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并购的动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6-0020-05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公司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即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被视为公司金融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行为,也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有力手段。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对公司并购理论的研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并购理论体系。相形之下,虽然我国的公司并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并购起步较晚,至今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但国内学者对公司并购问题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近30多年以来,国外公司金融的研究者们有关公司并购问题的解释作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大量研究已经对并购的价值创造问题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公司并购并不能为主并公司股东创造短期股东财富或提升主并公司的长期绩效,这引发了人们透过现象追溯本源的兴趣,即对并购动因的探讨。由于公司并购事件的发起人一般是主并公司,而倘若主并公司没有发起并购行为,股东价值就不至于毁损,那么对并购事件无论在发生频率或是所涉金额上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认为,目前多数的传统公司并购动因理论无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对于并购动因问题的探索如果基于价值视角展开,即基于“果”探寻“因”,则更有益于揭开并购之谜。
一、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
在早期西方并购动因理论体系中,有一类理论认为并购可以创造价值,如若对其进行梳理则可归纳为表1中的6个方面:
(一)效率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在于探讨有限资源如何达到最佳配置的问题,而效率理论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对企业并购进行解释的。并购的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并购存在潜在效益,通常表现为企业业绩的改善或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而根据这些潜在协同效应的具体形式,效率理论又可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战略性重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价值低估理论。
(二)信息与信号理论
Bradley等(1983)提出了并购的信息与信号理论,他们认为并购活动会散布关于目标企业股票被低估的信息并且促使市场对这些股票进行重新估价。这一理论包含两个假设:其一,并购传递了目标公司股权被低估的信息,就目标公司而言,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就会有市值重估的产生,即“坐在金矿上”或“待价而沽”;其二,并购要约的公告或关于并购的谈判将向目标公司管理层传达某种信息,激励管理者应该从事更有效率的管理活动,也称为“鞭策效应”。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无论并购最后是否成功,目标公司的价值在要约收购中总会被明显提高的现象。
(三)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指并购产生于主并公司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垄断性意愿,而垄断性的来源有两方面,包括:通过并购,主并公司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提高市场份额,从而使行业集中度增大;通过并购,主并公司增大了生产规模,其与供应商或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随之增强。因此,为了获得更强的市场势力,进而获得超额利润,公司并购活动成为主并公司追求垄断的结果。
(四)税盾理论
税盾理论强调的税盾作用对于并购发生的解释在于当一个存在累积税收损失或税收减免的公司与另一个需要支付税收的公司合并,或低税收的一方收购高税收的一方,则可产生合理避税的效果,公司的股东价值随之增加,而增加值应该等于节税金额的现值。
(五)再分配理论
再分配理论指的是公司并购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并购利益从债权人转移至股东,或从一般员工转移至股东及消费者,因此,多数情况下主并公司股东作为受益人,一般都会赞成这种并购活动。基于这一理论,McDaniel(1986)指出,企业并购并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并购中股东可能攫取了债权人的资本收益或令其承担资本损失。而从再分配的视角上来看,并购的税盾理论也可以视为是并购利益从征税部门(政府)转移至并购企业的一种利益再分配。
(六)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早期的代表性研究有Richardson(1960)、Alchian(1969)和Williamson(1975)等。Wil-liamson(1975)则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资本市场的三个理由:其一,外部资本市场在获取企业内部信息时存在障碍或成本过高,很难根据市场状况对经营进行迅速的微调,显然,内部资本市场在这些方面均占有优势;其二,内部资本市场中企业转移或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其三,内部资本市场增强了企业避开法规限制及合理避税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因此,通过并购实现企业集团的资本市场内部化,可以提高公司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西方早期的并购研究者们已经从6个方面对并购动因进行了解释,但是,当研究者们开始对公司并购现象展开实证研究时,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则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其中,对于“并购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的关注首先要归功于Jensen和Ruback(1983)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他们指出并购可以为目标公司带来巨大的超常收益,而主并公司获得的超常收益却近乎于零。并且,与Jensen和Ruback(1983)具有类似观点的公司并购研究不在少数(Asquith,1983;Brad-ley等,1988;Dodd,1980;Firth,1980;Ruback和Mik-kelson,1984等)。而针对近二十多年来公司并购事件展开的研究表明,公司并购给主并公司带来的价值减损正在恶化(Mitchell和Mulherln,1996;Andrade等,2001等;Moeller等,2005)。基于上述有关公司并购结果的文献,人们发现主并公司在并购中并未为自身创造价值,而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因此这促使研究者们透过现象对以往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进行反思。
二、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
