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2005年,我国第一家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凭借其高效的运作方式、较为齐全的业务功能和优良的盈利能力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关注[1]。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金融发展长期滞后,三农问题中的融资缺口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引入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意愿最为迫切。自2008年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在新疆五家渠市发起成立国民村镇银行以来,新疆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不断加速。截止2014年末,新疆村镇银行的数量已达18家之多,营业网点基本覆盖了全疆主要城市和地区,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新疆村镇银行的经济辐射能力也稳步提升。此外,新疆村镇银行总注册资本金较成立之初增长2786%,增幅巨大。且各项存贷款余额的同比增幅均达到50%以上,而不良贷款率则低于0.5%,各项指标均呈现良性可持续增长趋势[2]。新疆村镇银行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渐在扶持县域经济和促进“三农”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资金渠道不畅、盲目追求盈利以及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新疆村镇的银行发展已出现发展模式与其建立的初衷相背离的现象[3]。鉴于此,本文将从这一大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村镇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新疆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新疆村镇银行支持“三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首先,从业务特点来看,村镇银行遵循新疆地广人稀,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人口集聚性差的客观现实,通过实施小额化、分散化的农户贷款模式,加大对农业农户的贷款供给,还针对小、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提供了具有“小额,分散,及时”特点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其中,石河子国民村镇银行面向“三农”推出的“兴业贷”、“兴农贷”、“阳光贷”等特色业务和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推出“益民贷”信贷产品,都主要用于解决生产及经营资金需求的综合性信贷产品。总体来看,新疆村镇银行支持“三农”的业务具有“短、易、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各地区村镇银行的覆盖范围有限。以建立最早的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为例,该行坐落于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下设六个部门,十一个分支机构,包含了一个中心营业部和十个支行。各支行网点大多数在中心市镇周边的一些农牧团场,覆盖范围较局限,市场占有率不高,不能完全满足“三农”金融服务的需求。
第二,涉农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经营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涉农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最低为73%,较好地履行了支持“三农”的职能,而自2011年以来涉农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不断下降,逐渐低于60%,与之相反的是,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新疆村镇银行发展模式与其建立初衷逐渐背离。
第三,业务类型与他行相似度高,缺乏创新性。新疆村镇银行专门面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推出了包括农户联保贷款、畜牧业贷款、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等多种业务,虽然业务种类众多,但大多都与其他行业务相似,业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三农”需求。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农村金融体系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农民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信贷风险过大、信贷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重要课题。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现状
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试点计划”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省第八(市)试点。执行功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的省级政府,已经从长期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考虑,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总资产4271600000000元。其中2500800000000元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11.6%),比上年增长47.9%,2005年底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高达76.8%,存款余额3542600000000元(占所有金融机构,13.8%)比2005年底增长了57.2%。所有者权益235300000000元,142300000000元以上,2005年年底。2006年底,数据还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86500000000元,其中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不包括在内。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接受贷款的个人或单位在款项到期时无力偿还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最终影响到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以本人工作所在地的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由股东的指派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任命。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中有监理会等机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对于各种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没有履行监督的智能。加上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体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信贷风险。
(2)信贷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信贷人员的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符合信贷体系和信贷市场的需求。其二,业务能力不够,难以快速有效地处理信贷问题。其三,职业精神缺失,思想不端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3)信贷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主要的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三农”。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例如,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是未知因素影响较大(气象灾害,人为因素),通常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四、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措施
1、树立内部人员信贷风险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首先需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信贷风险教育,树立信贷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把信贷风险防范贯彻到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建立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员选拔和管理机制
在信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稳定、规范、调整、精简、高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信贷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培养信贷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完善的信贷员选拔考核机制。在选拔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择优聘用。
3、提高信贷风险预估能力
提高信贷风险预警能力是有效防止信贷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对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评估其是否有足够的还贷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对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4、合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贷款问题,合理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防范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一方面信用社要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对担保人的实际财产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抵押物品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罚力度,在旧的不良贷款问题上要采取逐步化解的办法,在新的不良贷款问题上则要分析其成因,并勒令相关责任人追回。
5、推进农村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了农村信贷管理的趋势。建立统一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对信贷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农村信用社信贷问题的资料和信息传播到农民之中,使农民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高信贷还款的责任心。
