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昌吉;回族;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70-01

昌吉回族作为新疆多民族中的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族群的形成、人口区域的分布、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新疆回族民俗。回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由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所以大家对这个民族并不陌生。对昌吉的回族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的饮食。

有人曾这样评价新疆的饮食:维族人用胃吃饭,回族人用舌头吃饭,汉族人用眼晴吃饭。意思是说维族人的饭食大多讲究热量和维生素,对肠胃很有好处,比如被称为“十全大补”的抓饭、类似分餐的拌面、烤包子、馕等,吃下去肠胃非常舒服。回族人则讲究口感,比如回族人常吃的粉汤、丸子汤、椒麻鸡等,牛羊肉也喜欢精细烹制,盆盆肉与手抓羊肉就有很大不同,就连回族人制作的凉皮子也是酸甜辣麻,颇受人们喜爱。汉族人用眼睛吃饭,意思是汉族人讲究花色和品种,餐桌上总会摆满各式各样的菜品,四凉八热、四碟四盘四碗,荤素搭配,颜色相间,至于如此配备的原因则很少有人追究。

昌吉早餐的饮食市场遍及的四面八方,大街小巷,都有品种丰富的清真饮食摊点。人们的早餐绝大多数也都在街上吃,较普遍的有羊肉粉汤、水盆羊肉、腊牛羊肉夹馍、豆浆油条、麻花油茶、油饼稀饭小菜、水煎包子、疙瘩油茶、卤汁凉粉、油糕、豆腐脑、菜盒子、肉盒子,等等。午饭就得去饮食街了,这里的品种较丰富,除上述的羊肉粉汤、水盆羊肉外,餐馆里最热门的就是拌面拉条子,各种手工面、还有兰州牛肉面、凉皮、黄面、烤肉等。即使在家吃,也是有的将饭买回家吃,有的是买回半成品,如买回粉汤和油香自己泡着吃,或买回擀好的手工面、麻食面回家煮着吃。晚饭一般都是在家吃,和过去一样,还是以面食为主,不少年轻人喜欢吃炒菜米饭,有时工作忙不想做饭,人们也经常在餐馆吃饭。

昌吉农村的回族饮食,最有特色者当属民间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举办婚丧礼仪活动中,多用这种宴席招待众多的客人及亲属。“九碗三行”是指上九碗菜,每碗大小相同,排列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成三行,故称“九碗三行”。由于这种宴席的菜都不过油,选料精细,所以吃起来爽口不腻,自有一番风味。“民以食为天”,昌吉回族饮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演化,现已形成了传承正宗,特色鲜明,独具匠心,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回族饮食生活,就会发现这些鲜明的特点:

一、面食是回族人民群众的传统主食,其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都是无以言表的,这充分显示出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据统计,昌吉回族饮食中,面食品种就达80余种,如,拉条子、馓子、蒸馍、哨子面、揪片子、泡仗子、馄饨、油茶、羊肉焖饼等等,经过回族人的精心制作,都会成为待客自食的美味佳品。其中,昌吉的“拌面拉条子”,品种更是繁多,自成系列,最为有名。

二、喜用甜食。回族著名菜肴中,有不少是甜菜,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八宝甜盘子、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柿子饼、糊托等。

三、特别喜爱吃牛羊肉,回族特别喜爱吃牛羊肉,这既和伊斯兰文化的饮食思想有关,也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材料来源佳美、方便有关。羊肉成份中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经常食用羊肉,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很有医学道理,另外,新疆的牛羊肉的确肥而不腻,香而不膻,很受各族人民的青睐和喜欢。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饮食人类学;饮食文化;土家族;土司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5-0144-07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外化于行的符号体系,历来受到人类学家的重视。无论是具有人类学萌芽意义的中外游记作品,还是人类学成熟之后的经典民族志,都或多或少关注过饮食文化现象。以饮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饮食人类学自二战以后在西方学界兴起,并逐渐形成唯物派、唯心派与政治经济学派等三大流派。虽然我国历史学、民族学界早有关于饮食文化的专题研究,但直到21世纪初才有西方饮食人类学相关理论的译介。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饮食人类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成果数量偏少,理论建构不足等问题,“作为一门学科而言,中国的饮食人类学还相当落后”。

从饮食文化探知民族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特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饮食文化在功能上、表象上对人类的生存和演变做了最为‘形而下’的表述、表达和表演,同时,其中也包含着深邃的‘形而上’的哲理、学理和道理。”土家族饮食文化也概莫能外。土家族古代饮食文化指的是唐宋羁縻时期和元明清土司时期的土家族饮食文化。在土家族研究中,学界习惯将“从形成到改土归流的土家族早期发展阶段”称为“古代”。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时限,还在于该时期土家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受中央朝廷治理方式影响,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之中,其文化主要按自身演进规律向前发展,没有经历改土归流后大量汉族移民文化的强烈刺激和官方的“文化改造”,其文化能呈现土家族文化的一些固有特点。本文无意通过饮食文化或食物研究来探寻土家族的民族边界,只希望能够呈现土家族古代饮食文化的概貌及其蕴含的意义、社会运行机制。土家族与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毗邻而居,很早就形成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相似,文化互动频繁,很难以个别饮食文化事象划分民族的边界。但是,如果将土家族古代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它不但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显著差别,还在民族内部呈现出阶层性特征。这种差别从古至今皆有,南宋庆元元年(1195)叶钱在为宋辅的《溪蛮丛笑》作序时,写到包含土家先民在内的五溪蛮“语言服食,率异乎人”。虽然他的言辞充满对少数民族的贬低和歧视,但也显示了宋时土家族与中原汉族在语言、服饰和饮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一、土家族古代的饮食体系

土家族古代的食物来源于家庭种养和渔猎采集。渔猎采集所获得的食物在土家族古代饮食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在收成较差的“荒年”渔猎采集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土家人世居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武陵地区,虽然从地理上看属于“腹里”,但由于自然生态屏障,“道路险侧,不可舟车”,中央朝廷将之“弃同荒徼”。面对这种自然地理状况,土家族古代长期实行刀耕火种的游耕生产方式,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高粱、黍、荞麦、燕麦、大麦、小麦、蚕豆、黄豆、豌豆、绿豆、水稻等。乾隆《永顺府志》引《永顺土司志》载:“永邑山多田少,刀耕火种,食以小米、糁子为主。稻谷多仰永定卫、大庸所两处。”乾隆《永顺府志》也载:“山田多种露粟,以资民食,间植小米。”据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十九《物产》记载,糁子即粟。以上文献将同一物种的不同名称并列,说明该区域有多个品种种植。《容美纪游》载,土民之家“虽有大米,留以待客,不敢食也”。可见,土家族古代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粮。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主粮逐渐被玉米取代。玉米传人土家族大致在清康熙至乾隆初年,乾隆二十年(1755)左右已成为土家族的主粮。除粮食作物外,土家族古代还种植蔬菜类的芥菜、萝卜、茼蒿、莴苣、油菜、韭菜、茄子、白菜、甜菜、芹菜、葱、蒜等;瓜类的冬瓜、王瓜、菜瓜、丝瓜、苦瓜、南瓜、西瓜、瓠瓜等;水果类的橘子、石榴、枇杷、樱桃、木瓜、花红、李、梨、桃、杏、梅、枣等;养殖的有猪、牛、羊、鸡、鸭、鹅等。

