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三、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我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民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紧迫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千名在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政治价值观有功利化倾向、成功价值观有金钱化倾向、人生追求有模糊化倾向、道德追求有淡漠化倾向等现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迫切要求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力度,进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社会充满自由、民主、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得以落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个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倾向,使孩子自然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以“自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处理与其他人关系时容易缺少同理心,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容易缺少全局意识;家长言行不一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缺少价值观引导者和教育者。
学校教育中存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首先,唯成绩论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学习好、成绩高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忽视提高个人的行为修养,殊不知不“立人”则无以“立业”,也不会有个人的幸福。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影响缺乏系统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与学生年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科学的系统教育内容,出现了对小学生讲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而对大学生讲爱父母的尴尬局面。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监督机制缺失,品德修养和政治理论课的正常授课学时存在经常被占用的现象。
社会教育中存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没有形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传统媒体的各种节目存在娱乐至上的问题,现代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少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没有形成多元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环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阶层缺少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对策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前提。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包容性,既有富强、和谐、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又有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追求;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符合的高远追求。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全面性,既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又体现了的人类最高理想;既倡导了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又倡导了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既反映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又反映了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组织、公民与政府之间在一切社会事务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基本道德底线。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层次性,公民个人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的基础,要重视公民个人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为实现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奠定基础。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的实现又可以为实现公民个人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公民个人价值观的养成。
重视和强化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个人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水平直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和荣辱观。另一方面需要为青少年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为青少年做出表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和实施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关键。首先,以“五有”为目标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教师队伍。“五有”:即有大爱之心、有敬业之志、有笃学之风、有创新之勇、有为师之范,使教师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随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其次,以“爱”为核心健全具有层次性的德育体系。学校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爱”的教育,从学生最亲近的父母开始,推及到身边的人、身边事,再到更高层次的国家与人民,受教育者既能感知爱又能传递爱,为公民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再次,以教育对象为中心建构具有科学性的教育内容。要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内容,从整个教育体系出发统筹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标准,形成具有科学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避免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要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强化社会教育,构建良好社会环境是保障。社会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课堂,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中完成的。首先,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营造清廉自律的政治环境。关于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原因调查显示,91%受访者认为党员干部的腐败导致他们失去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要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关键。其次,加强传播媒体建设,营造崇尚真善美的社会舆论环境。发挥新老媒体的整合力,整合媒体资源,资源共享,形成共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和导向;培养媒体人的正向力;实现文化宣传的监管力。加强文化宣传行业自律同时形成对文化宣传的监督机制;政府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加强政府职能建设,营造公平实效的社会软环境。政府应注重教育公平,促进学业成就的机会均等。最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营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环境。“知行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外化于行。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通道。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特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麦肯锡环球研究院在2011年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报告对大数据概念、技术的系统阐述宣告了时代的转型,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变革我们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探究大数据时代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教学的丰富内涵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助力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大发展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后起之秀,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各类职业院校跨越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这一课题,企求通过系统研究,克服现今特殊教育存在的弊端,提高特殊教育效益,凸显了特殊职业教育的研究价值。针对辽宁特殊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进行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整体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公平化、合理化、现代化。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进行的辽宁特殊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主要应该以以下形式进行。
一、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教学现状研究
通过调研、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客观把握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现状。研究是以“一个核心、三个要素”的思路推进。一个核心指围绕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体的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通过调研客观、准确地把握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现状,探究大数据时代新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信息化环境建设需求;三个要素分别指信息化设备硬件环境建设、信息化资源软环境建设和教与学新思维推广。职业院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网络化及社会发展要求,从人才培养规格出发,营造信息应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以达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它既具有“技术”的属性,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与协作性为基本特点。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三件”建设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软件建设是核心和灵魂,潜件建设是关键和保障,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一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没有硬件建设,其他两个都是空谈;但只重视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只会空有外表,底蕴不足;潜件建设也不容忽视,否则信息化建设将不可能取得成功。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四个关键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建设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全局。它们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四个关键域不能线性地规划与实施,应保持同步与平衡。
