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第1篇

摘 要:再生资源利用是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市场化的角度,提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为科学发展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F0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22-02

1 引 言

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研究表明,每回收利用1万t废钢铁,可出钢8500t,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t,节能0.4万t标准煤;每利用1万t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t,节约木材3万m3,节约能源1万t。可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巨大潜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资源再生产业打造一个市场化的平台,是资源再生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成为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当务之急。

2 发达国家的资源再生产业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2.1 政策导向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关键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资源再生问题,政府不但在政策上对资源再生给予正确引导,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在财政上也给予直接支持。

2.2 产业化政策和配套的产业布局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平台

西方国家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化手段,构建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

2.3 健全的法律规范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保障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善,已经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同时辅以必要的量化措施,可操作性非常强。

2.4 回收再生资源的五个体系构成

根据大量的资料分析与总结,西方国家的逆向渠道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以下5个体系构成 :制造商一体化体系负责收集大量的可用材料,减轻制造商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废弃物转运体系负责通过和政府合作,优先获得规模、稳定的物资来源,保证持续获取大量稳定的可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加工商体系拥有专业的处理、加工、运输设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解、加工,使之达到工业标准的要求;零售――批发商体系的职能是完成分销任务,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把“产品”带给渠道成员后换回押金;临时性体系不定期地收集可回收利用物资,卖给永久性的渠道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具有间断性,是消费者和买方的中介。

可以看出,各个体系是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与最终市场的物资需求联结起来的纽带,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与调节。该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该体系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还取决于再生物资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即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化的有效渠道。

2.5 资源再生的四个基本条件

事实上,资源再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渠道体系,上述体系从对再生资源进行初步收集、分解和分类开始,到与工业企业进行市场交易并为工业企业重新利用,其本质就是市场体系的运作,其运转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具备回收物资的高效处理技术、有可利用的物资或产品存在、有产品收购商和制造商、有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再生体系,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资源需求的层面考虑目标市场的性质、分销物资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要求、渠道成员作用及整个企业的赢利能力。

3 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

.1 我国经济再生体系的三个层次

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的出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在我国已经受到极大的重视。当前,我国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3个层次组成:回收网络负责回收可再生资源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网络接收回收网络回收的再生资源,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整理、加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便资源利用企业采购利用;综合利用处理网络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产业群,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化。上述资源再生利用体系在我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大型废旧物资配送交易中心和省级再生资源加工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约束矛盾。但是,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

3.2 资源再生产业的缺失

第一,缺乏健全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确立了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框架。但比较西方国家,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甚完善,缺乏必要的操作层面的制度、办法,致使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混乱。第二,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资源流失严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比例。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再生资源流失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第三,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我国资源再生行业技术普遍落后,大多数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艺流程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

第四,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一,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个相对具体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产业化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布局。直接影响资源再生企业的规模化,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发挥行业整合优势,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第二,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的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税收政策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企业鱼龙混杂、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甚至为争夺资源或市场进行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难以扩张,行业技术进展缓慢。第三,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难以顺利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调整经营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都缺乏必要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限制。

4 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

4.1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1100亿美元,日本35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源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资源,为其构筑一条高效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示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市场化发展道路。

4.2 开展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比较优势,找到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建设、社会观念和技术角度确定适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4.3研究资源再生产业发的市场化发展方式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配套产业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式,分析其产业辐射与带动能力,确立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为决策提供数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持。

4.4 明确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依照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从产业布局、运行模式、产业技术、成本效益、产业链ぬ酢⑴涮咨枋┑确矫嫒胧郑研究市场化手段和方法,提出市场化对策,明确提出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干.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J].现代法学,2006,26(7):167~173.

[2] 黎建新,刘仁.构建逆向渠道:适应循环经济的渠道策略[J].生态经济,2006(10):7~10.

[3] 陆辉.对建立和实施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8(1):50~51.

[4]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 王嗣俊等译.环境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44~269.

[6] 周宏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7(8).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ial

of China from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Deng Guangjun

(Bnsiness Couege.HBUT,Wuhan 430079,China)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艺术文化文化产业生产力社会产能社会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社会产能与再生产能力的大小,既是生产与消费关系状况的表现,也是消费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这是历史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通则。实践证明,日益蓬勃的大众文化消费所决定的艺术文化的社会生产力,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内容。这在整个中国社区建设城镇化与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形影相随,视听艺术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今天尤为显突显。特别是在党的十更加强调人本、民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景中,这实质上也是在新的高度、新的时代意义上,历史重提了艺术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历史价值取向的问题。

