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需要应用研究,也需要基础研究

传媒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传媒经济学赖以腾飞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生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对这门学科的需要程度,还取决于这门学科基础理论的扎实、深厚程度。传媒经济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传媒运作实际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另一方面,因此渐渐滋长了一种价值取向:传媒经济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有经济效益,进行应用研究才是正道,研究那些抽象理论有何用?于是,在当今传媒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

这种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功利倾向影响了传媒经济学科的成长,现阶段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用主义―――有不少成果乃是传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是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等);三是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对传媒经济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面、多方法的考察,因而,关于传媒经济的内涵、外延、要素、功能,关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内容等问题上的见解,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商榷”文章不断。一些文章甚至不屑于进行此类划分和定义,完全凭自己对传媒经济的常识性理解来展开研究,使得当前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局面。

仅以传媒经济学的定义为例,就出现了许多纷争。现在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者中除了原来研究传播学的以外,还有许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各学科的研究者都试图把传媒经济学朝着自己研究方向上靠。原先研究经济学的学者认为:传媒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来回答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经济现象,必须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传媒问题;研究管理学的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关于传媒业经营和管理问题的研究;传播学研究出身的学者则认为:传媒经济学是研究媒介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学科。定义的纷争加剧了“传媒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的疑问。确实,它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研究范围难以确定,那么传媒经济学是单单考察报刊、广电、网络等媒体,还是包括印刷、造纸、采编、广告、出版发行等支撑其发展的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抑或包括数字技术支撑、电信、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传输技术等?是以媒体为研究主体,研究媒体在传媒运作中所起的作用和获得的成效,还是以受众为研究主体,研究受众在传媒运作中获得的利益和受到的影响?是研究单纯的传媒经济活动,还是研究包括影响传媒经济活动的政策、法律、社会大背景?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解决。

传媒经济学的归属也成了问题,一些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如赵化勇在《电视媒介经济学》序言中提到:“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另一些人则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很多观点:

有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下属的应用学科的,如周鸿铎教授:“传媒经济是应用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播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有认为传媒经济学是经济学下属的应用学科,如金碚教授在《报业经济学》提到:“报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在报业领域的延伸。”也有人认为它应属于管理学、营销学等。无论是哪种划分,似乎传媒经济学就是个大杂烩。

显然,从这些纷争中建立一门与各相关学科相区别的、有自己独特而确定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内容的传媒经济学是困难的。必须借助基础理论研究,对寓于各相关学科中的要素进行理性抽象,从而把与各相关要领相关学科混合、粘结在一起的概念、原理从这些概念、学科中剥离、独立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传媒经济学独特的不与其他学科相混淆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并制订出传媒经济学的发展战略。

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传播学刚引进时也呈现出与今天的传媒经济学研究纷争不断的现象,这或许是一个新学科引进的必然过程。

当时也有一批学者发出呼吁,要重视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仅仅关于新闻、传播的定义就讨论了很多年。检索当时的论文,有关新闻定义、传播功能、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研究的讨论比比皆是。当然,大讨论的结果是可喜的,至今,关于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已基本定型,新闻学、传播学都已走向成熟,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同样,传媒经济学的引进也应实施这样的重视基础研究的思路,根扎得深了,才能枝叶繁茂。

在当前传媒经济学界厚此薄彼,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有必要强调重视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但在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所有国内学者提交的几十篇论文中,只有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梅笑冬提交的论文《对传媒业流通产业性质的初步认识》属于探讨基础理论问题的。看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需要宏观研究,也需要微观研究

传媒经济学需要宏观研究,但更需要贴近实际、指导实践的宏观研究;需要微观研究,但更需要能抽象出来、引申为普遍原理的微观研究。

从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来看,从宏观方面研究传媒经济的论文居多,探讨传媒体制改革思路、研究报业发展趋势、思考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论文比比皆是,这主要源于中国传媒经济的特殊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传媒的市场化还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话题,此后,传媒市场逐渐放开,这是个变化的过程,传媒管理机构在逐步完善和发展适合国情的传媒政策体系,调整和变革不断,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在此前提下,研究传媒经济,就不得不紧跟传媒政策变化,研究影响传媒运作的大环境变化及对传媒运作造成的影响和前景展望,这是特定研究阶段的必然。

同样,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传媒经济运作都与它们的媒介政策、法律法规分不开。与中国相比,只是西方国家的传媒政策法律体系已趋于完善,不需太多调整。表现在传媒经济的研究上,就是研究宏观传媒环境少,研究微观传媒运作多。

