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务管理规范

税务管理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税务管理规范

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财务管理;规范;问题

财务档案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信息提供的作用。现代是属于信息化的时代,一切信息的整合利用都有助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财务档案可以完整、长久的保存下来,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所需,也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规范化发展。

一、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企事业单位中,很多管理阶层都忽略了对财务档案的管理,管理意识薄弱,无法正确的认识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每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是很繁琐,信息量很大的,因此,保存起来是一项工作任务很重的工作,但是,由于每个单位负责管理财务的人员有限,加上财务档案的整理归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会忽视。造成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对档案对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有些档案可能被损坏或丢失。

其次,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以及自身修养不高。由于财务档案管理与会计共组相联系,因此,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由一些会计来负责的,会计缺乏专业知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高,对于档案的管理较为模糊,并不能够做到归类整理,只是大概范围的整理。这样容易导致对财务档案资料查找不方便,资料整理容易分类错乱。

最后,财务档案管理不规范,设施不完善。企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档案管理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有序的管理,而是对财务档案管理者方面工作处理的较为随意,对财务档案管理没有形成专业管理人员装订、整理、归类、查询。目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属于整理的属于会计管理,归类的属于其他办公室人员管理,查询的可能是另一个部门的,这样就容易形成分散化、不规范化,在查找的时候较为麻烦。财务管理设施的不完善,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化,以及无专门机构,造成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都大大降低。

二、规范财务档案管理的方法简析

(一)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

企事业单位想要很好的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单位管理阶层对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视性,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了解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管理阶层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单位对财务档案的网络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方便的寻找有用信息。除了建立规范的管理网络,管理层还应该制定规范、有效的规章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单位重要工作环节,明确分配好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从而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层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其次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时,需要考虑其专业知识水平、自身素质修养,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能够更好的管理好财务档案。单位还应该定期的对这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多途径的培训,采取多形式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上的提升,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自身能力,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保密管理,端正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三)设置专业机构,管理财务档案

企事业单位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让专业管理人士对财务档案进行管理。对专业的财务档案机构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得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化,将对财务档案管理纳入部门的工作考核中,实行目标制,通过将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成果与自身的总体工作成果相结合,用这种方式来实行奖罚制,利用这种奖惩机制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我工作水平,提升自我修养,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机构的有效性发展。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的积极性。

(四)建立专门的库房,保管好档案信息

财务档案信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利用资源。由于每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档案都非常的珍贵和重要性,因此,单位应该建立专门的库房,保管好档案信息,以便档案遗漏、缺失、损坏等问题出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信息是永久性可利用资源,是单位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在保管方面要做到防潮、防湿、防盗、防霉等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对库房的管理采取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不可让别人随意进出。保证财务档案管理的完好保存,可以做到档案资料随时为其使用外单位所利用。

(五)加强财务档案信息化处理

现当代属于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管理开始依附于互联网。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信息较多,数据较为混乱,分类不同,寻找起来相对麻烦。因此,财务档案管理应该利用互联网,将财务档案信息化处理,这样可以便于管理人员对财务档案的有效归类和管理,节省时间,节约人力资源。便于加快财务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建设,形成专业化建设,形成资源共享,网络之间相互传递,服务更加便捷化。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优化财务档案管理的管理方式,大力培养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工作能力较高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整体财务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本门的有效发展。尽快实行财务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用的便捷化,以及服务的更加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房洁.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必要性

一、设置全面的管理规则

想要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前提是要设置以及明确实验室的管理规则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实验的准备、仪器的使用、相关药品的管理、损坏物品的登记与赔偿、卫生与安全、学生的实验规则等等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等。想要在此基础上把实验教学、规范、正常化必须要理顺校领导、任课教师以及实验员三方的责任和要遵循的相关条例,同时还应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渐规范与提高。而且学生的管理、奖罚条例也可以得到明确,且使其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二、规范档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档案管理,其水平提高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规范档案的管理。包括仪器、药品管理档案以及实验教学档案。内容包括:仪器分类账、药品分类账、仪器药品购入验收记录、损坏消耗记录、损坏赔偿记录、仪器维修保养记录等。其中对仪器药品的统一编号是根据国家教委编发的中学理科目录的编号而进行一致的安排。实验用品要统一登记入册,到每学期固定时间对实验用品及时摸底排查,出现问题按时解决。

