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遗传与流行病学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白癜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模式并不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1],而是一种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疾病,因此其免疫学遗传背景也呈现出多样化。HLA II类等位基因常与白癜风有关,尤其是HLA DR4与其关系较为密切。涉及抗原递呈及加工的基因也出现在白癜风中,如低分子量多肽1/7(LMP-1/7)、抗原递呈转运相关蛋白1/2(TAP-1/2) [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通过下调T淋巴细胞的激活从而控制T细胞凋亡及抑制免疫反应,而某些CTLA-4多态性与白癜风有关,但只发生在伴有其他免疫疾病的白癜风中,提示白癜风的免疫机制可能并不与所有白癜风的发生有关[3]。多项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白癜风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家族鉴定出白癜风免疫易感基因座包括染色体1、7、8及17分别命名为AIS1、AIS2、AIS3及SLEV1[4]。最近张学军等[5]在人类基因组的3个区域内发现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C和III区域的2个等位基因及相应的单倍型(H1和H5)、6号染色体区域的RNASET2,FGFR1OP和CCR6、10号染色体区域的ZMIZ1,其中HLA基因及CCR6与人类自身免疫病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明确白癜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观察也表明,多数泛发型白癜风常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更直观地支持该病的免疫学基础。已报道的与白癜风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多内分泌综合症I/II、I型糖尿病,Adisson'综合症、斑秃、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以及肌无力等,但以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伴发率最高。Alkhateeb 等[6]调查了2624名毕加索白癜风患者,发现30%的患者至少伴发一种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而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最多(19.4%)。另外两项研究分别涉及80例土耳其患者和144例日本患者,结果显示分别有55%和23.5%的白癜风患者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同样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伴发率最高[7-8]。Uncu 等[9]进一步分析了儿童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关系,发现8%的患儿(均为女孩)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对照组0%,P=0.041),而在家族性白癜风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Greggory[10]研究了133个泛发型白癜风家族,即多家族成员发生泛发型白癜风,指出其家族成员发生白癜风[21.5±15.0)岁,中位数18.5]相较于随机选择的白癜风患者[(24.2±16.2)岁,中位数 22.0]发病年龄更小。36.8%的先证者同时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频率最高的疾病仍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22.6%)。此外,在这些家族中,患者同胞发展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频率也较高(37.5%),而尤其见于先证者同时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41%)。这些都反映出白癜风作为多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成员,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学基础。
2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在介导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检测了白癜风中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白癜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IL-1β、IL-6、IL-8及TNF-α明显增高[11-12],并且IL-1α、IL-6、IFN-γ及TNF-α表达在白癜风皮损区均上调[13-14]。可溶性IL-2R(sIL-2R)和IL-17在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均增高,且外周血sIL-2R在进展期中表达高于稳定期,外周血及皮损中IL-17表达均与疾病持续时间和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中IL-17水平还与疾病受累面积呈正相关[15-17]。细胞因子表达在不同型别的白癜风中也有所不同,如寻常型(局灶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中IL-6、GM-CSF表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18]。这些前炎症因子的表达增高,在趋化中性粒细胞至皮损区、促进白细胞-黑素细胞粘附、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速免疫损伤推动疾病的进程。IL-17作为一个较新的细胞因子,可能与TH1型T淋巴细胞协调诱导自身免疫疾病。此外由于调节性T细胞能调控初始CD4+T淋巴细胞向TH17型T淋巴细胞转化并产出IL-17,IL-17与白癜风的特殊关系可间接反映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异常[19]。
Grimes等[20]利用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24周后,原脱色区及邻近部位TNF-α的表达明显下降(P <0.001),而在另一项他克莫司研究中,白癜风患者治疗12周后,除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平均皮损缩小(41.0±5.2)%,治疗皮损IL-10表达较未治疗皮损(P=0.017)及正常皮肤(P=0.004)均明显增高[21],这些研究均表明皮肤局部炎症因子的失衡在白癜风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纠正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利于白癜风的复色。虽然白癜风中外周血及皮损区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在不同研究中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总体倾向于TH1型炎症因子。逆转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变化不仅是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同时也体现出TH1型细胞因子及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白癜风发病中起到较大的作用。
3细胞免疫
3.1 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癜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在不同的文献中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研究人群及疾病特征有关,如疾病的活动性及伴有其他免疫疾病可能影响外周血细胞比例及分类。早期一项研究表明随机选择的白癜风中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 T细胞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22],而近期一项研究分析了40例非节段性白癜风(其中21例患者为活动期,19例为稳定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CD3+、 CD4+、CD8+ T细胞计数没有改变,而CD4+/CD8+ 上升(其中位数为2.6,正常值2.4)[23]。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白癜风与淋巴细胞失衡密切相关。另外,两项研究比较了非节段性白癜风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均示CD45RA+T细胞明显下降,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高[24-25],表明白癜风外周血中T细胞呈激活记忆状态,也反映了免疫机制在白癜风中起到一定作用。Basak[26]的研究同样表明白癜风患者CD45RO+T细胞较正常人增多(P=0.022), 并且CD45RO+ 细胞在伴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P=0.042),同样的结论在有家族史的患者中得到体现(P<0.001)。因此,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普遍以记忆T淋巴细胞形式存在,并且当伴有其他免疫因素下表现更为明显,反映出白癜风患者的免疫系统在某些抗原信息的刺激下已呈激活状态。此外,多项研究利用黑素细胞分化抗原,Melan-A/MART、gp100及tyrosinase,在HLA-A2 限制性的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均检测到特异的CD8+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与疾病的活动性成正相关,不仅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归巢受体CLA,对黑素细胞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能在体外对黑素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27-29],特异CD8+T淋巴细胞的存在与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相一致,均体现了细胞免疫在白癜风病因学中的重要性。
