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殊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意识到保护土地和利用土地的重要性。以下对目前土地开发使用的状况进行简单阐明,并且提出了关于保护土地资源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些意见和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保护;措施
土地这一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不断的增加,使土地不堪负重,如果人类再肆无忌惮的任由发展,我们的土地将会崩溃。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合理的使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由于最近这些年我国加工业迅速的发展,城市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的提升,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来实施和完成城镇化的建设。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目的、胡乱开发土地资源,否则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比如有些城市的政府追求政府业绩,积极宣传和建设形式工程,铺张浪费土地资源,不符合国家保护土地资源的要求,是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表现。
土地资源逐渐退步,其具体表现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1)土地的养分渐渐削弱。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土地养分不够的土地面积占全世界总土地面积的23%。(2)水和土壤的过分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过分的开垦土地、随处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致使上游的土地缺乏养分,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下游呢,河道和水库形成严重的淤积,不利于沿河人们的生产和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3)目前土地资源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就是土壤盐渍化。在世界的很多干旱和半干旱的区域都存在此问题,因为不当的灌溉方法导致农业体系的失败,历史上的很多地方也曾多次发生。目前,各个国家的水稻产业中还是经常发生土地盐渍化的问题。
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2.1加强对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
我们要对土地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探究,加大宣传教育土地生态的力度,指导各个区域按土地可承受的指标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是目前可以缓解土地资源和人口增加之间冲突的主要政策。严格的控制和计划我国人口的增加也是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主要政策。并且还要积极全面的培训整体人民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意识,保护土地资源、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从身边的每个人做起。
2.2加强土地管理
加大土地管理的力度,积极的提倡保护和管理好土地资源,对于非农业使用土地的情况应该严格的控制。坚决按照土地法实施政策和管理,禁止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研究好土地的承受能力,并做好记录,规划出土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立起完整全面的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法规,配合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起每一寸土地。
2.3加强农业投入
改变中低产田的基地建设,包括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基地建设,其实就是加大农业的投入。中低产田的改良有助于提升土地的承受能力。但是每一种中低产田的改良都需要水利工程的支持,积极的大力建设商品粮、优质棉等基地的建造,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预防各个不确定、不可控制的因素带来的困难。
2.4加强土地资源的宏观建设
加大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力度。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规划出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的方案,宏观生态环境的调控需要项目建设来完成,准确有效的预防土地沙漠化。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不仅给干旱地区引进了水源,也就相当于提升了干旱地区的生产力,而且也是充分的利用了水资源。
2.5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注重污染源的控制,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随时观察预报土壤环境的状态,遇到问题的时候使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才能做好土壤环境的检测和评价工作。农药化肥等含类似化学元素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可是他们可能毒害水生物或者造成水源污染,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在使用农药化肥的时候,应该注意使用量和方法,尽量把土壤的污染程度降低最低。
2.6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地使用率。加强土地建设,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向着高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合理的调整城市内部结构,筹划开发,防治重复建设。保证城市化建设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
3结束语
目前,到处乱占耕地的情况还在上演着;土地质量的恶化,致使自然灾害不断重现,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地资源,因为现在它们已经很脆弱了,它们再也经不起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不仅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护土地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曹宇.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商务,2010(4):3335
[2]宋敏,宋杰,高明等.浅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06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法
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过对问题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方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诸如城市停车难问题,可以从供需双方来分析,通过供需的分析,解释种种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试题中提出的对策进行对错方面的判断分析。
三、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观点、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分析方法。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识判断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讲解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A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A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主要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那只会为挤占挪用更多的扶贫资金提供条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与合理性问题。
措施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B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当前各地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监督不严,造成资金没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措施C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严格审批扶贫项目的要求,同时要求那些立假项目的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对于扶贫项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这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对措施D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D实际上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而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对措施E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阐述较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各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杜绝“谁争取谁使用”资金分配现象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综上,不正确的是A和D。
四、概括与对比分析法
概括对比分析法要求从问题出发,首先概括给定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为例,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要解答这一题目,显然必须充分依靠给定材料中透露的观点和意图,因而作答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弄清题干内容,找准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要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概括材料。从上述问题出发,认真阅读给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观点:
材料3主要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严格保护土地资源,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材料4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做法: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复垦土地,覆土植被,绿化矿山,建立绿色防护带,有效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材料5介绍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重新恢复大量耕地。
材料6介绍了对治理“地荒”的建议:要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证足够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项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绍了保护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要改进耕种方法,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步,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着眼于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其实就相应地包含了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把上述对材料3-7的总结文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观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复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2.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可持续生产能力。
3.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效开发具有利用价值荒山;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四步,总结成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评价:
第一,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多高,有否闲置土地?(2)土地复垦成效有多高?(3)土在的潜力是否得到挖掘?(4)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是否得到很好的挖掘?