但是,现在传媒经济的宏观研究却存在着不贴近实际,难以指导传媒实际运作的问题。建议引入报刊的退出机制,但却不提及报刊退出之后,原有人员怎么安置、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问题怎么解决;呼吁传媒集团整合由物理变化转为化学反应,但如何去实现,如何有效合理整合资源,却拿不出有效措施来;讨论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却未考虑引进多元资本后,如何管理多元资本、多元资本如何利益分成的问题;强调应明确传媒产权,强化产权责任,却忽视了传媒产业的现状……。传媒经济学要成为显学,要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必须加强学界与传媒业界的沟通与交流,以实践来推动理论,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传媒经济的微观研究少,而且,许多微观研究属于媒体的成果展示,或经验介绍,业内人士戏称为“述职报告”。此类研究的特点表现在:

以偏概全,常将某媒体的成功归功于某一项新措施的实施,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就现象谈现象,就问题说问题,研究深度不够;重感性思维、轻理性研究,很少运用数理逻辑及经济学理论构建传媒经济模型;研究中描述性、解释性成果居多,预测性成果较少;理论性不够,对于媒体运营实践的指导性不强。这些微观研究不具备科研成果特性,无法抽象成普遍原理,很难被推广,成果作用也得不到发挥。

针对这种微观研究现状,应构建传媒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模型体系,使其成为一般性的媒体经济实践决策的科学依据。构建传媒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模型体系很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传媒经济运作的实际情况,但是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传媒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只要灵活应用,便可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分析、预测传媒经济运行的规律,帮助传媒经营者制定运营策略。

需要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

传媒经济学不仅需要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

既要避免过分重视定性,轻视定量的研究方式,也要避免过分重视定量,轻视定性的研究方式。

已有多篇文章批判过现今传媒经济学过分偏重于定性研究,而不重视定量研究。如陈积银的《试论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不足与突破》(《今传媒》2004年第7期)、潘力剑的《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郭炜华的《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路》(《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等。有许多学者很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教育报刊社的陈中原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保卫教授也曾谈到传媒经济学研究缺少定量方法。数据论据能使研究成果的论点更具说服力,量化研究指标建构数理模式也能使研究更具可读性和科学性。但为什么中国的传媒经济学者还是偏重于用定性方法来研究传媒经济呢?为什么在前几年就有人批判这种现象,到了现在依然普遍存在呢?

这主要与当前传媒学术界研究者的学术背景有关。最早开始从事传媒经济研究的学者大都是学习新闻传播及其相关专业出身的,中国新闻学传统上更主要地是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手段,缺乏实证研究成果积淀,因而很难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其次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学者缺乏进行定量研究所必须的数据。国外传媒许多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它们必须定期披露运作信息,这就为他们的传媒经济学者提供了可资研究的公开数据源。从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可以看出许多国外学者所做定量研究的数据很大部分都源于上市媒体公司的公开数据,如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瑞士卢加诺大学的CinziaDalZot toandBenedet taPrario的《全球化传媒公司:如何应对跨国传媒实体组织?》、韩国首尔女子大学JaeminJun g的《全球传媒巨鳄的合并与并购:对经营领域、整合模式、国外地区的偏好》、美国乔治亚大学的JunXu的《美国传媒产业的集中:复制与延伸》等。

而国内传媒上市公司极少,非上市传媒则往往将传媒运作视为内部机密,决不外泄。因此传媒研究者无从获得信息,只能依靠传媒运作者偶尔、随意的公布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上市传媒的信息披露显得尤为珍贵。去年北青传媒的半年报、年报数据成为传媒经济研究者的宠儿,绝大部分探讨报业经济的研究论文都引用了北青传媒信息披露的数据。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内学者也非常重视传媒经济学的定量研究,但苦于没有可供利用的数据,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定性研究。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扩张过度,目前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共有770多个,在校生达到15万多人,每年有3万多人毕业。截至2006年11月,全国经核准颁发新版记者证的记者总人数也只有18万人,其中在编人员不到15万人。另外,由于受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正经历整合和洗牌,用人规模已呈收缩之势,再加之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及宏观经济恶化,广告收益预期下降,媒体单位的用人规模将更为从紧,而且,很多媒体招聘也不局限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媒体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传播类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竞争之道,不仅要有产品更要会营销;不仅要重视价格、技术、服务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竞争、企业形象竞争、声誉管理竞争。因而,企业对新闻、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品牌推广、形象打造、公关传播等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一情势在人才招聘市场已开始显现。

