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本刊讯】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雅森集团承办的2014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简称SmartShow)于2014年12月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218家教育信息化领域尖端企业和来自横跨政、企、学校的万余名观众参加了此次展览。

在智慧教育展上, 数十场智慧教育系列精彩活动诠释了在顶级教育学术研究引领下,继承发展传统,融通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全新教育教学环境的发展蓝图,全方位解读了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未来趋势。

在中国首个“ 校园好方案”评选大赛中,通过权威专家团的精彩点评以及来自全国知名院校评审团现场投票, 推选出了教育领域“最受用户欢迎的Best Solution大奖”。在“首届中国智慧教育成果巡礼展区”,观众看到了来自全国20所信息化成果示范校带来的校园信息化应用案例。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分会——大数据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论坛上,来自教育部、工信部等权威机构的专家解读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及未来趋势,同时,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校长分享校园信息化应用的经验,更有信息化企业畅谈中小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与会的500余位中小学校长、电教中心负责人分享了未来智慧教育发展新思路。

(王晓军)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采用“生态的观点和系统的角度,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建设、人才结构、机构发展、标准技术架构、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产业等各个因素,以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得到和谐、持续发展。——编者

转变建设思路—导向应用

教育信息化初期有学者提出了“路、车、货、人”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素,在实践层面上“建网、建库、建队、建制”等成为公共的指导思想,以“建”为导向,可以量化,有操作的抓手,大大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多的工作成果,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不是公司或厂家搭好硬件、配好软件,交给学校和管理人员就能够用得起来的。

信息化教学在现实中有很多困惑,比如资源结构性缺乏、实践效果不佳、考试成绩需要提高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它涉及硬件设施、资源、教师的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评估奖励机制、管理制度等很多环节。在单一的环节上做工作,往往受其他环节停滞不前的制约,而无法深层次推动应用,无法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这反过来又打击了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信心,给教育信息化应用带来更大的阻力。

单从技术上来看,信息化无疑能够提高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与效能,但事实上大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几年以来,无论是从教育管理现代化还是从教学现代化来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时受到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权力分配、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与影响。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技术必然会对现有教育组织的业务模式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必然要求现有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从而导致教育组织的优化与变革。

教育信息化变革涉及校园管理、教学工作习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变革,而任何变革都受制于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习惯与工作事务,全面的变革靠学校自身文化与系统进化很难突破,除非有在技术、理论与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强造诣的人强势推动,同时有雄厚教育背景和教育技术理论背景、有技术问题解决能力的机构与组织,从外部冲击,打破这种文化惯性,促进学校变革。就像企业信息化实施ERP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应用模式、业务流程重组的问题。很多大型企业实施ERP,不仅仅是购买外部的软件,更重要的是购买外部的服务,通过管理咨询和服务,借助外力,实现组织的变革,只有实现了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企业信息化才能焕发生机,产生效益,教育信息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文化惯性,必须突破原来的单一抓硬件平台、软件系统、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单一线性思维模式,而是要针对学校最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典型应用领域,整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个重点环节,从整体推进的角度考虑和规划,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力和投资等制约条件下,组合硬件、软件、资源、培训、理论、教学方法、教师、专家等关键要素,将众多环节有效打通,形成整体高效的学习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实施和推行。

教育信息化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尽快回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来,推行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要切实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每一个课堂的质量,学校要像银行、电信等部门一样,将主要业务即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架设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教学环境的生态系统中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包括效果和效率),促进教育管理、教学的现代化。

整合资源建设—利于应用

资源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很多教师要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通常要花3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准备,而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资源库产品,动辄几百甚至上千GB,然而真正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资源却总是难以找到,教师在资源的海洋里却忍受着资源缺乏的饥渴。我们将这种市场上资源过剩和教育可应用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称为结构性匮乏。

有效资源内容匮乏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内容的建设模式。目前资源内容建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厂家批量提供,二是由学科教师开发。完全由厂家提供的资源由于缺乏教学针对性和系统性,大部分是一些旧教材、网上图片、声音等文件的堆积,对教学缺乏支持,可用性比较差;由教师制作的资源虽然能满足教学的应用需求,但难以规模化,而且这些资源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就难以共享。

针对这一现状,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内容的建设可以采取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以本地教材的知识点或目录作为组织纲要,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内容建设模式。为了使资源建设工作更加有效,在资源整合、开放、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资源整合规模要适中。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以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即以学校的上一级机构为单位,比如以一个区或县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共享。

