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转型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K=MichihiroKitazawa
C:日本政府至今为止并没有打算停止核能发电的计划,日本的核能发电何去何从?
K:我个人认为,核能不会消失。此次核泄漏危机的不幸是由于外部供电失灵造成。这其实是设计上的错误。日本的企业以外部电源不可能全部失灵的假设前提来制定核电站的安全标准,这是严重的错误。但如果换是美国的核发电企业肯定会考虑安全标准外的各种突况,也就是说远在高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建造核电站。现在,各国都在着手解决核电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像这次日本因地震带来的突况。若能够解决这些安全隐患,核能仍然是便宜又清洁的能源的首选。
C:那到底有没有安全的清洁能源可供使用?
K:潮汐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还有风能发电,这些都是现在受到关注的新型能源。可就目前而言,这些能源对自然的依赖过大,稳定性太差。反而还是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在不断改良安全、发电等技术之后更值得信赖。现阶段以及不久的将来,没有更安全的能源。
C:在富士电机转型之前,包括松下在内,许多日本公司也一齐向能源环保领域转型。在您看来,日本公司纷纷转型能源环保企业的原因是什么?
K:日本公司纷纷转型可能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因为经济的低迷,各国都绞尽脑汁想着各种提振经济的办法。这个时候,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等概念便进入了各国政府的视线,各国都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以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刺激经济的尽快复苏。另一方面,世界人口突破70亿,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督促各国去寻找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从这一点来说,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全都是坏事。它让国家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也有意无意地让更清洁的能源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另外,能源与环保业务的范围很广。以全球的电费来算,那么这个市场大约为330万亿日元(约合27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我们业务重点在于重电设备这一块,这一块的市场规模占到330万亿日元中的约66万亿日元(约合5.4万亿元人民币)。
C: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而言,“智能城市”的概念是否过于超前?
摘要:在我国煤炭行业中,主要是通过采用高耗能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使得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而且也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为了能够使得煤炭行业适应低碳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煤炭行业要向低碳转型。本文主要从低碳的角度来研究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并且也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中在低碳发展道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行业;转型;对策
1、前言
在我国所有的能源中,煤炭是我国最基础的能源之一,并且煤炭行业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煤炭资源消耗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煤炭资源会越来越少。传统的煤炭行业的生产模式主要是高耗能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得煤炭资源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并且煤炭行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煤炭行业中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产业的不断增长,所以煤炭行业要不断转变自己的增长方式,促使煤炭行业的转型。
2、 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全球人口以及经济的规模不断增长,这就使得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由于光化学烟雾以及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产生,这就使得“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被提出。然而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以及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及方式,从而能顾使得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耗较少,并且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发展。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并且低碳经济而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主要是指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且低碳经济的核心主要是指能源的技术、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的转变。实现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能够使得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3、 低碳经济下煤炭行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传统的煤炭能源利用的技术遇到了困难
低碳经济的实质主要是指能源的高效利用。煤炭行业的转型主要是指实现低碳经济,并且要不断提高煤炭能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煤炭能源的利用主要是粗放式的,这主要是由于煤炭能源的利用技术比较落后,从而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最终造成了环境污染。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突破煤炭能源的利用技术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3.2研发投入不足,影响了煤炭行业的转型
在煤炭行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研发投入的不足,最终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一,在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存在不足。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手段来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然而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研发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的资金以及人力的不足,从而使得研发低碳技术的进步比较缓慢。第二,在研发新型能源过程中存在不足,为了能够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这就要求积极发展新兴能源产业。目前,在新型能源研发过程中存在不足,主要是指在研发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研发过程中存在不足,最终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煤炭产业的顺利转型。
3.3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过高,使得转型资金匮乏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比较高,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生产要素的专用性比较强。煤炭产业要想转型,这就要使得煤炭行业中的生产要求的用途要发生改变,从而促使煤炭行业的转型。
3.4煤炭产业体制改革停滞不前,影响了煤炭产业的转型
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体制环境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不能够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以及多样化保持一致,最终制约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另一方面,产权结构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在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的所有权保持不变,最终使得产业机构分配不合理,给煤炭产业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5缺乏煤炭产业转型的科技人才
从煤炭行业的现状来看,结构性的人才的较为缺乏。一些矿区虽然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大多数人才主要从事煤炭采掘、维修以及机械加工等工作,这就使得懂经营以及懂管理的人才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煤炭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偏远的地区以及欠发达的地区,最终严重制约了矿区产业的转型。
4、 低碳经济下煤炭行业转型的对策