土家族古代通过渔猎采集的食物有野菜、竹笋、蘑菇、野果等山地植物及真菌;鹿、獐、麂、虎、熊、兔、野猪、野鸡、豪猪、竹鼠、蛇等飞禽走兽;鱼、虾、蟹、鳖等水生生物。容美土司在举行丁祭之时,献祭的有“羊、豕、鹿、獐、鹅、鹜、雉、兔、梅、李、榛、枣,凡有之物皆荐”。这些祭品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渔猎采集而来。在采集的食物中,土民常用的有葛粉和蕨粉,“葛粉为粮,腹易充”,尤其是荒年,土民以之为主粮。顾彩在容美居住时,应招服役的土民所带的食物“以葛粉、蕨粉和以盐豆,贮袋中,以水溲之”。此外,渔猎采集的食物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多。《山羊隘沿革纪略》记,改土归流前,接近容美土司的山羊隘“山则有熊、豕、鹿、麂、豺狼、虎、豹诸兽,成群作队,或若其性。水则有双鳞、石鲫、重唇诸色之鱼,举网即得,其味脆美。时而持枪入山,则兽物在所必获;时而持钩人河,则水族终致盈笥。食品之嘉,虽山珍海肴,龙脑凤髓未有出其右者。其间,小鸟若竹鸡、野鸭、凤凰、锦鸡、上宿鸡、土香鸡,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概……春来采茶,夏则砍畲,秋时取岩蜂、黄蜡,冬则入山寻黄莲、剥棕,常时以采蕨、挖葛为食,饲蜂为业,取其蜜蜡为赋税之资”。

但这种状态在改土归流后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移民大量进入土家族聚居区开发,生态严重破坏,这些动植物逐渐变得珍稀起来。虽然土家族古代的田产主粮――粟的产量较低,很多人食不果腹,但因有渔猎采集食物作为补充,其食物种类相较于今天更多,饮食结构更复杂。萨林斯也认为,“在自然状态生活的那些人生活更好一些。因为他们能够享受大自然给他提供的更大的能量”。这些食物为土家人提供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等维持机体运转所需物质。从这些饮食对象可发现,能否满足机体需要是土家人优先考虑的问题,这也显示出“食物在滋养集体的心灵之前必先滋养集体的胃”。

就人的生物习性而言,人是杂食性动物,每天都需要饮食。但人们在获取食物方面,存在季节和时间分布不均问题,需要保存食物,调节使用。土家族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腌制、烟熏及其他粗加工和深加工方法。晒干、风干主要用来保存粟、高梁、黄豆等种子类及根茎叶类食物。腌制是土家人将食物保鲜的方法之一,制作时将新鲜的鱼肉、猪肉等经过处理后贮藏在坛中或瓶中。《容美纪游》的作者顾彩在返程途中,曾食用过土司赠送的“瓶中鱼,极美”。烟熏主要用于肉类食物保存。熏制加工既能利用热量蒸发掉多余水分,达到防腐目的,也能让烟雾的独特香味融入肉中,形成独特口味。仅《容美纪游》记载的烟熏食物就有虎头脯、干鱼、鹿腊、野猪腊等数种。此外,土家族古代制茶也用“柴烟烘焙”。

土家族聚居区是传统的茶区,“诸山产茶,利最溥,统名峒茶”,到土司地区贩卖茶叶的“茶客来往无虚日”。《永顺府志》载:峒茶“四邑皆产,而桑植为多。味较厚,土人不谙制造,柴烟烘焙,香气损矣”。顾彩的《采茶歌》也载:“采茶归去不自尝,妇姑烘焙终朝忙。须臾盛得青满框,谁其贩者湖南商。”这些茶叶除被当成商品出售外,也是土家族制作日常饮料的主要原料。粗加工后存储的食物主要有葛粉、蕨粉等淀粉类食物。葛粉、蕨粉都是从植物的根茎中加工提取。蕨粉的加工方法是将挖来的蕨根洗净后“于平石上击碎,合水置于缸中,以取其汁,随将根取出,俾净,融成粉以充饥”。葛粉的加工方法与之类似。深加工的食物主要是酒类,土司之家有酿造的白酒,一般土民之家有砸酒。这些存储食物的方法是土家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土家族古代的食物烹饪有煮、蒸、炒、烤等方式,烹饪调料主要是葱蒜等物,油盐醋酱较为稀少。煮是最为常用的烹饪方式,不仅主食、野菜等物用来煮食,茶水也用煮的方式制成。《容美纪游》载:“改火法依古行之,春取桑柘之火,则以新火煮新茶敬客。”还载:“二月中已有鲜笋可食……惜司中无油盐醋酱,不善烹饪耳。”明清时期实行食盐专卖制度,但土司地区被排斥在食盐专卖体系之外,难以买到食盐,以致“与人钱钞都抛却,交易惟求一撮盐”。土司之家尚且“无油盐醋酱”,土民之家更为稀缺。用蒸的方式烹饪的食品有蒸肉、蒸鱼等。烤的主要是一些新鲜的鱼虾、兽肉等。顾彩在路途中就曾与随行人员一起“取溪中鱼蟹,炙之下饭”。此外,土家人还有“水溲”、腌制后生食和直接生食的饮食方式。

在土家族的古代饮食体系中,“吃什么”首先是由自然环境和技术手段决定的,需要自然环境能够供给这些物品,并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去获取;其次是人的主观能动选择,选择既能为机体提供热量、蛋白质、矿物质,也符合心理需要的食物。“怎么吃”不仅要它“有利于吃”,而且还要“好吃”。这两个看似非常主观的条件,其实质是人们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

二、食物与土司治理

土司围绕食物控制开展社会治理。他们通过贡赋食物与中央朝廷保持向上的联系,通过馈赠食物维持与周边土司以及汉族人之间的横向交往,通过控制食物完成对官僚系统和土民的向下治理。

土司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但他也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代表,无论是朝廷还是土司自己都有土司是“荒徼武夫,见闻僻陋”的认识。朝廷在采用隔离措施限制土司做大做强和土司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允许土司到京城朝贡,以体现朝廷对土司地区的治理。土司们也为了表达对朝廷的忠心,积极进京献贡。据统计,明代,湖北有48个土司进京朝贡,朝贡次数达348次。当时,朝贡次数较多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有容美土司47次,石柱土司46次,施南土司37次,酉阳土司34次,散毛土司30次。虽然朝廷为了应对土司越来越频繁的朝贡行为和越来越大的朝贡队伍,规定三年朝贡一次,每次启程不超过100人,进京不超过20人,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没有遵照此例。在朝廷与土司相处融洽的时期,一个土司一年数次朝贡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嘉靖七年(1528),容美宣抚司、龙潭安抚司每朝贡率领千人。”土司在入京进贡时,所携带的“方物”除了朱砂、水银、楠木、马匹之外,很大一部分是蜂蜜、羊、茶叶等地产食物。嘉靖元年十一月,礼部在奏议土官朝觐事时,涉及鄂西容美、忠建两宣抚司,皇帝允许“通事、把事、头目人等,止以马匹、方物多寡为差。凡进香、茶、黄蜡,每杠(扛)五十五斤,由布政司传送者,所赏生娟荩ㄕ眨┦加”。此外,至迟在明嘉靖以后,土家族地区的部分土司已有田赋定额。土司用食物――粟米抵缴赋税。如嘉靖元年施南土司的田赋额度为“秋粮,粟米六十五石六斗一升七合七勺五抄”。土司通过贡赋这些食物保持与朝廷的联系,以示接受王朝的治理。

土家族的很多土司虽为“世仇”,但也是“世亲”。土司间以姻亲为纽带,通过馈赠食物,互相走访,来协调和平衡互相的关系,但有时土司之间的矛盾也可能因为所送食物数量不多,品质不高而激化。如“丙如(容美土司)即宣慰向大鹏(桑植土司)之婿,迎娶时,大鹏以责礼不备,尽篪使者之衣,夺其斧鬻”。土司之间订立盟约也通过“行歃血礼”,这种“吃”的形式来缔结。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月初一,保靖土司派干办舍人余星到容美土司处商讨结盟事宜,“丙如率舍把与之登坛,行歃血礼”,自后“保靖有难,容美救之;容美有难,保靖亦然”。土司与汉族人之间的联系通过食物来实现的机会更多。到容美土司、桑植土司、永顺土司地区贸易之人,多是因贩卖茶叶和食盐而来。“客司(容美土司)中者,江浙秦鲁人俱有,或以贸易至,或以技艺来,皆仰膳官厨,有岁久不愿去者,即分田授室,愿为之臣,不敢复居客位。”顾彩在容美土司游历期间,其饮食起居都由土司供给。其与土司见面当天“返寓仍送肴六簋,酒一壶,后为常”,返程的时候,容美土司送“川马二匹,黄连二斤,峒被二床,峒巾十条,茶叶四篓,密饯二瓶,路菜十种及程仪”。可以说,土家族土司通过馈赠食物与周边土司及汉族人之间建立起了一张联系紧密的横向关系网。