为了弥补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在对并购现象解释时的缺陷,研究者们开始沿着两条理论脉络
研究公司并购动因问题,其一是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其二是“自大(Hubris)”假说(Roll,1986),这两条理论脉络构成了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即表1中传统并购理论的第二个分支。下面,本文对公司并购的理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分别展开述评。
(一)理论
威斯通等(2003)将问题与管理主义理论归为一类,实际上管理主义理论的出现要先于理论,但后者的内容涵盖了前者并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另外,本文认为并购的自由现金流假设实际上产生于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将其作为理论在并购问题上的一个延伸是更为恰当的。Jensen和Meckling(1976)在Berle和Means(1932)提出的两权分离命题基础上提出了理论,也称为成本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具有机会主义动机的管理者会进行不当的在职消费或王作懈怠等,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最大化自身的利益,由此产生了成本。
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当管理者仅拥有部分企业股权或剩余求偿权时,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可以表现为管理者工作“偷懒”或追求过度在职消费,而并购或接管可以成为缓解这一冲突的市场机制之一。然而,基于理论的观点,公司并购也可能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冲突的表现,而管理者与股东的激励不相容对并购动因的解释存在三类情形,管理者可能为了寻求私有收益(Amihud和Lev,1981;Agrawal和Mandelker,1987;Bliss和Rosen,2001;Datta等,2001;Grinstein和Hribar,2003;Harford和Ij,2007),建立企业帝国(Jensen,1986,1988)与进行堑壕(Shleifer和Vishny,1989)的自我保护而发动并购行为。因此,在研究公司并购动因问题上,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
虽然上述理论的视角为解释公司并购的动因提供了一个严密的分析框架,并且其研究触角已经深入多个维度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不可否认人们对并购为什么会创造或损毁价值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开(Jensen和Ruback,1983;Andrade等,2001)。为此,Roll(1986)首次提出并购的“自大”假说,认为主并公司管理者对目标公司作出高于目前市场的估价,由于此管理者的非理性动机主并公司支付了过高的溢价达成了并购交易,而这是导致主并公司股价下跌而目标公司股价上升的原因。延续这一研究思路,Hayward和Hambrick(1997)的实证结果表明,CEO的过度自信的确导致主并公司支付了过高的溢价,这一关系在弱势董事会存在的公司中更显著,并且CEO过度自信水平与主并公司的股东财富损失正相关。Shefrin(2007)指出“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管理者热衷于发起公司并购事件,即使市场并不看好这些并购。”
三、国内的相关研究
在对国内并购动因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后,本文发现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的特殊性,尤其是特殊的股权结构与政府干预对并购活动的影响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比如,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将股权集中度过高的公司并购动因视为“投机性资产重组”或“政府干预性资产重组”;陈信元等(2003)也提出了与之类似的“机会主义资产重组”概念,对资产重组与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李增泉等(2005)指出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我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方军雄(2008)发现地方政府干预的确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影响,表现为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更易实施本地并购、更多的实施无关的多元化并购,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则可以突破地方政府设置的障碍,实现跨地区并购;潘红波等(2008)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他们发现地方政府出于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的考虑可能损害或支持当地国有上市公司。
另外,国内研究者们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并购研究也丰富了西方传统并购的理论体系。张宗新和季雷(2003)则基于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对“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公司并购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动态博弈和均衡的结果。谭劲松等(2003)对10起换股合并案例进行研究后指出这10起换股合并的动因并非效率因素,而是受到多方利益博弈所决定的。李善民和郑南磊(2007)认为并购活动打乱了并购前的权力分布格局,并购后利益相关者采取对抗性策略,使得并购中潜在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主并公司股东不能获得财富效应。而陈玉罡和李善民(2007)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对我国的公司并购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认为主并公司进行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显性和隐易成本。
可见,我国多数并购研究成果的取得是来自于在西方并购动因理论框架外探寻并购动因的答案,因此,虽然国内学术界已经采用了国外部分成熟的并购动因理论对我国的并购现象展开讨论,但尚无法以西方成熟的并购动因理论对我国的并购现象作出充分的诠释。其中,张秋生和周琳(2003)认为对于并购协同效应预测和评估至今仍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此限制了国内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张新(2003)指出西方并购理论中的协同效应、自大假说和理论对我国公司并购的动因及主并公司价值毁损的现象具有一定解释作用;王培林等(2007)发现自由现金流量的成本可以对我国的公司并购作出解释,但企业的负债水平对管理者的行为没有显著的约束作用;李善民等(2009)基于理论,选取管理者私有收益的视角对我国并购展开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已经成为高管谋取私有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为理论对我国公司并购现象的解释给予了支持。
