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61-0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融入到体验式阅读教学,发挥学生们的特长,激发对学习的激情,让他们体验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用此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深入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话题已经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但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却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很明显的改进,学生也失去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逐渐养成以旁观者的身份听老师讲解、得答案的习惯,在思维上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甚至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凡事在于自己,学习也是自己的事,不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学生要提高自我主体意识,在学习中激发兴趣并实践才是最关键的。学生的自我主体与认知客体是由体验式阅读教学构建的,它是将主体已有的经验与新知连接在一起,让他们感悟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情感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文本多么复杂、枯燥、乏味,主体都能够体现出文本的精美语句,只要学生的自我学习主体意识强,自己的审美观也会随之提高。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学生的主体意识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唤醒学生对主题的认知。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参与、真正实践才能创新。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如果没有体验,人就容易迷失自我,就会找不到学习方向,也就不会有创造发生。

二、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步骤

体验式阅读教学展开的过程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步骤。教师在设计体验式阅读教学步骤的方案时应以学生的体验过程为根本。首先要了解学生体验的过程。总的来说,体验的生成由三个过程组成:一是要感知文本,学生在学习文本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以及结合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去看课本,从而直接体验对客观事物的初步了解;二是确立形象,文本需要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整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主动地把文本联想到其他事物或将大脑学习中的诸多相关观念和表面现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感受自己绚丽的世界,丰富情感知识,活跃思维,思维创造性也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升华意义,想完全参与到主体体验之中就必须调动起自己的情绪、想象、联想,从而产生情感的升华、价值观也就能够提升。当然,这三个阶段只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流程,并不具备固定意义。

三、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探究性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水平已取得一定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探究性阅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注重循序渐进。不同的阶段对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不同要求,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自由阅读进行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乐于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需要引导学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他人交流想法与感受;

第三阶段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揣摩文章大意,体会其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

第四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阅读课文方面的问题,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解答问题。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念

(一)在阅读中由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结点进行探究

探究,始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时,教师要注意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结点展开探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二)在学习兴趣与阅读内容的联结点上进行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发展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果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则很难达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没有阅读兴趣关系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在阅读存在争论的问题上进行探究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析同一个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答案可能是存在差异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乐趣,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四)在阅读课文与生活的联结点上进行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不能将教师的观点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营造充满智慧而又平等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三、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方面

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要遵循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推荐阅读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要保证阅读内容的思想健康向上,语言规范,能激励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推荐不同的阅读内容;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阐明阅读的目的、方法与要求,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指导,对学生所作的阅读笔记进行指导;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阅读情况。

(二)学生阅读方面

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定的步骤。阅读步骤是否科学正确影响阅读的效果与效率。阅读步骤可以大体分为以下方面:浏览阅读内容的目录,对需要阅读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了解;对每一个章节中起过渡作用的文字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思考作指导;通读整篇文章,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复述、概括,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对阅读的课文进行复习,掌握阅读内容。

(三)评价机制方面

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否很好地实施,能否达到探究性阅读的目标,与是否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密不可分。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设计如下:班级内部分组学习,对每个小组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同小组间进行相互评价;小组内部成员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统一作出评价。

(四)课外教学合作方面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语文社团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交流空间,让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拓宽知识面。

(五)阅读积累与总结方面

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总结班级学习小组的阅读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承担好教书育人的使命。另外,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

四、结语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最高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可以独立进行阅读学习的人。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对策。所以,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阅读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并注意探究性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发现并改正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努力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祝囡.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18).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3篇

1.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往以教授专家的研究作为蓝本的,以探索教育规律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以科学主义为主要研究范式的教科研,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距离甚远,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异化。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师幼共同成长为首要目标。

2.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绘本是孩子“人生第一本书”。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

3.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进课堂却还是近几年的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不到位,绘本阅读教学也曾陷入种种困境之中,这也吸引了更过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借着前人的经验,在绘本阅读的切身体验中,也引发了我们对绘本阅读的教学的一系列思考,激发了我们对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学习的热情,关于优化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我们通过探索优化绘本阅读教学途径、挖掘绘本中与孩子相关的多元价值来优化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渐渐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4.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的世界,我们将寻找适合幼儿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探索优化的阅读指导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以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这种方式,在平时的学科教研组活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寻求理论向实践转移的有效途径,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进行实际操作,让老师们在“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使得实践性知识不断丰富,实践智慧不断提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而达到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1.绘本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宜性。

