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科技发展 环境

一、当下现实情况

当今的世界,都过分看重了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往往比较GDP的发展速度,以至于忽视了环境的问题,而持续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导致一个地区环境的破坏。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 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对自然界的破坏微乎其微, 其根本原因是:在人类历史初期, 生产的都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干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程度, 这种肆虐已大大超过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恢复过程, 必然导致环境破坏、土表资源流失、生态系统全面失衡。因此我们从中能简单的能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发达国家,尤其是一些重视生态环保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改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着,这也不难看出确实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就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两种现象正好符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的观点,说明EKC理论模型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性。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

关于EKC 假设的最早研究是Grossman-Krueger ,Shafik和Panayotou。1991 年,Grossman2Krueger 对GEMS 的城市大气质量数据做了分析,发现SO2 和烟尘符合倒U 形曲线关系。1992 年,Shafik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使用3 种不同的方程形式(线性对数,对数平方和对数立方) 去拟合各项环境指标与人均GDP 的关系。1993 年Panayotou 借用1955 年Kuznets 界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倒U 型曲线,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如图1所示。EKC 揭示出:社会环境的质量,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退化,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 曲线型关系。

但是同时该模型也存在相当的论证缺陷,比如说:模型的单项性,同质性假设,存量外部性问题,对生态阈值的忽视等等。EKC的本质是研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真实的经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是单向性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是互动的大系统,经济增长会影响环境质量,环境恶化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对此,DeBruyn 等学者批评EKC 研究中忽略了收入水平变化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动态关联效应,它直接影响了模型估计的准确性。

三、将EKC运用到实际的社会问题(绿色GDP)

我们现在都很关注一个国家的GDP发展的速度,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会发现有绿色GDP这个概念,所谓绿色GDP,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我们已经掌握EKC曲线指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变化曲线,成倒U形曲线如(图2 )所示,当经济发展前期的时候,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质量降低,其中A为转折点。经过A点,可以认为在经济达到一定阶段,人们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开始保护环境,因此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当然,根据EKC理论,只有达到A点后才能出现环境转折点,那么如果我们将A点提高至A’点如图(3)所示。对该图中两条曲线取相同的纵坐标,即在相同EQ情况下,如果采用的是绿色GDP(边保护,边发展),那么会抽出一部分的GDP用来环境的治理,介入对环境质量的考虑,会使环境质量的转折点在环境质量的较高水平A’提前出现,但前提是要从GDP上抽出一部分进行环境的治理。体现在曲线上是:峰值提高了,环境改善了,但是人均GDP有所减少,减少后得到的GDP即为绿色GDP。

四、结论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第2篇

1灾害抗御能力变量

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最直接的评估标准就是灾害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灾害损失和影响越大,区域灾害抗御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对于不能直接度量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我们使用区域灾害损失和影响来间接度量。莱斯基(Rasehky)认为仅使用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难以全面描述灾害损失,因此他增加了因灾死亡人数来表示灾害损失。本文借鉴了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灾害的发生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继而诱发社会生活、工作秩序的非正常状态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以受灾人口数来表征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从而较全面地对灾害人员、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做出描述。因灾死亡人数(Death)和受灾人口数(People)分别指在灾害事件中死亡的人口数量和因为灾害事件而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Loss)是指受灾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自身价值降低或丧失所造成的损失。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受灾体损毁前的实际价值与损毁率的乘积。具体包括农业损失、工矿企业损失、公益设施损失以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灾害损失变量数据来源于由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管理和维护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是国际上影响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并可免费方便获取的灾害数据库,为国际计划、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2社会经济环境变量

为了准确地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做出描述,本文借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于2008年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原则,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医生数8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8个指标变量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与已有文献相比而言,其划分较为细致,更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完成对中国区域灾害抗御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联性的全面考察。在省级区域的划分上,我们遵循传统意义上东、中、西部的划分,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此外,由于自治区和海南省数据大量缺失,故将此两个省舍去,未进入样本;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省际数据样本仅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8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