然而,客观地讲,目前市场上此类综合性企业传播人才极为稀缺,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和培养目标,其着眼点基本是服务于媒体单位,其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都离企业之需相差甚远。

二、企业传播人才的有关概念

企业传播(corporate Communica-tion)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及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

而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企业传播的定义为:企业传播是指企业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内对外展示、宣传、广告、沟通等一切传播活动的统称。

企业传播的内容十分丰富,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作公司的介绍

>公司的产品(服务)信息

>进行公司的品牌推广

>告知公司的重大事项

>展示公司的形象

>表达公司的理念和主张

>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

>开展内外沟通

企业传播的主要目的:

>统一内部的信念

>吸引公众的关注

>创造良好的舆论

>求得公众的认知

>促进产品的销售

>树立公司的形象

>打造公司的品牌

>扩大公司的影响

>提升公司的价值

>获取竞争的优势

综合而言,企业的一切传播活动都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展开,企业传播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传播的作用日益提高,企业传播不仅是企业对外的竞争手段,而且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传播的相关职位主要有:

>企业新闻秘书、新闻专员、新闻(新闻发言)人

>广告策划、设计、专员

>内部报刊的采编、制作、发行专员

>企业网站的设计、制作、管理专员

>公共关系事务专员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沟通专员

>投资人关系沟通专员

>媒体关系专员

>媒体调查、媒体监控专员

>企业文化建设专员

>品牌传播管理专员

>国际传讯、国内传讯专员等

三、目前高校企业传播人才培养的缺憾

在我国,企业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由于目前有关高校对企业传播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又缺乏相应的专业设置和理论研究,因而在企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1、高校企业传播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从专业设置上来讲,尚没有企业传播专业。与之相关度最高的专业主要有广告学、公共关系以及市场营销专业。而上述三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基本定型,虽然对培养企业传播人才有一定的作用,但各自都不能担当起企业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责,明显地缺乏针对性。

如,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是如此描述自己使命的:“在专业培养方向上,市场营销专业为企业培养理论基础雄厚,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操作能力强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市场营销原理、营销工程、国际市场营销、市场分析与研究、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务、企业战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促销管理、公共关系、广告学、企业创新管理、不动产经营管理等。”其中,直接与企业传播有关课程仅有促销管理、公共关系、广告学、企业创新管理等课程。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各自的定位上彼此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描述具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则是:“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媒介管理与经营、市场营销学、广告摄影、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媒体策略、广告文案、广告创意与设计、公共关系学概论等。”其中,只有市场营销学、新闻理论、公共关系概论等课程与企业传播相关。

至于公共关系专业,课程更宽泛,离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更大。

综合上述专业的特点,在诸多课程中,直接培养企业传播知识技能的课程存在很大的缺口,只能说是达到了部分满足。

2、现行教学难以养成学生企业传播方面的核心能力

这一特点与上面一点紧密相关,但成因更为复杂。

一则,现在本科阶段的教育特点使得大学生的诸多精力被一些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据,在通识教育之后,对专业的认知慢、专业意识和觉悟弱,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实操的时间和精力较为有限,另外专注度也不够。

二则,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系统性不强,涉及面较全,但深度不够,对每一个特定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不足。这是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但研究生更多地倾向于到科研单位或其他非一线的机构去工作,补充给一线的“源头活水”、尤其是高质量的“活水”比较有限。

三则,学生实践环节滞后,较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接轨。即使到一线实习。往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总体来看,现在高校培养出的多是“行不通”的通才,缺少专而精的专才,或者说通才不通、专才不专。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全面素质过硬基础上的术业有专攻,只有专业“专”起来,积累“厚”起来,才能养成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未来所需人才。这里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所需”,即我们要知道未来所需是什么。正如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Rod Allen)所说:“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需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该考虑他 们毕业时市场上需要什么。”二是“人才”,即什么是“人才”。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合所需就谈不上是人才。

因此,综合调查与分析,新闻传播类大学在办学上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要依据信息时代的新特点,树立“全媒体,大传播”的思想,厘清“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与“实用教育”之间的关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传统着重为媒体单位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拓宽领域,加大和加重对企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把为企业培养传播人才作为新闻传播学院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职责,一次自我发展提升的战略机遇。

