内容类盈利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共生盈利模式,如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2.1 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演进路线

2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是话音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这种服务非常有限,因此产业链也相对简单,运营商能够把控整个价值链,主要是通过价格吸引客户消费,用户的价值都比较低,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的不断增长。到了3G时代,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和服务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使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营商不再在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收入增长的来源也转变为现有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往运营商一家独大,享有大部分价值,其他参与者都居于从属地位,而在3G时代单凭网络运营商已无法完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各环节必须均衡发展。在产业价值链分割后,对价值的重新分配取决于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和各种力量的对比,网络运营商从产业链中的获利一般不会超过50%,并且不同的定位及力量的对比必将导致不同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

泛行业的合作、清晰的利益分配、合作者的准确定位,这将使移动互联网产业、产业链、盈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

在目前和未来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终端软件平台和网络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业务和应用平台已成为整个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控制地位,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在产业链中逐步下降,如图4所示。

同时,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与应用为主的几大商业模式:“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而前两种模式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以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及合作成本,削弱了原来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业务/应用平台商在产业链前端环节对用户的控制力度,从而利用其优势业务和特色业务获取更大利润及产业发言权。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产业链用户控制点向终端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靠近,使强势终端厂商利用终端掌控权而获得内容运营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终端制造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和应用服务已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如诺基亚、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在产业链上已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苹果公司既具备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实力,也具备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它首创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风靡全球,很多商家都建立自己的手机软件商店,例如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谷歌软件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商店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将自己的用户吸引在自己的手机平台上,也吸引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使得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占比越来越大。

当然,为争得在产业链中更大的利益,各运营商也在不断地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如中国移动和联想公司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苹果的iPhone手机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和竞争还在不断地演绎。

3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3.1 日本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40%的日本国民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80%移动用户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在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从手机制造商到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控制着整个价值链。运营商好比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客户,移动运营商为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平台、广告服务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收入分成比例。例如内容提供商(CP)和运营商按照9:1的比例分配收入,而在欧美大部分国家仅仅只有50%,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就极大地鼓励了CP/SP的创新,并有效地控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费。在这种低资费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大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扩大了用户规模并培育了市场。日本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既有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扬,又有手机支付这样的创新模式。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SNS)和手机支付是日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中前三者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扬,而手机支付是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3.2 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利益参与者的地位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运营商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1)“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

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从原来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变成既能承载话音又能传送数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还能连接互联网,具有收发邮件、移动办公、网上交易等互联网终端的业务特性,成为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终端+业务”一体化模式是现在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手机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第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动运营商渠道垄断,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可以不使用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从而在价值链上取得主动权。第三,手机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其必须加强与价值链其他成员的合作。

(2)“软件+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用户中的广泛使用,很多都取决于软件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软件平台与应用服务的竞争与合作是该产业新的趋势。Google的Desktop和Amazon的AWS就是“软件+服务”盈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在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运营商的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即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如运营商按照流量盈利、按照短信条数盈利等。

(4)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与运营商利益相关的有用户、SP/CP、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其中,SP/CP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3G时代,移动运营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和合作的成败将关系到移动互联网能否繁荣,因此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这包括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盈利模式,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iPhone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和广电集团的合作盈利模式,如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收费等工作,而广电则负责提供内容;运营商和移动门户网站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按照流量或是包月形式收费,再向门户网站或内容提供商支付信息服务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这种合作共生盈利模式还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4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该产业链,并且整个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链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随着多种盈利思路的不断碰撞,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拓. 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3]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1)License模式(1960S至今)

License模式是软件产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也是目前主流的盈利模式。在该模式下,厂商向用户出售安装“许可证”,授权用户安装和拥有软件,微软等厂商采用该模式。

License模式下,用户“完全拥有”软件产品,但是产品安装较复杂,价格较高。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厂商往往将产品的功能做得非常多完备。而对某特定用户而言,他仅需要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但由于是采用许可模式,用户不得不为自己不需要的功能埋单。

(2)SaaS模式(2003年至今)

SaaS(软件即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一种软件应用模式,像自来水公司一样根据使用量,向软件公司支付费用。SaaS在2003年进入中国,2007年得到较大规模的普及,以Salesforce为代表。

在SaaS模式下,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服务器上租用不同的功能模块,部署方便,价格便宜。这对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具备很强的吸引力。但由于用户的信息存在厂商的服务器上,如何保证用户数据不被泄露,如何建立规范的诚信环境,成为SaaS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3)Advertising模式(2009年至今)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中介,通过向社会公众(资金盈余者)吸收存款,然后经过筛选再批量贷放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从而赚取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这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方兴未艾,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除了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21222亿元,存贷款净利差平均为2.7%;手续及佣金净收入为598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约18.2%;投资收益为8173亿元,非利息收入占比约21.1%。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多商业银行还处在以利差为主的粗放型的盈利模式阶段,这种盈利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盈利手段单一。我国商业银行经常讲二八定律,也就是说重点服务20%的客户,这部分客户为银行创造80%的利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存贷款利差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二是利差收入主要是由批发业务贡献的。在利率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设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金融抑制的手段,拉大了存贷款利差,使得商业银行赚钱相对容易,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信用风险的集中。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净利差从2008年的3%下降到2013年的2.7%。同时,由于P2P贷款的快速发展,部分取代了银行的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功能,未来依靠利差收入为主体的这种盈利模式将会难以为继。相较之下,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包括服务及投资类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62%,这反映了美国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盈利模式向全能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扩大非利息收入方面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间业务品种较少。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大力度开拓中间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目前,在中间业务方面,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较少。目前全球银行业开发出来的中间业务有3000多种,而我国中间业务品种仅有300种左右,在实际业务中经常使用的就更有限了;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技术含量还较低,主要以支付结算类、信用类等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筹资功能的劳动型、低收益业务为主,、而衍生类、避险类等高收益、技术型的业务开拓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中间业务体系。未来,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开展诸如个人理财、资产评估、具有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等以智力投入为主、盈利潜力大的业务。

