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威胁 对应策略
在当今的社会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中高等院校中其所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改变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方式,推动了教学的改革。但是计算机网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的漏洞对其进行攻击,就像黑客攻击或者是一些病毒的袭击,都会使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运行,严重时还有可能会造成财产的损失。对此,目前在中等专科学校中,如何解决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学校教育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
在现在这个依靠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通过相关网络手段或技术,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外部恶意的破坏或攻击,造成数据的损失或者是泄漏。总的来说,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保证信息的逻辑安全,另一个方面是保证信息的物理安全,主要指的是相关的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措施安全性。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主要有五个,分别是保密性、完整性、可审查性、可控性和可用性。保密性,主要是指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在没有经过许可的前提下,并不能将其提供给那些没有获得授权的用户,防止数据被非法分子利用。第二个特征是完整性。所谓的完整性,主要是指网络运行中的相关数据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进行随意的篡改,防止数据的丢失。第三个特征就是可审查性。可审查性主要是指一旦在网络的运行中遇到安全的问题时,必须要用有效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检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第四个特征就是可控性。所谓的可控性,指的是在网络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对期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减少出现错误的数据。计算机网络的最后一个特征就是数据的可用性。可用性指的一些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数据进行访问和使用,增加数据的可用性。
3 中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威胁
3.1 网络黑客的攻击
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黑客的出现成为了威胁中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网络黑客在没有获得授权的前提下运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进入网络系统中盗取数据,破坏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此来达到他们的非法的目的。网络黑客最擅长的就是利用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对其进行数据的破坏,还能通过修改程序指令来远程操控计算机,所以一旦发现网络系统中有漏洞时要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
3.2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所谓的计算机病毒指的是一种能够对自身的信息进行无限次的复制的指令或者是代码,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威胁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触发性和破坏性等特点,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传播的速度也很快,往往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能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破坏,轻者则是使计算机的工作性能降低,重者则会使计算机里面的一些重要数据丢失,引起老师工作和学生学习上的不便。
3.3 系统漏洞的破坏
在目前计算机系统日益更新的阶段,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还是会存在一些安全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会大大影响网络的安全。无论是最开始的Windows XP还是到Window7,在或是到目前最新的Window10系统,都会存在无法完全解决的漏洞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些漏洞对计算机进行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都会提供一些软件修复的程序,使用者只要将这些漏洞下载下来并修复的话,就可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3.4 系统管理不当
在中等专科学校中,大多数都是采用校园网进行数据的传输。但是每个学生的账户都存在密码简单、访问权限较低等问题。一些重要的学习文件甚至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密码,这会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学生的网络防范意识不强,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同时,校园网络在管理上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建立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造成网络的安全隐患发生。
3.5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的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暴风雨、地震等等不可抗力因素。在现在的一些中等专科学校中,计算机的机房都没有设置相对应防护自然灾害的保护措施,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意识不强,如果一旦遇到突发的灾害,其计算机里的相关数据就很容易造成丢失,甚至会损坏设备,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3.6 间谍软件的危害
和算机病毒不同的是,间谍软件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破环计算机网络系统,而是为了去盗取计算机系统用户的信息,进而来达到他们不为人知的目的。一般来说,间谍软件可以监视计算机用户每时每刻的操作,并能对计算机的系统配置进行修改,大大威胁到了计算机用户的隐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4 中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防范措施
4.1 网络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指的是通过开设一条将计算机用户和外界分隔开来的通道,从而达到限制外部用户对于内部数据访问资格的目的,保障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安全。虽然网络防火墙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但一些不法分子还能利用其他途径对网络进行攻击,所以防火墙技术并非十全十美。
4.2 病毒防护
计算机病毒入侵是影响当前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避免病毒的入侵,就应该要对计算机系统安装相应的防毒软件,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一般来说,防毒软件可以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对检测出来的病毒进行清除,从而避免病毒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4.3 漏洞修复
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系统的漏洞,对于这些漏洞相关的计算机管理者要及时修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漏洞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对系统重新进行配置,或者可以在相应的软件上下载漏洞修复补丁,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4.4 数据备份与加密
虽然通过对计算机病毒设置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却很难百分百保证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一旦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受到破坏之后,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计算机里的重要数据。为了是计算机里的相关数据的安全性能更高,相关的计算机管理者应该对数据进行备份,一旦系统遭受恶意破坏,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计算机进行修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除了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之外,还应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保护措施。一般来说,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避免数据被不法分子破解,从而使不法分子失去了盗取数据的意义,提升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改革的今天,中等专科学校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相关网络教育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于在校园中所发现的网络安全隐患,校园网络的管理者应该要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的运行。校园网络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规划,提升学生和老师的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亮,崔新峰.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遭遇攻舻氖侄渭跋嘤Φ亩圆[J].科技信息,2010(06):228.