实证模型

为了论证前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各因素对区域自然抗御能力的影响,本文收集了中国28省份1991~2010年的数据对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1)、(2)、(3)中,i表示某一区域,t表示时间年份,Deathit则表示i区域在第t年的因灾死亡人数,下同;People表示受灾人口数;Loss表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R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Pcdi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Sfai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g表示GDP增长速度;Tior表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Efr表示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Ndp表示每千人医生数。fi是个体省份无法观察到的效应;εit是残差项,我们将一些无法量化或未纳入解释变量但却有可能对灾害损失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说地理气候等因素归入残差项中,并假定εit~iid(0,δ2)。

本研究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选择省际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以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模型,从而克服了在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时候未能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自身发展演变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缺憾。此外,面板数据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点,增加了自由度,同时减弱了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使得估计的有效性得以改进。

实证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阿雷拉诺(Arellano)和博维(Bover)设计的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时期、大样本的面板数据。为了解决模型中变量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改善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我们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进入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

我国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加以解释。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千人医生数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损失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其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能确定。

(1)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毁坏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束缚和影响最为严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到繁殖,都必须首先和外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因此,农业“受自然条件之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农村居民是我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灾害易损性的群体。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之外,一方面难以有剩余资金用于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制备,另一方面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缺乏基本的减灾、防灾常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大量的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往往多发于农村区域,造成重大人员和农作物损失,成为影响城市农产品持续供应、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而,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灾害抵抗能力意义重大。

(2)区域每千人医生数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实证结果来看,每千人医生数较多的省区其因灾死亡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灾害影响人数均相对较少。每千人医生数衡量了区域内医疗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广泛用于平价各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和美国,其每千人医生数已达到2.2人和2.4人,而按我国目前每千人医生数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还需要25~30年左右才能达到美国和英国的水平。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将有更多优秀人员进入医疗卫生队伍,这对增强我国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减少因灾人员和财物损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公共教育经费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低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有显著的影响。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被用于度量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民众素质体现着防灾抗灾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达到一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自觉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形成的自然诱因。另一方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提高民众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教育投资的增加对减少灾害人员和财物损失,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三产业是单位能耗较少的产业,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依赖性是导致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是影响区域灾害脆弱性的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强度等是实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灾害抗御能力。

(4)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几乎无影响。

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与区域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无关。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还有导致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其他固定资产在自然灾害中受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是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但是,地方政府纯粹为了增加GDP而大干快上的思路和做法已不适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所造成的各种灾害,使得大量的投资和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形成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因此,如何在追求GDP增长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用更为高远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53-01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直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正确的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从科学发展观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客观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鱼和熊掌不得兼得”。有些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是这种“不可兼得”的关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如果注重环保,则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其实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美国南佛罗里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深环境科学家伍业纲认为,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经济发展依赖环境为基础。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发展中,也必然在经济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提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如果不积极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如果没有先进、实用的污染控制技术,没有优质可靠的环保产品和设备,没有拥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的支撑,环境问题将治不胜治。以保护环境保证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盲目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不良的环境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健康发展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良好的环境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环境,不仅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对经济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

