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第1篇

要下大功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农民能否完全达到小康,关键在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程度。要使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新的途径,就必须根据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农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要跳出农村本身来考虑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我们较多地注重从农村内部去解决,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这一思路,就需要把“三农”问题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用统筹的方法解决问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矛质较为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指出的是,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能遍地开花,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应该把重点放在现有的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乡镇,要把发展小城镇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城镇化建设中,还应注意弘扬改革精神,消除各种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建设、经营、管理城镇基础设施。

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众所周知,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为使农业能够尽快改变现状,更好地发展,应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保证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信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启动点是人的创造力,即永不枯竭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广大农民处于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富于创造精神,具有“天然”的致富冲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承包、乡镇企业、土地流转以及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是由农民群众创造的。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尊重、保护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第2篇

在第一个解释框架中,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目前的诸多问题(包括三农问题在内)都是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些制度没有同步建立起来造成的,因而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就是进行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而且也是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民主政治的配套改革。

同时,有三农学者认为,农民也是理性的,目前的农民一些行为方式在一些人看来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是一些体制环境造成的。这仍然说明,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体制建设是相当重要的,既要在经济或物质层面引进市场机制,也要在政治等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只是在原有的体制之上,装上市场这只“手”,是很难奏效的。也就是说,在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引进市场体制,必然引起不良的后果。

对此,有专家指出,不要把市场或市场体制理想化、简约化,要看到它的复杂一面,对这些复杂的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要注意到市场之内不同行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至少要注意到千百万农户、几万个乡村政府和集体企业与各种民营企业主三个主体的不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于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结构性影响作用。因此,有专家认为仅仅用市场不足、政府干预过多来解释当前的问题是不够的。同时,对于制度引进,要注意到是谁在引进,以及引进的制度本身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专家们不同意“引进制度”这个说法,认为制度这个游戏规则是在游戏的博弈之中自然形成的;同时,要注意到制度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关系和各种不同的力量进行具体的分析。当下的中国问题(包括三农问题在内),实质上是各种社会力量不平衡博弈的结果,单靠制度引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二个解释框架是“工业化-城市化”解释框架。有学者认为,三农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农民有八九亿之巨,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这种状况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不能分享工业化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他们的工资水准不足以支付城市住房的要求,难以在城市安家落户;同时,在我们国家又不允许以“贫民窟”这样低成本的居住方式来吸纳农民工进城定居。也就是说,在未来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城市化过程难以将农民快速地转变为市民,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小农式生产、生活模式将不会有大的改观,三农问题必然长期存在。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逻辑结果。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路径选择就是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然而,这个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缓慢的、于事无补的(前面的学者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而且它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所以这个路径选择是不恰当的;另一个路径选择是“工业反哺于农”,这也是一些学者的主张,但是,这个主张似乎有一厢情愿之嫌,因为它根本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工业资本必须“反哺”于“农”;(工业)资本本身不会基于“道义/道德”的要求来运行。所以,后一个路径选择在实际中也不见得有效果。

“工业化-城市化”的解释框架实质上是一种“二元”的解释框架,即“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关联分析(或“城”、“乡”、“工”、“农”之间各种组合分析)。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分析,是关于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分析范式。在这个分析范式中,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将三农问题归咎于“城”对“乡”的“剥夺”,或者直接归咎于这个二元社会结构本身,因而,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三农本身,而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不在三农之内,而在三农之外;“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我认为,这个观点本身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偏颇之处,对于它的偏颇一面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以免误导政策将解决问题之着力点仅仅放在三农问题的“外部”,误导研究者将研究的视野从三农本身移开。其实,三农问题的“外部化”和外部问题的“三农化”(内部化)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三农问题之复杂性远非上述简单对立分析框架所能解释的。

“跳出三农看三农”,一旦成为一个典范之见,就会沦为一句“政治正确”(苏力语)的口号,对于研究三农问题是相当有害的,因为其言下之意是三农本身没有必要再进行研究了,似乎在他那里三农问题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可是,有谁敢说他真正地了解了农业、了解了农民、了解了农村呢?三农问题是什么尚且都说不清,谈何解决之道呀!如果有谁把中国的三农问题弄清楚,我认为,得个诺贝尔奖是不成问题的。由此可见,阅读中国三农问题这本书,还需要同志们花大精力、共同花精力、花几代人的精力。

