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第1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络孕育下的电子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快以及受众广泛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信息,获取新闻,进行舆论监督。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地域交互性,网民能够实现自由的意见表达,通过这种自由化的意见表达渠道能够形成网络新闻舆论,从而对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公共管理;影响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从而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逐渐增长,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来影响公共决策的效果日益显著,其积极作用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但其中的不少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尤其要强化网络舆论对国家公共决策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①。

1.网络新闻舆论对信息传递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倘若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知识水平逐渐提升,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政府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②。首先,网络舆论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获取新闻资讯,这样的方式既快速又便捷,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务宣传的主力军,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

2.1网络新闻舆论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

网络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受到时间、版面以及播出时间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民众参与成本的风险,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情绪。然而,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人们时常将最深层的感受进行表现。尤其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网民的身份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容易出现部分网民受到心理操控而变得失去理智,网络内容低俗化以及情绪化问题则会暴露出来,容易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危及国家安全管理。

2.2部分不良信息会误导政府公共舆论的走向

通过网络开放自由的环境,人们能够自由发声,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受到人们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能力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导致所传播的信息发生质的变化。尤其对于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而言,他们在看到有煽动性言论的时候会出现跟风的现象,久而久之则会误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③。

2.3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权益侵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化和自由化,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有效延伸了公民的权利。然而,一般而言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需接受责任的制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强权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现代社会,关于网络谣言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和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以及现实的社会秩序。在网络时代,个人的隐私缺乏保障,部分网民或许会出于仇恨和报复之心而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行为严重损害了个人的权利。其实网络暴力犹如看不见的拳头,一方面给受害者带来了伤害,损害了其利益,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3.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3.1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新闻舆论的交互性原则,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当民众通过网络新闻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

3.3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样离不开监督的作用,而监督又离不开媒体的作用。媒体监督作为主要的公共舆论监督工具,大多数情境下主要反映政治以及精英媒体人士的意见。由于受到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影响,实施起来容易便捷,而社会大众在监督上存在着较多难以实现的地方,很难实现普通大众的看法和观点。基于这样的现状,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必须借助更加高效而有力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其中最为实用的重要方式。与大众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监督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它使得公众能够平等参与组织各项管理,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网络舆论获得良好形成。为此,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要善于利用好网络这一利器,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实事,从而不断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⑥

4.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网络新闻舆论影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面;其次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最后详细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周慰祖 单位: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注释:

①靳德涛.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

②杨永峰.网络公共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2,12:30-32.

③汪旻艳.网络舆论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④赵婷婷.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第2篇

一、传播技术与平衡报道呈“正相关”

传播技术是开展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是实施传播活动的物质条件,传播活动依存于传播技术,没有印刷技术、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就没有今天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传播活动的出现,也就没有人类传播活动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走向复杂、由缓慢走向快捷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演变过程。

在人类历史上,传播技术是随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传播技术是科学技术的“附属品”,是科学技术在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人类的传播技术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与此同时,新闻传播速度和距离上的纵横变化也是随传播技术的演进而发展的。我们应该承认:是传播技术带来了传播时间上的“提速”和传播空间上的“延展”,这是理论与实践都已证实了的毋庸置疑的科学论断。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传播学核心思想,这个科学论断的贡献是强调了传播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传播技术对于新闻传播平衡的正向影响关系。后来许多学者也正是根据传播技术的更迭与推进才将新闻传播的历史划分为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电子新闻和网络新闻等阶段。由此可见,“新闻传播依赖并仰仗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传播技术的革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1)当然对信息的平衡性传播影响也是深远的、基础性的。