1.2 互相矛盾,相互制约

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也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经济有很大发展,但是也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GNP(国民生产总值)是各国通用的计算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现在国际上一些环境保护组织把这三个字母推理为Garbage(垃圾)、Noise(噪音)和Pollution(污染)。GNP增长了,不但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意味着垃圾、噪音和污染的增加,甚至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要多几倍,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我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且不说像沙尘暴、水污染等人们切身感受的事实,据国家海洋局的报告[1],在我国沿海地区,有70%的海滩被侵蚀,10多个海湾港口正在丧失原有功能,滨海湿地丧失近一半,红树林减少了66%,近岸珊瑚礁95%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70%的水域遭到污染,2000年,近海发现28次赤潮,累计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正成为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因此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把保护海洋列入人们环保关注的重点。可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又是相互制约的。当经济发展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必然会极大地造成环境问题,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为了改善本国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等工程,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2.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人与自然作为变革自然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产生矛盾的直接根源,也是调节二者关系的直接手段。人在创建和拓展人工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改造人类本身,最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能动性的发展又加深了人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力,从而使人工自然朝着既有利于人类,又有利于自然的方向发展。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加强,使其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趋于对环境的保护,注重开发环境的长远经济利益,并逐步朝“双赢”的目标迈进。在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立足本土化重要特色之余,应与相关的国际标准接轨,要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互协作,吸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最优秀的生产经验,促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同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和支撑体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以人为本,增强公众环境意识与法制观念,让社会公众参与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模式。环境保护需要良好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等,并且辅之以完备的法律法规、道德观念和科技文化等方面支持,这样才能共同将生态环境的建设落到实处。

2.2 加速环保产业市场化推进步伐

应结合实际调整优化行业对策,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培育环境保护市场需求,突出环境保护的重点,有力促进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同时依法加强总量控制和排放许可制度;确立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和监察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为环保产业营造走向国际市场的良好环境;鼓励国际资金以及多种市场主体进入环境产业领域,壮大环保产业的内在机制,引导其走向健康的市场空间;把环保技术作为现代企业创新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突破环保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加快技术经济一体化步伐。

2.3 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环保经济型人才

环保型经济的发展需要科研能力强、市场反应快的高技术人才,能够驾驭大工程、同时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能力的人才,环境咨询与环境服务产业领域人才,用商业经验武装起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所在。应全力培养他们的技术、管理、营销、金融等多方面知识,使其熟悉资本运作,发现和捕捉环保产业中的商机与天机,在众多环保过程中发掘最有潜力、最能保证环境与经济发展平衡的环保项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环境保护也日益凸显其重要作用。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注重长远经济利益,才能逐步朝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3.总结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减轻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只有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才能提高环境质量,环境和自然资源才能充分、永续为人类所利用,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现状;因子分析;衡量指标体系

一、河北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事态比较严重

河北省作为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多年来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制度,大力倡导“少生优生”,使得该省的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已有的巨大人口数额已是定局,造成了河北省一个非常大的人口基数。

(二)环境质量差,急需改善

环境容量比较小,最主要的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太大,城市大气质量急需改善。据河北省的环保局的资料显示,河北省的GDP排在全国第六位,但是主要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碳、COD(化学耗氧量)、烟尘、粉尘、以及氨氮排放总量的全国排名却分别是全国第三、第十、第三、第二和第三位。

(三)水环境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严重

河北省平均全年用水量是220亿立方米,而全省全年极限水资源的供应量仅仅有170亿立方米,不足的部分大多依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面积依然有6万平方公里,每年土壤流失量达到2亿多顿,淤积在了河流水库,降低了防洪标准,造成了土地沙化,严重恶化了生态环境。

二、河北省的环境与经济的研究

(一)经济与环境、人口和社会的研究的指标体系

在参照了大量的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来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该地区环境、人口、社会等等都有关系。因此在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1、经济指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环境改善、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分析两个经济指标:X1――河北省GDP(亿元);X2―人均GDP。

2、环境指标。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环境方面选取以下指标:X3―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万立方米);X4―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X5―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立方米);X6― 工业烟尘排放量(万吨);X7―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3、人口指标。人口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表现在人口数量相对于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度。本文在人口方面选择了以下的两个指标:X8―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X9―人口自然增长率(%)。

4、社会指标。社会发展的宗旨是促进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够为人们提高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受到教育的机会和健康的保证。本文从三个方面选择社会发展指标:X10―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X11― 电力消费量(亿千瓦时);X12― 农村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人)。