3.2 局部浸润T淋巴细胞:虽然在不同研究中,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分类存在差异,但在皮损局部的淋巴细胞浸润模式较为统一,即泛发型白癜风中,皮损及皮损周围以CD8+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有报道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白癜风局部皮损的免疫浸润模式,发现在围皮损区T淋巴细胞的浸润最为显著。在围皮损区表皮基底层及真皮周围等尚残存黑素细胞的部位,大部分T淋巴细胞为CD45RO+,且主要为CD8+T淋巴细胞(平均CD4 /CD8:0.48),其数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P<0.005)。利用NKI-beteb/CD8标记免疫组化,检测到CD8+T淋巴细胞位于黑素细胞及其残体周围,表达归巢受体CLA,而与黑素细胞接触的CD8+T淋巴细胞多数表达穿孔素(66±14)%及颗粒酶(60±34)%[30]。因此研究者认为皮肤归巢的CD8+T淋巴细胞介导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成了白癜风重要的发病机制。
体外分离白癜风围皮损区T淋巴细胞,结果提示其浸润的T淋巴细胞主要为CD8+T淋巴细胞。利用非特异性刺激后,围皮损区来源的T淋巴细胞分泌INF-γ、TNF-α 等TH1型细胞因子,而正常皮肤来源的T淋巴细胞无此模式,因此,更进一步支持了白癜风趋向于TH1免疫类型。此外,分离培养的CD8 T淋巴细胞能对自身来源的黑素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利用抗HLA I抗体阻断这种作用,证实白癜风中CD8+T淋巴细胞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HLA限制性的[31]。Van den Boorn[3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扩大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导致黑素细胞的丢失,而并非是各种因素的作用结果。围皮损区分离培养的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能以HLA限制性方式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构成的肽四聚体(酪氨酸酶、gp100、melan A/MART-1),并表达CD69、CD137、颗粒酶B、CD107a及TH1细胞因子INF-γ、TNF-α。但正常人皮肤来源的T淋巴细胞和流感抗原刺激下的任何T淋巴细胞均不能表达上述分子。提示白癜风中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并激活。将皮肤移植块与自体培养的围皮损来源的完全成分的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清除了CD8+T淋巴细胞后的细胞共培养后,在前两种共培养模式下检测到大部分黑素细胞的凋亡,伴少量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后者共培养仅检测到少量黑素细胞凋亡,表明了在白癜风中主要是CD8+T淋巴细胞介导了黑素细胞的缺失。由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并未发生在不含黑素细胞的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仅仅是旁效应作用,因此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依赖于特异性的黑素细胞抗原。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CD8+T淋巴细胞浸润到表皮及真皮,造成表真皮连接的损害及黑素细胞的丢失。因此,该研究证实了CD8+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并进一步激活,浸润至黑素细胞周围发挥细胞毒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免疫效应,更为直接的论证了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机制在白癜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复杂的调节机制,都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
3.3 调节性T淋巴细胞:尽管已表明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白癜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仅存在CD8+T淋巴细胞并不能维持泛发性白癜风的发生。人体调节免疫系统会利用反馈机制对抗异常的免疫反应,如调节性T细胞能通过细胞因子TGF-β抑制自身反应的免疫反应。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GF-β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4),推测白癜风中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可能受损,而不能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造成自身免疫损伤[33]。而Klarquist等[34]比较了白癜风患者皮肤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浸润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发现不论在非皮损区(2.6±3.5)%,围皮损区(2.0±1.6)%还是皮损区(7.3± 13.9)%,白癜风患者皮肤中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较正常人皮肤(46.2±37.8)%明显降低。通过检测对抗CD4+T细胞增殖能力,发现调节性T淋巴细胞功能并未受损,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5、CCR8 及CLA也未存在异常。而白癜风皮肤中趋化因子CCL22表达比正常人皮肤降低了43%,因此作者推测趋化因子CCL22的降低可能导致白癜风皮肤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从而不能调控免疫反应。在白癜风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否存在功能异常,其作用地位如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4 体液免疫
在白癜风外周血中常常检测到自身抗体的存在。这些抗体的靶抗原包括黑素小体内的酪氨酸酶、gpl00、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1/2) 以及黑素集合激素受体1 (MCHR1)等,其中MCHR1是较新发现的B细胞的自身抗原,可表达于黑素细胞表面。研究表明MCHR1抗体能阻断该受体对黑素集合受体(MCH)的反应,从而影响黑素细胞功能及黑素生成[35]。而MCHR1抗体是否与白癜风发病有直接关系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白癜风涉及的抗体主要为IgG,包括IgG1、IgG2 及IgG3。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谱,发现IgG和IgA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是IgM没有变化,并且IgG的浓度与脱色斑数量有关。进一步表明了IgG可能涉及白癜风发病[36]。利用DNA含量测定,白癜风来源的IgG(32.16±6.24)%较正常来源的IgG(1.33±0.82)%能诱导更多的黑素细胞凋亡(P< 0.0001)。将黑素细胞与IgG共培养后,白癜风来源的IgG(62.66±8.68)%也较正常来源 IgG (1.83±1.17)%更能渗透入黑素细胞(P<0.0001)[37]。这些结论表明各种抗体不仅能以ADCC作用方式介导黑素细胞损伤,同时可能渗透入细胞内而诱导其凋亡。
白癜风中抗体的表达还与疾病活动性及严重度有关,在一项研究中,利用酶联免疫法,抗黑素细胞IgG在80%的活动性白癜风外周血中表达,而在稳定期白癜风及健康者中未出现。而另一研究组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到在轻(受累面积<2%)、中(受累面积2%~5%)、重(受累面积>5%)患者外周血中IgG出现率分别为50%、90%及93%。但也有研究报道白癜风中抗黑素细胞的IgA水平而不是IgG与活动性有关[38]。虽然白癜风中检测到各种针对黑素细胞抗原的抗体,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抗体被认为起主要作用,而抗体检查对于白癜风的辅助诊断及疾病进展判断仍有一定的作用。
5 总结
白癜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多个免疫相关的等位基因密切相关。外周血及皮损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促进了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的进展,尤其是皮损区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增强了细胞免疫效应。受疾病的活动性等因素影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淋巴细胞普遍呈激活状态。皮损局部浸润的CD8+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进而激活并介导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白癜风中黑素细胞丢失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淋巴细胞作为其中的调节因素,其数量在皮损中表达下调,而功能是否受损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体液免疫也参与了白癜风发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查不仅能辅助诊断,还能有利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度。总之,免疫学机制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原因,针对各个环节开展的治疗方法,如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淋巴细胞的激活等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Arcos-Burgos M,Parodi E,Salgar M,et al.Vitiligo:complex segregation and 1inkage disequilibrium analyses with respect to micmsatel lite loci spanning the HLA[J].Hum Genet,2002,110(4):334-342.
