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形成语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儿童文学语言明快凝练,形象生动,并且符合语言规范,富有儿童情趣,正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好材料。
儿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只对作品中的形状、色彩以及声音,富于动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感兴趣,而对那些抽象的道理往往没有兴趣,甚至反感。他们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只对文本获得一种朦胧的感受。这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所追求的“语感”和“整体性”。因此,教学时切不可在字、词、句上纠缠不休,切不可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让整体语感荡然无存,使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而应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整体感知。
如,《做一片美的叶子》、《老师,您好》、《桂花雨》等课文,文质兼美、简约,具有诗一般语言,极富有启发性,不论是从文章的情境或是物境而言,都很适合学生朗读。而学生们也喜欢读这些充满诗情、节奏感强的作品。对这样的文章,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多层次、有创意的朗读感悟。朗读训练不仅让诗意的美文在诗意的课堂上回荡,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多美的句子呀!这些句子中都包含深刻的哲理,与其教师费力地肢解,讲得满头大汗,不如整体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中所包含的哲理他们会慢慢地理解,并会像一杯浓茶那样,渐渐地会越来越浓。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共鸣形象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则是培养想象、发展想象力的黄金期。孩子们喜欢读童话、寓言,在阅读时,还会不知不觉地很快进入作品中,和作品的人物进行角色替换,他们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一旦被牵引到作品的情境中时,他们往往会异想天开,按自己的好恶情感,去改造安排原来的故事情节,创编出一个更符合自己意愿的新故事。鉴于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于丰富、逼真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在执教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用情真意切的言辞、漫天飞雪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小女孩五次划火柴时幻化出的瑰丽艺术境界,使学生的意念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和小女孩相遇、相知,产生共鸣,深深体会小女孩在风雪的大年夜,对温暖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呵护的乞求的心情。故事中那美丽纯洁、衣衫褴褛、孤苦凄清的小女孩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他们质朴率真的良知被唤醒。
三、建构支架,让学生在情感迸发处体会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文学类的课文具备丰富的审美内涵,有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以及匠心独运的艺术美。它对少年儿童具有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但是这种教育、审美作用都是以儿童感兴趣,乐于接受,并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为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换位思考,全方位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用已有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架设情感的桥梁,让学生在情感迸发处体会审美情趣。
关键词: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关键词】儿童初学者 惧水心理 水中游戏
1选题依据
长久以来,大部分游泳初学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惧水心理,这一点在儿童初学者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减少儿童初学者的心理压力,解决他们的惧水心理是关键。基于此,本研究以克服儿童初学者在学习游泳过程中的惧水心理为目的,将水中游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
2关于儿童初学者惧水心理的研究
2.1 儿童初学者产生惧水心理的诱发机制
2.1.1 周围环境的改变(内因)
的变化。人类居住在陆地上,运用双腿直立行走、奔跑、跳跃,而到了水中要依靠水的浮力不断地调整以维持身体平衡。没有游泳基础的儿童初学者由于害怕而过度紧张,产生了惧水心理。
呼吸方式的变化。呼吸是人生存的本能,在游泳时受水的阻碍,呼吸时要求我们在水面吸气,水下呼气。儿童初学者对呼吸和身体的协调不适应,极易造成呛水,进而产生恐惧心理。
2.1.2 教学方式不恰当(外因)
没有做到区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与儿童初学者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丧失了对游泳的热情,产生了厌烦情绪以致惧水心理。
缺乏帮助和保护。大部分儿童初学者无法很好控制身体平衡,在水中极易出现肌肉紧张而呛水。若缺乏教师的帮助和保护,学生就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失去对游泳的兴趣和信心,最终导致较严重的惧水心理。
2.2 儿童初学者惧水心理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以及游泳教学的实践探索发现,儿童初学者惧水的表现有不敢下水、害怕溺水、担心下沉等。
3关于水中游戏的相关研究
3.1 水中游戏的定义
关于水中游戏的定义,学界有多种观点,其中占主流的有两种。一种是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游泳教材定义为:水中游戏是一种强身健体、熟悉水性、增强水感的水中体育活动。另一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游泳教材的观点:水中游戏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丰富游泳课的内容,帮助消除怕水心理,巩固和提高游泳技术的教学活动。
3.2 水中游戏的特点
水中游戏具有教育意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游戏过程有竞争、能活跃气氛、娱乐身心等特点。
4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以6~12岁怕水的儿童初学者为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有关于水中教学以及有关于儿童心理的文献。调查访谈法,就有关问题对有关专家、教练进行访谈。
5分析与结论
5.1 水中游戏在克服各种具体惧水心理中的运用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查阅和研究,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和在游泳教学中的实践,针对几类常见的惧水儿童初学者,先提出总的指导方针,再整理或自编出具有针对性的水中游戏,以此克服儿童初学者的惧水心理,减小初学时的心理负担。
5.1.1 针对不敢下水的儿童初学者的水中游戏
不敢下水的儿童大部分是由于惧水而导致兴趣不高所致。拟指导方针:选取以激发儿童初学者兴趣为主的游戏来引导他们。有代表性的游戏:小猫戏水。方法:初学者排坐在岸边,把手伸到池水里浸透后,轻拍自己的面颊、躯干各部位直至全身湿透。注意事项:撩水时不宜过多过急,动作轻柔舒缓。