我们看一下传播平衡的不断进步与传播技术纵向演进过程的正向相关性。人类早期传播是“零技术时代”,只是处于“开口说”和“用手写”这样小范围、超简单的人工传播状态,传播速度十分缓慢,送一封信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传播范围更是十分狭窄,仅限于生活环境的周边,空间再大一点就可能会失真,尽管文字传播能长久保存且也能突破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但主要“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2)百姓是无权享用的,况且用来刻字、写字的甲骨、竹简和纸张的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其传播基本上还是较为封闭,人们获取的信息除身边可见的真实外,其它均属“道听途说”或“一面之词”,这种情况下谈传播平衡简直就是奢望了。到了公元二世纪、七世纪和十一世纪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陆续出现和广泛流传,使得人类的传播拥有了报纸、书籍和杂志等纯大众性的印刷媒介,这种大众媒介的可复制、可批量生产的特性提升、扩大了“口说”和“手写”的传播速度和空间,于是就有了来自异域、异族和异样的多元化、多层化的信息,这时也就具有了追求和实现传播平衡的可能性,人类向平衡性传播迈进了一步。再到十九世纪30年代后,随着电报机、电话机、收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的信息时代,于是信息传输的时间越来越短、信息传输的距离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速度上的即时性和空间上的全球化,这种即时性和全球化传播最大限度和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信息的全面、公正和客观,从而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趋向于平衡或接衡。

由此可见,信息传播平衡性的增强和扩大是与传播技术的演进同步的,呈“正相关”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客观、公正与平衡的实现起到了物质保障的作用,其对人类传播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二、新传播技术对平衡报道的局限性

迄今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三次较大的传播技术演进过程,这三个过程或技术形态都有自己所对应的技术基础和承接信息的载体。印刷媒介传播对应的是以文字传播为手段的印刷术,其载体形式是报纸、书籍和杂志 ;电子媒介传播对应的是以电磁波传递为手段的电子技术,其载体形式是广播、电视和网络;数字媒介传播对应的是以数字编码程序为内核的计算机技术,其载体形式是音频网络、视频网络和多媒体兼容网络。这里所说的“新传播技术”,指的是现在正在经历着的尚未完全定型的数字媒介。

“新传播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时代每一种传播技术的出现都是相对前一个技术形式而言的,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是指一个绝对的、永恒的“新传播技术”。比如,印刷传播技术的“新”只是相对于原来的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的“零技术时代”而言,电子传播技术的“新”只是相对于印刷传播技术而言,而今天卫星通信、数字化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也只是相对于电子传播技术而言,它早晚也要被其他的新传播技术所代替,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的必然。

新传播技术的“递进式演变”在逐渐地拓展着传播渠道、扩大着时空范围,而宽阔、多元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宿源正是传播平衡的前提。由此可见,传播技术与传播平衡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即传播技术越新传播渠道越广、传播宿源越多,传播就越趋于平衡。因此,传播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播不断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过程,这已被人类的新闻传播史所充分证明。

应该说,信息传播的平衡性增强同传播技术的演进是与时俱进的、正向相关的,没有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没有今天快速、多向、客观、真实和平衡的报道。但我们也要看到,有了新传播技术的保障不一定就能实现传播平衡,因为传播技术与传播平衡之间虽然呈“正向相关”,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传播技术本身,而是操纵传播技术的人。按哲学的内外因原理分析,传播技术是影响传播平衡的外部因素,它只能为传播平衡提供一种可能,而真正的内因还是运用传播技术的人。按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的观点分析,“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3)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传播的失衡或平衡。毕竟,传播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最重要的是人如何控制和使用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传播技术的作用并不是决定了、促进了传播的平衡,而只是为传播的平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可以凭借的工具,一种可以施展的平台和可以依存的必要物质条件,但不是充分惟一的条件。所以,在传播平衡追求与实现的认识上,我们不能无限夸大传播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这里“技术决定论是绝对错误的”。套用一句俗话就是:传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传播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今天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但人类传播实践的失衡状态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在某些地区和领域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众所周知,美国的互联网传播是世界上公认最高的,它的技术领先程度和传播速度其他各国几乎无一能比,然而在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和传播中,其拥有的传播技术却显得十分渺小而无助,完全被它的霸权理念和利益需求等要素所支配和控制着,比如美国每年向世界公布多国人权报告而惟独回避不谈自己的人权问题,美国大肆搜集并传播中国的负面新闻而回避不谈我国的改革成就,美国有选择地报道有利于自己形象的伊拉克战况而回避不谈自己的侵略和血腥屠杀。应该说,这种严重的失衡报道与传播技术的好坏、强弱和高低没有关联,完全是美国政府以及媒体的人为结果,这个例子恰好雄辩地证明了新传播技术保证不了传播平衡追求的局限性。