2.建立畅通的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好的方式是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学科网站群系统,资源由教师直接提交、上传到网站中,减少中间人为流转的环节。

3.给教师和学生真正易用、直观、有价值的工具。目前各类教育资源中心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大多采取了数据库存储方式,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存储大容量数据,便于资源的快速检索和定位,但其采用的以数据记录为核心的界面视图过于生硬,不符合人们的习惯性认知思维,而且,各学科的资源混杂在一起,干扰信息太多,会导致资源使用的效率低下。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服务体系大多以门户网站作为基本呈现方式,具有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资源获取方式,能提供及时的服务。按照学科建立专题网站,为资源整合、管理、应用、交流搭建服务环境,应是今后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资源整合上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整合资源的积极性。

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的质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学科教材相配套:在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资源的学科性质,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资源分类和建设,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点为中心来组织所需的资源,根据各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的目录来建设资源,形成与当地教材各章节目录相配套的资源体系,最大可能减少教师查找资源的工作量。

2.具有教学针对性:提供对教学和学习具有针对性的资源,既要考虑到所建设的资源是否利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也要考虑建设的资源对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通过建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辅助情景、实际应用案例、启发性的探究问题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开放可定制:开放是指资源要采用比较方便修改的方式组织;可定制是指资源库建设应从产品层次上升到服务层次,在资源体系自身得到不断完善的同时,注重个性化的服务功能,使用户获得深层次的、专业的支持。

制定合理制度—激励应用

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政策的制定与倾斜,将大大促进当地院校及教师从事相关工作的积极性。要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领导部门的相关政策,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针对性强的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政策与制度,并重点考虑以下几类管理机制:

1.均衡化投资机制。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量的钱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在应用方面、标准化方面以及软件和人员的培养方面投资很少。如果投入了几千万的设备没有对教学起到本质性、实质性的作用,这个投资是不值得的。

2.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我国各类中小学每年都要接受不同机构的评估和督导,来自上级的评估机制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确立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将有利于中小学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实现“边建设、边发展”的目标。

3.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如:承认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承认教师在相关科研项目中所受的培训并算作继续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在区域内部定期进行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等。

4.规划机制。目前,很多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都很注重“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但是,部分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规划时没有广泛的参与。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参与,还要强调实验学校校长、一线教师代表的参与。如果实验学校、学区的教师、教育决策人员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必然会对学校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无法调动或引起一线学校校长与教师的持久参与。

5.科研带动机制。以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方式,可大大促进区域信息化的整合和辐射:首先,学校信息化总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可形成一种任务驱动下的信息化推进模式,具有针对性,同时能有效激发热情;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和课题目标通常是综合的,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以教改实验或课题方式进行的信息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信息化整合;再次,由于任务驱动下的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消除学校和部门壁垒,其中任何环节的局部信息化都能有效地辐射到其他部分,以带动更大范围的信息化。

6.统筹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时教育局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管理制度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育局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内部协调的职能,协调基教科、电教馆、教研室、信息办、信息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育信息化应用的相关理念和思路,在不同的项目中分清各部门的职责,以免造成管理的交叉混乱,妨碍工作的正常进展。

基于标准建设—畅通应用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部署和实施已是大势所趋,学习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条块分割现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以教育技术标准为架构,规划各类教育系统的建设。

针对资源建设、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如下标准:

1.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制定项目,目前,CELTS包含5类标准项目,其中《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设置了标准。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是由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组织,北师大主持制定的指导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

3.教育技术标准:包括《学生教育技术标准(CETS·S)》、《教师教育技术标准(CETS·T)》、《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CETS·A)》、《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技术标准(CETS·P)》,为教育系统中的四类人员制定了清晰的目标。

在教育信息化系统采购与应用过程中,应明确要求遵循上述标准架构,并提出具体的测试计划与要求,聘请标准专家监督指导,从用户需求源头促进不同企业软件实现互连互通,只有用户、企业、专家、行政管理机构多方互动,标准才能真正得到应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市场才能形成。

