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产保险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费用分摊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盈利分析
一、创新盈利模式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一)紧跟不断变化的市场节奏
时代在进步,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不仅仅是指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也对财产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是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只有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加贴心和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更好的把握住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因而,财产保险公司必须全面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环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分析哪儿些事客户最迫切需要的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的良性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策略并不完全相同,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各个财产保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以及综合赔付率都不完全相同。综合成本率是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之和,不管其他数据的差异如何大,市场的细化调节让每一个财产保险公司的总体综合成本率都大体相当,保持在百分之百左右。因而,必须建立相应的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会计模式来更好的分析把握盈利点,增加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
(二)简单介绍财产保险公司盈利内容
所有的单位企业创建和运营的根本目都是为了盈利,对财产保险公司进行盈利分析可以促使公司加快市场分析的节奏感和紧迫感,紧跟市场前进的步伐和发现市场的变化,更好的评估市场细化的业绩,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以及产品类型进行归类区分,为公司的销售、市场开拓以及战略企业部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市场情况分析,为公司制定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方案,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分析盈利模式以及创新盈利点,要明确销售政策与核保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保证销售政策在系统中的跟单核算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改变原有的在费用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研究不同险种类型以及客户经济承受能力,寻找更加恰当和销售方式和途径,更好的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最大化。
二、简单介绍费用分摊的起源与变化
构建新型的盈利分析模式,不仅需要对时间、险种类型、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类,于是,这便产生了费用分摊的问题。
2006年公布的《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让费用分摊更加明确化、合理化与科学化,它明确指出,财产保险公司所指的费用包含它正常运转和提供售后服务等方方面面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赔款支出、退保金、手续费等等,这些费用的支出会减少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费用分摊可以更好的确定险种类型的价格、各部门业绩考核以及经营管理情况分析等外,还可以更好的推动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此外,它还表明,它的出现和制定可以更好的为财产保险公司改善分摊程序和标准提供依据,在它的指引下,保险公司可以实事求是,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费用分摊模式以及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等等,但是,这一切需要报送中国保监会来审核通过后才能实行。
目前,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管理方式已经获得中国保监会的审批,但是除了业务部门的职责界定以及分摊标准不一样外,其余的内容大多相似或者一样,很少有保险公司可以创新费用分摊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管理模式不够精细,相关的数据也不够准确,无法适应日益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因而,财产保险公司的分摊模式迫切需要改进,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推动费用分摊模式精细化发展的速度。
三、促M费用合理分摊进程来更好的推动盈利分析模型的构建
(一)费用分摊的特点
有的费用可以分摊到各个机构、产品以及销售渠道,比如综合赔款、综合费用、手续费等等,但是,也有一些费用是无法分摊到各个机构、产品和销售渠道的,比如投资收益、汇兑损益、业务以及管理费用等等。
(二)尽可能的推动费用分摊管理办法的改革
社会在进步,费用分摊的模式也应不断得改善和进步,这就需要人们仔细研究《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的内容,并寻找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条例和管理方法。比如:
1、进一步提高核算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纬度,比如基金以及机构归属等内容,提升专属费用的比例,降低共同费用的开支。
2、科学合理细分各项费用,制定合理高效的费用分摊流程和恰当的费用分摊标准。比如将原先有些繁琐的人力成本、设施折旧以及其他费用等三类费用改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每一类费用再根据自身包含方面的特点进行细化。
3、明确市场的重要性,依据市场来更好的区分险种类型以及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等,优化险种的组合,增加分机构数量以及分渠道的费用分摊效率等等。
4、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费用分摊模式中,合理归纳各类费用的开支,并以此作为部门职能调整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促使分摊结果的科学化和准确化。
总结: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市场细分对提升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和增加盈利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场细分可以推动盈利模式的创新,推动完善费用合理分摊的进程。只有明确费用分摊在财产保险公司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创新费用分摊方式,降低开支,增加盈利,推动财产保险公司的良性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保监发(2006)90号).2011年8月29日.