三、“新传播技术决定论”溯源及其批判

实际上,“新传播技术决定论”并非是今天某些理论家的独创,早在20世纪中叶以来传播学者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梅罗维兹等先后对媒介技术与人类行为、社会文明和历史进程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媒介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媒介技术动因论”等思想。今天的“新传播技术决定论”毫无新意,只不过是对上述思想的再次翻版、简单套用和错误延续,试图抹煞传播信息的重要性和传播主体的能动性。

最先提出“媒介决定论”的是麦克卢汉的导师英尼斯,英尼斯将媒介看成是人的思维的延伸,他以“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概念来阐释媒介对各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广泛影响以及媒介在人类文明产生中的重要运用。(4)

麦克卢汉继承了导师的“媒介决定论”的重要思想,1964年在他出版的传播学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即讯息”传播观,认为“媒介形式的变革导致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行为发生变革,乃至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革”。(5)应该说,这是对他的导师英尼斯观点的一种扩展和深化,进一步强化了媒介在人类行为、社会文明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麦克卢汉这一超前的传播观一度引起了传播学界的震惊和争论,他的标新立异观点和神秘主义色彩遭到了人们的批判和指责,其思想随着他的去世也销声匿迹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卫星电视和网络传播作用的日益凸现,“媒介决定论”者们似乎重新发现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作为理论论据的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和更广泛意义上的引申,人们再次拾起并以此观照、论证“地球村”预言的应验和海湾战争“卫星电信技术对时空的瓦解”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麦克卢汉理论的偏颇和致命缺欠,即“过分强调和夸大媒介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导性和能动性 , 忽略了媒介内容即信息的重要性,这就必然要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6)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兹在继承麦克卢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就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其代表作《空间感的失落: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对社会历史进程作出了一种媒介技术动因论的解释”,“将传播技术及其变迁视为社会变迁的动因”。(7)梅罗维兹看到了媒介技术在社会变迁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他对媒介技术的片面夸大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要素的极大忽视充分暴露了该理论的致命缺欠。

梅罗维兹的“媒介技术动因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不堪一击的,因为他忽视了“媒介技术的发展本身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的产物”(8)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他在论述电子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与当代社会变迁的关系时,未能充分认识到经济因素对于各种电子计算机技术使用的制约作用,这反映了他思维的肤浅和片面,其实在电脑技术和电脑联网技术已有很大突破的今天,许多关于网络用户的调查都已表明,“经济收入和网络服务收费标准是制约个人是否成为网络用户以及上网后使用网络的频率的重要因素。”(9)由此可见,媒介技术并不是社会发展真正的、最终的推动力量,充其量其影响只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表面的、易识的推动要素。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新传播技术也一样不能成为改变失衡报道的决定要素或力量,这已被不同时期的传播实践所充分证明,因此若把改变失衡报道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新传播技术那只能是“痴心妄想”,最后也只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我们已经被告知:“依靠新传播技术改变失衡报道”此路不通,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决报道失衡的科学对策和有效方法呢?笔者认为有下面三种主要途径:

首先是消除政治偏见。政治偏见是导致报道失衡的最主要原因,这在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尤为突出。对美国媒体来说,要改变长期以来的报道失衡现状,必须抛开多年来一直盛行的“政治上正确性”原则,必须突破报道中要使用“精神运动”而不可使用“”、要使用“被中国占领的”而不可使用“自治区”等类似自觉遵守的,特别要避免100%正面或100%负面的“一边倒”的情形的出现。(10)