相对于上述理论在我国并购问题中的运用,我国研究者对公司并购行为学解释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总体而言,国内学术界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在并购问题上的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意见。傅强和方文俊(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另外,吴超鹏等(2008)认为管理者因首次并购成功而产生过度自信偏差,但连续并购绩效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效应和学习效应何者占优。与上述国内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姜付秀等(2009)的实证研究关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的关系,但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之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可见,到目前为止公司并购的行为学解释在国内学术界还尚存一定的争议。
四、未来并购动因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并购;动因;价值创造;价值转移
1 公司并购动因国外研究综述
兼并与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从19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随着并购浪潮的席卷。在国外对公司并购动因的研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动因理论体系。
(1)价值创造动因理论
作为理,并购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动因理论有:协同效应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一是协同效应理论。Ansoff(1965)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理论,即是指并购双方资产、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即合并后公司的整体业绩会大于合并前各自原有业绩的总和。Sirower(1997)认为如果并购后的业绩改进已经被市场预期,那么该预期将以并购溢价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归集到目标公司股东手中,也就是说,收购公司股东实际上能获得的并购净现值是:净现值=协同效应一溢价。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是指由于规模经济。合并后相关业务单元的成本降低;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合并后公司的资本成本下降;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合并后,收购公司更优秀的管理技能注入目标公司以提升目标公司的绩效。
二是价值低估理论。Weston等(1998)指出在并购时应考虑目标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总额与其全部重置成本的大小,如果后者大于前者,表明日标公司的市场价值被低估,此时可以通过并购刺激市场对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重估,从而为并购双方创造价值。Holdemess and Sheehan(1985)认为收购公司通过在低位上购入目标公司股票(即使是付出高出现有股价的溢价),而后整合双方业务、并促使市场发现目标公司在整合后的新价值,将目标公司股价提升到其应有的高位,便可从前后价差中获利。
三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Manne(1965)最早提出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ory),该理论指出公司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且其价值独立于如规模经济或垄断利润等其他因素。Manne(1965)假定公司的管理效率与其股票价格高度正相关,公司的在位管理层越不称职,其股价将越低迷,而通过接管者对公司管理的改进后。公司股价将有所提升,进而接管的收益也将越可观,因此公司的在位管理层越不称职,公司潜在的接管者会越多,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越大。因此,Manne(1965)认为许多并购的发生正是由于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并有力地保护了没有公司控制权的小股东利益。
四是交易费用理论。Coase(1960)首先提出交易费用,他指出市场运作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经理人来支配资源,能节约某些市场成本。企业的出现和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而从企业并购的角度来看,通过并购,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可以优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此后,Klein等(1978)通过纵向一体化和契约可以避免机会主义者掠夺可占用准租金的成本,如果一项有可占用准租金的资产强烈依赖于其它专用性资产,那么这两项资产归属于某一方所有是最优的,即通过并购实现资产一体化。
(2)价值转移动因理论
作为理,并购实现财富转移的动因理论有:理论和自由现金流假说、税盾效应、掠夺者理论、实物期权理论等,不仅限于股东之间,还体现在股东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转移。
Berle和Means(1932)通过对1929年美国的200家大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研究发现,现代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即被称为问题。问题体现另一种财富的转移,即收购公司的财富向利益相关者的转出,也有人称为并购不创造价值。股东和管理者在决策和风险收益上都有许多不同,如股东可以投资多家公司,而管理者则着力于一家公司,公司的成败对股东和管理者有明显的风险差异。Mueller(1969)提出了混合兼并的管理主义理论,假定管理者的报酬是企业规模的增函数,管理者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会愿意接受一些投资报酬率较低的项目。由于并购这一外部成长方式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收购公司管理者会宁愿在并购回报鞍低、不符合股东利益的情况下,依然发起并购。
Jensen(1986)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7自由现金流(free cashflow)假说。自由现金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管理者交出这部分现金而不是将其投资于收益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或组织之上”。但Jensen(1986)指出,管理者实际上不愿意这么作,如果将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则减少了管理者所能控制的公司资源,而管理者的业绩和报酬则和利用控制的公司资源进行的增长密切相关。此外,若将自然现金流返还股东,则可能出现负债融资,既增加成本又增加风险。自由现金流假说意味着,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倾向于进行低效率或降低价值的收购活动”。一般而言并购前大部分收购公司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但并购后却使得主并公司的价值下降。
Weston等(1998)认为在并购中的税盾效应指财富从政府(一般公众)向收购公司的转移,在税法完备、执法严格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通过并购取得税盾效应主要有:1)并购一些有累积税收损失和税收减免进行合法避税;2)通过并购增大资产,扩大折旧额;3)内部投资机会较少的成熟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成长型企业,用资本利得税代替一般所得税等。