[2]Casp CB,She JX,McCormack WT.Genes of the LMP/TAP cluster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autoimmune disease vitiligo[J].Genes Immun,2003,4(7):492-499.
[3]Blomhoff A,Kemp EH, Gawkrodger DJ,et al.CTLA4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vitiligo,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autoimmune diseases[J].Pigment Cell Res,2005,18(1):55-58.
[4]Spritz RA,Gowan K,Bennett DC,et al.Novel vitiligo susceptibility loci on chromosomes 7 (AIS2) and 8 (AIS3), confirmation of SLEV1 on chromosome 17,and their roles in an autoimmune diathesis[J].Am J Hum Genet,2004,74(1):188-191.
[5]Quan C,Ren YQ,Xiang LH,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vitiligo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at 6q27 and the MHC[J].Nat Genet,2010,42(7):614-618.
[6]Alkhateeb A,Fain PR,Thody A,et al.Epidemiology of vitiligo and 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Caucasian probands and their families[J].Pigment Cell Res,2003,16(3):208-214.
[7]Akay BN,Bozkir M,Anadolu Y,et al.Epidemiology of vitiligo,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ud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kara study of 80 patients in Turkey[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10):1144-1150.
[8]Tanioka M,Yamamoto Y,Katoh M,et al.Vitiligo vulgari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Japan: A report from vitiligo clinic in Kyoto University Hospital[J].Dermatoendocrinol,2009,1(1):43-45.
[9]Uncu S,Yayl1 S,Bahad1r S,et al. Relevance of autoimmune thyroid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vitiligo[J].Int J Dermatol,2011,50(2):175-179.
[10]Laberge G,Mailloux CM,Gowan K,et al. Early disease onset and increased risk of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in familial generalized vitiligo[J]. Pigment Cell Res, 2005 ,18(4):300-305.
[11]Yu HS, Chang KL,Yu CL,et al.Alterations in IL-6,IL-8,GM-CSF,TNF-alpha,and IFN-gamma release by perip heral mononuclea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vitiligo[J].J Invest Dermatol,1997,108(4):527-529.
[12]Zailaie MZ.Decreas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vitiligo patients following aspirin treatment[J].Saudi Med J,2005,26(5):799-805.
[13]Moretti S,Spallanzani A,Amato L,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 imbalance of epidermal cytokines at sites of lesions[J].Pigment Cell Res,2002,15(2):87-92.
[14]Birol A,Kisa U,Kurtipek GS,et al.In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alpha) and interleukin 1 alpha (IL1-alpha) levels in the lesional skin of patients with nonsegmental vitiligo[J].Int J Dermatol,2006 ,45(8):992-993.
[15]Caixia T,Hongwen F,Xiran L.Levels of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in the sera and skin tissue fluids of patients with vitiligo[J].J Dermatol Sci,1999,21(1):59-62.
[16]Basak PY,Adiloglu AK,Ceyhan AM,et al.The role of helper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2009,60(2):256-260.
[17]Bassiouny DA,Shaker O.Role of interleukin-17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Clin Exp Dermatol, 2011,36(3):292-297.
[18]Tu CX,Gu JS,Lin XR.Increased interleukin-6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levels in the sera of patients with non-segmental vitiligo[J].J Dermatol Sci,2003,31(1):73-78.
[19]Veldhoen M,Hocking RJ,Atkins CJ,et al.TGF beta in the context of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 milieu supports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IL-17-producing T cells[J].Immunity,2006,24(2):179-189.
[20]Grimes PE,Morris R,Avaniss-Aghajani E,et al.Topical tacrolimus therapy for vitiligo: therapeutic responses and skin messenger RNA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J Am Acad Dermatol,2004,51(1):52-61.
[21]Taher ZA,Lauzon G,Maguiness S,et al.Analysis of interleukin-10 levels in lesions of vitiligo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topical tacrolimus[J].Br J Dermatol,2009,161(3):654-659.
[22]Grimes PE,Ghoneum M,Stockton T,et al.T cell profiles in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1986,14(2 Pt 1):196-201.
[23]Pichler R,Sfetsos K,Badics B,et al.Lymphocyte imbalance in vitiligo patients indicated by elevated CD4+/CD8+ T-cell ratio[J].Wien Med Wochenschr,2009,159(13-14):337-341.
[24]Abdel-Naser MB,Ludwig WD,Gollnick H,et al.Nonsegmental vitiligo: decrease of the CD45RA+ T-cell subset and evidence for peripheral T-cell activation[J].Int J Dermatol,1992,31(5):321-326.
[25]Mahmoud F,Abul H,Haines D,et al.Decreased total number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with elevated percentages of CD4+CD45RO+ and CD4+CD25+ of T-helper cells in non-segmental vitiligo[J].J Dermatol,2002,29(2):68-73.
[26]Basak PY,Adiloglu AK,Koc IG,et al.Evaluation of activatory and inhibitory natural killer cell receptors in non-segmental vitiligo: a flow cytometric study[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8,22(8):970-976.
[27]Palermo B,Campanelli R,Garbelli S,et al.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 responses against Melan-A/MART1, tyrosinase and gp100 in vitiligo by the use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peptide tetramers: the role of cellular immunity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Invest Dermatol,2001,117(2):326-332.