(三)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发放贷款、票据业务和同业拆借等,证券投资业务以债券为主。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是为了吸收存款、服务客户,以推进存贷款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获利手段。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造成各银行提供的服务同质化趋势严重。部分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收费水平下降,使得银行面临着一方面市场份额扩大、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冲击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

(一)对商业银行负债的冲击。2013年下半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展开了存款大战,尤其是银行活期存款,增速明显放缓。据统计,2013年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110.8万亿元,比2012年的97.7万亿元环比增长了13.1万亿元,增长幅度较历史水平明显下滑。其中,活期存款27.8万亿元(按存款性公司统计数据),仅比2012年增长2.4万亿元,“流失”趋势较为明显。因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的理财产品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不仅收益率较银行活期存款高,而且可以随时赎回,方便储户进行个性化、碎片化的资金管理。为了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争夺存款份额,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陆续加入到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行列中,有的银行甚至也推出了T+0的理财产品。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和存款总额的下降,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进一步攀升,从而撼动其低成本揽存这个传统盈利模式的“基石”。

(二)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冲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得资金供需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功能。目前我国已经有拍拍贷、阿里小贷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介入P2P融资平台领域,而且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与传统商业银行相较,互联网金融在提供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阿里小贷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互联网金融这种操作简便、流程快捷的融资方式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模式形成冲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预测,20年后“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三)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支付功能的核心是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就是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例如,支付宝提供代购机票或火车票,代缴水、电、煤气、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保险和基金、代票等多种支付结算服务。移动支付主要指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出现了短信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这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将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大都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增长阶段,利差仍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从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看,其目标客户主要是对贷款有稳定需求的大企业客户以及高端零售客户,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诉求是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银行凭借规模经济、专业知识和复杂流程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群体发生了改变,以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为主体,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诉求是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基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复杂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及支付中介功能的边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

三、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和对策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和金融脱媒加速的局面,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实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更多是思维层面上的。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上,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下到银行组织结构、操作流程、风险控制、网点建设等,改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商业银行要重新进行市场细分,找准市场定位,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的参与和体验,精简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目标市场,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当前,银行间竞争同质化的主要原因是目标客户定位的同质化,大家都在做20%的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应将目光转向那80%的客户,通过产品、服务、渠道的创新,降低成本,那80%客户一样可以产生较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银行,一定要立足区域和社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形成比较优势,而不要深陷“红海”,去打残酷的价格战。只有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形式了优势互补,同时凸显各自的经营特色,那么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加有序。

(三)加大互联网资源的投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挖掘和积累,通过数据分析,再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其实商业银行本身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其中蕴含着海量数据资源,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资源的投入,打造自己独特的金融互联网模式。大型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是以专业化金融服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在线交易、支付结算、分期付款、融资贷款、资金托管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而中小银行可以适时地与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取客户资源,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例如,平安银行在深入研究了eBay卖家的特点,充分了解eBay卖家在资金周转方面临时性、短期性和灵活性等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了“贷贷平安商务卡”,其融资模式与阿里小贷比较接近。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商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需要长远和前瞻的谋划,但是商业模式必须在短期内实现企业价值的突破,因为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尤其是在日新周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商业模式的设计既要有乌龟的耐心,又要有超越兔子的短期策略和速度,所以我们把“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设计五字诀图”称为“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设计五字诀乌龟图”。

简:简单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单:要从单族、单点、单品上面进行聚焦与突破,实施“一根针捅破天”的“针尖战略”和“针尖战术”。

轻:就是实施“轻资产”运作。

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兵贵神速,“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短:商业模式设计虽然要“看五年,想三年”,但实施策略要“短”,“认真做好一两年”。

“商业模式设计六大系统”

1、市场定位是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原点和起点。

它决定了:企业为谁服务?与谁结盟?盈利模式如何设计?信息化如何升级?供应链如何再造?如何输出网络化的运营系统?

2、盈利模式是企业市场定位的承接,是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中枢。

没有盈利模式,企业就会缺少造血功能,企业的寿终正寝只是时间问题,企业也就不能称之为“企业”。

3、信息化升级是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技术保障。

没有信息化升级就像军队没有雷达和情报系统,企业就会像盲人一样,在互联网世界里四处乱撞。

4、供应链再造是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产品保障。

没有供应链再造,企业就只能“新瓶装旧酒”,早晚会被消费者抛弃。

5、联盟打造是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生态系统打造。

没有生态系统,企业将会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孤岛而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