2.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适宜性。

3.绘本阅读教学环境创设的适宜性。

4.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5.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评价的策略。

四、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7月

五、研究对象语言领域组成员及其所任课班级的幼儿

六、研究方法

1.课例研究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课例撰写和分析记录,研究在绘本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和事例,从问题中反思研究,将课例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为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广泛收集资料,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3.行动研究法:将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相结合。教师在研究中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提高研究的质量。

七、主要参加者

八、研究措施与步骤

(一)研究措施。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明确研究目标。明确课例、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等相关理论,了解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逐步理清思路,探索绘本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运用,对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有较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2.语言领域组绘本教学优秀课例的设计、研究、剖析。在课例研究中,基于真实情景进行“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帮助教师将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在行动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体现“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再跟进”。“三个阶段”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独立自主教案的原行为阶段;同伴在集体备课时进行探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同伴研课成果的新设计阶段;邀请专家进行听课后指点,再次升华教学理念的新行为阶段。连接三个阶段活动的是两轮有引领的合作反思:(l) 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教师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2) 专家和同伴的评课反思;反思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这样的流程多次往复,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3.以教学案例(录像)为切入点,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全面的剖析,寻找活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达到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目的。

(二)研究步骤。

1.启动准备阶段(2010年10月)。主要任务是拟定课题计划,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研究者自身专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为后续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梳理和总结过去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经验、了解本园绘本阅读开展现状,以优化课堂策略作为绘本阅读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2)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成立课题组,并确定以语言领域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及子课题研究内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讨论制订课题计划。

(3)广泛查阅、收集有关早期阅读、绘本阅读、课例研究、优化绘本阅读策略的文献资料,制作索引目录,把查阅的有关资料提供“菜单式”理论学习目录,供语言领域组的成员互相参考学习。

(4)做好前期的问卷调查。

2.实践研究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5月)。本阶段是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组织实施课题计划,收集来自实践点的反馈信息,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备课、说课、观察反思,开展“跟进式课例研究”、“优质课评选”“绘本阅读教学案例剖析”“中心问题交流会”等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断探索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各阶段研究目标,讨论开展研究的形式。

(2)开展“优化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查活动。

(3)开展绘本阅读相关研究活动。如:课例研讨、中心问题交流会、教学案例研讨、优质课评选、片段教学等活动。

(4)搜集典型材料,整理、撰写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课题研究案例及课题论文专辑等。

(5)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和交流。

3.梳理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1)整理、总结、展示绘本阅读课题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总结。

九、预期成果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篇阅读 阅读兴趣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50

一、简要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编写英语课文都是不可避免的。语篇材料既是英语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也就是对课文的处理过程。一方面来说,语篇既是语言知识输入的来源,也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来说,英语阅读理解是各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而且占分比例较大,这是考查对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1. 分析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

整体理解、内容和意义是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所以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在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重点并不是语言形式,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尽管讲解语言知识仍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是在上下文中讲解语言知识,是在篇章中开展的。在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以及提高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是最重要的目的。

2.语篇阅读教学的要求

要想使阅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注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所设计与实施的活动,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等会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的要求和步骤

[JP+2]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对篇章进行整体理解,也就是说,教学应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整体场景中开展,理解整体内容。语篇阅读教学会针对课文内容展开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活动或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训练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训练要做到准确,循序渐进,难度适中。语言训练,重点在于语言内容,对语言知识进行适当的解释,

特别是影响到课文理解的长而且难的复合句要做适当的讲解。语篇阅读教学以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为前提,学生运用已学语言知识浏览课文并且寻找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然后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主旨大意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一个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目的和立场,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等。

在平常的英语课文教学中,语篇阅读教学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一) prereading:运用各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prereading这一部分。通过这个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学习中来;并且这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这样,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所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题材包括日常生活、经济、文化、科技、人物传记等等方面,体裁形式多样,例如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提问、展示图片、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猜测文章内容、教授相关词汇、听相关材料导入到课文等等。此外,还可以采用事先布置任务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求学生在分享信息时要尽量用英语表达。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练习了口语,又让他们熟悉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迫不及待地去学习课文,把自己已知的信息和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尽管英语阅读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导入方法。判断一个好方法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主动想学。

