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原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草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自治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大力开展草原围栏建设。到2009年我区草原围栏面积达4.16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以水为主的配套草库伦。目前,全区配套草库伦达400多万亩;三是大力推广青贮技术。已连续5年开展了青贮专项推进工作,青贮能力达300亿公斤以上;四是大力开展人工草场建设和饲料种植。截至2009年,全区人工草牧场保有面积4543万亩,草场改良保留面积4699万亩,草原飞播保留面积1176万亩。目前,全区年均草原建设的总规模达5000多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5%。通过加强草原建设,促进建设养畜,减轻了草原生态压力。
(二)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截至2009年,通过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我区共建设草原围栏面积19040万亩,其中禁牧围栏7732万亩,休牧围栏10668万亩,划区轮牧640万亩,补播改良3903万亩。带动全区禁牧面积7.81亿亩,其中禁牧面积2.83亿亩,休牧面积4.07亿亩,草原轮牧面积达0.9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过十年建设,已形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带。共实施人工种草793万亩,飞播牧草129万亩,围栏封育3334万亩,建设基本草牧场117万亩,草种基地6.5万亩,暖棚126万平方米,饲料加工机械10500台套。两大工程基本覆盖了我区所有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旗县,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恶化,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结构优化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三)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制度
全面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即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制),通过落实草原承包到户政策,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2009年,全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到7.81亿亩;同时,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依法管理和保护草原。各地按照草原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草畜平衡具体实施方案,以户为单位进行了草畜平衡核定,由旗县与牧户签定草畜平衡责任书。截止目前,全区共核定实施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积7.20亿亩,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399668份,为均衡、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目前,全区已划定基本草原8.36亿亩,占全区草原面积的63.35%,占划定地区草原面积的85.63。划定工作确立了严格保护草原的红线,为下一步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打下了基础。
(四)积极推进人口转移
为了减轻草原生态压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自治区本着适度收缩、集中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草原生态恶劣区农牧民搬迁。阿拉善盟实行了集中转移战略,锡林郭勒盟实行了围封转移战略,鄂尔多斯市实行了收缩转移战略,大量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园区和移民区集中转移。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3多亿元,完成生态移民46万人,其中转移牧民10万人。
(五)草原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全区每年在实地采集样地数据700多个基础上,结合遥感和气象数据资料已能够及时、准确地五月牧草返青监测报告、七月牧草长势监测报告、九月牧草生产力监测报告,以及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报告和涉及各类自然灾害在内的以揭示草畜平衡状况为最终目标的草原监测总报告,为国家和自治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压力不断加强、畜牧业养殖数量激增以及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放牧、滥垦、乱采滥挖等,使得草原退化问题十分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一)气候变化导致草原“三化”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增长,人为不合理利用,以及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草原“三化”(沙化、退化、盐渍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草原“三化”面积为7.02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5%,近40年全区草原产草量下降30%-50%,严重地段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地表、优质牧草锐减,致使草原鼠虫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原资源优势明显减弱。目前,我区“三化”草原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草原年均退化1.67万平方公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损失32亿元。若按30年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50年总产值的1.42倍。
(二)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多年的草原监测,我区平均超载率在20-30%之间,缺草100亿公斤左右。长期过度放牧利用,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植被得不到更新,产草量下降,再加上草原建设滞后,导致了草原压力越来越大,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不堪重负,直接影响到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不足与实际需求缺口较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和我区财政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是,从我区草原保护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来看,草原保护建设和投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我区草原生态建设资金达到92亿元,每年每亩草原投入不足1元。目前,我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7.81亿亩,但国家安排的禁牧补贴面积不到2.5亿亩,大部分草原未列入工程范围,得不到相应的补贴,需要尽快解决草原保护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投入不足、补贴标准但低、覆盖面小、内容较为单一、实施期限短的问题。同时,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难以集中整合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三、内蒙古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区草原生态出现了总体恶化趋势明显减缓、局部地区改善的良好局面。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初步的,较实现草原生态的全面好转和良性循环还有很大差距。我区“三化”草原大部分还未得到有效治理,已经治理的尚不稳定,仍很脆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和人口的增加,草原生态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