5.1.2 针对害怕溺水儿童初学者的水中游戏
针对害怕溺水的儿童,拟指导方针:采用循序渐进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引导。有代表性的游戏:水中急行军。方法:初学者下水,手扶池边,并使水没过肩膀,然后靠手臂的力量,使自己的身体或左或右地行进,待初学者熟悉后,加大难度转移到水线上进行。注意事项:注意提醒初学者要使水没过自己的肩膀,注意组织有序,保证安全,特别是在水线上“行军”时,要注意帮助与保护。
5.1.3 针对担心下沉的儿童初学者的水中游戏
担心下沉的儿童初学者,是由于对水环境有天然的陌生感而导致惧水,也有部分儿童是因为不愉快的游泳经历,产生对游泳的不良印象。拟指导方针:可采用使身体没入水下的游戏,让他们在熟悉水下环境的同时,感受到潜水的快乐,对于克服惧水心理有不错的效果。有代表性的游戏:水下传令兵。方法:将初学者分为2~3组,然后老师将口令(如“我爱游泳”)小声地告诉第一位初学者,这个人随即潜入水下,将口令传个下一位初学者,以最后一人能说出正确口令的组为胜。注意事项:传口令时,传口令者和听口令者都必须没入水中(头部没顶)。
5.2 结论
水中游戏是用于游泳教学中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作为游戏,它是为了活跃气氛,丰富课堂内容;作为教学方法,它能将游泳教学有关内容转嫁到游戏上,使得儿童初学者更加容易掌握游泳技术。
运用水中游戏教学法克服惧水心理有很好的效果。面对有怕水心理的儿童初学者,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引导,能减轻儿童初学者的恐惧心理,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纵观以往本学科本领域中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国内外幼儿心理学的发展情况,进而过渡到幼儿心理教育的问题上来,探讨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及主要问题,并提出引导幼儿健康发展的措施。利用幼儿期这个心理发展关键期进行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可以促进未来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幼儿心理学的发展
(一)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幼师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并能在日后用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几个最基本的概念:“健康”、“心理健康”、“幼儿身体健康”及“幼儿健康教育”。“健康”应当包括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而“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
(二)幼儿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幼儿心理发展研究起源于遥远的过去。由于近代西方社会、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儿童观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心理的研究由一些智慧的闪光到扩展成为一门正规的学科,由早期静态的发展观到今天动态的发展观,记载着人们很多个世纪以来在认识自己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智慧的提升。
我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朴素的幼儿心理学思想,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但我国科学幼儿心理学如同心理学一样是舶来品,是从西方引进的。陈鹤琴是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其后对我国幼儿心理学发展做出贡献的还有黄翼、陆志韦、朱智贤等儿童心理学家,其中,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朱智贤。目前,有很多活跃在幼儿心理与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家们正在开垦着这片希望的土地。
三、幼儿心理的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及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从家庭方面看,现在家庭的家庭结构单一,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生活空间狭小。父母一般都是双职工,白天忙碌工作,到了晚上随着精力的消耗,很少有时间陪着子女玩耍,又缺乏和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再加上大多数家庭住的是楼房,给孩子们的活动空间狭小,孩子们没有空间玩耍导致心理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其心理健康。从环境方面看,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信息的来源众多,孩子们在多角度的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过早接触到了成人世界,例如一些言情小说、电视剧或者是那些渲染暴力的影片,在没有判别力的孩子们眼里成为了最爱,这点让人们很担心。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幼儿心理教育主要可从这几点来培养健康的心理:1、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谦让精神无论是幼儿或是成人都是一种美德,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技能。所以要从小培养幼儿谦让的品质,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环境、与人和睦相处。2、克服幼儿的恐惧心理。恐惧是幼儿期较突出的负面情绪。幼儿的恐惧心理是与成人思想交流、对外部世界认识思考过程中出现的。而引起幼儿恐惧心理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事件、压力等等。3、养幼儿的分享精神。有些幼儿会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如:幼儿自己要挑好的玩具,把好的东起来,留给自己不让别人分享。父母和教师应首先让幼儿体会分享的快乐,当幼儿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时,他们能体会到同伴亲切的微笑和大人的夸奖。
(三)引导幼儿健康发展的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总结性的措施。(1)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应以幼儿园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为主。在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为幼儿提供与教育内容相应, 集科学性、适应性、灵活性为一体的宽松环境。幼儿园应以人为本,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尊重幼儿的心理权益,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多个细微环节入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心理健康落实到教育行为上。(2)要以家庭教育为辅。家庭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示范作用和角色定位。但父母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就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领导、教师或监工等别的角色。家长应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3)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要抓住每一个契机为幼儿营造合作、乐群和创新的环境,创设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促进其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