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

1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要想从生态恶化的状况中挣脱出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去,就必须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资源枯竭等严峻的问题也摆在了面前。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不被破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节能资源,更好地改善乡镇人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由黑龙江省北安市环保局组织,北安市东胜乡和北安市畜牧局、北安市农委等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启动了黑龙江省北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优美乡镇示范乡的建设工作。

2选址主题

紧紧围绕发展绿色环保、创造低碳减排乡镇这一主题,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进行总体规划,对农村的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能源、饲料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选择东胜乡为创建优美乡镇的示范乡,主要是因为其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环境资源,东胜乡东部与胜利林场相连,西部与城郊乡接壤,南部与赵光镇隔乌裕尔河相望,北部有闹龙河与部队农场为邻,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12km。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距北安市区12.5km,乡域面积183km.2,5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全乡人口13000人。

3建设原则

在绿色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过程中,一是提倡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效地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尽量遏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三是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了滥垦、滥伐现象的发生。环境建设逐步达到了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格局。

4建设成效

4.1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作用

选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出发点后,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成立了由东胜乡、北安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环保局积极配合,尽量做到在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资源,争取不破坏任何一点原有的自然资源,确保了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推进工作的进展。工作任务确定后,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自具体负责推进落实。乡政府把有效保护和利用环境资源作为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的重要指标之一。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做到了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过程中,力争不损害任何的环境资源,力争做到“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

4.2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根据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要求,2007年5月,东胜乡编制出了《东胜乡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东胜乡环境建设走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保证环境建设的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4.3对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的改善

(1)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几年来,先后修建了了东胜—胜利林场、东胜—东民等白色路面2条,共215km,东胜—东边砂石公路13.3km。乡村绿化植树1万株,种草11万m.2,改善了乡村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80%以上。

(2)改善乡村环境质量建设。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东胜建成区2km.2),加强了水源地建设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使东胜乡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突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实现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迈进,东胜乡大力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实施绿色工程。目前为止,全乡绿色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400hm.2,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1%,农药使用强度1~6kg/hm.2,化肥施用量176kg/hm.2,农膜回收率9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61%。

4.4对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

(1)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东胜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治理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现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几年来共植树造林58hm.2,退耕还林116hm.2,全乡森林覆盖率已增加到81%。

(2)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乌裕尔河土地整理项目治理为龙头,以灌溉、排涝、防洪、水保为重点,修复水毁工程,实施了小流域治理,联合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

4.5对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东胜乡进一步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重点突出种植主业优质化、畜牧生产主业化、生态农业战略化三个主攻方向,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势头:乡村环境建设明显好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存在的问题

自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以来,东胜乡在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群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认为加强环境建设是别人的事,与已无关,主人翁意识有待于提高;

(2)资金短缺,极大地制约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的开展;

(3)东胜乡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尚存在着一些差距,还需尽快达标。

6对策和措施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乡镇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东胜乡应该利用实施环境优美乡镇的有利契机,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优美乡镇建设,取得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重点。

(1)继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努力探索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新途径。二是找准症结,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是强化制度落实,依法治乡。四是唱响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主旋律,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五是抓好项目落实,全面完成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任务。

(2)继续抓好东胜生态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渔业面积,改良品种,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7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以往我国政府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是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所以,北安市东胜乡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借鉴。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09-2

1 生态环境的含义

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党和政府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入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废弃物进入环境,保证生态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保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只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第二,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是世界性课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建设中的建筑污染,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危害。第三,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保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护环境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在发达国家积攒上百年的环境问题,在中国20年里就具有体现,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3.1 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的生存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和谐发展理论提倡健康、适度发展,反对滥用科学技术,制止对无法弥补的自然生态破坏活动。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保护,所以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走一条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如果一味地索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所以要改变观念,转变思想,不要以牺牲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时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保证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子孙后代造福。从人类自身发展角度来讲,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行动都要尊重自然规律,彻底转变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思想。不要总是停留在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建立和维护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平衡的关系,这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3.2 保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至今,工业所需要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数量,自然环境的再生速度也难以追赶经济发展速度。如果继续索取,那么自然本身就会出现问题,不但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利益和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污染行业慢慢缩减或者直接被取缔、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用来修复和改善自然环境,同时,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改善。

由上可见,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的协调统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条件。环境系统的生产力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增值的基础。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换言之,没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社会经济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只有环境基础源源不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能量,才能使经济的不断增长成为现实或者可能;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亦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只要在适宜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下才能达到。不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必然会带来水土流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现象的产生,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自然资源枯竭。同时,治理污染和保护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所以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其支撑。