内蒙古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区,东西横跨2400公里。大部分陆地被草原植被所覆盖,草原构成了内蒙古生态的主体。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固碳减排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多种生态功能。以碳贮量为例,内蒙古的草原草地的碳汇总量在1.3万亿吨,这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亿吨,通过发展草产业,可以有效地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低成本的固碳减排的途径。因此,草原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不可代替的,对于增强我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重大意义。
(二)维护祖国生态安全的需要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天然草场有13.2亿亩,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从东到西绵延4000多公里,是1400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根基和生命家园。同时,她还是“三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毛、绒、肉、乳、皮等畜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需要。
(三)能够有效解决“三农三牧”问题
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等退牧还草措施的实施,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草资源,从而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型,许多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的牧民走上了为养而种之路,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农牧民也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草原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划区轮牧和休牧
通过划区轮牧和休牧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天然草原划区轮牧技术应用研究,建立合理放牧利用制度。对采取以单户或联户经营的合作组织,实行划区轮牧生态补偿。在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实施休牧工程,给草原植被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返青期休牧,可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积蓄营养,促进植物分蘖生长,提高牧草产量。结实期休牧,为牧草种子繁殖提供更多的机会,为草场植被更新创造有利条件。
(二)长期禁牧、阶段禁牧
通过长期禁牧、阶段禁牧等措施,给草原创造自我休复的条件,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恢复草原植被;将荒漠、草原化荒漠、沙漠等严重退化沙化草场实行长期禁牧,不再从事牧业生产。并将该区域牧民搬迁转移,异地安置,通过草原生态补偿和安居工程,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居住条件。
在草场经过若干年禁牧后,草原植被好转,逐步恢复到可利用状态,根据草场载畜能力,测算饲养牲畜数量,实行以草定畜,可持续利用。在阶段性禁牧期间,牧民可不转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生态补偿标准,为牧民提供生活保障。
(三)人工草牧场建设
通过人工草牧场建设,增加饲草料有效供给,缓解天然草原压力,促使退化沙化草场得到有效治理。我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水土热资源丰厚,有大量的弃耕地和撂荒地适宜人工草地建设,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实施标准化人工草地建设工程,可为草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又能实现增草增收、增效减排,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的。
(四)生态工程治理
继续加大天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巩固建设成果,延长禁牧休牧补贴周期。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草原基本建设工程。对重度退化沙化草原禁牧5年,并补播牧草;对中度退化沙化草原采取春季休牧,即牧草返青期休牧,给牧草提供充分生长发育的机会,提高牧草产量;对轻度或未退化沙化草原,实行划区轮牧,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实现草原的合理利用。
巩固和加大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重点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采取林、水、草相结合,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配套的治理方式。对两大沙地和退化沙化严重地块进行围栏封育,并进行飞播、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选择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块,建立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增加饲草料供给,缓解天然草原压力,给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包括禁牧休牧,配套棚圈、青贮窖、饲草料加机械等建设内容,为舍饲圈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牧区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建设是解决解决饲草料短缺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实施人工草地标准化建植技术,是现代化畜牧业的主要标志,也是解决增草、实现增收、减轻天然草原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区域规划、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以及节水灌溉、测土施肥、草田轮作等综合技术配套与规范,在牧区实施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可以达到以地块为单元,以水利为保障,以标准化为手段,建植一块,成功一块,保护一大片,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增绿的共赢目标。
(五)草原生态监察
强化对全区范围内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农业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尽快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并以“3S”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体系,整合利用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信息、研究成果。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开展生态环境监察示范活动。
