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盐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基于当前大学生学习、择业、恋爱等诸多方面的情感特征,给许多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健康人格特征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精神的思想,加强体育精神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大学体育教学重要的和必要的任务。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精神 健康人格 应用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对在校的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统计,约有20.23%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大学时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承担着健体强身的使命,还担负着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任务。而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更高层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将体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和必要的教学任务常抓不懈。
一、“人格”及“健康人格”的涵义
(一)“人格”主要指人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行为等情感特征的综合统一,是人在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形成的个性化特征。人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性。
(二)“健康人格”主要指个人正确的思想意识、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良好认知和创造力、高涨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充分展现自身个性特征的综合人格模式。
二、体育教育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它包括:生活态度、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集体荣誉感、拼搏精神、合作意识及法制观念等,是体育教育中的更高层次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的培养取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用体育精神进行健康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而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从而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和深化的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现途径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主要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方面。情感,指体育学习结束后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体验;态度,指学生在体育学习结束后具备的对于社会事物或事件的行为表现;价值观,指学生在体育学习结束后形成的对社会各类经济关系的看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最常见的1500米长跑运动,由于学生自身体质的差异性特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体质和心理反应,体质较好的学生可在短时间内将气息调匀,体能很快得到恢复,而体质较差的学生气喘吁吁时间长、难受、体能恢复较慢,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不能坚持跑完全程。于是一些学生就会表现为十分低落的不良情绪,如:忧虑、恐惧、厌恶、逃避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给予他们的鼓励、理解,并能与他们平等、友好地沟通,引导学生逐步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去勇敢地挑战自我。同时,也可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引入更加灵活的、人性化的、动态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标准,引导体质好的学生去挑战新高,对于体质差的学生成绩进步了,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胜利,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心理调控能力,继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采取激励手段和措施,推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基于家庭不恰当教育的影响,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产生自信心较弱的现象。体育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是往往交错出现,因而教师应不断强化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时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可通过个人挑战类运动项目使大学生改变逃避的心态和失败的恐惧,并形成较强的成就感,感受高峰体验,逐步完成每一个艰巨的任务,使学生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和延伸自我,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激励手段,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无限潜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顿生“我一定成功”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不懈的进取心,使学生在挫折中千锤百炼达到最后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挖掘体育运动深层内容,促进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随着经济条件的日益提高,当前大多数大学生普遍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吃苦耐劳已是过去式”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其实吃苦耐劳具有很大的涵盖空间,它是培养意志力的基础,是健康人格培养的助推剂,教师必须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和意识,逐步强化学生吃苦耐劳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坚强品质和意志力的形成。基于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像球类运动、体操运动等,都要求学生亲历亲行,就体操运动来说,教师可利用音乐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和热情,由于体操运动要求动作规范、肢体柔美,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耐力,对于达不到标准的动作应坚持不懈的练习,引导学生领悟吃苦耐劳的重要性,继而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当今社会较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多是娇生惯养,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冷漠、自私的状态,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淡薄。而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像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都离不开集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彼此认识和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形成,并能产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在篮球运动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固定的若干小组进行教学和比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篮球运动主要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的鼓励,互帮互助,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以团队的合力,最终战胜对手获得比赛的胜利。通过“合作式”教学模式推行,明显看到小组成员之间由互不理解、互相埋怨、单打独斗逐渐转变为理解、尊重、鼓励、团结合作,学生们逐步领悟到:团结的力量,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集体荣誉感的精神动力,继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质,而且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有效补充。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学,更应大胆改革和创新,挖掘、提炼体育精神,着重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和目标,进而逐步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身体素质、精神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慧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45.
[2] 刘明刚.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探究[J].科技资讯.2012(11):176.
消息一公布,公众舆论哗然。这“微塑料”从何而来?怎么会进入食盐之中?吃了这样的食盐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研究人员认为,海盐的“微塑料”污染颗粒源于海洋――海洋中尤其是近海漂浮着的大量塑料污染物,如扔进海中的塑料袋、塑料瓶、废弃塑料家具、管线等等。塑料微粒也可能由其它途径进入食盐之中,食盐在加工、干燥以及包装等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微塑料”污染。
那么,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叫“微塑料”?