4.1不断加强对煤炭资源利用的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煤炭产业转型为了能够与低碳经济的口号保持一致,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能够很好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研究传统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最终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比如:要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并且要提供优厚的待遇,从而可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使得煤炭资源的使用率得到提高。
4.2不断加强对低碳技术以及新能源的研发以及推广力度
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第一,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从而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技术的设立、研发以及推广。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不断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且要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煤炭产业转型的规划,通过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广的投入,从而使得煤炭产业转型得以顺利进行。第二,要加强对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新兴能源的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并且要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资源,从而为煤炭产业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4.3不断拓宽煤炭产业的融资渠道,为煤炭转型筹集资金
目前,在煤炭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沉淀成本严重阻碍了煤炭行业的转型。为了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并且要鼓励煤炭企业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的生产要素的沉淀成本能够变废为宝。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筹集资金,从而能够促进煤炭行业转型的顺利进行。然而煤炭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筹集资金,比如:国家财政预算列支、金融机构贷款等。在煤炭行业转型的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不断吸收外部投资,并且要吸收外部的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相关的管理方法,从而促使煤炭产业的顺利转型。
4.4加快煤炭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产权结构
目前,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工作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从而使得产业转型的工作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为了能够很好的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第一,煤炭企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促使煤炭企业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且要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通过控股、参股以及资产重组的方式,从而能够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最终为煤炭产业的转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5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对现有人才实施相关的技能培训
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引进。煤炭企业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能够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为了防止煤炭企业中的高端人才外流,这就要鼓励煤炭产业要给与高端人才较高的待遇。与此同时,煤炭企业要对现有的人才进行相关的培训,从而能够使得现有的人才能够满足煤炭行业转型的需求。
5、 结束语
近几年,由于国家开始大力号召经济转型以及节能减排,这就要求煤炭行业要开始转型,从而能够使得煤炭行业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促使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莹.低碳经济下的中国企业物流低碳化发展思路探讨[J].煤炭技术,2011(8):258-260.
低碳经济必然会推动产业变革。“低碳”不仅关乎“国计”,而且关乎“民生”,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家电业是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之一,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步入新世纪的新十年,家电企业面临着新的转型。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消费者对于节能低碳理念认识的深入,家电行业向“低碳”方向加速转型已是势在必行。
机遇:节能低碳成为大势所趋
政策推动助力产业升级
中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政府也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这是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
所以,无论从中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定低碳战略与中国既定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目标是一致的。一些国际发达国家的家电企业纷纷开展了低碳革命,在此环境下,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应该积极探索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成为未来十年国际社会发展的流行趋势,也成为家电行业迈向新的的契机。同样,这对于国内众多的家电企业而言,也将是一次寻找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契机。
国家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这也必将对家电行业的产业转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已经开始推行“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政策,扶植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和绿色消费。行业主管部门也在制定各种各样的标准引导企业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家电企业研发、生产、销售节能环保产品也能获得国家政策面的支持。
理念认同促进需求转变
随着国家引导和企业的推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和使用家电产品时都把节能,低碳当做重要的衡量标准,消费者对于低碳理念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消费是一种责任,“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消费共识,首先由中高端消费人群带动,并逐步扩大到更大的消费群体。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低碳”的概念,但在选购家电时已经开始将“节能”、“省电”,“省水”,“绿色环保”等硬性的指标作为依据,消费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更钟情于节能,环保,智能化等特性,而不只是价格低、质量好,这种理念上的认同必将带来消费需求的转变,从而反作用于生产。
结构转型带来巨大商机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品的消费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低碳冰箱,低碳洗衣机,低碳健康空调、低碳健康电视等节能低碳家电几乎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器的首选。比如在低碳经济并不火的2009年,节能空调占有率由年初的5%提升到了年终的50%,全年变频空调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6%。这种结构的转型,对于企业拓展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家电产业和品类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包括新能源家电、信息化家电,低能耗类家电,健康类家电等在内的家电产业和品类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家电行业在出现白电、黑电等产品类别之后,又出来了“绿电”这一新的分类方法,这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地提出,而是蕴含着产业商机。另外,低碳已经从最初的大家电领域渗透到小家电,小家电低碳产品的研发也将迎来发展契机。
挑战:环境变化带来发展压力
门槛提高引发优胜劣汰