[2]郑树旭.校园网络安全环境分析及防范对策――以潮州党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6124-6126.
[3]刘运喜.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安全状况与德育对策--以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1(02):75-79.
[4]刘征.浅谈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08):48-50.
[5]千一男.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9):7131-7132.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 变化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时代的背景环境分析
(一)网络时代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网络化所引起的当今技术环境的变革。网络化指信息高速公路使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光导纤维这一主要渠道,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联系向众多的用户终端传输各种商品或服务信息,使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广的范围内实现多人共享。从本质上讲,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具有高效率、大容量和众多服务对象等特点的信息传输网络,总之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跨越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整合资源,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最终目标。
其次,网络化所带来的知识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响着整个社会,网络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给全球引起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将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全球信息网络带来的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准确传递的信息,这将会大大推动资本、金融、生产、贸易和技术的国际化进程,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便捷化,将会大大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效率。
(二)网络时代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微观环境分析。
网络化带给企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企业营运模式的变化,有数据表明,传统企业的主体业务占到目前全球电子商务的业务量的90%以上,仅有不到10%的业务通过单一的互联网企业(.Com)实现。由此可见企业在未来通过互联网来扩展业务,改善经营环境并提升其竞争力的空间是非常的大的。网络化带给人力资源管理微观层面的变革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网络化运营模式。而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既是网络化运营的动作发出者,同时也是网络化运营的接受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相应调整和变革是企业迈向网络化模式的重要保障因素,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要结合网络化环境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改造。
二、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变化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上的变化。
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偏重于局部的环节和日常事务,是所谓的“服务部门”。传统人事管理过程包括“进、管、出”三个环节。管理过程强调事而忽视人,人的调进调出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管理过程受政治影响较大,强调听从安排,否定个人的需要和个性,扼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束缚了生产力。传统人事管理不直接与市场、客户接触,也不能主动地开拓、创造出效益,所以说传统人事管理是内向的,封闭的,其管理的内容无非是招募新人,填补空缺,做到人事相宜。而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协调发展,是一种有关资源配置的战略管理活动。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共同为企业创造效益。它强调以人为中心,除了具备传统人事管理的工作内容外,还具有进行工作设计、规划工作流程、协调工作关系等职能。
(二)人力资源组织形式的变化。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由于信息沟通及处理便捷,使得公司管理层次大大减少,扁平式、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变成多数公司的组织架构的模式;项目团队和在线合作成为工作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一种工作方式;虚拟经理成为公司劳动力构成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强调的是命令与控制,重视清晰地描述员工的任务,因此组织对员工的期望是明确的;员工的晋升路线也是垂直晋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信息都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相比之下,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更强调对员工的授权,并把被授权的员工组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承担更多的责任,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的变化。
1、招聘方面的变化。
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其人事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部门,所以企业在员工招聘方面设有完全的自。网络时代的招聘活动实际上是电子招聘的过程。电子招聘是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招聘信息,经过信息处理后,初步确定所需岗位人选的过程。它已成为人力资源招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互联网使企业人员需求信息成为公开的消息,企业可以在不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广泛的展开人才搜索。计算机网络招聘主要包括吸引人才、分析人才、联系人才以及最后达成协议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是通过网上信息、网上人才测评与分类、在线联系或电子邮件、并利用人才招聘的一些管理软件处理相关事宜等手段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招聘利用互联网“全球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向任一个计算机终端的应聘者发出招聘信息,应聘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与招聘企业联系,获取需要的最新信息。