利用社会服务—促进应用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目前这些技术支持大多由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由于各校信息技术设备激增,网管人员和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呈数倍的增长,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是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为解决这个问题,地区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或将整个地区的相关维护工作外包给相关公司,这样责任明确,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在编制上可以适当限制,使其安心于教学,并主要负责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而不是代价高昂的设备维修工;将教师编制缩减下来的经费用于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由其负责各校的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等,提高问题的响应率。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方面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现代化、教育组织变革的历程。在这种变革的历程中,与权威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引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服务,通过外力来促进机构组织的变化和教师/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教学业务流程重组,进而促进整个组织成员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而产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减少自发进化与调整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的投入,从而整体提高效益。

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权威机构在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优势以及学校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场地、实验条件方面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环境创设、内容表现、双向交互等方面的特点,共同合作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建设,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全面整合,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保证实验学校实验班考试成绩不低于对照班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育信息化专家必须深入到实验学校,与实验学校一起共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力图通过信息化教学示范和指导,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做出一批经典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示范课,带出一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骨干教师,将实验学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学校,并通过他们形成效益上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整体上提高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应用

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贯彻,需要持续性的推动力,涉及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机构,而且在整个应用推进过程中还涉及很多纷繁的工作环节。通过有影响的示范性项目可以有效推动和拉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开展,促进整体优化效应的产生。

1.“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相关地区的资源建设、师资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可以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转移到教育教学质量层面,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发展;推动学校信息设施环境、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的建设;促使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改革;获得更多社会教育经费的支持,促进合理投资、健全信息化服务机构等。

例如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就是以区域的方式推进的,对各试验地区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参加试验的绝大部分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优化,配备了与语文、英语教材相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果,推动了试验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该试验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不正常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基本措施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变革。

2.英特尔未来教育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信息策展

目前,互联网的结构化、一键式互动以及社交内容策展都在快速发展,这也迎合了大多数用户不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原创上的心理。信息策展在多个行业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样,在教育软件与资源铺天盖地的应用场景中,人们在网络上收集、组织和分享软件与资源信息的行为也变得炙手可热。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也成为应用的主角。在国家统筹和政府倡导的各类优势资源行动中,教师个人也很少去原创。在信息达到海量后,就很需要能负责筛选和甄选优质信息的角色,在教育软件与资源的大潮中,教师个体自然以策展人角色在进行着自我的信息管理与应用甄别。从而形成当前软件与资源大潮中的一大主体应用行为。

在信息策展中,教师会把与自己相关的所有应用都以自己最熟悉或最擅长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实现收藏或分享进朋友圈,包括常用的网络地址、文件资料、软件资源、脑图思维、应用入口、公众账号、共享平台、通讯录、会议课题、圈子交流,等等。通过信息策展和可靠的朋友圈传播,使得有效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也减少了信息收集与可用性甄别的时间。

资源获取成本

当前的信息化普及环境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软件与资源的生产者,教育软件与资源已不再是量少不精的问题,而是多得让用户无从选择的难题。很多优秀的软件与资源仅在小范围内传播,特别是重点学校及初创企业的优质资源更是知者甚少。由此,一方面互联网上信息过多导致搜索、发现、咨询的时间成本太高,另一方面用户也面对信息资源有效性的匮乏。网上软件与资源信息的分散成为多数普通教师的一大痛点。而共享为大众化的软件资源又因不符合个性需求很难深入应用。虽然信息策展模式解决了一些通用免费资源获取的难题,但因人而异的个性化需求内容依然使得当前实际应用的资源获取时间成本太高,各类网上应用商店或在线教育的收费资源,使得教师的资源获取成本面临时间成本与财务成本的双重压力。

针对资源获取成本的问题,有人提出可行性策略,即日常积累并收藏,关注有时代前沿发展眼光的公众刊物、自媒体、企业公众号等,建立自己的工作人脉“专家圈”,第一时间掌握最新信息并拓宽视野,在应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的免费软件资源或收费资源的优惠活动信息,最大化减少投入成本。

软件鸡肋

在IT技术不断普及的大环境下,教育企业的软件开发水平也与日俱增,公司无论大小,多数都号称能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这些大而全的解决方案因难以满足个性化整体需求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以至成鸡肋困境。在这类软件体系中表现了角色参与感不强、用户体验太死板、服务体系多维化、软件设计的创新应用理论模式与实践可操作性的脱节等问题,反变成软件应用中的消费困惑。