作为一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家电能效最低准入门槛从2005年3月首次在空调,冰箱等产品上实施以来,已成为推动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彩电、电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灶,电风扇,电饭煲等一批大小家电产品的能效工作也在相继推进。未来,太阳能热水器、饮水机等产品,都将会张贴能效标识。随着能效标识工作的推进和能效标准的不断提高,其市场杀伤力正在逐步彰显,作为一项以产品能效值为市场进入门槛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在短短5年间淘汰了一大批高能耗家电产品,一大批“低成本,低能效,低质量”的产品及其制造商将被陆续淘汰出局。未来国家会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监测、指标和考核体系建设,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可能会直接导致“优胜劣汰”,从而引发产业格局的变化。
缺乏监督导致炒作成风
家电行业推行低碳战略顺应了大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部分厂商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厂家没有真正地从技术和产品上进行研发,把“节能降耗”融入生产环节,而是在产品说明上做手脚,仅仅将低碳作为一种营销策略,人云亦云。而商家也仅仅是把低碳作为卖点“忽悠”消费者,进行噱头炒作。为了追求利润,以低碳为借口转嫁经营成本,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有甚者利用消费者鉴别能力的欠缺,把原本不属于节能减排的商品都列入低碳范畴。
另外,虚标能效的现象也频现市场。与能效标识制度的快速发展不同,相应的监管却一直滞后。能效标识制度采用的是“企业自我申明+备案+社会监督”的实施模式,由产品生产者自行检测产品能效,并依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自行确定标识信息,自行印制和粘贴标识,并对标识信息的准确性负责,接受监督检查。这对企业的诚信进行着极大考验。一旦有企业心怀叵测,弄虚作假,将低能效的产品标称高能效,消费者的利益将严重受损。目前家电厂家很多,能效标识很乱,各个品牌都说自己节能,能效高,其中不乏自吹自擂,虚标能效者。这种由于缺乏监管或者监督力度不足,给家电行业低碳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投入加大带来发展压力
从目前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的工作节奏来看,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如果厂商跟不上这种快速发展的速度,势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掉队甚至被淘汰。另外,家电行业推行低碳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对企业资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众多中国家电企业而言,实现产业、市场、产品的低碳化转型都是一个投入产出平衡、短期投入和长期投入平衡的过程。
消费升级带来更高要求
从消费市场的反作用力来看,消费认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于企
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商能够准确把握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和节奏,通过技术升级,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商能否把握住低碳商机,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零售商能否准确把握住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潮流都将经受考验。
行动:创新发展掘金低碳经济
家电业向低碳转型,短期来说是挑战,长期来看却是更大的机遇。在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下,家电行业的几大主体,制造商、商,零售商都要对低碳战略的本质和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获得持续发展。
制造商将技术创新作为源动力
家电企业要实现低碳化转型,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应该放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而非停留在概念上的炒作。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首先是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避免使用环节无谓的能源浪费,所谓“开源节流”。长期来看,企业应该集中力量在空气能热泵技术,太阳能混合动力技术、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推出高能效无氟空调,绿色无氟冰箱以及新材料高能效热水器、更节能的LED液晶电视等新技术应用产品;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对高能耗、不达标产品进行吸收和整改。
积极探索新能源更为广泛的利用
新能源的利用是实现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电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实现综合能源的综合利用,另外要积极探索太阳能,空气能等新能源技术在家电领域更为广泛的利用,尽快实现新能源、新技术的突破,谋求相关产品的面市。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太阳能变频空调,太阳能光热冰箱等新能源应用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更多企业研发的方向和重点。综合能源在家电领域的应用也是各大家电企业布局的重点,如A.O.史密斯推广的太阳能和电能相结合的热水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新能源家电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为了加快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制造商在也要尽量给商、零售商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参与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当中。
将低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
低碳不只是涉及到具体某个环节,不能仅局限于节能产品本身,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原材料的选取与利用,产品的研发与加工、产品的运输与销售环节、产品的使用与回收等各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所以,企业对此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指导生产、销售和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从更高的层次来讲,企业还应该培养员工对“低碳文化”达成共识,在工作中主动承接低碳战略,将策略和理念具体落地,把绿色和环保理念融入上述的每一个过程中,从研发到制造,从产品到服务,从消费者到市场,打通整个低碳家电产业链,以严格的低碳标准,全系列的低碳产品、满意的低碳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低碳消费需求。
商
发挥桥梁作用,当好渠道链的传递纽带
商作为渠道体系中的中间环节,是低碳战略的传递者。所以,要发挥在产业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商要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对上游厂家,要反馈市场的信息,将消费者、零售终端的低碳需求传递给厂家,使得厂家可以根据终端信息进行调整;对下游的零售商和消费者,应该将厂家的战略思想和产品设计理念准确地传递和渗透过去。
抓住转型契机,引进新能源、新技朱产品
家电行业低碳转型影响的不仅仅是制造企业,商也是产业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深受产业转型的影响。商能否准确把握住低碳经济带来的商机,关系到自身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商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新能源,新技术,低能耗等环保家电产品的引进上,多关注太阳能,空气能,健康类产品,多关注比较有潜力的新能源、新技术企业,迎合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比如目前太阳能和空气能这两个产业品牌集中度低,还存在着
些有潜力做大的阳光企业,因此经销商投资新能源领域,引进节能家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零售商
承担教育市场责任,引导低碳消费理念
零售商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所以应该承担起培育市场、教育消费者的责任,将真正的低碳理念和低碳产品传递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认知度,提高低碳产品的普及率,教育消费者如何“低碳”使用已经售出的节能和非节能的产品。作为家电零售商,有责任对消费者开展正确消费和时尚消费的引导,应该第一个发出行业的声音,向消费者传递节能、节电、节水,高效、环保、低碳的消费方向。
大力推广和销售绿色低碳家电产品
在低碳战略实施初期,零售企业首先要逐步消化高能耗库存,所以政策效果的体现要经历段时间。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零售商还是应该顺应趋势,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的家电产品。通过“低碳行动”、“节能、环保,绿色家电展”等,推广和销售绿色低碳家电产品,来拉动市场消费,刺激市场新增需求,促进对家庭现有的高能耗家电更新换代。并且要通过这种持续的推广来带动低碳产品的价格下调,从而加快低碳产品的普及。
配合供应商做好销售和回收环节的低碳控制
关键词:低碳战略;低碳经济;低碳消费;锁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36-02
1 实施低碳战略的必要性