三、细化仪器管理规范

化学实验教学想要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品规格、品种、使用频率的“异、繁、多”进行相关制度的相关管理与规范,同时要对编制实验品自计划采购到分类保管以及维修等其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按照初定的规章制度严格完成,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初中的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大体上可以分成精密仪器、玻璃器皿、木与铁制仪器。(1)应该注意精密仪器的存放环境要清洁整齐、干燥通风,同时要注意不能与一些化学实验药品共同存放。(2)玻璃器皿作为化学实验中的主要用品,应贴签定位,按照其性能以及规格存放,减少其受损量。(3)铁质仪器在使用完毕后一定要保持干燥,防止生锈,并且涂上一层清机油,用以防止锈蚀。除此之外,对化学实验用品、用具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定期保养,这才能使化学实验用品、用具的使用率整体提高。

四、减少生产成本,规范化学药品的管理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所使用到的最基本的化学用剂——药品,通常也被称为化学试剂,其主要被划分为固体和液体两大类型。化学试剂在管理层面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部分试剂易潮解,部分易风化,部分则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变质等现象。因此,一般的化学试剂按照单质、无机物、有机物、指示剂等分别存放。无机物和有机物要按照试剂的种类、规格而分别保管。对于化学实验室用到的危险试剂,如剧、强腐蚀品和易燃易爆品,按照规定应该分室专柜存放,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本账、双锁管理,定期清查盘点,严禁外流。在使用上,因为化学药品有着价格高、使用量大、容易变质的特征,可采用以下办法节省实验成本。

1.等级调整。在多数试验中并不一定要使用到高纯度的药品,用普通药品取而代之,即可降低实验的成本。

2.浓度调整。除非有特殊浓度要求,在一般化学反应中,我们可以将溶液的浓度设置在3%~5%左右。部分反映现象比较鲜明的物质,则其浓度可以调整为1%~2%。浓度过高不仅浪费药品,同时容易造成某些化学反应显像微弱或过剧甚至造成事故,而且还增加了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3.用量调整。很多学生误认为,用量越多,化学反应就越大,呈象就越明显,在实验室就过度用量,而且其基本操作的能力不过关,药品倾倒量无法准确把控。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加强科学性教育,对其药业取用等基本操作流程进行反复训练,同时加以微型实验的开发和研究,减少药品的消耗。

4.药品回收。多数实验剩余药品或生成剂都可以被回收利用,例如银、铝、二氧化锰、氧化铜、氢氧化钠等。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成本,又做到了环保。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既科学严谨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它要求该科目的教师着眼大局,攻克一切阻碍,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稳妥扎实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化学实验的作用得到真正的、最大限度的挥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模式;探析

一、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基本包括工作标准、费用预算、应急预案、对外协调和定员等方面的制定和决策工作。因此,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者在确定自己的职责范围时,必须要分清哪些工作与外界相联系,这就包括厂区范围、污泥处置、公用系统界面、与相关单位的接口、工作内容、工作权限等基本工作。另外,管理者还应强调对内的职责范围,要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给予充分明确和规定。

二、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管理

1、水质管理的目标

污水处理厂在进行生产质量的管理时不仅仅只是对出水水质的监测化验与记录,还应该分析参数根据环境情况而变化的原因,同时做到在确定科学合理的工艺运行参数时要考虑来水水量和水质,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优化和出水的达标。同时,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管理里还要求摸索出水质变化的规律以及实验和研究水质的可生化性,寻找出提升COD、TP等指标的去除率和水质的可生化性的有效操作方式,最后还要统计出水量并及时的汇总上报。

