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许多经典古诗词堪称艺术瑰宝,其内容大多蕴涵高贵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文精神。阅读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学生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学生语言、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怎样指导学生抓意象阅读古诗词?本文主要立足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在意象阅读教学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意象 古诗词教学 阅读鉴赏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一方面指学生通过抓意象阅读古诗词,融入古诗词的核心,领悟古诗词的真谛,走到诗人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指学生通过学诗懂诗,开拓知识面,陶冶性情,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阅读经典古诗词意义重大。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通过抓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阅读鉴赏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意象”追根溯源可到西方,一般来说,“意象”的“象”就是客观事物,即形象、物象。“意”是主观之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感。简言之,“意象”是具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古诗词讲究含蓄凝练,情感当写景来抒,志向则托物来咏,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此”就是诗人所写之景和所咏之物,即“象”,“彼”就是诗人通过所写之景和所咏之物而要表达的情和志,即“意”。诗人通过意象来达意,读者通过意象来悟意。我们通过抓意象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其方法和作用阐释如下:

1.解读意象,由象到意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语言的艺术。中国的古诗词是浓缩的经典,讲究含蓄蕴藉,深沉凝练。“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岘佣说诗》)。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意赅”,这里的“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意”即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之意,情是古诗词的灵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象”由心生,“意”寄托于象,借“象”而见“意”。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可以凭借形象生动的客观之“象”,窥见诗人情感的主观之“意”。

具体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首先抓住诗中物象,品味此物象的特征,再揣摩诗人在此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接着整体理解把握,感悟意境。

如小令《天净・沙秋思》,作者选择“藤”“树”“鸦”三个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意象,又用了“枯”“老”“昏”三个形容词,给秋之环境染上了无限凄凉愁苦的情调。其目的正是借助描绘凄凉的秋色烘托“断肠人”内心的悲凉忧伤之情,这就是由象到意。

再如阅读《泊秦淮》一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巧妙抓住“商女”和《花》这两个意象,借助历史打通意与象的关联,讽刺那些王公权贵、达官贵人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毫无亡国之忧,反而寻欢作乐,展现了晚唐衰败的社会现实,流露出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愤之情。

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有一点不能忽视,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人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意”的把握。尤其在教学写景的古诗词时,教师应强调:诗人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写景(客观之象),突出景物特征时,更要象中有人,在诗中融合人的活动(主观之意)。即使有时诗人比较隐晦含蓄地写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2],学生也要善于从写景的诗句中寻觅诗人的主观之意。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作者抓住的是“山光”和“鸟鸣”两个意象表现山光景色使自己心情宁静愉悦,正融合了诗人的淡泊宁静:含而不露的中国传统隐晦诗味令人回味无穷。学生要善于从客观之象中寻觅诗人的主观之意,只有在嗜钒盐找庀蟮幕础上,才可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古诗词的真谛。

总之,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由象到意”,通过对古诗词中意象的解读,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即对表层“言”(象)的咀嚼,领会深层“意”的含义。

2.积累意象,厚积薄发

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诗歌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一些意象形成了相对固定而又独特的含意,以至于诗人表达某种情感时,自然就会想用某种意象,如诗人想要表达君子高洁的品性,就会首选“荷花”这种意象,塑造君子的形象。反过来,读者通过诗中“荷花”的意象,就能领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高洁品性,感受君子的形象。这就是民族文化现象。

学生在积累了众多意象内涵的基础上,阅读古诗词时,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语感能力,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最终达到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又反过来提高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形成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良性循环。

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教师平时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古诗词常见意象的一般含义。如杨柳:“柳”谐音“留”,抒写诗人离情别恨。梧桐:寂寞惆怅,凄凉悲伤。归雁:思乡、思家。燕子:春日、生机活力。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由于诗人主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意象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应变化的。同一个“象”(客观事物),在不同的古诗词中,由于诗人所要表现的“主观之意“不同,意象的含义也不同。如“月亮”这个意象,一般来说是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然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它的意义也有不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象征纯洁的爱情;“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表示人事缺憾,等等。

古诗词读得多了,积累就多了,厚积薄发,才能提高语感能力,整体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走入诗人的“诗和远方”。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探寻;品鉴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物象的一种,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情调和意蕴的具体形象,它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的意义。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古诗教学中更加期待着能从机械、琐碎的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笔者认为,意象的探寻及品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文本阅读中感知意象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它以凝练的语言带给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中的形象早已附着、融合、凝聚了诗人的种种情思,只不过这种情思有时染得很淡,浮得很虚,隐得很深,其间又使用了暗示、映衬等种种手法,所以一时不能见悟。因此,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即掌握了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前两行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瓜洲、钟山”这3个地名意象值得品味。瓜洲是诗人泊船的渡口,隔江对岸的地方是京口,距京口不远的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感知这几个地名意象,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字面义,也是进一步理解诗意、从而入情入境的前提。因为这三者传达出的空间距离,学生的意见是多元的:有的认为作者此刻离家乡很近,从诗中的“一水间”“只隔”读出来的;有的认为此刻作者离他的家乡很远,因为在交通条件十分不利的古代,一条宽阔的长江,几座大山,真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这两种观点应该说都有道理。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然而家乡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其实,一条长江,数重大山,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远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恋,是其思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应凭借这些直观可感的意象来窥察诗人的情思。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意象”为中介。古诗词正是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显现其永恒的本色。

