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55-02

服装设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主要课程,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纺织服装产品长期位居我国出口商品的首位,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服装来自中国[1,2]。中职教育作为肩负着为我国企业培育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重任的教育机构,有责任不断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有资料显示,在2010年,对我国部分中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0%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而66.7%的学生认为,对服装企业知识的缺乏是困扰自身就业的主要因素[3]。因而,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具有竞争能力并适应企业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成为中职服装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位中职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深思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情况,服装设计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如何提高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简单探讨。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没有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并且大多数是成绩不太好的初中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差,特别是服装设计中必须用到的电脑及软件使用能力较差,另外,学生大部分由于中考失利,十分自卑,加之社会对他们的某些偏见,致使他们缺乏自信,没有理想,没有对前途进行规划,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差,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良的习惯,如抽烟,打架,语言粗俗等。这些不良行为的存在会导致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服装设计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料单一。服装设计是个时尚行业,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服装设计的风格和变化日新月异,实际上,在时尚界,服装设计一直是引领潮流的行业,服装的更新换代决定了服装设计在风格、材料和工艺上不停地在变化中改进。而职校的教学计划往往是数年前制定的,教材也是几年前选定的,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补充,没有将现代服装设计的新理念、服装设计发展的趋势等新知识、新理念传授给学生,只是照本宣科,从而使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意识淡薄,学到的知识无法适应现代服装企业的需要。

2.教学形式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目前,很多老师还是采用单一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书本内容黑板讲,学生全在纸上练”的教学模式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是典型的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设计课等于拿着样式画效果图,从而造成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对结构变化的新服装进行设计,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完整体现。

三、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培养产品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还要培养生产产品的装备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然而,进入中职的学生是没有进过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培养,达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1.坚持因材施教,坚持内容的前瞻性。针对学生基础不太好的情况,在选择教材时,要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选择,不要选用重点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那些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太深,实践性起点高,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选用在内容、结构和形式上都与中职学生相适应的教材。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学到能适应企业需要,能提高就业能力的服装设计知识。

2.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向导”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①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互交融。怎样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是服装设计教学中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目前服装设计教学中,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分离教学的现象还较普遍。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注重常规服装,没有针对现代服装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就只能停留在传统的纸面效果,学生也就不能用服装设计结构表达艺术的思维能力和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会降低。因此,要把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起来,采用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就不会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而是把款式造型设计效果与结构变化原理对应起来讲授。②运用项目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突出的优点在于将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法是在行动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实习,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其内容以项目贯彻,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5]。项目教学是一种可操作的可以使参加者全方位地体验和学习的任务模式[6]。当然,基于项目教学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中的项目可以是服装企业的实际项目,也可以是自己安排的模拟项目[7]。作者在《项目设计之T恤衫设计》的教学中就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所选择的“项目”是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难度适中的女装品牌“Y-JOILE”2013年春夏T恤衫设计。通过带学生参观女装品牌“Y-JOILE”的研发中心,请品牌设计主管介绍该品牌发展历史、品牌文化、品牌定位、历年品牌会等,让学生对品牌有一个直观的、系统的、感性的认识。通过项目教学,把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企业、经典与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学习效率比光在课堂上讲授和比画要高得多。

总之,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中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根据教育对象,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把中职学生培养成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专门人才,才能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拥有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夏英美.3+2+1人才培养模式下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视野,2009,(9):8.

[2]秦丽娜.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8):35.

[3]刘琼.我国中职院校服装教学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4):139.

[4]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7,(21):232-233.

[5]刘兴邦.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2):117-118.

