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正式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淘汰落后冶炼产能、推动企业重组和技术进步、鼓励大型企业开发海外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规划将按期淘汰落后冶炼产能作为重点目标。明确提出了在今年将淘汰30万吨铜冶炼、60万吨铅冶炼、40万吨锌冶炼的目标,同时还将在2010年前淘汰80万吨电解铝产能。对此,市场分析人士纷纷表示,此次行业规划在注重有色金属长远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解决目前“产能过剩”的难题。有分析人士乐观表示,仅这点来看这可能是推动目前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直接动力。
但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以及行业供需等因素,中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9币李追阳认为,由于规划期是09―11年,所以投资者不要希望有色行业振兴规划会给行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同时表示,由于国内经济复苏迹象明湿,加之有色已迎来消费旺季,所以在第二季度行业有望全面扭亏。
4月份金属价格环比大幅上涨
4月份,国内外金属价格继续反弹走势,除黄金价格小幅回落之外,其他金属价格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国内铜价涨幅最大,月均价环比上涨25,7%,镍、锌及铝均价坏比分别上涨20,9%、13,3%和8,6‰即将步入消费淡季的压力下,铅价涨幅只有2,1%。
对于四月金属价格的上涨,李追阳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减产及收储计划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电解铜为例,1―3月国内电解铜产量在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同时,而年初以来铜价上涨幅度接近50%。可见除减产因素外,国内收储行动对于金属价格的回升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国储局通过国际市场收储铜,对于LME铜价起到极强的提振作用。李追阳认为,市场把本轮铜价的上涨归因于“中国需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人们似乎很难再找到能够解释铜价上涨的其他积极因素。
经济复苏预期是有色价格的重要支撑
09年以来,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经济数据仍然不佳的背景下,金属消费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然而,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暴增的刺激下,市场对中国金属消费的预期重新乐观,加上中国年初以来金属进口需求大幅上升,“中国因素”重新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
从影响金属消费最直接的因素一制造业来看,中国制造业年后开始逐步复苏,工业生产增长率显著回升,1―2月份同比增长达到11%,3月份虽小幅回落,但相对08年底仍有较大的回升。从趋势上看,制造业的领先指标一采购经理人指数则是连续5个月回升,3月份则进入50以上的扩张区域,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中国制造业仍将处于复苏通道中。
同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际经济虽不及中国经济反弹难么强劲,但是也看到了一些见底的迹象。从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房地产市场虽没有显著回升,从开工、销售数据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见底的迹象。
总之,根据李追阳分析,从国内外近期的数据来看,经济触底的迹象越来越来明显,特别是中国将逐步复苏通道的预期有望逐步增强。
从需求上看,李追阳认为未来金属消费需求正在回升。09年以来,中国金属消费需求的回升是价格反弹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数据来看,1-3月份大多数金属的终端产品产量均同比出现较大增长。从铜材、铝材来看,3月份产量迅速’恢复,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1,4%和15,6%。从金属终端消费主要的ll类商品来看,大部分产量增速在加快,或者减速在放缓,只有发电设备、电动机等还不太理想。另外,3月份有色金属下游消费开始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从过去5年的铜材、铝材的生产数据来看,3―6月份体现出显著的“旺季”特征,这也给二季度的金属市场增添了活力。
除需求正在好转外,李追阳认为美元贬值预期也是金属价格的有力支撑。金属除了商品属性之外,其价格走势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美元、原油是非常重要的两大因素。
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均以美元标价,其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之前的报告中我们多次分析了美元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这里就不再累赘。自08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衰退忧虑中,全球资金流向相对安全的美元资产,驱动了美元的快速升值;随着经济见底、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化,风险偏好的重新上升,无疑会给美元带来新的压力,加上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下,增加了市场对美元的不信任度,美元可能会重新阶段性的弱势,形成对金属价格的支撑。
另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原油价格走势。自3月初以来,原油价格步入反弹通道,若原油价格继续回升,将对基本金属及黄金价格形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其走势对其他商品的心理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原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其价格变化无疑会改变投资者对高耗能商品成本变化的预期,从而驱动价格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长期铝价与原油价格走势具有非常强的一致性。