2、培训方面的变化。
在培训方面,传统的培训由于受时间、交通的限制,一般都是选定一段时间,把员工集中到室内或室外进行,把员工送到信息面前。而且传统的培训是将培训的人员集中起来,或者派培训师到各地指导,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一个培训师一次可以指导的学员数量是有限的。网络时代培训资源极其丰富,鼓励员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岗位培训,成为许多公司的一个培训方向。网络时代的企业培训打破了传统培训的限制,各地的员工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本地接受异地培训而无需身临其境。企业将培训内容在企业内部网站上,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拓宽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员工之间可以进行在线探讨、交流,企业还可以提供在线疑难解答。
3、绩效考核与沟通方便的变化。
在绩效管理方面,网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主管可以很快的看到每个来自各地的下属定期递交的工作反馈。员工考核及述职也在网络中实现,在线评估系统实时录入公司所有员工评估资料,其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出具各种分析报告,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及时的依据。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上下级的沟通主要是通过面对面谈话的方式,这种沟通虽有优点,但也有其弊端,因为有时员工所提意见可能会使上级感到尴尬,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员工和上级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都流于形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能使员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三、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招聘的信用缺失。
网络招聘在不断走红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缺点,例如招聘环节设置不合理,网络招聘技术存在漏洞等,但其中最为严重的存在于网络招聘中间环节的信用缺失现象,从应聘者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现有的网络招聘都没有实行实名制的要求,因此会有一些应聘者在投递简历时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包括夸大自己的学历,捏造工作经验或成绩单造假等,用人单位没有先进的技术去过滤掉这些虚假的信息,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应聘成本。此外劳动市场还存在这么一种“伪求职者”,他们实际上已经在某个用人单位就职了,投简历的目的只是为了探究一下自己的市场价值而已,这也会是企业的前期用人成本大大增加。
(二)员工感情的疏远。
借助于网络以及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为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提供了自助式的操作平台:在该平台上,任何员工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浏览器,查看一定范围内的人事信息并且参与人事管理过程。例如在蓝色巨人IBM,一般员工可随时随地查看企业规章制度、内部招聘信息、个人考勤休假情况、企业文化宣传等。在人事基础业务处理上,员工也不必亲自跑到人力资源部门,而是在网络终端上进行操作,主要包括提交请假或休假申请、选择内部培训课程、更新个人资料等。但是这些信息都是局限于表面的信息交流,员工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是直接通过网络系统来解决问题,由于管理系统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来执行的,因此问题的解决方式必定会倾向于程序化和格式化,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其上司以及下属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从而疏远了相互之间内心和情感的交流,这不利于人力资源部门在第一时间发现当前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问题,不利于切实的了解员工内心的需求与想法。
(三)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人力资源应对网络化的第一策略就是引入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然而E-HR的引入与实施需要公司投入大笔的资金,国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由于在资金这一方面的限制而对于现代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望而却步,进而无法实现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丧失了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应对网络时代人力资源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
(一)加强管理,加强网络技术改进。
首先,对于招聘企业而言,企业出现职位空缺时,如果要通过网络来招聘,就必须认真充分分析空缺职务的职能,掌握这一职务的特点,把握这一职务需要人员的心理、技能、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要求,制作真实有效、能够准确表达需要地招聘广告,再到企业经常的招聘网站或者知名度高的招聘网站上去。对求职者的简历尽量认真审阅,加强审阅者的审阅、阅读能力。
其次,对于招聘网站来说,招聘网站需要完善架构,规范和调整操作流程,对于招聘企业以及应聘者提供的信息要严格把关,过滤虚假信息、过期信息,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对企业以及个人进行审核时,要将企业与工商营业执照、个人与身份证挂钩并进行过滤。学习传统招聘方式的成功经验,丰富网站的服务业务范围,使招聘双方更满意,让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重塑企业文化,加强团队合作。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行为已经愈来愈快速和多变,每一个员工都必须面对市场和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多变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这就要求企业内外部之间、员工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模式实现高度共享和快速获取;决策审批流程和响应必须简明而快速;员工需要具有比以前更大的决策权限;市场要求员工进行更多的跨部门的协作。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在做事的方式上进行变革,而推动和贯穿这种变革的内在力量就是企业文化。
网络化管理环境强调知识及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鼓励团队的合作、强调开放性、鼓励员工自主管理、追求效率、强调适应变化、鼓励创新。因此企业的决策方式、决策程序、组织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信息沟通模式和人员管理思路及基础假设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整个组织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三)建立配套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