[28]Lang KS,Caroli CC,Muhm A,et al.HLA-A2 restricted, melanocyte-specific CD8(+) T lymphocytes detected in vitiligo patients are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and are predominantly directed against MelanA/MART1[J].J Invest Dermatol,2001,116(6):891-897.
[29]Mandelcorn-Monson RL,Shear NH,Yau E,et al.Cytotoxic T lymphocyte reactivity to gp100, MelanA/MART-1, and tyrosinase, in HLA-A2-positive vitiligo patients[J].J Invest Dermatol,2003,121(3):550-556.
[30]Van den Wijngaard R,Wankowicz-Kalinska A,Le Poole C,et al.Local immune response in skin of generalized vitiligo patients. Destruction of melanocyt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minent presence of CLA+ T cells at the perilesional site[J].Lab Invest,2000,80(8):1299-1309.
[31]Wakowicz-Kaliska A,van den Wijngaard RM,Tigges BJ,et al. Immunopolarization of CD4+ and CD8+ T cells to Type-1-like is associated with melanocyte loss in human vitiligo[J].Lab Invest,2003,83(5):683-695.
[32]van den Boorn JG,Konijnenberg D,Dellemijn TA,et al.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skin melanocytes by perilesional T cells from vitiligo patients[J].J Invest Dermatol,2009,129(9):2220-2232.
[33]Basak PY, Adiloglu AK,Ceyhan AM,et al.The role of helper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2009,60(2):256-260.
[34]Klarquist J,Denman CJ,Hernandez C,et al. Reduced skin homing by functional Treg in vitiligo[J].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0,23(2):276-286.
[35]Gavalas NG,Gottumukkala RV,Gawkrodger DJ,et al.Mapping of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 1 B cell epitopes predicts two major binding sites for vitiligo patient autoantibodies[J].Exp Dermatol,2009,18(5):454-463.
[36]Ali R,Ahsan MS,Azad MA,et al.Immunoglobulin levels of vitiligo patient[J].Pak J Pharm Sci,2010,23(1):97-102.
[37]Ruiz-Argüelles A,Brito GJ,Reyes-Izquierdo P,et al.Apoptosis of melanocytes in vitiligo results from antibody penetration[J].J Autoimmun,2007,29(4):281-286.
关键词: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9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明确地提出了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1]。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社会来评价和检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今天,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只能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3]。
免疫学(Immunology)是当前生命科学中一门富有活力并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免疫学作为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4],还在不断地深入与革新中。免疫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相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基于此,本文针对免疫学的授课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望为以后的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备课是老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与授课顺序,保证学生能够最有效地接收知识。目前南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所学的免疫学,是基于Thao Doan、Roger Melvold等人主编,吕昌龙主译的《图解免疫学》。该教材不仅内容全面、信息量大、知识性强、逻辑性强,并且有精心设计描绘的插图和表格,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免疫学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有效地精练了累赘的文字叙述。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二十个章节,计划讲授36个学时。前三个单元重点阐述基础免疫学的内容,最后一个单元重点阐述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内容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牢固掌握,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抓住所需要讲授的课程重点与难点。在备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与动力,把挖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内容圆满完成的保障。免疫学知识点繁杂,专有名词多,学生普遍存在不好理解,把握不住重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来说专业基础较好,上课人数相对较少,非常便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比单纯的讲授法传授知识模式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应用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问题式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能够更多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免疫学教学来说,讲授每一块知识时都会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如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逃逸方式、如何治疗免疫缺陷与过敏反应等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查阅更多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抗原受体多样性的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模式等,在授课过程中还会留出单独的专题讨论课,可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的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每组派一名代表对该组的观点进行总结汇报。力图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合作意识。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免疫学是一门十分抽象,难于理解与记忆的生命科学。单靠教师的机械式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对于知识点碎片化的章节,如果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再加以讲解,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在讲解器官移植与免疫排斥时,可以采用直观法,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器官移植的大致过程与后期排斥反应等症状的出现及药物干预,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身免疫耐受的突破所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在讲解补体系统三种激活途径参与的分子与调节分子时,可制作小动画让学生观看,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激活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在讲解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机制时,可用幻灯绘图或摆模块的方式,讲诉基因片段重排的过程。
3.注重指导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适当开展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小结,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生免疫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生层次的教学不同,大多数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触过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再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对某些较为易懂的概念性内容如免疫器官、组织与细胞、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等概念性知识,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针对本专业特点,结合教授内容让学生阅读与学科相关的新发现、新信息,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查找更多更新的相关资料。
免疫学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的是,各体系内容建立的较晚,有些认识随着近年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革新甚至“”。在教学的同时,讲授者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补充,结合学生自学产生的“疑问”对于解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免疫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热点,诸如“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性抗体”、“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等,可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由于课程时间有限,研究生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普遍较扎实,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只讲述原理与发展动向,具体由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对学生正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也会起到启发思路与开拓视野的作用。
三、强化与其他有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免疫学理论性强,涉及面广,与许多生命科学学科都有交叉。在讲授或指导学生自行学习时,注意与其他学科(如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疫苗学等)的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如将免疫学与微生物感染、发病病程,以及血清学诊断结合起来,使得知识点繁多的枯燥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讲授抗体产生与初次、再次免疫时,可结合临床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免疫程序、佐剂选择等等,可帮助学生在理解本学科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学科。多学科的交叉,可扩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知识收获面,提高免疫学课程的价值。
四、增加实验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的开设非常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和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我校应对研究生开设免疫学实验课,这对其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所必需的。免疫学实验课可通过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探索分析解决方案,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免疫学涉及到的抗原抗体反应、补体结合等知识点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结合实验,对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大有助益。
同时,很多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和相通的,在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免疫学实验的拓展内容;结合开展的免疫学实验,让学生对免疫学实验体系有更系统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除了免疫学基础实验以外,以“抗原抗体反应”为核心的生物医学实验有很多,诸如单克隆、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等;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生来说,这些技术与方法与科研工作的完成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相关实验及配套理论讲解。
五、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可以让教师找到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与完善,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现行的免疫学考核制度主要是以笔试体现的理论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比较机械与片面。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考核制度,如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开放性问题的考核,可增加学生进行科研专题的汇报与讨论,或者进行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这些考核方式可从全面、综合素质来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避免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研究生。
总之,免疫学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科发展、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等方面深入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老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和联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为生物医药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教育报,2013,9(10):10.