[关键词]土地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69-01
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一切生物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和生活活动的场地,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本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在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时又面临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压力,因此,产生了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渡,保护乏力的严峻局面,而直接后果是破坏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土地管理的内容,更新土地管理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我国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人均耕地面积1.59亩,只相当世界人均3.62亩的4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由于耕地资源不足,迫使人们不顾破坏环境滥开发耕地,掠夺式、粗放式地利用耕地资源,增大了对环境的影响。土地资源环境破坏引起我国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其主要表现是土地荒漠化形式日趋严重。据调查,我国实际发生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现在每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被沙化。荒漠化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等形式。我国每年沃土流失100多亿吨,氮、磷、钾等养分流失远大于全国化肥总产量。我国草地退化也非常严重,占了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草地总面积的57%。由于森林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造成林地不断减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是现阶段土地管理的战略抉择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又会对土地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长期无节制地大量占用会使资源枯竭、资源环境受到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综合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涉及面大,而且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现在,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工作在不断强化,对土地资产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还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态环境同样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优美的郊外自然环境可以带来旅游收入,城市土地的绿地生态环境建设也能提高土地价值。
3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对策思考
3.1 坚决落实新土地法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
新土地法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人与自然规律关系认识的深化,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把保护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的山河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成为贯彻中央座谈会精神和新土地法的具体行动。
3.2 提高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只看重把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投入产出过程中的管理,看重作为一项财产的产权管理,看重作为一种资产的经济权益的管理,而轻视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性。要把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到像保护耕地、重视土地资产价值的高度来认识。
3.3 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只有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当作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规范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行为,成为土地管理者在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地籍地政、政策法规、土地监察工作中,实施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4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要形成一种制度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不是口号,需要将这个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形成一种制度。而构建这项制度应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内容。
3.4.1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要实行规划和目标管理。
定期制订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规划,确定规划完成的内容和目标。其内容要具体,目标要可行。如生态保护的退耕还林规划应该将退耕的位置、坡度级、面积、权属界线等内容按时间分阶段明确目标完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及形成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3.4.2 建立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监察和执法职能。
对破坏土地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给予执行监察的人员权力,对破坏土地、污染土地、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等行为检查,并给予有关处罚。让责任者承担土地资源环境破坏的代价。
3.4.3 开展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调查和监测。
通过调查和监测,摸清土地资源环境的现状,为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搞好调查工作,要对土地资源环境的类型制订标准和特征指标,建立土地资源环境调查的统计指标体系。要确定调查内容和制定技术方法,建立固定的观测点,应用高新技术长期经常性地跟踪土地资源环境变动状况,周期性对土地资源环境状况普查。
3.4.4 保护土地资源与各部门工作结合。
保护土地资源要与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土地资源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只有协同工作,才能保护好土地资源环境。例如参加自然保护区工作,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90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7.69%。但是保护区边界不清,土地权属纠纷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工作。因此,要积极参加有关部门以及单位的工作,协调、指导、配合他们共同做好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工作。
3.5 大力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土地资源环境学科是土地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土地资源环境科技研究能促进土地科学发展,完善土地科学体系。土地资源环境的综合性很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立土地资源环境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一项新的课题。只有按照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作,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土地资源的保护。因此,要鼓励支持土地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对这方面的专门科技人才培养。有关的大专院校应设立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专业课程,并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
3.6 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土地资源环境
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许多地方的土地整理的重点方向是开发新耕地,为缓解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矛盾,为做到耕地的占补平衡服务。但是,土地整理作为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根据德国和国内土地整理的先进经验,土地整理中最重要内容是对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对山、水、木、田、路以及村庄、城镇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