企业必须首先理解和优化核心的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澄清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通过对目标、产出和客户的界定来指导业绩的管理;同时建立基础的岗位评估工作程序;针对管理环境优化设计整个激励机制;完善人员的招聘、选拔、评估发展的程序;使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主要模块运作顺畅衔接合理,流程清晰。
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架构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岗位、部门人员的工作特性,了解员工不同层面的需求,分析阻碍员工效率提高的各个障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
(四)实现自助式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首先人力资源常规职能和行政事务性工作的自动化。如员工的档案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出勤管理等事务性的管理以及人事政策的咨询工作均可通过网络化的工作平台来实现自助式的服务,使员工在第一时间可以查询到所有需要的相关信息,同时得到相应的指导和指示。
其次,建构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调阅相关文档、技术方案、政策法规、客户资料、研发进展等信息及相关人员的联络指导,从而有助于员工日常工作的问题解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
再次,要加强培训。员工的培训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实现电子化学习的首要工作是建构良好的员工培训发展体系。从入职培训、基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发展培训和指导,以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个人咨询服务,逐步形成完整的培训发展管理体系和流程。
(作者单位: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鹏.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大趋势.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 12期.
[2]黄永龙.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8月第3期.
[3]孙清萍.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之比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1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环境分析
1.1 企业网络营销总体水平不高
由于网络营销在我国普及的时间较晚,因此存在很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图书、软件、通讯产品、电脑及其配件等有限的几类产品上,商品的数量和品种远远达不到人们对网络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应用网络营销仅仅是用于网络宣传促销和网络宣传,因此只是简单地将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产品名称以及厂名挂在网上,而对网络服务、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分销、网络调研等活动的关注却非常小,企业网络营销的潜力和优势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1.2 特殊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网络营销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进行的,它不像传统营销那种有固定的场所和交易商品,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传统营销活动的地方,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法律对网络营销进行专门的协调和规范。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网络营销监管体系的滞后性,在网络营销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完善,既没有设立一个既定的标准,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因此还远远不能适应网络营销发展的需要。而且网络营销往往涉及到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因此需要不同国家在标准及政策法律方面遵循共同的准则。
1.3 网络营销需要强调更全面的安全问题
网络营销由于其特殊性,涉及到商业秘密、货物安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安全问题。目前由于我国人为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认证机制和网上安全技术还很不完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上的黑客攻击、虚假网站和病毒现象常有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性,造成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欺骗现象常有发生。这种市场缺乏严厉监督和必要监管的情况使消费者的信心不足,不敢贸然进入。
1.4 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不适应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主要的网上用户多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并且上网用户多是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他们的消费需求比较个性化,虽然受教育程度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购买力,但是他们普遍对商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在网络营销的环境下,消费者购买的判别标准就只有通过视觉这一种方法,因此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压力,使得消费者出现决策困难;网络营销还使消费者和上游的交流不顺畅,消费者由于缺乏人性化沟通使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消费者仍然对传统的购物方式抱有很高的热情。