顾名思义,“微塑料”是指微小的塑料颗粒,一般定义为5毫米以下,可能小到几微米甚至更小。这些塑料微型颗粒均来源于人类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丢弃到自然界的塑料制品。这些废弃的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会慢慢降解,从大块塑料慢慢降解成小块,以至于成为“微塑料”,最终有可能十分缓慢地降解为无害的自然元素。
人类丢弃的塑料制品并不是“微塑料”的唯一来源。人类合成塑料的单体,本身就是“微塑料”,因为种种原因也可能进入到环境中。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化妆品、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也会加入一些微塑料颗粒改善质感。这些生活用品中的“微塑料”,最终也会进入自然环境之中。另外,化纤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也会洗出一些微塑料颗粒进入废水中,然后,辗转进入江河湖海。
这些塑料制品以及“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缓慢,“水流千里归大海”,随着地球的水循环,最终都汇聚到大海之中。且汇聚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它们完全降解的速度,就是说,在它完全降解之前进入了大海,于是海洋里的“微塑料”越来越多。
那些细小的“微塑料”常常被眼目所忽略,很容易被海洋中的各种浮游生物以及鱼类吞下,然后进入食物链,一级一级地进入各种鱼虾以至于巨型鲸鱼体内。2015年的《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上展示了一条双带鱼,在它的体内找到了17颗“微塑料”。如果人类吃了这些鱼虾,那些没有完全降解的“微塑料”照样可以进入人体之中。
人们曾经关注“微塑料”可能对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而食盐中发现“微塑料”则为我们敲响了另一个警钟:微塑料颗粒可能随着食盐直接被人们吃进体内。这与人们通常抨击的“黑心厂家”无关,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者这次发现“中国的食盐中都含有微塑料颗粒”,仅仅是因为研究者在中国,所采集的样品全都是中国的而已。
这些微塑料颗粒被吃进人的体内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不难想象,毫米、微米到纳米级的“微塑料”进入体内以后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别。科学家用贻贝做过实验,发现微米级的“微塑料”进入贻贝肠道之后,会在淋巴系统中检测到。把贻贝从含有“微塑料”的水中转移到清洁的水中之后,循环系统中的“微塑料”含量还会持续上升,12天以后才开始下降,“微塑料”在循环系统中停留的时间长达48天。
实验证实,微塑料颗粒越小,就越容易进入循环系统。人体结构精密,比贻贝高级得多了,“微塑料”能够进入贻贝的循环系统,并不意味着也一样能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但是,如果是更小的塑料颗粒,比如是纳米级的呢?就如同PM2.5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远远要大于那些大颗粒一样,更小的微塑料颗粒,经过消化道是否可能进入血液或者淋巴系统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深入研究,但理论上是存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的。
让我们可以稍感安慰的是,贻贝这种生物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经常被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灯”来用。在实验中,虽然相当数量的“微塑料”进入了贻贝的循环系统,但它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样和异常。就是说,对它的生物影响或曰生存质量影响不那么显著。而人体对“异物”的防御体系要比贻贝精密得多,再加上人们对食盐的食用量很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从食盐中吃进的“微塑料”最多也不超过几块,产生明显危害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似乎也不必杯弓蛇影、忧心忡忡。
“微塑料”这个概念,2004年才被英国的理查德・汤姆森教授提出。“微塑料”在自然界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循环、以什么样的途径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没有答案,用汤姆森教授的话说,“问题多于答案”。2014年,美国环保署邀请相关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开会研讨,依然是提出了许多问题,无法给出答案。专家认为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需要今后更多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面对食盐里含有“微塑料”问题,中国盐业协会权威人士已经出面表示,中国食盐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在盐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已经最大限度地把污染物剔除掉了。尽管回答不是那么具体,没有详细的指标数字,但也足以安定人心。
盐业协会权威人士称,目前还不清楚华东师大研究团队是用何种方法检测出的塑料微粒,塑料微粒粒径范围是多少。另外,还需要了解相关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看看检测方法、标准是否与国际接轨。但从近些年食盐的历史来看,还没有关于塑料微粒引发疾病以及威胁健康的报告。
一、日常饮食重要分为蔬菜、水果、肉类
(一)蔬菜类
含有丰盛的维生素、矿物资等营养成份,有调解饮食、促进健康作用。例如:土豆又叫洋芋,含蛋白质、Vc、胡萝卜素,含有较多钾。钾能增进胆固醇消除及降压作用。土豆同时具有弥补健脾、消炎作用。
(二)水果类
含有大批水分、维生素等养分物质。有很多功效,例如西瓜有清热、止渴、利尿功效;山楂能健胃、消食及破瘀血;猕猴桃含丰硕糖分类脂、Vc、Na、P等防止致癌物质发生,对肝炎、高血压有食疗作用。
(三)肉类
不但味美而且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功能。羊肉性味甘、热,富含蛋白质、脂肪、VB1和VB2,以及Ca、P、Fe。有御冷保热,健身壮体,增强抗病才能。带鱼的肉美而且鱼磷含有较多卵磷脂可加强人的记忆力,同时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美肤作用。
二、日常饮食中的误区
尽管日常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但假如食用不慎也会有损健康。例如:食盐氯化钠可以增强食物的美味,摄入过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病。水对人体非常重要,为使体内水坚持平衡,必需从饮食中得到弥补。饮料、牛奶都含有大批水分,但饮进过多,特殊在出汗,失水过多时,轻易导致脱水。因此,喝白开水还是很主要的。饭后不宜喝茶:由于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品蛋白质联合,既妨害蛋白质接收,又易产生便秘。可乐雪碧不可当水喝:可乐喝多了会使体质变弱,皮肤发生变更。可乐是由许多化学物质萃取物合成,加上糖制成,不仅营养价值低,而且积有的化学物质对肝不好。