其次是摆脱经济制约。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经常处于经济驱动与专业追求的博弈之中,是要“生存与发展”还是要“责任与道德”?这是新闻报道经常面临的艰难而尴尬的抉择。2001年1月美国电视媒体NBC屈从母公司通用电器的经济压力和制约,放弃了对其飞机引擎质量问题的曝光和披露,这是典型的反面案例。在这方面半岛电视台是最成功的典范,它在面临大财团采取制裁、纷纷撤走广告额、濒临“饿死”的情况下仍坚持客观、平衡报道,尤其是对每年供养它上亿元办台资金的卡塔尔政府存在问题也毫不放过,这种纯专业精神的追求实在难能可贵。

最后是缩短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往往也是导致报道失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文化地位和重要性影响着传播平衡,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在全世界文化中处于主流状态,因此在国际传播及舆论中就处于优势和强势,而以巴勒斯坦为首的阿拉伯文化目前在全世界文化中处于边缘地带,因此其在国际传播和舆论中就处于劣势和弱势。另一方面种族、地域的特点也影响着传播平衡,如对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美国和英国朝“有利”自己的方向报道,因而严重失衡,半岛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最为客观和平衡。所以,要实现报道平衡,要打破民族、地域、风俗的界限,要本着“”“海纳百川”的原则,努力消除“己利”和“功利”的杂念,以国际化和专业化视角来观察问题,这样也可能就会趋向平衡和客观。

注释:

(1)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第35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30页、第1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1版

(4)(5)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编:《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第44页、第43页,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6)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13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7)(8)(9)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141页、第14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第3篇

在信息化时代,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即便是处于极度边缘的社会成员,也无法自外于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只有寄身于城邦之中,才能获得文明人的特质。离开城邦而能生存者,非神即兽。马克思更是断言。人即使不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是天生的社会动物。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靠信息传播这个黏合剂联系起来的。没有信息传播,就没有群体社会。在这个意义上,传播与社会可以说是同生共存的。传播的发展不仅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而且是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传播媒介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主渠道,本身可以视为人体机能的延伸,不同性质的媒介标志着人类自身感官及信息处理的不同水平。石器时代与计算机时代人类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传播及信息处理手段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眼界和思维能力的巨大反差。

如今,人类早已历经口头传播时代、手书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而进入了网络时代。人类活动的舞台亦由古代的村庄、部落、民族国家,逐步延展到全球社会。在全球化时代,作为国际交往主体的国家,其实与口头传播、印刷传播时代生活在村落社会中的个人一样,其生存与发展,不仅严重地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换,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仰仗着媒介及其传播的发展水平。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国家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国家的缩小。个人的心理结构、道德意识与国家制度是完全吻合的。现在的国际社会。国家与国家既相互依赖、互通有无。又在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诸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国家与国家的综合角力中,媒介及其传播活动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它虽然不如军事战场那样火暴血腥,但绝对值得人们关注。

作为国际社会的主体。国家主导的对外宣传活动,是当今国际交往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对外传播,可以弘扬国家的文化,展现国家的风貌,说明国家的意志,表达国家基本的利益诉求,从而在国际社会树立国家的整体形象,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这种对外传播活动的影响力,相对于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武力炫耀,更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接纳。如果说经济和武力所代表的是国家的硬实力,那么文化精神和对外宣传所代表的就是国家的软实力。在后冷战时代,软实力比起硬实力来其影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把支持或推进对外宣传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

近代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被动开放、逐步融人世界的过程。在不断被动挨打、丧权辱国的历程中,晚清政府以及后来的民国政府在综合国力不济的情况下,为了延续国脉,也曾利用各种手段向国际社会呼吁,甚至希望通过合纵连横之术,摆脱列强的欺凌。但是,单纯的对外传播行为,无法弥补硬实力的缺失。所谓弱国无外交,乃是政治社会的基本法则。我们虽然不乐意,但是必须接受。直到1949年10月1日,后。中国的对外宣传才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硬实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唱响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存在,并且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直至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

