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相关知识

自动化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动化相关知识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0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在机械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系统地对机电控制、自动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1,2]。在“中国制造”期间,该专业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工科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当今,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持续深化,制造产业的变革不断推进[3];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行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4,5]。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我国提出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其将“创新驱动”摆在了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人才为本”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为了给“中国智造”输送更优秀的专业人才,适应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本文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浅谈《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启示,以供参考。

1强化教师培训,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是“人才为本”,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两个方面的知识,在长期的教学期间,高校教师不断地强化自己所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但是随着学术专注度的不断提高,知识面的宽度有所变小;并且,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知识跨度大、思维方式差别大,很难长期掌握二者的大部分知识及其发展方向;再者,“中国制造2025”是以“互联网+”为支撑载体,将电气化工业时代的机械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把制造业提高到智能化水平。如果高校教师不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互联网+”等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只是依照传统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将专业知识零散的传授给学生,而不对相关关联知识、应用、技术等问题进行拓展讲解,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非常被动地进行学习,更不会对知识进行再思考、再学习,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从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①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中国智造”发展及方向进行讲解分析,为老师进行知识更新提供方向;②鼓励教师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互联网+”所涉及的相关知识;③鼓励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精神。

2优化专业课程,突出特色课程

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便进入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基本的途径之一[7]。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添加了很多与本专业相关度不大的课程。而且,上述课程大部分还是采用考试为考核方式的必修科目,这些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宽度,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些课程并不感兴趣,多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进行相关的学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这些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8~9]。为了培养更加适合“中国制造2025”所需求的人才,需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考量、设计学生的专业课程方案。首先,在保证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删除与专业相关度较小的课程,或者将相关度较小的基本专业课程合并,减少教学以及学习工作量;其次,根据学生兴趣及需要,增加自动化、现代制造产业、互联网+、现在制造管理类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制造业及其发展有良好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3改革实验室制度,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室的主要作用是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设定相应的实验项目,而且是定时、定点、定人的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完全依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传统的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基本上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了较强的限定,很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对实验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11],其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驱动”不能很好的契合。学生实验不仅是验证知识的工具,还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让学生享有实验的自。首先,要合理的设置课程实验的类型与数目,区分实验主次,在保证课程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实验;其次,改革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不仅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融合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应用

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也在朝着自动化转变。这时候,无功补偿技术的普及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电力行业作出贡献。因此,要积极研究探讨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方法,找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一、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首要的电力运作模式可大致分成三类,即高压网、中压网和低压网,而其中,只有中压网的电力较为稳定,而其余两类的运作情况波动幅度较大,都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目前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保高压网和低压网的运作稳定。而自从无功补偿技术诞生后,就开始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对高压网和低压网的稳定提供了极大的改良和技术保障。无功补偿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减少电力系统运作中不必要的消耗,从而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增大电力供应设施的容积,对于电气自动化中电力供应系统和配置系统耗费的电压,也能够进行较为高效的管控,还能够保持高低压电网的稳定性,减少电气自动化中未知电流对内在部件造成的损坏,因此对电气自动化具有积极意义。

二、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运用无功补偿技术设置断路器

运用无功补偿技术设置断路器,能够降低设计成本。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并不复杂,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中,采用无功补偿技术设置断路器,能将投资方的经济投入风险减至最低级别。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容易产生一些技术性问题。要合理运用无功补偿技术,把既定滤电器与合闸管调控电抗器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原来的基础上生成一类新的无功补偿设施,使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较好地确保滤电器内部电流维持均衡稳定的状态,从而满足电力自动化对于功率数据的标准和要求。此外,这种方法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配合电气系统和内在电压,实行高效的无功补偿工作,不仅能够普及电气自动化,还能规避部分不必要的电力浪费现象。

(二)对客户实行无功补偿

对用电客户实行无功补偿措施,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通过无功补偿,保证电力功率数据达到我国电力部门相关标准和预定要求。此外还能获取更大额度的电力经费补贴,宣传电力自动化政策,能提高用电客户群体的电力节约意识,从而实现对客户的高效无功补偿。这一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生活中电力的无谓消耗,还能解决我国目前用电紧缺的问题。

第二,在客户群体的配电网内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以求最大可能地减少电能耗费现象,缓解了用电客户的经济负担。

(三)对回路电流实行无功补偿

运用稳定的滤电器调控电流传感器内在的磁力饱和度,能够转变回路电流的状态,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在回路中容易生出一部分感性电流,而这类电流能够与滤电器剩余的电容互相消解,从而使回路中的电流达到平衡状态。在此之后,还可以利用滤电器与电抗器,将电压串联起来,再调控变压器的电力减压功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少侧流线上的电压,以实现对回路电流无功补偿的目的。