1.1强化员工意识,创建优质内控管理文化员工始终为是内控管理实施的核心载体,是实现内控目标的主体构成。财产保险公司应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倡导、培训活动激发员工热情,吸引他们一同参与、全力建设公司内控管理体系,达成一致目标。财产保险公司内部,应大力加强企业文化思想建设,使员工全面意识到内控管理对企业的现实重要性,以及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的核心作用。使员工积极配合共同构建一个主动积极、体现创造性、和谐优质的内控文化氛围,使内部管理主旨思想、科学思维理论真正覆盖至企业全员开展工作的各环节之中,强化内控管理执行标准的相关操作体制,进而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创建良好的内部文化。再者,应注重基层单位内控管理作用,做好有关的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管理制度。
1.2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内控管理目标内控管理始终是影响经济效益水平、关系企业稳定可靠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财产保险公司各个机构部门内控目标实施综合性管控,扭转以往各机构之间内控管理目标不协调、不一致的局面尤为重要。为此,可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公司内控管理目标为:创建完善健全、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内控管理组织机构、采用科学发展观应对企业转型机制有关问题,核查并处理员工在实践工作中的舞弊以及欺诈行为,合理预防风险隐患问题,进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内在需求的内控管理目标。
1.3健全责任机制提升员工整体职业水平责任机制始终是财产保险单位内部员工互相之间监督日常工作的规范体制,保险公司应合理完整地建设并有效地执行责任体制,强化基础规范工作的有效执行,对没能依照规范行使职责的员工追究其相关责任。应清晰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业务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便于在引发问题后可快速地追查具体责任。再者,应强化员工针对核保权以及核赔权等环节的管控,针对触犯法规的人员应依照责任体制引导其努力地纠正与改善,激发员工自主规范操作行为的工作意识,针对员工工作职位的具体特征执行相应的责任规范体制,对其违规作业的行为实施有效的规范引导,进而创建更加完备的财产保险单位员工责任管理体制。
为有效处理管理阶层以及员工的相互关系,应保证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利益分配,以激发他们的忠诚度以及职业奉献精神,通过创建优质的问责管理机制,使之深入到员工的实践行为之中,避免流于形式、仅能停留在精神层面,将责任明确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实现有规必尊、违规必处的科学管理目标。员工素质水平始终是内控管理工作执行的核心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可为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服务水平开创更加优质的环境,为预防并缩减风险创建了更加牢靠的基础。再者,财产保险单位应引入有效的约束激励制度,将员工短期行为变得更加长期化,进而推进核心岗位员工更为重视企业的长久全面发展,由本质层面消除弱化内控管理的动机,增强员工整体实力与素质水平。
2结语
七月下旬,北京连遇暴雨,家住广渠门的张女士开车路上浸水熄火,她赶忙下车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但是第二天保险公司告知她不能予以理赔,张女士很纳闷,之前自己是上过车辆全险的。保险公司告诉她如果上了涉水险是可以得到理赔的,而张女士之前却并没听说过这个险种。
《新商务周刊》记者从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了解到,截至7月30日,在京保险公司共接到因强降雨造成损失的各类报案4.7万件。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接报案4.2万件,估损金额约3.9亿元;企业、家庭、工程等财产保险接报案2331件,估损金额约5.1亿元。
北京“7?21大暴雨”过后,很多市民开始意识到给自己的财产上险的重要性。
虽然对于自己的财产,大多数人已经从之前的完全没有概念到有意识保护,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民众对于财产保险有所误解。“我都没有多少财产,有什么好保的。”福州的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很多人印象中的财产保险可能只是业务员不厌其烦地推销项目,事实上财产保险是能够起到规避风险、保障财产安全作用的。
财产保险包含很多险种,一般人熟悉的主要有车险和家庭财产保险这两种。涉水险是属于车险里的一个附加险,但有些客户并不清楚涉水险的存在。如果车主只购买了车辆损失险但未购买涉水险,因水淹导致的发动机损失将无法得到赔偿。中国人保的相关人员表示,类似的附加险还有很多,保险公司很少会主动提及这些险种。
“车损险的附加险其实不贵,一辆价值10多万元的车辆,涉水险保费不会超过百元。而家庭财产保险也是从二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中国人保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确定完险种后可以在网络上购买相关产品,这样会实惠一些。
“以家庭财产保险的购买为例,每年购买一份一两百元、两三百元的家财险组合产品,基本可以转嫁各类风险。建议根据各类保险责任范围来做一个组合选择。比如,一般家财险都有主险或称综合险,主险负责赔偿由于火灾爆炸、暴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遭受的家庭财产损失。而附加险种则有盗抢保险、现金首饰盗抢险等等。同时,还可以选择附加一份‘居家责任险’,可以将过失疏忽导致损失的赔偿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阳光保险文化品牌部宣传处的负责人张守生对记者说道。
北京暴雨后很多个人和家庭都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拒赔,网友直呼“坑爹”,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认真阅读免责条款。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出险后保险公司不赔,不属于保险财产范围内的,保险公司也不赔。
有些市民觉得在每家保险公司都投一份财产保险或者对同一标的物进行超过其财产价值的投保可以在财产受到损失时获得更大的收益,对此张守生认为这是消费者的一个误区,“投保时的金额超过保险价值时,超过的部分无效,对于重复投保,各保险公司会按照比例分摊赔偿,因此对于同一份财产只要向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就好了。”
小贴士:给车主们的实用建议
1、 万一车子进水了,千万别妄动,建议叫拖车救援;
2、 别管能不能赔,先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备案,记住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报案;
关键词:全面预算 考核评价 指标设置 责任中心
一、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应用的现状
(一)预算作用不明确
内部对预算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认识,怀疑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管控中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预算在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作用。