结束语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说明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支持,保证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控制好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信用社完善经营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莱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苗山信用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科学;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32-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王福山(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哲学发展史研究;王菲(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将孩子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被交由父母的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 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给予了关注,然而,对其以静态角度关注的多,以动态的角度关注的少;物质因素罗列的多,精神因素则重视的不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建议片面性、单一性多,而系统性、可持续性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深层次的影响及解决的对策未得到应有重视和研究。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哲学的高度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本质的分析和概括,并对此提出系统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一、现实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成倍增长。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称,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多万。据悉,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选取。该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从2000年的2 000万人,发展到2008年则约5 8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交往少,心理沟通难以恢复。据相关调查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毋庸质疑,农村留守孩子家庭父母亲情教育环节的缺失,家庭父母子女之间交流沟通的匮乏和情感支持的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难以去除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早期剥夺”问题严重。“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心理,出现了孤独、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问题。调查发现,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的现象,人格发育不健全。有了烦恼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表现出情感自闭、性格怪僻等异常心理。其特征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女生比男生更突出。“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及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对孩子的“印刻现象”和“早期剥夺”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损伤、心理损害是肯定的,其健康心理恢复工作的难度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这种“剥夺”对孩子的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是许多父母始料未及,而且对社会关系、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有失规范。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在这个问题上,初中阶段男生表现尤为突出。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不自觉,日常行为叛逆,如不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到学校外面通宵不归,上网、看不健康的录像、赌博、拉帮结派等。一些品行恶劣的孩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农村“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能力丧失。“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在这个问题上,对小学生影响尤为明显。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深造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发展的空间也很小了。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社会经济及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素质问题,三农问题等深层次的因素导致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根源,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留守儿童”变化的趋势。
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收益差异、贫富差异越发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种以寻求经济收入,实现富裕的人口迁徙,使一些农村儿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必然产生农村“留守儿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还具有长期性、日趋严重性。
从家庭经济及文化角度讲,家庭的贫穷,维持家庭的生计成为农村劳动力首要选择,而家庭生活的质量,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则无暇顾及。由于文化的落后,家庭的文化、情商、德育等功能基本丧失。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分离,家庭中的亲情教育与交流也在不断地失去。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深层次的消极心理问题。这一问题或显或隐、或暂或久、或重或轻地存在着,它不仅具有长期性,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扩展性。
从三农问题角度讲,三农问题衍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故此 “留守儿童”的深层次心理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依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营造“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问题的建议或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既要有组织保证、科学管理、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生活保障社会化等“硬件”条件,又要认识和运用儿童心理科学,掌握儿童学习的最佳期,了解遗传因素及影响。这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一)建设“硬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组织,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留守儿童”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隶属关系及责任、权利、义务。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登记建档。以学校为主,社区为辅,对“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家长姓名及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归档管理。建立班主任、社区“留守儿童”组织负责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或在社区表现等情况。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给予更多关爱。积极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方面,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双亲轮管式、托管式、式、陪读式、辅导式等关爱模式。开展“大事”双亲家长、家长、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及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政府要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加强硬件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证在“留守儿童”监护方面,建成一批“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周末学校、“留守儿童”期末大学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以社会公益为主,辅之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学校学习、校外教育、心理健康、品格修养、生活托管、亲情呵护等问题。
2.“留守儿童”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将社会与家庭相结合协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制度化的系统解决办法。政府有必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组织协调机构,整合政府部门、社工团体、高校社会科学专业、自愿组织和民间力量等各种资源。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留守儿童” 心理现象、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功能丧失、父母对孩子监护缺位。故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定家庭职责,明确父母监护责任,在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有关父母对子女监护的条文,同时,强化父母对孩子监护的法律意识,并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父母对子女监护制度,社区对家庭的管理制度。
3.“留守儿童” 生活保障社会化。实现家庭经济功能社会化,“留守儿童”生活保障社会化。建立“留守儿童”基金,用于特殊需要照顾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护理、疾病治疗、学习辅导、必要的集体娱乐活动等。给儿童成长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软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系统性、可持续性
首先,熟悉并把握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提;其次,关注儿童学习最佳期,切莫错失教育良机;再次,关注“留守儿童”遗传因素对后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1-79.