三、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宣传机制,强化客户管理

随着现代化科技逐步发展并完善,目前首先要对广大客户群进行必需的无功补偿技术相关知识宣传。目前很多客户对无功补偿技术的了解明显不足,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展开大力宣传,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能够在客户群中普及无功补偿技术的基础知识,让客户们懂得无功补偿技术对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如此一来,客户就会有意识地自发节省耗电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群用电效率,减少甚至杜绝用电浪费现象,强化了电力客户的侧面管理。

(二)充分满足客户的用电量

无功补偿技术设施需要精确的内在设置与合理的运用。在这种时候,要选出一部分较为贴合无功补偿技术有关规定的配件或部件,进行科学的内部设计。只有设计与运用达到了合理的规范,才可以确保无功补偿设施的相关部件能正常有序运作,同时还能实现电容器既定的完善功率标准。此外,还要尽量降低内在线路里出现的谐波,因为这部分谐波会对设备的内在电容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发生,就会使得无功补偿技术设施得不到正确合理的运用,从而降低用电效率。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对于电气自动化的直接操作人员,要定期实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电力专业技能。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无功补偿技术的相关知识运用尤为重要,因此要针对这部分知识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对内部职员进行无功补偿技术与重点电力技能的考核与训练,让工作人员学到更多的新型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要争取让所有工作人员都吸取到电气自动化的最新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电力操作水准和实践能力。还要聘用具备高端知识的电力专家,对工作人员实行培训,教给职员遇到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素质。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性能,同时还能降低内在电压消耗的能量,节省了大量电气自动化过程中需要的必备资源。此外,无功补偿技术从一定层面来说,还能为电气自动化系统内部的设施运用和电力输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目前趋势看来,无功补偿技术在未来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王槐青.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3).

[2] 李忠文,张文增.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北极光.2015(10).

[3] 丁宝华.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与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2).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自动化;关键技术;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93-01

前言: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中即以开始广泛的应用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显著的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机械装备率非常低,而且品种并不多,配套性差,导致我国建筑施工效率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1 机械自动化概述

机械自动化指的是不存在其他人为条件下,依照之前预定流程通过机械自动完成此项工程中所需要的操纵步骤,同时还对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自动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机械限制,使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应用,通过使用新机械工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进而提升了工程的操作质量,满足了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求。

2 我国机械自动化应用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在一些发达国家内,他们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差不多都实现了集成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还不是很广泛,集成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水平较低,还仅仅停留在不灵活的单方面的自动化层次,也没有形成较为高效以及便捷的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的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在我国的绝大多数的企业当中,缺少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以及熟悉,大多数的企业都属于一个安于现状的状态,创新以及改革的脚步较为缓慢,也不愿意对自身的传统运行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仅仅是为了按照一定的生产要求和程序去展开工作,相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外国的大多数企业更喜欢通过创新的方式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行改革,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的水平和效益,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其次,我国缺少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选拔制度,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较为不完善,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过度重视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如今的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没有办法满足相关的企业的用人要求,以及对人才的需要,在企业的研发过程中,缺少有能力的设计人才。

最后,通过自动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采用集成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工程的操作的理念还没有形成,相关的人员也没有认识到新的工艺和技术对工程的开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没有对过程所需要的技术核心要点进行研究探讨。

3 机械自动化应用的改进措施

3.1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离不开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不能缺少自动化管理方面的人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所以说必须要对相关领域的人才教育工作进行高度的重视。对于学校方面来讲,必须要重视实践经验的培养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够纸上谈兵,只重视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企业方面来讲,要为员工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重视对自动化人材的培养培训工作,帮助企业员工们相互学习,互相进步对于社会方面来说,应大力加强在职教育的完善发展工作,让相关领域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员工能够继续学习深造,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在机械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

3.2 提高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

现如今,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相关技术较为落后,机械加工大多仍然以传统的半自动方式为主。完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仅仅应用于一些较为简单,批量较大的工序之中,缺少先进的技术水平,而面对一些相对于复杂的工序,仍然以半自动的传统方式或者纯手工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在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对不同的工序使用不同的生产方案,不再使用以往的较为单一、较为传统的机械化模式,还要重视在不同的工序上面的自动化连接,推动系统的自动化生产,逐步提高工程的自动化程度,最终实现机械生产应用的自动化和智能。