2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网络营销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在我国网络营销多应用于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网络营销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方式不活、效果不佳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如何把访客变成客户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网络的开发利用率普遍比较低,网络营销仅仅涉及到市场调研以及网络广告等环节,而对于网络营销的推广就很少有企业可以做到深度挖掘和使用。其次就是如何能有效的把商务信息告知每一个目标用户。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主要是一种单一的无差异的网络营销方式,因此对于网络营销的深度挖掘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对于不少拥有自己独立网站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企业网站这个有利信息,而是简单的将公司名称、企业简介或者产品介绍放到网站上,这些网站往往做的很精美,会采用大量的图片和FLASH动画,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客户的眼球,但是真正能达到让客户了解自身产品的确寥寥无几,因此这种网络营销功能性很不完善,实用性不强,无法解决访客变成客户的问题。
2.2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思想意识不强
思想决定行为,由于网络营销在我国的应用时间比较短,我国中小企业在网络上的竞争意识不强,由于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清,中小企业仍把实体市场作为自己竞争的主要焦点,这对于企业抢占网络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而且由于企业没有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壮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中小企业没有网络营销思想意识,就无法成功的抢占到市场,这样就无法有效的开展和利用好网络营销。
2.3 网络营销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
由于网络营销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国家整体的营销环境比较落后,这对于我国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系统的专业性的营销队伍,因此对于整体的网络营销环境没有一个很深刻的了解。如果无法清楚地掌握和实施网络营销策略,就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也不能产生较高的网络营销收益。
3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实用性战略分析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自己利润的最大化。基于这一目标,中小企业应充分的利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目前中小企业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来开展网络营销。
3.1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打造优秀的网上企业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就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要尽可能地把企业搬到网上。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就是说企业是在网上,这样才能开展网络营销。就像传统的企业营销一样,必然是先有企业然后才有营销的概念。企业网上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都是需要一个实基础性的东西。其次,网络营销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效果。运用的好的中小企业可以给用户提供一种良好的购买过程,通过给用户提供一种即时的交流和服务,把企业的形象全面的展示给用户。通过让客户更全面的了解企业来促进客户的购买行为。能够真正实现网上企业的中小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处理问题的基点都以客户为出发点,因此中小企业把网络营销搬上企业是实现网络营销的第一步。
中小企业建立了“网上企业”后,这就已经建立好了网络营销的核心,企业邮局可以使网络营销有很好的拓展。所谓企业邮局,就是指企业应用因特网建立一个以自己名字为后缀的电子邮件系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为域名的电子邮件,这样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相当于也宣传了自己的企业。企业邮局不仅可以使企业享受专业品质,便于企业进行内部管理,而且对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企业邮局无需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技术维护人员,也无需企业投入硬件设备,这对于企业的成本投入是一个很大的节省,尤其适合中小企业。
3.2 加强营销网站的建设和推广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中小企业要开展网络营销,首要的问题就是在网络上有自己的网站。中小企业在建立自己的网站时,必须把及时的最新的信息更新到网络上,这样才能使客户不断的了解企业的信息,这时企业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样不仅能及时的了解到客户的信息,而且对市场的走向有一个十分清晰地认识,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目前我国应用网络平台比较好的企业有许多,例如中国化工网、慧聪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它们充分的利用与网络供应商的联系,通过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获得更专业和先进的服务。中小企业利用网站进行推广的方法很多,公司宣传、电视、报纸以及传统媒体,或者电子信箱、专业讨论组、相关网站以及一些服务网点等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进行自身宣传的有效手段。
3.3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建立完善的客服系统
由于网络营销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目前网络营销的客户普遍对网上消费存在芥蒂。对这种虚拟的购物环境存在戒备是很正常的消费心理,因此大多数的消费者把厂商信用、售后服务、产品信息以及虚假信息等因素都非常看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誉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的需要,这也是企业可以成功的实施网络营销的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中小企业通过搭建一个优越的网络技术平台来健全相应的网络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了解;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好处这也是企业实现网上安全交易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省属高校 文献检索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in Hubei Provincial University
――Taking the teaching of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of Yangtze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CHEN Sha
(Library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of Yangtze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of university.