在热点四起、烽烟不断的国际社会,大国必须承担起大国的责任,才能树立大国的形象、大国的风范。与此相应,大国的国民也要具备大国的心态,这种心态应该是文明的、开放的、平等的,怀抱着对人类命运的强烈责任,和对于弱者的深切同情。大国形象、大国心态绝对不能是以霸权与实力为基础的力量展示,更不能是无视公平、正义的傲慢表现。大国的基础当然在于其雄厚的综合国力,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主要不是基于霸道和实力,而应该是其深厚的文化魅力、理性的说服和道义上的感召。

在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我们怎样才能够流畅无碍地传播中国的声音,怎样才能让各国人民全面地理解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民间的声音,怎样才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层魅力,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接纳中华文化,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生存的国际环境。关系到中国未来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和平和世界的安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外宣传与传播的研究,梳理中国对外宣传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对外宣传的战略与策略,为中国对外宣传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是近年来研究中国对外宣传史的力作。该书作者习少颖博士,在新闻传播领域,是少有的理论学养与实践经验兼具的青年学者。

对1949-1966年这段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外宣传史的研究,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而言,有不少难以言说的特殊困难。因为对外宣传与政治直接相关。许多问题涉及敏感区域,或者在政治上早有定论,在学术上难以逾越;许多重要事件的档案迄未公开,一些健在的“活档案”(当事人)也三缄其口。所以选择这样的课题,要有一定的学术勇气。习少颖以此作为她博士论文的选题,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辛劳。她根据多年来从业经验,利用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的知识积累和研究方法,认真地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去粗取精,数易其稿,终有所成。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为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力争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论文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语言基础能力;涉外交际能力

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便满足21世纪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1 调整教育理念,树立人人有才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是这样界定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由于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素质也随之越来越差。面对高职学生的现状,教师应不断调整教育理念,端正心态,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现代人才观的核心理念。“人人有才”是一个事实,即人人都潜在巨大的才能有待开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原则,加强课堂考勤,督促他们尽量能按时上课,适当地放慢进度,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听懂、学会。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笔者采取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的方式,使他们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注意课下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及心理动态,给予他们及时的支持、帮助和疏导。

人才不可无德,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与“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笔者天天观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法制频道的道德观察等节目,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捕捉新闻事件和道德话题,切实保证自己跟上时代的同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和课下交流传递给学生。教书育人,高职教师育人这一责任尤为重大。教书同时要适时地进行育人教育。比如教学单词AIDS,笔者就此给学生介绍有关艾滋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如何善待艾滋病患者等有关信息,并播放一个校园大学生不幸患上艾滋病并报复校友的案件,一共用时10分钟左右,但效果非常好。笔者把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或父母不知或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播放案例,让学生认识、了解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及对大学生的危害,这堂课使学生受益匪浅,甚至终身受益,或许可以避免一个大学生或几个家庭的灾难的降临。校园谈恋爱风行,由英语教师用10分钟向学生传播他们急需的艾滋病知识,使学生会进行自我保护,比多学几个单词重要得多。教书育人,先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应时刻恪守,让学生尽快成为德才兼备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 改革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学生专业兴趣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力争突出并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笔者坚持做到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课前认真备课,一丝不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查字典、书籍资料等,仔细研究推敲,或向他人学习,做到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否则决不进入课堂。

笔者还根据授课班的专业特点,对他们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例如,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高级化工类技工,与外国人口语交际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们可能阅读外国资料,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笔者把应用化工专业的阅读技能作为教学重点目标,每单元进行三四篇文章的阅读训练,在阅读文章中教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如查读(scanning)、略读(brief reading)、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寻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理解信号词(signal words)、使用引索(indexes)等,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提高。