2、水质管理的策略

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管理包括水质正常时的管理和水质异常时的管理。当水质正常时水质的管理主要是针对水量状况、污泥状况以及空气状况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同时出水的相关参数的检测化验也要按照原来的检测计划继续进行检测并及时做好记录和分析其变化情况;当水质异常时则应首先考虑水处理核心设备生化反应池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果对水、污泥状况、空气状况的管理不到位很可能就会产生污泥膨胀、DO不足等各种异常状况。在仔细的排查找到发生异常情况的原因后,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来采取措施或启动异常情况应急预案,进而确保微生物的状态一直保持良好状态且出水水质符合标准。

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操作管理

1、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操作管理目标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操作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熟知系统运行的紧急情况处理手册,并能在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想尽一切办法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标准。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还要尽努力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减少能量的消耗,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改进,以及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操作人员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时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

2、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操作管理策略。

2.1、改善生产车间环境以及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建立生产车间的整洁制度以保证生产车间的整洁度。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整改,杜绝拖延和推诿的现象, 努力营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在醒目的位置贴好现场的生产标识使得操作人员及时的了解工作情况。与此同时,严格对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其拥有了污水处理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岗前测试后才允许上岗。在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强化其专业技能和工作责任感。

2.2、重视新上岗人员的现场实习以及在职人员的异常情况仿真演习。对于经过理论培训和考核的新上岗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其到生产车间进行现场实行,在实践中掌握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和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对于在职人员也要不定期的进行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的仿真演习,使得操作人员提升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

2.3、制作系统操作指导文件。污水处理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专业对污水处理系统编制操作维修指导手册,并组织员工进行指导手册的培训。同时还要定期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对指导手册进行更新和完善,使得其真正地能给员工的操作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

四、污水处理厂的设备与资产的管理

1、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及资金管理目标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目标主要表现在:确保污水处理设备、仪表以及构筑物的完整性和良好运作,当设备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故障时,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维护成本符合预算标准。

2、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及资金管理策略。

2.1、应用专业的培训以及生产车间现场讲解的方式,使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的理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机制以及原理,并掌握设备的维修管理和系统的操作运行要求以避免不当操作。同时组织一支由专业人员构成的设备维修小组。

2.2、在生产车间及各个设备的醒目处张贴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方便设备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2.3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备的维修管理责任制度,对设备的维修建立专门的档案并做好维修记录,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好各项设备的验收入库、造册登记以及保管和报废的工作,同时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生产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

五、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

1、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目标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它的检测与化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因为通过检测和化验可以有效而又准确地得到污水处理厂的适时运行状态参数。而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和化验的管理就是要使得该项工作开展的正规化,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保证化验员以及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工作的安全。

2、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策略

2.1、对于检测工作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作业指导书和检测计划书,并对需要检测的内容进行明文规定。用于水质检测的设备和化学药剂要由检测化验员亲自配备,同时化验员在进行日常化验和分析时要严格按照指导书上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对化验分析结果负责。

2.2、进行化验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上岗证书,同时污水处理厂也要定期的培训化验员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检测化验结果的公信力。

2.3、化验员要对每天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上报给上级部门,同时还要对每个月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示意图。

六、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

1、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目标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尽量避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以及因不符合规定的误操作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地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2、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策略

首先,污水处理厂要确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在运行过程中使用“PDCA”的管理办法。其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各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后都要有相应的记录,在药品库和各个危险区域一定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准和各种应急设施。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对员工培训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知识。

七、污水处理厂的风险管理

1、污水处理厂的风险管理目标

污水处理厂的风险管理目标就是尽最大努力的消除风险,对于实在不能避免的风险也要尽可能地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2、污水处理厂的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污水处理厂的管理部门要对风险的预防引起重视,加强对各类风险的判别、分析以及控制工作。通过对各类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完善各类操作指导手册,同时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进行改善并提高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最终实现对因工作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第4篇