4 建筑工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

4.1 机械工程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形式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实现检测过程、加工过程、装备系统、物流系统以及信息流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其中在信息流自动化方面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计算机辅助制造功能、产品数据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基础性内容即为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完成相应的自动化处理操作,并且在短时间内容实现文件程序的编写,保证整体程序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4.2 自动化技术应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产业的发展也非常快速,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目前,自动化技术己经渐渐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高效快速的自动化技术的实施,虚拟化机械制造技术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制造工艺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实现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和整合,能够有效的涵盖多方面学科内容,是一项全力发展的综合性技术类型。

4.3 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建筑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建筑的施工工程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设备同时施工的现象,不同的设备车辆相互配合进行建筑的施工工作,但是也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建筑材料的任意摆放以及多重施工设备的混乱运行工作[7]。所以应用自动化的技术能够有效的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并及时的报警,制止不安全的运行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实现多种机械设备的配合工作,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机械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4.4 在施工机械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压路机、挖掘机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机械设备,这两个设备在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后,可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及效率。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常用的一个机械设备即为压路机,应用建筑机械机械自动化技术后,将检测装置、远程通讯装置等引起到压路机中,实现压路机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压路机施工时,设备的工作位置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测定,同时,现场基准点的预设也可以采用自动化压路机进行,完成后,中央控制系统接受反馈数据,经处理后变为控制命令,诱导压路机进行相应的作业。挖掘机通过激光控制装置的引进来实现自动化,作业时,通过该装置,对机械挖掘作业进行相应的控制,将挖掘机作业的质量提升。此外,也可将激光自动挖削系统设置在挖掘机中,车体高度的检测、作业面位置的检测等均可利用此系统进行,将挖掘机的挖掘效率大大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机械工程的生产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机械自动化在建筑工程之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蔡远望.浅析电气自动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20):26.

[2] 李淡淡.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硅谷,2014,(12):94+74.

[3] 穆智新,杨芳.沦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D13,(11):72.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教学实训;仿真软件;自动化设备

【中图分类号】TS736

一、研究背景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FMS)是指在批量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趋成熟。

MET-3机电气一体化实训装置具有模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货物加工分拣过程的功能,可完成货物识别、搬运、分拣、加工、装配、出入库及管理等任务。装置主要由PLC控制模块、变频器模块、传感检测单元、气动机械手搬运单元、井式供料塔单元、加工装配单元、气动控制单元、触摸屏单元、自动化仓库单元等组成。各机构能够通过位置及功能的变化进行重组,构成多工位加工系统,多工位装配系统,物流仓储系统,从而组成柔性生产系统。使实训装置的培训内容从基本模块到柔性自动化生产线,逐步完成由简单、基础的训练到复杂、综合的培训。

二、教学软件系统设计与构成

1、仿真软件开发目的

依据MET-3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为原型,定制开发《MET-3教学实训仿真软件》。软件系统开发体现实训仿真与课程教学并重的设计理念,在具备机械结构拆装、电气控制原理、运动模拟等仿真实训功能。建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课程资源库,包含有工具使用讲解、元件介绍、运行演示视频、电子课件、电子工作页、电子图书、编程软件等相关素材,为辅助专业教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2、仿真软件的功能

仿真软件共分为助教类功能和实操类功能,形成教学做一体的实训仿真软件。

1)助教类功能

助教类功能设有工具箱、零配件库、设备运动展示资料、教学资源平台。

(1)工具箱功能栏中对每一种工具都进行了工具介绍、实物展示、三维展示、操作演示和使用规范。通过视频的方式教会学生去使用工具。

(2)零件库功能栏中包括每一个模块的机械零件和电子元件,对每一个零件或元件的结构、相关知识以及该零件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都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3)设备运行展示功能栏提供了柔性制造生产线各模块及整站的拆装视频和运行展示视频,可供学生查看,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对实训的需求。

(4) 教学资源平台功能栏中建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资源库,包含有电子课件、电子工作页、电子图书、编程软件等相关素材,为辅助专业教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2)实操类功能

实操类功能设有机械拆装与电气控制两大部分。按模块和整站两种模式选择实训项目。教师调取典型项目布置实训任务,并在实训结束后查看学生的实验结果,做出评价。

三、仿真软件的教学及应用

本教学软件将应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仿真软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快捷、简约的教学平台,将课程涉及的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液气压传动、PLC技术等相关知识直观的在理论原理讲授和实践操作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轻松接收教师所授的知识点,避免不必要的误区,提高教学效果,减少设备损耗。

1、逼真的三维建模和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MET-3机电气一体化实训装置实体,建立三维模型,并应用3D渲染技术,模拟一个柔性制造系统实训室的工作场景。场景中有专用的工具摆放区、零件摆放区、工作操作区。柔性制造设备具有3D展示功能。结合后台的电路搭建,设置系统中所需要的参数和PLC控制程序,保证了仿真软件操作与实际设备运行的一致性。

