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建模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学;反馈;意义;功能;运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的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要使这些互动的反馈信息对教学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产生影响,教师必须对这些信息有意识的、有目的、尽可能多的进行捕捉,从中筛选有效的信息,排除一些干扰信息或者与课程无关的信息。从而调节课堂节奏,达到课堂最优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反馈的意义与功能
1.理论浅析。反馈,即回授,泛指消息、信息的返回。原本在电路中,把输出端信号能量的一部分送还输入端的过程,使输入信号强度增强的称“正反馈”,减弱的称“负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是特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它的输出和回授、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都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与学主体双方信息传递和回授都是有选择的,有差异的,有能动作用的。
从哲学观点看,教与学、输出与回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从皮亚杰、桑代克的教育理论看,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学习;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整个课堂教学就是信息场,师生均处在教学信息场之中,整个过程就是信息流,信息的输出、传递、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
2.实践意义。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存在。如果只有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信息输向学生这样—群教学对象,而没有从学生那里回授反馈信息,那么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教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势、改弦易辙;或者增强自信力、径情直遂,才能使亲身经历的感受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更具有积极意义。
毫无疑义,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真正成为指导学法的杠杆,也是真正把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3.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反馈,应主要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等几方面的信息;传递的要素可以是语言表达、书面作业、学具操作乃至肢体语言、情绪以及课堂气氛等。涉及的时空主要是当堂的,有时拓展到课外,如回家作业的讲评、课后实践操作的指导等。
4.主要功能。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评价功能。课堂教学是以某个学习内容和项目展开的,教学反馈的信息流贯穿于教与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会主动地、不同程度地修正自己教与学的方法和教与学的策略,所以调节和评价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要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反馈的调节和评价功能,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作用。
制约课堂教学反馈主要功能的诸因素中,作为信息传递和回授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反馈的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等。就这个意义而言,优化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导学法的杠杆。
二、课堂教学反馈的运用
1.反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数学学习的延伸
学习数学的反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作业形式,它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种培养和促进学生开放思维的教学模式,能具体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观念和学习观念,体现出学生数学思想与学习方法,展示出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与对数学知识学习探究的结果,揭示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数学的反馈教学也是数学"双基"教学的延伸,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数学情感与认识,数学猜想与创新。
2.数学反馈教学,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
数学的反馈教学,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学生的心得体会中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学生往往会把学习中的喜怒哀乐袒露在心得体会中,可了解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知识网络的梳理,基本方法的归纳和运用,数学建模能力及综合应用,还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创新思维能力。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的新信息、新观念。
3.数学反馈教学的操作
数学心得体会的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剂,在开展这个反馈教学时,首先要注意作业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每章一次或每月一次也可。其次是作业方式,可由个人单独完成,也可由几个人共同商讨合作完成。再就是作业内容,题目可大可小,可写对某章节的小结,可写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可对某道题解法进行探究,可抒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怀等等。
4.数学反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的数学心得体会反映出积极向上的数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消极的、片面的、错误的数学观念和学习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势诱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数学观念,端正学生态度、寻找错误根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与实践,感觉到数学是一门艺术,体会到数学蕴藏着无穷的美,有着无限的魅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心得体会,由于学生平时写得较少,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材料,创设一些数学写作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写出一些富有数学创意的心得体会。对于学生的数学心得体会,教师也要认真批改,选出一些优秀作业向全体学生展示或宣读,或公布于栏,并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考核方式;改革
一、现行数学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
1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现行高等数学考试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忽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检测,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同时,也导致学生学习上出现“上课死记笔记,考试硬背笔记,考后通通忘记”的现象。
2考试方式单一,“重考试、轻考查”、“重闭卷,轻综合”。目前高等数学考试仍偏重于通过在期末进行一次闭卷笔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试卷内容又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体现“因材施教,因材施考”的思想。
3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不少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期末考试前,下些工夫突击几天,结果考试照样过关。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过于简单,缺乏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
三、高职院校数学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1全程考核。科学评定
将考核贯彻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将学生成绩分为三块,科学区分成绩评定比例:一是平时成绩(20%),教师在评定过程中可综合考勤、小组讨论、撰写学习小结、课下作业、平时测验等几种评价方法,采用加分制或减分制,合理加权平均,使平时成绩更具说服力。以学号为001的学生的成绩为例(平时成绩满分100,每项满分20):(1)考勤考勤实行减分制例如该生旷课一次,扣除3分,迟到一次扣除1分。该项得分16分(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课程的知识点或课程结合实际的某个问题为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题目展开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上交讨论结果,然后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团进行打分,实行加分制。假没该生得分16分。(3)撰写学习小结。对各个章节进行学习自我总结,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由教师进行打分,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4)课下作业。从10分开始施行减分与加分相结合的形式,对完成好的进行加分,对抄袭或不交作业的进行减分,最低O分,最高20分。假设该生得分16分。(5)平时测验。可采取开卷形式,题目设计要在反映平时学习的同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
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30%),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由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教师设汁好若干题目并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从中选择其一,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假设该生得分90分。
三是试卷成绩(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闭卷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假没该生得分80分
则该生总分为80x20%+90×30%+80x50%=83分。
2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试卷根据题型按比例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逐年进行充实。
三、改革的意义
将学生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项内容,改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把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溶入理论课程成绩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卷面考试、心得体会、日常行为养成评定三结合的学生成绩全面考评制度,做到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行统一。
