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装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脉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提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辨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发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针对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牲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几年前人们就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场也充满了魔力,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放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识?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主义、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总计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地,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们,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展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解决问题。例如对美国火星探测器的成功飞行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则反映了美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政策;折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程教学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1职业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目前国内对职业素质内涵的研究很多,基本集中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狭义的观点认为,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仅体现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而广义的观点则认为,职业素质应该是由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共同来构成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认为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时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或者说是指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1]。
1.2高职思政课程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和舞台,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学生在这一舞台上更好地展现自我、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程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思政课程功能和义务的体现。如前所述,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目前,高职教育中并没有专门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课、思政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思政课程作为高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其功能和义务主要是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史、国情的介绍,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方法、立场及观点去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中本身就包含了职业素质的内容和要求。
在目前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其中包含着大量明确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如职业理想、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择业与创业等专题内容,也充斥着大量体现职业精神的先进人物案例,这些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确立职业态度为目的和依皈。因此可以说,高职思政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功能和义务。第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课实效性的现实选择。教学实效性是高职思政教育永恒的追求。尽管针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入,但其效果却始终有待提高,教与学始终存在着错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与学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对话。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就业和个人的发展问题,什么课程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就业,他们就对其加以重视。这可以从学生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的不同态度中得以证明。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这一现实需求,不去“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那么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将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因此,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第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教高16号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学一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3]。俞步松也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急需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观,要从传统的“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实现从工具理性向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和谐共生的高职教育文化观念的发展[4]。这些金玉良言都一再证明了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而不是简单地传授技能。因此,高职思政课“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培养、道德提升及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上所具有的学科基础专业、理论诠释透彻、人文气息浓郁、强调知行合一”[5]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成人成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职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既然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义务所在,也是提升其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两者理应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共通。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高职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很多的障碍和问题。
2.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思政课教育无论从教材还是内容上都与学生的专业距离较远,因而缺乏针对性。第一,从教材来看,目前高职思政课程所采用的三本教材都是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并没有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水平较低、畏难情绪明显的特点。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虽然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例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律以及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等相关内容,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现实生活、未来职业的深度关切。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非常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完整性,力争做到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空洞说教多,与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以及发展前途联系不大,从而对课程产生排斥甚至抗拒的心理。第三,从学生专业角度来说,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无论是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还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职业和专业特性,因而专业不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专业特点和要求出发培养其职业素质。但是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在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内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泛泛而谈,常常出现一本教案适用于所有专业的现象,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强调他们在将来职业中所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也没有从行业特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完全无视专业与职业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更让学生觉得思政课程与现实的脱节。
2.2教学过程缺乏连续性
由于学制和师资等原因,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基本集中于大一阶段,大二、大三阶段则主要以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缺乏连续性的。众所周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当前的这种课程安排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学生在高职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主要埋头于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丰富与训练,而缺乏思想道德、人文社会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职业素质概念的四个范畴中,职业技能有了长足进展,而其余三个方面却并没有能够与之共同提升,学生成了技术的容器,“职业素质”因此成了一句空话。
2.3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
