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园的意义

智慧校园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的意义

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1篇

机会来了,这学期我们班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想当班干部的人先要进行竞选演说,我当然是争着上台演说了。

“……我虽然还有一些缺点,但是已经进步了不少。假如大家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一定会尽力干好每一项工作。请老师同学相信我吧!”。演说结束,大家为我热烈鼓掌。

竞选演说结束了,可老师说要在看几天大家的表现,还要和其他老师商量一下,因此还要等一个星期才能公布结果。我听了,还要一个星期呀,我可等不及了呀,这几天怎么熬啊 !唉……我深深地叹了几口气。

我能被选上吗?我认为我今天的表现还不错呢!老师还向我跷起大拇子呢!但我身上的缺点还是有的,也不能凭这次演讲来作判断。

晚上,我一直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平时一上床就睡的想一头懒猪的呀!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忍不住跑到老师办公室去问:“我能不能当班干部”。

老师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明白地说到:“澳”。

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 监督职能 发挥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18-01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作用是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作为一种典型的日常性专业经济监督活动,是各种经济监督手段中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基本任务是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并达到报表准确及时,情况真实可靠的要求;合理地调度和使用资金,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搞好经济核算,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当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其他职能部门管好用好资金。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会计监督意识

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会计人员基本财务工作、理财和核算的部分,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监督职能。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会计所在单位的管理者或领导者不了解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不清楚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或者是管理者因某种原因不想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甚至是有意限制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管理部门采取广泛宣传、集中培训等方式,督促各个单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学习《会计法》及财会法规、审计知识,使单位领导准确定位财务人员工作角色,强化其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力度,使其切实认识到谁是会计责任主体,并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好会计监督的领导责任。同时,督促各单位会计人员积极参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资金流到哪,会计监督到哪”的思想,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

二、加强财务制度的落实,规范内部控制

严密、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预防贪污腐化,降低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约束力。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内审协会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抓好制度落实,保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履行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健全岗位责任制,使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责任主体相互制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为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监督质量,形成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良好综合素质是有效加强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各单位要加强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普及新的会计知识基础上,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督促会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做到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贪不占。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要掌握所在部门、单位各项业务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或界定出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

四、加强外部监督监管

审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加会计违规受罚的风险,降低会计违规人员的预期收益。对单位管理者和领导者,如果发现存在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等违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严处。对发现的编制虚假信息、做假账的会计人员,均依法进行处理。审计部门应及时与财政、税务、纪检等部门沟通联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

五、会计人员应主动履行监督职责

一是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改变自身只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意识,坚守经济活动管理者的身份定位,及时掌握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情况,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运用财经财会知识处理问题,把会计监督贯彻到经营管理始终,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及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与控制。要善于发现单位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及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坚决制止营私舞弊、损公利己的行为。

二是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会计人员要扎实做好日常会计监督工作,必须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与管理,严格编制财务预算,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不超预算安排支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与有效性的审核与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要确保原始凭证的准确和完整,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要予以退回并纠正。要依据相关规定,对指使、强迫造假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真正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三是会计人员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沟通。会计人员要与上级财政、审计部门加强沟通,实现沟通的常态化,联系的紧密化,了解审计部门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牛存平,高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金融经济,2011

(04).

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唱指挥素质音乐理论音乐感知力音乐技能

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音乐领域中的指挥逐渐发展为音乐作品的具体诊释者和二度创作者准确地表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时至今日,指挥已成为音乐表演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是整个团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将整个乐队或合唱队变成一个个整体性的‘乐器’由他来演奏,去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真谛”。他既是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的导演,又是直接参与舞台表演实践的演员。

我国著名指挥家杨嘉仁教授对指挥职业曾作过著名论述,他认为:“半个作曲家、半个演奏家、半个歌唱家、一个当然的音乐理论批评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才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指挥家”。天津南开大学的著名合唱指挥孟超美在其《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一书中谈到:“指挥应具备一个优秀音乐家的全部素质,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就是一部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可见,指挥涵盖的知识面确是相当广泛的。

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不仅应该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娴熟的音乐技能、广博的相关领域的文化素养、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还应拥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在合唱作品二度创作实践中的核心作用。

一、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一个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合唱指挥工作者,无疑应该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这些基础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本体材料(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配器)的整体把握与分析,以及相关材料(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音乐家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音乐家的个人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的了解。指挥家只有在对音乐作品的基本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正确审美观和在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才会对音乐作品形成比较全面的、深人的、透彻的、准确的概念,并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运用适当的指挥语言来与整个合唱团或乐队进行交流,把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的理解传递给全体演唱者或演奏者,以便将他们引领到音乐作品创作的最佳境界之中。

二、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是一个指挥家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

1.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指挥者的听觉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排练和演出时的工作质量。首先,指挥者应该具有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能力,只有这样指挥者才能在熟悉音乐作品总谱前提下,把内心想象的音响效果通过排练逐渐达到理想的实际音响效果。其次,合唱指挥在排练的过程中,其敏锐的现场听觉判断能力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的音色、音高、力度、速度、情绪变化等一系列音乐表现手段的变化,以及合唱队中各声部之间的层次感,都需要指挥者依据即时听觉加以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随时进行准确把握和细致调控,这样才能胜任引领全体合唱队员和乐队队员完成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工作。