掠夺者理论是指收购公司掠夺目标公司股东和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财富,主要通过绿邮、成功接管后的裁员以及收购公司高管在并购后的过高薪酬等方武,其中通过接管后的裁员来降低成本则将财富从目标公司转移到收购公司股东。Gertz和Baptista(1995)的研究表明,通过进行成本削减所实现的利润增长程度,通常不如采用其他战略所能达到的利润增长程度;而Walker和Mart(2001)则进一步认为,由于成本削减计划影响了员工对公司的信心,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也不易提高利润。
实物期权理论中也说明7通过并购债权人的财富会向股东转移,根据Black―Scholes公式,若公司通过并购进入更高风险的行业,公司收益的波动增大。公司股
份的价值也会上升,而债权人能获得的还本付息却已经在初始契约中约定好,则公司收益的波动增大只会增加债权人的风险却不会增加债权人的收益,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将下降,可见公司债权人的财富向股东转移。而共同保险效应却认为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收入流不完全相关,合并后总收入流的稳定性将增加,从而提高债务的安全性。Galai和Masulis(1976)进一步认为,如果并购没有协同效应,债权人财富的增加是源自股东财富的相应减少。
(3)有限理性动因理论
作为有限理,自大假说理论等认为,并购并无价值创造内在驱动。而是由于决策者自大导致财富毁损。
Roll(1986)提出了自大假说,其结论与价值低估理论相反。Roll(1986)认为不是因为收购公司拥有私人信息,而是因为收购公司部分决策者的自大,即自以为在公司估值上能够比市场作得更好。才导致了收购公司愿意付出溢价去并购目标公司。由于这部分决策者自以为存在的协同效应或其他并购价值来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最终将被市场证明是过度支付,收购公司将因此陷入典型的赢家诅咒情境,其股东的财富将被损毁。MueUer和Sirower(2003)以1978―1990年间大公司之间的168起并购为样本,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并购产生了协同,反而有相当的证据是被管理者的自利和自大所驱动。
Jemison和Sitkin(1986)提出的战略决策过程理论,则处于价值低估理论与自大假说理论两个极端之间,其进一步揭示了并购中内含的不确定性,并购的初始动因并不能决定并购的最终价值,还须考虑并购前的尽职调查谈判、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和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行动等不确定因素。战略决策过程理论中也指出并购参与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状态共同决定了收购公司股东的财富效应。Jemison和Sitkin(1986)总结了并购过程中的四种障碍:行动的分割;管理系统失效;压力的升级:增加了收购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除日常工作之外工作压力,从而导致他们为了尽快结束并购工作而形成的急躁和草率;4)预期的模糊,这四种障碍会导致彼此战略相容和组织相容,从而影响并购绩效。
2 公司并购动因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井购动因的研究主要是结合中国国情,运用国外的并购理论对中国并购现象进一步补充解释,由于并购中政府干预政策较多,因此中国的并购动园可总结为:政府策动、消业、替代破产、要素优化组合,获取土地、低价购买资产、获取优惠政策,冲破体制束缚、获取新的融资渠道,管理者或厂长经理效应最大化,分散风险、低成本多元化扩张,组建集团,长远的发展战略等。
周凌霄、王禾军(2002)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的主要的并购动机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加强垄断地位、拓展新业务领域等。刘阳(2003)认为当前公司并购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也包括增强市场占有率,多元化经营等。
张新(2003a)认为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和上市公司所处的历史背景决定公司并购中存在着大量的通过协同效应来创造价值的源泉。如中国的公司普遍规模和经营领域都偏小,因此可通过并购能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获得经营协同效应等。张新(2003a)提出了“体制因素主导下的价值转秽与再分配理论”,他认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环境下,有些并购本身不应该发生,或发生后并不一定会创造价值,往往是通过转移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来提高并购公司的价值。
崔保军(2004)分别对企业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动机做出了研究分析。横向并购动机主要运用规模经济中的生产成本降低及市场营销、技术优势,而纵向并购则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混合并购则运用范围经济论和分散风险论。
董建华和袁团荣(2006)认为由于井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购公司控股股东往往从公司控制权、并购动机、财务杠杆收益、抵御被并购等作为行为动机来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利益关系,从而选择并购融资方式。王辉(2006)认为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并购存在获得制度融资期权的动机。因此。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变化规律也发生相应变化。
胡开春(2007)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SMDA)的并购动机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回答了诸如“谁收购谁”、“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并购浪潮怎么产生”等问题。
李善民,郑南磊(2008)以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并购的关键绩效动园是并购溢价更低和并购后的内部管理整合更易见效,且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兼并进行产业整合是有效的策略,而“大吃小”模式比“强强联合”模武的绩效更好。
关键词:跨国并购 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绿地投资,例如在2000年跨国并购总量占全球FDI的82%。跨国并购理论可以分为企业并购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战略资产理论、管理重组理论等。
波特(Porter,1990,《国家竞争优势》)提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建立了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与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构成的钻石模型。Moon、Rugman和Verbeke(1995)提出把跨国公司的活动结合到钻石模型中,发展出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分别和波特的四个关键要素相对应的双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Moon、Rugman和Verbeke认为波特在对加拿大和新西兰政府进行咨询时忽视了发生在这两个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比如新西兰资源性产业和出动。所以他们提出了双钻石模型。图1是一个“9因子”双钻石模型,最外面的一个钻石代表全球因素,最里面的钻石代表东道国国内因素。外部的全球钻石的大小是与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相对应的,而内部国内钻石的大小则是根据国家的大小和其竞争力来变化的。中间虚线形成的钻石是国际钻石,表示的是由国内和国际变量共同决定的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国内钻石和国际钻石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了跨国活动,跨国活动包括流入和流出的FDI。
