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质健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39-03
健康信念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个人的健康行为来源于个体对健康或对疾病抵抗的知觉,如果个体感知到体质健康状况不佳或自我评价不满意,那么这种认知评价便会成为他采取行动、调整健康管理的重要动机。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主、客观评价的一致性与自我健康行为管理,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 体质健康等级评价来源于客观标准,身体自我认知来源于自我对身体的主观认知与评价,将探讨这两种评价之间的一致性;2) 通过体质测试,对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及健康行为管理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自我身体认知的差异性及健康行为管理的差异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和行为为研究对象,对330名深圳大学在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等级测试以及身体自尊量表测试和健康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3±1.60)岁;三项测试皆有效的大学生为271名,其中男大学生158名,女大学生113名。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1) 体质健康等级综合评价。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等级评价,评价指标为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50 m跑。评分的等级为:及格:60~74分;良好:75~84分;优秀85分~100分。
2) 自我健康认知。采用Fox等人(1990)针对大学生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PSPP)进行身体自我健康认知。PSPP主要用于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各方面的主观身体能力,量表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1个总量表和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力量4个分量表。根据Fox对大学生的连续研究以及经我国徐霞等人(2001)根据中国国情的修订研究,量表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由于该量表中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反映了个体对自我健康主要方面的感知,我们将其应用于个体对自我健康的认知评价。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大学生的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运动参与等健康行为进行调查。
1.2.3数理统计法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主、客观的一致性为考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是否具有一致性,对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分数与他们身体自尊(PSPP)各维度评分进行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表1)。
在PSPP量表的5个维度中,运动能力反映个体运动方面的能力与自信等评价,身体状况反映个体对自我体质强弱、个体精力感、运动参与及运动参与的适应性等评价,身体素质反映了个体对自我是否强壮、力量、速度、爆发力等评价。这三个维度与学校体质健康等级评分的客观标准最为密切。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在PSPP这三个维度上的评分与他们体质健康等级分数,除优秀组在“身体状况”未具显著水平(P>0.05)外,其余的相关具显著性(p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主、客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基于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个性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综合因素上,对自己的体质健康有较清楚认知,这点也是我们所期盼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身体的自我认知与客观标准差异过大,当身体处于较差状态时而主观认知感觉良好,那么,这种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会使个体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发生混乱、并导致参与身体锻炼的动力性减低。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从现行体育教育或终身体育教育的角度,个体对自我体质健康的良好认知是个体实施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参与身体锻炼的重要动力资源。我国许多精英科学家的“英年早逝”,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缺乏身体认知的主、客观一致性,因而在自我健康管理、参与身体锻炼等方面未能采取有效的行动。
2.2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及健康行为管理的差异
2.2.1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为探讨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PSPP 得分进行检验(表2)。
统计结果显示,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对运动能力的自我认知的差异非常显著(F=13.53,df=2,p良好组>及格组,采用LSD法进行均值多重比较显示: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对自我运动能力的评分高于良好组(p
在PSPP评分中,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身体吸引”两个维度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F=1.62,df=2,p>0.05; F=0.50,df=2,p>0.05)。由于PSPP身体价值与身体吸引两个维度的自我评价不仅受主观因素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身体吸引的认知,充满活力、健硕是因素之一,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外貌的美丽、气质的优雅等也是身体吸引的一个方面,因此,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这两个维度的主观评分没有差异性并不影响他们对身体运动能力及健康活力等方面自我认知的客观性。
关于健康行为管理,调查设计以吸烟、喝酒获得较低分数;睡眠、餐饮习惯、运动参与获得较高分数为健康行为管理的理想模式。调查发现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无吸烟现象,其余两个组虽然比优秀组吸烟多,但没有统计差异(F=2.29,df=2,p>0.05)。在睡眠、喝酒、餐饮习惯三个因子的得分,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在运动参与方面,方差分析检验显示: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F=7.32,df=2,p
总体来看,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在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的管理方面处于较为适宜的自我健康管理范围,社会调查发现的吸烟、熬夜、酗酒作为健康“三大杀手”,可以审慎地认为不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处于低等级的主因素。而运动参与的差异性则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主要因素。
体质健康为优秀的大学不仅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客观性,而且在运动参与方面也优于其余两个组,反映了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健康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行为的管理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还提示,大学生若想达到体质健康为“优秀”的等级,他们必须在运动参与上有更多投入。
本研究样本中,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为优秀的占17.7%,良好和及格分别占52.4%和29.9%。三个组的对比,只有优秀组表现出健康观念与行为的高度一致性,这意味着只有18%左右的学生在健康观念和行为管理上高度协调,而体质健康良好组和体质健康及格两个组,虽然对身体的自我认知上具有客观性,但从统计结果上分析,这两个组在运动参与方面与优秀组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两组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存在运动参与的分界模糊。由此也看出,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动力仅仅来源于对健康的自我认知或给予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等级评价还远远不够,即使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认知为不满意,尚不足以在运动参与方面作出反应性的强化行为。因此,应开拓更为广泛的运动参与的动力模式,以促进从良好等级向优秀转化,从及格等级向良好等级的转化,从而也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及体质健康等级评定对学生健康的指引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体质健康等级高的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三个维度上的身体自我认知为高分,而体质健康等级低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的身体自我认知为低分。2)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在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的管理方面处于较为适宜的自我健康管理范围,社会调查发现的吸烟、熬夜、酗酒作为健康“三大杀手”,可以审慎地认为不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处于低等级的主因素,而运动参与的差异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主要因素。3) 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健康行为的管理上不仅表现为不吸烟、良好的睡眠和餐饮习惯,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为更多的运动参与。4) 体质健康良好组和体质健康及格两个组在运动参与方面与优秀组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说明即使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认知为不满意,尚不足以在运动参与方面作出反应性的强化行为。
