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为区域范围内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全面性人才,帮助区域进行生产、管理、服务等经济建设。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是区域经济建设相一致,人才能不能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基于以上,高职院校在英语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一定要明确专业的市场定位,高职院校对于市场的建设情况深入调查,对于现阶段的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认真分析。
对于区域市场经济建设调查研究中,对于区域内的资源状况及主要产业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掌握不同行业人才结构,区域市场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了解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特定,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判断,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了专业定位,才能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升专业知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融入度,丰富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培养具有英语沟通能力及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二、与企业专家向结合,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想要保证对于学生的教育质量,专业性的教师团队是教育质量的前提。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中,首先应该与区域经济专家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团队。专业性强的教师团队需要具有丰富的商务英语知识教育经验,对于商务英语的实际使用及操作也十分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成为教育中的骨干,为学生提供区域经济建设中真正需要的商务英语知识。
构建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团队可以有两种选择途径供高职院校选择,第一种就是将现有的专业教师教育水平提升,增加商务英语教师在一线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商务英语教师积极与企业保持联系,并且对于企业对商务英语的要求动向全面掌握,了解商务英语行业职位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升商务英语教师实际应用社评。第二种就是高职院校可以向社会中进行聘用,选择一些商务英语行业的技能水平较强的人才担任商务英语教师,这类英语教师对于商务英语行业的发展趋势十分了解,并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清楚商务英语行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聘用的商务英语教师能够对学生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为学生讲解商务英语行业的职业技巧,缩短学生在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高职院校可以将两种方式共同使用,以兼职的形式相社会聘用商务英语教师,让聘用的商务英语教师与本院原有的教师共同合作,设计出于区域经济建设更加吻合的教材。这种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团队才能够将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实现的前提。
三、院校与区域经济紧密联系,构建一体化课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又是课程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想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商务英语知识更加丰富、商务英语技能型较强的综合性商务英语人才,就应该对传统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设计中更加重视区域经济建设的水平,区域职位需求是高职院校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根据区域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及流程设计教学课程,在实际教育中将职位素养及实际能力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互相了解,对于人才的培养中严格按照行业的实际特点及要求开设课程,系统性对教学内容整合,积极使用能够利用的一些教学资源,突出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真正将区域行业需求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四、将区域职位需求作为教育目标,形成教学做的教学模式
本文以长春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工业工程学院六所地方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师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上表可获得以下信息:(1)在编制上,专任教师比例为95.01%,兼职教师占4.99%,兼职教师所教的课程一般是对外贸易、服务类或财经类,皆为汉语授课形式。(2)在学历上,大部分教师为硕士学历,占66.67%,但其中大部分是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他们大多攻读英语语言或文学专业,单一性强;本科学历占33.07%,这部分教师大多年龄偏大;博士学历仅占2.6%。(3)在职称上,高级职称者仅为27.50%,大部分为初、中级职称。(4)在专业背景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微乎其微。总体上来看,学历和职称层次比较低,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为毕业不久的没有实际商务工作经验的大学生。
各地方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大部分由普通英语教师和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转型”而来的,其中许多教师都没有对商务知识进行过专门学习,对商务英语这个学科未能深入地了解,教师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现学现教。而毕业于国际贸易、商务、财会专业的教师,英语基本功底相对薄弱,用英语在课堂上很难熟练地讲授专业知识,相当多的教师直接用汉语讲述。于是,同时英语出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从业经历的教师极缺。
调查表明,地方院校目前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职称结构未形成合理的梯队,年轻教师比例相对较大,这就意味着很多教师缺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更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任教师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缺乏有影响的专家和资深教授。这样就形成了现有地方高校少数几个高级职称教师牵头,带领大批年轻教师来承担、支撑商务英语全部教学课程的局面,进而无法开展或进行许多商务业务活动。根据2008全国第四届商务英语研讨会的信息,我国商务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有些高校50%的商务英语教师是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30~45岁的占30%,45岁以上的占10%;职称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往往占到60%以上;学历结构也存在问题。所以,为适应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需要,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培训,培养适合商务英语教学、与时俱进的“双师型”教师。
二、高校商务英语师资建设策略
建设一支英语基础好,胜任语言教学,同时具有商务知识扎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商务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要求,应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实行校本培训,提高商务英语教师业务素质
目前,我国只有一些知名高校才能拥有一些“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始终是由英语语言教师转型成为商务英语教师。所以,通过校本培训,高校能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在相关专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发起、组织校内培训,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具体的培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首先对外聘请公司和企业中水平较高的商务从业人员,对没有商务知识的商务英语教师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然后发挥老教师的力量,以老带新,以新老教师相结合的形式,自主发展,促进青年教师的进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商务英语新兴力量。这样才能使新一代的商务英语教师不仅具备扎实语言基础,还能具备商科知识、跨文化背景知识。
2.建立校外实验基地,提高商务英语教师商务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缺乏高学历、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实践是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为了使教师对英语语言的应用环境增加了解,高校管理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任商务英语教师到涉外商务活动进出口公司、外资企业等进行实践活动,或是到外事办等实习、学习或兼职,丰富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操作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了解商务活动,而且能够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以及各种商务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和授课内容,以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这样,能让商务英语教师不仅成为学科建设者、知识传授者,还能成为商务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3.聘用兼职教师,建立社会合作教学师资队伍,保障商务英语教师专业有效发展
商务英语教学中,各高校应秉承以下原则。第一,积极聘请外事公司和企业中的成功人士及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做兼职教师,从而有效地解决学校师资队伍懂理论而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采取全程合作方式及协助合作方式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第二,学校经常聘请企事业权威人士、优秀商务人员到学校举办商务讲座,浓厚商务专业氛围,补充商务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校内的教师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取长补短,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有助于自己及时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从而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要积极、有效地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4.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学历层次
高校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将继续教育和自身教学相结合,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大多为本科学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应该鼓励教师以读博士、读硕士的方式或者高等院校之间教师交流的方式“走出去”,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选派英语语言专业出身的教师,按照专业及所授课程要求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丰富语言基础和商务知识,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强化,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商务人才。鼓励教师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商务英语院校学习,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通过出国培训的形式把年轻的商务英语骨干教师送到欧美的发达国家进行系统的商务知识学习,学成之后他们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可以鼓励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例如口译证、托业(TOEIC)、商务英语BEC证书、营销师资格证等。