[2] 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加剧“三农”矛盾。因此,在剖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农村环境问题加剧
“三农”矛盾的根源追溯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环保素养偏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过度开发现象严重。人们在资源需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规划不当,很容易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过度的砍伐、畜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迅速沙化,陷入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其中,“五滥”指的是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这些都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三是,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污染现象加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四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大都建有畜禽养殖基地,大部分养殖基地没有专门的牲畜排泄物处理系统,都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源遭受污染。同时,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也很薄弱,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都是随意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五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城区生活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就被运输到郊区或农村,随意倾倒或者就地掩埋,导致郊区农村地区遭受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许多乡村企业开始兴起,其中不乏很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2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
2.1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
经营传统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已然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现代农业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具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2.2控制乡村企业污染,加强污染防治
针对乡村企业的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乡村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其次,要强化中小企业环境监管,坚决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要因地制宜,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物质循环链、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等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源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第四,要加快乡村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第五,要扩大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编制,增加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布点。具体,可以采取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环保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进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兼职成为农村的环保人员,从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素质的环保人员,以加强污染的监管与控制。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针对农村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建立乡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环境综合整治意义,避免生硬的灌输,真正地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播放音频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维护环境整治成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传达给每一位群众。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督查、协调调度、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定期对乡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3结束语
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影响,阻碍农村进步的脚步,破坏农村的稳定和谐。而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从避免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形式、多途径有效控制农村企业污染、加强农村各项污染的治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财产,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马洪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69-71.
[2]李新阳.农村环境污染对三农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3(26):138-139.
关键词:低收入农户;融资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0-03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而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尤其是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关数据显示,自1998—2011年的14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只有2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而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增速更是低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增收难,低收入农户增收更难。在影响低收入农户增收诸多要素中,“融资难”是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低收入农户难以得到贷款融资,所以贫者益贫。因此,研究低收入农户融资状况、探索解决融资难的路径办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选取了位于冀中南地区的黑龙港流域(包括邢台、衡水市全部区域,邯郸、沧州部分区域,共50个县)清河县油坊镇为调查区域。该镇辖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2000人,耕地76318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该镇人均纯收入为6436元。邯郸、沧州、邢台、衡水四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66元、6540元、5814元、5355元。油坊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黑龙港流域属中等水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关资料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在油坊镇高、中、低三类水平中抽取三个人口规模相当的村,随机抽取各村的第3普查小区作为调查小区,采用等概率系统抽样方法,在每个普查小区内随机起点、等距抽取100户作为大样本,对抽中的300户大样本进行摸底调查,取得调查户家庭人口、收入等资料;根据调查资料,对抽中的300户大样本按人均收入划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收入农户5等份,选择高、中、低收入三组农户(共180家)作为小样本分发问卷,进行融资调查。