我们知道,历史是现实的,真理是具体的。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特殊矛盾。目前,我们面临的新的现实是:在经济/技术/知识/信息日益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民众生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适应于包括城市规划、城乡文化旅游、公共生活设计、以及创意产业等生产力解放需要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应对国际竞争和未来挑战的不断对外开放,使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提高的现实需要与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长远利益间的关系问题;学习利用人类各民族先进文化与抵御霸权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垄断、颠覆间的关系问题;多种所有制形式下多种文化形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主旋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城乡人口素质与教育就业、资源开发与环保、倡廉与反腐等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和矛盾,既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矿源,也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任务。在这种关系中,任何“壁上作品”或“城建文本”,都无可回避地构成了自己的一定的文化政治属性,从而任何作者,也都必然表现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感”。

应该说,我国艺术文化实践中的道德自觉和审美理想,实在是民族复兴的一种国际现实性。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其现实要求,就是看艺术创作、生产和艺术产业,能否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否反映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从而归根结底是能否围绕国计民生根本利益实现十最新提出的社会建设“六大目标”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来创造。也许不妨这样说,这不仅是贯穿人类历史“民贵”、“民主”精神传统的价值取向与主线,同时也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所自觉追求的价值标准和境界。

就此意义看,作为存在于国情中的普遍规律的切实体现,在象征社会与视觉文化时代,从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进而从消费文化到消费社会,实现愿望与实效的真正统一,其现实的重要归结点之一就是:切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促增长方式转型。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继续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做好这一点,则更要探索、研究和不断汲取“艺术”在人类文化意义上所饱含的个性自由、能动创造的精神因子和普遍力量,全面不断地通过公民素质教育、社会文化传播、大众审美实践、以及城镇民众公共生活和家居环境的艺术化、美学化建设,在公益性与产业化的合理互动中,不仅促使其广泛地被整个社会所共享,同时也促使涵养其间的人的解放、人的创造精神的解放,从而在生产力能动要素的意义上,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意义上,不断促进生产力的根本解放。

就艺术对社会、对城镇化建设、对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作用而言,始终存在着的“理论探索”与“作品生产”相互作用的两个层面的实践支持。换言之,在“精神实践”层面,目前仍有几个没有成过去但却关乎未来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开掘:

发展生产力,首先离不开包括文学艺术自身内在的“工业”科学。这点,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相应于通常的物质的工业,“诸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这样一些抽象普遍形式”的运动,也可以“看成是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这因为,“工业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学跟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而“人的第一个对象,即人,是自然界”。说到底,在文化生存和文化产业时代,人不仅是自己的直接对象和中介,同时更是目的。而艺术的产业化、生活化,本质上就是关于人的理想化的存在。

发展生产力,同时更离不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人本学”,抑或是当代文化生存意义上的新的“精神现象学”。亦如马克思所见,这不仅一般地指所有的“工业”科学的对象化存在“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同上书),同时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形态的现实规定。

生产力的发展,其核心要素是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生产要素的核心。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和“景观社会”中,生产力的效能与效率,始终与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创造文化、创造美的生活的人分不开。人从来是、今后将更加是生产力各要素中能动的、因而是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存在的人的活动,从来是、而且将来更加是既按照科学规律创造,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同上书)。这是工学与人学、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乃至人与自然、存在与意识的真正统一与同一。这点,在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生命工程,尤其在当前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体验经济等“文化创意产业”所代表历史走向的“新经济”中表现得尤为现实直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对自身需要、自身实现的满足和发展。正如现代城市建设以人为本、以民为贵那样,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以技术工具为目的,只能是以美的环境、美的社会、美的生活为目的。并且,这种要求不仅作为目标理想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最本质、最深刻、最现实的日常生活需要,艺术诉求与审美消费,正成为“后现代”再生产最强大、最持久的社会生产力。

那么在社会实践层面,应该说“艺术世界”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特有的、本质的、为其它不可替代的方式来支持生产力和社会再生产的领域。有直接和间接两大方面诸多角度诸多形式。如:以多姿多彩优美和谐的内容形式来陶冶丰富人们的身心生活,消除劳动的紧张和疲劳;又如:或以深刻而崇高的审美震撼力,或以委婉幽默的讽喻,或以正面的揭示和张扬,引导提升人们的认识,升华民众的情感,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生产创造干劲和学习热情;再如:大到城市规划建设小至器具细枝末节,以深入周到的人文情怀,通过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用方式、心理感受等美的设计营造,不断刺激社会消费再生产循环速率,为生产力发展不断提供新目标新方向新动力,等等。就其在社会建构与产能意义上讲,当中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艺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支持,本质上是通过对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存在的人的精神意识与情感的审美的作用来实现。故,在建立生产力的概念与艺术家精深发展自身业务能力之间,就一切艺术生产和文化创造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民生幸福指数这一最高原则看,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多多益善。