宝鸡市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辖4 区9 县,总面积1.82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 万。截止2013 年底,全市奶牛存栏21.32 万头,肉牛存栏29.18 万头,羊存栏55.27 万只,猪存栏110.61 万头,家禽存栏944.07 万只;肉类总产量18.13 万吨,奶类总产量65.58 万吨,其中牛奶58.59 万吨,蛋类总产量7.59 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98.6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 左右。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畜牧大市建设,把加强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畜牧业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开发软件,完善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市初步建成了“市、县、镇”三级上下相通,免疫、检疫及其监督左右相连的宝鸡市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有效的提升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平台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平台主要内容

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由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构成。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共设置了系统管理、通知公告、散养管理、规模场管理、疫苗管理、耳标管理、统计管理、免疫效果评估管理和数据管理9 个功能系统。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共设置了动物检疫、公路检查、证章管理、电子出证、企业备案、人员管理、动物诊疗、执法办案、无害化处理和系统管理共10 个功能系统。

(二)平台主要特点

1. 内容丰富,运行方便。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中央数据库技术、二维码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在动物免疫、生产管理、检疫监管等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对散养户、规模养殖场、屠宰场、市县镇动物防疫机构防疫物资、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疫出证、证章标志、医政药政、监督执法的网络化管理。对动物入栏、免疫、检疫、出栏、运输、屠宰、动物产品检疫、畜产品加工、销售等全程监管,并留有端口,可以随时扩展,内容极为丰富。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只要设立数据中心库,接入网线就可使用,运行方便。

2. 分级管理,使用安全。平台采用硬件认证,系统间数据使用DES 对称密钥算法加密传输和严格的分级、分用户管理,级别管理逻辑性强。上级用户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下级用户及权限,也可以查看下级用户所有信息;下级用户不能查看上级用户信息;同级不同用户不能相互查看对方信息。检疫电子证明设置了二维码标识,增强了动物检疫证明的防伪功能,科技含量高。

3. 操作便捷,实用高效。平台基础数据由村级防疫员采集,镇畜牧兽医站信息员或规模养殖场防疫人员录入,后期只需维护,常用数据系统自动默认显示,无需手动填写,并采用下拉菜单及选择方式快速录入,预约免疫信息、漏项、填写格式不正确或免疫密度较低、抗体水平不达标时,系统都会自动提示,提高了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还设置了动物检疫离线出证系统,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数据输入和检疫证明打印,方便实用。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4. 资源共享,快速溯源。动物防疫信息可在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之间实时传输,相互调用,资源共享。在动物检疫时,免疫系统会自动显示近期免疫情况,保证检疫程序科学、规范。经检疫出证的动物,免疫系统中会自动显示该动物状态为已出栏。通过牲畜耳标号和检疫证明编号的唯一性,便于数据动态查询。一旦发现问题,可全程、快速溯源,直到养殖场(户)或屠宰企业。

5. 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平台根据工作需要,对动物免疫、动物检疫监督相关信息,分单项或多项条件综合分类查询,并可进行数据导出。免疫平台可按散养户、规模场、畜禽种类、免疫病种等条件,查询市、县、镇、场(村)任一时段畜禽养殖和免疫情况。监督平台可按动物或产品种类、价格、运载方式、产地、目的地、无害化处理等,进行任一个时段的统计分析,以柱状、表格、饼状等形式直观显示,快捷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宝鸡市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动物防疫工作,与县区政府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列入防疫考核内容,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市兽医局将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列入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重点工作,重点支持,重点管理,重点督办。成立了宝鸡市动物防疫网络化管理平台领导小组,组建了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小组、软件开发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制定了《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职责,夯实平台建设责任。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责任。