土司对官僚系统和土民的食物控制首先体现在对生产资料的控制上。土司地区的山林、土地都属于土司所有,虽然“其田任自开垦,官给牛具,不收租税”,但是“民皆兵也,战则自持粮糗,无事则轮番赴司听役,每季役只一句,亦自持粮,不给工食”。一些不能“赴司听役”的土民,赋税“不从田亩征收,永顺名火坑钱,民间炊爨,每一坑征银二钱二分;保靖则名锄头钱,每一锄人山纳银三五钱不等;桑植则名烟户钱,与火坑钱相等”。土司治下的很多官员“名虽官任,趋走如仆隶”。土民不但自持粮食接受土司征调,还要接受下层官员的食物盘剥。“凡膏腴美产,尽为舍把占据”,“土官向日凡畜养蜂之家,每户每年征收蜂蜜、黄蜡若干”。“土司旧例,凡官舍往乡,所属头人俱按人户科派吃食”,“外来穷民来至土司地方挖山种地,该管舍把每年勒送钱米”,“每年每户派送食米,并鸡鸭肉肘”。其次,土司通过操弄饮食禁忌,独享特殊美食。“洋鱼味同鲂鱼,无刺,不假调和,自然甘美,龙溪江所产也,民间得之,不敢蒸食,犯者辄致毒蛇,贵官家则不忌。”土民日常所食荞麦以苦荞居多,“甜荞不恒有,供官用”。再次,土司在盘剥土民食物的同时,也施予一些食物,以博得土民的拥戴。如每年五月十三日,容美土司以祭奠关公诞辰,“演戏于细柳城之庙楼,大会将吏与宾客,君(容美土司田丙如父亲田舜年)具朝服设祭,乡民有百里来赴会者,皆饮之酒,至十五日乃罢”。田舜年还在司治所在地中府正天泉发源处,“累石为茶灶,安铜铛,筒饮壁间水,注铛中烹之,满则塞其窦,将竭则又注,竟日饮千人,亦不竭”。容美土司还在中府设“小酒肆”,“即便诸将吏往来也”。

土司还有一套围绕饮食文化展开的内部治理措施。如田丙如虽然已袭职容美土司宣慰使,但其父田舜年在举办诗会时,因其“不工诗”,只得“专司酒食”。容美土司还令不认真学习的子女“与猪狗同食”;子女在藏书之所学习时,“家人送食盒至,悬绠他处,提而上之”。土司举办宴会(见图1),“客西向座,主人东向坐,皆正席,肴十二簋,樽用纯金。可笑者,于两席间横一长几,上下各设长凳一条,长二丈,丙如居首,旗鼓及诸子、婿与内亲之为舍把,及狎客之寄居日久者,皆来杂坐,介于宾主之间,若篦箕形。酒饭初至,主宾拱手,众皆垂手起立,候客举箸乃坐,饭毕,一哄先散,无敢久坐者。亦有适从田间来,满胫黄泥,而与于席间手持金杯者。其戏在主人背后,使当客面,主人莫见焉。(余至始,教令开桌分坐,戏在席间,然反以为不便云。――原注)行酒以三爵为度,先敬客,后敬主人。子敬酒于父,弟敬酒于兄,皆长跪,俟父兄饮毕方起;父赐子,兄赐弟,亦跪饮之。如他司土官在席,皆丙如与对跪相劝,君公然以父辈自居,不酬酢也。三爵之后不妨竞别,或兴至移席花下,则饮无算(席法亦不拘,或散坐,或踞石――原注)”。从座次排列和敬酒过程来看,土司举办的宴会是一个权力操演的场域,每举行一次宴饮就是对权力的一次操弄。

诚然,土司在处理内政外交过程中有多种手段和方式,对食物的控制和操弄只是他们的手段之一,或许这种手段更为隐蔽。但是这种方式在土司的治理过程中却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土家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饮食与土民生活

土家族古代人口占比最大的是土司治理下的土民。土民每天的生活基本是围绕饮食活动展开的,获取食物和享用食物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土民获得食物之后,如何吃,以及喜欢怎么吃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意义。考察土民的饮食文化活动,发现土民具有生食的饮食遗风和共食群居的饮食文化特点。

人类饮食文化的开端都是从生食开始的。据相关研究,人类约在100多万年前的早期猿人时期才学会用火。在此之前,人类所食皆为生食;在此之后由于火种保存困难,取火技术落后,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过着生食生活。这种状况直至取火和火种保存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之后才有所改观。土家族在明清时期还有较强的生食遗风,如今也还有生食“残存”。《五溪蛮图志》记载:“屠牛羊类,先取肚肺,不濯洁生食。然后分割大块,以火燎毛,煨炙半熟供馔。”这种生食遗风不仅在土民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保留,在祭祀活动中也有体现。宋代,土家族地区的人们在祭祀仪式中首先进行的是“呈生”。“呈生”就是用还未宰杀的牺牲祭奠神灵。《溪蛮丛笑》记载:“祭祀,必先以生物呈献。神许,则杀,以血和酒,名呈生。”

现今,在土家族聚居的母语存留区,还保留有一种“玩菩萨”的活态仪式。仪式由土家族敬神的人――“梯玛”主持,仪式祭词大部分用土家语演唱。仪式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告家先”。“告家先”时,梯玛首先在堂屋面向神龛燃香、鞠躬,然后杀“养牲”。“养牲”是一头8到10斤的仔猪。宰杀时,刀手在堂屋中间面对神龛横放一条板凳,板凳下面放一个碗接猪血,随即将仔猪拖到板凳上宰杀。旁人要用火纸蘸一些鲜血。这些蘸血的火纸,一部分放置到梯玛用大方桌搭建的祭台上,一部分随即烧掉。梯玛介绍“家先菩萨是可以喝生血的”。刀手随后将仔猪提出堂屋,找一些柴禾将猪毛烧掉洗净,送到厨房。厨师将猪肉砍成几大块,连同内脏在锅里用开水“毛”一下,然后捞起来盛在瓷盆里,并在猪头上撒一些盐,备好之后就摆到祭台的正中央。“毛”就是煮到3、4分熟,猪肉收紧即可。梯玛解释“毛”一下而不熟透的原因是“家先以前是这样吃的”,只有这样才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才高兴”。“家先”是对事主家已经去世的祖先的统称。传统仪式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存储器。土家族“玩菩萨”仪式中的饮食文化活动是土家人对祖先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的集体记忆。

