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合教育的核心

融合教育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合教育的核心

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网络覆盖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81

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于2013年7月建设完成,全县升级改造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31间,装备数字教室298间(全面实现班班通),装备高清录播教室5间,装备学校视频会议教室18间,装备教师办公用机1018台(其中笔记本电脑800余台)。县教体局与中国电信青神分公司合作,实现了教体局中心机房500M,全县城区学校30M,农村学校10M专线光纤联入,建成了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城域网络体系。平台的建成和各类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推动了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缩小了全县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县教育公平,实现我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是基础,使用并发挥效益是关键。近年来我县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四个突出”推进教师应用

学校和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我们以提升全县教师信息化素养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应用积极性为重点,着眼人人会用、资源好用、制度管用,着力抓了四个方面:

(一)突出培训为先

培训分四个层次:行政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观念转变;技术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设备维护维修和开展校本培训;学科教师培训主要针对设备操作与应用;平台管理工作人员培训主要针对网络管理。现已完成信息化培训983多人次,全县大部分专任教师已能熟练利用网络资源备课、数字教室授课。

(二)突出资源引领

坚持“自上而下搜集整理,自下而上挖掘遴选”的方法,积极开展县、校两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方面,组织专门团队收集消化网上优质资源。即由县初中、实验初中、学道街小学、实验小学、南城小学、南城中学组成专门团队,分学科分年级对网上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二次生成符合我县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织专题攻关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对本土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提升,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分解为若干个课题模块进行研究,开发相应的、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现已录制上传58堂名师优质课资源,同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深度应用。

(三)突出正向激励

一是开展示范校建设,启动信息技术示范校申报工作,全县已申报示范校6所,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一所、市现代教育技术3所。先后奖励118名信息技术应用先进个人。二是开展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三是教体局将信息化应用情况纳入对学校工作专项考核内容,学校将教师信息化应用纳入对教师日常教学考核和评先评优和晋级内容,实行优者优先。

(四)突出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将平台管理、使用的各类指标进行量化并纳入对各学校(单位)的考核,确保设备、资源的充分使用和效益发挥。二是加强管理、使用和设备维护工作,成立了项目管理和维护工作组,分管技装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县技术装备站牵头,落实专门力量,做好项目管理与维护工作。成立了项目使用工作组,分管教育教学局领导任组长,教育股、县教研室牵头,做好优质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工作。三是强化校长和学校主体责任,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纳入校长个人绩效考核,对推进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加强督查考核,按月督查、按季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二、以“三大课堂”促进资源覆盖、共享

围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一手抓日常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县教师均可使用电子备课系统进行集体备课和在线教研;一手抓“专项”突破引领,着力打造“三大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进区域、城乡、校际交流。

(一)开设“在线直播课堂”

通过县初中、学道街小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青神中学装备的高清自动录直播教室,并依托青神县教育信息化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课堂直播,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了偏远学校英语和音体美等薄弱科目师资短缺问题。全年开展课堂直播367节次。

(二)开设“名师讲堂”

由教体局人事股和县教研室组织多名省市县骨干教师和名师,组建工作团队,常态化开展学科公开课教学活动和教研教学探讨活动。全年开设“名师讲堂”12节次。

(三)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创设的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不仅能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同时也能听到相应的声音、看到相应的画面,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实现了以多媒体力核心的组合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以“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提升行业治理和服务能力

教体局坚持将提升行业治理和服务水平作为推进应用的重要目标,依靠植入信息化手段,打造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改进了教育教学管理,拓展了服务功能。

1.通过教育无纸化办公平台,推进教育常规管理信息化。

2.通过信息化平台校园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县公办学校的校园安全和食堂卫生安全等情况实时监控。

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变革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2.Dickson, T.,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3.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摘 要: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对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21―03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强调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强调学生知识、信念、行为的协调统一,并以发展的观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人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使课程实施者用一种整体的、发展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方式。它按照教育规律与原理,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中若干要素,加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提高身心发展水平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图1)。

2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呈金字塔结构(如图2所示),塔底是综合理论,塔身是融合理论,塔顶是学科专业理论。

2.1 儿童发展理论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艾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学说”中指出:在人格发展中,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1]。

罗杰斯指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而是对人的发展有用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和行动[2]。

依据艾里克森与罗杰斯的发展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观:1)个体发展是一个整合而连续的过程,体育与健床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并不能仅由即时的评价反馈来确定,而应从更大的范围――对终身发展的影响来进行考察。2)在体育教育中,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和运动技能发展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能有所偏废。

2.2 教育和学习理论 奥苏倍尔的“同化理论”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行为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强调了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信念和行为的建立相统一。三者在学生认知发展和掌握学习精要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对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支撑、导向作用。