当然,经济与环境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能够给经济提供的生产基础是有限的;只要是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上的污染,而治理污染需要一定的资源,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 我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政策,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已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标志。通过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协调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工业老路,转变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要晚于发达国家,他们的有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例子可供我国借鉴。为了缓和自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

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政策的演变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中;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我国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补充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不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西部人们的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保护社会的和谐问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西部大开发也存在着现实问题。我国西部虽然开发较晚,但是环境的破坏程度却是很大,人类多年以来不断从西部汲取所需,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其生态脆弱问题,从而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5 小结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环境才能得以保护。人类的进步就要依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与自然环境存在联系,这是二者之间的联系,让人类对这个课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的达到人类、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杨卫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特区经济,2007(1):275-276.

[2] 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57-61.

[3] 陆新元,熊跃辉,曹丽平.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2005(4):63.

[4] 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5] 刘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学术交流,2003(2):69-71.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转型

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根据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和自然界生产进行相对等的物质能量循环,有助于人类社会摆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生态危机,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人和自然界之间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关系是生态经济的内在特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约,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要借鉴生态经济学思想,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化转型。

生态经济学的实质

生态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是巨大变革。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思想观念的逆向转变,将推动形成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的关注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对于指导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经济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式创建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的最早倡导者。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将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1989年,《Ecological economy》的出版和国际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颁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扩展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应用上,生态经济学逐渐在生态园、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态经济学的内涵,认识生态经济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特征关系,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经济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即使最发达的国家,生态经济也没有完全实现,各国的生态经济还处于经济生态化阶段。

(二)生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是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是不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生态学特征和经济学特征。生态经济的生态学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即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包含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大子系统;二是整体性,即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是循环性,是指整个系统中存在着“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双向网状的经济运动循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生产;四是价值性,是指随着人类生产的扩大,当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社会需要投入必要的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自然物质进行社会再生产。

生态经济的经济学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平与效率;二是外部性与内部化。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发展目标从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稳态型经济;物质流动方式从直线型经济转变为循环型经济;能量来源由从化石型经济转变为阳光型经济;生产与消费模式从产品型经济转变为功用型经济。生态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借鉴的重要理论。

中国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紧迫性

(一)自然禀赋相对不足

自然禀赋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自然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和发展条件属性。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制约下,与庞大经济总量迅速发展对于环境容量的需求相对应,自然禀赋相对薄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法回避的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

1.自然资源的匮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典型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其中最基本资源如水、土、树、气、矿,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态容量不足。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弃物的机能,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徐康宁,2006)。生态足迹理论是研究生态承载量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Rees W E,1996)。中国人口众多,生态足迹需求巨大,生态足迹供给(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之相比,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制约。

(二)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过大

在社会维度上,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生态代价过大。中国人口众多,而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人均水平较高,生态损失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9-01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致使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系统超负荷承载。因此,我们考虑城市建设应当全面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一个统一体,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共享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只是人们着眼点的不同,二者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相互关联。人口在经济活动中从自然资源中索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享受环境提供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同时,也向自然中排放生活和生产废弃物,自然环境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能力。当人口和经济对资源的消耗小于或等于其再生能力、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小于或等于其自净化能力,或者人口和经济向资源、环境做出有益的回馈时,系统尚可维持并保持稳定;否则,必然使整个系统最终走向崩溃,导致城市恶性发展。

二、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协调城市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与进步,也将为资源环境的维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科技条件与物质基础,从而有助于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反之,离开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将是无法实现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既会引起社会经济变化,又会引起自然生态的变化。对于一个具体的区域,人口对它的协调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人口的综合作用。

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这个前提条件,城市协调发展不可能实现。我们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要有一定的限度,即不能超过资源本身或其替代品的再生或更替速度。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通过降低人市民生活水平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通过适当的技术提高来实现。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良性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一个良性发展的城市,要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从城市来看,发展要协调人口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中,人口是持续协调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资、能量和信息,是物质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资、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系统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城市将呈现良性的循环和协调发展。

三、城市良性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一)树立生态观念

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中,经济人决策是一种狭隘、片面的价值判断,它不利于整体的协调与稳定。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跳出经济效益的小圈子,站在一定高度,权衡利弊得失,做出科学决策。为此,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它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克服了传统的唯经济效益的价值判断,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判断标准和决策依据。

(二)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

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制下,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为此,必须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从企业、城市到国家应加快建立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内的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状况,使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和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纽带产业,当这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循环式利用的状态时就建成了循环经济的城市模式。