[2]傅广华.免疫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2-25.
【关键词】 老年人;乙型肝炎;免疫学
乙型肝炎(HB)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约20亿人曾经感染HB病毒(HBV),慢性感染者约有3.5~4亿人,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V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1〕。我国为HB高发国家,人群HBV感染率约为9.09%〔2〕,HB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HBV感染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儿童期HBV感染,约90%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而青少年及成年期感染,仅有10%发展成慢性感染。随着年龄老化,手术及输血的机会增多,以及老年人脏器特有的变化,导致老年人慢性HBV感染机会明显增加。
1 HBV的特点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其完整的病毒颗粒成为Dane颗粒,直径42 nm,由双层外壳和一个核心组成。核心直径为27 nm,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蛋白〔3〕。外部为包膜蛋白,厚约7 nm,即表面抗原。其基因组由S区、C区、X区和P区组成。S区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前S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HBV的附着和侵入宿主肝细胞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S1和前S2蛋白可引出和调节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清除体液内的病毒和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细胞提供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C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前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形成乙肝病毒e抗原(HBeAg),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HBcAg。目前认为HBcAg是宿主Tc(细胞毒T细胞)作用的主要靶抗原。P区是最长的开放性读码框,编码多种功能性蛋白,包括逆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等,参与HBV的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可激活多种调控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HB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一般认为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和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宿主免疫反应的不同,直接影响HBV感染所致的转归。HBV感染后,机体清除HBV的机制主要包括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1 急性HB的免疫机制 HBV感染肝细胞后,病毒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APC)的蛋白酶体裂解成小分子的寡肽,并与肝细胞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成为T细胞表位。CTL通过表面的CD8+分子与HLAI类分子产生黏附,并由TCR识别上述寡肽表位,此类CTL即为HBV抗原特异性CTL(HBV antigens Specific cytotoxic lymphocytes,HBVsCTL)。HBV特异性的CTL通过分泌大量的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在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异性CTL应答作用强,可能与病毒被迅速清除而肝细胞损伤较轻有关,而在老年患者中,胸腺老龄退化,T细胞活性下降,其亚群分布发生改变,导致CTL活性和杀伤力明显下降,导致肝炎慢性化〔4〕。
2.2 HB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机制
2.2.1 天然免疫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至今发现的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APC,是机体对异己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5〕。根据其细胞表面的标志可分为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pDC在宿主对病毒的防御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大量分泌Ⅰ型干扰素的能力。DCs既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而触发,分泌IFN、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促进DCs自身成熟的同时,对病原体进行原始杀伤〔6〕。同时,DCs也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成熟的DC表面高表达HLADR,CD86(B71),CD80(B72)等共刺激分子,可高效激活未致敏T淋巴细胞,发挥特异性细胞免疫〔7〕。因此,DC的功能状态、表达的TLR对机体天然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起到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存在表型缺陷,成熟障碍,功能下调〔8〕,不能有效将外来抗原有效递呈给T淋巴细胞,而致不能及时有效启动特异性免疫,清除HBV,最终导致HBV感染持续化。
Toll受体为Ⅰ型跨膜糖蛋白,识别特异性高度保守分子,可以表达在胞膜及胞内,已知人的TLR受体有11种。其中TLR 2、4、5表达在细胞表面,TLR3、7、8表达在内涵体和溶酶体膜,TLR9表达在内质网,活化后进入内涵体和溶酶体〔9〕。其中TLR 3、7、8、9参与了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10,11〕它在天然免疫中通过对病源分子相关模式(PAMP)的识别发挥作用,通过刺激信号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HBV和天然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HBV可干扰Toll样受体的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因子IL10、IFNγ、TNFα的产生,HBV还可引起MD1效应分子的表达上调,进而引起TLR 4的表达下调,间接抑制TLR为媒介的免疫机制〔12〕,从而引起感染的持续化。
2.2.2 获得性免疫 HBV感染机体后,除了早期建立起来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外,还有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后者更为重要。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体液反应和细胞反应。体液免疫中的特异性抗体主要作用是中和循环内的病毒并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细胞,老年人B 细胞的成熟过程明显减慢,其成熟周期延长,B 细胞各亚型的活力不同程度地下降,其周转率也呈不同程度的减退;B 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g)浓度降低,产生抗体活力亦随增龄而下降,免疫应答亦降低〔13〕。细胞免疫反应包括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怀淋巴细胞(TCL),自然杀伤细胞(NK),抗体依赖的细胞毒细胞(ADCC)和淋巴因子激活的K细胞(LAK)等,其中以CTL最为重要〔14,15〕。
HBV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识别APC(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吞噬病毒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等)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类分子结合活化,活化的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发挥作用①溶胞途径:机体针对HBV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借助其分泌的穿孔素、颗粒酶及其表面表达的Fas配体等使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凋亡。②非溶胞途径:机体针对HBV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如IFNγ和TNFα来抑制HBV的复制继而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16〕。CD4+T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及诱导CTL活化,同时也能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CD8+效应T细胞的过程,从而清除病毒〔17〕。老年人因胸腺萎缩等原因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而胸腺是主要的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成熟分化的场所,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虽然T细胞的总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其增殖力及活性随着胸腺的退化而逐渐下降,亚群分布发生变化,CTL活性及杀伤力受损,引起感染慢性化〔18〕。
3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特点
HBV感染后慢性化的机制,除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外,尚有许多其他的因素,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突变等宿主因素包括宿主的年龄、性别、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型和免疫应答等方面。