(六)生态补偿
措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草原生态
建设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在成本分担和利益分享上趋于合理
化、科学化,并激励经济主体参与草原生态建设,推进草原
生态建设持续有效实施。
一、草原牧区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
施情况
(一)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情况
2010年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牧民增加
收入的实施意见》(即政府1号文件),决定对阶段性禁牧、
牧民转移就业、购置牧机具、牧区燃油和牲畜良种等进行补
贴。为此,自治区财政每年拿出9亿元,各盟市每年拿出6
亿元,全区每年共计投入15亿元用于草原生态补偿。2011
年起,国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国家
补奖机制),每年用于草原生态补偿的资金总额超过55亿
元,连续5年的投资总额在275亿元左右,也
包括其中。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自治区的
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截至2012年3月底,财政厅已
将2011年国家补奖资金37.66亿元全部下拨盟
市。此项补奖政策覆盖内蒙古10.2亿亩可利用
草原,涉及5567 个嘎查村,惠及146 万户农牧
民。同时,自治区财政对牧区补贴的配套政策
资金也已陆续下达。
一是继续对畜牧业良种给予补贴。对牧民
购买区内具备旗县以上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羊场
的特级、一级种公羊予以补贴,购买一只羊补贴
800元;牧户采用良种肉牛冻精,每头基础母牛
每年补贴10元;对牧户养殖良种基础肉用母牛,
每头母牛补贴50元。三项补贴资金共2.4亿元,
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的1.4亿元已下拨。
二是继续对牧业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在中
央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将牧民购置机具累加
补贴比例提高到50%,对牧民合作组织购置机具
给予优先安排,2012年需资金1.13亿元,其中自
治区本级财政补助的6780万元已于年初下达。
三是对牧民草原管护员给予补贴。2012
年,自治区与盟市、旗县财政安排资金4700 万
元,共聘用牧民管护员1.17万人,做到每个嘎查
村聘用1―2名草原管护员。
四是对生态转移安置试点给予支持。2012年全年,自
治区与盟市共安排转移安置资金4亿元,安排优质高效草
牧场建设资金2.2亿元,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实施方
案,待方案批复后自治区财政将及时下拨资金。截至2012
年10月,2012年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已发放17.6亿元,65万
户农牧民开始享受第二年的补奖政策,占应发放户的
54.7%。
(二)农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的反映
为了了解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以来农牧民在维
持生计方面及草原生态保护方面的变化,我们对锡林郭勒
盟和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350多户农牧户进行了入户问卷
调查和随机访谈。83.7%的农牧民认为生态补助奖励政策
对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有一定的帮助;部分农牧民表示从
实施该政策以来他们在生活支出上同比增加了子女上学的
费用和医疗保健的费用;还有部分农牧民表示国家除了给
予他们经济补偿外,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就业补贴、生产补
贴等等,使更多的人能够从事除种植、养殖以外的其他劳
动,这对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16.3%的农牧
民对该政策感到不满意,他们认为国家的这项政策力度不
够,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部分农牧民表示,该政策的实
施不彻底,不透明;还有一些是长期生活在此地的外地户口
居民,他们不能享受国家的这项政策。
经过分析发现,对该政策满意并认为可以从中获益的
农牧民大多文化程度较高,且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这
部分人思维活跃、对改善自己的生计有很多想法,而且愿意
大胆尝试新技术和新的农牧业经营方式;同时他们也具备
了一定的能力,注重教育和生活的品质,在国家和政府的帮
助下能够抓住机遇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该政策不满
意的多数是文化素质不高、生活贫困、年岁较大的农牧民。
他们思想有些落后、希望安于现状,再加上年龄的限制,使
得他们生计单一,生活状况很难得到改善。另外,一些外来
人口,因享受不到国家的生态补奖政策,发展的积极性受
挫,生活状况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其生计风险相对较高。
有85.3%的农牧民认为这项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
有利于草原地区草场恢复和保护,有利于当地环境改善。
根据2012年草原监测报告显示,在生态补偿
实施以后,草原地区加强了草原植被的保护,2011-2012年
草群的平均高度比2005-2010年高出3.31%。内蒙古自治
区植被平均盖度平均增加1.82%。2012年天然草原平均干
草产量60.36公斤/亩,较2011年增加11.64公斤/亩。牧草
生长高峰期的牧草总产量6789.95 万吨,较2011 年增加
1309.54万吨,平均增幅为23.88%,其中锡林郭勒盟天然草
原牧草产量增幅为28.05%,呼伦贝尔市为27.14%。
因此,内蒙古草原自实施生态补偿以来,草场恢复状况
良好。但是,从本次调查中,对于“与2010年前相比,草原
退化、荒漠化程度如何”这个问题,约40%的受访者选择了
“草场恶化”这一选项。这说明,单依靠生态补偿的机制,还
不能解决所有地区的草场退化的问题,还要针对地区情况
加强生态建设相关工作。
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范围狭窄
本次生态补偿主要涉及纯牧型和农牧型的农牧户,且
涉及的范围不够大,对于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纯农型农户的
生态补偿不多。而纯农型的农户恰是生活比较贫困,靠天
吃饭,收入水平很低。另外,由于长期干旱少雨、风力大,农
耕区土壤质地下降,土壤风蚀严重,基本处于越垦越贫的状
态,这不利于草原的保护;外来住户,多数是长期居住在此
地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们,由于没有本地户口,享受不到优
惠政策,怨言较多。草原生态补偿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这
部分人的问题,将影响草原的保护。
(二)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
资金两种来源,其中转移支付为最主要的方式。在转移支
付中,纵向转移支付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占
主导地位。而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捐赠等
横向转移支付少之又少。很多农牧民反映,类似的生态补
偿以往也有,大多都是补偿几年后就降低补偿的额度或是
取消部分补偿项目的资金。单靠国家和自治区的补偿,很
难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因此,要争取一些企业和社会群体
等的支持。
(三)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标准还需细化
在我国目前实施的生态补偿项目中,补偿标准基本上