(二)因子分析法

为了对河北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能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按照以上所列出的指标体系在国家统计局搜集了河北省2005~2014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1、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通过SPSS13.0软件计算,得到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各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中有三个数值大于1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入3个公共因子,它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744%,由此可见,公共因子所反映的原始数据所提供的足够的信息。所以我们可以选择3个综合指标来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经过SPSS计算,有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分量F1、F2、F3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其进行结构的调整简化,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根据SPSS的结果,标准化后的变量X1、X2可以由各个因子表示为:

X1=0.878*F1+0.455*F2-0.106*F3;X2=0.885*F1+0.444*F2-0.100*F3

3、因子得分和结果分析

(1)因子得分的计算。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直接从软件SPSS中计算得出各个因子得分的情况,但是任何一个单个的公共因子都不足以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非常合理的一个评价,可以将这三个公共因子进行加权汇总来算出综合得分:

F= (60.112*F1+24.335*F2+12.298*F3)/96.744

(2)结果分析。第一个公共因子所包含的信息是最多的,高达60.112%,该公共因子F1在X1、X2、X3、X6、X7、X9、X10、X11、X12这九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都非常大,说明这九项指标对该因子的相关关系都非常密切,对该因子有非常大的依赖性,其中X1、X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水平;X3、X7、X6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省的环境的发展变化;X9反映了河北省人口的增长速度;X10、X11、X12反映了河北省人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可以说公共因子F1是反映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的指标,所以可以称之为“综合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包含的信息量次之,为24.335%,它主要代表的变量是X5(二氧化硫排放量)和X8(人口密度)这两项指标,F2反映了人口因素与环境因素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称之为“人口与环境”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包含的信息量是最少的,为12.298%,它代表的变量是X4(工业废水排放量),F3反映了环境中的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因此可以命名为“水源环境”因子。

三、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稳定较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协调发展

未来20年,是河北省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关键时期。建立健全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养老保障机制,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不断完善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经济社会政策措施。

(二)建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系统

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深入开展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省人民的环保意识;其次,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环保的执法力度,更加严格地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多的企业的扩张发展;第三,强化监控、评价和调整环保规划和管理系统,使得环境回话与管理制度化,使得跨行业和部门的协调合作制度化。

(三)建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因地适宜的生态农业试点,既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农林牧渔也协调全面发展。同时,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相联系,使二者同步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生态环保意识得意提高,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得到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 盖美,盖帅,张亚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3):91-94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9-187-2

0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环境慢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人类再只顾经济发展,那么这个人类在其中生活了几百万年的家园即将因超过其自身承载力而毁坏。所幸现在各国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问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概述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能撇开任何一方而单方面来看问题。

1.1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的破坏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这些环境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和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有关。中国,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国家之一,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却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3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2006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可以说目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张晓东博士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对我国近期(2005年至2010年)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按照90年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未来lO年的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仍然呈现出“U”型特征,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1.2环境的破坏制约经济的发展

同时,环境污染和破坏给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是极其惊人的。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点反过来又极大得制约中国经济的腾飞。试想,随着垃圾的增长,资源的大量消耗,当前国内正蓬勃发展着的各个产业将面临萎缩。同时社会又要花费一大笔钱来改善人们的已经恶化的生活环境。当前社会,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与GDP的比例高达10%。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l6个。经济发展是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是否能生存发展的问题。现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也有人高呼要经济还是环境。还有悲观者认为这样发展下去,环境破坏了,最后人类将一无所有。

2旧经济发展破坏环境的原因

2.1经济机制本身的弊端

愈来愈多的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当今不完善的经济体系。由于人类的经济发展是以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为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并不被看作一个有机的自平衡系统,而只是静态的物质世界,是有待人类开发利用,满足消费需要的资源集合。因此,只考虑向环境的单方面索取,而不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结果是资源逐渐耗竭,环境不断恶化。李广智认为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环境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有性。因为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是一项共有资源,作为共有资源,其价值并未反映在价格体系之中。也就是说,环境的使用是免费的,无偿的,这就误导了人们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致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使治理者和保护者得不偿失。在现行的经济体系下,那些因过度开发资源和破环环境而受益的人很少偿付全部的社会和经济代价,相反地,这些代价(现在的或将来的)却整个地被转嫁到了社会。未能将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的恶化与重建等纳入协调的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之,环境的不断恶化实际上是由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不当引起的,特别是错误引导的价格体系祝不完善制度的激励,致使开发者们能逃避偿付他们开发活动的全部代价。当代的经济体制实际上也是环境破坏的帮凶,既然如此,也就无怪乎无论政府如何明令禁止,某些地区或个体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断对环境进行破坏。