(二)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表现为预算指标确定不科学、设定不合理、控制不严格,在编制前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使预算目标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编制不严谨导致预算难以真正落实及执行。
(三)预算考核不严谨
未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由于预算目标本身不够公平合理,未能有效地激发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预算的工作热情。
全面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应用中的困境,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原因。
1.业务特点决定了预算管理的复杂性。财险业务大多为一年短期业务,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居民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作用,经营对象与工商企业相比较,其成本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财产保险预算管理特殊性和复杂性。
2.主要成本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分为预测筹划、过程监控、对照分析、改善调整、整体评价等各个过程。但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成本弹性较小,控制过多有可能造成费用后延,违背了预算本质,反而对正常核算产生不利影响。
3.预算接受度不高,抵触情绪仍然存在。费用使用前多了预算前置审批、预算审核手续,事后多了预算评估的环节。
二、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的作用
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认识造成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认真梳理预算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重要。
首先是协调部门一致。保险公司内部部门繁多,各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收支控管。通过跨部门的预算管理能有效整合部门利益,确保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加强成本控管。预算指标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标准,促使企业对成本支出进行评估,通过预算管理确保使各项指标沿既定轨迹发展,并最终达到企业最终战略目标。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最后战略目标落实。预算能将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预算指标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相对指标,能更好的评价员工、部门,基层公司的工作成果,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三、财产保险公司改进预算管理的举措
(一)建立以责任中心进行控制的全面预算体系
在当前我国保险欠发达、效益不高、保险人的自律性不强、保险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有待于提高的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尝试按责任中心进行预算控制,实行分类预算、分类考核、分类管理。
业务管理部门作为保费收入、赔付支出、承保理赔费用预算的责任中心,授予其相应的费率、赔付各流程政策制定权和手续费管理权; 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资产、行政费用的责任中心,由其在年度预算控制的总资产、总职场面积和费用、总行政费用内,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调配原则;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薪酬、人数责任中心,由其在年度预算控制的薪酬和人数内,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调配原则;各基层机构作为预算执行部门,在下达的各类计划和调配原则内达成收入计划、控制支出,可以在计划内进行适度的调控和考核。
(二)建立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与分析评价体系
首先,繁简结合,合理设置预算指标,。对于收入类,设置续保指标与新保指标,对于支出赔款类设置赔付率指标。费用类设置总费用率指标,其中对于费用类承保、理赔费用分别与保费、赔款挂钩,管理费用总额控制。对于费用类指标尽量化繁为简,一个责任中心避免小指标过多,确保日常考核监控的可操作性。
其次,公司要成立常设性预算委员会,对财务预算的编制、调整进行讨论评审。主要是对预算控制部门责任进行确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各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调整要求进行评估审议,对环境政策变化进行跟踪并提出是否修订建议,对预算调整对总体战略目标的影响评估等。评审结果交公司决策层决策,使财务预算客观、公正、动态管理、有序有据。
(三) 设置独立公正的预算编制管理机构
预算草案到编制出正式的预算是一个复杂而且专业化的过程,因此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预算的编制汇总,并处理日常管理事务。目前许多企业的预算指定由财务部门完成并实施,这不利于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降低了预算控制系统权威性,造成对执行部门预算约束力不强。保险企业在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改进过程中必须消除“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预算”错误认识,明确预算是企业自身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工具,各责任中心对预算制定、执行、结果都要负全部责任。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预算控制系统在执行中的控制失效。
四、结束语
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以及合理设置预算控制流程,才能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最终使其成为实施企业战略与提高经营绩效的工具。在保险行业日益规范今天,各大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逐渐向集中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保证企业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必将重新成为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陈恩莉,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探讨,金融经济 2009(20)