3.2建议1) 充分发挥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健康的评估作用。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有了一个客观标准,应积极利用每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发挥其对体质健康、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估作用。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等级评价,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反馈,使学生在了解自我体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措施激发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终身追求健康身体和科学的自我健康行为管理。
2) 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提升计划。即使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认知自我健康处于不太满意状态,并有运动参与的意向,但往往并不一定能在健康行为强化方面得以体现。可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每学年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结果设立一项体质健康提升计划,以计划促进体质健康的实施。该项工作可以结合体育(与健康)及课外体育进行。
3) 运动处方指导。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科学锻炼理念,但是,面对书刊、网络巨大的信息以及众说纷纭的健身方法,尤其是如何针对个体状况、开展时间-效能高的体质健康锻炼,依然迫切需要科学指导。目前我们根据体质健康测评并开发运动处方,在校园网开设运动处方专栏,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内与课外互动机制,使学生的锻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赖斯(Rice, P, L.)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朱敬先,著.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孙延林,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0-22.
一、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弹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人格与环境因素两者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来自国外高校的研究均表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5个因素,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196**、0.203**、0.224**、0.218**、0.357**。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以心理弹性的5个因素,如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等为预测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五个因素全部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达到了31.26%,对主观幸福感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可见,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所感知到的主观幸福感就会越强烈。有学者曾对我国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即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环境因素则包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在本研究中,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情绪调控、目标专注等因素,更多地体现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以及应对困难的方式上。因此,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内因或者个体方面的因素。心理弹性的另外两个因素———人际协助、家庭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则可以看做是外因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
二、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弹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人格与环境因素两者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来自国外高校的研究均表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其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以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焦点侧重于个案分析、探讨问题的来源,以及协助消除症状的治疗模式上,实践中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评。该量表倾向于对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未能全面反映心理健康的真正内涵。因此,本研究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中的“心理健康子量表”,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认知功能三个因素,来了解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得知,情绪调控、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与正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0.257**、0.184**、0.323**;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与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3**、0.266**、0.215**、0.344**;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均分别与心理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0.102**、-0.287**、-0.195**、-0.31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五个因素全部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达到了27.49%,对心理健康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心理弹性水平高的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究其原因,心理弹性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使得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会有很强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当他们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进行选择性知觉,尤其是在面对逆境、困难、挫折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等情境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辩证的观点去思考,进而恰当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及行为,做到有效的应对。因此,相对于低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而言,高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佳。值得说明的是,家庭因素虽不属于抗压后的结果,但却包含在应对过程中,成为大学生应对重大压力的能量库,因为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性态度,有助于大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断深化,开始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正向指标的探讨,如使用快乐感、幸福感、满意感等正向指标,来对个体的生活品质进行整体评价。一些研究者甚至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内心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认知(生活满意度)和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而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0.244**、0.295**、-0.236**。为深入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以主观幸福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解释变异量达到了18.57%,对心理健康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主观幸福感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等现状持满意状态,对个人发展充满信心,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战胜外在的压力,能够积极悦纳自我。由于主观幸福感是外在事物在大学生心理上引起的反应,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幸福的标准,对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判断是非,确定自己的幸福观时,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
四、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 心理健康 标准 提升策略