Key words provincial university;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自1984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下发以后,各高校纷纷以必修、选修、讲座等各种形式开设文献检索课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其开设文献检索课,不仅能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意识,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接触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倡导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今天,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文献检索课的侧重点发生了明显地转变,尽管仍然有信息检索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内容,但以计算机和网络检索成为重点,熟练掌握光盘检索、网络检索工具特别是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挖掘和信息组织能力等信息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文献检索课面临的首要问题。
1 长江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1.1 我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
长江大学作为湖北省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由湖北省省财政拨给办学经费,承担着为湖北省培养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目前,长江大学共有97个专业,在校学生已经超过50000人,除少数专业为专科,其余基本为本科。学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由各院系专业教师授课,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时为14~16个学时。课程设置方面,有的院系只安排理论课,有的院系理论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课由教师通过电子课件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检索语言、检索方法和技巧,并介绍长江大学图书馆已购买的数据库资源、中外文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
1.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资金、设备、技术、师资及文献资源等方面与“211”、“985”院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长江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2.1 重视程度不够,学时数太少
文献检索课教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江大学97个专业中,仅仅只有22个专业开设了文献检索相关的选修课,课程开设率仅为22.68%。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教高司【1992】44号文件规定,高等学校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总学时为30~50学时(每学时以50分钟计),而我校在16个学时左右。由于学时数偏少,只能重点讲授电子检索工具,而手工检索工具只能简单带过,无法系统深入地向学生揭示文献检索的内涵。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收集需要的信息,这对于长江大学注重本科教育,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
1.2.2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与授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以及远程教育的普及,文献检索课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挑战,除要求具备信息检索专业知识和教学组织能力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外语和具备一定的其他专业背景。目前,大多数“985”、“211”院校的文献检索课基本上由图书馆来承担,而长江大学的文献检索课主要由各院系的专业教师来承担。而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22个专业中,只有3个专业由图书馆承担,占全校专业的3.09%。此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图书馆在师资方面的薄弱现状。鉴于图书馆在文献管理方面有着自身的规律,以及图书馆所购买的文献数据库种类繁多的特点,各院系有些专业课教师在教授文献检索课时,只讲解与其专业相关的文献检索方式,专业之外的信息检索知识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应对跨领域以及交叉学科的信息检索的需要。
1.2.3 缺乏实践操作,影响教学效果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只有通过计算机并结合具体检索实例进行操作,演示检索过程,才能真正领会课堂上讲授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检索策略与技巧。在实践方面,教高司【1992】44号文件曾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等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堂教学与实习的比例为1:1至2:1,然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相对紧张,缺乏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检索环境,我校大多数文献检索课程仅仅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见表1),致使检索教学实习无法有效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缺乏文献检索能力的实践训练,学生也形成不了文献检索能力。
表1 长江大学文献检索课程开设形式的统计
1.2.4 无视教学对象,讲授相同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分工的细化对大学不同专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鉴于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对信息需求不尽相同,在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时,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不尽相同,具有针对性。但目前长江大学许多院系文献检索课在面对不同授课对象时仍然存在讲授同样的内容。这样无视学生的学习阶段、专业特点,讲授相同教学内容的做法,不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2 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的方式。从书本中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正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地来源于网络的信息已经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在当今大学生活中,仅仅学好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数据流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今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备的技能。因此,重新组织和设计适合本院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是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明确课程重要地位
1984-1992年国家教育部先后三次发文要求开设、改进文献检索课。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要求每个本科的业务培养目标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创造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需要学校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和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激发学生接受信息教育强烈的需求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校应当将文献检索课上升到外语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同样的高度,明确课程的重要地位;确保文献检索课教学的规范化,使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能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科学安排文献检索课的课时数,使其总课时不少于24学时,以保证能系统讲授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体系。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长江大学中能够完全驾驭的文献检索课教师比较缺乏。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努力打造一个高素质的教学团队:首先,从图书馆中选拔有志于从事文献检索的馆员进行定期培训,针对手工检索、数据库的使用、资料的收集、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内容专门聘请外部门专家授课;其次,将我校文献检索课分为理论、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由图书馆组织对各院系文献检索课教师进行培训,比如,在进行手工检索时,由图书馆有经验的馆员讲解;在讲解数据库时,由图书馆自动化部的馆员来讲解,这样既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校图书馆情报人力资源的优势,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引进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师队伍,研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现专业特色,克服现有教师因专业背景因素无法完全胜任不同专业教学任务的缺陷;再次,增加图书馆文献检索馆员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与外界同行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