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样的补偿方式会导致一些地区出
现“过补偿”,另一些地区出现“低补偿”的现象。这次内蒙
古各盟市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的发放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
盟市内部只是进行了大概的分类。由于补偿标准的制定缺
乏科学依据,补偿标准细化度不够,又不能因地制宜,导致
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
(四)监管评估机制不健全,补偿缺乏透明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行的是上级部
门监管和评估下级部门的工作,不仅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
管,而且也缺乏独立的评估机构。这种“同门监管和评估”
的方式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目标扭曲、评估标准不科学、
监管手段落后、欺上瞒下、挪用贪污资金等腐败行为;一些
乡镇和单位弄虚作假套取各种补奖资金;随意变更内容、地
点、规模;此外,很多单位还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
算不规范、预算编制不细化、未按规定执行基建财务制度,
违反现金管理条例、进行大量的现金支付,财务处理和报账
手续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发现90%以上农牧户对此次生态补奖政策和力度
都不是十分了解,由于缺乏监督――反馈――调节机制,农
牧民对生态补奖缺乏明晰的概念,其在补偿过程中的主体
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三、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对策
及建议
(一)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使生态补偿机制
有法可依。尽快起草并出台《禁牧休牧管理条例》、《草原征
用使用补偿标准》和《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等,进一步修改完善草原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二)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期限
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荒漠草原年降水量为150-250mm,属干旱地区,生产力
较低,退化较严重,应当实行有规律的生态移民政策,加快
牧区劳动力转移,从而有效卸载草原生态压力。通过调整
产业结构、发展城镇化等方式,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在有水
源、地势低洼的地区,可以实行有限的放牧利用。
典型草原年降雨量为200-350mm,属于半干旱地区,应
区分不同退化情况实行不同的生态补偿政策。在重度退化
地区,实行以禁牧为主要内容的补偿政策;在中度退化草
原,实行以休牧和围栏为主要内容的补偿政策;在轻度退化草
原,实行以季节性休牧或者划区轮牧为主要内容的补偿政策。
草甸草原是森林向草原过渡的一种植被类型,形成于
比较湿润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一般在350-450mm左右。
在退化较严重的地区,实行季节性休牧。
2. 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和期限
根据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虽是理想状态,但计量困难。所以采取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
“讨价还价”的方式达成协议补偿标准相对简单和易于实施。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随着近些年物价水平上升,农牧
民生产、生活成本支出增加,而补偿标准却没有相应提高,
农牧民普遍反映缺粮、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偿标准应
当随经济发展水平做相应变动。依据调查时牧民的意愿和
粮食成本上升的现状,建议饲料粮补助和围栏投资补助分别
提高50%,基础设施补助应当占投资额的40%~50%左右。
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延长补助期限。草原生态
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其生态效益往往经
过较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目前,草原生态建设基本以“项
目工程”为主,5-10年的补偿期限过短,补偿期满后,项目区
农牧民生活问题难以解决,生态成果难以巩固。草原生态
建设补偿应当至少实行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有
实行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农牧民根本利益,才
能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推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
(三)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提高补奖政策实施效果
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就眼前而言是为了解
决项目区农牧民生活问题,从而降低人类利用草原的强度;
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实现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实现草原的恢复和生态成果的巩固,关键在于改
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其适应当今社会的能力和
素质,而不是对其生活进行简单的补贴。政府应更加注重
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农牧民利用草原和保护草
原的能力,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
(四)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前考虑政策调整的
方向
对生态系统一味地长期进行保护,不利于生物多样性
的发展。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适度的干
扰。所以,当草原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草原生态补助奖
励政策的重点应有所调整。应结合草原的实际,逐步解除
禁牧和休牧,保证人类对草原适度的干扰。
(五)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期融资机制
草原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应是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
的。除增加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外,政府要发挥政策导向和
组织协调作用,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草原生态建设。
1.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草原生态建设目前存在的
问题是,项目资金使用期过短,还款期内效益难以发挥,难
以偿还借款本息。因此,为草原生态建设提供长期贷款和
长期国家金融支持十分必要。另外,国家应适度举债,将社
会上的消费基金、保险基金等转移到草原生态建设上来,变
为生产建设资金。
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基金。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
部门牵头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基金”,由国家财政拨款
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召集其他经济主体,如有关企
业和组织的私人投资、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等,多渠道开辟