营养学是一门联合实际的利用科学。合理的营养可以防治多种疾病。食物是营养素的“载体”,人体所须要的营养素必需通过食物获得。营养学家主意用食物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倡导公道的膳食是营养之本。合理营养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所谓公道营养就是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求与人体通过膳食摄进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坚持平衡。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杂食用可进步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进步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应用水平。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類、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颖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养分,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接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粮作物食品。主食可以供给重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弥补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依据具体情形采取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添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
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上号称最先进的国度是美国,但是他们的乳癌、直肠癌以及肺癌的罹患率,都名列世界的前三名。他们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是逝世于心脏病、高血压、或血管方面的疾病,反观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度,他们得这些疾病的非常低;这个事实已经吸引了很多的科学家开始投入这方面的研讨。愈来愈多的证据已经显示,这些所谓‘先进国家’的饮食习惯,基本就是一项重大的过错。世上有关于这方面最完全的研究,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肯博教授在中国大陆所做的研讨。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成果发明,这一些吃低脂食物,也就是吃米饭跟菜类的中国人,他们得到乳癌的机率非常小,而直肠癌、肺癌或是骨质疏松症的罹患率更低;相形之下,那些吃大批的高脂食物,也就是爱吃肉的美国人、英国人、瑞典人及芬兰人,他们得到这种疾病的人,实在是高得惊人。众所周知,高脂肪饮食会进步人们患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几率,因此人们在饮食上得到的忠告一直是少食脂肪,有的人甚至完整谢绝脂肪。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主要办法。(l)公道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态和工作需要。尽力做到低盐少脂。(2)荤、素搭配恰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恰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须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应的,没有任何一种自然食品能包括人体所需要的全体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目多大,营养如何丰硕,也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4)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能损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效,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大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运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假如挽救不及时,会产生性命危险。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
水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被营养学家列为六大营养素之首。水,在国际上被列为“膳食宝塔”的基座。
专家们调查发现:人们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其10年后的健康状况。若饮水习惯不健康,则可表现为生理和神经、精神功能减退,容易发生结石、痛风、肿瘤和肥胖等。美国西雅图和华盛顿等地的研究发现,一天喝5杯水比一天喝2杯或更少水的妇女患癌症的风险小45%,男性小32%。英国的一项研究证实,饮水充分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饮水不充分的妇女小79%。根据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部分人(尤其是婴儿、老人和运动员)往往没有口渴感,或者不能充分表达口渴的感觉,因此,总是处于轻度脱水的状况。
没有水,生命只能延续几天。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会对生命与健康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水有哪些功能――
提供营养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组织约70%是水分,体液和血浆中90%是水,肌肉中72%是水,骨头中含水25%,牙齿含有10%的水。
进行催化 水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帮助维持各种生理活动。体内的全部化学反应都是在体液媒介中发生的。没有水,人体内的一切代谢反应都将停止,从而生命也将终止。
体内运输水作为载体在体内运送养料和氧气,向体外运出代谢废物和毒素。
溶解物质人体一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作用并被排出体外。
组织 眼睛、关节、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均需要水的。泪液防止眼球干燥,唾液和消化液有利于咽部和胃肠消化,各个关节部位、内脏与内脏之间,都需要水来保护。
调节体液水可调节体内温度、肌肉张力、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体重稳定。水摄取不足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血浆浓缩,危及细胞功能。
缓冲保护水能缓冲皮肤、器官、肌肉组织和脊椎所受到的冲撞,保护人体,减少损伤。
那么,您会喝水吗?您知道健康的饮水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吗?