三、总结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商务英语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情况
当前,京津冀地区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该区域外贸企业逐渐增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大量的中小经贸企业单位亟需了解经贸发展趋势、掌握外贸政策规定、熟悉外贸工作流程、具备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在语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来说,应同时满足两个层面在要求:一是知识层面,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等;二是能力层面,包括企业日常英语事物处理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商务谈判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与广告推广能力、商务英语翻译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践能力等。鉴于此,驻保高校必须以经贸企业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准确定位,科学预测,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质量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助力京津冀经济发展。
二、保定市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及不足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与时俱进。目前,保定市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普遍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明确突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服务的要求特点,缺乏对适应京津冀外贸一体化需求的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认识。培养目标定位的宽泛模糊导致课程设置的盲目和随意,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在逻辑结构上不严谨、不科学,不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
2.课程体系建设较传统保守。保定市绝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都遵循全国高校“大统一”,侧重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仍比较传统保守,没有更多体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的特色课程。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重典型轻变化,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均衡,难以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实训条件方面,虽然多数院校都拥有语音室,但真正的商务技能实训场所非常短缺,实训教材和实训软件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外贸行业需求。
3.师资队伍缺乏行业经验。保定市外贸专业教学团队基本上以校内教师为主,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一些教师是从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甚至是公共英语教学中转换过来的;一些教师是从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还有很多教师是刚刚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硕士生,严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虽然我市各高校也开始强调培养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也拿到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但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当然,个别高校已经开始聘请一些企业外贸人士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但一般只是以讲座形式,无法保证充分的授课时间和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保定市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1.以京津冀外贸行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确定培养目标。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以京津冀外贸行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确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的、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和外贸流程的、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2.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地缘优势,整合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地缘优势下,驻保高校应该加强与京津冀高校之间的联系,整合京津 冀的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校际教学合作。比如,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经验丰富的京津一流高校取得联系,开展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教学观摩、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提升办学质量。
3.建设具有高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驻保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厚基础、强能力、强就业”的人才标准,吸收经验丰富的外贸企业人士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建设具有高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有机融合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理论与实践两大板块,坚持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将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素能拓展模块。
4.校内仿真实训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相结合。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内仿真实训,适时更新实训软件,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第一种是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承担学生进企业后的一切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校方负责派出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实习指导;第二种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员工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专业人士、信息渠道等,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第三种是校企双方共享,学校主导,企业运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规划与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5.加强商务英语师资建设。驻保高校还需进一步增加短期培训或进修机会,加大“双师型”比例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商务英语教师将全程跟随,指导监督,增强教师实践能力;继续聘请行业专家,引进兼职教师队伍。除了定期安排商务专业相关讲座,请企业一线专家讲述具体业务流程和商务环节之外,还可采用专兼职教师合作讲授一门专业课程的方式,大部分理论讲授环节由校内专职教师担任,实训环节由企业一线人员辅导完成。此外,可以尝试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实行实践教学与职称晋升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淳,院佳莉,李娜,丹.河北省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和培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关键词: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英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商务英语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热门专业。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得并不很成熟,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根据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方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跨学科专业,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商务活动工作的能力。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提供以英语为工具的商务服务,是知识的直接应用,也是能力与素质的直接展现。笔者根据自己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以及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状况,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下观点。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多,竞争激烈。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977所,其中普通本科770所,普通高职1091所。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在本科之间、高职之间以及本科与高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高职院校如何使自己的学生在与本科毕业生竞争中异军突起,如何在与同类院校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个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考虑的问题。
2.课程设置单一、陈旧。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都摆脱不了“英语+商务”这种英语和专业脱节的现象,沿袭了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基础英语学习(进行听、说、读、写基础训练)结合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最后学生进行校外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认为与专业联系不大,不会认真对待。在商务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又会认为太难。最后毕业时,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知识不如经济、工商类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没有有机融合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也不能体现高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3.“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中纯语言教师多、复合型教师少,担任商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只懂商务,而英语水平有限;担任英语语言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系统的商务知识,导致学生所学的商务知识无法与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三、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提到的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明确高职培养目标,创出高职培养特色。