2.良好的总谱阅读能力

合唱总谱不比单旋律的独唱、独奏谱,它少则二至四行,多则八至十几行,另外还有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总谱,另外加上各声部之间不同的层次变化,可谓纵横交错、纷繁复杂。总谱阅读能力是指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可分为快速总谱阅读能力和仔细分析总谱的能力。首先,指挥者在拿到一部新的音乐作品时,要能进行快速阅读,大致掌握作品的基本情况,并在脑海中产生想象的旋律线条及和声音响等效果,以便加以准确判断。这个能力在排练正式开始之前,对演出或比赛曲目进行大量筛选时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仔细分析总谱的能力是指在排练之前和在排练的过程中,指挥者应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从整体到局部、从乐章到乐段、从乐句到乐节,以及谱面上标出或没有标出的音乐语言,指挥者都需要有仔细分析和深人挖掘的能力,这样在排练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自如。

三、必要的音乐技能

指挥者有了对作品整体和局部的了解,还需要有娴熟的音乐技能才能把作品很好地诊释出来。这些音乐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娴熟的指挥技法。一个好的指挥必须要有良好的指挥技法,熟练应用丰富的指挥语汇与合作者进行音乐交流。如同一个好的外交家不仅需要有敏捷的思维,还要有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一样。好的指挥技法能加强指挥者与合唱队和乐队的合作,使指挥者将个人对作品的音乐处理要求、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的理解能更快、更准确地传递给合唱队和乐队。因此,指挥者在设计指挥动作时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准确、简洁、美观。准确是指指挥者的动作要能准确表达音乐语言的具体要求,如起拍、收拍、连贯、跳跃、强、弱、渐强、渐弱、突强、突弱、呼吸、保持、愉悦与痛苦、平静与激动等。简洁则是指指挥者的动作应做到一目了然,尽量简洁,应以作品的表现需求为中心,动作不能过于繁琐和花哨,否则会突出指挥者个人,喧宾夺主。美观就是指指挥者的动作要潇洒大方、优美得体、收放自如,绝对不可扭捏作态。在排练和演出实践中以上三个指挥技法原则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此外,乐队指挥法也是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所应掌握的技法之一,在此不作进一步展开。

第二,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方法。掌握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方法是合唱指挥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合唱指挥必须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熟知歌唱的发声技巧、气息的控制、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共鸣腔体的应用、情感的处理等演唱方法。此外更要知晓在合唱排练中,不同的演唱方法与各个声部的音色、作品风格及力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在掌握了这些声乐演唱方法之后,他就可以充分发挥合唱团的整体和个体资源的潜在力量,使合唱团的演唱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熟悉各种乐器法并具备键盘乐器演奏能力。合唱指挥应该熟悉各种乐器法,对相关乐器应当有所了解。由于大型的合唱作品(如康塔塔或清唱剧等)时常用管弦乐队伴奏,因此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也应该学习乐器法知识,熟悉各类乐器的音域、音色、性能特点、演奏技术优势与不足等特征。此外,作为一名指挥还要有一定的键盘乐器演奏基础,具备在键盘乐器上视奏总谱或缩编多声部总谱的能力。

四、广博的相关领域的文化素养

优秀的合唱指挥必须具备出色的艺术鉴赏能力,理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唯物主义的音乐观认为:音乐不可能是孤

立存在、独立发展的,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流向与演变,都是音乐与其它事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指挥家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全面的音乐素养,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民乐、芭蕾舞剧等相关音乐领域的常识,另外其它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也应有所具备。如文学、历史、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指挥者在研究一部音乐作品时,不能限于只分析它的和声织体、曲式结构、调式关系等音乐理论专业的具体技术层面,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作品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美学思想,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审美需求等各个方面来把握音乐作品。当做到了以上几点之后,指挥者在对这部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才可能达到游刃有余的状态。

五、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

由于合唱指挥者工作的主要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这就要求指挥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领导才干,不断培养合唱队员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善于与队员沟通,深人了解每个队员的声音特征及性格特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合理分配合唱队的声部,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唱团中每个成员的才干,激发整个团体的潜能,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合唱作品的演唱中去。

六、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音乐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对其音乐才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性格开朗且外向的人较之性格内向的人更能感染他们的工作对象。作为一个好的合唱指挥,理应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将合唱队员带到音乐作品所需要的意境之中,积极主动地诊释音乐作品,从而使观众受到感染。同时,合唱指挥还应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因为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往往能使人心悦诚服,具体表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意志顽强,不计较个人得失,守得住清贫,经得起挫折,始终做到勤奋刻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执着追求等。

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社会适应性

21世纪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准职业人也如办学主体、企业主一样,需要更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来应对社会需求和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变化。近30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它是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培养高等技术岗位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规格越来越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给予他们的认可和他们对社会适应性如何,是对他们的最好检验。据调查显示,总体上我国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不令人满意,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1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外延