第三个解释框架是“近代化-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这个解释框架认为,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一个独特问题。近代以来,在各种现代化战略的号召下,我国展开了各式的近代化(现代化)事业(如新式教育、文化建设等)建设和各种现代化国家政权建设,这些现代化建设的成本基本上都是由农民承担着。落实到具体方面,这些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向农民收费、征税来解决它们的原始资本。正是基于这种收费、征税之需要,导致了基层社会“官”“民”的对立和“草根”社会“吏治”的劣化,从而加剧了中国农民问题的恶化和中国乡村社会的落后。

现代化的“下乡”,不仅导致了乡村社会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资本外流,也深刻破坏了保留在乡村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对乡村资本的贪婪“榨取”,一方面是对乡村文化的肆意“破坏”,一方面是基层吏治的空前窳败和政权的日益“内卷化”。这些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三农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另一个“副产品”。这就促使我们对于这个源自于西方特殊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更应当引起高度的警惕和反思。

中国社会无疑是要向前发展的,不发展就会落后并“挨打”;但是,发展与现代化之间不是一个数学式等号,现代化是发展的一种模式,除了现代化还有其他的发展道路。其实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以致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公式:“发展=现代化=西化”。这个公式本身,就匆忙地把中国社会简约化为与西方毫无二致的社会。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错误啊!

如果把中国社会看成一个与西方社会雷同(或迟早雷同)的社会,其逻辑就非常简单:只要引进西方的制度就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要引进就必须“全盘”引进。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政府愿意不愿意引进西方的制度。可是,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要走一条中国式道路!

对于中国三农问题之解决,必须从中国本土实际出发,探讨它的切实路径。这个探讨,需要建立一个真正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范式。

倡导中国三农研究的“主位意识”,首先必须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研究中国三农问题,或者说是进行“本土化”的中国三农研究。简单地说,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三农、解读中国三农、认识中国三农,从中国三农研究中国三农。研究的着眼点在中国的三农,研究的落脚点仍然是中国的三农。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农由来 发展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些问题的由来、现状如何,及其如何解决,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即是指农村、农民、农业问题。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逐渐感到财力不足,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全面推行分税制改革(国税与地税分开,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分成中较以前占更大比重),此项改革使地方尤其是乡镇财政日益空虚;同时,与城市经济发展得到国家大量投入支持相比,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投入太少,乡村落后的基本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得靠农民自己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便再次凸显。加上国企改革遇到巨大困难,亚洲金融风波接踵而至,工人大量下岗分流,城市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种种困难,酿造成了我们非常关注的“三农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归纳起来,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

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目前,我国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用机械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二是农业生态恶化,抗灾害能力差、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圈地之风肆虐,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等。

(二)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主要有:一是农产品品质较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农产品供给由过去长期、全面的短缺转为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虽然在产量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但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导致产品积压。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剩。我国的劳动力众多,剩余劳动力大都集中在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就业问题。从总体看,我国已经出现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的趋势。三是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

(三)农民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

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一是因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生产太多,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人口相对少,购买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太低;三是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乡镇企业有很多破产,劳动力转移困难,没有非农就业收入,农民增收陷入停滞。

从上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农的发展是艰难缓慢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农村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农业能否更好的进步、农民能否更好的安居乐业就在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何。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对策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究竟如何走出三农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权益和农业的发展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思路,不断拓展增收渠道。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充分挖掘农业的内部增收潜力。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在逐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方针,加强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引导和支持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向相对富裕的地区迁移;继续搞好科教扶贫和帮促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特别是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用好用活现有移民政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添措施,千方百计实现农村移民安稳致富。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方面尚投入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解决。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区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加快农村自来水化建设步伐。二是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乡镇公路改造工程,增大通车村的比例,提高村级公路通行能力。三是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各种项目建设,兴建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水利工程,搞好各项整治工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四是加强农网改造和农村水、电、通讯等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搞好天然林保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广泛推广农业机械,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家庭化、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化,提高农业劳动效益。