2.2城市化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需要走的一步,但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出现了。(1)空气污染。在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农村,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空气污染强度明显高于中型及小型城市。(2)水污染。中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明显加重,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不断上升。城市河段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3)生活垃圾污染。目前,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而就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言,填埋占80%,堆肥占19%,焚烧仅占1%。但由于城市垃圾实际处理率较低,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据预计,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一70%之间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问),这意味着每年城市化率增长1%左右,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将不得不使人们思考未来中国城市化应该走的道路和对现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2.3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不可逾越

从工业化国家发晨历程看,产业结构演进大致经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再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产业结构呈现出“轻工业――重工业―― 新兴工业”渐次演进的规律性特征。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初、中期,几乎无一能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当代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正在遭受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严重破坏的双重压迫,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工业化过程中做到治污与发展同步或先发展不污染;严酷的事实是贫穷与生态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重化工时代”,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二十年仍将持续,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为主导、城市化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再加上技术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管理落后等种种原因使得每吨能耗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增长依然较快。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正是体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更是我们国家现代建设必经的发展阶段。重化工工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能源资源消化的急剧增加和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的沉痛代价。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就是重化工业的持续扩张与资源承载和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现实就是这样,我们的重化工业还要继续发展,我们现在不能就扼住经济发展的咽喉单单去做环境保护的工作。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既能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又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建议

3.1观念上的转变

两者关系如何处理,将是一个困扰人类好长一段时间的难题。但首先我们应该积极从观念上转变,扭转以往在处理这个关系时的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不记自然成本发展经济;有些人认为,应该先发展经济,发展了经济,在去治理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走这条道路成功的例子。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世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许多资源还没有开发,环境也相当好,尽管他们在发展的历程中也出现过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但是他们借助殖民经济,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度过了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曲线的顶点,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水平达到了与环境比较协调的阶段。但是发展中国家现在不可能再有发达国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中国,作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更加艰巨。另一个误区是消极保护环境,经济零增长。如果谨小慎微,为了环境保护束手束脚,不敢发展经济,有人甚至提出经济的零增长。这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社会必然是要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倒退,而且,我也相信,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并不和环境保护相冲突的。所以,这两条道路正是人们错误认识的产物,不可取。我们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和环境,同时也避免走“发展一污染一治理”的老路。以上两个误区的主要原因在于,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看成是属于鱼与熊掌的问题,两者不可兼得。但是,这种认识存在着一种逻辑错误,把可能性的问题变成了必然性问题。其实,只要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责任,一定能够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库兹涅茨曲线(见图1)说明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图中环境污染用人均污染的排放量等指标表示,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段,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改变,污染行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改善与治理环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增强了,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形成了一个倒“U”形曲线。其实环境问题因经济发展而来,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根本,为环境保护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为优化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资源和环境保障。离开经济发展空谈环境保护就是不知所以,离开环境保护只谈经济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3.2创建生态城市,改善两者的关系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城市就是要求把城市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能够自己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扩散到其他地区或依赖其它部门。生态城市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建立生态城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革命。

3.3创办环境经济学,加大关系协调的研究力度

环境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得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随着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开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仅仅把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当作一种特殊的福利经济问题,责令生产者偿付损害环境的费用,或者把环境当作一种商品,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应该付出代价,都没有真正抓住人类活动带来环境问题的本质。许多学者提出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考虑生态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既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否则,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会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也不能持续发展。要在掌握环境变化过程中,维护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