依据上述学习理论,本研究认为:1)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身体、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知识、技能、经验的传授。

2)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2.3 健康教育理论 本研究依据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列出的四种最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知信行模式[KAP或KABP]/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社会思考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SCT]、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rantheoreticalModelofBehavior,TIM])为行为干预的健康教育理论基础[3]。

根据凯尔曼(1961)提出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干预教育阶段(图3):

第一阶段(人心一明理,服从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井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第二阶段(体验一参与,同化阶段),师生互动进行以运动参与为主的体验教育,结合室内课讲解和讲座,使学生明白道理,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解惑一力行,内化阶段),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使学生坚定信念并逐步养成健康习惯。

其中,第三阶段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

基本心理过程:知(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信(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一行(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

3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

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在核心目标之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其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考虑到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个性、潜能、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设置为三个层次:达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图1)。

所谓的”达成目标”,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达成目标可以说就是最低限度的目标。所谓”提高目标”,指通过多方面的指导,期待学习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和深化,是在达成目标之上的一种较高要求的目标。所谓”体验目标”,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体验,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主动探索,是较高要求的目标。

4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教师培训 机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相应机构及高等教育、体育院校的互相协调和支持,定期、分级举办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教师培训班。

目的:使教师能够承担教学。若教师作为下一级培训的培训员,则需要进一步接受高层次、前沿理论的综合培训。

学时:依据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技术两部分。一般采用3~5日培训法,对教师集中进行21~35学时的培训即可承担教学任务。

内容:青春期学生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影响因素;现代新兴体育运动技术、教法等。

方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理论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4.2 教育过程的结构 学(学生)的活动、教(教师)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教材教具等教学媒介所开展的统一活动。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执教者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见图4。

一般而言,教学过程有如下一些环节:根据目标选择内容创设环境探索学习观察指导技能掌握或知识习得反馈调节巩固提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3 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社区、家庭与学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支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或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可以举办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宣传活动,鼓励家庭参与,帮助学生应用和强化体育与健康知识、行为。

5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针对教育的特点,通过收集、分析、比较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或效益的过程。它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教育重心的转移,也带来了教育评价的变革,即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Eisner&Peshkin,1990;钟启泉、张华,2001)[4,5]。

田5 发展性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评价田

本研究的评价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1)对课程目标、方案、内容、材料、效果等的评价;2)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环境等等有关教育过程的评价;3)对教育者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评价。

1)过程评价:在干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评价。

2)影响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干预的短期或中期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有关知识和态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以及良倾向。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情况和效果,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方法包括三方面:(1)学生自评:学生对接受体育与健康干预教育前后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评价:包括任课教师、协作课教师、班主任。他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外,还要对全班学生的班风、学生间的关系、班级气氛等进行整体评价。(3)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3)回访(阶段/结果)评价:在干预教育结束后三个月年或1年进行追踪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行为变化和保持情况。评价方法为:(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是否保持了健康行为或改变了不健康的行为;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2)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保持或发展变化情况。(3)学校评价:学校对一个班或一届学生的综合评价。(4)家长评价:评价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的建立保持、身心发展变化情况。

6 小 结

1)“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以“健康第一”为导向,提倡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2)“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逐步养成健康习惯。它强调把“运动有益终身健康”的信念纳入学生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3)“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趋向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目标人群的质性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富人性化,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而生动。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8.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23―251.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7]Velicer-0,Hudlce―SL,et sJ.An empifieM typology of 9uectswithin ofchange.Addict―Behave,1995,20(3):299―320.

融合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出台,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要使这种作用进一步体现出来,就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与创新。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两者的全面深度融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国中学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课例进行分析,以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所裨益。

一、美国中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课例介绍及特点

1.课例介绍

该课例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华盛顿中学六年级的语文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2∶30开始上课,学生先默读阅读册里的资料,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根据阅读册里的内容编写自己的报纸,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编写的要求、步骤和内容。要求学生编写的报纸有七个版面,内容包括新闻、广告、拼写练习等,利用电脑编排完毕后打印(教室里有打印机)。2∶35学生向教师领取笔记本电脑(可以上网),每人一台。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开始从网络上搜集图片、文字等信息,并根据设计好的版面布局来填充内容。教师则在教室里来回做个别指导,如提醒学生在最后一个版面中写“建议”、不要忘记插广告、注意版面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太拥挤也不能太松散、内容少的部分所占的版面就要小等。3∶10完成报纸编排和打印的同学陆续上交作业,3∶20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1]。

2.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举措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榜样。从上面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窥见该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特点。

(1)强大的信息技术环境做支持。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室内有20多个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能接通互联网的笔记本电脑。可见,美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2)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指教师教的辅助工具,还包括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在这堂课中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入到了学生编排报纸的学习活动中,在编排报纸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如何上网、如何从网络中搜集和选择信息、如何编辑文字和图片等。这样的融合是非常自然而有效的。