2、开设企业传播专业、完善课程计划合理调整机制

传统的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在教学上偏重理论,眼盯媒体,主要为媒体单位批量“生产”就业者接班人。

但是,企业与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媒体是一个“公器组织”,而企业是一个“盈利组织”,媒体人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使命,企业人以服务企业为职责。因此,媒体传播与企业传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就必然要求我们课程培养体系要有差异。

具体而言,为培养优秀的企业传播人才,有必要设置企业传播专业,并科学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同时形成一个能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的合理机制。

以下是我们初步拟定的企业传播专业培养方案(要点):

1、培养目标:

面向各类国企、民企、在华外资、合资企业;面向各类开展企业传播服务的公关、广告、会展、传播、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机构;面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从事企业传播相关的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企业传播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企业传播特点和发展趋向,能够有效从事各项企业传播实务操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诚实好学求进的品质。

2)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拥有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业务能力,掌握企业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3)了解新闻传播理论前沿及企业传播发展动态,熟悉党和政府关于新闻宣传、企业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沟通传播技巧。

4)认识新闻媒体和企业运作的基本现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意、策划、设计和制作技能;

5)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具备良好的商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6)英语四级以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外沟通传播的新要求。

3,修业年限:4年

4、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5、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公共关系、企业组织与文化、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网络传播、报刊、网页设计与制作。

6、专业及选修课程:企业管理基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新闻采编、新闻策划、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电视摄像、广告原理、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调查、广告创意与执行、会展策划与设计、整合营销传播、企业内刊编制、新媒体原理、企业网站制作与管理、企业公关策划、企业新闻发言人、企业危机公关、创新思维原理与应用、沟通技巧、综合实训等。

3、调整优化师资结构、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互动机制

企业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由于国内对企业传播的研究不够深入尚没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大量的知识积累需从实践中提炼。因此企业传播教学的师资结构要多元化建构,应考虑从业界引进一定比例,我们认为专业课任教者一半以上应有两年以上的媒体从业或企业从业的经历,其他教师也应定期到媒体和企业实践,一方面他们可将有用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地从业界聘请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现身说法。

为突出企业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我们建议成立学校“企业传播研究所”,建立一套企业传播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机制,打造“出大师、出成果、出影响”的平台,定期开展相应的课题调查和研究,举办相关的研讨和论坛,编辑出版相应的教材和报刊。

4、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专业学习自主机制

新闻传播类教学习惯上主要是一种人文性教学,然而,为适应企业对传播人才的要求,建议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中要适当引入商学的成分。具体讲,要灌输商业文明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商业精神和商业素养。从某种程度讲,将企业传播专业培养视为南广的“商学院”。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大力改革,要突出案例教学,开展动手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市场、深入企业。要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打好基础,提高适应性。进一步说,企业传播专业的教学要加大实训课程,建立更多更广的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建设为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和老师的科研基地。

另外,为逐步调整学生的就业意向,又鉴于企业类型多种多样,因而要强化学生专业学习自主机制,提供学生更有的选修内容,举办多种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三)、(四),我们要坚持做到“三结合”:一是学界与业界相结合;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是课堂与市场相结合。

5、勇于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铸就辉煌

2007年9月笔者基于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方面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大学新闻传播教学的思考,提出了“关于开设传播学专业企业传播方向的基本方案”,并同时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传系2004级2005级广告学专业开设了“企业传播实务”课程,获得了听课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2008年-2009年度第一学期,我们又进一步在全系(不局限于广告学,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编辑专业方向)开设了“企业传播”综合实训(选修)课,学生报名活跃。

同时,由校教务部组织、新闻传播系承办的“企业传播辅修班”也于2008年10月在全校开班。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媒背景 国际传播者 英语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一、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凸显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性

过去的2008年,是我国国际传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事件”、“奥运火炬传递风波”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考验了我国对外传媒应对国际传媒危机的能力。当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预防突发危机事件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化解国际舆论对我国的误解和敌意上,是对外传媒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时,主导国际舆论走向的往往不是中国的政府和媒体,而是对中国怀有偏见或敌意的西方媒体。2008年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暴露出我国涉外传媒的国际传播能力亟需加强,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国际传播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讲话,更是标志我国传媒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学者陈力丹(2008)认为“历史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已经逐渐纳入了世界交往的体系,中国的一举一动与世界相关,而不再独立于世界之外。第二,中国在技术上进入了信息社会,不可能再存在信息的封闭了。应对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提升国际传播有效性是摆在我国传播界一项最重要的任务。郭可(2002)认为,解决国际传播中被动局面,核心问题是高级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只有高素质、高觉悟的英语新闻人才才能解决我国对外传播管理体制其他方面的问题,才能解决我国对外传播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传播学者邵培仁(2008)则从媒介生态系统角度对传播人才重要性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在媒介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级生产者的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决定着媒介生态的状况。从邵培仁的论述中不难得出,作为一级生产者的传播人才在传播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决定了传播活动的质量。作为一级生产者的人力资源是媒介竞争的核心资源之一。相应地,在国际传播活动中,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传媒背景的选修课制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1.国际传播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