在笔者印象中可初步罗列当前各类解决方案中包括的模块大致涵盖有:基础平台、建站系统、OA、数图、MOOC平台、在线教育平台、云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网络教研、远程培训、音频视频会议、协同备课、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综合评价、练习评测、智能组卷、在线考试、研究性学习、学情分析、教师发展评价、教学归因分析、健康营养监控、校园一卡通及家校互动,等等。

软件鸡肋是教育用户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有专家指出,用户在规划时尽量不要选择大一统的所谓整体解决方案,可根据不同应用寻找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子应用模块,用一个上一个,并要求开发方提供第三方标准应用接口。由于教育领域的需求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垂直化,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或一个单位完成所有的应用开发。因此信息化的最佳应用一定是聚合不同领域优秀子模块的局部应用汇总,实现统一认证与标准接口管理即可。以当前流行的Bestsch智慧校园平台应用为例,因为每一个应用功能均可实现独立的个体云服务,同时也能实现第三方标准化平台的统一用户认证对接,所以用户选择时可根据需要只选择其中的一个云服务模块,不一定全选。

软件资源重定义

信息化发展中因新技术与网络思维的触发使得各地有了创新实验的更好条件,由此也激发了各类教育专家对教育的重新思考,从而提出基于教育生态和未来课堂的若干设想。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重新定义好学校、重新定义课堂、重新审视教育、重新发现课程、重新设计未来学校与未来教材、重新倡导立德树人的人文校园和绿色校园等均是大家思考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软件与资源也被重新定义成各种场景:软件与资源的采购安装变成完全的云服务,学校或地方教育局主导的资源共建共享变成国家主导下的优秀教师一人一课的免费应用,通用教育软件转变成个性化支撑平台,大而全的优质资源转变成个性化应用需求的碎片资源,传统课程转变成多样化的MOOC课程等,这一切变化皆可浓缩成一个字:云。

在另一个层面,软件资源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思维而被赋予了更多场景应用的属性,如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人一课表和35中的数字化课程,上海教委支持的TED模式学生汇演、上海大同中学CIE课程模式和市西中学思维广场等,这些皆表现出学习者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并举的应用环境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们不单纯是某些软件和资源,也可以是思想是行动的数字化记录呈现,或是一个集软件资源的场景整合体。

教育轨迹大数据

信息化时代,学习过程就是数据产生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数据采集与档案管理,最终可形成大数据轨迹曲线。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微观、个体的学生与课堂状况,用于调整教育行为与实现个体化教育。根据数据曲线也可快速判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个人特质与悟性状况,更好地制订个性化的教育策略,真正实现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怀。这就是教育轨迹大数据。当前,上海部分中学引入的IMMEX互动训测平台和Aischool测评系统及思来氏课堂分析技术等正在做着局部的有效探索。

“个性化”均衡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曾指出:均衡≠平均,均衡的状态是和谐,均衡的目标是发展;质量的最终表现是有品质的特色,是满足个体和群体发展需求的品质特色服务等。

针对各地都在进行的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笔者很认同李奕老师的观点,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寻找教育均衡的“个性化”出路。应针对本地的环境与资源建立适度均衡的教育体系,而信息化则成为最好的支撑条件之一。聚焦在软件与资源层面的体现便是:根据不同的应用能力与经济基础做好阶梯与批次划分,进行差异化的软件与资源部署,不宜按统一标准一刀切,最适合当下发展的才是最好的。配套的软件资源可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实现快速迭代更新,最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应用差异,从而有效助力教育均衡的整体性实施。

教育微入口

以手机与平板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更有效的设备环境支撑,无线带宽的提速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多样化发展,PC应用因为沿袭着用户的使用习惯及高配置依然占据办公教学的头筹,微信、微博、论坛圈子、QQ群、单位邮箱、班级社区、学科网站群、微课专区、互动评测、作业帮助、论文批改等,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到自己需求的应用界面。

当一个人在越来越多的入口应用中切换时,无形中降低了使用效率,增加了时间成本。微入口应用本质上是指将用户的多个繁琐的常规应用无论是PC侧还是移动侧,均以一种个性化自定义导航一步直达的方式呈现。

当前有一些软件可实现微入口的部分功能,如浏览器的自定义网址导航功能,数字校园软件中的收藏夹功能等,这些基于浏览器或软件的应用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应用,更换了浏览器或软件还要进行导入导出等操作,相对会比较麻烦。笔者见到有一款千云超极鼠的硬件入口产品可直接通过鼠标按键一点直达用户自定义导航页面,且不需安装任何软件和驱动,也不受浏览器与其他教育软件的限制,确实方便了很多,但不足之处是该产品目前还没开发完移动端的配套应用,估计不出半年就应该能呈现双网(PC侧与移动终端侧)互动的应用格局吧。