双钻石模型和波特的单钻石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国家可持续价值的增加可能来自于国内的企业,也可能来自于国外的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在涉及到跨国公司的时候在地理范围上会扩展到多个国家,国家或地区在企业的跨国活动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多地区、多国家的竞争力互补。
双钻石模型的最新研究
Chen(2000)中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FDI如何对台湾制造业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Liu(2002)应用双钻石模型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进程做了分析;Song.H.R(2003)和Ryu.J.K(2003)分别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Dunning(2002)提出利用双钻石模型来解释如何利用FDI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模型(2003),把IPAs(投资促进机构)、竞争思维和FDI作为新的因素加入到波特的钻石模型。Moon等(2003)对针对Dunning(2003)的修正模型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把跨国活动理解成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并对中国、韩国、中国香港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运用双钻石模型的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在变量的选择和归纳时考虑到跨国并购的趋势,将波特(1990)的单钻石模型、Moon , Rugman ,and Verbeke(1995,1998)的双钻石模型、Moon and Roehl(2001)对单钻石模型的补充、Dunning(2000,2003)对单钻石模型的修正以及Moon(2003)在APEC报告中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了综合,具有一定代表性。
“9因子”双钻石模型把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均作为内生变量,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来分析一国的竞争力。本文在Moon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因子。在“9因子”双钻石模型中,涉及到战略资产和资源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生产要素中;涉及到市场需求和原产地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需求条件中;涉及到战略、垄断者反应和市场结构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中;涉及到效率和协同性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相关支持性产业中。
本文以“9因子”双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中国2002年、2003年发生的外资跨国并购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外资跨国并购对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分析,并且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有一个指导。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2002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和2003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每年选取五个样本见表1。
动因及影响表
我们先通过表格来对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进行梳理和记录,这些动因和影响都放在钻石模型的框架下(表1),表中单元格中的小数字是并购中涉及动因和影响的频数,平均值是这些频数总和与案例个数的商。
用双钻石模型进行度量
在把2002年、2003年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归纳到钻石模型的四个大类的要素后,通过双钻石模型中的国际钻石将这些变量对东道国的作用以钻石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来。
图2中虚线钻石是2002年跨国并购对我国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三个方面。对跨国公司而言,2002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成为它们进入中国的动因;同时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入我国,他们从战略上、同业竞争的角度出发,也不得不加快进入我国市场。而对中国而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比较缺少,跨国并购能够增加中国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在支持性产业方面,跨国公司很大程度仍然依赖于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只是在汽车配件这样的行业才愿意进行跨国并购。
图2中实线钻石显示出2003年跨国并购对中国在生产要素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很多跨国公司开始把我国定位在“世界工厂”,加大在中国的生产投资;同时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战略的一个重点,在我国市场上进行部署,阻止竞争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或者打破竞争对手的垄断;根据WTO规则,许多行业将在今后的两年内全面放开,跨国公司纷纷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进行投资,为市场全面放开做准备。
将2002年“钻石”和2003年“钻石”进行比较,首先是“钻石的大小”不同:2003年“钻石”比2002年“钻石”明显大,跨国并购对中国的竞争力的作用也明显增加。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在2003年,跨国并购逐渐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生以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网络建设、我国的某些薄弱行业和市场渠道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