如前所述,职业素质包含了四个方面,其培养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专业、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各个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相互统筹。但目前各科教师之间基本没有对话,大家都只固守着自己的教学大纲,完成自己的教学安排。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各个环节都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例如在《基础》课绪论作业中,会安排学生做一个大学三年规划,与此同时在新生专业介绍中也会涉及大学三年的专业发展导航,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要求学生做一个将来的职业规划。这三个作业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和交叉性,以至于学生经常搞不明白,而且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再比如说,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在思政课、专业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各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从而导致大量教学内容重复,这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3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探索高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提升高中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有效性,除了传统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重视社会实践等措施以外,还需要在目标设定、内容整合以及针对性、连续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3.1加强学科间沟通与统筹,明确思政课程角色定位
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都不可或缺,但所起到的作用却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专业技能和方法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侧重于在科学、全面分析社会、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决策、行动方案制定,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及政策法规的把握;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形成健康的职业心态,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思政课程则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这个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各学科应打破过去的学科壁垒,加强对话与合作,统筹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浪费,以实现职业素质教学目标的和谐融通。
3.2思政教育目标和内容应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加强针对性
当前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是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难以突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破除传统的思政教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做法,组建职业性的思政工作团队。这支队伍可以由面向某一学科大类的专职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组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对本学科、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职业岗位分析和研究,确立符合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以专题或模块的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可采用本行业经典案例或先进人物事例,提升其吸引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先进的职业理念、远大的职业理想以及刻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情操,以拉近思政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目标开展不同内容的思政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地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
3.3思政教育必须由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发展,体现其连续性
如前的述,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主要集中于大一阶段,导致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思政教育完全缺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必须要改变这一传统,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这一主线,紧扣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根据高职三年不同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思政教育教学,以实现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具体来说,大一阶段,学生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主要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三观,同时配合新生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的大前提下完成大学三年规划;大二阶段,学生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同时在专业学习中进一步感受职业道德、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大三阶段,学生以实训、实习及求职为重心,因此需要加强其就业、择业与创业教育,尤其强调面试求职技巧的掌握,同时针对学生实习行业企业人才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其各方面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考虑到目前思政课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对大二、大三学生的覆盖面不够广,因此思政教育教学的重点可以从课堂走向课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应该学会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基本是手机不离手。他们用手机聊天、看新闻,甚至记课堂笔记。可以说,相比较于书本、讲义,学生更乐于从网络上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网络这一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这不仅受众面广,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地灵活机动。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一些励志成才的小短文、求职面试的案例及视频录像,或者是一些著名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可以是当下热播的职场类节目的视频链接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余、工余时间利用手机学习职场知识,既摆脱了空洞乏味的说教,也很好地渗透了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又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群、微信群,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探讨社会热点事件,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针对生活中或就业实习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这种平等、友好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了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从而真正做到“亲其师、重其道”。
4结语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堂教学;口腔生物学;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育人目标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力强调,高校教师务必要把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用好,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达成协同效应[1-2]。2020年5月,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专注的是专业知识的内容传授,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思政元素育人的作用[3-4]。在目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重设口腔医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完成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口腔医学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5-6]。本文以《口腔生物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课堂教学,以及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意义。
1修订教学大纲,重塑教学目标
《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7]。以往很多高校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围绕专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来制定的,一般会忽视思政育人目标,在专业课与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环节,设置育人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三者有机融合,合理设置,形成有机的育人体系[8],将育人的思政内容有机的整合进课堂教学环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及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口腔医学人才是口腔医学的培养目标,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级目标与育人目标一致,把育人目标细化的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章节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中,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实施。如《口腔生物学》中口腔生态系部分章节内容,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口腔生态系概念及组成,熟悉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了解口腔微生物与宿主的作用;能力目标则通过对生态系宏观和微观的认识,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多视角的去认知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育人目标则通过联系生态失衡造成的影响,倡导绿色生态平衡理念。
2打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