总体上,影响金属市场的积极因素在增加,特别是消费环比大幅改善,价格已经触底反弹。但是,经济已经见底,或者出现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西方国家金属消费同比下降幅度仍在10%左右,而中国今年金属消费增长速度预期在10%以内,全球金属消费需求整体会出现小幅的下滑。
当然,他同时也表示,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采取了大量的“非常规”经济刺激计划,货币发行量暴增,一旦市场流动性释放、或者美元出现快速贬值走势,不排除金属价格出现阶段性脱离供需的大幅波动,从而带来矿业股的交易性投资机会。
行业有望扭亏 但估值略高
09年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主营收入692亿元,环比继续下滑15%,净利润-9,96亿元,环比减亏近110亿元;如果剔除中国铝业近19亿元的亏损影响,一季度行业能够实现扭亏格局。从各自行业来看,只有铜行业实现扭亏,铝、铅锌行业大幅减亏,仍有小幅的亏损;而黄金继续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商品价格半年下跌幅度达56%,前期价格巨幅下行催生了近期商品市场内在的反弹要求,金属铝期货价格一路从去年12月8日的最低每吨10100元上涨到现在的12000元左右,上涨约16%;而大连交易的黄大豆指数也从每吨2860元涨至3430元附近,涨幅约17%。
技术性反弹是诱发本轮反弹的重要内因,国家收储、基金调仓、产能缩减以及季节性因素等一并推动了反弹行情的发生。尽管从品种表现上看,有色金属与豆类农产品的近期反弹幅度接近,但不同品种间的走势分化已在所难免,各产品在本轮反弹中的持续性和反弹力度都会有所差异。
有色金属近期整体走强得益于国外指数基金的投资权重调整、国家收储传闻以及为避免价格进一步下挫,行业所采取的缩减产能行为。
指数基金方面,每年年初国际主要的商品指数将重新进行权重分配,进而引起不同商品的买入和抛出。在各种商品指数基金中,S&P GSCI Index(标普一高盛商品指数)和Dow Jones-AIG Index(道琼斯一美国国际集团商品指数)的规模最大,占商品指数投资总额的90%。相对于2008年12月31日的实际权重,2009年DJ-AIGIndex指数的目标权重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如下表),铜投资比例拟增加2.8%、锌拟增加1.0%。指数基金的调仓行为在短期内势必会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利多,但是权重调整一旦完成,其产生的脉冲式影响也就逐步衰弱。
国储局对有色金属的收储行为以及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对产能进行一定规模的缩减,也对近期有色金属价格的上行产生促进作用。1月14日上午,国储局在完成对29万吨铝及30吨铟的收储后,又向株冶集团、锌业股份等7家国有冶炼企业收购5.9万吨的精炼锌。尽管消息公布当日,有色期货价格再次集体走强,但国家的收储行为也仅仅是缓解了当期的供给压力,并不会改变目前整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状态。一般来讲,国家收储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缓解企业生产过剩、维持冶炼的正常运作,这与企业自身削减产能的功效异曲同工。究其根源,能够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还是当前全球经济状态下的市场供需状态。
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继续下滑,而有色金属的库存也仍在增加。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无法为金属用户提供增加采购量的动力。
豆类等农产品的走强同样受到收储政策的影响。国家近期多轮的收储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基本面整体疲软的大格局。国家收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是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一部分。
周期性波动是有色金属行业基本特征。作为工业原材料的提供商,有色金属行业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在资本市场上,其波动更频繁,因此把握趋势至关重要。2009年的五个完整周期和2010年前三季度三个完整周期,表明震荡市中,有色金属板块仍有趋势性机会。
短期调整不改行业中期向好趋势。2010年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优异既有基本面因素,也有金融属性因素,其中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是最主要的推动力。虽然紧缩控通胀预期和美元反弹等因素短期内会影响金属价格走势,但由于经济持续向好,需求复苏和供给受限等因素将促使行业中期基本面好转。此外消费旺季到来之前,行业二次补库存将拉动金属需求,有利于金属价格持续向好。
子行业判断:基本金属>贵金属>小金属。受益于价格上涨和需求旺盛,基本金属业绩快速回升,一旦盈利能力恢复至最优状态,估值优势明显;贵金属价格创新高后调整压力加大,关注黄金、白银的长期投资机会;刺激小金属行业的政策利好仍然存在,但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透支未来业绩成长性,关注调整后的介入机会。
“进攻+主题+防御”三种风格主线选股。进攻路线:价格受益,寻找具备资源优势,业绩价格弹性大的标的,如西部矿业、金钼股份等;主题路线:整合受益,寻找央企整合大背景下,存在资产注入预期的标的,如五矿系的株冶集团、金瑞科技等;防御路线:消费受益,寻找与消费品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深加工标的,如南山铝业、鲁丰股份等。
投资策略:“略做休整,积极介入”。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降低,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虽然存在紧缩预期、美元反弹等不利因素,但当不确定性消失后,有色金属行业仍具有投资机会,给予行业“优异”的投资评级。根据我们三种风格主线的选股标准,建议重点关注:安泰科技、西部矿业、金瑞科技、南山铝业等。
我们发现,每一次有色金属板块的大牛行情,必然伴随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飚升。因此,未来有色金属价格的如何走向,将是我们判断有色金属板块的最主要依据。
金融属性将重新释放
