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常州,节水型,载体建设
§1、常州市水资源状况和节水状况
·1.1、常州市水资源状况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辖金坛、溧阳二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其中河湖库塘水域面积8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9.5%;北邻长江,京杭大运河由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常州市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约占五成,工业用水约占四成,其余为生活用水。
常州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据2010年9月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129个监测断面中Ⅱ类水占6.2%,Ⅲ类水占9.3%,Ⅳ类水占19.4%,Ⅴ类水占33.3%,劣Ⅴ类水占31.8%。可见,常州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较为严峻,而深井水在2000年江苏省人大通过《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后已被禁止开采。无论从节约水资源还是从减少污水排放的角度看,加强节水型载体建设已迫在眉睫,具体来说就是进行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节水型高校的建设。由于常州市8所高校均已完成省级节水型高校创建,本文略去节水型高校建设内容。
·1.2、常州市节水状况
一、常州市农业节水状况
常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89mm左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传统的粗施型农业灌溉方式,使农田内大量水、肥、农药、土壤流失到水体,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农业面污染源的问题。
常州市在农业节水方面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注重节水灌溉综合治理;二是大力推广节水防渗渠道建设及其配套设施;三是重点引导农民采用水稻浅湿灌溉技术促进农业节水;四是在有条件的灌区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措施。
二、常州市工业节水状况
a)、明确水权、严格水资源管理,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办法促进节约用水。
b)、加强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建立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工业企业有用水报表体系,为节水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c)、以水平衡测试工作为先行,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目前,常州市已有43家企业获得“江苏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d)、通过狠抓节水项目、奖励节水先进等举措挖掘企业节水潜力,提高企业节水指标。以企业自筹、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实施节水技改能有效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1984年至2010年,市区累计完成节水技改项目建设740项,形成年节水能力4.13亿立方米。至2009年底,常州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已降至125立方米/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上升到80%。
三、常州市生活节水状况
常州市生活节水工作主要以节水知识宣传及节水器具推广为主。
在历次节水调查问卷统计后我们发现:常州市目前已有75%左右的人开始重视水资源问题,常州地区家庭平均用水约每月8吨,节水方式主要为使用节水器具和废水回用,市民普遍对参与节水活动有较高的热情。
在节水器具推广方面,主要涉及节水型龙头、智能IC卡淋浴器、红外感应节水器等用户普遍反映较好的节水器具。
§2、常州市节水型载体创建情况分析
·2.1、节水型灌区
常州市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用于农田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8,由于常州基本没有大、中型灌区,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以建设U型防渗渠为主开展节水工作,并推广水稻浅湿灌溉高产节水新技术。在有经济实力的灌区及对一些蔬菜、林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喷微灌与低压管道灌溉等先进、高效的灌溉方式。目前常州已建的节水工程中约有75%为衬砌渠道工程,其他为喷微灌、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常州市计划开展少量省级节水型灌区建设。
·2.2、节水型企业(单位)
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能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常州市的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一直在扎实稳定地开展,除通过节水宣传、目标考核、节水技改项目补助、节水经验交流等手段从面上提高工业用水指标外,还通过对企业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优先考虑对用水大户进行水量平衡测试,分析企业用水薄弱环节,指导企业从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挖掘企业节水潜力,对在水量平衡测试中涌现出来的节水先进企业进行节水型企业创建。
·2.3、节水型社区
常州市在节水型器具的推广、针对社区居民的节水宣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09年有2个社区创建成省级节水型社区,2010年涌现出5个社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居民节水意识普遍提高,硬件设施及节水管理工作都得到加强。
·3.1、节水型灌区
一、节水技术层次不够高、计量体系有待完善
常州市灌溉节水工程以衬砌渠道灌溉为主,喷微灌工程等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水质处理方便、便于控制、计量灵活等优点的灌溉工程所占比例较小。此外,灌区普遍还没有建立起用水计量到末端、精确到方的计量体系,有的灌区就形成了吃大锅水模式,用水粗放。
二、农业节水投入机制较缺乏
农业节水工作推广带有很大的公益性,近年来常州市农业节水投入虽有一定增加,但还存在用短期经济效益的眼光对待农业节水的问题,对农业节水的投入依然不足,还没有形成激励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投资机制。
三、建议措施
实行计量到供水末端、按方收费的方式,制订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激励机制,让灌区专管机构及用水户利益与节约用水联系起来,促进节水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农业节水投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满足高效、优质经济作物的需求,大力推广和发展喷微灌与低压管道灌溉工程、推广薄膜覆盖等减少田间水分蒸发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3.2、节水型企业(单位)
一、企业改制后的节水工作需要扶持加强
随着企业体制转变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前的许多国有性质用水大户转变为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过去长期的节水工作组织联系方式被打破。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在精简人员后往往对节水工作不重视,要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节水就是增效,从而重视企业在节水器具、制度、人员配备、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节水工作不脱节。
二、用水分级计量及管理工作较为薄弱
许多企业只注重一级计量,忽略了二、三级计量在用水管理中的作用。在水平衡测试及创建工作中,分级计量是基础工作,积累了这方面的数据才能对企业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用水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措施
为防止企业改制后节水管理工作脱节,政府节水管理部门有必要以用水计划、定额管理为纽带,维持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宣传并帮助企业做好水平衡测试、节水技改等各项节水工作,扩大节水型企业创建面。同时鼓励企业完善二、三级计量设施、对分级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节水管理中抓效益。
·3.3、节水型社区
一、老小区节水型器具改造较难推进