马莉欣,浅谈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财产保险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个企业通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促使企业产生一种长期有效的精神动力,并依靠这种动力使企业朝着长期经营战略方向前进。财产保险企业在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又需要长期可持续的经营发展,就需要认识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1.财产保险企业重视企业文化战略是时代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规划。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意义和作用空前凸显。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同时具备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角度出发,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外延转为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企业文化的对于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价值,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激发潜能、规范行为。从现实意义考虑,企业管理只有植根于企业文化,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是现代化的管理观念。我国财产保险企业需认真领悟国家政策方针,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坚持科学发展、持续经营,应该开始重视企业文化战略。在国际上,对企业文化战略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日本一批具有新兴企业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展壮大,研究人员发现与以往的大型企业不同,这些企业在发展之初就已经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到20世纪80年代,部分美国企业已开始将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从而逐渐形成企业文化战略的新思维。通过研究发现,合适的企业文化战略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出于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战略的转变可以扭转企业败局,划危为机,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向成功。21世纪以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从重视短期业务增长转变为培植自身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上升至战略层面,体现在国外保险公司的经营多样化下的文化一贯性。
2.财产保险企业应对行业竞争需要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截止2011年底,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立案注册的经营主体共59家,其中中资企业38家,外资企业21家。2011年全年全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人民币4779亿元,其中中资企业实现保费收入4727亿元,占全行业保费总收入的98.9%。在中资企业中,中国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733亿元,占37%,紧随其后的平安财险占18%,太平洋财险占13%,并呈现上升追赶趋势。人保、平安、太保三家占有六成市场,剩余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由56家企业竞逐。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财产保险行业目前呈现出大企业激烈竞争、小企业艰难求存、外国保险公司虎视眈眈的行业竞争格局。在这种行业竞争格局面前,大多数企业都从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入手,抢占市场,扩大生存空间。在竞争压力面前,不少企业开始思考自身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软肋和一些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隐性力量,并希望通过激发这股力量,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例如中国人保财险,就对企业文化建设从全公司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并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讨论,征求意见,形成发展共识。但是,我国财产保险企业目前对于将企业文化提升至战略层面予以重视的不多,许多企业仍处于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仅停留在服务规范、经营合规和制度建设层面,并没有清晰的企业文化战略思路,而将之以成文形式固化于企业规章的几乎没有。而另一方面,国外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保险公司已经将企业文化战略上升到一种长远发展需要的高度,并且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注意保持企业文化的一贯性。当财产保险行业向国外企业彻底放开之后,中国财产保险企业所要受到的冲击将不只是经营的压力,更将是文化的冲击。因此,我国财产保险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3.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符合财产保险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财产保险企业想要在一个多家经营主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中求生存、求发展,对外需要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对内要凝聚员工共识,推动企业改革创新,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急迫任务都要求财产保险企业寻找一种高层次的战略突破,需要一把解开发展困局的钥匙。实施企业文化战略能为财产保险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思路。首先,财产保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塑造企业品牌形象需要从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入手。财产保险行业销售的是金融产品,给客户带去的是一份保障。财产保险企业的外在形象和企业精神,需要通过进步的企业文化战略的引导与支撑。财产保险企业从保险产品销售到后续理赔服务,从市场营销策略到企业经营管理,从企业效益到社会责任,都需要通过对外树立一以贯之的优秀品牌形象。通过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有助于财产保险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而不仅仅是销售的角度去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通过文化感染的力量吸引客户,提升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再通过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形成良性的经营状况其次,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财产保险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有助于凝聚共识,提升服务。