[6][德]鲁道夫·普法伊塞尔.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傅小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第2篇

【摘要】本论文从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寻找教学中与就业需求的脱节点,以服装设计课为切入点,立足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化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服装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2-02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由"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CAD"等几门专业主干课组成。近年来,对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优化整合,逐步转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实操的新型课改。但也有不少学校由于对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教学模式乏善可陈,教学重点与学生就业所需无法实现"互动",学生走出校园,不能适应工厂的操作流程,不能吗上上岗等原因。导致学生知道理论,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现象。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或想得到画不出、或想得到却因打板不合理做不出、或只能临摹没设计想法的无奈现状。针对这些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亟待深化改革。

一、立足学生就业,确定服装设计教学总体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经营管理等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专门人才。学生中90﹪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除了流水操作工以外,还兼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款式设计、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服装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虽不要求从业者有扎实的服装美术设计功底,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服装审美能力,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绘画表现基本技能。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会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线描服装效果图的绘画表现技能,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和电脑绘制款式图的综合能力,确定为设计课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改进服装美术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自然离不开绘画基础,绘画基础的训练不仅是为了画好服装画和设计图,还关系到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形式法则的培养。在美术基础教学,我校服装美术设计课考虑到学生现状,以转化为几何形体的人体为切入点,教材上使用的是由丁杏子主编的《服装美术设计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如何学习与服装美术设计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在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的需求,对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呢?我们的教学实践决定将整个的教学的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即"设计基础模块、设计理论模块、综合实训模块"。

2.1"设计基础模块"课程首先是绘画基础课。绘画训练不仅是画好服装款式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但鉴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学生最易掌握,且最适合表现服装的线描技法的教学,如结构素描、人体动态线描等。在课堂教学中会配合服装杂志,临摹图中人物与动势,在了解服装的流行与趋势的同时。锻炼学生绘制人体动态,要求人体简洁、夸张,服装款式准确、清晰。进而从事到对视频中"服装"的运动着的模特的描绘,在动中观察,在静中总结归纳。 

其次是"服装绘画表现课",这是"设计基础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重点放在大量的服装线描效果图、服装款式图(工艺款式图、结构款式图)的训练上。服装绘画表现的是人与服装的关系,人是第一位。必要的人体结构知识,对物体结构、空间、质感等非光影效果的理性表现,以及大量的人体、着衣人物动势的速写等短期作业,则是绘画基础训练的主体内容。同时配合鉴赏国外大师、名家的服装绘画作品:洗练、简洁的线条运用;夸张、到位的结构刻画;概括并富于质感的衣料效果;丰富学生的眼球,提高审美情趣加深印象,使其对设计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2设计理论模块课程的教学要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尽可能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具体的服装零部件的设计专题,利用原型、立裁的综合教学体系。在教学上,可以从平面的纸样剪切剪裁,到立体人台的三维展示,将工艺的教学手法应用到设计的教学方法中,使学生明白,设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设计是一个科学的有依据的思维加实践、总结的过程。

三、 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

服装设计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强化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对应变化的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的主体核心。

1、以此为目的,从教学方面上讲,如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表现上。在表现款式图时,对款式的结构、比例,以及省道、分割线和门襟扣子的位置的确定,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都要体现裤子、衬衣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的要求。设计理论课的教学实训的课题也要注意结合同步进行的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设计综合实训模块更应将服装设计、制板、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设计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款式造型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这并不等于说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服装做得如何精致,但起码的缝制工艺要有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强的能力。不仅常规服装的结构、裁制要懂,还要能运用服装结构原理,随意变化出新的结构形式。做到能以绘画表现款式、造型,以款式造型来设计结构,再以结构验证款式造型的合理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款式造型与结构变化的能力。

四、中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改革策略

4.1全面与市场接轨、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为服装市场培养出综合、实用且富有创意的全能型人才,因此为了完善巩固这一目标,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全面与服装市场接轨,依据服装企业的产销供一体的发展趋势,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创办与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与品牌效应等密切相关的多样性学科及专业,从而培养出既拥有综合的服装设计能力,又会营销之道,能将服装品牌推向市场,走向成功的专业服装设计与营销人才。服装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品,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传承,凝聚着不同国家、不同人们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与综合的审美意识。因此服装行业的发展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促进学生树立内外兼修的创新设计理念、综合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抽象美、行为美、艺术美、前卫美的综合敏锐感,细微洞察力,并使他们具有强烈的超前设计意识与综合创新设计理念,才能最终体现中职学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真正内涵。我们可在学校现有实验资源的基础之上,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全面引进CAD设计室、成立专业的服装设计模拟工作室,通过丰富的设计、打样、销售、剪裁、制作等各项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4.2强化师资建设,灵活设置教学计划、编制教学方案,令学生掌握绘窗技能。面对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师资匮乏的现状,我们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行业交流机会:如通过定期聘请行业知名设计师来学校讲座,令教师更多地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各项交流比赛与成果鉴赏会,使教师走出课堂、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汲取成功设计理念与经验,同时在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我的同时构建起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雄厚,专业技能强劲、全面的双师型服装设计教师队伍。在教学计划与方案的制订中,我们应充分依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通过深入实践的社会调查,了解专业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同时聘请行业内的成功教育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真正设计出灵活、多变,适应中职学生特色,注重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知识面拓宽的实践教学方案。