(二)精心组织,开发软件

针对当前动物疫病形势复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病种越来越多、免疫工作量大、面广、线长,免疫档案填写难、保存难、查阅难,动物检疫管理和畜产品监管手段落后,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我们以建立动物免疫电子档案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为突破口,以《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为依据,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实施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精心组织进行软件开发,选择与资质等级高、技术能力强、实力雄厚、服务质量好的网络公司合作,签订了《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协议》,共同设计开发操作系统。多次组织市、县技术人员对平台建设内容进行讨论、修改;邀请省上专家对平台建设内容进行论证;并派人赴外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在实践过程中,随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修改完善项目设置,保证软件设计科学、实用。2012 年8 月份,完成了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系统开发;2013 年8 月份,完成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系统开发。

(三)加强指导,逐步完善

动物免疫网络化平台由村级防疫员以户为单元对畜禽进行免疫并登记,采集原始数据;由镇畜牧兽医站信息员负责上网录入;县区动物防疫机构审核;市级统一管理。由于畜禽饲养量大、生长周期短,并且一畜一标,需要逐头逐畜逐户登记,首次录入数据复杂,工作量较大。为此,我们先行试点,不断完善,总结经验,逐步推行。2012 年8 月底,组织在陇县开展了动物免疫网络化管理平台试运行、试操作,10 月份在全市全面推行。2013 年9 月份,经过部省批准,在3个县开展了以检疫电子出证为主要内容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试点工作,10 月份在全市全面推行。运行过程中,市上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网络公司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对操作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现场解答,对软件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详细记录,统一整理,集中修改,进一步保证了平台设计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实用性。

(四)健全队伍,强化培训

组建了市、县、镇、场“四级”动物免疫信息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信息员队伍,制定了信息员管理办法,建立了奖惩机制。市上连续4 次对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培训,县区也开展了相应培训,共培训信息员900 多人次。制作了宝鸡市动物防疫网络化管理平台操作指南,方便了基层人员操作;建立了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群,加强交流和指导;建立包抓制度,指派人员包县指导和培训,保证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范应用。

(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多方筹资,建成了宝鸡市动物防疫市级中央数据库,配备了2 个数据库服务器和2 个应用服务器。2012年,依托全省《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和屠宰场检疫规范化建设项目》,为全市105 个镇、20 个生猪定点屠宰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各125 套。2013 年,为县(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20 套。各县区也投入资金,联机联网,配备办公设施,确保了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平台推广应用情况

2012 年9 月,动物免疫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我市全面展开。2013 年8 月,经农业部同意在全市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点工作,2014 年3 月1 日起,全市全面使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截至目前,宝鸡市动物防疫信息平台已在全市13 个县(区)、105个镇、163 个动物防疫机构、216 个动物检疫报检点、104 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25 个定点屠宰场得到全面应用。共设置免疫信息员271 名,录入免疫信息3400 多万条;设置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员277 名,出具各种检疫证明4.6 万多份。

2013 年12 月25 日,全省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顺利召开,提出要在我市动物免疫及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由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宝鸡市兽医局联合制定全省动物防疫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并要求在3 年内建成独具陕西特色、全省统一、运行稳定、互联互通的动物防疫信息平台。2014 年3 月18 日,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由国内外著名畜牧兽医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陕西省动物防疫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整体设计进行了审查,现场观看了操作演示,认为该平台综合考虑了陕西省动物防疫日常管理和业务需求,以高效管理和服务为宗旨,以动物免疫和检疫出证信息共享与服务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方案科学合理,实施性强,建议尽快实施推广应用。目前,全省动物信息平台操作系统开发已基本完成,6 个地市先后进行了考察,并筹划尽快在本地区组织实施。

四、取得的成效

(一)进一步夯实了防疫责任

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了规模场客户端,实现了免疫注射规模场自行组织,免疫信息自行录入及检疫申报网上传输,全面落实了养殖者的防疫主体责任。