21世纪,我们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加重,企业管理者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在我国,管理者及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尚未引起企业组织的普遍关注。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创新理念,把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理健康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
一、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与组织健康
21世纪,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急剧变迁,诸如全球化竞争、知识经济、企业并购等新趋势,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Matthew Miles在 1965年曾指出,组织如同个体一样,也有健康好坏之分。 “健康型组织”成为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个话题,日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企业管理者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处在既需要关注组织绩效又需要关注组织任务目标达成与员工健康,满意度的平衡中,工作环境始终是被动和主动相互交织,思想和行为自觉不自觉的经常发生碰撞。企业管理者时常绞尽脑汁思考,千方百计适应,日积月累,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从长远看,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会给管理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代表组织健康水平,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组织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二、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对于其个人来讲,乃是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之本,对于企业组织来讲,是达成组织绩效和组织健康发展之本。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是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没有心理疾病或者病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智力状况正常;2、情绪、情感稳定乐观;3、意志坚定,能够自制;4、具有适度的反应力;5、心理悦纳;6、人际关系协调,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我们认为依据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特点,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 管理者角色正确认知
管理者能认同自己的管理角色,热爱管理工作,积极、正确履行管理者的职责。企业管理者只有真正理解管理角色在企业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将自己的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才能形成正确的管理角色认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才能对企业组织中的管理工作有良好的适应。
2. 管理者的高情商
一个心理健康的企业管理者一定是拥有高情商的管理者。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于企业管理者,要实现高情商,第一要能正确认知自我的情绪,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主宰。第二,要能够有效调节不良情绪;第三要善于自我激励,即使陷入低谷,也能够快速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快速走出低谷;第四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管理者,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合格的管理者,才真正拥有影响他人的领导力。
3. 管理者高自我效能感
管理者即使具有了相应的管理能力,如果对自己完成具体的管理任务缺乏自信,即管理自我效能感低,也无法使潜在的管理能力达到充分的发挥,导致管理的失败。因此,心理健康的管理者自我效能感高,能正确看待自己,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从而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
三、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的提升策略
1. 企业组织要进一步关心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
企业组织要为企业管理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企业组织可引入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2. 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普及
企业组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中,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必须以提高管理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为前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帮助人们去面对和疏导,是组织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承担起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普及,加强对于各级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的EAP知识及服务的普及培训,多维度的内部沟通系统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心理健康方面话题的沟通。
3. 完善企业管理者自我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
心理能动反映论认为,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实现的。“人贵自知之明”,事实上,许多人并没有很好的认知自己。他们常常对自己高估或者低估,从而丧失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企业管理者应该学会进行心理调适,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应用有效的管理工作方式,避免脑力过过度疲劳,学会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与他人,完善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格与品质。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组织要支持和关心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企业管理者要有提高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兴琼 陈维政,组织健康:概念、特征及维度,《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
《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根据身体、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科学的特点和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将体育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顺应了时展的需要。
1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指学习者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它包括了使学习者“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态度是学习内容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行为。
态度是个体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习得的、影响个体对某事物、人或活动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在《课程标准》里,运动参与既是体育学习内容,也是学习领域的目标。那么,作为体育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形成先前未有的态度或改变现存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们要求学习者从事一项态度(运动参与)的学习任务。
从体育学习内容分析的角度来看,要对态度学习内容分析,需要研究的是,为了达到使学习者形成或改变一定态度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应学习什么和如何习得积极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据此,目前其他学科教学设计实践中,一般从两方面分析态度学习内容:一是当学习者形成或改变态度后(表现出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态度时)应能做什么?二是学习者为什么要培养这种态度?前者实质是动作技能或智力技能学习内容的分析,后者则要求学习者了解培养态度的意义。这些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设计实践。所以,体育态度学习内容分析可以从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的分析着手。而积极的体育态度的习得,也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学习者自身对成功学习的体验直接获得;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者效仿榜样人物而间接获得。
2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能力”。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学习内容的主体,包括了使学习者“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心理学研究证明,运动技能不是简单的外显反应,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控制的。也就是说运动技能中包含着认知成分,故又称为心理动作技能。例如,学习者想参加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并取得成功,仅有运动技能是不够的,他还得学习要领、规则、策略和良好的态度。所以,运动技能的学习往往与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课程标准》将获得运动基础知识纳入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符合运动技能学习规律的。