土民共食群居的饮食文化特点在日常饮食活动和祭祀活动中都有体现。土民的日常“炊爨之所”是“火铺”(也有“火炉床”、“火床”等称呼)。如今,土家族地区还有高低两种火铺存留。土家族的这种火铺在宋代的《溪蛮丛笑》中就有记载:“睡不以床,冬不覆被。用三叉木支阔板,旁燃火炙背。”这条文献只点明了火床具有供人们休息睡觉的功能,其实,火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饮食烹饪功能。明代的《五溪蛮图志》记载:饮食烹饪“在火炉床为之。如台基状,置火炉于中。一家大小饔飧在是,亲疏亦在是”。饮食炊爨的火铺是土家人日常活动的中心,不仅吃睡在此,待客也在此。成书于乾隆十五年的《楚南苗志》载:“以旁一间为卧室。置火床于室内,以木为之,其阔半室,床中穴孔。另用泥砖从地砌之,为火炉,乃炊爨之所。冬月,则合室男女坐床上,围炉向火,惟令尊长居上耳。客至,亦坐火床。夜则环炉以寝。临卧,用帐幔相隔。俾夫妇共被,以示区别。”这种围绕火铺形成的共食群居文化,改土归流后被汉族流官大加批判,永顺知府、鹤峰知州都过文告,严令土民改进。雍正八年(1730),永顺知府袁承宠《详革土司积弊略》文告,怒斥“半室高搭木床,翁姑子媳联为一榻。不分内外,甚至外来贸易客民寓居于此,男女不分,挨肩擦背,以致伦理俱废,风化难堪”。流官们都希望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移风易俗”,推行“大传统”,但历史表明往往事与愿违,“小传统”在传承过程中也有稳定性的特征,一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发挥它的功能时是难以强制变迁的。

土家族古代的饮品有茶、酒、砸酒等物。土家族地区是传统的茶区,茶叶资源丰富。土家人将泡茶与烹饪结合,发明了油茶汤。油茶汤的制作方式是将茶叶、豆干等物用油炸之后再用开水泡饮。酒在土司之家日常皆有,对于一般土民或许是稀罕之物。土民饮用较多的是一种名为“砸酒”的酒精饮料。因饮用时所用吸管材质差异,也有将“砸酒”称为“钩藤酒”“藤酒”“竿酒”“芦酒”的。《溪蛮丛笑》将其记为钩藤酒,“酒以火成,不m不笏。两缶东西,以藤吸取。名钩藤酒”。《容美纪游》也记载:“以曲拌蒸,晒十收贮,买酒者汆之贮筒中,开水灌之,随用筒吸饮,已成美酒,吸完加水,味尽而止,名同砸酒。”砸酒的制作方法与普通酒类的制作方式相似,只是在粮食蒸熟发酵之后不进行蒸馏,将酒糟和酒一起存储在密闭容器中备用。砸酒的酿造原料在古代主要是荞麦、高粱,改土归流后逐渐被玉米、糯米替代。明田汝成《炎徼纪闻》记载:“饮食恶草,以荞灰和秫粥酿为臭渖。”清毛奇龄《蛮司合志》也载:“以荞灰和秫麋酿为败渖。”土家人古代饮用砸酒的方法有一竿众人轮流吸,也有多竿众人一起吸。光绪《长乐县志》卷十六《杂纪志》较为详细地记载过土司之家用砸酒宴客的盛况。土民饮用砸酒的方式与土司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繁琐的宴饮仪式和奢华的菜肴。土民“以曲蘖和杂粮于坛中,久之成酒。饮时,开坛沃以沸汤,置竹管于其中,曰‘咂竿’。先以一人吸咂竿,曰‘开坛’:然后彼此轮吸。初吸时,味甚浓厚,频添沸汤,则味亦渐淡”。西南的羌族、彝族、藏族、苗族等民族都有饮用砸酒的习俗,体现了西南民族有很多文化共通的地方。

土家族古代的很多祭祀活动有多人参与,祭祀完毕,所有参与人员在祭祀地点共同用餐。《楚南苗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合村勃资设馔.倩巫祭土地神”,“祭毕,撒馔于庙前地上,列座共饮食之”。土家人不仅祭祀一村一寨的土地神后聚在一起共食,祭奠一家一户的家神也是如此。同治《恩施县志》载:“新葬之冢则于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偕往,祭毕,于蟠间饮食。”如今,梯玛在举行“玩菩萨”时,做完“解一钱”的“起兵”仪式后,至“收回兵马”前,梯玛及其助手吃饭不能上桌子,只能在祭台前的地上。用餐时,饭菜用碗盛好,放在祭台前地面竹席上,梯玛及其助手们围绕饭菜蹲成一个圆圈,不用桌凳。这种饮食方式与土家族古代祭祀活动后的饮食方式有相似之处。

可以说,后世土家族饮食文化承接的主要是土民饮食文化。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后世土家人转而食用熟食,但是由生食衍生而来的大块吃肉的饮食习惯仍有保留。在土家族的母语存留区,人们烹饪肉食时不放配菜。普通村民之家烹饪的腊肉,每片约有50克。他们认为只有用大片肉来待客“心才诚”。土家族共食的饮食文化特点也在后来的“为会头”中体现。以前,土家人的各种人生礼仪以及修房造屋都要请客送礼,名为“为会头”。21世纪以前,事主家“为会头”一般要为客人持续供应3天饭菜,客人送的礼物主要是稻谷、玉米、面条等食品。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3-0115-04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Diet Culture Outline

ZHAO Ze-guang

(Guizhou Nationality University National Culture Institute,Guiynag,Guizhou 550025,China)Abstract:The Guizhou area because its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eachnational minority greatly live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the characteristic which, slightly lives together, has formed theunique national minority diet culture, mainly displays in the stylemany famous specialties vegetable and the colorful liquor cultureaspect. In the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and in the socialismmodernization advancement, these have own characteristic, the richlycolorful national minority diet culture is unfolding its specialcharm.

Key words: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diet culture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以喀斯特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1100多米,山高坡陡,河谷深邃,好多地方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由于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差异较大,历来有“十里不同天”之称。在贵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瑶、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部分待定的人们共同体。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省份,但是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不像内蒙、新疆、、广西那样由某个单一少数民族为主体大聚居,而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大体说来,黔东南为苗族、侗族聚居区,黔南、黔西南为苗族、布依族聚居区,还有水族和毛南族,黔西北为彝族、苗族、回族聚居区,杂有白族,黔东北为土家族

聚居区,而仡佬族极为分散,呈零星分布状态。正是由于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分布状况,各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受其它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影响,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二、 不同的主、副食和色彩纷呈的名特菜点。

居住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和养殖业。由于其居住地域的不同,在主、副食方面是有差异的。大体说来,居住在平坝、河谷地带的土家、布依、侗、壮、水等民族,水稻为主要的农作物,他们则终年以大米为主食。而居住在山区的彝、苗、仡佬等民族,水田极少,主要是旱地,以种植薯类和玉米、麦类为主,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以小麦、玉米、土豆、荞麦等粗杂粮为主食,很少时间能吃上米饭,只是在近几十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贵州地区的崇山峻岭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广阔的森林,给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饮食资源,勤劳、智慧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调制出了许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名特菜点。

大米不仅是贵州多个民族的主食,还被制成多种风味食品,其中以米粉最具代表性。米粉呈面条状。一般居家食用的米粉,制作简便,其汤用熟猪油、红油、姜蒜汁和酱油、食醋等配制而成,用大碗盛汤,然后放入烫熟的米粉和鲜嫩蔬菜或炒熟牛、羊肉即可食用。米粉颜色雪白晶莹,口感香软细滑,不生湿热,不燥火,这一点比面条优越,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食品,多用于早点及便餐,对上班族很适用。有时工作忙,来不及做饭菜,煮上一大碗米粉,即可充饥,又可解馋,方便实惠。外卖的米粉在汤汁的制作上要考究些,以花溪王氏牛肉粉、飞碗牛肉粉,水城羊肉粉最负盛名。