高职高专的学生生源与本科生源相比要复杂得多,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高专院校往往沿袭本科英语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忽视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使得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根据我国“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方针,高职高专院校应区别于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市场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整合。
课程设置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目标,强调实践教学、双语教学,对现有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要培养有扎实英语基本功的商务人才,就要探索按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课程,以不同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分为三个模块: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实践。基础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英语课程包括英语翻译英语写作、口语、泛读、精读和听力。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内,我们可把这些英语课程整合成一门“综合英语”贯穿于整个商务英语教学始终,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英语模块中,我们可以采用双语教学,传授商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目前,商务人才不但要掌握市场营销、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商务谈判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和海关、银行等部门打交道的程序。因此,课程设置是要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化。商务实践模块贯穿整个的商务英语教学整个过程。商务实践模块可分为实训和企业实习两个方面。对于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实习的课程,我们可以安排进行教学模拟实训,进行仿真训练,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对于可安排进行企业实习的课程,我们可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增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3.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不同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者不仅要对基础英语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对商务英语中不同的学科有一个较全面较深的了解。但是对一些高职院校来说,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语言功底较强,但商务方面的知识较弱。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能否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商务人才的关键。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担任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介绍本专业最新知识。各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打破从高校招聘毕业生的传统模式,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这种专业人员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是通过岗前培训以及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互动也可适应高职教学。总之,培养出一批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是商务英语专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商务英语人才的保障。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既不同于纯英语专业,又有别于纯商务专业,不能单纯学习商务知识或英语知识。因此,我们既要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增加商务实践实训练习,又要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自身的特点,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调整和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从而走出一条符合高职高专自身特点的教改之路。
参考文献:
[1]Ellis,M.,Johnson,C.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曦.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5.
[3]杨根培,刘兴.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初探 傅兆敏
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丛瑞雪
新疆导游管理问题的探讨 王芳,李晓东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刘国柱,李忠涛,徐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考 万佳
技术溢出、社会福利与最优产权保护 李国英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关系研究综述 张静,韩雷
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房地产全程营销分析 沈巍
论对标理论在国资国企改革实践中的运用 张正博
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对策 吴超
浅谈企业留人之道 付振河
道家"无为"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辩证分析 刘帅,王玉莲
酒店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探析 杨柳青
陶瓷公司与A市集团企业重组方案探析 李桂兰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郑良泽
浅析信用卡套现行为对金融安全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刘晓刚,贾懿楠
村镇银行政策的换位思考及其制度创新探索——以河南省村镇银行发展为例 郭东现
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周寰宇
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分析 何永明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杨海林,张集琼
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内河航运项目绩效审计调查的实证思考 冷海洋
浅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谈江辉
加强成本管理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 侯传奎
试论如何降低我国税收征管成本 郭嘉茜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芦梅
集团财务信息系统用户及功能权限管理方案设计 崔万军
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应强化四种意识 董凤冰
关于提升银行会计制度执行力的思考 祝彦芬
内部环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程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的对策思考 胡丽华
发挥创汇农业优质工程的作用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出口 车愔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探讨 朱娜
中小企业筹资难问题的探讨 阮瑾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新医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袁博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 范立勇,杨照方,江风勋
国企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投资研究 刘彩燕
COSO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刘霜宏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操纵的抑制与机会 陈荣举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执行 邵琳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李扬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郭光荣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NGO的基本内涵诠释 唐桂莲,郭霞
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翟文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姜丽萍
农业信息化的系统分层和协同整合——以杭州龙井茶为例 曲亮,陈敏,王蓓
农业犯罪初探 刘安华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耀雄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周秋琴
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奇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周平平,张栋,章悦
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谈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 张欣
基于比较优势的湘西旅游业分析 王泳兴
博弈论应用于我国旅游研究的探讨 陈月娜
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语块教学的必要性 马敏
论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杨婉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卢丹军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 施国华
经济院校与跨国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何康民,孙小军
高职学院商务谈判课程改革模式探析 张恩俊
关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顺女
加强高校民兵队伍建设开创国防教育工作新思路 谢俊峰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分析 甘伦知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杨明文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王妮娜,廖运凤
略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建议 高云峰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化 朱兴,张良华
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郭惠丽,陈东景,吴桑云
发展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 王晓颖,李冰冰
我国西部信息化环境构建论 王同江
浅谈中小企业创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万玲,曾春水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旗,黄怀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许艳
企业"以商引商"行为分析和发展研究 戴朝晖
基于心理契约的科研团队成员激励研究 何叶
中外网络营销发展对策比较研究 旷健玲
企业家精神与江苏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杨秋明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蒲伟伟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优化的对策 董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