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 通用技术 教学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先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充分研究。增加了通用技术课,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作为技术类课程列入基础课程。这样,在高中阶段,加强了通用技术教育,还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技术素质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技术素养内涵丰富,包括对技术的热情和关注、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勤于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教育不是学习简单的修理,而是要使公民具有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技术素养包括技术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高中要开设技术类课程”,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普通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同于其它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教师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通过技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一、让学生亲历设计实践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试验、评价分析、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感知——概括——应用”这样一个认知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二、关注课堂教学的情感性

通用技术课在课程目标上十分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这三维目标中不可或缺,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是:“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性,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有机会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会结合起来”

三、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就是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要结合通用技术自身的特点,将新课程理念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从信息论来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存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研究性学习(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等主要信息交流方式。我把通用技术的教学特点归纳为八个字:即“实践、综合、创造、融合”。根据这一特点,通用技术教学上述四种信息交流方式缺一不可。

我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上网查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设计制作模型。实践证明,学生在发现问题、上网查资料、设计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对通用技术逐渐建立了感情。

“综合”是通用技术教学对学科体系的一种超越。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 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指导学生制作模型。

“创造”是通用技术教学的本质。通用技术的教学要以创造为核心。创造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 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融合”是吸引学生的独特力量。通用技术教学要把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如我在讲“技术的价值”这一课题时,要讲到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要讲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要讲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要讲技术对大自然的改造,还要讲技术的两面性,讲如何运用技术对大自然进行保护。在教学中我运用“讲授法”,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在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方式学习时我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结业水平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 课堂教学 模式

自2011年我省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学科以来,我便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逐渐转型为通用技术教师。两年的通用技术教学经历,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同学科一起发展壮大,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现简单谈谈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心得。

一、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我校的三位通用技术教师,分别由物理和信息技术老师兼任,所学专业与通用技术联系较少。因此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而且是较为严峻的任务就是专业发展的问题。我校通用技术组的几位老师做了很多尝试,在外出参观交流,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也很乐意把我们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经验与他人分享。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吸取百家之长,极大的促进了我校通用技术备课组各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认真上课,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体备课。首先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通用技术学科指导意见》,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清楚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明了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其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认真教学。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三、自制教具,满足教学需求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直以来,教学用具及其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现有条件的限制,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注重自制教具的探索、研发与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自制教具是目前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制教具来演示技术现象,能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与领悟。我们在《控制与设计》一章的教学中,就制作了一部分教具,其中有《为教学录放机加装MP3解码板》、《在音频前置放大器上加装MP3解码板》等。在应用自制教具协助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自制教具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往往比购置的教具更密切,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自制教具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参与教具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技术情感和兴趣,这对他们人生中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技术的管理以及技术的参与、提高技术素养水平都是十分有帮助意义的。

四、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相长

(一)选好研究课题。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发展等各方面,涉及到的研究课题是相当广泛的。要把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的选择、设计、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的事件、问题、情境以及自然界的现象等方面。我指导的研究课题《探究性格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和《房屋建筑发展趋势及绿色生态节能改造构想》,这两个课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收集和整理,以文献资料汇总和加工,研究讨论为主要学习过程。《关于攀枝花市炳草岗及周边地区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的调查研究》和《攀枝花市废旧电池回收调查情况及回收装置设计》则需要大量的走访调查和实地考查,获取可靠地研究数据资料,再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梳理,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科学研究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二)重视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所以其研究过程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采用在通用技术课堂用20分钟时间,让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上讲台展示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小组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点拨、督促。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发展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从事各门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养积极性都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老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对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五、科技创新,强劲学习动力

(一)电脑制作活动。攀枝花市教育局每年都有一次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比赛,我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有自身的专业优势。通用技术开学第一课,我就会把全年所有的竞赛活动时间、内容告知学生,并给他们展示学哥学姐们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早准备、早策划、早制作,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其中优秀的作品有:《掌上攀枝花手机门户网》、《局域网聊天器》、《欢乐校讯通》、《心灵的“沟通线”》等作品。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市级、省级多次获奖,我校高2012级6班雷小力同学的作品《“校讯通”VI设计》,通过精心的艺术策划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全面展示了“校讯通”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家校互动、校园安全、教务管理、学习辅导等应用服务的宗旨,获得大赛主委会的高度赞誉,荣获四川省一等奖。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高中新课改是从09年开始的,有三年的过渡阶段,这三年基本上的变化不是太大,今年是试验期的结束,以后高考可能会有变化,而《通用技术》就是新增的必考课程。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其中第四条: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垫,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所以要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就成了我们所有通用技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教学的一点想法,与同仁们商榷。

要教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知道它的重要性。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但是科学与技术又不相同。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同时,还应普及技术教育。技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一样,是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实践证明,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家,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

技术教育的定位是:不是专业技术教育;不是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不同于劳动教育或劳动技术教育。它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与操作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其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普通教育。

当学生对通用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比如我们做完水火箭实验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出,当水量为1/3时,水火箭飞得最高。而在发射水量为1000mL以上时,水火箭中的水未喷完,由于气压减小就停止了加速,增加水火箭的重量,使水火箭受重力影响而提前坠落了。根据理论,发射时我们先量出能灌进水火箭的最大值,再算出此气压能喷出的最大水量,根据这两个数据装水灌气,即可达到水火箭的最大射程。

2.怎样提高水火箭的稳定性?