二、在画面想象中还原意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练、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若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创意。阅读古典诗词,如果能够进行“意象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感悟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1)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品味。(2)如果把这首诗画成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画?分别给它们命名。学生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品出了这是一场大雨、美雨、急雨。通过举象将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一定的意象,于是,学生的脑海中便呈现出4幅画面——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天晴、水天一色。然后将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叠加成一个场,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这个共鸣共振的情绪中:一开始,“黑云翻墨”让人有点害怕;“白雨跳珠”让学生体会到这雨好有趣,好美,既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又像顽皮的小孩。这雨同样深深地吸引着苏轼,苏轼离开杭州,15年后,再次游览西湖,他情不自禁地说:不见跳珠15年!最后,西湖的水像天一样明亮、平静、湛蓝,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我们仿佛看到苏轼开怀畅饮,陶醉在这西湖的美景之中。生动具体的意象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走进了诗歌的美好境界,领略到了这雨带来的独特感受。

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意象是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展开想象,就能触及意象;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在互动对话中品味意象

清末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综观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前两行寥寥数笔,将江南的春天以及它所蕴涵的无限春意,写得异常生动、传神。后两行呈现的是一位睿智的隐者,踞坐于春季的溪涧,淡泊心志,垂钓于历史的长河,一幅隽永的画面。这个垂钓的渔翁,不但是景物的有机部分,而且是景物的中心,他的存在,让春雨中的江南更有诗情画意,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因此,“青箬笠,绿蓑衣”是这首词的精妙之笔。作者通过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青箬笠”“绿蓑衣”,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不须归”。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激起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1)谁来猜猜渔翁为什么不必归呢?(2)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想想渔人的神情,渔人的语言,渔人的动作……(3)渔人也许在对青山绿水说——,渔人也许在对飞鸟游鱼说——,渔人还在对自己说……(4)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第3篇

一、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让意境步入课堂的重要性

所谓的意境,指的就是文艺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所描绘出来的生动场面和境界,被广泛应用在诗歌、古诗词、绘画等诸多领域中。古诗词的意境中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因此,将意境引入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由于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如果单从字面形式上来理解的话,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具有较大难度系数的,而古诗词本身是用精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因此,在意境的体会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从而为古诗词的学习奠定基础。

2.有利于学生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正处于懵懵懂懂的时期,知识面较为狭窄,由于语文知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较多的,其中诗歌和古诗词这两部分的内容,在小学生的认知领域中是较为混淆的概念,因此,通过意境来理解古诗,感悟作者倾注在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以及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是具有重要帮助的。

二、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让意境步入课堂的具体途径

通过意境对古诗词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具有重大帮助的,但是如何将意境引入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要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对古诗赏析课程讲解时,让意境步入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扮演者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平常要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词语代表的意思,往往在古诗中这些字就能表达全诗的主要观点,在进行古诗意境体会时要先观察这首诗的题目,有些古诗的题目往往指出了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诗歌意象与意境的把握时,应学会寻找关键词眼。古诗词语言精练,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往往通过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教师教授正确的赏析方法,学生要多加练习,争取提高鉴赏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古诗词的写作背景,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让学生进入诗人所想表达的意境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整句词中的关键字,掌握这一个字来体会全诗的意境,是有帮助的。还有陆游所写的《示儿》,教师对学生介绍诗人所写的写作背景,就能让学生体会全诗的意境。

2.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体会意境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语言

古代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诗词鉴赏能力也包含于其中。近几年的中考把古代诗词的鉴赏直接作为考察的内容,并且分值渐涨,说明古诗词鉴赏能力在中学语文素养中的地位,也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好学好这些诗词,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增强[1]。

1.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诗词教学是倡导校园诗教并予实施的核心环节。诗教从《诗经》时代就已盛行的《诗》教延伸至今已两千多年。虽无系统具体的关于《诗》的教学的专门文献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古代文献片断和学者、文人的相关论述约略了解古代学校体制、课程设置、口传指授的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从而能大体确认与《诗》的教学相关的以下主要情形:《诗经》是一以贯之的诗教教材,因此传统诗教可径称为《诗》教;师资是《诗》教的关键,且差别甚大,早期官办的高层次学府大多有专门的经学教师,分科传授,《诗》教即其中的主课。一般民间的私塾,则大多由儒生担任塾师,实施通科教学,但《诗经》是必修内容。唐以后,由于诗赋入科举,使《诗》教泛化成诗教,不仅要求学生熟习《诗经》,更需掌握试帖诗的写作技能,这是唐以后格律诗创作进入诗教从而得以普及的契机。古代诗教一以贯之地以育人为宗旨,当代校园诗词教学如何继往开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等实际问题有待探索解决。