据笔者的调研,当前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传统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综合院校的新闻院、系创办的国际新闻专业,是国际新闻传媒人才的最主要来源。二是外语院校国际新闻专业培养模式。该模式一般是外语院校依托自身的英语优势,增设部分新闻课程,按照近年流行的复合型人才模式进行专业培养。这两大块构成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流。纵观国内综合院校的国际新闻专业,大多深受美国式的“大众教育”理念的影响,就业导向比较严重,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实质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外语院校培养的国际新闻专业,由于新闻专业背景薄弱,更多的是在做英语和新闻的叠加工作,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被看好,近年很多专家学者对此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有不同意见,该专业的培养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

2.作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要补充的传媒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一些专业院校创办了有自己特色的国际传播类专业,构成国际传播人才的有益补充。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开办的英语播音主持专业和具有浓厚国际传媒背景的英语专业。这些专业的创办,极大地丰富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途径,对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极大的益处。笔者认为,传媒院校由于有着天然的传媒优势,再加上本校英语资源,创办国际传播人才相关专业,是符合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的。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现多以双学位(学历)、第二学位、主辅修制等方式实现。浙江传媒学院则是采用选修课制,即学院相关院系依托全校资源,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作为相关专业方向,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浙江传媒学院在此方面就作了有益尝试。该学院为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国际传播、翻译等专业课程模块,供大三英语专业学生选择。依托于传媒优势创设的国际传播课程模块,改变了以前单一英语技能加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专业课程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该专业的特色和主打方向,选修课制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国际传播这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为打造新型国际传播人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笔者认为,依托传媒优势创立的选修课制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灵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3.传媒学院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它为外语专业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浙江传媒学院的院系设置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英语专业设在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这为英语专业向国际传播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符合国际上英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其次,它的课程设置更为宽泛,是为打造英语采、编、播多种技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而设计。具体而言,在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既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又有传播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传播技能,同时,依托学校新闻、英语播音、新闻制作各方面资源,着力培养“英语+媒介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困境与建议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来,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讨论。戴炜栋(2007)认为复合型培养模式是非英语国家在特定的发展时期特有的产物,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也有很多学者对这种培养模式提出不同看法。秦秀白(2006)则认为,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主要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的驱动,缺乏必要的学术支撑,胡文仲(2006)等也认为,“……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传媒院校定位于国际传播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的较好尝试,有较强的创新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传媒背景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也是传媒院校人才培养的固有问题,即偏重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积淀,缺乏人文底蕴,中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缺失,落入技能培训的俗套。具体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下,往往对于包括国际新闻采、编、播在内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力度过大,忽略了复合型人才最基本的特质,即人文功底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缺失

大学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现有三大课程模块的设置,实质是三大课程模块的简单叠加,各模块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这种散装式认知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深入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科逻辑性难以体现,发展缺乏动力。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上,应加强英语技能课程和国际传播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加强选材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科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2.中外文化知识的培养缺失

国际传播不畅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障碍。每次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一些西方传媒对中国的误读是源于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相应地,国际传播专业人士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缺失,必然严重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因此,有效化解突发危机事件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国际传播专业人士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知识,用中国文化底蕴帮助中国确立自己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文化模式的传播与输出推动。因此,作为国际传播力量后备军的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英语学习者应具有的较高人文素质和修养,体现出语言能力和语言修养的完美结合。但是,由于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语言学等传统英语专业课程沦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出于专业考级考证等急功近利的思想,自然忽视英美文化等课程的学习,相应地也失去了提升文化修养的极好机会。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论关于传媒工作的新思维[J].当代传播,2008,(5).

[2]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郭可.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面临的困境和战略思考[J].新闻记者,2002,(8).

[4]戴炜栋.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界,2007,(6).

[5]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