提高它的稳定性,就得考虑大气阻力的作用。首先,水火箭顶部应为尖的,减小阻力。其次瓶体形状应接近流线型,这样便于气流的通过。最后,尾翼的形状、安装情况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

3.箭头重量对水火箭发射轨道的影响。

因为物体旋转时的中心为重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心G当成支点,则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箭头即成一个以G为支点的平横杠杆。在飞行时,箭头A与箭尾B将受到相同的风阻影响,但由于力臂不同(AG>BG),所以A点所产生的力矩大于B点,故水火箭即会旋转影响航道。所以我们必须放前置填充物,将重心G向A移动,使力臂AG=BG(即水火箭的中点),这样A、B产生的力矩才会相同,达成平衡。但是如果前置填充物放得太多,重心偏前,造成力臂AG

4.发射仰角的影响。

由理论可得发射仰角为45°时,飞行距离最长。但由发射的结果得知:在发射仰角45°到55°之间(约为52°)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而如果没有这些思考,充其量就只能算是劳技课了。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76-01

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眼点。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教师教学形式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内容的整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例如在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悉》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永不沉没的船”视频入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实践,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的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2.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包括图表、图片、动画等),制作课件,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楚地讲解结构,形象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生学习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化教育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内容选择可以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减少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习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信息技术作为交流与表达的工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通用技术论坛、综合活动BBS等,可以让每个学生上传作业、综合活动报告,通过网络观摩与学习,让师生通过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也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学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通用技术的练习及综合活动、研究性报告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有关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

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利用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工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发帖等形式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使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有关学习内容,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

《通用技术》有很多重点、难点内容及各种专业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答案,获取有关通用技术的专业知识,达到对通用技术知识的内化。如有关专利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利用因特网去搜索有关知识及答案,获取有关专利方面的专业知识。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学生的综合活动及社会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社会调查及搜集素材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因特网去了解和搜集有关知识与素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及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如让学生上网搜索“多功能手电筒”有关知识,然后填写“调查与记录”表,从而使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要从通用技术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导致人(教师、学生)为物(现代教学手段)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对某些科学实验的模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但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学科的性质,不能盲目的滥用。

3.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计算机的长处,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总之,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把传统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通用技术 创新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这一新的教学育人模式其实就是大学课程在高中阶段先修的大胆尝试。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指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社会竞争激烈,多样化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学历教育之外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部分学子开辟了另一条重要的成才道路。

近几年,高中课程中出现的新亮点之一就是增加了技术教育。通用技术在技术教育这一领域和信息技术共占半壁江山,不仅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的必修课还被列为兴趣特长类选修。这一举措无疑在挑战教育体制改革,淡化“考试文化”,更是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突破。

新课改本着多样化、选择性、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甚至自己动手编教材。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互动共通的教学场景,是新教学过程的导向和探索,更是教师自身进步的基石和契机。如何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通过开设通用技术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有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提高技术素养,让“通用”成为教学的主旋律。本人结合六年多的《通用技术》课程实际教学和三学期《机械制图》选修课程的开设,谈谈如何通过创新让这门课程站在新课改的前沿。

一、创新教学理念

1. 从“受鱼”到“授渔”的思想转变

几年前,当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如新星般闪耀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班老师,改行是大势所趋。从物理到通用技术的学科转变曾让我彷徨,只有自己先接受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才能够达到课程改革对该学科教学的要求。市区、校本、书本、网络等培训让我接受了大量的“鱼”,细品其中滋味后我开始琢磨如何转移知识,不是单纯的把“鱼”送给他们,而是教会他们如何自己“狩鱼”解一生之需,这个由“受鱼”到“授渔”的思想转变自然引领我渐入教学佳境。

2. 从“满堂灌”到“齐动手”的行动转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法是老师在台上唾沫飞溅,学生在台下认真倾听,常会出现课堂沉闷,效果不佳、质量不高的现象。通用技术是一门特殊的实践课,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我教学时,尝试对重、难、疑点精讲后,让学生自己动用做做看,在实践中找到答案从而加深记忆。如在“稳固结构”这一章节,我让学生动手用薄纸作桥,这一简单却蕴含高技术含量的纸桥模型设计实验,不仅检验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体验科技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3.从“教会”到“教好”的心理转变

教会学生,顺利通过会考拿到毕业证书也许是很多老师的基本追求,然而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却不是这么想的,如何教好学生,让其成为栋梁之材才是终极目标。会了不一定好,好了才真懂,引导学生感知,鼓励他们动手,教会如何举一反三,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我会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道亲手做台灯,我会积极搜寻身边的案例,把普通的课上生动,学生跟着我一起在技术的海洋里徜徉。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培养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执教之初,我示范,学生模仿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对通用技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违背了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的开发,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为此我深入钻研,汲取教训,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兴趣。风筝、板凳,声控娃娃、空调摇控……看似信手拈来的物体,我都会拿来作为案例分享给学生,教授他们其中的原理。有了共通点后学生的诱导性受激发,从“我要学”的被动状态到“我想学”的主动理想。让学生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尝试5分钟讲课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完美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就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2.利用多媒体教学法

技术理论大多数比较抽象难懂,高中生虽然已经开始具备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但尚未成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事物的动态效果,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接受。例如在开设选修课《机械制图》中,我利用AUTOCAD技术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又如在“技术的巨大作用”这一节中,我把都江堰、飞机等案例转化为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要求学生思考它们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学生们欣然接受并畅所欲言。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引入课堂,既增加了课堂的知识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3.差异化教学法

法国思想家蒙田语:“世上没有两根头发是一样的,……世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通用技术课程的“通用性”和高中学生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外,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文科生偏煽情,理科生重理性,女生胆小,男生无畏,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分层次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我完善。在专业选修课上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实现他们全面且有个性的自主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它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作为通用技术老师应思想开阔,知识广阔,只有不断探究通用技术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才能在教学岗位上结出硕果,才能让通用技术站在此次新课改的前沿。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