(1)主动饮水 很多人饮水的惟一原因是感觉口渴。然而,口渴这个生理反应与机体的缺水状态并不同步――“渴”的感觉相对滞后。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机体部分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了。此时即使喝水,也为时已晚。所以,我们把口渴时喝水叫作被动饮水。如果长期被动饮水,人体会处于长期缺水状态,不利于人体的正常代谢。为了避免机体长期缺水,我们提倡主动饮水,使自己不出现口渴的感觉。主动饮水不仅有利于机体代谢,还能起到“内洗涤”作用,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及内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定量饮水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水的需要量各有不同。如老年人,每日饮水量可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当然,在出汗多的情况下,所有人均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适量补充盐分(1000毫升水加食盐2克)或瓜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3)制定饮水时间表 每个人应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和工作特点,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并持之以恒。
(4)养成正确的饮水习惯 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不超过500毫升)。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不仅容易影响消化功能,还能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口渴时不要随便喝两口水了事。口渴时喝水已经属于被动饮水了,如果只是随便喝两口水了事,是很难缓解体内缺水状态的。正确的方式为:一次性将整杯水(200毫升)缓慢喝完,这样可以使身体有效地吸收利用。老年人可将一杯水分为两次(每次100毫升)缓慢喝完。此外,大家要切记:运动后决不可立即大量饮凉水。这种只图一时痛快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胃部血管和平滑肌痉挛,严重时可引发胃出血。正确的做法是,运动者在运动后先休息一会儿,再缓慢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
(5)清晨饮用一杯水 每天清晨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并净化血液,尤其有利于高血压、脑栓塞等疾病的防治。清晨饮水还能有效防止便秘。因此,建议人们每天清晨饮用250毫升温水。在一些人当中,流传着一种“晨起饮用淡盐水”的说法。但实际上,晨起饮水是为了补充人体在夜间丢失的水分,且研究表明:白开水才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角色”,饮用任何含盐、糖、油或兼而有之的其他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饮白开水的保健功效。清晨是所有人在一日中血压最高、血液粘稠度最高的时间段。虽然对健康人来说,晨起饮用淡盐水尚不至于引起血压“出界”,但对于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却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和血管紧张度而导致血压上升。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清晨同样是最危险的、病情最容易发生波动的时间段,而此时饮用淡盐水,同样能增高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清晨饮用淡盐水,更没有必要养成这种习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对盐的需要量仅为每日2-3克,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
(6)饭前1小时饮水 此时适量饮水(100-150毫升),水能随着血液循环补充到全身的组织细胞中,到进餐时,体内便能产生充足的消化液。因此,建议人们饭前1小时饮水,以利于消化。
(7)控制饮水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都不适于饮用。烫水容易灼伤口腔、食管和胃粘膜,已被证实是导致上消化道癌症的一个物理因素。而冰水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痉挛。适宜的水温为:将水烧沸3分钟,待自然冷却至20-25℃。此时,水中的气体减少,内聚力增大,与人体细胞的亲和性增强。经常饮用这样的水,所取得的效果最佳。
(8)不喝生水 未经有效措施处理的生水可能存在氯气、细菌、虫卵、残留有机物质等,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导致急性胃肠炎和部分传染病。
(9)不喝陈水 在空气中暴露4小时以上的白开水,很容易受到细菌和杂质的污染,水的生物活性已丧失70%以上。在室温下存放3天的水,每升水可产生0.914毫克亚硝酸盐。常喝这样的陈水,不仅会使血液丧失输氧能力,还会加大患癌风险。水垢是以碳酸钙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包括镉、铅、砷等)和盐类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对身体有害。所以,应设法清除水壶里的水垢,并及时倒掉瓶底的水。
一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和夫人张桂君,都是百岁寿星。马老有一个独特的饮食习惯,就是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不吃任何饭菜,只吃适量的水果。这个饮食习惯在我国百岁老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专家点评:马老的这一饮食习惯与现代养生观念不谋而合。养生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能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1周至1个月)就停止进食1天(这一天可以喝水,也可以吃适量的水果),可以有效地清除肠道内积滞的食物残渣和宿便,具有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大肠癌等多种疾病的作用。