其次,艺术文化对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服务社会生成、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介入和作用,同时使得多种艺术形式本身也成为一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方式和力量。如城乡建筑、大众电影、公共雕塑、环境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文化产业化和再生产,等等。

最后,包括当下令人瞩目的的“双11”电商一天销售190多亿的业绩证明,现代设计艺术特别是作为在地位和影响上将作用于其他一切生产活动的网络产业方式的当代信息设计,已成为全球“注意力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件,并因此使得艺术与设计通过“社会设计”切实做到了与社会剩余价值创造之间的跨越式联系。

综上我们有理由说,艺术在文化和产业化意义上的生产力,不仅是当代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社会产能的一种重大生产力,同时更是以人的精神诉求与文化消费为内驱力的中国“后现代”社会发展、文化生存等“社会再生产”趋势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法]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法]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程原.当代美术学的文化相位与社会建构[J].文艺研究,2003:(6)

[6][美]戴维・斯沃茨. 文化权利[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建筑材料;资源化;环境保护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材料的发展又是整个行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们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传统建筑材料,如砖、石、砂、钢筋等等。对这些材料的运用我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它们也确实推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然而,传统材料在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比如,在新建筑物的建设和旧建筑物的维修和拆除中会产生许多建筑垃圾,至今我们还不能合理而快速的处理这些建筑废弃物。我们急需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便应运而生。然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尤其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同时解决了垃圾存放、天然建筑材料紧缺和环境压力等多方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拆建会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传统的方法就是将它们运至郊外进行填埋或者堆放,最多就是在填埋土地上方做好绿化。这样的处理方法短期内看来似乎比较有效,问题得到了解决成本也偏低。但长远的看来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在建筑垃圾中很多都还是可用资源,把它们置于荒野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新的理念就是将这些“没用”的垃圾回收、分类、再生产,它们可以在水泥、混凝土等的生产中被利用到。这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进来,不是常说本没垃圾可言,它们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它的发展趋势。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经过分捡、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种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的运用并不普及,再生材料生产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少,但许多其他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比如欧盟国家建筑废弃物的平均资源化率超过70%,韩国、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率也已超过90%。而在我国,由于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缓慢、激励政策措施不配套、产品应用标准缺失等原因,资源化利用水平比较低,只有有少量建筑垃圾被用于生产再生建筑骨料,再利用率不足1%。

日本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政府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与再生利用就非常重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他们称建筑垃圾为“建筑副产品”,政府先后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等规范,大大推动了再生建材的发展与应用。

在我们国家,虽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已在部分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政府的扶持,让建筑垃圾的回收、材料再生产、推广使用都有一定的难度。二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所致,大多数人都认为再生建筑材料质量不够好,从而不愿意使用。

对于第一点,政府的力量是强大且快速的,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是非常实用的。现阶段,这方面的企业生产和应用有自发、分散、重复、规模小、不系统的特点,离产业化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并且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强制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标准体系不健全。在推广使用方面,我认为政府可以强制规定某些工程中再生建筑材料的用量,强制性的普及未必不是一个好方法。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带头在政府投资工程中使用再生建筑材料,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另外还可以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加大对再生材料生产企业的扶持。

关于群众的传统思维,专业人士可以系统的向大家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公开的做一些对比性试验向公众证明。也可以在结构非承重部分试使用再生材料,让老百姓慢慢接纳这种新材料。媒体的力量当然也不容小觑,借助媒体的宣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百姓们也应该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再生建筑材料,主观的猜想、判断是不科学的。

3. 建筑垃圾重新利用的发展前景

往后走,任何行业都是向着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垃圾再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技术、政策都还不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们自己也需要做到在资源的投入、消费、废弃各个环节都将材料的利用做到最大化,不浪费任何一点材料。投入时,应该想好我们的建造目的和使用量,有针对性的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最好能多使用再生建筑材料。消费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少的材料。并且尽可能少的使用一次性施工材料,多利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工具,施工成本也会随之减少。废弃阶段,要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是单单将它们搁置、掩埋。

可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耐火性等。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也应该有深入的研究。这些就要求我们有专门的研究人员、组织、机构,系统化的去研究和试验。相信各方面性能都提高并有了保障后,大家都会认识到再生建筑材料的各方面优点,自然而然的就会接纳它,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也就扩宽了。

综上所诉,就我国目前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生产为再生建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即解决了垃圾堆放占地大、污染环境的问题,也解决了天然建筑材料匮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各个工程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各方面质量,加大对施工工艺的研究,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大范围的推广使用。这么长期坚持下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有新的突破,对环境的保护也会有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清仁,吴善淦编.《生态建与环保》,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第4篇

所谓的“三农”也就是指农民、农业和农村。银行业作为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农业在一国产业中又有其特殊的地位,是一国人民生活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发展。在近期出现的世界性粮食危机更证实了农业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了金融业在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时,要利用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法使资金流向农业而不是追随着利润高的产业,忽视农业。