流动性是有色金融属性的主要推动因素,而我们所指的流动性更多是指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流动性。
尽管上半年流动性的减少打压了金属价格,但是我们预计下半年欧美流动性将逐步回归,主要原因如下:1、下半年欧元区“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使得欧元区流动性宽裕,而受财政紧缩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长速度将受影响,宽松的流动性将流向商品市场;2、随着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深化以及欧元区救市政策的出台,风险厌恶情绪逐步降低,避险资金对美元需求减少,美元反弹幅度遭遇限制;3、美国目前就业市场不稳以及通货膨胀维持低位,美联储超低利率政策将在年内维持。
我们用转换成美元为计价单位的欧美日的综合马歇尔K系数(M2/GDP)来衡量全球流动性,根据我们对下半年M2和GDP的判断,宽松的货币供应量(M2增加)、经济复苏步伐缓慢(GDP增速降低)以及美元指数汇率回落都将使得马歇尔K系数上升,这预示全球流动性将回归,而流动性的增加将对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商品价格形成支撑,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将重新释放。
升值对金属价格的影响
金属价格走势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供求状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而且对绝大部分金属来说,中国是净进口国。一般来说,本币升值一般发生在本国经济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上升之际。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金属消费量的大幅度增加,推高金属价格。因此,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金属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有一定道理的。
汇改重启之后,人民币缓慢升值将会是大趋势,而这必将会引发一系列类似2005年开始的连锁反应,热钱对巾国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金属市场上来。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增强,对于大幅需要进口的有色金属商品来说,国内进口的增加,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所以人民币升值在金属市场具体表现上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期货市场外强内弱互相引导的局面。可见人民币升值对金属市场价格来说具有双重推动效应,而这种效应叠加将会促使其走出一轮较大的上升行情。
投资建议
从2002年开始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上行,并在2008年7月达到历史性高峰。2008年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莱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暴跌,2008年12月跌至低谷。2009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持续性走高,尤其是期货价格上涨明显,2009年年底,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了约28%和58%,总体水平基本回升至2007年4月的水平。
一、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总体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在半年内跌去了过去四年多的持续上涨。从2009年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朗,加之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实体市场还是投机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开始增加,影响全年初级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以来,在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回升幅度明显加大。
2009年年初,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预期的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出现4%的上升,2月和3月持稳后,第二季度出现一轮连续上攻行情,8月达到阶段性高位后,9月小幅下跌,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保持近2%的上涨,12月在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下,带动其他商品价格小幅下降。从全年来看,主要商品现货、期货价格水平分别累计上涨28.4%和58.4%,期货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或领先于现货市场,但和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7月相比,仍下跌了35%和32%。
从不同类别商品来看,农产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工业品。从2009年全年来看,尽管原油、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价格走势领先于油脂油料类、食糖、纺织原料等类别商品,但后者走势表现得更为稳健,全年涨幅还高于生产资料。2009年农产品价格累计上涨了29%,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3%。这一年里,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五个月环比出现了下降,但其中农产品价格有三个月降幅微弱,比较而言,而生产资料价格仍体现为较大的涨跌。