2、自由搭建电路气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软件控制电路模块的元器件和三维实体工作场景的执行机构一一捆绑对应。从元器件库中选择所需要的相关元器件放置在电气控制界面中,用导线根据需要连接各种电路元器件,用管道连接各种液气压元器件搭建所需要的控制系统,并且可根据需要对元器件的参数进行修改。可以对搭建电路的电压、电流,液路和气路的压力等进行实时检测。教师可对控制线路、电气元件的故障进行设置,让学生根据出现的故障现象,完成故障检测修复训练。降低硬件设备的损耗,减少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

3、软件功能拓展,丰富教学资源

本软件具备ActiveX控件功能。ActiveX控件功能使软件与IE浏览器、PowerPoint建立对接接口。教师可以通过使用PPT和本软件自由搭建各种控制系统,编制各种富有个性化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大型电子教程。此功能不仅丰富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为实现学生登录校园网进行课后练习提供了技术保障。

4、模拟FMS工作场景,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软件中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全操作的指导及职业岗位要求,并植入相关企业文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电气控制和机械拆装的闯关模式。

四 结束语

《MET-3教学实训仿真软件》的开发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让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为使软件进一步完善,升级版本将扩展软件新功能。如建立考核评价系统,根据考核项目,学生在完成考核项目的整个操作过程,自动统计并学生的实训成绩,教师可对学生的实训做出评价和批语。经过教学实践,教学软件的投入使用不仅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国富.虚拟柔性制造系统仿真研究[J].学术动态,2006,(1):1-3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动化 生产线 调研 安装

《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必修专业课程。本课程需要《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机械制造技术》, 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检修的基本技能。本课程以模块化生产加工培训系统(MPS)为载体,通过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仪器和仪表,根据给定技术资料,能独立完成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培养质量、实践创新意识等方面素质。

一、调研目的

(1)通过调研,明确行业对自动化生产线岗位职责和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从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技能。

(2)通过调研,明确行业对自动化生产线人才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通过调研,了解相关行业对自动生产线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情况,包括基本素质的要求、基本能力的要求、综合能力的要求。总结课程开发基本思路、实验实训具体操作方法。了解企业对《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的见解,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的需求状况,以便进行该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实践环节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更新完善,努力从课程的各方面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力争将《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

(4)通过调研,了解机电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的建议,现在工作中需要哪些自动生产线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调研内容

围绕着上述目标,我们着重确定了以下调研内容:

(1)岗位职责要求;(2) 岗位知识技能要求;(3) 职业综合能力要求;(4)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三、调研方法

本课程调研于2010年8月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1月到西安航天九院第16研究所,西安东风仪表厂,2012年5月至6月期间走访西安东方机械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天虹电器有限公司、汉江螺纹磨床研究所等进行实地现场调查。采用调查、走访、开小型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专业毕业生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其他高校《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的建设情况及企业对课程相关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征求企业对该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大纲的改进意见。调研过程中认真聆听高校和企业对《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好的建议和课程建设思路,认真记录调研的各个环节,调研中尽早发现自身课程建设的不足,与企业共同探讨好的改进方法。

四、调研结果及结论

本课程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张,回收30张,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周密翔实的统计,结果如下,填写认为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的重要性较大的问卷为28份,填写自动生产线在企业中有重要应用的问卷为27份,填写使用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的岗位为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的问卷为29份,填写使用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的岗位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装的问卷为26份,29份问卷认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中液压与气动知识比较重要,30份问卷认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中传感器方面知识比较重要,27份问卷认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中电气控制方面的知识比较重要,30份问卷认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中可编程序控制器方面,29份问卷认为课程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机械系统安装能力的训练,28份问卷认为课程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诊断能力的培养,30份调查问卷认为课程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编程与调试方面的能力,29份调查问卷认为课程教学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做中学,学中做,30份调查问卷认为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获得机电一体化高级工及维修电工技能证书。

五、改进措施

(一)更新思路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材内容往往滞后,课程的教学应该进一步、更深入的和行业结合,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建设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二)注重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操作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课程建设中题库和《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还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授课的各个环节,努力建设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强化实践教学

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加大实训的力度,增加实训的时间、按行业的要求培养出市场所需的熟练的技能型人才,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现场多看看,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

(四)加强师资建设

《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重中之重。继续引进机电类高学历的人才,鼓励现有教师深造学习,完善教师的培训学习制度,建立有效的学习进修机制,尽快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及调试课程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