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
通过信息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探究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新模式的应用,以及新模式对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在针对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形式,从而探寻出最适宜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三、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促进特殊职业教育教学
关键词:公民教育;民国初期;理论;制度;成就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4-0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培养合格公民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由此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有合格的公民,更深层次说,需要健全的公民教育体系。在清末民初,已有启蒙思想家继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开启我国公民教育之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追溯历史寻求公民教育的正当性,研究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内容,为推动当下我国公民教育建立提供借鉴。
一、的教育理论
1911年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扫除了制度障碍。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清末启蒙思想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思想还存有很多封建因素。而以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家则不然,他们完全拥有西方现代思想。作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他在民族危难之际,将教育奠基于个人与国家关系之上,提出“人不立则国不立,立国先立人,立人必先兴教育”。他提出“教育立国、教育救国”的思想。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教育问题,尽管教育不能直接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状态,但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至今。
1912年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政治并超越政治,据此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政府、国家而存在,因此教育有维系政府、保存国家的政治职能。这种政治职能要求教育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遵守政府的教育方针,贯彻政府的教育政策,从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这种“隶属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教育对于个人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之于国家,是为了追求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政府有力。通过三育,他试图改变军事、经济、政府落后的现状。
个人幸福不仅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感官的满足,还需在精神层面完善人格。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世的政治需要,更要重要着眼于人格的完善。据此,提出了第二类教育――超轶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世界观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其实主张的世界观教育不是这种形式,那它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受教育者对终极价值和普遍意义的追求,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世界观教育的本质是将人从物质的存在升华为精神的存在,追求人格的完善,释放人性的光辉。要真正实现世界观教育,就必须通过美感教育这座桥梁。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可以培育良好的道德心,陶冶人们的情操,这有助于形成善良风俗。
提出,五育应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尤其是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必须以道德为根本。何谓公民道德?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自由、平等、亲爱(博爱)是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研讨了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与会多数代表认为除世界观教育之外的其他四育,可以作为当时的教育内容。根据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讨论结果,教育部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并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与美感教育辅之。
二、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制度
中国公民教育实践的出现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而产生。中国的近现代化,一方面是在西方带来的现代性张力的驱动下,另一方面是从中国内部结构中产生的对传统进行不断否定的力量的推动下出现的。1912年至1927是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否定了清末封建思想的教育宗旨,并根据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新教育宗旨。教育部又在11月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在12月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3年3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增设“法制经济”课程,培养国民的法制观、经济观。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成为迫切需要。在民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呼吁,北洋政府于1916年废除了“读经讲经”课。1916年10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国民学校从第三年起,在修身课中增加“公民须知”,介绍国家权力的运作与国家机构的组成,说明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职能。
根据“新学制”,1923年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了《小学公民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公民学课程纲要》。《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彻底废除了“修身”课,取而代之的是“公民”课,标志着公民教育的正式确立。根据规定,小学1―4年级开设社会课(由公民、地理和卫生组合而成),课时占总课时的20%;5―6年级开设公民科,占总学时的4%;中学阶段设置公民课,共6学分。[2]《小学公民课程纲要》要求学生完成6年的学习,通过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启发改良社会的思想和常识。
三、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
概言之,以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民初公民教育取得了如下成就:
第一,现代公民教育思想得以确立。民国初期,以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西方现代社会为观察点,直接借鉴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彻底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国民教育,建立了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价值的现代公民教育观。尽管在复辟期间,再次复活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文化,但毕竟很短暂,现代公民教育很快得以恢复。
第二,公民教育@得独立性。在中国,早期的公民教育寄生于教育中,教育家们在探讨教育时,零星地触及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问题,对之缺乏独立、系统的阐述。1923年小学公民科的开设,标志着公民教育成为教育的分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此,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形态。
第三,公民教育的内容趋于丰富。1922年之前,将公民教育狭义地理解为修身,主要目标是在道德层面上培养能够“独善其身”的人。1922年之后,用公民科取代修身科,传授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常识,既关注个人,又关注国家,更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既重视个人的内心道德,又重视个人的生活技能;既重视文化知识,又重视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2]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I Shu-fe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抓住这一核心,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以其特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在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动员起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同时,中华民族精神又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团结统一是立身之本,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爱好和平是固有天性,向来主张以和为贵和与邻为善为伴、各国平等友好;勤劳勇敢是优秀品格,是创造中华文明、建设和保卫祖国的直接动力;自强不息是崇高追求,展现出为兴国强国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这四个方面,都是爱国主义这一核心的延伸,是爱国主义的鲜明体现。
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与国俱存又与时俱进的。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很重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更应如此。”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人们加深爱国情,树牢报国志。教育,德育居首;德育,爱国为先。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是理所当然,也是势所必然。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重点要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极端重要,经济全球化并未使国家过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更要加强国家意识教育,捍卫国家。二是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要教育人们铭记近代中国有国无防、落后挨打的教训,树立新安全观,贯彻《国家安全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活动;要教育人们爱岗敬业,用具体行动来提升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教育人们加强民族团结,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三是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强国必先强人,即增强国民素质。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民素质,使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复兴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