1.1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战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当前世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负面影响,给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现状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如何规划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实体经济衰退,导致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减退,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机遇;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外向型企业,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带来机遇和动力。因此,实施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1.3 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资源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要,资源压力迅速增大。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低碳战略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的碳效率;低碳战略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战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和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庄贵阳等人对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尽管上述概念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发达国家的低碳战略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德国还制定了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
2.3 以往研究述评
(1)关于低碳经济及其内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界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目前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从提出至今,对于低碳仍没有一个量化“低”的标准。“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碳排放量作为一种限定,其含义是“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水平上”,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这个约束。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约束这个“低”。
(3)迄今为止,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各国政府立足本国实际,对低碳城市的构建进行着尝试。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研究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如何选择标准尺度都需要给出具体方案。因此对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3 中国实施低碳战略面临的挑战
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但从近中期看,中国走低碳道路面临发展各方面的制约。
3.1 资源禀赋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是特别不利的。
3.2 发展阶段
能源基础较差及能效较低。中国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自然也正处在以高碳为主的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3.3 低碳技术限制以及伴随产生的“锁定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而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显然伴随着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3.4 贸易结构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伴随着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碳减排和碳关税的呼声日渐高涨,试图通过碳减排和碳关税等一系列行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气候责任。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碳减排合作机制的出现,将对中国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发展路径
中国政府多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均反映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发展、积极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贯立场。处于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发展低碳战略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中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战略之路。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基于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综合国内学者的纵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特色低碳战略道路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4.1 低碳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
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和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发展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3 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2减排的有效方式包括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基于此,民众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倡导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模式及促进家用技术革新,实现低碳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公众等层面下功夫。
4.4 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减少潜在的“碳锁定”影响,逐步向低碳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为获得低碳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4.5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参考文献
方国强:要打造好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福地”,就要把我们的“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金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是“好在生态,美在环境”,这是我们金坛最好的资源。因此,我们在产业化发展、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都把金坛的山水资源保护好,合理、科学地加以利用。这也体现了我们“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理念。这是我们作为执政者和实践者需要坚守的理念和宗旨,也是我们打造“江南第一福地”的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要素是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我们的百姓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提高,也需要精神层面的提升。
金坛位于经济发达的苏南,民生的改善、社会的保障、居民收入的提高、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的优化都要下大力气。我们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目的。要带领金坛的老百姓从现在的全面小康向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要让金坛市民感受、享受到现代化的水平、现代化的生态、现代化的环境。这是我们执政者的理想。
“福地”,是生活在金坛这个城市的人们的共同愿景和期盼。生态环境好,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喝的都是放心的水,既有城市,又有现代化的农村,“亦城亦乡”;既有江南的风情和格调,又有现代化的设施和配套,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都能和谐共荣,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目标,要靠我们金坛人自己来打造。所以,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提出:重点建设好“实力金坛、创新金坛、人文金坛、宜居金坛、和谐金坛”五个金坛。
按照这一目标,我们要把金坛的经济、社会、民生、环境、生态建设好。金坛完全有条件和基础实现这一目标,把金坛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城市,在今天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福地”。这也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否则,经济上去了,环境损害了,老百姓感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不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宗旨。
《经济》:“实力金坛”需要现代企业的支撑,现在金坛的产业结构如何?