2009年两大类商品均不乏亮点,部分品种走势出人意料。农产品类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糖类,2009年全年累计上涨约90%,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高近60%。其次是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36%,也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2009年年底前,国际市场大豆、食用油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全年油料油脂类价格累计上涨23%。2009年,除玉米价格受国际油价飙升而出现12%的上涨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呈较为稳定走势,全年累计上涨约4%,大大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原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升一直是全年市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桶40美元最高涨到81.37美元,按月平均价格计算,全年累计上涨约83%,但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相比,仍低40%左右。2009年汽油、柴油价格也分别上涨了103%和40%。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贵金属价格屡次创造新高,全年黄金价格上涨约37%,白银价格上涨72%。2009年,天然橡胶价格累计上涨达到92%,化工产品价格上涨49%。在有色金属市场中,铜、铅、锌价格涨势突出,分别上涨了95%、138%和98%。而钢材类价格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2009年表现低迷,整体下降约23%。
二、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上涨面广,部分商品涨幅大,在统计的近50个商品中,除小麦、钢材类价格略有下降(比2008年12月,下同),铁矿石价格下跌近12%外,其余商品均出现明显上升。
(一)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油期价已经滑落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尽管全球供略大于求,2009年前两个月基本围绕40美元窄幅波动。但3月中旬以来,美国实施多重刺激经济举措,经济复苏、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投机资金也有所活跃,国际油价在6月初突破每桶70美元后,原油期价连续创出年内高点,最高时10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81.37美元/桶,11月基本在80美元范围内波动,12月波动中略有回落,降至每桶70美元水平。12月,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累计上涨了82%和73%。
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2009年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12月价格分别比上年12月累计上涨了103%和40%。
(二)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铜、铅、锌为最
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信心持续恢复,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市场,金属的需求步入高峰。2009年,除2月出现短暂下调外,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走势,尤其是4月和8月上涨突出,涨幅达到15%。全年,铜、铝、铅、锌、锡、镍期货价格分别上涨97%、27%、140%、98%、35%和74%。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最高时在12月初达到7094美元/吨,铅、锌价格也达到一年来的高点,均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20%左右。
受需求增长持续不振影响,2009年钢材价格出现震荡下行走势,全年黑色金属价格水平累计下降25%,其中冷轧薄钢板、热镀锌薄板价格分别下降了5%和42%。
(三)大豆、食用油价格高位上升
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呈波动上升态势,6月11日现货、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吨436美元和466美元的当年最高价,此后价格大幅下降。10月和11月大豆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升,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从10月初的每吨304美元和325美元升至11月30日的367美元和390美元,涨幅分别为20.72%和20%。12月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年底美国大豆现货、期货价格比年初分别上升7%和8%。豆油价格走势与大豆基本一致。年底美
国市场豆油现货、期货价格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12%、18%。
上一年度南美大豆减产,本年度期初结转库存下降是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阿根廷、巴西两国大豆产量分别比2007/08年度减少1420万吨和400万吨,降幅分别为30.74%和6.56%;本年度期初库存与上年度相比分别减少573万吨和723万吨,降幅分别为26.33%、38.25%。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大幅增加18.68%,当年产量高于消费量165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增加34.61%。
(四)粮食价格低位震荡