根据运动技能的这一特点,对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内容的分析,不仅要剖析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各项从属运动技能,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要列出学习这些运动技能所需掌握的相应知识,包括运动技能的性质、作用、要领、规则、动作难度、动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对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的分析,可运用层级分析法,使复杂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后,变为具体化的一系列学习步骤,便于学习者循序渐进的学习。
运动技能的学习条件包括,为学习者提供动作程序的指导;重复训练;及时反馈动作的准确性;鼓励运用脑力训练。
3 身体健康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任务,它不仅是体育的指导思想,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在体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始终。“健康”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身体健康是健康的下位概念,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身体健康学习内容包括,使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身体健康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在长时间中才能使身体健康得到增进,而不是在一节课、几节课、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完全实现的。
身体健康学习经常与运动技能学习及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其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通过身体健康知识学习,使学习者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懂得营养、环境、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基础因素。
第二,通过运动技能学习,改善学习者身体姿势,发展技能,是培育因素。
第三,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营养膳食卫生、作息制度卫生、体育锻炼卫生和环境卫生的习惯,是养护因素。
4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很确切的阐释,较多的只是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课程标准》中将其解释为,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并规定了心理健康的学习内容,包括使学习者“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品质”。
在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文件里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学习领域的规定,在我国还属首次。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且从我国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也是很必要的。有人对北京和香港地区2 009名10~18岁的青少年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8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在考试、学业、个人前途、环境污染、金钱、同学关系、家庭、师生关系、生理问题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辽宁教育学院1995年对北京和上海的独生子女进行的调查表明,心理表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这种心理压力的困扰不仅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伤害,而且也对他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无数事实证明,体育活动可以调节身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上述对北京和香港地区2 009名青少年所做的调查也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心理困扰程度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学习领域,意味着从此要求学习者要从事此能力健康的学习任务。心理健康学习同身体健康学习一样,往往与运动技能学习、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心理健康学习内容的分析,不仅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而且要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形成客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中,应通过营造课堂心理气氛、运用心理规律、考虑学习者特点、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心理技能。
5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社会适应学习内容包括,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现代社会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教育和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和大量的新兴的体育社会学科的诞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体育的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开发,它不仅具有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体质增强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具有促进青少年儿童从自然的人向社会化的人转化的社会学功能,还具有培养人的意志、情感、个性,发展人的认识能力的心理学功能。体育教育从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
几乎是同一年代,教学论研究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即教学具有一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因此,“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活动系统,还是社会活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着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构,有着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它们作为教学过程的社会情境,给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以各种影响”。于是,教学过程的社会观被提出并被确认。
总之,无论是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教学理论的发展,都要求体育教学理论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认为,将社会适应作为体育学习内容的一个领域,是体育教学论的进步。
社会适应作为学习者的学习任务,从学习内容分析的角度看,它属于态度的范畴。如前所述,学校教育目标中涉及到态度的是多方面的,如良好的社会交往态度,对某种活动的肯定和喜欢,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态度等。所以,社会适应学习与运动参与学习、运动技能学习、认知学习等也都交织在一起。
心理健康需要由个人来体验、建构与获取,而不是由他人传递、施予;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处于中心位置的建构主体是高校教师(主体是群体概念)。高校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是建构过程中的中介体,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与体验之间的中介体。它需要引导教师对有意义的刺激作出合适的反应,帮助他们了解任务的意义与目标,促进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与能力,以及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社会作为环境是促成主体心理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需充分明确与发挥高校这一组织的作用。营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无疑这是一个长期但却不能懈怠的工程,它是真正实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厚实保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修复必不可少且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和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心理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无论个体心理状态和社会化存在多大差异,所有的人都同样有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高校教师自身心理调适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一、重塑认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Lazarus和Folkman认为压力不单指外部刺激事件,也不单指机体对其的反应,而是指个体对环境认知评估的动态过程(目前多数心理学的压力研究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压力”概念)。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正确的认知评估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重塑认知,即高校教师应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它属于思想层面的策略。
1,压力认知重塑
当心理压力来临时,应对其采取明确的认知和接受态度。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适度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过度的压力则可能导致种种身心失调现象。学会与心理压力共处合作,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策略。