在节水型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往往发现,通过社区管理人员的宣传发动,居民节水意识普遍提高,但面广量大的老小区节水型器具改造难度较大,需要政府更大的资金投入。
二、建议措施
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同时可以用更为灵活的手段与节水型器具生产、销售商进行协调,以产品的倾向性大量推广改造来弥补节水型器具的销售让利,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加快节水型社区创建活动进程。
关键词: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75-02
宁波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据计算,宁波市水资源总量7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加上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由于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不够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5,,节水潛力巨大,因此农业发展走节水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宁波市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全市农业用水状况。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作物(种植业)灌溉用水、林业(茶、桑、果等)用水、畜牧业(猪牛羊及家禽等)用水。农作物灌溉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除了天然降水还不能够满足正常需要而进行补给的灌溉用水量。其大小不仅受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作物种类、土壤种类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是用水大户。1980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02亿立方米,占全市年用水总量13.96亿立方米的86%,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推广,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社会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占总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工业用水量、城乡生活用水量却快速增长,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限制了农业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这也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之路。
2.全市节水灌溉设施现状。目前,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3.7亿立方米(含河道),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69.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3%;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77.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61.1%。各县(市)区在低产田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了管道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用节水阀门、泵站节能改造、排水降渍、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0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2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87.6万亩,低压管灌面积5.7万亩,喷微灌面积23.4万亩。
3.全市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应用模式。(1)节水灌溉工程性技术。渠道防渗。其糙率小、流速快,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输水管道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虽一次性投入较高,但综合经济性能仍优于明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以均匀地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喷微灌累计受益面积已达到23.4万亩。微灌。微灌是比喷灌更省水的灌水技术,到2006年末,全市喷微灌设施累计受益面积已达10万亩。(2)节水灌溉非工程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简单说就是“薄灌水,常露田”。这种方法,使水稻田有一半时间湿润而无水层,使水稻根系既有水分,又有氧气,促进水稻生长,并在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8年开始,全市进行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不同,形成水种湿管、直播湿管和旱种旱管三种方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入21世纪,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宁波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推广高效新型种植模式,把大面积高耗水农作物退出种植结构。而以蔬菜、瓜果、豆类等耗水较少、高效经济作物取代。早、晚稻由1990年的448.1万亩稳定调减到目前的180万亩左右。而耗水量较少的经济作物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节水增收明显。
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基础研究滞后。高效农业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宁波市过去对单项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较多,对农业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欠缺,难以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特别是至今缺少适合宁波市特点的规范标准、衡量和度量节水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虽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几种农业节水的模式,并在前几年进行了试验,但面对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尚难提出全面规范的技术标准,导致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节水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2.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力度不足。目前,节水推广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助外,农户自己要负担三分之一,负担较重。近几年宁波市虽然非常重视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由于投入不足,一些灌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制约喷微灌发展,先进灌溉设施建设速度偏慢。宁波市以往建设的农业节水工程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与效益农业、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先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为缺乏,现有喷、滴灌等高效、先进节水设施灌溉面积仅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比例还不高,全市尚有近40%的农田由大量农户分散经营,面积小而不成片,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相互制约,喷微灌推广使用面临较大困难。
4.推进高效农业节水政策不完善。各地对农业节水的配套扶持政策研究不够,如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农业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如何用经济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政府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哪些保护扶持政策,以及对粗放用水应实施怎样的约束机制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发展。