2.1改进策略,拓展路径与方法。高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拓展思政融入课程建设中的方法及路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9-10]。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课堂教学育人体系[11-12]。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广的进入课堂,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在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之下,借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巧妙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其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改进的。2.2创新组织形式,协同课程思政育人。随着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都在改革的如火如荼,借此教学模式改革之际,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育人功能的同向同行,切实体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13-14]。如今很多高校教师也都在努力探索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现在的高校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课程模式也是丰富多样,如精品资源共享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优秀的网络课程及网络短视频教学合理融入课堂教学;增加教学软件的辅助实现智慧课堂的教学,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增加研讨课及考察课的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3设定过程思路,规范课堂流程。在常规课堂教学流程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教学流程,通过旧知引入回顾知识,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新知传授指导教学,结合应用巩固练习,知识归纳完成总结,课后思考拓展运用。建立规范化课堂教学体系,在规范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和提炼思政育人元素,逐渐形成完善的思政元素资料库,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凝练形成规范的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育人元素及课程融入点,使规范的课堂教学体系及育人元素体系的有机双重融合统一,并通过完善配套建设形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而推动课程思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15-16]。2.4深入挖掘剖析,精准提炼育人元素。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细致梳理课堂内容,深入挖掘并提炼思政育人元素,将思政育人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既可提高专业课教师把握课程思政的能力,又可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从知识点挖掘素材,可以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以对科学问题的反思分析和经验教训,可以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也可以是学科发展历程、著名人物的故事、教师个人经历等等,都可以成为思政元素挖掘切入点。例如《口腔生物学》绪论引入中,我们可以通过口腔科医生的工作状态导入。再如《口腔生物学》微生物学部分,在讲到口腔细菌中的致龋菌时,口腔链球菌是必讲的细菌,其是唾液中的优势菌群,也是在龋齿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菌群之一,是重点讲述内容。因为此处涉及的细菌较多,各类细菌的作用又不尽相同,学生学习记忆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提升学生科学钻研的浓厚兴趣,本人便结合自身主持的口腔链球菌的国自然基金项目,从科研选题到项目立项,到创新发现等环节过程中凝聚的点点滴滴,通过切身体会与学生探讨科研背后的故事。
3考核与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3.1思政育人目标纳入过程性考核。考核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对教学成效的判断,对教学各环节起着有益的促进,以往期末考核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根据目前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过程性评价有机融合是形成性考核的必然要求。将思政教育的考核目标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相统一,实现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课程形成性评价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反馈教师教学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果,对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对学生理论素养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方面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达到口腔医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标准是必要的。在设计过程考核时,可以将育人元素设计成有一定深度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课堂思政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17-18]。例如,口腔微生物一章内容包括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牙菌斑及其生物膜、口腔正常菌丛、口腔生物膜疾病与微生物关系,通过本章内容学习,应了解口腔生态系影响因素,掌握牙菌斑生物膜概念,了解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及组成,了解生态平衡对维持口腔健康的作用,熟悉常见口腔微生物,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此部分考核内容除常规考核外,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调研、小组讨论、总结汇报的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上述基础知识组织学生查阅口腔生态学、口腔致病菌等相关资料,参与到临床专业教师开展的口腔流行性疾病调查,组织学生通过PBL分组讨论口腔微生物在龋齿形成中的作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等。3.2增加学习渠道,构建多样化过程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专业课或基础课课程性质不同,积极探索开拓多渠道多方式学习途径,利用相关网络课程资源,开展PBL小组讨论等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期末理论试卷考核、实验考核、网络课程考核、实习调研、总结汇报、平时(PBL等讨论)考核等相结合,分别按照不同比值权重相加,全方位衡量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在《口腔生物学》课程考核中,增加了过程性评价的不同环节。参与小组讨论项目占10%,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得出此项分值;观看老师指定的网络课程占10%,通过学习通可以实时查看学生观看进度;参加实习调研占10%等,增加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而多方位多层次评价学生。
4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内容后的教学反馈
关键词: 大学思政教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培养策略
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最集中和最根本的价值内涵,对学生行为准则和思想动态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高校作为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和宣传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大学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1]。通常在思政教学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大学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同时代前沿精神。时代前沿不仅能体现群体接纳与追求的前沿精神,还能彰显民族的时代人格和核心价值观,促使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通常前沿精神追求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现实社会背景下,通过不断创造实践而产生的精神集合,其时代先进价值理念和历史规律相契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说,大学思政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能使学生认同新时代前沿精神。
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目前党和群众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百年强国梦想。大学生作为这个梦想的中坚力量,在大学思政教学中需要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将民族繁荣发展与自身人生理念相结合,在理性思考中了解中国梦内涵,明白只有在核心价值观实践中才能实现中国梦理想[2]。从这一层面而言,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梦”理想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大学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在大学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狭隘的功利主义思维和个人成功学理念,坚持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引领,培育“四有”新人。同时需要关注公共领域和整体国家社会,重视公共能力培养,始终树立“培养具有独力人格的公民”的教育理念。此外,思政课需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出发,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整体把握,坚持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原则,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目前我国呈现多元文化价值观,西化与本土、现代与传统、非主流和主流等价值观鱼龙混杂,因此思政教学中应该明确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面临的多元价值观和文化掺杂的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对于大学思政教学而言,教育主旨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旨具有一致性,教学内容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加以充分反映,因此将核心价值观培养内容渗透到思政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对接性和适应性。大学教师在思政教学活动中应该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渗透在思政教学中,优化组合现有思政教学内容[3]。这样才能有效展现核心价值观主旨思想,让学生了解新时代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共同理想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
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成员生活在文化氛围中,接受着文化氛围的陶冶,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身价值观。校园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高校可以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发,优化新媒体运用,积极组织“法律知识专场”和“校园文艺活动”等,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善用新媒体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社会主流价值观。另外,大学生在校必修课程就是社会实践,只有将社会实践和理论教学有机融合,以实践论和认识论为依据,加强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发展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加强社会实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四)提高思政教师素质
思政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效果,因此高校需要鼓励教师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全面性及综合性特点,涉及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建设等内容[4]。思政教师必备的素质就是政治思想素质,而这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从而有效落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导向作用,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同和内化核心价值观。
思政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紧密联系,在思政教学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需要始终坚持核心价值观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提高思政教师素质,强化网络监管。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自身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仕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维度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5,21:60-62.
[2]唐仕钧.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