(3)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综合学习的特点,不是单纯地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强调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编排报纸涉及到了语文、美术、编辑、排版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强调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教师对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又有对编排报纸本身的指导。

3.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1)融合是渗透的意思,指信息技术自然地进入到教学中,看不到一丝为技术而应用技术的痕迹。当教师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工具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工具成为教学的首选时,这就是融合。

(2)深度融合,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不仅是课前、课后,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正如有关学者指出的:“当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生每天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我想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接近整合了”[2]。

(3)不管信息技术在何种学科中应用,该教学的价值都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和学科教学的教育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不仅包括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包括学生确定信息、明确搜集方式、获取、加工、利用信息、评价信息成果和信息免疫等方面的技能。但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是在完成学科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信息素养将服务于他在课后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

二、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困惑

1.融合的现状

相关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应用的情况是:64%的教师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6%的教师利用电脑演示文档,47%的用来制作课件,28%的利用电子邮件和同事交流;而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只占19%[3]。根据有关学者的看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三个阶段[4]:

第一个阶段:简单演示阶段,将信息技术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正规教育向非正规教育的延伸。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信息技术主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实现了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更无法实现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建构知识的转变。

2.原因分析

(1)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基于网络学习活动的信息化环境。虽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投入不断增加,设备不断完善,但是我国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浸润在网络资源并获得网络工具支持的学习机会仍然有限。

表1 美国公立学校与中国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中美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教室连网率和生机比上,而这恰恰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参与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室连网率低,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和网络失去了亲密接触的机会,那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机会就非常有限。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却远远超过在正式教育环境中接触的机会,缺乏教师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多地成为学生聊天、游戏的工具。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落入了“技术本位”主义的窠臼。由于我们将变革教学方式的希望寄托在信息技术身上,以为只要应用了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方式就会自然发生变化。这种错误的认识带来实践上的偏差,导致了我们在并不富裕的条件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放在了硬件建设上面,出现了“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其实质反映了一种“技术本位”的倾向。国外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一般是按照4∶3∶3来进行,40%投资在硬件建设方面,30%是软件和资源,30%是人才培养,而我国相关的投资比例则是9∶0.5∶0.5,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设备,造成资源浪费。

(3)成熟而又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制约融合的主要障碍。虽然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讲解——接受型的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这种模式的背后隐藏着传统的教学观。它使得我们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在教师教的行为上:怎么设计教学导入、课堂提问、总结,如何控制课堂的节奏等,而忽视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教师教的辅助工具上,如电子白板、电视电脑一体机等,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看教师利用这些高科技产品来演示教学内容。这和美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美国教师有时候仍然在用传统的黑板与粉笔,但学生却是每人一台连网的电脑,教师的教学行为简单朴实,没有充满激情的表演,只是帮助学生如何实现自主合作的学习。这反映了中美在课程与教学观方面的巨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中美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的差异

三、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对我们的启示

1.创建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环境作为后盾。关键是实现教室连线,降低学生与连网计算机的比例,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基本前提,创建一个“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为学生随时利用网络学习创造条件。但由于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再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严重不均衡,不可能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因此,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是解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2.从“技术本位”转向“教育本位”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回归教育本位”就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信息技术是工具,它为教育教学活动而服务。要摒弃那种手段目的化的做法,从“技术本位”转向“教育本位”,在信息设备的建设、教育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研发者同教育教学专家之间的对话,使信息设备和教育软件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同时教师在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从优化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摒弃那种为炫耀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做法。

3.摆脱传统课程与教学观的桎梏,探索符合学科教学属性的融合策略

首先,在所有制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因素中,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障碍。当我们惊叹美国课例中的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如此自然的时候,却忘记了美国课堂教学现象背后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中所有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都扎根于现代教学观念的土壤里,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习得的,而是基于个体的经验自主建构和动手操作而实现的。

其次,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的属性、教学目标以及教法的特点来探讨信息技术应用的策略。国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不仅在课前和课后的模式上,像web-quest(应用网络探究)等,也强调“Using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Lessons”的问题。例如Kimberly Stohlman列举了如何用信息技术进行写作教学的方法,学生通过Kidscribe激发写作的自信心和创造性[7]。还如Marilyn Western列举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Goole Earth让学生有趣地学习数学概念,如在学习测量时,先用Goole Earth的定位功能查找出某个公园,然后利用标尺工具测量出其边长,最后计算出周长和面积。看得出国外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灵活地应用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录象.河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ISRC-CN-F02-03-00740-O/V.G4

[2]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中国教育报,2004-03-29.

[3] 王珠珠,刘雍潜.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4] 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5] 王艳艳,张立新.透视美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