“社会适应性”主要是采用社会学理论,起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它是指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通过自我的努力和选择,包括调整自我并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来获得自我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自我与环境平衡,增强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能力。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大体上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任何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在客观环境中主动积极的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自己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正如著名学者冷余生、许剑对适应性的界定:不仅仅是“以变应变”消极的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要“以变促变”,我们要主动的改造环境,做驾驭生存环境的主人。人类要根据各自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兴趣和特长等,注重选择的方式、方法、内容,克服人类习惯上的惰性,按照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优势,克服思想及行为习惯上的惰性,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最后实现“适者生存”。

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状况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从创办到发展,经历了起步、调整、制度化、大发展等几个探索和改革的阶段,这个过程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适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高职教育满足了职业性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在主动适应的过程中也求得自身的发展,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二是被动适应,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国家在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有很多不健全,缺乏指导和保障,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有效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不能灵活的以变应变,促进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生长”,这样他们在迅速变化的职业岗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需要,二是适应受教育者求职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应主动调节其人才培养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目前,高职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均是在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办学路子,但是各个院校在如何灵活而有特色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地进行校企合作,创新自己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用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存在偏颇,指导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岗位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养模式过于刻板保守,学制与课程固定、上课时间与地点固定、课程内容形式与顺序固定,中、高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培养模式创新和特色办学更多的只停留于口号;三是培养途径过于单一,形式化,授课主要是以课堂培训为主,虽然越来越多院校打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牌子,但更多的流于形式,实践课程不足,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有效融合和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3 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客观的反映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上的不平衡状态。为了促使高职毕业生能更好的具有社会满意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高职院校能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文根据社会适应性理论和国外知名高职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注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德国,特有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学习者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同时平行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学校教育和企业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学校是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处于一种自我开放的状态,能有效地接受到企业和市场等外在环境的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观察力、适应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将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直接照搬到高职教育中来,使得偏离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与实践比较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应根据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专业技能,设计不同的专业课程及相应的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用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理论不求全面系统,够用为度,这与按学科体系进行教学的本科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发挥自我优势,增强自我的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可多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转变办学思想,调整办学定位。

3.2 紧跟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奠定,比如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外语交际能力等,如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会更有动力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实践教学,高职教育应该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然后以此为导向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应该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是用人单位,高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以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变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3 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相对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从社会各界招聘来的,其中大量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师资格培训和课堂理论教学经验,更缺少一线企业实战经验,这些教师进入学校执教后明显存在着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水平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学生的。因此,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要的,可以实行定期学习和实习制度,让教师先走进企业进行实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的职教理念,使他们既能够讲授专业理论课,也能够熟练运用实验实训设备,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智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赵雪莲.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2011(2).

[5]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

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内部控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在我国的医院管理体系中,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良好运行对医院业务工作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医院管理体系整体的不断提升,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得到完善。

一、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院会计在医院内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目前,虽然我国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普及,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内部控制作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对医院会计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医院整体的运营和管理水平。因此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如今的医院工作中也显得越加的重要。

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的很多医院,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个别医院中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得以建立,但是却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使得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等现象依旧存在。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医院自身的利益,也对前来就医的患者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今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对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清晰

由于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新制度,处于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因而在开展工作时无可避免的出现了缺少经验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没有合理的制度规范,仅仅存在形式上的内部控制,无法将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这严重的影响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对医院财务工作的改进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2.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在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方面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医院管理研究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执行力的确保,但是部分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执行力仍然有待加强。在这些医院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往往只是走一下形式。一些医院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往往因为财务问题或者别的问题而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没有达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最终使得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发挥出其本应发挥的效果。

4.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但是很多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操作技能和行为方式上无法达到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使得医院在执行内部控制时难免出现差错和损失,这严重的影响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三、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医院会计部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医院整体工作的进行和患者享受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能够使医院的整体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建设

各级医院都应重视会计内部的预算控制作用,因为预算在医院的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应当做到严格的监督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建设。

2.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时应当注意制度的具体性和全面性。只有保证了其具体性和全面性,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在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上,医院应当注意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方针,医院的内部监督应当由会计人员参与并进行相关的核实。外部监督上要注意医院患者对医院的监督,并且应当鼓励社会舆论对医院会计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合理有效。

3.加强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督力度

医院内部控制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督力度,从而使整个医院内部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督,更好的促进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就医院自身而言,强化医院内控部门的监督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医院在财务方面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医院的监督手段应该保证多样性,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新型途径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监督的效果能够及时的得到反馈。

4.提高医院会计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

医院在对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招聘时,一定要注意对应聘者从业资格的核实以及会计技能和医学技能的考核。此外,在工作人员上任之后,一定要在工作过程中充实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建立医院会计部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医院会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从而更好的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保证。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院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发现,完善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是全方位的,不应仅仅限于财务管理手段或者人员管理手段。医院会计内部控制需要医院所有部门齐心协力的努力。并且在管理层的重视与配合下,利用多种途径不断进行探索,并与此同时不断的积累内部控制管理经验,从而构建完善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探究[J].现代商业.2012,3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