总的说来,我国“钻石”的形状除了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比较薄弱,其他三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而且在2003年中跨国并购对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也开始产生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在设计政策时,应该加强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吸引力,通过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进入中国来提升中国被并购企业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能力。
本文使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对跨国并购在2002年、2003年对中国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和跨国并购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国在跨国并购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中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并购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中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的定义以及企业并购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财务问题是企业并购中的核心问题,并对企业并购支付和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和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能够在企业进行并购财务决策时发挥实际的指导意义,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为中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1背景与意义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并购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中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市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日趋成熟的并购环境,使中国的并购市场洋溢出巨大的热情,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并购的气息,中国并购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也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一股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引导和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我国企业界的并购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进行成功的并购,如何在并购时对并购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财务分析也一直是困扰企业界的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并购行为,为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借鉴,为并购双方提供有益的探索及思路。
2企业并购的定义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
3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综述
对于并购动因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Kode,Ford,Sutherland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协调效应,并提出了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模型;K.D.Brouthers等认为,并购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动机、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其中,经济动机包括扩大营销规模、增加利润、降低风险、防御竞争对手等子项目9项,个人动机包括增加管理特权等子项目4项,战略动机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等4项。这些研究都为并购的动因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内对于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消费亏损理论、破产替论、强壮民族工业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并购的直接动机有以下几类情况:完全的政府推樱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获取资源要素,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企业构筑企业集团,实现扩张的需要,如生产能力的扩张;获得优惠政策和合理避税;长远发展考虑,如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或为了获取市场机会。经济学家将我国企业的并购动因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并购的一般动因,包括获取战略机会,降低经营风险,获得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获得规模效应,降低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障碍;第二类是并购的财务动因,包括避税因素,筹资因素,投机因素,企业增值因素,财务预期效应因素。这些学者对于中国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将会使更多的企业重视自身的长远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4企业并购支付和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当收购企业决定在市场上发动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战时,它首先要面对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支付问题;二是融资问题。支付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以何种资源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融资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该利用何种金融工具筹集用以实施并购所需的资源。然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又是相辅相成的。并购支付方式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的,在选择支付方式时离不开对融资途径、融资工具的考虑;而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也取决于并购方选择的支付方式。因此,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收购企业利用何种金融工具实施并购的问题,其所讨论的焦点是一致的:均涉及企业的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内容是股权或资产的兼并收购。并