(二)保证了免疫密度,提高了免疫质量

免疫信息化管理,可以快捷、高效的掌握基层免疫情况。免疫平台设置的未免信息管理,及时提醒防疫人员对未免畜禽进行补免,保证了免疫时限,提高了免疫密度。效果评估管理对畜禽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科学评估免疫效果,保证了免疫质量。

(三)提升了动物卫生监管水平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由人工手写转变为网络电子出证,增强官方兽医人员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提升检疫工作质量和动物卫生监管水平,实现规范出证、杜绝伪证、假证、倒卖检疫证明现象,同时也使检疫统计手段得以完善,为动物及动物产品溯源奠定了基础。

(四)规范了动物防疫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防疫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防疫物资、证章标志、医政药政、执法监督的网上监管,对规范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再现了动物养殖到屠宰的全过程,实现了动物养殖、免疫、登记,出栏、检疫申报、受理、现场检疫和电子出证全程网上数据传输,统一了填写标准和要求,且对录入数据全部进行保存,便于随时更新、查找和使用,解决了纸质记录保管难、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同时,平台设置的通知公告可对重要事项及时进行安排,统计管理等模块能对相关数据进行自动整理,无需逐级填报,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人为错误,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

(五)有利于及时掌握畜牧业发展动态

税务管理规范范文第5篇

2015年8月7日,贵州省地税局局长季可到盘县调研时指出:六盘水市地税局在盘县试点的“两个规范化”工作效果很好,“两个规范化”试点紧紧围绕“让纳税人满意、让干部职工满意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来开展,规范管理目的得到很好体现,特别是在行政管理和绩效管理方面很有特色,可以在全省进行推广。

依托 “大数据”

建设“智慧税务”

“不热情拥抱和主动融入‘互联网+’,税收工作就难以更好地开展,税收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六盘水市地税局局长罗永生在谈及未来的税务工作时这样说,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征纳交互方式,如今盘县辖区的公司财务人员打开电脑登陆网上办税服务厅,不到5分钟就能把财务事项办理完毕。

效率提高是规范化试点的目标。“两个规范化”试点工作把“凡事有安排部署,凡事有责任落实,凡事有监督检查,凡事有绩效考核”贯穿规范化管理全过程,以国家法律为依据、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人机结合,实现税收行政管理行为规范化、流程化,实现税收业务管理法治化、科学化、制度化,用规范化筑起税收行政、业务管理公平、公正、合理的高台,打造办事更快、效率更高,机制科学、管理更严的税务机构。

信息支撑是规范化试点的载体。依托计算机技术手段实施规范化管理,使税收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规范、程序、高效,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为开展好业务需求编写和系统开发工作,六盘水地税局组织精英与湖北大学程序开发人员在盘县组建了3个项目组,行政项目组负责税收行政管理规范化需求编写,业务项目组负责税收业务管理规范化需求编写,技术项目组负责程序编写、开发、调试、运行上线等。

坚持“多走网路,少跑马路。”充分运用“两个规范化管理”数据模块构建高效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目前,“两个规范化管理”系统已在盘县地税局正常运行。借助“互联网+”大力推进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和移动办税,把实体办税服务厅主要业务大量移植到线上,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税方式从舟车劳顿的实地办税,到足不出户的居家办税,再向如影随形的移动办税转变。

“开通网上办税渠道后,网上办税服务厅目前已成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的主要途径之一。”盘县地税局六分局局长陈洪涛说,网上办税服务厅通过设立网络化办税流程,为纳税人节约了办税时间,降低了办税成本。

在盘县地税局办税大厅,工作人员演示了纳税人办理涉税申请业务的整个流程,登录网上办税服务厅后,按提示信息填写电子表格,发送至税务机关审核后,携带相关资料到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即可。申请递交、资质审核、数据核对等流程都在网上办税服务厅完成,极大地缩短了纳税人的等候时间。