上面所列的是我国三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要切实解决我国农业落后、农村条件差、农民生活质量低的问题,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来。当然,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因为三农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农村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下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立群,李清.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4,18(8).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 三农问题 农业科技进步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44-01

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教育。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统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共享,人们的认知程度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当前,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1 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1.1 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产供销体制不顺畅是阻碍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对解决农业问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结构调整等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3 农民问题

现阶段农民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民问题,需要政府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建设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农民增收减负。

1.4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和举措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使他们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 合理配置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存在数量多、素质低、分布不平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等特点。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分析,由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向城市滚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过这种模型当中显然忽略了城市也存在着失业这一不可避免的问题。

实际表明,农业内部发展是可以消化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也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已经制订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培训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等,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要求较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因此,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将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3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近年来,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日益兴起。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基层农技推广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数量足、留得住、用得上而且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由政府出面统筹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各方面,实现社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区内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的作用,联合社区内基础教育和相应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部门发展社区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城市教育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联合办学。广泛利用社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办学,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坚持区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及时总结新经验,切实加强理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社区教育的体系,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 生永明.江苏省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杨立杰.如何发展农村社区教育[OL].中国吉林网,2010.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财政支出;优化结构;科教兴农;城乡发展

一、何谓“三农”问题及研究意义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和。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其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结构不协调,有着历史长远、负面影响严重、解决困难的矛盾。

中国农村人口约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中国“农业大国”的身份毋庸置疑。从微观讲,农民解决全国人民吃穿问题,农业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宏观方面,“三农”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辐射范围波及整个中国,甚至还会通过进出口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

二、农业在财政支出中的地位

聚焦“三农”,我们发现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改革不善,农民面临增收难、文化水平低的现状,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业问题的大头,所以,三大问题各有侧重点,增大了解决难度;自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经过多年探究,已将“三农”的根本问题总结为如何在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三农问题”又是息息相关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考虑。

通过研究,我国财政局在2007年至2012年间对农业生产的各项资金投入,具体有:农业生产支出、补贴支出、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支出以及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总支出在近几年中逐年上涨;农业生产指出、促进农村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等支出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补贴支出在前3年呈上扬趋势,第4年有所放缓,第5年又逐渐上涨;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始终在同一水平线(580亿元)上波动,变化不明显。

第二,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且降幅较大,由此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支出投入越来越多,导致基数越来越大,这是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三,根据表格数据可猜测,今后,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绝对额还会大幅增加。这充分表明了“三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总体可见,我国各级财政正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惠农惠民政策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大幅增收、农业现代化。

三、与美国农业相比

美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目共睹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维持农业收入稳定的财政支出每年就超过15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平均每年支出达650亿美元,占联邦支出的3%~4%。现在,美国平均每个农场拥有30多万美元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每个农业劳动者占其中的18.1万美元。

与美国、印度这样的世界农业大国相比,中国的农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农民经济来源单一,拉大了城乡差距;农业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现代化水平低。而用于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在投放环节监督不够严密、体系不够完善,使中央对“三农”的拨款大打折扣。

四 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一)发展转型与结构优化

尽管国内早已认识到,传统的耕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量,但转型一直不够深入。所以健全工农结合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扶持“三农”政策、着力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转型优化过程中,必须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等各个层次入手,最终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飞跃。

(二)发展劳务与拓宽收入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是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发展现状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引导农民参与第三产业,进入新行业;加大鼓励政策力度,增大钱物支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忘根本,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利用。

(三)科教兴农与政策扶持

将科技与教育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把农业生产引领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加速城镇一体化进程。同时,通过政府财政扶持,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土地、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

总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而财政支持是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促进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信乃诠,邓庆海.中国农情.北京:开明出版社,2002.1

[2]理查德.A.马斯格瑞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

[3]李果仁.国外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的经验及启示.中国乡村发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