购的价款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资产置换支付、混合支付、承担债务等4种方式,其中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现金支付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巨额的现金支付会给收购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基于对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部分实证结论和建议,我国企业关于并购财务方式的现实选择是:中国企业在选择现金支付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方式,并在适当情况下关注股票支付或交换方式。鉴于资本结构理论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展多样化的财务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是恰当的。国内企业应依据瞬息万变的周边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相机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适宜的金融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5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
5.1规范并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集团财务控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并购方母公司与被并购方子公司的关系是资产纽带关系,并购方的意志应通过对资金、财务活动的调控从而在被并购方得到完全的体现,以确保投资回报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这就决定了并购方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的设置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可在总部分别设置两个管理部门,一是主管总部财务的财务管理部门,二是主管对被并购子公司进行投资与权益管理的投资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对于规模很大的企业集团,除了前述的两个部门外,还可以考虑在集团内部设置第三个部门,即信贷管理部,专门从事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融通。
5.2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为了移植并购方的管理模式并更好地执行并购方制定的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并购方必须向被并购方委派财务负责人,使其负责被并购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参与被并购方的经营决策。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实际上是两权分离的产物,它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作为所有者的并购方公司的权益。并购方通过对财务负责人实施严格的选拔、任命、付酬、考核和奖惩制度,降低了财务负责人与总经理“合谋”的风险,增强了所有者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
5.3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经营活动实行产权控制
并购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被并购方的经营活动实行产权控制。(1)报告制度。被并购公司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事前向母公司报告有关公司资本的运营情况等。(2)信息交流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母公司董事、各职能部门、被并购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总经理参加的扩大干部会议。(3)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包括定量指标考核和定性分析,既考核各自的经营指标,也考核他们对母公司的贡献。(4)生产经营活动一体化。并购方通过生产、销售、供应等经营环节的控制来保证其产权控制。
5.4实行全面预算和动态监控
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对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以全面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具体的操作细则如下:(1)加强资金的规划与控制,避免支付风险。要深入分析资金占用情况,合理确定存货及应收账款的规模,盘活流动资产存量,优化流动资金结构。(2)实行应收账款责任制,控制信用风险。集团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促进清欠和加强管理。(3)加强投资项目的内部审核c管理,控制投资风险。企业并购之后,应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4)加强对经营贸易的监控,防范经营风险。对达成初步意向的贸易业务,则须对其盈利水平、占用资金及期限风险等进行全面预测,并报公司财务负责人及总经理审核。
6结论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资本运营和组织调整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就是企业对已有的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确保资源得到最理想的运用效果。企业并购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客观、详尽的财务评估分析,充分考虑并购财务风险,选择最优的支付和融资方式,做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并在企业并购后实施有效的财务重整,才能产生积极的财务效应和其他效应,为企业并购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共荣.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
[2]孙涛.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志军.浅谈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J].山东经济,2013
一、新古典综合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进行调整的一种手段。西方学者经过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也是企业并购的驱动因素之一,认为随着机构持股比重的增加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并购的阻碍减少,这些因素都为企业进行并购提供了有利因素。新古典综合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追求市场力假说及税赋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从而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通过横向并购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如使用新的技术、新的分工与协作等等。通过纵向并购实现企业有关人员的综合利用、营销成本的节约、融资成本的节约等途径来实现。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能使得资源向该企业集中,使企业获得市场份额,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市场势力,以此来提高产品价格,获得垄断利润。同时企业的并购能够实现企业跨地区经营,突破本地市场规模的限制占领另一市场地区达到垄断的目的。税负效应理论认为获取税负减免是企业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一些亏损的企业由于亏损可以在若干年内弥补,因此有一些大的企业想并购一些亏损企业以此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同时该理论还认为通过进行并购还可以为资金充裕的企业找到出路。