财产保险企业应该看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没有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素养的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财产保险企业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战略,通过对企业价值核心的塑造,凝聚人心,使企业上下一心,协作前行。财产保险企业各层级的员工能够在企业文化感染下,奋发有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这种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又服务于企业文化战略,并给客户创造更优质的服务。最后,财产保险行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为企业行为提供了规范和指南,最终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文化不管在体制层面,还是落实到具体业务的操作层面都对员工工作思路及方向产生根本影响。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的经营行为、员工的服务意识、员工的工作热诚和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等诸多方面的一致性和一贯性。财产保险企业可以依托企业文化战略,协调其他战略朝着更规范的经营目标前行,最终将不断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达成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财产保险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基本思路
财产保险企业实施文化战略,要从自身发展出发,选择符合所处环境的合理方式来实施。对于企业文化战略的思维要有前瞻性,同时也要有现实指导意义,需要把握好主要的实施原则:(1)敏锐性原则。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者,即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对所在企业的文化精神有深刻理解,能够从企业真实案例中敏锐的捕捉到企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2)前瞻性原则。企业文化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因此需要抛弃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要立足未来,前瞻企业健康发展的趋势。(3)一个支点三条主线原则。一个支点是指企业哲学,三条主线是指文化线、战略线、人力资源线。在理解企业核心思想的企业哲学基础上,协调三条主线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做到从战略、从文化、从人员都服从于企业文化战略。(4)行先于知原则。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不能始终停留在管理层的思考中,必须使企业文化不断地渗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并在实践中理解和体现企业文化。(5)可执行性原则。企业文化战略需要可执行性,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任务的量化管理、指标的层层分解,并运用诸如电子化系统、表格图形等有效的管理工具来协助实现。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首先应明确企业文化战略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企业文化战略方案。由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特性、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不同,需要有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企业文化战略方案既要维持企业优良文化传统,也要考虑现实环境变化的需要。其次,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环节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对战略分解为具体的实施步骤,配合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推动战略实施。
企业还需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和财务支持,营造有利于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企业文化战略中存在的不合实际的问题,及时的考核和纠偏,并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企业文化战略沿着设定的目标稳健的实施。在基于对上述实施原则的理解及对主要实施方法的把握的基础上,财产保险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应提倡以人为本,从完善人的发展出发,促进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首先应该强调对员工的人格尊重,通过提倡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培养员工的创造力,促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形成团队意识和协作理念。其次,应在企业内部营造对员工尊重、关心、爱护、激励、理解的文化发展氛围,通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注重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摒弃文凭出身论,从员工服务技能提升进行管理。再者,需鼓励员工通过日常行为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并通过优秀的企业员工给予客户良好的服务树立企业的社会认同,增益企业无形资产。
2.通过高效的管理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注重强化企业管理创新。财产保险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战略时,需要时刻注意对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关注建设注重效率的企业文化。财产保险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首先是将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结合,要注重通过选拔专业素质高、懂经营管理、有发展潜力的拔尖人才充实到营销第一线和重要管理岗位,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通过规章制度的确立和严格执行,形成企业内部遵章守纪的合规氛围,鼓励在合规前提的管理创新。再者,在强化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民主机制,调动员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来,凝聚共识,减少企业文化战略在企业内部推行的阻力。
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发扬企业优良传统,弘扬企业精神。不管是出于创业阶段的企业,还是百年老店,企业文化战略的灵魂都在企业精神。财产保险企业有各自不同的企业精神,应该说体现了不同的企业面貌、发展水平和文化特点,其中的优良传统不但不能摒弃,还需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切忌极端思潮,全面否定企业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应本着构建和谐文化的理念,保存优良,改造糟粕,从而达成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