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与外国人口语交流的几率大,笔者把听说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上课前进行10分钟的free talk,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胜地、风土人情、土特产品,或所在省市及国家乃至世界的一些旅游胜地,效果非常好。口语表达训练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上台讲演英语,进行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使他们更大胆、更自信地开口讲英语,为将来做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热情讨论,不仅锻炼了口语、听力,而且分享了许多课外信息。课前10分钟free talk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课本知识,反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期末考试取得很好的成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全校近万人都开设同一门大学英语课程,使用同一个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于是向学院科研处提交科研课题《客观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调研究高职高专生的专业、兴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市场预测等,重新定位英语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改革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课程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的催化作用,高职英语教学如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职业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胆改革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可以进行删减、补充、顺序调整等。这种灵活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教师不要因教材束缚了手脚,应该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用其所需。职业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下降,有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有的甚至放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提供一种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学习内容对其今后的作用、意义,它会影响到其学习的速度、精力的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对教学手段(medium)、课堂组织(classroom organization)、学生角色(learnerroles)、练习活动(activity)、语言技能(skills)、教学主题(topic)、教学重点(focus)等尽可能地做到丰富多样。为了有效地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兴趣,笔者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录音、录像机、电视、电脑、投影仪)来呈现教学内容,给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重点,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全班讨论、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变换角色,保持新鲜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笔者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英美文化的差异,适时适量地传播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如不了解目标语文化,要学好目标语便是不可能的;相反,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门语言。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从“iciba.com”“ebigear.com”“flvcd.com”等网站上下载文件,向学生适时播放新闻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幽默的环境中感受英美文化的特点,培养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有效地交际的能力。

例如,听到表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是不同的,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一般表示受之有愧。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妇女很高兴,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穿好几年了,我在中国国内买的。”同等情况下,美国人一般说:“I am glad, thank you.”

又如,五羊(Five Rams)是广东生产的一种自行车品牌,取名为“五羊”,因为“五羊”代表着吉利,因此广州也叫“羊城”。根据传说,在古代有5个仙女骑着五羊为广州人送来5种谷类,并为广州的农作物带来祝福。然而在向国外推销这种自行车时,“五羊”被译为Five Rams,而Ram在说英语的西方文化中的含义为:1)撞、锤、锤夯;2)猛撞、撞击;3)塞、压迫;等等。原有的表示吉利的“五羊”,在英语文化中给人以不愉快的联想,产品的销量可想而知。

4 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检测教学中的不足,适时调整教学

笔者在教学中每教完一个单元都对学生进行测试,编题注重试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衡量的局限性,尽可能做到将其局限性的影响降至最小,并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其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反复多次测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紧迫性、自信心和成就感。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音乐的传播;民族声乐;网络发展;机遇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中,我们的祖先们留下了各种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是这些遗产中最为珍贵的财富。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多种类别的艺术共同构成的,其中主要有戏曲演唱、民歌演唱和曲艺说唱,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别,如新歌剧演唱、新民歌演唱等,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声乐。下面我们将通过几方面來认识网络音乐传播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关系。