二、协同效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后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大于两个企业分产出之和。其主要体现在管理的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经营的协同效应等。管理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当两个企业管理能力有差异时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将会表现出管理能力的综合大于两个单个企业管理能力之和。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这种并购本质就是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已。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实现税收节约和外部融资成本的节约。当两个企业实现并购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税收上的节约;同时企业规模变大,企业就获得了更好的融资条件,在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可以降低,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经营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效应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的。实现规模经济其前提条件是该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并且开始时企业在规模经济之下,因此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降低成本,获得经济利益。而范围经济效应则是两个生产不同产品企业通过之间的并购来实现机器设备的充分利用、经营人员和工人的合理分工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三、委托理论
该理论认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与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存在着企业的经营者为自己谋利益而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问题。主要包括自大理论、理论等。自大理论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做出解释,认为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肯能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对未来的经营预期过于乐观,很可能会做出企业出现亏损时候还进行并购的错误决策,该理论对企业的过度并购进行了解释。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人力资本方面往往有一定的专用性,并且他们的收入也依靠公司经营方面,如果经过并购可以让企业规模变大,这意味着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晋升更高的职位以及更好的名誉等。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一些企业会选择并购没有收益甚至收益为负的情形。
四、交易费用理论
自1937年科思《企业的性质》发表之后引起了经济学的一场革命,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交易费用对企业行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都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当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费用大于在市场上交易的费用时候,企业选择在内部交易。对于一些大的企业其通过并购可以减少在市场上的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自科思之后威廉姆森又从资产的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角度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避免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纵向并购行为的发生。
五、企业并购浪潮动因
企业并购浪潮最早发生在19世纪末,在这次并购浪潮中主要是横向并购为主,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利用新的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企业获得市场势力,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这次并购浪潮中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规模经济是主要的原因。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初,主要并购方式是以纵向并购为主,其并购目的是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获得垄断利润。同时通过纵向并购克服了一些进入壁垒,进入到了新的产业。因此获得新的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获得垄断利润是这一时期的这一时期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动因。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这一时期,企业之间的并购多以混合并购为主,多是一些没有业务关联企业的并购,商业、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之间进行并购为主。这一时期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实现范围经济,进行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70年代到1980年末期,这一时期的并购的特定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并存。并购的特点是出现了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主要是为了获得某项生产技术和人才,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与前几次并购浪潮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并购动因更加多元化。第五次并购浪潮从1990年到现在。这一时期的并购特点主要是一是以跨国公司的并购为主,二是并购主要集中在大的规模以上企业,另外就是多样化并购,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并存。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是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改变对企业并购影响巨大。因此此次并购浪潮的动因主要是政府规制政策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