以上是笔者从事服装设计教学的一些体会,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将服装设计课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避免了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脱节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性,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学生掌握技能的周期。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发挥学生的才能。

参考文献

[1]康玉娥.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论丛,2006(1).

[2]刘小玲.对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的探讨[J].江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第3篇

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必须结合职业规划

目前,中国的服装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发展,包括服装出口也逐渐取消配额,所有服装企业处于几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发展,面对整个自由化的市场经济,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必须培养能胜任市场竞争、有准确职业定位的人才。所以,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也逐渐向市场和注重行业实用的技术靠拢,包括一些行业比赛,也更注重学生设计在市场的前瞻考虑和准确定位,创意更注重体现在服装的结构和工艺细节上,对于这样的设计,市场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更高,而不再把创意思维脱离市场去强调以至变成了纯艺术造型和软雕塑。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在理念和就业的针对性上已经结合了设计职业的实际需求,也就形成对学生教学和培养的职业

规划。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经济发展体现在服装行业上主要是服装市场、服务于人们实际穿着的成品设计、营运和产业规模、形态的调整和发展,这些也相应造成服装职业的形式和责任范围在发展和变化。服装设计教学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也就不能脱离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产业发展造成的服装设计职业

变化。

其次,经济体制的变革既然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也必然影响到服装设计教学方式的变革;再次,经济发展水平、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这也要求服装设计教学必须结合市场、结合服装市场中的具体职业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阶段,“以就业为导向”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服装设计教育的要求和表现就在于教学中能时刻体现和联系职业规划。

服装市场是变化速度很快的时尚流行产业,时尚流行受人群、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并且反应非常敏锐,而服装设计教学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要化解这之间的矛盾,往往需要针对具体的职业规划和要求才能协调好。例如大学里,一个款式的结构制图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生学会后却发现这类款式和结构形式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再比如,学生学会一种制图软件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掌握,毕业了去工作,才发现该软件早就更新换代了。甚至有大学毕业生工作很多年后,认为自己大学学的是梭织类服装设计,毕业了却从事针织类服装设计,因此在工作中花了很多时间去适应和掌握,也因此认为大学课程都是有用的,但都是基础,更重要是大学教育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能力,自强自觉自立的精神。而不是专业技能。所以,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教学的认可度,服装专业教学必须结合职业规划。

服装设计教学结合职业规划发展的思路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结合职业规划进行教学对大学生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职业规划让教学更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服力,更能在实践中检验和证明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例如服装设计结构对应材料和不同风格款式设计的尺寸把握,经过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了解,会更准确的对应相应品牌和产品风格,掌握更实用的版型处理技巧:另一方面,结合职业规划的教学发展能促进服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转化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沟通协调,让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双赢机制。

服装设计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职业规划,因为对教学对象在教育活动完成后要从事的职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和相关企业具有共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明确化。而要对职业进行详细而务实的规划就必须结合实际的企业和职位,这就要求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互赢、互惠互利的机制,并结合具体的情况拿出具体细致的方案。例如: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服装品牌和以实体店为主的服装品牌对于设计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对服装设计教学应该着重的专业技能也会各有偏重和要求,这都需要在教学里结合职业规划去改革和发展。更准确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提高高等教育服装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教学和相关经济产业的结合度,重点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推进,双师型教师既有行业的知识技能,又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在教学里理论结合实践,有的放矢,轻重有度。加快学生适应行业和企业工作的进度。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学里让学生了解到了整个行业和职业的需求,市场变化和专业前景。既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也促进了服装教学和服装行业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教师自己不清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不了解相关职业的技能要求正在变化,那么对于想把学生教好,期望学生经过教学过程后能胜任相应工作的愿望就可能落空,这对服装设计教学和行业发展都会造成发展滞后的不良