二上海市111岁的沙云瑞老人被誉为“沪上第一寿星”。与其他老人不敢食用过量的甜食相比,沙老特别喜欢吃冰糖。据其儿孙介绍,沙老在年轻时每天能吃100克左右的冰糖,这一习惯在她百岁以后也没有任何的改变。沙老吃冰糖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冰糖放在口中含化服用。
专家点评:冰糖是砂糖提纯后的结晶。中医认为,冰糖味甘、性平、无毒,可入肺经、脾经,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功效,是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零食”之一。很多老年人认为吃糖过多易得糖尿病。其实,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人吃糖多少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每天适量地吃些冰糖,对身体有益无害。
三湖北省汉阳县的百岁老人钱立坤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蚕蛹。每到蚕蛹成熟的季节,钱老几乎每餐都要吃一盘蚕蛹。老人烹饪蚕蛹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蚕蛹洗净后用盐、蒜等调料腌制一下,然后将腌制好的蚕蛹用少量的油轻炒一下即可。
专家点评:营养学家研究发现,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脂肪含量非常少,具有降血压、调血脂和改善肝功的功效,尤其适合体弱多病者、老年人、产妇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胃炎、脂肪肝和中风患者食用。
四湖南的范香秀老人今年已经108岁了。别看她已年过百岁,但手脚依然灵活,而且皮肤也很润泽。据老人自己介绍,她有一个坚持了近70年的饮食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吃几碗擂茶。擂茶是湖南当地一种有名的小吃。说起擂茶的起源,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相传三国年间,刘备和曹操交战。由于瘟疫流行,刘备的士兵很多都染了病,战斗力大减。诸葛亮闻听此事后,命士兵们取来等量的芝麻、花生、绿豆和茶叶,将这些食材放入擂钵内用擂槌由慢到快、一圈一圈地反复擂打,直至这些食材成为糊状。然后让士兵们用开水冲此茶糊饮用。结果,士兵们喝完这种茶糊后不但疾病痊愈,而且身体更健康,不再感染瘟疫了。由于此茶是用擂钵和擂槌加工制成的,因此后人给它取名为“擂茶”。
专家点评:擂茶是用茶叶、芝麻、花生和绿豆混合加工而成的,茶味浓郁、香醇可口,具有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健脾养胃、润肠通便、补肺益气、理气调中的功效,是美容养颜、健身防病、滋补延寿的最佳饮料之一。
五新疆137岁的吐地沙拉依老人,在120岁时还能参加体力劳动,这与他独特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吐地沙拉依老人不仅喜欢用当地的土盐、水果作为菜肴的调料,还从不吃油煎、油炒或过热的食物。最为奇特的是,老人喜欢饮用茴香水。茴香水的制法是:取适量的茴香,将其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据老人自己介绍,他每天饮用的水有三分之二为茴香水。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茴香性温、味辛,可入肝经、肾经、脾经、胃经,具有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们如能每天饮用适量的茴香水,可以刺激胃肠的神经和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
六广西巴马瑶族的卢的花(112岁)和她的两个妹妹卢的小(105岁)、卢的妹(102岁)都是年过百岁的寿星。她们姐妹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就是喜欢吃茶油和火麻仁油。她们所吃的所有菜肴都是用这两种油烹饪的。
专家点评:茶油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或小叶油茶的种子中提取出来的可食用油。研究发现,茶油中含有大量的油酸、硬脂酸,其调节血脂的作用甚至优于某些调脂药。火麻仁油是从火麻仁中提取出来的可食用油。研究发现,火麻仁油中含有棕榈酸、γ-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异油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数十种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人们如能将这两种油作为日常食用油,可起到延年益寿、防病强身的作用。
七湖北省黄石市105岁的刘则老人记忆力奇佳,她能说出从儿子到第五代玄孙每一个人的生日。老人自己认为,她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好的记忆力与她爱吃红薯有关。原来,老人从年轻时起就极爱吃红薯,一日三餐都以红薯为主食,即使在百岁以后每天也至少要吃2大碗红薯,有时还拿红薯干当零食吃。
专家点评:红薯又叫地瓜。研究发现,每225克的熟红薯中含有蛋白质15克、碳水化合物29.5克、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30毫克、维生素B10.12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0毫克。这些成分都是维持人体――尤其是大脑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另外,红薯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人们如能经常食用红薯,可起到增强记忆力、平衡营养、增进食欲、预防便秘及大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八广东省湛江市的许观梅老人今年已经110岁了。据她自己回忆,她这一生极少得病,即使是偶然患了感冒等小病,也会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自愈。究其原因,原来是老人喜欢饮用自制的柠檬干茶。这种茶的制法是:取适量的鲜柠檬,将其晒干。将柠檬干用食盐腌制后用开水冲泡饮用,饮用时可加适量的白糖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