(二) whilereading:运用略读和细读对文章进行分层次理解

1.略读(skimming)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忽略一些非重点信息,快速找到关键信息;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逐词逐句地读,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快速扫描。在英语考试中做阅读理解题的事实细节题时,这种略读法非常实用。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笔者的做法是在阅读课文前先提出问题,例如要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阅读时要求学生不要指读、重读等,这样容易使获得的信息很难整合,提醒学生不能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而是要通过上下文、构词法或者语法等猜测词义。经常提醒学生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通常是主题句,文章的首段往往点明主题,而文章的末段通常是全文的总结和归纳。

2.细读(closereading)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长而难的复合句以及一些重要段落要采用细读法。通过深入细致的阅读,能让学生更深入领会课文各段的主旨大意,每个自然段之间的主要关系,以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如此练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概括等能力。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寻找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所提出来的问题,限时训练对英语高考答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答完试题。

此外,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所提供的事实进行推理判断,切忌根据自己主观想法进行随意判断,要以课文提供的数字、时间、地点等事实和关键词作为推理判断的依据;而且,还要根据文字的表层信息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切忌以偏概全;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线索或关键词。

(三)postreading:讲解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精讲

精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单词、词组,长而且难的复合句和语法等进行集中讲解,并做适当的拓展和小结。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应当适当地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比如一些长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句子成分,并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强化与巩固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范文第5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前有许多不足之处,中学生在阅读教学当中很多都是被动的地位,教学效果很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理念上普遍存着认识上的不足,对于素质教育的涵义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都是在敷衍了事、走形式,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个性的特点和阅读的心理为基础,可很大一部分教师这一点做的都不是很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目标并不明确,给予中学生的知识非常繁杂,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阅读形成反感的心理。语文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与激励功能发挥出来,不能够及时的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也导致了初中的阅读教学效果非常低。

2.过于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步骤

过于程式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步骤,是阅读教学当中的顽症。很多语文教师都将文章内容分析的过于琐碎,还会将分析出的最终结论用板书的形式让学生们加强记忆。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的能力以及分析的能力都没有考虑到,完全是单纯的让学生形成记忆应付考试。而学生大多都在死记或硬背,对于文章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从内心深处的理解。这种过于单调的阅读教学过程,学生根本感觉不到什么乐趣,学习只是非常枯燥的解题和背诵。

3.阅读教学的手段过于形式化

伴随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对PPT课件的制作非常热衷,备课的过程也就是PPT制作的过程。当然,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让课堂丰富多彩,学生也比较容易消化知识和理解知识,可备课的工作如果过于简化,一味地追赶潮流去应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发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为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才是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化教学的工作,教学当中一味地对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进行应用,则很可能会成为教师偷懒的一种手段。

完全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课堂上,黑板变成了大屏幕,而板书则被鼠标代替,课堂的教学气氛相对缺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特别是教师制作的PPT课件背景夸张、丰富,学生会对过度对背景进行关注,对画面以外的东西有所遐想,图像背景的吸引力比较文章阅读本身的吸引力要大的多,这样会使学生对课件当中的图片或是话语记忆特别深刻,但对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与知识点缺乏深刻的印象。而作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并没有使学生对于文学学习当中的想象力给予启发,形式化较强的这种教学手段,对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4.阅读教学的教案过于艺术化

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教案的编排与撰写过分的关注,而教学的工作也成为他们展示个人想象力的舞台。对阅读教案进行编写时,他们会将自己作为学生,将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进行设计,还会给出他们认为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全部记住。他们用教参与自身教学的经验将学生的思想统一起来,从而忽略了培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课堂上中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课堂教学中,任何情况都会出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会根据教师的教案问题来提问。因此,编写教案一定要合乎情理,不能够追求所说的完美和艺术。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在对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并解决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使语文的成绩普遍提高。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才能够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1.努力激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都要明白,只有学习的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前提。要想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把课文当中的内容编撰成小品或剧本,提高中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中学生自导自演,而教师则负责学生对角色的性格与特点进行引导和把握,引导学生在表演当中怎样将人物的语气与神态展示出来,使表演变得生动而传神。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深刻的体会到文章当中蕴涵的魅力,对于学生理解文章非常重要。

2.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并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总结难度较大的问题,将学生分配成组,并在小组内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最后再由小组当中派出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回答,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成果。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将课堂上个人答题时的紧张感消除。而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对于出现困难的小组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3.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字、词和句的积累

文章,是由字、词和句共同构成,学生的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要想提高,必须要先理解字、词和句。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时期累积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也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章当中都会有中心段落和中心句子,让学生通过这些词和句子的理解来对中心段和中心句进行分析,这样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也会明了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使阅读教学的工作事半功倍。

4.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