一、音乐传播的方式

每一种音乐都离不开音乐的传播,音乐作为我们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一种精神象征,有着自己的传播特点,其传播方式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发生改变。音乐主要是通过记录声音和音乐符号的形式来对客体进行传播,音乐的传播方式和媒介各不相同。音乐的传播不仅能让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融合和交流,而且能让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我们的祖先正是借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才让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流传至今的,在音乐的传播史上,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依靠口头传播音乐语言的产生,在人类历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口头传播是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个起始阶段,远古时代的口头传播,因为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还有各地区文化传承的不同,使得口头传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口头传播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和议论,广泛流传的民谣、说唱,和田边地头的传闻等,音乐就是在这个时候慢慢传播开来。口头传播是音乐传播的原始形态,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在头脑中记住对方的发音,通过记住不同的音乐,通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把音乐信息表达出来,可以说,在网络传播时代的今天,口头传播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不仅可以用来传播音乐,还可以用来进行新闻、演讲、谈判等。(二)依靠媒介传播音乐我国历史上最开始的媒介传播是乐谱传播,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记谱方法。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2、3、5、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随后又产生了简谱、五线谱等,其中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上,用不同的音符來记录下音乐的方法。在五线谱中,那些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空间有不同的叫法,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线、第二线一直到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对于乐谱来说,它能够把音乐的音长和音高记录下来,把流动的音乐保存下来。随后,以唱片形式的音乐传播开始出现,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出蜡筒留声机,因此爱迪生也被叫作留声事业的鼻祖。随后在1887年德国科学家伯利纳发明了圆盘式唱片和留声机,从此为世界留声事业开创了新纪元。唱片渐渐传入中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唱片公司共约60余家,在中国发行了将近10亿张唱片,这些唱片有200多种类型,并且留下了我们人类历史上十分珍贵的影像。由此可见,唱片的产生是对音乐传播方式的重大改进。最后是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代的音乐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使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时刻和我们的朋友分享一些好听的音乐和各种音乐资料,并且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十分方便和快捷。通过互联网传播音乐是十分快速的,因为互联网传播不容易受到条件的控制,所以音乐创作者可以自由创作,音乐爱好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实现了远距离传播和共享。网络的产生为音乐赋予了虚拟的现实能力。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在我国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民族音乐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它以我国的历史发展为基础,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好的民族声乐作品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历史悠久,很多优秀的作品至今都深得人们喜爱,民族声乐艺术从传统的自然流传阶段向着专业人员整理阶段过渡,同时也将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让声乐艺术更加耐人寻味,声乐艺术的进化过程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时期新背景,我国的声乐艺术深受重视,声乐艺术正在推陈出新,不断进行补充和改进,同时也受到人民大众追捧和喜爱,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依靠网络音乐传播大力发展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本身易传播、易被群众接受,如果能够很好的与网络音乐传播系统衔接,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声乐,那么民族声乐将会响应时展的号召,以更好的姿态活跃在音乐领域中。计算机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音乐是一种时间和传播的艺术,而音乐和计算机的结合使得网络音乐迅速发展起来。因为多了网络音乐这一种传播方式,音乐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这让我们的音乐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计算机和网络这个特殊传播载体,为许多音乐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新的音乐形式的诞生和传播成为可能,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大力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做到勇于尝试和创新。在传统的播放形式中,欣赏音乐是贵族的象征,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进行音乐欣赏,只有出身高贵的贵族才有权利欣赏音乐,因此人们欣赏音乐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管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如果在不同地方就无法欣赏到。同时场地的空间的局限性也决定了欣赏音乐与贫苦大众无缘,这也是阻碍音乐发展的一个原因。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民族声乐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要推陈出新,在原始的基础加以改进,在创作的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民族乐器,如古筝、扬琴等。其次,国家要重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出一些专业化的新型民族音乐创作团队。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不能用那种狭隘的的眼光看艺术,要用一种开放的观点来看待民族声乐,只要是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健康的民族声乐作品,都可以进行积极的推广。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国外音乐艺术中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编曲方式,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作品。我们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决然不同,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些不同也使得各国歌唱艺术各具特点。民族声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学习西方文明來巩固和发扬我们的艺术传统。通过音乐相融与音乐创造,让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在音乐舞台上大放光彩。四、结语网络音乐传播的兴起丰富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为民族声乐艺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随着以往封闭的观念和创作思维被打破,多元化的音乐将会代替旧音乐,全新的音乐形式也将应运而生。一个成功的民族声乐艺术,它将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科学的技术方法和产生出特别强烈的时代气息。民族声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也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民族声乐独具特色,它和那些民歌、戏曲是不同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吸取了传统演唱的特点,融合了西欧美声演唱的有点,形成了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并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我们应该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合理使用网络传播,在网络空间里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

参考文献:

[1]戴燕.期刊编辑技术与现代文化传播[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01).

[2]杨立军.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闽都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年画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