数学建模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式,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从1992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我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学生接触现实问题的一个平台,这对学生把所学的数学、计算机和其他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提供了舞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是经实践证明的必要且可行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高等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和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李大潜院士表示“我们要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努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数学主干课教学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揭示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实际来源和应用,恢复并畅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血肉联系,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原有的高等数学课程只重视理论,忽视应用的教学内容安排,它在整个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增长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水平,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并且据竞赛组委会介绍,目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数学专业的学生仅占10%,参赛的非专业学生占了多数,所以通常准备参加竞赛的学生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竞赛培训。那么,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建模,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竞赛培训才能使数学建模竞赛在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促进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本文将探讨如何使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一些列教学活动在以下两方面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公共课程从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合适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数学建模竞赛水平。方法就是改革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模式,摒弃仅通过短期培训追求某次竞赛成绩的功利心理,制定长期的竞赛培训计划,使围绕竞赛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实现良性循环,这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活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地研究探索,在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策略和模式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经过长期实践验证了这些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兴趣,同时对于提高竞赛成绩也是有效的。尤其是近几年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增长迅速,参赛学生几乎遍及全校各个专业,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增大;各类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类型都更趋向于专业性强、交叉性强、复杂性强的新特点。为解决数学建模竞赛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制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新模式,这种新方法充分考虑到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融人数学建模思想这个策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再配合后期的竞赛培训活动从而达到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新模式
为了让学生通过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教学活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问题的研究中去,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对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体系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采取“三步走”的竞赛培训策略,在培训过程中抓住一条“时间线”,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建模知识和方法的讲授和训练,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按部就班的培训,从而使数学建模竞赛真正的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本文介绍的竞赛培训新模式的具体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润物细无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在保持高等数学课程原有体系和教学学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数学建模思想融人到高数教学中去,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解决高等数学抽象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的无处不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无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提高数学建模竞赛水平。
具体的做法是在高等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适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保持高等数学课程原有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在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引入和应用中融入建模思想。首先,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需要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融人数学建模思想就是要讲清楚概念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数学思维过程,例如定积分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记住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培养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同样,定理的讲解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诸如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最小二乘法的应用等内容中都非常适合融人数学建模思想。把这些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作为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一部分,制定周密的培训方案,写出具体的培训计划,选用合适的培训教材,编写高等数学应用问题案例。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可使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架起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
第二步:“更上一层楼”――根据一条“时间线”安排数学建模竞赛辅导。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我们按竞赛的时间分别组织三次培训,每年4月针对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组织大二学生参加东北赛培训,每年暑假针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全国赛培训,每年1月组织针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美国赛培训。采用这种阶段性培训方式,根据培训的时间,在每个培训阶段都制定不同的培训目的,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选择逐渐深入的培训内容,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采用自编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现阶段性递进的培训模式。首先,在最开始的在东北赛培训阶段主要讲授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建模基本方法,Matlnb软件的基本命令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等,在这一阶段的培训中各种建模方法不要求学生熟
练掌握它的过程和具体的求解方法,而是要了解这些方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常用于哪些现有的模型中?这种方法对所求问题有哪些要求?它的输入和输出变量都有哪些?到真正用的时候可以在查阅资料现学现用,这一阶段培训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根据需要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对数学建模的思维和过程的了解和熟悉。在全国赛培训阶段主要补充数学建模的理论知识,继续介绍Lingo/Lindo软件、SASS软件等数学软件的使用,并进行模拟训练强化数学建模竞赛氛围和过程。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线性规划、多元统计、插值拟合、微分方程、图论等常用的数学方法,同时了解如排队论、系统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上机实验的动手能力。针对美国赛培训主要强化学生的科技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对外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学习了解所学学科的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意识。
第三步:“反馈再提高”――赛后研讨,修正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方案。注重赛后总结,是逐步提高竞赛成绩的有效方法。每次竞赛结束以后,首先由指导教师针对赛题进行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然后由各队根据所做结果查找论文工作中的不足,并展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使讨论班上不同的思想火花不断地进行碰撞、交融,所有小组都能够通过讨论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通过开会总结本年度的竞赛工作,参加竞赛学生交流竞赛经验、心得体会、开大会表彰、奖励获奖学生等系列活动,及时发现竞赛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学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逐步提高竞赛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结合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过程和参加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实施方法,改进培训方案中的不足,增删培训内容,修正培训计划,完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体系。
总之,通过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新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融数学建模理论学习、计算机软件学习和竞赛过程于一体,通过对数学建模教学体系的实施,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平台,并且能够在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课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文,赵广宇,王崇阳.浅谈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J].才智,2011(32):232.