糯米饭也是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喜爱的食品。糯米饭蒸熟后,另加猪油在铁锅里煎炒,起锅后,将另备好的炒花生仁、蛋丝、香肠片、酸萝卜颗粒、食糖做馅子,捏成饭团,即可食用。糯米性温平,久食糯米饭及糯米食品有养胃、健胃之功效。糯米饭团还被侗族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或称“坡节”)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一般是12个,闰年则13个)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糍粑也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喜爱的食品,用糯米做成。汉族一般是中秋节吃糍粑,而各少数民族则是在春节吃糍粑。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待其充分吸水膨胀后,用甑蒸熟成糯米饭,将其倒进石碓里舂打,称为“打糍粑”,打到不显米粒时为止,然后将其抟制成大小不同的饼状。除自家食用外,糍粑还是春节馈赠亲友的佳品。此外,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除大米、糯米外,各族人民还以本地出产的粗杂粮制成佳味食品,威宁荞酥就是彝族人民的杰作。“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是在贵州长期流传的一句民谚。这说明威宁、毕节一带自然条件差,人们生计艰难,一般人家只能以苦荞度日。聪明的彝族人民却用苦荞制成了佳味食品荞酥。相传荞酥是明初水西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为给明太祖朱元璋献寿所创制的寿饼,每个重八斤多,饼面图案是九条飞龙围绕一个“寿”字,取“九龙捧寿”之义。朱元璋品尝后连声称赞:“南方贵物!南方贵物!”荞酥的制作过程是先将苦荞面筛选出最细的一层,按一定比例配以红糖、菜油、鸡蛋及少量的白矾、苏打、白碱拌匀。馅料用小豆、红糖、熟菜油、熟猪油、芝麻、玫瑰、瓜条等制成。将馅心包入荞面后按压成形,然后送入烤炉烘烤。荞酥色泽金黄,清香扑鼻,酥软可口。荞酥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因其传统习俗禁食猪肉外,其余各族均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兼食牛、羊肉。猪肉除一般的煎、炒、炖、煮成菜外,各族人民还创制出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肉菜。

苗族、侗族喜吃“剖汤”。即杀年猪后,将猪内脏洗净切碎,加上边角次肉,加姜、蒜、花椒等佐料合煮成一锅,邀亲友一起共享。每人面前一调料碟子,用大碗舀出“剖汤”,主客团团围坐,喝酒吃菜。“剖汤”味道十分鲜美,酒到半酣,主人还唱苗歌、侗歌殷勤劝酒劝菜,气氛十分热烈友善。笔者曾有幸在一苗族同事家品尝“剖汤”,留下深刻的印象。

侗族的“洗澡肉”也别具一格。杀年猪后,迁取膘肥肉厚者,生切成片,有巴掌大小,然后置一大铁锅,盛清水烧煮至开,将切好的生肉片沿锅边放下,主客围坐,各人面前置一放盐和糊辣椒面的调料碟子。待肉片漂浮至锅面,就算煮熟了,将肉片拌上盐和糊辣椒面即食用,主客相互劝酒劝肉,杂以戏谑嘻闹,酒香肉肥,欢声笑语不绝。

彝族的“坨坨肉”也特别有名。其制作方法是将猪肉切成大块,大者可达半斤左右,用大锅烧煮,佐料是辣椒、花椒、姜、香料、盐、酱油之类,与汉族的红烧肉类似而更粗放、古朴。煮熟后方葱花,或围锅而吃,或以大盆舀上桌面,以肉佐酒,随意受用。“坨坨肉”一般在过年过节或待客时食用。“洗澡肉”、“坨坨肉”的制作及食用方法,与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相类,大有古人风范,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质朴、豪爽、好客的品格。

苗族的“腌胙肉”也久负盛名。其制作方法是将肉洗净晾干,把粳米炒熟舂成粉,用一口小缸,铺一层粉,放一层肉,层层铺放,缸口用芭蕉叶封住,将缸倒置于地,缸口糊以黄泥,一般经过大半年就可取食,不必再烧熟。也有腌制长达二三十年的,在孩子出生时腌一缸肉胙,等到孩子长大结婚时才用来待客。启封后的肉胙,透明发亮,坚硬结实,颜色鲜黄,吃起来清香爽口。胙缸的多少往往被认为是家庭贫富的一个重要标准。

布依族的腌骨头具有特色。腌骨头的制作原料是以骨头为主。杀年猪时,把猪的排骨、脚骨等部位剔刮下来,但不要把瘦肉都剔光,要带上三分之一的瘦肉,再加上少许肥肉,用斧头将骨头砍成碎屑,然后用石碓舂烂成末,再配以食盐、碎姜、干辣椒面、五香粉之类佐料,搅和拌匀,装入坛中,半月后即可食用。吃时,多用糟辣子油炒,放少量水稍焖一下即可。腌骨头鲜脆幽香,酸中带辣,十分爽口,吃起来回味无穷,让人难以忘怀,是待客的理想佳肴。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上游,河流众多,溪涧密布,鱼类及其它水产食料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名品,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大鲵。大鲵主产贵州,俗称娃娃鱼,以其叫声似小儿啼哭而得名。娃娃鱼肉味鲜美,为上等佳肴,贵阳的八宝娃娃鱼、红焖娃娃鱼长期以来一直是黔味菜肴的代表作。娃娃鱼还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和癫痫等症有一定疗效。娃娃鱼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严禁捕捉和宰杀,但人工孵化、放养已获得成功,这为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娃娃鱼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侗族的“腌鱼”别具特色。其制作方法也颇为奇特:将鲜鱼剖腹取尽内脏,用食盐水浸漂,然后用蒸熟的糯米饭(或炒熟的糯米)、辣椒面、花椒、米酒、生姜、大蒜、土硝、加草木灰水和盐拌成混合饭,装入鱼肚内,再用混合饭擦拭鱼皮后装入木桶,上面覆盖水芋叶或棕叶,笋壳叶等,加压石块,一两个月即可开桶取食,但以腌两年左右者为最佳。也可用泡菜坛子腌制,但效果不如透气的木桶好。食用时取出蒸熟,其色泽金黄,骨刺已酥脆,连肉一起嚼食,味道十分鲜美,是待客佳肴。侗家请客时,腌鱼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如果没有腌鱼,不管其他菜肴多么丰盛,也觉得美中不足。

苗族的“憋汤”,也是别具一格的风味食品。“憋汤”有羊憋汤和牛憋汤两种,而以夏季的羊憋汤为最佳品。“憋汤”的制作方法是:杀羊后,取其粉肠、肺脏,略洗一洗(大都不洗),切碎,拌以盐、酒、香料。待锅中油水滚沸后,将切碎的五脏六腑倒进去,盖严,俗称“憋”。待煮熟后,再把羊血、羊胆冲进去,又盖严,片刻后,揭开锅盖,此时,香气四溢,即可食用或敬客。“憋汤”是苗家待客佳肴,如客人嫌脏不吃,主人会不高兴,不把你当贵客看待。“憋汤”是一种传统食品,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中就有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 “憋汤”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许多苗族老寿星都得益于“憋汤”。牛憋、羊憋也可干锅烧制,笔者曾在黔东南的剑河县品尝过羊憋,其味微苦,香辣爽口,是佐酒的佳肴。

侗族、苗族的“打油茶”,不仅是日用饮料,也是待客佳品。其制作方法是:先用茶油将粳米和茶叶煎炒至焦黄并散发出香味时,放进清水烧沸,舀在碗内,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炒黄豆、炒花生仁、米花、糯米粑颗、葱、姜片等,即可敬客。油茶香浓可口,既充饥又解渴。自家食用的油茶制作简便,即将少量剩饭煎炒盛入碗内,放上米花,冲上茶水就成,一般用作中午或傍晚劳作归家时的饭前小食,聊以充饥。

贵州地区各族饮食文化,在“味”的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辣味是西南地区饮食的共同特点,云南十八怪的谚语中就有“无辣不成菜”一条,不过,滇省的辣比起川黔来,还是要逊色一筹,这就主要体现在辣的程度和辣的风味上。川省是油辣带麻,黔省是香辣带酸。黔味菜的香辣带酸,有其特定的历史地理因素。贵州地区历来缺盐,食盐之需,全仰外省,主要靠川盐,因而盐价昂贵,广大贫苦人民只能望盐兴叹,特别是居住在深山腹地的苗、侗等族,食盐长期奇缺。勤劳、智慧的苗、侗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摸索出了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烹调艺术,所以,苗族、侗族的酸味菜特别有名,如酸汤鱼、酸菜鱼、酸菜豆米汤等。酸菜的制作也很简单,即将青菜洗净,放入缸内用淘米水浸泡两三天即成,酸菜制成的汤菜风味独特。