方国强:金坛原有的传统产业主要为化工、农药、建材和服装。近年来,金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整体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当然,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关键是要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工艺和流程,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升级换代,对环境影响大的传统产业彻底淘汰。近几年,金坛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和代价。
譬如服装企业。金坛有400多家服装企业,年出口量5亿多美元,也解决了金坛5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就业经济。那么,政府怎么鼓励他们进行升级和转型?
我们的做法是,一、政府鼓励服装产业做产业化联盟,抱团发展,上下游配套,相互专业化合作,可以抵御一定的风险和市场波动;二、服装是消费经济,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首先认知的是品牌,所以,我们鼓励企业做自己的品牌;三、做节能。节能的目的是为了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现在的服装企业,如晨风、利步瑞,都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即中水回用。利步瑞厂房的屋顶上还建了3兆瓦的光伏发电,更好地体现节能。工厂内部,树,郁郁葱葱,水,清澈见底,是生态型低碳化的工厂。
再碧如化工产业,我们现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大力支持转型,向新兴产业转型,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在这一方面,政府给企业政策和支持,使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有序转型。化工在金坛的产业中目前比例接近20%,我们在产业化过程中要对旧的化工设备、老的生产工艺、落后的产能、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实行转型、转移、转产“三转”,确实达不到环境容量标准的彻底关停。
我们有一个“环保行动三年计划”,2011年提出申请的有33家化工企业,对其实行“三转一停”,去年全部实施到位。金坛对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十分大,开发区原有一个盐化工区,通过这两年的整治,传统化工企业已经不让进来了,已经落户的化工企业也在进行转型、转移、转产。
建材也是如此。金坛原来有很多建材企业、采石企业、采矿企业,目前仅存一家,其他的全部实现了关停,这对我们的生态资源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一个水的问题。金坛的地理格局是“两山两水”。金坛有一个很大的长荡湖,水域面积80多平方公里。另一个钱资湖,水域面积5平方公里。还有20多个水库。丹金溧漕河是贯穿全市的水运大动脉。
水在金坛非常关键。我们对长荡湖的治理花了很大代价,前几年,围网养殖面积从6.5万亩压缩到了3万亩。这是要花大代价的,要动员养殖户拆除围网,还要给予其经济补偿;将湖里的餐饮船全部靠岸,集中规范整治,污水排放全部接管;在长荡湖大面积种植芦苇,净化水质。另外,实施长荡湖清淤。通过这几个工程,长荡湖的水质明显好转。金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就是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水质保护、青山保护放在了第一位。
在新兴产业方面,我们着重发展了光伏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
目前,光伏新能源产业在金坛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金坛开发区目前有36家配套企业,到今年年底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1/15,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有两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在县级市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江苏省发改委评定的“光伏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经信委评定的“江苏光伏特色产业集群”,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评定的“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光伏新能源已成为金坛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第二个板块为新材料,目前方兴未艾,正在蓬勃发展。在金坛引进的光伏配套企业中,很多都是新材料企业,如光伏的EVA、背板、银浆、切割等都是新材料。切割钢丝原先都是从国外引进,金坛也有了。目前,新材料企业在金坛已集聚了15家,在国内很多行业都是具有代表性的。2010年,金坛获得了国内首个“中国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