影响。

教师在每个服装设计教学环节中,如果能紧扣职业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就会需要掌握更专业的知识,更细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更有步骤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也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件等教学要素更科学、更有效、更务实、更正确。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在丰富的课堂内容中感受到工作的性质和具体环节,并自觉学习,树立良好的就业信心。

职业规划的发展促进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

服装行业的发展具体到时尚流行的设计工作上,发展更新速度很快。同时,现代整个经济模式的发展变化也非常快,例如以前的服装设计针对的是一个品牌的定位和产业营运,针对的是多少个实体店卖场的形象设计;而现在的服装设计师可能针对的是一个品牌文化的掌握和电子商务的网络运做;针对的是虚拟卖场的设计和产品服务;这之间服装设计的体现和表现形式,具备相关技能的专业性有了较大的区别。针对的顾客特点也有了很大区别。一个服装设计从业者具体担任的职位和负责工作也有了一些变化,而教师在专心教学的同时,很难再花更多的精力在社会实践上。所以,结合职业的规划,导入相关的企业和实践环节到课程中,围绕行业和职业的发展,推进教学的完善和职能对应性,将促进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归纳来总结,职业规划的发展促进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

职业规划的发展促进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将展望更辉煌灿烂的前景,服装设计教学将发展成职业技能教学、职业教学、实践教学、半工半读教学;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服装设计教学过程将穿插在实践基地、专业考察地点、职业目标地、职业责任范围;服装设计教学将发生更大的改革和发展。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工学结合;改革与实践

1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考核评价无法体现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目标。成绩只是一种并不全面的知识回馈方式,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某方面长处。有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技能很差,一些技能强的同学成绩却不高,所以,目前情况下,课程考核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为此,要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不同角度的培养方案,整合多方面综合成绩测评方式,力求最有效的反馈。(2)课程体系设计仍模仿同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同专业的教育方法及目标上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教育时间不同,本科四年教育时间,而高职只有三年。所以,在课程的编排上就不能将理论过重、实践过轻,因为不仅学习时间少一些,而且专业性要求更高,实践可操作性更强,所以在高职的课程是定上,要着重加强课程的操作性和技能型性。如果设定课程仍然模仿本科专业课程,则会造成企业对人才的不满意,无法保证学生的能力教育培养。(3)授课时间不能自主,模式化与企业无法衔接。许多学校设置课程时间与企业所需不能相衔接。一个学期有大概15周,而课程的分配设置和企业的生产是相互交叉的,这样会造成学生精力分散,不能很好的完成企业生产,造成印象不好、信任度降低等情况的发生,所以授课时间不自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4)工学结合重形式,轻实践。所谓工学,就是工厂中的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但是,由于谈企业合作较困难,许多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风险投资,所以这是阻碍实际工学结合的重要原因。而且校园中的实训室与真正的企业工厂大不相同,则又加重了问题的严峻性。并且,在培养高职服装设计人才时,将专业性技能作为首要培养目标,如果拿捏不好这个度,则会造成拍样失败,拍样流于形式,单纯符合工厂作业形式的工作者,没有真正的将服装设计能力授予学生。