三、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推广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农业生产节水、增产、增收为总目标,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建立健全节水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及高效用水管理体系。各地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建设一批区域性农田水利示范镇(乡)和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以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行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1)针对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要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配套、更新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加快高效节水设施灌溉工程建设,以高新节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喷、微灌等工程建设,把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提升传统农业档次,适应节水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来抓,因地制宜发展露地固定喷灌、露地(设施)滴灌、露地(设施)微喷灌、设施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工程建设。(3)大力推广农艺、生物节水技术,以高效、高产、节水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积极调整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及配套技术,探索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技术,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
3.研究制定扶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或实行低息、无息、贴息贷款金融政策和经济补贴,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农田节水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计划,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4.开展高效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高农业节水科技含量。科技创新是高效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科技创新,要认真总结宁波市和国内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试验与推广,为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研究、生产符合宁波市农业节水实际需要的技术、产品,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5.建立完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随着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对其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原则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建立专管与用水户组织相结合的水管理队伍,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9
2.李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实,2007(1)
关键词:农业节水 保障体系 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节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节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严重滞后。关键是没有建立适应现行农业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体系。发展农业节水不仅是技术问题,更主要是管理体制和政策问题,涉及用水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水价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创新和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必须从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制约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农业节水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由于以往对农业节水发展战略和客观规律研究不够,在指导和推动农业节水工作中存在着主观性、盲目性。有些地方不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片面强调单项技术,盲目追求“先进技术”,造成一些节水工程高投入、低效益。有些地方对水资源状况不清,对上下游的关系研究不够,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及高耗水作物,造成过量引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制定的一些农业节水发展规划,由于没能很好地与当地的水资源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相协调,往往难以落实。
2.管理体制不适应
①水资源管理不统一。我国《水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造成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地表水与地下水、取水与排水、清水与脏水的管理不统一,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处于上游及靠近河流的地区无节制的引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甚至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在下游和距河流较远的地区,由于河水供不应求而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许多灌区,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没能实行统一管理,不同水源的水价政策不协调,致使能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井渠结合方式长期难以推开。
②灌区管理体制不适应。目前我国灌区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事业型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权不清。主管部门与灌区及用水者的职责模糊,灌区及用水者只管用不管修,致使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更不能保值增值。二是经营不能自主、经费不能自给。灌区管理单位对灌区工程建设和水量调度缺乏自主权,行政干预较多。目前灌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水费,由于水价普遍低于成本,多数灌区入不敷出,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灌区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主管部门对灌区用水定额与节水指标没有考核。许多灌区为了增加水费收入而设法鼓励农民多用水。四是灌区管理机构臃肿,增加了灌区负担。五是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起来。
3.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政策不合理
①投入严重不足。80年代以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在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中灌溉工程的比重也在不断减小,由50年代的30%降到1994年的10%。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地方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和农民投劳均大幅减少。1999年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投资,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整治。据统计,“九五”前3年,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总投资约250亿元,其中,国家基建投资10亿元,地方财政投资60亿元,中央安排专项贷款53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3.16亿元),群众自筹127亿元。也就说,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总投资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占30%,农民自筹和贷款占70%。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广大农民的收入还很低,难以承担全面推进农业节水的投资需求。