2,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真正能滋养教师心灵的教学也基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尊重真实的自我,聆听内心的呼唤,可以找回改变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与信念。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满足而变化。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在人生每一阶段中对工作的需求,建立合理客观的自我期待值。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教学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3,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
“身处一个似乎无法忍受的局势,不管它是长期累积所致,或是一个暂时的刺激性事件,我们总能有所选择。”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并确定自己能否影响与改变局势后做出选择。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公正评价,形成对于压力情境的理智反应,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出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譬如,高校改革带给教师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
二、积极应对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从容积极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在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认知态度的基础上,自觉调整自己,把对心理压力的回避模式转为主动模式,区分压力的原因和反应,把情绪定向应付转为问题定向应付:运用积极认知方式,如换位思考法一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调节情绪。看到事物不利的一面的同时,更看到其积极有利的一面,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地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动手解决。
运用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劳逸结合法,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可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调节作用更明显;勇于倾诉法,把心中的烦恼郁闷向可信且头脑冷静的朋友或同行倾诉,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倾诉活动本身即是适度的情绪宣泄,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对于压力较大的教师要勇于找精神科医生倾诉,现在很多城市去找精神科医生倾诉是免费的;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自我调节法,在心理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音乐保健法,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有助于在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等。
通过控制行为来调节情绪。不良情绪已经产生之后,可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属于反应调节。这些行为虽琐碎,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方法。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适当从事家务劳动等。这些行为能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使用能增强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时,转移注意是消除紧张情绪的一种有效办法。当变换活动方式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就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人的情绪也就从一种状态转化另一种状态。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是心理压力来临时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提供物质和信息的帮助,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提
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并掌握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驾驭教学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对高校教师来说,学校同事、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帮助和支持,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增加抗力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即抗力)。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抗力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抗力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增加自我抗力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未雨绸缪”之策略,是主动性策略。人的抗压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校教师可通过一些方法或途径来有效提高抗力,建筑起维护心理健康的“铜墙铁壁”。
1,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要树立“学习永远不晚”的观念。知识丰富是教师的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增加抗力、保持自信的途径之一。自信是防御疾病战胜疾病的精神动力。高校教师对环境最好的适应就是不断学习。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高校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学会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积极善意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类的心理适应,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抗压能力的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愉快工作的基础,是战胜压力的社会支持来源。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更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4,合理管理时间
大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一直是公认的损害身体健康的压力源。在高校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关心教师健康状况提到议事日程之前或之中,教师自身可通过掌握一些时间管理技巧使生活和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增加抗力。时间管理技巧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而且如何使用时间,与日常行为习惯有关。正如改变行为能使我们对压力的感受发生变化,高校教师有意识地改善使用时间的方式,会提高抗力。
5,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改善心理环境,提升抗压力
高校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罗森塔尔积极暗示效应来改善自我的心理环境,如用“我可以做得很好”“没问题,我一定行”等积极暗示语言来提升自信,增强抗力,回避不良自我言语暗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6,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会欣赏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受教育工作中的乐趣,善于在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快乐,从每一节好课中体验成功。培养广博的兴趣,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
7,用身体健康保证心理健康
从调整饮食、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合理用脑等方面保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是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实现心理健康。
四、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抗挫经验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在前述增加抗力方法之一的时间管理技巧中提到,每天要留一定的时间给自己。这些留出的时间中除了休息、培养新的兴趣外,教师务必要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自我反思。1993年,基利昂和托里姆率先提出教师的反思行为。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所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的反思包括三种:一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活动、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作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三是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前两种反思的结果,以前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基利昂和托里姆倡导的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学工作,旨在提高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笔者受其启发将反思内容进行了拓展,提出:在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过程中,高校教师可通过对抗挫过程、抗挫经验、教学工作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对个体的激动情绪与攻击行为具有缓和作用,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能激发个人潜能的发展。自我反思能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提高抗压能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