3.1 免疫系统退化 60岁以上老年人胸腺组织已不易测到。因此,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受损,淋巴细胞功能受损,B 淋巴细胞功能也随之下降,致使体液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另外,老年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及lgG值增加,IgA增高更显著,而IgM浓度下降,多数老年人血清中有自身抗体。这也反映老年人免疫系统失调。
3.2 病毒的变异 随着HBV感染时间的延长,自身的不断复制,以及宿主的免疫压力、外环境和药物的作用下,病毒会形成变异,从而对免疫系统产生新的影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前C区1896位点的变异,前C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到抗原的加工、提呈,变异的抗原与HLA形成的复合物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CD4+T细胞失去了对复制病毒的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影响CTL对病毒的识别,致使T细胞免疫作用下降。Bertoletti等〔19〕研究发现野生型病毒前C基因表达的产物可引起HLAA2限制性CTL发生反应,而突变株病毒无此作用,说明特异性CTL对变异病毒的抗原丧失了反应能力,从而导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Tur等〔20〕也发现HBeAg的缺失易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C区位点突变,常伴有较高水平HBVDNA复制效率,存在更严重的免疫紊乱,HBeAg的表达是影响宿主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总 结
HBV感染机体后,首先由APCs等吞噬细胞捕获异己抗原,启动天然免疫屏障,发挥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起到初步清除病原体的目的。继之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把异己抗原信号呈递给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活化的CTL通过两条途径清除病毒即胞溶途径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分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或者途径介导靶细胞凋亡和非胞溶途径分泌细胞因子抑制病毒复制。而老年人胸腺老龄化退化,各种免疫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其抗原提呈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导致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持续发生损害,清除病毒抗原的作用明显减弱,成为疾病的慢性化的主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老年人肝脏重量减轻,肝细胞数及细胞器数明显减少,也参与疾病慢性化的过程中。因此,对于老年HB的免疫学的研究,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2004 dex.(Revised October 2000)〔EB/OL〕. 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in html.
2 Liang XF,Chen YS,Wang XJ,et al.A study on the sero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 Chinese population aged over 3years old〔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05;26(9):65558.
3 Lee W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1997;337(24):173345.
4 Weng NP.Aging of the immune system:how much can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adapt〔J〕? Immunity,2006;24(5):4959.
5 Tanaka Y,Mizokami M.Nucleic acidbased testing for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isease〔J〕.Nippon Rinsho,2005;12(13 Suppl):3317.
6 Vasselon T,Detmers PA.Toll receptors:a central element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J〕.Infect Immun,2002;70(3):103341.
7 Shah SR.Understanding hepatitis B〔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5;53(8):7116.
8 曹雪涛.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抗原提呈及其功能调控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5):5479.
9 Wang RF,Peng G,Wang H Y.Regulatory T cells and Tolllike receptors in tumor immunity〔J〕.Semin Immunol,2006;18(1):13642.
10 Werling D,Jungi TW.Tolllike receptors link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2003;91(1):112.
11 Andersen J M,AlKhairy D,Ingalls RR.Innate immunity at the mucosal surface: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3 and tolllike receptor 9 in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 responses to microbial pathogens〔J〕.Biol Reprod,2006;74(5):82431.
12 Bockhamn J,Lutgetmann M.Intrahepatic analysis of cytokine and tolllike receptors signaling exp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replication activity〔J〕.Hepatology,2008;48(suppl 4):680A.
13 Min H,MontecinoRodriguez E,Dorshkind K.Effects of aging on early Band Tcell development〔J〕.Immunol Rev,2005;205(1):717.
14 Chang JJ,Lewin SR.Immuno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Immunol Cell Biol,2007;85(1):1623.
15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1);77:6876.
16 Guidotti LG,Chiari FV.Noncytolytic control of viral infection by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Annu Rev Immunol,2001;19(1):6591.
17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 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77(1):6876.
18 Goronzy JJ,Weyand CM.T cell development and receptor persity during aging〔J〕.Curr Opin Immunol,2005;17(5):46875.
关键词:湿疹;免疫学;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30-02
慢性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刺激及相互作用导致发病,目前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日益受到重视。
1 天然免疫缺陷与湿疹
一些湿疹患者似乎有天然免疫缺陷,尤其是特应性湿疹患儿。先天性免疫系统有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胞内NOD或CD14等许多种模式识别受体[1, 2],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入侵时,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迅速作出反应,由天然免疫的早期反应和获得性免疫的迟发反应共同抵御感染[3],研究发现特应性湿疹患儿可溶性CD14下降,暗示其对微生物信号作出反应的能力降低[4]。表皮不仅是人体的生理性屏障,还是一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它有效的防止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微生物或各种刺激损害机体。特应性湿疹患者皮肤常以皮肤干燥为特征,经表皮水份丢失增加,水合程度减小,出现屏障功能受损和固有角质层异常,非皮损处的皮肤常亦受累[5],导致对刺激物的易感性增加。近来研究表明,角质纤丝聚集蛋白基因缺陷也与湿疹密切相关[6]。
2 变应原与湿疹
常认为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是婴儿湿疹的主要发病机理,当再次食入过敏原时,过敏原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分子上,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各种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皮肤早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郎格罕斯细胞是皮肤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AD中郎格罕斯细胞表面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的受体,将致敏原传递给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TH2反应[7]。马娟娟等[8]选择门诊7岁以内湿疹患儿456例,采用全自动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发现不同年龄组变应原种类有所不同, 1~2岁组、3~4岁组多见食物过敏, 5~7岁组多见吸人性过敏。最常见的吸人性变应原为霉和螨,而且血清特异性 IgE水平均较高。