2工学结合的高职服装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以职业能力的过程考核为动力,建立多维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学校中,成绩往往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成绩只是片面的表现形式,对于服装设计而言,学习过程往往重于学习成绩。并且,对于成绩的评定,不能单一,要多元化多维度,要设定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评定方式,多项内容为考核内容,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不同之处。奖励也是非常必要的,奖励可以推进学生的正向发展,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服装设计一般有设计、制版和缝制三个模块,有些学生只擅长一种或两种,那么就不能以综合成绩作为这个学生的素质评定。在工学过程中,考验的是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阶段性的评价也是评价的一种。把阶段性评价较好的融入整体评价中,可以短时间检测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自己有很好的阶段性认识,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进行再次学习。(2)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起到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师资队伍的力量完全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声誉,甚至学生的未来。只有师资队伍强大起来,教育才能在基础上有坚硬保障。作为高职教育服装设计的教师,不仅要有强大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会在学校中聘用双师,也就是既是理论教师,又是企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双师可以交给学生足够的、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当今社会趋势,最快掌握最新资讯,将最新的社会需求带入学生的思维中去。双师对于理论教师和指导教师而言,有着结合后的新理念,不需要学生根据不同教师去融合总结,而是直接就能获得最有益知识。工学结合是服装设计行业的必要教育手段,主要是为了培养真正的技术性人才,不至于到工作岗位因没有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接收,并且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专业兴趣等,获得综合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以最少时间与社会接轨,让各企业所认同。(3)模拟企业环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中的服装设计专业应该设立模拟企业的环境,并对模拟企业的环境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和创新,这样就能够不断促进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对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好的掌握,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出来,进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就业能力。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通过从企业生产流程入手,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实训环境将课程教学与实训项目融为一体。让学生扮演员工角色,在工作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同时,目前正与企业进行协商,将企业引进校内。高职学生只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后,企业才愿意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学生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顺利进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模式才能良好的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了使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解决好企业生产任务与学校教学秩序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建立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建设长效,为工学结合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结语

服装设计就业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居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增长,对于服装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如何培养出较高素质以及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是当代每一位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服装设计不仅仅需要对设计人才的智能培养更需要对他们的技能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符合当代服装设计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于潮流服装的追求。我国服装行业对服装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是必然趋势。所以,服装设计教育者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进行积极的摸索和探寻,根据时展的要求对应用型服装设计工作者按照厚基础、宽知识、素质高、能力强进行培养,进而建立起适合时代要求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欠缺实践的动手能力,而且不具备市场机动性的意识。由于以上两点导致了应用型服装设计学生对服装产业的一系列程序不具备足够的理解与统筹的能力。现代服装行业市场具有突变性导致对服装设计者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服装学校在对学生的课程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安排的课程与本专业无关和时代不符;二是没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到本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数量过于庞大,导致很难对正常的课程时序进行实现,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遏制。此外,我国目前服装设计培训教育还存在一个问题——对艺术的过分强调,导致对工程技术属性的忽视,这一点对于服装设计行业乃至整个服装行业都是致命的。

三、服装设计人才模式培养的分析

1、教育观念需要明确,人才培养模式需要

优化服装设计教育的生命所在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潜力。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综合化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经过这一点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符合岗位的要求。这样可以使服装设计人才具备实践技能和比较宽泛的专业知识。通过以下两点可以对服装设计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教学内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者需要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发展的意识和教育思想。为了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基本的从业技能需要明确服装设计教学目的,仔细研究本专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所以,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特点,对学生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理论教学的安排。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对教育的观念进行明确并且优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2、培养服装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途径

进取是创新的本质,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前提下释放思维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训练、启发产生。创新人才就是指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就是需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对服装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训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它不仅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是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在服装教学的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他们的创造性能力进行培养。由于现代服装设计就是对创造能力较强的人才需求。在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应将创新意识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对学生课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总结借鉴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去有目的的设计服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的进行了学习,而且还提升了他们对当代服装设计认识,有助于他们对以后工作的适应。

3、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实践学习能力

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由于实践教学是服装设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对多年的实践教育探索中发现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时分配进行适当性的调整可以加强实践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例如: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用具体的设计项目来对服装设计课进行安排,通过对市场调研对趋势的分析以及对服装的材料、款式、色彩进行研究,将整体的服装设计过程与具体操作进行结合,使学生充分的掌握服装设计的整个流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吸收。

四、结语

现在是市场决定一切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重点对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在对服装专业学生的知识教学需要重视教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综合化,这样才会使得服装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拥有服装行业的基本技能,符合岗位的要求。通过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引起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增加学生面向岗位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为服装设计产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仄.服装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刘磊.国内的服装教育大观[J].中国服装,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