2.中学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2.1 诵读法

古代诗词都是入乐歌唱,类似今天的歌词,通俗有韵律,渎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但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教师先帮学生划分诗词朗渎节奏.并告诉学生可以留有空白,读不懂的先放下,不强求弄懂,等到熟渎完全诗再说。这样不但释去了学生对古诗词畏惧的心理.促使他们乐于读古代诗词,而且还能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熟记背诵的目的[2]。

2.2 画面创设法

利用诗词与绘画的相通之处,将诗词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李清照《口梦令》(常忆溪亭日暮)时,让他们抓住词中“溪亭”、“日暮”、“沉醉”、“藕花”、“争渡”反复诵渎,展开想象.使词作者少女时与姊妹泛舟畅游大明湖的画面展现出来,词作者欢快的心情跃然纸上。

2.3 环境创设法

诗词的本职是抒情。因此诗词中画面往往比绘画有更多的主观色彩,诗词的语言精炼,单从字面上是难窥其全貌,特别是古代诗词,因其是文言语言,就更难体会。故在教学上设想那时那景,给学生展现诗词的社会环境和诗词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对学生体会感悟诗词者的情感,非常有帮助。现再以李清照《如梦令》(常忆溪亭日暮)为例.教学时,介绍本词写于建炎:二年(1128年),当时北宋被金所灭,词作者家乡沦陷.李清照随逃难人流,流落到南宋杭州,此时李清照,夫死亲散,孤身一人,客留杭州,甚是凄苦。李清照作这首词回忆少女时,畅游大明湖的欢乐。过去的欢乐与当前的孤独忧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词作者对过去欢愉生活无比怀念,词作者怀乡念国的情感,不言而喻。

3.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勤于诵读。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具有丰富想象力、意境深远的诗句,不读出来就无法深入其境,更领略不到其中的韵味。而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就是平时的积累不够,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而古诗词作为我们文化中一个最宝贵的财富,是需要学生用一定时间去学习、诵读,从而转化成自身文化内涵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轮流将以前学过的诗或者自己在课后读到的诗给同学们讲一讲,然后教师再做一个赏析,再让学生们快速记忆[3]。

3.2 教给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以简约的文字、丰富真挚的情感熏陶感染着古今许许多多的人。但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老师的讲解很重视,这样往往形成的局面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阻碍学生通过古诗词达到提高鉴赏水平的目的,从而使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3.3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记忆也有规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更准、更牢。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不仅容易出错,而且如果换一种考查方式学生会出现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情况。学生要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除掌握上述方法外,还需要了解诗歌的一些写作手法及技巧,这样才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例如,在赏析《春望》这首诗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分析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出来的意境,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体会出诗人面对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并且此时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的心境,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爱国情怀。这样学生记忆才能加深刻,且不容易忘记[4]。

4.结论

总之,诗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善于用简约的文字表达诗人的情感,正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词的美,就像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去挖掘,我们只要付出辛劳和汗水,挖掘得更广、更深,就一定能获得丰富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许洪英.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J].学周刊

[2]赵成锋.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文学教育(下)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2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的诗歌文化遗产。它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读诗让我们了解了旷夫之悲、闺妇之怨、征夫之愁等等。一堂堂语文课,一首首诗歌,给我们创设出一个个悠远意境,勾勒出一卷卷历史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一、抓牢基础,提升美感

古诗词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常识,为今后美育培养打基础,因为美感是美育的基础。

譬如词。从诗词的发展历程看,词即所谓“歌词”,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诗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诗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古诗词在古代是和乐歌唱的,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特别是词的创作,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得到充实和提高。很多士大夫从个人经历出发,抒写个人思想感受,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境界,最后,使词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同时,一批词学大家登上词坛,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秦观等人,他们以自己出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词在宋代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高中生赏析部分经典词学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了解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找出相关的例子加以解析,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二、注重意境,推进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古典诗歌这一媒介,大力推动审美教学。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实践,能净化和丰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完善人的人格;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甚至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高中阶段所学古诗一般有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叙事写人为主;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类诗歌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情思,言短情深是其特色。

另外,开展古诗词诵读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语文课堂外向型延伸,也是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诵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效补充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抓好美育,提升素质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学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民族之魂。它对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稳定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通过古诗词诵读活动,会使高中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追求自信自强的人格,培养和形成和善诚信的良好品质。

作为一个国家经过传统传承并得以固化下来的文化体系,古诗词构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一种价值理念体系,对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高中生通过古诗词诵读活动,传承、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高度凝练和提升。在教材学习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品中圣人之道等国学内容进行课外延展,可以引导学生在领略家乡美基础上,在学习中诵读感悟经典,把家乡融入诗词歌赋的意境,读出节奏,读出收获,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总之,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给我们塑造出一幅凄清的意境,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图景,这会让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强了美育。

参考文献:

[1]童升远.诗歌教学中阅读想象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1995(02):65

[2]鲍惠新.品味语言启发想像揣摩意境――诗歌教学的钥匙[J].云南教育.2004(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