由于上年国际粮价大幅走高刺激了各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致使上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快速增加,而2009年粮食市场实体需求仍未出现明显增长,且粮食品种金融投资属性较弱,导致2009年国际粮价走势远弱于原油、金属、油脂等商品。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每月价格变化不大,在4、5月及年底分别出现了一轮小幅上升,但总体呈弱势运行。截至2009年底,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4%。其中,小麦价格下降5%,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5.5%和7%。原油价格高位上升,美元延续下跌走势,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乐观情绪,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行。而泰国政府公布稻谷收购政策以及在印度、菲律宾出现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刺激下,稻谷市场出现较大上涨。由于天气干旱,本年度印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减产严重,印度联邦政府预计2009/10年度夏播谷物总产量可能比上年减少18%,印度将由出口大米转为进口大米,推动大米价格上行。
(五)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创新高
2009年上半年,金价走势平稳,多数时间还一直在900-100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震荡。但进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担心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高通胀、各央行购金增储、投资性需求激增以及美元长时间大幅贬值,因此行情明显加速,尤其是进入第四季度后涨势更加凌厉,不断刷新历史高点,最高时12月2日纽约市场黄金、白银期货价格分别达到1212美元/盎司和1929.5美分/盎司。12月黄金、白银价格比上年底分别上涨了37%和73%,创下了黄金自商品化以来的年度最大涨幅,而黄金价格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了13%。
(六)棉花、食糖、天胶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升
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期末库存下降,消费量增加,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据估算,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23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5%;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47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为11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37%。棉花价格在第一季度持续走低后,4月开始出现加速上涨态势。全年棉花累计涨幅达到42%。
食糖是2009年全球商品市场中最为突出的品种。截至2009年底,洲际交易所(ICE)的原糖3月合约价格已超出26美分/磅,刷新二十八年来历史最高。糖价的飙涨与巴西糖产出的缩减有一定关联。作为全球最大产糖国,巴西2009年的湿润天气延迟了甘蔗的收割,糖产量因而受到影响,并进一步限制了国际供应。同时,金融市场的回暖似乎也助推糖市,使得基金多头择机进入市场。
天胶价格主要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带动,同时,全球天胶主产区东南亚的天胶生产旺季产量仍然没有放大,欧洲和日本的汽车销售仍然保持上年同期水平。美国汽车销量创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车市在政策刺激和行业复苏的双重推动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带动橡胶需求快速增加,全年天胶价格累计上涨近90%。
三、2009年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原因
推动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低利率释放的流动性、大宗产品的投机属性和美元贬值,而2008年下半年的恐慌性暴跌也为反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009年,在世界各经济体持续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拉动消费需求,世界经济逐渐摆脱衰退并出现复苏势头。3月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功能,金融市场开始了一波较大幅度的反弹。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开始走向复苏,市场预期衰退的幅度减少,这不仅拉动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也从心理预期上调整了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判断。而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凸显,推动了期货市场价格的高涨。
此外,从一年来美元汇率走势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选择抛售欧元及其他货币,转而买进美元寻求避险,促使美元从2008年9月迅速攀升,2009年3月涨至高位,此后美国金融市场开始恢复,股市和期货市场从低位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抛售美元,美元汇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走势。目前反映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美汇指数(DXY)比2009年3月初的高点下降了近15%。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也是推高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发展方向