“拿税务登记来说,以往纳税人填表、核对信息,税务人员信息录入、打印证件,整个办税过程至少需要20~30分钟。现在,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盘县办税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戴佳燕说。

绩效管理

以内生动力推进规范化

试点工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工作量与工作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落实到绩效考核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工作的程序化、固定化、标准化、规范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为实施目标绩效管理,盘县地税局制定了《盘县地方税务局绩效管理办法》《盘县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质量评审方案》等制度办法措施,结合盘县地税系统征管实际,通过全面、准确、客观地实施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和个人岗位绩效考核,辅以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评价各部门职能作用及个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为“五型”地税机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证。

“十化”让绩效量化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通过“两个规范化”系统模块的使用,盘县地税初步实现了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的“十化”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为绩效量化管理的“量”找到落脚点,让绩效管理更加能展现工作实际,更加科学,打破了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起担的局面。

“拿考勤来说,以前的掌握权完全在分管领导手里,或多或少有‘感情’因素在内,而现在全部是数据平台处理,没有半点掺假。”盘县地税局局长乔冠忠说道。不论是开会通知还是个人请假,后台都有相关数据,每个人都会收到提醒信息,公开透明的数据,既能减少行政管理环节,也能避免某些主观因素作为。

2015年上半年,盘县地税局通过“税收执法规范化管理模块”共预警、提示修改错误数据2.7万余条;通过对2015年前三季度实施绩效管理考核,基层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可度提高;通过行政管理规范化,县局机关实现了效率提高、管理增质。通过“两个规范化”管理工作试点,盘县地税局逐步形成了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模式。

机制长效

保证“两个规范化”运行顺畅

盘县地税局试点实施的“两个规范化”管理,坚持以行政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业务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全面提高税务机关行政工作效能为目标,对完成税收中心任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经过在试点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后认识到,“两个规范化”的顺畅运行,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机制管理体系。

为构建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工作环境,支撑“两个规范化”建设,盘县地税局全面梳理、完善制度、机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防止管理的任意性、随意性。就规范税收执法而言,对规范性文件、自由裁量权进行认真研析,找出监控点,制定、修善相关制定,最大限度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税务人员执法风险。

通过梳理,盘县地税局对与管理实际不匹配或与相关规定不符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汇总形成《制度汇编》,内容涵盖党组会议、重大事项决策、政府采购、安全、党员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众志成城

“两个规范化”成效显著

“我们通过‘软硬兼施’做好了试点准备,特别是从减少涉税风险方面加强教育培训。”盘县地税局纪检组长刘礼现介绍说,“硬”是指依托“金税三期”征管系统,设定各项业务标准化操作流程,倒逼税务人员按部就班。“软”是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涉税风险管理理念,用大量涉税违法违纪案例,让干部明白推行权力清单,减少执法风险。试点工作期间,盘县地税局对软件模块、系统操作、业务支撑进行了8次共计760人次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操作人员素质。经过省、市、县地税部门的共同努力,“两个规范化”试点工作成果丰硕。

信息工作平台全面建成。2015年1月,盘县地税局“两个规范化”管理系统完成建设。为保证系统运行正常,不断完善系统,先后修改、修正指标和参数5000多条,开展系统模拟测试1000多次。

税收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各项税收管理工作依据税收业务及行政管理规程,明确岗位责权、细化作业标准,规定完成时限,由系统自动跳起对操作人员行为进行控制。

行政事务办理有迹可循。通过软件平台实现日常行政事务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审批在线办理,用信息化行政事务处理手段,做到所有操作有规可循、有迹可查。

两权监督笼子进一步牢固。将税收审批权、处罚权关进笼子,逐条比对法律法规,做到两权行使有法必依,依托信息系统增强税收行政和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能见度’,全程监督两权行使,有效降低执法人员和纳税人的双重风险。

绩率考核体系科学合理。通过将工作量、工作质量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差错率、责任调整等因素,使用特殊岗位监控、系数分离等考核办法,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