②投资政策不合理。从目前国家水利投资政策看,只有电站、大坝和堤防工程能立上项,节水灌溉工程难以立项。1997年国务院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江大河重点工程的维护和建设。从现行的农田水利投资政策看,国家只投资输水量在1m3/s以上的干、支渠道,其他小型渠道及田间工程由地方配套建设。由于国家投资与地方配套及农民投劳没有形成一体化管理,地方配套资金和农民投劳往往不落实,致使许多灌区形成了“半拉子工程”,国家投资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此外,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用机井投资很少,主要靠农民投资,致使一些可以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也不能实行。
4.水价低,水价政策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业水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水价过低。我国现行的供水成本计算只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折旧费和运行管理费,没有考虑利润、水资源费等,定价明显偏低。而且目前大部分灌区实行的水价还普遍低于供水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每亩次多灌水100m3也不过3~5元钱,而相应的节水投资大大超过多交的水费,如何能够调动农民节水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收费政策不统一,不利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喝“大锅水”问题普遍存在。由于灌区渠系控制及量水设施不配套,不能实行按方收费,普遍实行按面积计收水费。这种水费计收办法不仅不能限制农民多用水,反而使农民产生少灌水吃亏的想法。
5.技术体系不健全,节水灌溉设备不配套
由于多年来科研单位研究开发方向分散、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以及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整体来看,我国农业节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原有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农业节水技术普及和推广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产品数量基本满足需求。但由于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装备及产品质量比较差,没有形成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据1999年水利部质检中心对全国16个省(市)35家企业(50种产品)的随机抽检结果,产品不合格率为40%左右,说明国产节水灌溉产品质量问题十分突出。
二、对策和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①农业节水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并与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并充分考虑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节水的需求。
②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水及城市污水等的开发与利用。实行以供定需的方针,以水定产业结构,以水定经济布局,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量水而行。
③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④根据我国农业实行的实际,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农业节水为龙头适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①在区域上,以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为重点。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和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严重短缺。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措施。
②在地区和种植结构上,以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大田作物面积大、投入产出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农民难以自筹资金建设节水工程。
③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这些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用水量大,节水潜力大。
④在技术上,以普及推广适用型节水技术为主,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为辅。继续普及和推广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大力推广改进地面灌溉新技术;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积极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
3.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
①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国家应将农业节水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贫困地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应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为主。
②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主要资金来源有: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小农水事业费、中央和地方收缴的水利建设基金提取一定比例、水资源费和水费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的补偿资金等。同时建议开辟新的资金渠道:一是目前城市生活和工业年用水量约1600亿m3,已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9%,应从计收的水费中提取或附加一定比例用于农业节水;二是未来新增的供水量主要是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可从每年新增收的水费中提取或附加一定比例用于农业节水。
③我国加入WTO后国家对农副产品的市场补贴将大幅度减少,建议国家将这种补贴转为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预算中应明确用于农业节水的投资比例,并逐年有所增加。建议国家采取税收、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资农业节水。
④国家农贷资金要优先安排农业节水投资,提高贴息标准,延长还款年限,研究制定适合不同贷款对象的担保、抵押及还贷办法。
⑤农业节水工程可采取“以奖代补”和“先干后补”等方式,调动乡村和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继续实行“以工代赈”、“投劳折资”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农民以各种形式投入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⑥实行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与建设的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工程性质,合理确定国家、地方和农民的投资比例。对不同来源的资金和投劳实行“捆绑式”管理和使用,实现从骨干工程到田间工程的整体规划,统一实施,防止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民投劳不落实造成的“半拉子工程”。
4.以节水为核心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①明晰产权,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确产权。拥有产权的政府部门可将灌区改造成国家控股公司,聘请企业法人,用企业管理方式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