新专业能力

笔者在“教育能见度”微信公众号中读到沈祖芸老师关于教师新专业能力的专题文章,很受启发。文中提到:过去,教师只需要传递已有的知识,而今天一线教师最大的挑战是必须不断应对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过去,教师只需要停留在课堂,他们非常明确要教什么,而今天,教师需要支持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利用工具构建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过去,不同的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教,而今天教师需要用差异化教学实践来包容学生的多样化。

的确,发现适合的课程和资源是教师的新专业能力,而能积累收藏并系统化分类展现学科相关的专题软件与资源也是当前教师新专业能力中要体现的基本功之一。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感知现在,与其盲目地因循守旧做“蜡炬成灰”的炮灰牺牲,不如做一个有新专业能力的幸福教师。

资源垂直应用

当前的教育资源已呈现多样化和垂直化应用格局。在国家规划层面,已包含有基础教育资源、民族双语数字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资源、特教资源和各类专题资源,同时社会上有以北京四中网校、黄冈网校、新东方教育、好未来教育、巨人网校、学大教育等各类网校的高清课程教学资源,也有教育企业研发的专题教育资源,如《央视影像辞典》、《数字生物馆》、《中国通史》纪录片、《Discovery探索频道》纪录片、《BBC视频资源库》、《陶行知纪念馆》、NOBOOK虚拟实验室,面向个人的“袁题库”、“作业神器”等,也有各大出版社的专题网站资源,如人教网、跨学网、天文数媒、人大数媒等。

在一定程度上,资源垂直应用已经形成新一轮的应用需求格局,教师不再局限于从无到有的素材资源及学科教学资源,更多的会根据专业发展寻找权威的学术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如人大数媒的社科文献数据库检索和学者在线等。学生的课堂资源也会包括各类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各类电子期刊库等动态更新的文化资源与信息资源。还有大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类的如Treehouse在线编程教育平台,搭搭看_3D积木搭建平台等。

另外,以iPad教育商店和Google Play教育应用商店为代表的可运营型教育资源也因为教育市场的细分应用而成为资源垂直应用的一些热门入口。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据中心;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Campus Data Center

Lu Hao

(Frontier College Network Center,Xi'an71010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ampus data center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sis,also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rtual data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factors to consider.

Keywords:Data center;Virtualization

随着各个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种信息系统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得传统网络中心逐步向数据中心过渡。随着设备的性能与容量不断增长,建设和维护的经费随之加大,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每新增一套应用系统,都要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这必然会导致资源、人力、供电等一系列问题。而实际系统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为了解决数据中心发展建设中存在的这种困局,虚拟化技术脱颖而出。

虚拟化的核心思路是通过软件或硬件构成一个虚拟平台并对其进行管理,既可以用多个物理实体创建一个逻辑实体,也可以用一个物理实体创建多个逻辑实体。数据中心能实施虚拟化的实体可以是网络、服务器、存储或应用等。

一、网络虚拟化

网络设备虚拟化的一种模式是将多台设备连接整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设备”整体进行管理和使用。虚拟化整合后的设备组成了单一逻辑单元,管理、配置简单化,同时简化了网络架构,进一步增强可靠性。

另一种模式是将一台设备虚拟成多台逻辑的设备,每一台虚拟设备具备完整的功能,可以进行单独的管理和配置。通过将物理设备虚拟成逻辑设备,可以在保障应用网络环境独立的前提下极为方便的进行设备的扩展和管理。

二、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的核心思想是将服务器物理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或者让几台服务器变成一台服务器来用,用户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

服务器虚拟化的优势

1.提供服务器整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缓解机房基础设施紧张的矛盾,压缩数据中心成本,降低管理费用。

2.简化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减轻操作系统维护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提升应用系统可用性,支持动态迁移和复制,同时提供透明负载均衡、故障隔离、系统自动重构的高可靠服务器应用环境。

4.更高的可扩展性和服务连续性,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

三、存储虚拟化

在传统的模式中,存储通常是孤立存在,需要扩展时只是简单地添加新的存储子系统,无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存储虚拟化就是将多种、多个存储设备通过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来构成一个存储池,进行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存储系统。存储虚拟化作为“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已得到日渐普及和推广。