[2]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2006(1):4-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新思路
一、《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是本科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经济、工程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陈旧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要求。因此,《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培养应用新形式下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许多大学教师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1、教学方式陈旧。当前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仍然是单调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少创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践中仅仅注重枯燥、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背景和应用领域的介绍,使得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课本上单调的定义和定量,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所传授知识的起源和思想,也不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新形式下的应用型教学模式难于改变《高等数学》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使得学生感觉《高等数学》理论和公式复杂、抽象、难以理解,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的心理。
2、从教学内容落后。尽管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教材已经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实践内容。《高等数学》课程过于理论化,实践性的应用环节不足。目前《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分地强调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偏重纯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理论证明和公式的推导,不重视应用背景的介绍和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理论证明的技巧性,而忽略总体方法性的训练;过于强调理论范例的经典性,而忽视推陈出新,缺少知识发展与应用的背景材料,缺乏趣味性。以往的教学内容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1、更新教学观念。要改变《高等数学》以往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局面,必须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今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必须以厚基础、重能力、强创新的人才培养为目标,而不是单一的课本单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必须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该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采用新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强化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注重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转换教师职能,改变教学模式。现阶段《高等数学》课程需要任课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研讨式、辩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余地,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理论的讲解应该注重讲解理论的来龙去脉,避免满堂灌的广播式教学,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结合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对课本的知识做适当的扩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则,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重视演绎法,而常常忽略归纳法。演绎法虽然学生可以学习到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但是一般只能得到一些基本理论的推广,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归纳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平时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和数据的观察分析、归纳,发现问题的规律,进而得到问题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应该把演绎法与归纳法结合起来,才能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经典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的采用传统的“一根粉笔走天下”的单一教学手段不能满足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形式,在概念介绍、图形演示等方面用课件来表现, 而定理的证明则采用黑板详细推导, 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和学生的理解效果。
3、丰富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微课和翻转课堂使得教师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参与者转变,由教学实践的支配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任课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互联网通讯手段,把该课程的所有的教学资源共享到网络平台上。学生依照网络上提供的教学资源可以进行自主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懂的问题在线提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实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并且在网络平台上给学生进行答疑、讨论学习方法、谈心得体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状况和教学质量。应用型教学模式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任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数学建模题目,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达到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目的,又强化了学生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注重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数学理论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要求知识面广泛、应用背景知识丰富。数学建模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在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数学建模方法涉及的是实际问题,传统的一根笔、一张纸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各种数学软件包也随之产生,学生利用这些软件包把抽象的数学模型形象化、可视化,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霞,吴小涛.浅议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及养成途径[J].企 业导报.2010(9).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河北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又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视频观摩研讨。为期十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我还是有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在千万教师中,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我想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总结于后,呈请上级领导审阅,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收获:
此次培训学习河北师范大学领导非常重视,从授课人员安排来看:安排的大学教师全是教授级别的老师,中学全是全省以及全国知名的特级和优秀教师。从授课时间任务来看: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河北师范大学的领导、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闫老师和张老师)特别尽职,安排具体,服务到位,一些细节工作落实得好,如我们的住宿安排,组织班级学员的交流活动等,大家比较满意,评价很高,数信学院范院长多次来教师看望关照我们,我们从心底非常感谢。
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合理,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此次培训以讲座和观摩教学,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首先是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几个著名专家的几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河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及邀请的大牌数学教育家的各个专题讲座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强调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讲解了数学教育心理学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学生探究性思维培养方法对策,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等等。
第三,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友谊与感情,特别是关于高中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的体会的探讨,班主任管理中的感悟与体会的交流,促进了大家的进步与提高。
二、学习体会
通过近一周多的学习培训,感悟良多。
首先是河北师范大学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为我们上课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精心准备,深入浅出,尽心尽职,体现了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们的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
1、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首先需要我们大力转变观念,下大工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二是要了解探究学习,逐步熟悉探究学习并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探究学习是开放性的,有的问题可能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有的问题可能别人已经有了解释、有了某种科研成果,但是教师可以不把已有的答案提供给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管探索的结果跟别人相同还是不同,最有价值的是探索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这种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自然会成功的。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目前提出的科学探究法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相对而言是适合科学课程的。自主的探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喜乐,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加了这次省级的培训,意味着我们将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率先走进课堂,同时也意味着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率先和影响周围的其他教师。虽然我们有时也会充满困难、挫折或困惑,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新经验、新发现以及新的飞跃。
三、下步工作打算:
回校后正值学校期中,从该期后半期开始我将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我要把我学到的理论讲解给我们组的教师,用学到的探究性教学、有效教学的艺术风范去感染其他老师,促进所有的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了这样的一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一点建议
此次培训安排的学员听示范课次数太少,某些课理论充分但案例较少,可否在今后的类似培训中适当安排,这有助于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和理论可操纵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后再次希望举办单位能多组织专家到我们基层高中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指导等活动。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数学是家长和学生一直很重视的学科。数学学了要认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一年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想就这一年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 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还负责校内部分的德育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总之,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直线与方程等内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2.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4)、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二、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