②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灌区实行以节水为主的多指标考核。如考核完成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节水指标、工程维修管理等,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探索对灌区投资及经济管理的新方法,以解决目前灌区靠多卖水增加收入的问题。
③积极引入世界银行推荐的灌溉公司管理模式。灌区作为农业供水批发商负责支渠以上建筑物的管理和维护。经民主选举成立的用水者协会可作为灌区用水的零售商,按政府定价把水售给用户,收取水费,并承担斗、农渠及田间工程的管理、维修,对节水大户给予奖励。
④井灌区实行县级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或成立灌溉公司。由县水务局统一管理全县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统一发放地下水开采许可证,总体控制机井布局和开采量。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和技术服务,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村级管理组织。也可成立县、乡、村灌溉服务公司,在县统一管理下实行有偿灌溉服务,协商定价,政府规定最高限价。
5.改革水价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①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成本,扣除因管理单位机构臃肿导致的成本增加,逐步实施成本加微利的定价原则。
②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科学核定农业用水定额,作为农户基本使用水权。在定额范围内实行基本水价,超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
③对一些经济收入低或供水成本过高、暂时难以按成本收费的地区,可采取提价与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供水成本与价格倒挂问题,并逐步把水费补贴转移到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补贴上。
④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快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尽快扭转喝“大锅水”的平均主义现象。
6.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①全面落实国务院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的农业节水科技行动,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与设备。
②增加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加大对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大学与企业的一体化,产研结合,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尽快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③实施国家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工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在资金和政策上择优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④研究制定科学的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不同地区水土资源条件,科学制定农业灌溉定额和农业节水指标体系,集成配套农业节水技术,积极示范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⑤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积极稳妥地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动农民、企业参加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7.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①加强对农业节水的领导和部门协调。建议国务院建立全国农业节水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农业节水重大问题,水利部负责日常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计划、财政、农业、科技、林业、气象、环境、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农业节水工作。
②实行国家、流域和地区水资源统一管理。明确各流域机构与地方水务局的关系和职责,实现水资源从上游到下游、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引水水源到排水出口,从水量到水质、从农业用水到城镇和工业用水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
③建立严格的农业用水与节水管理制度。农业用水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要在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明确各地区农业用水总量和灌溉用水定额两套控制指标,作为管理农业用水的基本依据。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大流域用水总量分配,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分配的指标,逐级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制定本地区灌溉用水定额。各地区和用水户要在用水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节约的水允许有偿转让。国家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分配利用和地下水开采状况的监察、审计。
④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监测。在地下水超采区(尤其是华北地区),要限制机井密度和单井抽水量,尤其要控制对深层地下水开采。同时采取雨洪利用、井渠结合等措施有计划地回补地下水。
⑤建立健全大型农业节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制度。成立由投资、投劳的各方代表参加的工程管理委员会。大、中型农业节水工程应实行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和财务审计制。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
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节水灌溉工程,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优先选用国家法定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建立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8.加快农业节水法规建设
①尽快制定《农业节水法》,将推广农业节水的原则和要求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实施业节水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大中型灌区的性质和法律地位,确立水费制定的原则与计收方法,明确农业节水管理体制及节约水资源转让等经济法律问题。
②尽快制定《农业节水工作条例》和《农业节水管理办法》,使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论文关键词】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效果;广东省
为贯彻中央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农业用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国家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开展300个节水灌溉重点县的建设,探索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在全国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高标准高效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了总结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水利部在全国开展了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调查评价工作。
广东省在实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安排下达广东省32宗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广东省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调查评价工作,通过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现场调查与资料汇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发展节水灌溉的建议。