三、多姿多彩的酒文化

贵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粮食品类齐全,加之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河流的上游,水质优良,这就给酿酒业创造了前提条件。所以,西南地区历来是名酒之乡,不但有享誉全球的茅台、五粮液,而且各族人民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和土特产,酿制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佳酿。

贵州各少数民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各种粮食在他们手中都可以酿出酒来。一般说来,居住平坝、河谷地带各族,多酿米酒、而且糯米酒为最佳,如侗、布依、壮等族;居住山地者多用玉米、红薯、土豆、青稞等来酿酒。但在相当长的历史事情内,大米、糯米都相对缺乏,故多以玉米、红薯等粗杂粮为之,平时居家只用一般都是杂粮酒,米酒多用于年节和喜庆日子的祭祀和待客。这些自酿的酒,一般度数不高,可相对加量饮用。少数民族同胞好客、豪爽的品格从酒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侗族、苗族的拦门酒,就别具情趣。有贵客到苗寨、侗寨,主人就在寨门口搭起牌坊彩楼,寨中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到寨门外排成两行迎接客人,每个姑娘手里都举着装满米酒的牛角依次向客人敬酒。一牛角可盛一斤多米酒,如果客人不懂规矩,用手去碰牛角,就得将牛角里的酒全部喝下,三下两下,客人就会被醉倒在大门外,故称“拦门酒”。正确的做法是,当姑娘们敬酒时,用不着客套,只需垂下或背着两手,仰脖伸嘴去接,这样一个姑娘敬一口也就算过关,不致被醉倒在门外。客人进寨后再按礼节喝酒吃饭。到苗家作客,进餐时不能先端饭碗,首先由主人给每人斟两杯酒,主客同饮,各自干杯,再由主人敬酒。敬酒必须要两杯,主人双手端酒杯,依长幼顺序喝酒。这样按正反时针方向依次敬两圈后,再以对歌的方式继续喝酒。对歌可自找对象,一问一答,输方喝酒,这时气氛就变得比较随和自由了,可以边吃饭边喝酒。当喝到一定时候准备收席时,还要喝团圆酒,即在座者各自举起酒杯,先按逆时针方向一一传交各人喝一杯,再按顺时针方向一一传交喝一杯,由岁数最大者先喝,团圆酒象征着团结和睦。

彝家待客的酒礼也豪放有趣。到彝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三碗自酿玉米酒,待客人三碗下肚后,主人再陪着客人喝酒吃菜。

土家族、苗族、彝族的“咂酒”也别具一格。“咂酒”的制作原料是玉米、高粱、荞子、毛稗等,先将原料磨成瓣状颗粒,和水拌匀,木甄蒸熟,摊开晾晒,调配麸曲拌匀,装入细篾箩内,壅于麦草堆中,加盖封闭,捂热发酵,直至透顶,揭开麦草和封盖散热。然后取玉米二至三斤,用微火炒黄(不能爆花),投入瓮中,以瓮容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为限,加上先前制好的发酵料,将瓮口塞好,再用柴灰和泥封严。或者把瓮置于炕楼上,火熏炕一月左右,这种“咂酒”,味辣回甜,易醉人。或者置瓮于阴凉处,待要饮用的一星期前,窖于高温的发酵物堆中,瓮口露外,这种“咂酒”,蜜甜味浓,胜于葡萄酒,不易醉人。取用时,用冷开水或凉水灌入瓮中,浸泡时许,用两根长约七尺,底部不通,根部四周有小孔的空心竹管,用棕片或纱布包好根部,插入瓮底,导出酒液。导酒时,随导随注入凉开水,再根据酒味的浓淡分级注入瓶中储存以备待客。也可以直接抓住竹管吮吸,吮吸时口内“咂……咂”有声,故称“咂酒”。“咂酒”浓郁醇正,清香爽口,是待客的佳品。翼天王石达开进军西南,路过贵州大定府(今大方县),品尝咂酒后,曾赋侍赞誉:“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乌龙抱起擎天柱,吸的乌江水倒流。”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一、高校饮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饮食文化是高校饮食服务企业在“三服务”(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服务理念双重功能的,以移植融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激励饮食服务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并为师生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管理理论、行为准则和方式的总和。其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校园其他主流文化并存。高校饮食文化与其他饮食文化相比较,有三个显著特征。

1.服务对象高校餐饮消费的主流是广大的学生,学生就餐具有人数多、时间集中、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必须得到保证、饮食习惯和消费层次差别较大等特点,因而它与一般社会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餐饮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而高校饮食服务企业以服务保障性和维护校园稳定为己任,以追求服务优质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高校饮食服务的基本保障性。

2.文化功能高校饮食文化的核心功能是“育人功能”,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膳食习惯,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传统美德,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和公益色彩。而社会饮食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经济效用”,具有突出的功利色彩。

3.高校饮食服务企业成长的环境它立足于高校校园,服务于高校师生,因此,高校饮食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建设,必然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校风,严明的校训,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孜孜追求的办学目标肯定会深刻地影响着高校饮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高校校园深厚的文化积淀,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秀的人文传统,活跃的创新思维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为高校饮食文化的生长和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沃土和丰富的营养,从而决定了高校饮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层次更高,更具有鲜明的校园文化性特征。

二、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饮食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生活技能的提高,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养成,“进步、科学、绿色”现代饮食观的形成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在建设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高校饮食文化建设首先是一个重实践,重落实的问题,因此,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参与者都应该在实践上狠下功夫。一是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倡导饮食文化,自觉践行饮食文化,身体力行,为师生员工起好表率作用。二是高校的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既要做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理论宣传员,更要做高校饮食文化建设实践的战斗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传统,努力革除饮食文化的陈规陋习,引领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饮食文化建设。三是高校饮食服务企业的全体员工,一定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餐饮服务工作中,坚持“科学、健康、文明、绿色”的现代饮食文化理念,严把采购、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关,以优质高效安全的餐饮服务满足师生的需求,做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者。四是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在一日三餐的饮食消费中,主动参与饮食文化建设,自觉践行先进的饮食文化,做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二)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同志讲:“任何一项工作的活力与生机,都来自发展与创新”。任何一个企业只有突破原有框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新的突破,拓宽自身发展空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校饮食服务企业在建设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突破旧传统,必须紧跟时代标新立异,必须根据师生特点和校园实际,积极探索,主动进取,创建出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富有校园特色的饮食文化,从而积极推动校园文明新发展。

(三)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是使高校饮食服务企业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关键,因此,高校饮食服务企业在建设饮食文化的过程中,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创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战略任务,善于发现人才,努力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正形成强大的人才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在整个餐饮服务中必须始终把师生的需求摆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一切”的服务理念,争做师生生活的贴心人。

(四)长期性原则高校饮食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为之,更不是靠发一、两个文件或设立几个广告宣传牌就能了事的。因此,高校饮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性的原则,常年抓不放松,长久抓不动摇,决不能搞一阵风,热闹开头,草草收场。这就是需要高校饮食服务企业放眼长远,并从现实着手,一手抓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一手抓饮食特色的探索与实践,既要有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紧迫感,又要遵循文化建设的长期方略,从而推动高校饮食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健康发展。