四、结束语

实现城市协调发展应当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人口控制为核心,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5篇

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否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话题值得人们深思。

我国森林状况令人堪忧。森林是珍贵的生态资源。有调节大气的化学成分,集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调节局域和全球的气候,维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等功能。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4%,面积为230万平方千米。但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量砍伐树木,有的砍伐目的甚至是为了做成贺卡、筷子等损失大、收益少的低等物品对外销售,造成国内资源大量流失,水土情况也逐渐恶化,森林覆盖率大量减少。1949~1993年我国森林破坏面积为9173万ha成熟林,森林破坏的经济损失加上森林火灾损失约10亿元。

水是生命之源,维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循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然而,因工业用水、农化学用品等流入江河,使本来少之又少的水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工业、渔业、农业、旅游业等都造成严重的损失。据数据统计,1995年我国因缺水造成工业损失750亿元,渔业损失340.6亿元,农业损失206.6亿元,旅游业损失50.2亿元。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水资源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大气问题也逐渐为其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家的工业发展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环境的破坏使空气质量已经大不如以前。大气污染会引发哮喘等疾病,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酸雨也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20世纪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在西南地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就迅速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及四川盆地,现在我国的酸雨面积仍在逐渐扩大。酸雨使土壤酸化,产量降低,对建筑物和森林也有腐蚀作用。

固体废物的日益增多也成为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工业固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水体产生二次污染。1993年全国废弃物产量为6.2亿吨,占菜地52052公顷,经济损失33.2亿元。199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增加到10.2亿吨,经济损失68亿元。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到7.8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5亿吨,占产生总量的83.3%;乡镇工业产生量为1.3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3881万吨,其中乡镇工业排放量为272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0.2%。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15.5万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产生量为910.5万吨,占产生总量的89.7%。没有得到处理利用的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郊等地,累计堆存量达70亿吨。

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和经济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是环境的保障,对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但是,由于某些地区的目光短浅,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它们无情地掠夺资源以满足自己,使其生态价值的背离越来越大。以上的种种使环境和经济不是总能相互合作、良性发展,所以也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灾害。尽管经济和环境污染有密切的关系,但他们最终是可以协调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

我们提出和谐发展,就是要人与自然同发展,我国不能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应该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不应该分开。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会议指出: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

产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化学垃圾、核废料――各种各样的垃圾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使我们的生活质量降低,这与人类对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增长是相互矛盾的。难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定是一对矛盾体吗?鱼和熊掌一定不能兼得吗?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发展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许多发展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但环境与经济最终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在现今房地产业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房屋,人们已经越来越注意环境的质量。环境好的房屋会卖出更高的价钱,会更吸引人们的目光。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往往是环境好的城市,同时好的环境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来此投资,又促使了该地区更快的发展。

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公众反映比较普遍的国内、国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就包括“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可见环境保护问题对中国在国外的形象有重大的影响,这直接涉及到中国的对外经济。设想投资方与一个连自己国家环境都治理不好的低素质国家,贸易往来怎么会有保障呢?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经济是环境的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话,“竭泽而鱼,杀鸡取卵”,这个国家走的也不会太远,这不是一个良性、长久的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有的已经把其视为一种产业。我国的决策者应不断寻找经济与环境的结合点,借鉴他国的经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唯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从战略高度逐步实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的增长并没有窒息经济的增长,然而,与经济增长伴随的人口数量和人均需求的增长使环境资源日益稀缺成为现实,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增长和环境之间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矛盾。事实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是环境的保障,环境和经济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只要用辩证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它,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这种科学的方法就是坚持持续发展观。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同时面临着国内的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难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不能找到统一点吗?答案是否定的。许多发达国家就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在其快速增长的经济背后也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早,污染的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的也早。美国出台了《森林、牧场可更新资源规划法》、《濒危物种法》等多种法律来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我国现在也已经提出了绿色经济的口号,我们应该遵循这条经济和环保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都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了经济发展,许多国家以资源的初级转化为导向,走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而使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摆脱困境,我国要以此为鉴,加强对环境治理的力度,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预防优先,重视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各项污染的排量。提高科学技术,鼓励创造无污染的新型燃料与能源。建立并完善各项环境评价指标,对环境定期检测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面推行收费政策,加强对农村污染问题的防治。积极推行土地和水资源政策,重视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退耕还林,休牧还草,加快对荒山、荒地的改造。对动植物应予以保护,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在推动整个社会共同富裕,良性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