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缺失分析

2.1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缺失

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来看,机构形式单一,数量不足,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错位。由于国家的金融机构定位安排,使得正规金融形式单一且机构的覆盖率较低,业务服务不到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品种匾乏,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购销储活动范围,支农力度不足;中国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业务定位转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势单力薄,难以支撑整个“三农”的金融需求;邮政储蓄又不断从农村吸储资金但又不能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正规金融的缺位,使得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挤入农村金融市场,尽管有其非合法性,但在有的地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

2.2制度供给缺失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弱化

从金融制度供给角度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确实存在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有效需求的地区性差异大等特点,但仍属于制度供给缺失所致。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存在着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所说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陷入“双抑制”怪圈。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体制的变革都是沿袭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存在严重的制度缺欠和制度供给不足的表现,这与我国“以农养工,以农养城”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导向是分不开的。从表象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量不足。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主要是由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贷款难以及民间金融“挤出效应”等。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保险、证券、信托、、结算等业务极少。

3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功能界定

3.1农户的金融需求

是指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的金融需求。研究发现,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现阶段表现为: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生产性资金需求与生活性资金需求并存,“舒尔茨一波普金命题”在我国成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其贷款用于生活支出的比例较高。由于非生产性支出往往占更大比重,故非农业生产性需求凸显出来,生活性借款比重加大。非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结合在一起,中国农村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呈上升趋势。而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的资金需求是收入等级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越高,经营性资金需求加大,综合的金融需求、与城市趋同化的金融需求凸现。

3.2农业金融需求

农业金融需求,是指现代农业在生产、经营、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中,其生产和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和各种农业组织)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从广义上说,现代农业的价值链不断延长,正逐步呈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根据。农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和流通领域不断延伸,种养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各环节不断整合,新农业正在衍生出多元化的商业金融关联市场。农业金融需求可以按照农业生产过程划分的生产性农业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按照需求主体划分,分为农户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按照农业组织形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产品初级产品——种植、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以及多种经济形式联合体的金融需求。

3.3农村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需求泛指农村地区及县域经济区域性的各种个体和组织的金融需求,他们包括一般农民和种养专业户、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农村经济组织、乡镇工业及建筑企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求的社会管理机构等。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这样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使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金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创造的GDP也占全国的50%。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板块经济、劳务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出现,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出现集群化特点,农业和非农业分离的格局开始打破,城乡交融的格局开始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同时,在相关领域又形成一个与“三农”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庞大产业市场,商业性金融资源潜力非常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与产品创新要求也很高。

4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加快金融创新

4.1必须解决创新的动力问题

在现有农村金融的制度框架下,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定位中解决好商业化运营的高盈利模式和“支农”的低盈利模式的社会功能矛盾问题。况且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及在亚洲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农村金融市场不是没有潜在市场前景。同时,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以及中外农村新型村镇银行、贷款机构及社区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为金融创新提供保证。

4.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投融资体制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投融资商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不同阶段、不同人口群体、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导致的金融需求也不一致。所以应该建立起“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农户就可以通过政策扶植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实现初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在商业性金融的竞争条件下,真正具备经营能力的农户可以实现高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

资源再生产业前景范文第5篇

一、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牧区产业有序发展,就是要增强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积累国民财富,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就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关系,保持人们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自然资源的恢复扩展、自然再生产永续进行,从而保障经济再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丰富、充裕,满足人们对良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及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特别是经济需求与生态需求。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为其在实际操作中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奠定了基础。

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也需要产业的优化升级。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依存度愈来愈高,相关性越来越强。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否则就缺乏竞争能力与发展前景;而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是产业形成、调整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往往是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只有适宜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势的产业才具有较强生存力、拓展力与竞争力。若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佳,产业经济发展就有雄厚的自然物质基础与优越的生境条件,往往才可能形成合理的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培育出长足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若自然资源破坏耗损日益衰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缺乏自然基础的支撑,原本有一些特色的产业也会逐步丧失其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是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建设、改良,首先,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或合理替代,以生态畜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体系的形成;其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科技的应用,这就要求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从而加速改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局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输入;再次 ,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经济激励、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等,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也应视其类型的不同逐步实现产业化或准产业化及市场化或准市场化、民营化等,这样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可作为一系列产业或行业,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及调整,成为优化的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左右;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又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草原具有非常之大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本来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演变成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近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率已上升到57%左右;内蒙古草原退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8%增加到80年代的39%,21世纪初期已达到74%左右。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幕,使得少数地域的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观,然而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草原资源恢复、生态改善是百年大计,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可见,草原资源的恢复、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是草原牧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等牧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因此,《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