三、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塑造高校饮食企业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高校饮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校饮食企业个性化的独特标志。作为高校饮食企业的核心,其价值观不仅体现领导和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也是被广大师生认同并支持的价值理念。因此,高校饮食服务企业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念:满足师生的生活需求是饮食服务企业存在的价值基础;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是饮食服务企业的头等责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饮食服务企业永恒的发展主题。通过这三个基本价值理念的树立,就是要发挥饮食服务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塑造饮食服务企业的集体性格,统一饮食服务企业的集体意志,从而培养饮食服务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强其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落实饮食卫生安全责任,深化饮食服务企业的制度建设饮食企业的制度文化是饮食企业文化的中间层,贯穿饮食企业的全过程,它反映并传递饮食企业的精神,又直接影响饮食企业从业人员行为与饮食企业物质文化的塑造,进而影响到饮食企业的竞争力。一要加强高校饮食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以提高师生对饮食服务的满意度,确保食品安全卫生为导向,层层分解任务目标,落实责任;二是要克服饮食服务制度建设僵化、空泛的毛病,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使饮食服务制度建设系统化、科学化,确保饮食服务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有章可循;四是有利于饮食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加快标准化食堂建设,推进饮食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标准化食堂建设是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基础,是提高饮食服务质量的物质保障。高校饮食企业要提高物质文化竞争力,应确保师生获得满意的实物价值,必须提高餐饮食品和餐厅设施的使用价值,发挥物质文化的实用、保障功能。首先,菜单设计和菜品供应要严格讲究科学营养搭配;其次,食品原料采购、存储必须采用科学方法操作,要通过引进现代商品质厨房设备,减少因人力造成的营养损失和食品腐烂变质;再次,是厨房加工生产应尽量做到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减少因厨师技术水平不高带来的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最后,是食堂的设计要个性化,食堂的选址,分布以及内外环境建设立意要新,要长远,立足高规格、高品质,使师生能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增加师生的爱校情感和凝聚力。

(四)注重饮食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服务主体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于人的学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服务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切实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饮食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三是法律法规教育;四是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五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通过这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正确把握高校饮食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克服市场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饮食企业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五)提升员工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校饮食服务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师生的要求,提升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具体来讲,一是必须创新用人制度,优化员工队伍,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塑造“人人想干事,事事能干好”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促使员工在技术方面成为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餐饮发展的工作需要。三是加强员工规范化语言、礼仪以及相关人际沟通技能技巧的培养,减少在与师生面对面的瞬间服务中的失误或误解,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六)加强高校饮食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师生对饮食文化的需求高校饮食文化阵地是加强师生基础文明建设,传播食品文化知识、技能、增进饮食企业与师生们沟通的重要载体。高校饮食文化阵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是加强师生基础文明建设、培养师生良好饮食习惯和遵守社会价值的有效工具。如食堂里设置文明监督岗、勤工俭学岗、病号服务窗口、教工服务窗口、报刊橱窗、好人好事宣传栏、饮食浪费曝光栏等,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日三餐的平凡小事中“润物细无声”。

2.宣传阵地建设宣传阵地是师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生活技能的重要渠道,饮食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园地和传媒工具,如校园报刊、广播电视、社团刊物、讲座报告、食品安全网络平台、图片展、大学生健康手册等,积极营造出一种浓厚持久的饮食文化氛围,满足师生对饮食文化的需求。

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食旅游;资源优势;贵州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052-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迅速增长,团体和个人外出旅游的频率直线上升,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体验式的旅游、休闲式的旅游、参与式的旅游等模式需求。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满足游客的饮食享受,又能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和风土民情的体验式旅游,正逐步在各地兴起。贵州省作为一个具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饮食文化浓郁的省份,发展美食旅游产业是贵州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拓展,对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资源优势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比较成熟的有高原喀斯特生态、丹霞桫椤生态、苗侗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文化、国酒文化、阳明文化、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等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与此同时,正在规划和开发整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及地域特征的体验式的美食旅游。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餐饮是与其历史、民族、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是经历漫长历史沉淀起来的一种地域民俗文化,贵州美食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生活习性、环境等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食文化。贵州各民族的餐饮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有如下特点:

1.1 口感独特

(1)[辣]贵州菜的辣味以鲜辣和酸辣为主(麻味较轻),这也是黔菜与川菜的麻辣主要区别。尤其以贵州的系列干锅火锅表现最为突出。

(2)[酸]贵州酸不像山西靠醋来调味,而是以西红柿、淘米水、米汤等通过发酵而形成的酸汤。这种味道在黔东南州的酸汤鱼火锅中表现得最好的体现。

(3)[蘸水]很多地方都有蘸水,而贵州的蘸水却格外有名。蘸水有多种吃法,如有蘸水米线,贵州花江狗肉也有专门的蘸水。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风格,蘸水也有不同的制法。

(4)[特色小吃]各地小吃风格各异,品种众多比如遵义羊肉粉、遵义黄粑、毕节汤圆、兴义刷把头、石阡绿豆粉、威宁荞酥、安顺荞凉粉、镇宁波波糖、绥阳空心面条、江口豆腐干、黄平郭氏牛肉干、贵阳鸡肉饼、都匀冲冲糕、兴义耳块粑等。

1.2 独特的民族美食文化

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族汇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目前全省总人口为3900余万,人口在10万以上少数民族有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56%,不同的民族构成了贵州独特性的民族美食文化,如侗族别具一格的“洗澡肉”。

除了菜肴具有独特的辣香异酸、古朴醇厚的特点,更让游客难忘的是整个餐饮文化的丰富多彩。如盛酒的古朴器皿、苗族姑娘的银饰华服、热情悠扬的敬酒歌舞形成了一场味觉、视觉的大餐,使游客在品尝民族饮食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民族风情,更增加了旅游的情趣,也吸引了游客的兴趣。

1.3 多姿多彩的民族餐饮节庆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苗族的“独木舟节”、“姊妹饭节”,侗族的“六月六”、苗侗族的“吃新节”等。具体如表1所示。

独具特色的美食是发展贵州美食旅游的资源优势,加之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节日,也为美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贵州拥有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美食资源,但是由于重视不够,与其他相关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目前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在发展美食旅游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美食与旅游整合较低

游客对贵州饮食的认识,只局限在花江狗肉和苗族酸汤鱼上,在短暂的行程里,能够使游客产生深刻印象的饮食也非常少。并且旅游地也缺乏相应的餐饮设施建设和特色餐饮店的加盟,致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机会品尝丰富多彩的贵州美食,也享受不到美食带来的快乐。

可见,贵州美食资源的整合度非常低,就算是由政府主办的美食节,也仅仅满足了游客的口福眼福,游客却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更没有亲眼目睹美食的制作过程,这也大大降低了游客对美食旅游的兴趣和好感。

2.2 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

目前,贵州美食文化产品基本上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往往忽视了对贵州深厚的美食文化传统的发扬。在旅游地用餐,游客所看到的只是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一时的美味,也根本不了解一道菜的特殊意义和代表的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也缺少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没有把饮食佳肴与贵州文化、民族风情有机结合起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这充分体现了贵州美食缺乏开发深度。

贵州美食企业现存的状态是单、散、小、弱。餐饮店基本上都是小规模、中低档次,尚处于起步阶段。如重庆火锅店虽然遍布全国,类型繁多并且也在不断地创新,已是一个全国闻名、广受欢迎的品牌。而贵州餐饮却未能与时俱进,也没有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大多餐饮店也只是追求保持现状,更不注重扩大经营规模,也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力研究更多独具特色的饮食产品来扩充产品种类,从而形成小规模、产品单一的经营模式,限制了贵州美食旅游的发展广度和深度。虽然很多贵州小吃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但没有注重扩大其经营范围,既没有创造更多适宜现代人需求的种类繁多的饮食品种,也没有扩大店面规模,发展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2.3 盲目跟风发展,忽视地方特色

游客外出旅游时为了感受不一样的风情和地方特色,以愉悦心情。而游客到贵州旅游,游览了目的地之后,没有感受到贵州的地方特色,更不要说品尝特色美食了。游客吃的基本上都是大众口味的地方菜,未突出基本民族美食的特色和风味。这表面看好像是满足了众多旅游者的口味,其实不然,这种盲目地追求多、杂、全,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遏制贵州民族美食的发展,破坏民族传承多年的美食文化和习惯。加上各地都盲目照搬和借鉴,形成了统一模式的饮食格局。这样反而恰恰忽视了贵州地方特色美食菜肴的挖掘和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贵州地区特色菜肴的失传,也不利于贵州美食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人也到当地开设菜馆,这些外地菜肴的涌入,也逐渐更替了贵州地区原本人们已经习惯的口味。久而久之,贵州美食特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取代,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原本的发展潜力也会被埋没,民族特色美食也会渐渐衰退。这些都在无形中使贵州美食的独特魅力逐渐流失,破坏了其宝贵的美食资源。