1广东省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概况
32个项目省级批复建设总投资为11 077.29万元,建设总面积13 789 hm2,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1 210 hm2,低压管灌面积327 hm2,喷灌面积1 371 hm2,微灌面积816 hm2,其他节水灌溉面积65 hm2。
示范项目主要以增加农业灌溉技术科技含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设“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实现流域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确保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广东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市、县均成立了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中央投资、省财政投资、市配套资金、县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组成。
“九五”和“十五”期间共安排了32个项目,除吴川市吴阳镇海山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等6个项目未开工外,其余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完成率达81.25%,完成投资8 974.39万元。
2示范影响评价
示范项目建设对广东省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灌溉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逐步把示范区的经验向全省推广。建设高标准的节水灌溉工程后,可利用有限的水源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和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依据广东省农业生产条件,渠道防渗是行之有效而且投资较省的节水灌溉形式,适合在全省推广。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等比较适合灌溉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及水资源缺乏的地方。如云浮市2宗示范项目主要以渠道防渗和低压微灌技术为主,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加大渠道流速,减少渗漏,提高灌区用水保证率,并且便于日常管理养护。低压微灌技术采用“肥水合一”,灌溉用水直接送至果树,对山坡果树特别有用,既节约用水,又对果树生长十分有利,也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通过示范节水项目建设,对完善投资模式,多渠道、多层次拉动各方面加大节水灌溉投入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健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有促进作用,项目建设管理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有利于工程建设达到快捷、质优的效果,保证节水工程质量,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农田灌溉用水因目前农村税费改革,水费难以收取。为了保证节水灌溉系统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行,必须落实有关收费措施。通过对示范项目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更能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小型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管护水平,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但总的来说,作用与影响仍较小。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使项目区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传统农业作物减少,一些优质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较以前大幅增加,为该区农业结构调整树立了榜样,特别是喷灌、滴灌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农业向高效、集约化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增添了一条新路子。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不但使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节水灌溉的好处,而且激发了他们投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促进了人们用水观念的更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观念不断增强。节水示范项目的建成,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农村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和讲科学的热潮。
通过10年来示范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节水工程以当地自然、经济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多种形式节水灌溉技术和发展模式,并为适应高新节水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促进节水技术的更新发展,达到节水模式、效益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节水工程受益面积13 004 hm2,建成的示范项目受益面积保持程度达97.12%,较常规灌溉年节水480万m3,增地1 250 hm2,项目区年增收1 5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节水灌溉、节水增效的目的。
3经验和教训
“九五”和“十五”期间,通过大力开展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广东省节水灌溉建设效果十分显著,下面就节水增效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节水项目要顺利实施,地方政府重视是重要保障,也是做好节水灌溉工作的必要条件。必须争取多渠道投入,努力调动受益单位、受益群众参与节水项目的建设。广东省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正确科学地选择适合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发挥了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基建程序,项目建设管理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实行履约保证金、缺陷保修金等制度措施,减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管理上,按“谁受益,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采用国家和村级水利管理协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用水户参与管理,以加大村级水利管理协会的建设。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从示范项目的建设实施及几年来工程的运行管护的实践效果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盲目申报项目,经济相对落后,灌溉设施老化、落后,许多基础设施需要重新建设,而地方自筹资金能力低下,因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项目的开展。此外,有些地方在选择实施地点时,考虑不周到,影响项目的开展。另外,工程建成后对其维护和管养的问题比较突出。
4问题
(1)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节水、节能、节地、增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比较明显,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因种种客观原因,节水灌区规划起点不高,造成节水技术及部分工程标准偏低,加速了工程更新换代,造成一定的浪费。社会办水利的意识比较薄弱,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不够完善。继续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灌区内水利工程的管理。
(2)由于广东省许多地方经济欠发达,财政比较困难,自筹能力有限,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这也是广东省一些地方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