一、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深刻内涵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不简单是指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而应该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中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是指各项建设活动都要尽量节省用地,想方设法地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是指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指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制度不合理,土地供求调控制度上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现阶段加强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分析,探讨加强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主要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展的进程中,对于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根据2004年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耕地面积自1996年以来已经减少了近0.076亿hm2,城乡规划过程中的闲置、空闲土地面积达26. 374 万hm2,这相当于当前全国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 8%。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但是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多,而且很多管理人员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意识不强,再加上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制度不合理,土地供求调控制度上的缺失等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城乡规划中出现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或浪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
在我国很多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面积的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继而忽略了对耕地、林地的保护,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非法、不合理圈地、抄地现象,导致很多土地资源出现规划不建设,大量土地闲置、违法用地现象,这样不仅造成城乡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还降低土地产出效益,土地价值不能充分实现。
2、土地资源不能公平配置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爆,很多开发商开始囤积大量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于是很多地方出现大量买地、圈地建房现象。很多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进行别墅等高档楼盘建设,这样挤占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使得很多绿色产业无法获得适合的土地资源,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持续性发展。
3 、土地利用粗放化
我国由于建国时间较晚,很多制度体制不完善,比如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制度不合理、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缺陷、土地供求调控制度上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粗放型利用模式,比如很多城市的布局极为松散,集聚性差,随处可见宽马路大广场,空间利用率低下;很多农村、乡镇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普遍存在着空心村和空置房问题,以及农村宅基地超占现象。
三、加强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
鉴于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普遍存在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进行合理的城乡规划,探讨更为合理的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措施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意识
意识影响和控制着行为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树立和强化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相关管理人员也要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意识,在进行城乡的规划时注意从宏观角度出发,将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土地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2、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面临着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难题,做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也很必要。目前对于城乡规划不仅要注意土地的平面、空间规划,还要注意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这就需要相关土地管理规划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经济发展部门相互配合,从土地利用的纵横向布局考虑,注意地下和空中空间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制定完善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划标准
规划在城乡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制定完善的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划标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细化控制,从而为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提供可能。制定完善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划标准主要是指根据城乡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指标,确定建设用地总量、规模等,同时还要做好各项用地标准的修订。再进行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划标准的制定时,要优先进行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严格控制居住用地指标、工业开发区建设用地指标、环境生态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农村宅基用地等标准,坚决避免出现各种违规圈地、占地现象。
4、做好各类闲置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由于矿产开采、砖瓦烧制、燃煤发电、兴修水利、拆迁等人为原因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这些闲置土地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城市、乡镇的整体美观,还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对这些闲置的土地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比如在建、已建商业项目在现有房屋(建筑)基础上增加投资,提高容积率,对城市河流、危险坡地进行加固治理和整治,以实现后续的开发利用等。
5、完善土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
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不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宏观的调控政策和科学的规划措施,还需要注意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完善土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若要完善土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就需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通过了解土地市场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标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进行合理的城乡规划时,如何科学的进行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等标准的制定,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完善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以实现城乡发展建设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及生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静,邵晓梅.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68-74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现状;问题;对策;分析