2.4 营销体系不完善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有较多的旅游景点,也造就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无论从材料的选择利用,加工工艺,烹饪技法及烹饪辅料的生产、搭配都独具匠心,极富个性。然而长期以来,贵州饮食企业缺乏敏锐的市场意识,对美食文化的营销重视力度不够。对贵州美食旅游产品的宣传及推广,还停留在地方风味小吃等传统项目上,却忽视了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色,忽视新产品的及时推广和更新。

2.5 美食旅游商品开发落后

在贵州美食旅游发展中,旅游商品的开发一直是贵州旅游的弱项,尤其是美食旅游商品的开发。很多美食都仅仅停留在地方特色小吃的位置上,不具备规模,没有形成系列美食旅游商品。

3 开发策略

随着贵州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并且特色鲜明的地方美食将与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共同促进贵州美食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科学分析,特提出以下美食旅游开发策略。

3.1 注重美食与旅游业的结合

在旅游中充分利用美食资源,不仅能够使旅游产品多样化,而且还能够提高旅游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旅游来弘扬地方特色美食,利用美食来树立旅游形象,从而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过鼓励旅游区特色餐饮店的建设和加盟,为游客提供理想用餐场所,并清晰认识饮食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趋利避害,从而提高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

3.1.1 兴建美食街提高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

兴建一定规模的美食街,在美食街展示贵州各民族的特色美食,使游客可以尽情地领略当地美食。美食街也要突出特色,要注重增强与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例如,使游客亲自观看食物的制作过程,开展“自助餐”模式,在厨师的指导下从材料选取、加工直到特色美食制作成功全让游客自己动手。还可举办美食修学游等活动。这些都会极大的吸引旅游者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也会加深游客的体验印象,使美食与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

3.1.2 利用节庆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庆很多,通过策划民族餐饮节庆来发展贵州美食旅游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案。(1)利用贵州现有民族节庆,并将民族餐饮作为节庆旅游活动中重要方面加以策划。(2)策划开发主题民族餐饮节庆,如贵州的酸辣远近闻名,可以策划以贵州辣椒文化为主题的餐饮节庆。

通过开展各种美食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来到贵州旅游,不仅拉动了贵州旅游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弘扬了贵州美食文化,提高了知名度。最重要的是还能增强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度,对贵州美食旅游的发展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3.2 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3.2.1 增强文化内涵,加大开发深度

近年来,通过“多彩贵州”等系列宣传活动,很多游客对贵州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有了较深的印象,外地游客乐意选择贵州民族美食,除了吃风味外,更希望品民族文化。贵州民族美食应充分将民族文化与美食文化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有形形式充分地传达给游客。如店面的建筑风格、店内的装潢设计、民族歌舞、菜单的民族装饰等,从而使游客在用餐过程中,也完全沉醉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此外,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中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旅游部门应该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增加美食旅游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使游客在听故事、看原料、工序、品尝美食味道、思考饮食文化意蕴的同时,还能了解民族文化。在推出特色旅游饮食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更多人的文化素养,从而加大贵州美食旅游开发的深度。

3.2.2 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发展贵州美食旅游,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护、扶持和开发。首先,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关于挖掘贵州饮食文化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对积极主动地挖掘贵州饮食文化的个人、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简化审批手续。对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扶持和帮助,也可进行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市场渠道畅通。其次,政府为开发美食旅游提供资金帮助。在开发中需要政府从资金投入、资源挖掘、人才培养、科学规划、保护开发等方面担当主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职责。对贵州饮食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与开支,有关部门可多方筹集经费,专门成立烹饪基金会,要有资金投入,专项用于贵州美食的开发。再次,政府做好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宏观规划。

通过政府支持和引进资金扩大饮食业经营规模,改善其单一、分散、小规模、竞争力弱的现状。政府关于美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合理规划,可以引导贵州美食旅游规范化发展。在政府的引导、扶持和保护下,要注重提高餐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大力推行岗位培训,实行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抓好餐饮服务和烹饪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有条件的餐饮企业,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派遣从业人员到餐饮发达地区如广州、上海、成都等地考察学习,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只有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本质上起到扩大美食开发广度的作用。贵州饮食企业自身也要努力发展,加大饮食产品品种的研究力度,在吸引外来优势和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饮食产品。如,花江狗肉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加入适量的调料,改善口味以适合不同的人群。加上降低血压和温热滋补的功效,花江狗肉不仅能够在贵州畅销,也能够在全国拥有一定的市场。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饮食产品种类,多方共同努力下加大贵州美食旅游开发的广度。

3.3 保持地方特色,弘扬美食文化

保持地方特色是解决贵州美食长期以来盲目跟风现象的最佳方案。对贵州美食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建立资源信息系统,并给予准确的评价,分析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借此了解清楚本地区的美食资源类型,并明确贵州美食资源的知名度、历史价值、可接受性、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以及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关系等,从而做到全面正确的认识贵州美食资源。在正确认识贵州美食资源的前提下,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贵州美食的特色和优势,在开发中有明确的方向,使当地的旅游业与美食相结合,促进民族特色美食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做到保持地方特色,避免被外来饮食同化。

3.4 树立品牌意识,开展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宣传

由于贵州美食旅游没有品牌意识,造成了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所以,旅游部门应不断深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以挖掘、整理、创新,并结合现代烹饪技艺,开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的系列美食产品,这是贵州美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知名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另外,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科技,加大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品牌意识。如,借助中国旅游网、贵州旅游网等大力宣传贵州美食旅游。在旅游线路的宣传中,也要增加美食文化的宣传。如,在有些景区和旅游城市,将美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编制中,也可编制专门的美食文化旅游线路。在各地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中,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借机推上旅游市场。在当地特色餐馆张贴该特色饮食的来历、材料选购、配料、制作方法以及文化内涵的介绍资料等,从而达到宣传贵州美食文化的目的。提高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贵州美食的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贵州美食的品牌意识。

3.5 加大特色餐饮旅游商品化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美食资源、土特产资源、民族美食器具等。因此,开发出既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集观赏、纪念、实用于一体的美食旅游商品,不仅能提高当地的旅游收入,无形中还能起到宣传的作用,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如,对苗家甘醇香甜的糯米酒、开胃爽口的酸辣酱等民族特色美食,与贵州民族文化的蜡染、银饰、竹藤等材质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开发生产出了包装精美、风味独特、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的高档旅游产品,也提升了美食产品的潜在价值。

在注重贵州美食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开发特色美食旅游产品的意识。注重饮食产品的创新,增加饮食产品的技术含量,深层次地挖掘美食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掌握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适时推出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美容养颜的美食,以及推出各种药膳系列来满足旅游者的健康需求。这对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提高旅游购物比重,拉长贵州旅游产业经济链条都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贵州美食丰富多彩,美食旅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并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加以创新,就能提高当地美食旅游的知名度,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樊玲,洪锋.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8.

[2]单延芳.贵州民族餐饮文化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7):228-229.

[3]杨音南.侗族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8,(5):75-77.

[4]朱桃杏,陆林,蒋秀兰.芜湖市美食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67-168.

[5]胡晓远,朱多生,田华.结合川菜饮食文化提升四川旅游资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3-44.

[6]吴茂钊.美食贵州——探索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5-30.

[7]何丽芳.乡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168-169.

[8]培羽.西安咸阳联办美食旅游周[N].华商报,2003-03-20.

[9]王瑜.旅游餐饮文化资源的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