2.3 增加实践动手环节
文献检索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检索语言、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要增加实践动手环节。一方面,学校要投入资金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专门建设校级信息检索室,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实践动手环节要尽可能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设备及数据库资源,始终贯彻“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原则,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检索技能,逐渐达到融会贯通,做到能够举一反三。具体在讲解某一数据库时,应当能够现场进行演示,这样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课堂上要预留出部分时间,要求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重现,以便增加理解。
2.4 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依据学生年级、专业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实践方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讲解不同的数据库及网络资源,如对农业学科及生命科学专业学生要重点掌握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及Scienceoline、Springer英文数据库等;工科专业学生要重点掌握Engineering Village检索工具;石油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学习GeoScience World、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学会光盘检索(SPWLA);物理学专业可以侧重讲解英国物理学会(IOP)回溯文档数据库的使用。同时,要注重结合各专业研究热点问题,以课题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撰写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对同一课题使用多种检索工具进行联合检索,将所得到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写出检索报告及心得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索信息来源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文献检索课程学习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孟丽涛.对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3(3):94-97.
[2] 张爽英.新建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3):106-109.
[3] 三峡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 lib.ctgu.省略/office/gzzd/lib_gzzd.htm.
1.1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公共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料不仅仅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光碟、影像资料等传统资料,随着电子信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信息也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庞大的信息资源是支撑企业在竞争中快人一步的基础。
1.2人员设备优势,公共图书馆具有专业技术类人员,他们不但精通信息收集整合处理,同时熟悉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在繁多的网络信息中进行信息整合加工。另外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更占据优势,如网络技术,声像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等。公共图书馆在资源以及信息利用层次都具有相当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2公共图书馆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途径
2.1主动寻找企业客户为其服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信心使用量要求越来越大,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咨询业务应运而生,面对竞争的局面,公共图书馆应认清事实,走向市场,主动寻找需要信息服务的企业,同时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对自己进行宣传,使企业对图书馆更加了解,使企业更加了解图书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不可代替的作用,从而加大企业与图书馆合作的积极性。
2.2与当地科技信息结构合作。地方性科技信息机构是在政府引导下的公益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功能。其具有把握政策信息准确,并且与企业关系融洽,了解企业所需等特点,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地方性科技信息部门,与其合作,利用其基础资源优势,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以进行跨地区信息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3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
公共图书馆想要为企业提供服务,首先需要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对其需求的信息特点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想要提供企业的信息具有高质量,实效性,就必须不断地研究企业所需要信息的特点,建立互相交流平台,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信息。从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来看,目前企业间竞争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掌握以及使用情况的竞争。可以说信息资源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哪个企业对信息掌握的全面、迅速,哪个企业就具有竞争的先机。在实践中,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企业的需要采取实效性强,实用性强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
3.1利用现代互联网通信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目前最方便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公共图书馆与民营企业连接,通过邮件、MSN等电子通讯形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一般可在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使用项目上为民营企业建立独立登陆窗口,设置流动密码,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
3.2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编辑整合,为企业提供分类详细的专业性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储存非常大,所以应该将现有文献按类规划编排,根据不同分类方式,进行编辑造册,方便民营企业使用信息时查找,特别是商情简报资料,把收集到的有关媒体信息进行全面的快速的分类编辑,为企业提供实效性强的商业信息。
3.3举办学术性讲座培养民营企业情报人才。提供民营企业情报人员培训是解决民营企业掌握信息不灵活,情报资源收集匮乏的有效方法,公共图书馆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专业性强的情报人才,其培训内容包括,网络技术的使用,情报信息的收集,信息分析等。使得企业情报人员能够熟练运用手中资源为企业获取相关企业需要的信息,如相关政策法规,竞争对手信息,市场行情,最新科技资讯等,为加大企业竞争力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