一、农村低收入农户融资现状
(一)农户收入分布情况。据统计,高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10337元,中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6037元,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3516元。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约占高收入的34%,约占中收入的58%。
(二)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在被调查的180户中有93户有融资需求,农户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高收入的有融资需求的占57%;低收入有融资需求的占47%,比高收入的低10个百分点。
(三)农户的融资规模及用途。据调查,一是高收入农户需求额度偏大,主要在3万元以上,占47%;低收入农户需求额度偏小,主要是3万元以下,2万元左右的占54%,1万元左右的占13%。二是高收入农户融资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其中用于流动资金占79%,用于更新设备占12%;低收入农户用于生活性融资的占48%(子女上学的占32%、建房买房的占14%),生产性融资中占52%(种植养殖的占36%,购买农机的占18%)。
(四)农户实际(成功)融资情况。在调查的样本中,有融资需求且融资成功的高、中、低收入农户共38户,分别是20户(融资80万元)、13户(融资25万元)、5户(融资8万元)。其中,高收入农户融资主要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少量来自民间借贷,分别占比75%、21%。低收入农户融资主要来自于亲友借贷,少量来自正规金融机构,分别占比63%、25%。
(五)农户融资实现方式。高收入农户融资主要是通过抵押贷款,占比达65%。低收入农户因没有抵押物,缺少担保,多数是从亲戚朋友融资,靠的是信用,占比达80%。
(六)农户融资偿还情况。高、中收入农户能按时还款的分别占95%、92%,延期还款的分别占5%、8%;低收入农户按时还款的占60%,延期还款的占20%,只有1户低收入农户最终不能还款。贷款出现违约时,高、中收入农户可以通过再融资或变卖资产方式,最终能够还款;而低收入农户可以通过再融资还款的占50%,无法可想的占50%。
(七)农户对融资状况的评价。高、中收入农户对融资现状满意的占45%以上,基本满意的占40%以上,而低收入农户对融资现状意见最大,不满意的占比达60%。
(八)农户对融资的愿望。高收入农户的主要愿望是放松贷款条件和增加银行网点,分别占比50%、41%。低收入农户的主要愿望是放松贷款条件和增加贷款品种,分别占比为79%、54%。(问卷可多选)
二、低收入农户融资特点
(一)融资需求相对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低收入农户融资需求逐年增大,但相对高收入农户而言,低收入农户无论是融资总量还是融资笔数都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低收入农户中的四分之一左右仍未脱贫,而其他低收入农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能力不强,其能够参与的经济活动较少,融资需求量偏少。融资需求的相对不足,间接阻碍了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导致低收入农户在增收致富上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存。
(二)融资规模较小。受经济条件和经济活动能力的限制,低收入农户的融资规模一般在3万元以下。生活性融资一般在1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子女上学;生产性融资一般在2万元左右,主要用于种植养殖,购买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农用车辆,低收入农户融资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使其资金需求规模相对较小。
(三)融资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房产不能流转、不得抵押,低收入农户能够用于金融机构抵押的生产资料、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受经济能力影响,第三方担保、农户联保等融资方式也很难实际形成,造成低收入农户在正规或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实现率很低,部分低收入农户只能向亲友借款满足资金需求。调查中还发现,低收入农户融资实现率最高的是向亲友借贷,但最希望的是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原因是由于借款人在人格、人情等精神层面,而不是经济因素的考量。
(四)履约还贷能力较差。在调查的样本中,高、中收入农户的还款履约率较高,基本能够全部履约,而低收入农户融资还款的履约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农户的贷款近一半用于生活方面,使贷款保值、增值效果差,产生不良几率高;另一方面,在低收入农户遇到风险后,贷款抵押物难以变现,而且没有能力再筹集还贷资金,最终导致低收入农户还款履约率相对较低。
(五)信贷品种相对较少。金融机构中适合低收入农户的信贷产品相对不足,虽然农行、农村信用社推出了“惠农卡”、“农户联保”、“小额贷款”等信贷业务,但门槛较高,取得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担保等条件,而低收入农户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很难满足相关贷款要求,信贷产品真正惠及低收入农户的很少。
(六)帮助低收入农户融资的机制缺失。一方面是政策性金融服务机制短缺,针对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性信贷、政策性担保缺乏。另一方面是针对低收入农户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尚不完善,由于低收入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其融资风险和难度较大。
三、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户融资困难问题。目前,我国新一轮扶贫工作重点是贫困地区,政策到位,效果显著。但非贫困地区仍有20%左右的农户属于低收入群体,这一群体的收入水平甚至低于贫困线,对这一群体很少有优惠政策普及,近于被边缘化。如何帮助这一农村弱势群体增收,不但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解决融资困难,就是抓住了这一群体致富增收的命脉,激活了致富增收的造血功能。而因为低收入农户融资困难的复杂性,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协调配合,积极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推动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建立覆盖低收入农户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降低担保抵押门槛,涉农贷款最大程度地向低收入农户倾斜。另一方面加快金融体系多元化建设。既要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作用,又要积极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典当行等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微型金融,逐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放宽涉农贷款抵押物范围。在农村地区,探索允许农民在一定条件下,以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物权作为贷款抵押物,使物权能够抵押、流转,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宅基地、住房、土地承包权是低收入农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能够盘活的资产,是能够与正规金融机构对接的仅有渠道,所以,适度流转对低收入农户融资贷款尤为重要。
(四)建立政策性担保中介机构。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专门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及各种咨询服务,在帮助贷款融资的同时,着眼素质,提高其融资知识和能力。
(五)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低收入农户抗风险能力差,应加大种养保险补贴,鼓励参保。同时,对低收入农户贷款,参照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贷款贴息政策,给予贷款贴息,鼓励贷款,增加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