存储虚拟化的优势

1.灵活性:现有的存储设备,必须给具体的应用分配空间,而这些空间一旦分配,只能被这个应用所占用,而虚拟存储技术,只是逻辑上分配了一个空间,具体物理存储上空间的分配可以根据应用所使用的情况调整大小,节省了磁盘空间资源。

2.兼容性:目前的存储架构,每个阵列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管理和使用比较复杂,而虚拟化存储只需要依靠一个虚拟化软件平台就可以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存储阵列统一管理,方便扩充容量。

3.安全性:虚拟化的存储池可以在本身做镜像,而不管底层的存储硬件型号,这样可以在存储级别实现备份,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四、虚拟化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虚拟化的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带来了资源整合、应用部署灵活、资源利用率高、空间节省等优势。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校园数据中心在实施虚拟化时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统一标准:当前虽然有大量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的产品还需提高相互之间兼容性和扩展升级能力,同时要兼顾硬件和软件虚拟的有机结合。

风险集中:使用独立分散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虽然利用率不高,但是十分可靠。而采用虚拟技术时把多个应用放到一台服务器或存储上,一旦出现重大硬件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所有的应用。应更加关注虚拟安全,了解应对新的风险和隐患。

负载均衡:优秀的虚拟化产品本身要能尽可能少占资源,简化虚拟后所带来的影响,让更多的资源来运行用户的应用。同时也要很好地调度不同虚拟机之间的资源,来确保运行在虚拟化平台上的所有应用都能可靠、高效的运行。

数据迁移:虚拟化的平台必须提供虚拟机动态迁移能力,在需要进行服务器维护时,将该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动态在线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从而使得维护无后顾之忧。如果能根据虚拟机负载大小,自动进行虚拟机的动态分布,将会使得数据中心虚拟化获得更多回报,让用户能更灵活控制服务器资源和应用分布。

技术更新:虚拟化技术虽然大大减少了在管理上的开销,但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对人员进行相应培训,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五、总结

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优势明显,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实体的虚拟化是数据中心虚拟化的综合展现,不仅可以大幅节省硬件和配置费用,同时更符合当前“绿色节能”的理念,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同时更是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基础。相信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虚拟化必将渗透到校园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的每个角落,为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金海.计算机系统虚拟化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2]罗国富.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

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意见

农村中小学对信息化教学还处于落后状态,在信息素养方面也较落后,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起给农村孩子提供了有利的信息素养条件,信息技术课的进入,也为农村孩子素质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还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有关的问题,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下面就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意见:

一、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积极研究教学设计

(1)建立先进的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广义上的课程整合是将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有机联系起来成为整体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简单的理解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整合的关键就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工具。这就要求在构建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积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而对课程整合的目的和实质的正确理解把握是进行整合的前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大要点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打破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思想,给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引来了源头活水。但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初中由于观念、设备、师资、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一些教师对运用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观念现状令人担忧,“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超市”仍旧如火如荼,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屡有发生,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鉴于这一现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应该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保障与基础。

(2)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这一过程整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针对相关问题,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学会整理、分析和加工。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学方案,进入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3)明确整合的目的――能力整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整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整合”和“过程整合”的这种课程整合形式,更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这种能力的整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尽管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在教学中有所体现,但要在农材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广,要使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课程整合在教学应用中做到人人参与,得心应手,我认为还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

(1)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及软件应用技术还不够熟练,不能完全胜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硬件操作。尽管计算机的应用近几年在农村中小学有了全面的应用推广,大多数学校有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室,一方面大多数教师没有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和操作基础,个人自学有较大难度,学校供给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师实践上机操作也受时间限制,另一方面,校本计算机教师培训没有强制性进行,所以教师可学可不学,没有足够的学习激情,再者由于水平层次不一,培训内容周期较长,使得在现有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局限于部分教师和个别课目,有时上课还需要信息课教师进行专门操作,就谈不上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合理实施。

(2)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机构,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概念意义及其作用理解不透,再加上这方面的培训机会少,认识模糊,所以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淡薄,仍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教育管理者在常规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没有更深更科学的评价,教师也懒于钻研,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先进的教学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缺乏在教师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来就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伟大革命,随着国家对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环境的大量资金投入,我相信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应用也会有所提高,通过更进一步的实践,会迎来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