2010年,世界经济将步入后危机时代。2009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12月联合国报告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4%,而欧佩克(OPEC)预期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9%。因此,尽管复苏过程曲折,但是世界经济实现低速增长,世界贸易稳步回升,在2010年将逐步明朗。经济走好将为商品市场价格上升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同时,美联储在2009年11月会议上决定仍坚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超低利率,这也成为欧盟、日本等国的共同政策。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2009年底美元出现小幅上升的势头,但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将迫使美元在2010年上半年前继续贬值,这些因素都为后期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应该看到,2009年底,绝大部分商品均达到年内高点,部分商品价格甚至已经达到历史性高位,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稳的情况下,仅靠流动性、低利率、美元连续贬值及因此带来的通胀预期推动的上升行情并不能够持续,实体经济的回暖才是拉升价格的根本。综合各方面因素,上涨形式将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上攻。预计,2010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先降――后涨――再稳的走势,在实体需求提升后,商品价格将可能达到新的水平。从下半年开始,预计主要经济体将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影响。
五、2010年国际市场主要品种价格走势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表示将继续延续已经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目前各国经济货币政策虽有微调,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大幅紧缩。可以预计,2010年上半年以前,经济刺激政策并不会退出。而这一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将推动大宗商品进一步金融化,推动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行,主要表现为石油、有色金属等投资属性较强的品种领涨,使得在2010年上半年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一)粮食
从2010年全球粮食市场的产需变化来看,尽管粮食产量仍可能高于需求,但产量有减少趋势,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2010年将处于粮食市场产需关系改善的时期,对粮食价格产生提升作用。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2009/10年度世界谷物产量预计比上年度下降1.52%,达到21.97亿吨,需求量比上年度提高1.73%,达到21.84亿吨,当年谷物产量仅略比需求量高0.59%,而上年度产量比需求量高3.9%。
但高库存仍是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将是抑制粮价上涨速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2009/10年度粮食期末库存量预计达到4.57亿吨,是八年以来的最高位,比上年度增加2.87%。从对粮价变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库存消费比看,目前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为20.9%,大大高于17%的安全水平,不利于粮价大幅度上涨。
从粮食价格周期波动特性来看,国际粮价底部运行期即将完成,预计2010年前期将继续低位运行,后期有可能步入缓慢上升周期。
同时,2009年国际投机资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属、油脂类商品中,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机转投前期涨幅较小、目前价位较低的粮食品种,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高粮价。
综合来看,2010年前期国际粮价将延续目前的低位小幅波动走势,后期借机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在高库存、低贸易的影响下,价格涨幅受限。
(二)原油
2009年,纽约原油期货平均价格约62美元/桶,比2008年的平均100美元/桶下跌了38%,但从全年走势来看,油价已经处于稳步回升的通道之中。从2010年的供需情况看,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认为,201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将达到8610万桶,较2009年增加1.7%,全球原油市场基本面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原油供应受OPEC影响极大,而OPEC的油价心理价位在70-90美元,如果长期低于该水平,OPEC将减少低成本油田产量。但目前美国的馏分油库存仍然维持在五年来的较高水平,抑制价格上升速度。总体来看,2010年国际油价将呈现温和升值态势。预计第一季度将在每桶72美元上下波动,第四季度达到85美元,期间将突破百元大关,全年石油均价预计为每桶80至90美元。
(三)金属类
中国需求是世界金属消费的主要动力,2010年中国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而发达国家复苏也将带动需求,预计2010年金属消费需求会迅速回升。尽管2010年前期存在下调的可能,但预计第二季度国际铜价将达到每吨8000美元,年中有可能创造历史新高,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正常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将出现季节性放缓,而且后期可能面临美联储升息及全球调息升温的情况,价格出现震荡。预计2010年铜均价约为7000至7500美元。
(四)纺织原料类
目前国际棉花的供需处在失衡状态,面临着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走低的问题。据估算,2010年全球棉花产量比上年度减少4.5%,棉花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大幅下降13%,在2010年9月新季棉花上市前,棉花的供需难有较大改观。而后期随着纺织服装的复苏,新季棉花的产量亦不容乐观,对价格构成持续拉升。
(五)食糖
2009年,在巴西产量下调及投机基金的积极介入影响下,国际糖价翻番。2009/10年度全球食糖产量预计为1.535亿吨,消费量预计为1.538亿吨,仍呈供求偏紧状态,糖价有继续冲高可能。但2010年新榨季开始前,2010/11年度全球甘蔗种植面积很可能因糖价的高企而大幅增长,投机基金也将退出糖类市场,导致糖价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