资源是发展要素的重要组成,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同环境保护、人口控制一样,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土地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中的最重要组成,相应的管理措施必不可少。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林立,土地资源紧缺现象十分普遍,而土地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保持城市竞争力,维持其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1.1 土地资源管理概念
土地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社会发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保护及治理等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指挥及监督等活动的整合。其中土地关系调整是土地资源管理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组织和监督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执行需要多种手段下综合的去实施。
1.2 土地资源管理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土地管理的重要措施,其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通过土地资源的管理,对于土地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各类土地的宏观统一规划、耕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发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总体的概括,其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动员宣传作用。对土地资源管理意义加以宣传,动员社会群众更多地参与到进来,配合、支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协调和组织作用。使得一定的土地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第三,监督执法作用。建立其土地资源监管网络,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实时的监督和检查,以发现违法用地行为并进行及时处理。
1.3 土地资源管理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及土地法制管理。
2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的规划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确立。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短时间内,土地资源的配置尚无法同市场经济需要完全适应,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所制定的一套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同市场经济体制内部本身要求的必然性存在着不配套、不一致的地方,这使得城市的规划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重复建设现象十分普遍,形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人为因素,已经使得城市规划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2.2 土地资源存在着紧张与浪费的矛盾现象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政府增强了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造成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城市土地的生态更新能力被破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土地用地呈现出快速的增长,但是人居占地面积却仍同世界的平均水平有着一定差距,人地矛盾十分紧张。当前,城市中住宅拥挤、地皮紧张、交通不便、道路堵塞,教育文化等基础型设施也难以同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但同时,在城市用地中亦存在着十分突出的浪费现象,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作用下,土地资源无偿使用或无偿划拨的影响,导致一些城市存在着早征迟用、多征少用,甚至征之不用等现象。此外,有些城市不顾中央政府指示,盲目建设开发区,“开而不发,围而不用”现象屡见不鲜,大量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3 地方政府同城市发展目标存在差异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政府通常担任着经济保护者的角色,地方经济业绩是其政绩的直接表现,故他们追求的是任期内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城市所发展的高新产业区、开发区、物流中心、大学园区、度假区等,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却造成了土地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代价相当昂贵。城市政府对于发展布局和对土地的综合利益缺乏考虑,不但引起了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4 市场不健全,土地管理规范缺乏依据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为三级结构模式,一级市场中,国家是所有者,以招标、协议等形式将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出售。二级市场中,获得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通过建房等途径,将其投入市场加以流通。三级市场是房产交易的市场流通。在我国,一二级市场存在着不协调,有大量隐易的存在。此外,二、三级市场中,有些土地使用者受利益的驱动,将土地投入到见效快、利益打的领域中,破坏了城市生态更新能力,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状况之下,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整个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3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合理性对策
3.1 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
城市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应体现出其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土地使用者事先应明确城市规划中各个地块的用途,亦之余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合理进行。在城市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中,应对用地规模、空间控制比、人口密度比等标准加以规范,强调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3.2 挖掘土地市场内部潜力,提升土地利用率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加以实施:第一,提升集约型土地利用程度,掌握城区内闲置土地数量,对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执行内涵式的发展路线;第二,城市土地布局合理,做到优地有用,地尽其力;第三,对城市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提升其容积率,使其地上、地下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第四,科技规划,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深入挖掘;第五,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使土地资源的更新能力得以维持。
3.3 转变政府观念,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针对土地开发制定科学的计划,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化、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土地开发管理应用计划透明性和公开性,实施统一的土地规划,做到统一的开发、出让、建设、管理,以确保土地的持续性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4 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规划市场管理
国家应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地位应保持,按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来配置土地、控制供给,并采用相应政策引导供给价格。土地二级市场是对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其管理重点应放在对土地用途和规划的审查上,严把登记关,确保购买权的充分利用。土地三级市场,为交易和消费市场,应建立规范性的监督机制,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时,保障城市土地的持续性利用。
4 总论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将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推至到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议题当中,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可行性对策,并积极地去实施,以使土地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城市化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论土地资源管理[J].理论探讨.2009(1)
[2]林志任.土地资源管理若干矛盾分析[J].中山大学.2009(12)
[3]丘斌春.浅析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J].青春岁月.2010(11)
[4]易丽琦.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公共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