3 微生物与湿疹
微生物性湿疹(microbial eczema)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湿疹,发病机制可以是变态反应,也可以是非变态反应[9]。皮肤及内脏微生物感染均可以伴发致敏,微生物本身的蛋白或多糖成分、毒素以及代谢产物均可以作为变应原致敏机体。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原发感染而致敏,也可以不产生明显的感染表现,在皮肤创伤如日晒、摩擦、化学刺激等情况下致敏[10]。一般可溶性大分子抗原如细菌胞膜多糖易引发I型变态反应,而不可溶性的蛋白易引发Ⅳ型及I型变态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马拉色菌、白念珠菌及皮肤癣菌均可在某些湿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产生特异IgE,在抗菌治疗,皮损改善以后,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也降低[11]。非变态反应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微生物的成分或毒素作为超抗原引起皮肤反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即可作为超抗原,非特异地引起大量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炎症。在特鹿性皮炎患者皮损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0%分泌肠毒素。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在体外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D、E及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刺激可以分泌较正常人更高水平的组织胺及白三烯。说明这些毒素可以促进特应性皮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12]。②微生物毒素或酶直接造成表皮损伤或激活表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a毒素,可以直接引发或加重湿疹。③微生物可以改变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变态反应发生。如鼻病毒感染可以造成呼吸道局部反应性增高,炎症介质如IL-1释放增加,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因此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对变应原的致敏或加重已存在的过敏反应[13]。
4 CD4+T细胞/CD8+T细胞与湿疹
在正常情况下,真皮中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成熟T细胞分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两大亚群, 在正常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亚群保持着平衡,正常的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这两种T细胞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周建华[14]等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湿疹患者活检标本CD4+/CD8+ T细胞的表达,发现慢性湿疹皮损部位T细胞CD4+ 和CD8+ 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真皮浅层,以CD8+ T细胞增多为主,CD4+/CD8+ T细胞失衡,比值减小。实验还发现慢性湿疹皮损部位VIP、SP表达增加,证实了皮炎湿疹的发病机制与皮肤一神经系统一免疫异常有关。
5 IL-18与湿疹
IL-18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诱导T细胞产生IFN-γ为主的Thl型细胞因子及IL-5,IL-10等为主的Th2型细胞因子,并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15]。IL-18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Thl和Th2型免疫反应。Kanda等[16]研究发现IL-18可增加IFN-γ的分泌,激活核转录因子κB、STATl等因子,趋化因子CXCL9,CXCLl0和CXCL11的表达,而该趋化因子与配体结合后可特异性的诱导活化的Thl细胞聚集到炎症部位,加剧炎症反应。研究发现,IL-18可诱导IL-4,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通过经典的Th2途径,促进活化B细胞产生IgE[17]。当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的FcεR I结合,可使它们脱颗粒。释放大量的组胺和炎症介质,诱导并加重I型超敏反应[18]。在体外实验中,角质形成细胞受到IL-l8刺激时,其表达的MHCⅡ类分子上调,并分泌CXCL10/IP-10,后者可加重炎症反应[8]。IL-l8可增强T细胞等细胞表面Fas配体的表达,诱导GM-CSF、TNF、IL-1-β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等炎症介质的产生,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19]。Kawase等[20]研究发现,促使小鼠皮肤中IL-18的靶向表达,可以使皮肤炎症加重和病程延长。慢性湿疹患者皮损中可能也存在角质形成细胞中IL-18Rα表达增加,与IL-18结合而加重病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抗聚丝蛋白抗体谱;英夫利昔;依那西普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骨和肌腱等,导致关节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早期确诊除依据ACR标准[1]外,其免疫学指标改变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可进行免疫治疗。本文从免疫学角度论述RA的诊疗。
1 诊断RA的免疫学指标
1.1 免疫分子水平
1.1.1 RF它是一种抗人变性IgG 的抗体-有IgM,IgG和IgA型
检测方法主要有颗粒凝集法、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通常实验室检测的是IgM―RF[2]。
1.1.2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在 RA中的表达情况及对RA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全长40 kb,包括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GPI存在多个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尤其是活性部位的结构特点都极其相似。 GPI的生物学功能:GPI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细胞内是糖酵解及糖异生的关键酶,在细胞外则有细胞因子的活性及生长因子活性。检测RA患者,分析其滑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发现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oproteinase-3,MMP-3)高表达.已有研究证实MMP-3具有明显促进骨破坏的作用,并且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GPI可以调节肿瘤细胞内的MMP-3表达水平。据此推论GPI增加了RA的易感性。在K/BxN小鼠模型中,持续检测到抗GPI抗体。免疫学检测RA患者,发现其滑膜细胞和关节液中GPI及其免疫复合物高密度表达。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也证明此点。通过PET技术发现集中于关节炎发生部位的抗GPI抗体IgG综合以上事实,认为可能是GPI自身抗原表位的缺失或者突变导致了抗GPI的自身抗体的产生,继而诱导了关节炎的发生. 并认为那些自身抗原表位的缺失或者突变的GPI是通过可溶性蛋白递呈给免疫系统.由于递呈给免疫系的GPI抗原水平较低造成了T细胞的免疫耐受未形成,导致了抗GPI抗体的产生。CD4+细胞的耗竭可明显减轻关节炎的临床及病理症状,所以认为,CD4+ 细胞在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阶段起了在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建明等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疑似RA患者、非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的GPI抗原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GPI抗原对RA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RA的活动性及病程进展相关,有助于RA诊断及病情的判断。
1.1.3 血清中补体受体2的变化及意义
李宁宁采用ELISA法检测RA、SLE、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可溶性补体受体2(sCR2)的浓度。结果显示RA和SLE患者sCR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sCR2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在RA中与RF无关,在SLE中与c3无关,在RA活动期明显低于非活动期(P
1.1.4 血浆hs―CRP、ESR、C3、C4、IgM、IgA、IgG与RA的关系
62例RA初发未治及活动期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其上述7项指标。结果显示RA患者hs―CRP、IgA、IgM、IgG、ES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1.1.5 抗聚丝蛋白抗体谱检测