(3)广东省有些灌区自建成运行使用至今已达四五十年,已超出了使用寿命,渠系建筑严重老化、损毁,导致其功能严重下降,有的甚至全部报废,但是用水与供水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要求灌区提供更多、更优质、更稳定的水源,而灌区的功能正逐年下降,这必然导致供需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4)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当前农村体制改革。项目现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建立起来的,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误以为灌溉水费也和农业税一样被免除,造成灌溉水费无法收取,工程无法良性运行。
(5)目前广东省许多灌区仍未有用水户参与工程管护。
5建议
(1)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对建设项目的确定,应结合当前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2)建议国家继续加大节水灌溉的支持力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尤其对地方财政困难的山区和贫困地区,要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倾斜和帮助[1]。节水灌溉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改善环境、减轻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等,应由社会(政府)来承担相应的投入,国家要提高项目建设的资金补助标准。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多方集资、吸纳社会和企业经济投入节水项目建设[2-3]。
(3)必须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促进工程良性运作和效益发挥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水管单位改革进度,建立适应现在农村改革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行,发挥工程效益。
(4)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制,落实机构配备精干人员,层层落实制度,使每个项目有开工、有使用、有效益、有验收,确保项目顺利完成[4]。
(5)通过示范区良好效益的影响,辐射非项目区,使农民节水灌溉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带动地方节水灌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推动区域经济乃至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农民致富的目的-中 国。
农业节水技术是促进粮食增产、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农业发展经验已证明,如以色列的农业发展事实,国内的如黑龙江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试点县甘南、杜蒙的情况和陕西、新疆的经历等,据相关资料表明,世界上粮食增产中25%归功于扩大耕地面积,75%归功于提高单产[1]。虽然单产的提高是综合措施的结果,但灌溉却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就必须节约灌溉用水,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根据经济增长与要素关系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和人才等各要素的投入,一项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也是如此,因此,要加大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但在财政有限、农户个体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加大金融支持,辅以保险进行技术推广中的风险转嫁。
1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及金融与保险支持情况
1.1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
1.1.1农业节水技术
根据中国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众多的农业节水技术中,适宜在中国推广应用的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地面灌水技术、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雨水利用技术、农业节水增产配套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及农业节水管理技术等九大技术;在具体的应用点中,对其中的技术又进行了细分,如微喷灌技术又分为滴灌和涌泉灌等[2,5]。
1.1.2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
(1)所取得的成绩。中国是农业灌溉大国,也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水情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之路。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水利部的领导和指挥下,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重点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因地制宜推广了先进的实用节水技术,大力推进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心建立了有利于促进节水的管理制度和社会机制,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6,7]。
特别是1996年以来所开展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能够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1.3×1010kg,形成近1.4×1010m3的年节水能力,从而实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灌溉用水量一升一降的令人高兴的成就。目前,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2.45×106hm2,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30年前的0.35提高到现在的0.48。实现了在连续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了有效灌溉面积8×105hm2,粮食产量提高了近50%。因此可以说,中国能用占全球约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粮食问题,特别是2004年以来粮食能保持连续6年增产,农业节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存在的不足。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业节水目前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农业用水是中国用水第一大户,占总用水量的62%左右,主要消耗于灌溉用水,而中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单方水生产的粮食也只有1kg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只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41.8%,并且相当多的为较低水平,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国渠道输水损失占整个灌溉用水损失的80%以上。同时,用水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传统、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灌溉用水量普遍偏高,全国平均实际灌溉用水量高达6750~7500m3/hm2,超过实际需水量的1倍,有的地区高达2倍以上[8]。现实表明,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之,在灌溉用水总量总体上只能维持现有水平情况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走内涵为主的节水增产之路,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和保险保障[9]。
1.2金融与保险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支持情况
1.2.1金融支持情况