AKA、AFA,抗聚丝蛋白抗体和抗一CCP等这组抗体共同的靶抗原是聚丝蛋白。环状胍氨酸肽可能为主要的抗原表位。[9]抗角蛋白抗体(AKA)临床发现检测AKA的水平与RA的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它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刘建全[7]认为抗环瓜氨酸(CCP)抗体、抗角蛋白(AKA)抗体、抗核周因子(APF)和RA33抗体在4种抗体联合检测对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 )[8]是协助诊断RA 的一个新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同时结合抗CCP 抗体和AKA 的检测可以提高RA 阳性诊断率, 适合在小规模实验室推广使用。
1.1.6 Wolfgang Hueber等以滑液蛋白质组(包含225种肽和蛋白质)的微阵列芯片代表候选抗原和对照抗原来识别RA患者血清抗体型别
采用这些微阵列随机检测两组不同的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斯坦福大学关节炎中心队列(包括18例确诊患者和38例对照)和关节炎类风湿和老年医学信息系统队列(包含58例临床诊断RA但病程小于6月)。抗原微阵列表明自身反应性B细胞反应目标是瓜氨酸化抗原表位,它存在于早期诊断为RA并可发展成严重RA的患者当中。与此相反,包含在滑液微阵列中的先天抗原表位(包括一些人类软骨gp39多肽和型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和预测少数严重RA相关联。自身抗体反应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提供诊断信息,使早期RA患者分层进入临床相关疾病。
1.2 外周免疫细胞代谢水平
RA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存在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水平(H3K4me3)显著改变。[12]张丽等[12],对RA患者及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组蛋白H3K4me3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芯片技术(ChIP―chip)进行高通量的筛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一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ChIP―qPCR)来验证芯片结果。使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检测H3K4me3显著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RA患者与对照比较,鉴定出364个基因存在H3K4me3显著差异,其中有66个基因显示有H3K4me3程度增高,298个基因有H3K4me3程度降低;ChIP―qPCR验证结果与CpG岛芯片结果一致。据此认为RA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PBMCs存在组蛋H3K4me3显著改变。ChIP―chip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揭示RA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12]
1.3 细胞因子角度
血清IL-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RA的相关性
IL-6 在R A 中的致病作用主要是诱导肝细胞合成多种急性时相蛋白,促进B 细胞合成类风湿因子;IL-6 还能诱导IL-1 、IL-2和TNF-α等产生及释放并且增强了这些细胞因子的炎症破坏作用。陆亚岚等研究认为R A患者血清IL- 6 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IL-6-174G/C 位点的C 位基因可能是R 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L-6-5 7 2 C/G 位点的G等位基因一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2 RA的免疫学治疗
使用单克隆抗体和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治疗,RA的治疗进入一个新纪元。但免疫学治疗仍需长期开展,发现不足,寻求突破。
2.1 英夫利昔(infliximab)治疗RA
英夫利昔是一个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现有研究证实用它治疗RA,可获得长期益处。随机临床试验对比静脉注射3体重英夫利昔或安慰剂伴随使用氨甲喋呤的患者。仅包括中高质量的研究。对安全性(基于严重不良事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以及死亡)和有效性(改善基于ACR标准)实施荟萃分析,进行评估。不良事件或缺乏疗效的计数也都包含在英夫利昔治疗组和对照组。7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共2129例。在疗效荟萃分析更多的英夫利昔治疗病人相对于安慰剂组取得ACR20、ACR50和ACR70的值14周到2年的疗效.。安全性分析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英夫利昔治疗组相对安慰剂组不良反应计数较高,缺乏疗效的计数安慰剂组相对英夫利昔治疗组高。荟萃分析显示单抗治疗组有效性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2.2 使用依那西普(Etanercept)治疗RA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Etanercept治疗RA,使RA治疗发生革命化改变。随机临床试验对比皮下注射25每周两次或50每周一次使用依那西普组与安慰剂伴随使用、不用氨甲喋呤的患者作对照。对安全性(基于严重不良事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以及死亡)和有效性(改善基于ACR标准)实施荟萃分析,进行评估。不良事件或缺乏疗效的计数也都包含在内。8个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2385例。疗效荟萃分析大量的、使用依那西普治疗的病人在6个月治疗里取得疗效。在相对危险度(RR)6个月ACR202.94【2.273.81】ACR505.28[3012,8.92]ACR704.83[1.74,13.47]一年后ACR20 1.14【1.07,1.23】ACR50 1.36[1.21,1.53] ACR70 1.56 【1.30,1.88]这与对照组相比有较高反应率。安全性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且由于缺乏疗效很多患者从对照组撤离。
用一个多参数蛋白质生物标记能够提供预处理分类和预测依那西普疗效测试。自身抗体的多元化特征和细胞因子变化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依那西普治疗RA提供临床功效预测。
综上所述,RA的免疫指标检测对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而单克隆抗体和抗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对其治疗也是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免疫学指标检测和抗异常免疫分子的免疫治疗将为RA诊疗提供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陆再英等.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48-855.
[2]王兰兰等.临床免疫学与检验(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3]张建明等.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9,13(09).
[4]李宁宁等.可溶性补体受体2在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09).
[5]王瑞丽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9,25,P136.
[6]刘建全等.多种自身抗体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6,22(06),306-308.
[7]姜志勇等.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等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1,9(01).
[8]张新.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及影像学早期诊断[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8,11(08),132-133.
[9]TsuneyoMimor.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Internal Medicine vol.44,No.11,2005.
[10]WolfgangHueber.AntigenMicroarrayPr ofilingofAutoantibodiesin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ATISM, 2005,9:2645-2655.
[11]张丽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水平检测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9(08).
[12]陆亚岚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 L-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8),725-728.
[13]Astrid Wiens.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ing inflixi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Clinical Rheumatology,2009,28:1365-1373.
[14]Astrid Wie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theEfficacyandSa fetyofEtanerceptforTreatingRheumatoi dArthritis.[15]Wolfgang Hueber etal.Blood autoantibody and cytokine profiles p r e d i c t r e s p o n s e t o a n t i -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in rheumatoid[J].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2009,11:R7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