在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金融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1)涉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增设网点或进入空白地区,这对农场、乡镇的农业发展特别是投资较大的节水农业设施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涉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贷款数量不断增长。以2009年为例,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信贷增长,有效扩大了信贷投放。到2009年9月末,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8.7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2%,同比增长29.1%,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2009年新增涉农贷款2万亿元,占同期新增各项贷款的21.4%,在节水技术推广试点地区,金融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不低于上述比例,这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3)涉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从贷款结构来看,近几年,长期贷款,如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增长较快,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节水示范点黑龙江省甘南县等地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96年开始,在节水技术推广初期,县里规定农行、农发行支农贷款全部专项用于发展节水灌溉,农民生产性贷款由农村信用社解决,在前5年,用于发展节水灌溉的贷款就达5800多万元,这极大地促进当地的抗旱,甘南的节水灌溉做法多次获得水利部和国家的认可和推广。
1.2.2保险支农情况
(1)涉农保险范围在扩大。在国家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积极开展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粮油棉作物、大宗畜牧品种、天然橡胶、渔业和森林保险试点,农保范围逐渐扩大。
(2)涉农保障程度在加深。2009年农业保险赔款较2008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2009年1至11月,农业保险支付赔款90.2亿元,同比增长59.7%。约1970万户次的灾农得到保险补偿,及时恢复生产。保险支农的上述现状,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未见明显的保障作用。
2金融与保险在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金融存在问题
(1)金融体系不完善。目前金融体系,正如前文分析所示,虽然表面上形成了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这一体系仅仅是概念性的、表面上的完善,实际上所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职能,影响了农业节水抗旱技术推广,进而迟滞了农村经济增长,这从近期的云南等地旱情就能看出[10]。
(2)银财的配套措施不力。涉农信贷尤其是节水抗旱贷款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对于这类贷款应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辅之保险措施保障,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近几年的发展事实表明,“三农”发展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但这二者配合不力,保险的明确保障更是没有,因此,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还有很大缺口,农村金融市场还面临资金流失和供需失衡的状况。
(3)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当前涉农金融有两大特点,一是繁、二是慢。繁就是贷款环节繁琐,在农场、农村涉农金融机构为降低贷款风险,采取5户联保等贷款措施,找齐5户并不象说得那样容易,还要加上作业区、村委会的相关手续,等款贷到手,农民自己都能成为一个业务熟练的信贷员了;即使等贷款到手,再去买抗旱设备等材料,物价已经上涨了,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等的贷款利率都较高达到8%~10%,致使一些农户宁可抬款,而不去金融机构借贷。
(4)贷款数量增长慢。尽管从全国来看,涉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贷款有大量增长,但这是与原来较少的贷款基数对比而来的,从需求来看,所调查的市县只有不到40%需求者得到贷款,这对灌溉的渠井维修、设备更新极为不利。金融对于“三农”贷款发展是迟缓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户贷款普遍存在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的问题,使很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只占新增存款的1/3,出现了从农村“抽血”服务城市工商业的现象。这些贷款真正落实到农业的更少,从调查数据来看,仅占总贷款额的15%左右。
2.2保险存在的问题
保险行业尤其是涉农保险,在我们国家是老产业朝阳式发展,很多方面都在探索,目前存在涉农保险机构少、保险覆盖面小和转嫁风险能力弱等总体问题,在具体操作方面,如明确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进行风险转嫁的保险服务几乎没有[11]。
3金融与保险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创新建议
3.1金融方面的创新建议
(1)发展完善涉农金融体系,扩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规模。当前要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应继续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又一“突破口”。应鼓励农行、农发行、邮储银行以及“支农主力军”农信社等已有金融机构扎根农村,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逐步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如此,有了资金的支持,各灌溉区才能扩大节水灌溉规模。
(2)加大银财配套力度,提高金融参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热情。发挥银财支农整体合力。主要是补充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鼓励介入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但市场风险较大、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项目,如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等基础性建设,增强政策性金融对其推动作用,对商业性金融等机构,可以采取减税等措施,调动他们参与热情。
(3)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筹资成本。各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围绕服务“三农”,因地制宜开发、推出了一批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了试点地区“三农”贷款投放,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应提高,在农贷操作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如把5户联保改为3户联保等,降低采用节水灌溉农户的筹资成本。
(4)增加农贷资金数量,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提质升级。严格做到“确保支农资金不外流”,要“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而且主要是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更具体要求是大幅增加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贷款数额,这样才能推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设备更新、灌溉技术升级提质。
3.2保险方面的创新建议
(1)开发相应险种,转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中的本地风险。农业节水技术对农作物抗旱增产有明显效果,这项技术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搞好该技术推广利国利民,但是在技术推广中不仅面临资金难题,而且还会遇到技术、管理和设备意外事故等风险,所以,应对其风险应开发相应险种,可以开发关于技术、设备等专项险种,也可开发包括各项的综合险种,在保险责任方面进行明确即可,无论何种险种,其前提是应有财政补贴的政策险种,减少保户的保费,如此方能利于该技术推广,如短期难以开发新险种,可以采取过渡手段,如在生长期农作物保险基础上,对采取农业节水技术的农户进行保费折让和增加赔偿金额,这符合保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