草原生态建设资金来源。
3. 吸引外资投入到草原生态建设。草原生态建设的
受益范围具有全球性,因此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很有必
要。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履行环境保护条约和协议,国际
金融机构、国际援助机构、发达国家和一些非官方组织设立
了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积极支持具有高生态效益的项目融
资。我们应该争取这方面的融资,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使之服务于草原生态建设。
(六)加强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对于实施生态补偿必不可少。由
于涉及多个部门,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级政
府应加强部门间在资金、技术和资源上的协调与合作,建立
生态补偿的征收机制和发放机制,实现补偿资金在受偿方
和支付方之间的转移支付。应加强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
金的监督管理,针对目前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做到专
户存储、专款专用;对大额现金支出、不按合同支付等不规
范使用资金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建立财政资金的绩效机
1草地资源的特点及重要性
1.1草地资源的特点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草地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草地面积辽阔。是全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草地面积为8.3×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1%,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6×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1%。二是草地类型丰富多样。草甸与草原草地类型有7个,包括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草甸草原草地类、山地草甸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类、低地草甸草地类、高寒草原草地类和温性草原草地类,以高寒草原草地类分布面积最大。三是牧草产量低。大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干燥,土壤贫瘠,牧草低矮、稀疏,普遍产量较低。四是草地利用的季节性明显。五是天然割草地奇缺。
1.2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的重要性
1.2.1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的需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草地生态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迥异。例如,生态种群组成贫乏,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低,抗干扰能力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易于被损毁,极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恶化以致完全崩溃。因此,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及其产业发展,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1.2.2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为数不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同时还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草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达2/3以上,加之宗教影响广泛,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社会矛盾较突出,是全国生态屏障建设、社会稳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使草地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加之牧民传统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十分有限,牧民贫困与高原生态屏障建设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1.2.3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地理位置特殊,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对影响我国旱涝分布的气候格局作用明显,是影响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保持地表草地植被和冰雪覆盖稳定性,有利于保持亚洲乃至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的稳定。草地是重要的江河源区,冰川发育,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大,孕育了许多重要江河,是世界上河流发育最多的区域,对这些江河的水源涵养和河流水文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是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同时还具有我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特殊性,如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拥有所特有的高寒干旱荒漠、高寒半干旱草原和高寒半湿润高山草甸等类型。作为世界上独特的环境地域单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与形成中心。也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并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库之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2气候对草地资源的影响
2.1热量不足是草地演变的主导因素气候是草地演变最积极、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它不仅能决定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而且还可以制约草地生物群落在时间上的更替。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对草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草地被寒冷低温气候控制的面积达74.9%,这些草地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甚至更低,≥0℃的年积温小于1500℃,植物生长期不超过180d。其余的草地则为分布在高原谷地的温暖、温凉草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1。热量不足是制约草地生态系统中一切生物学过程的主导因素。长期的低温使高原植物,特别是优良的饲草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如植株低矮平铺地面,便于截取更多的阳光;越冬芽着生在地表之下,并有保护物;植物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以便利用有限的地温;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积累有效物质的速率较高。
2.2干旱是制约牧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是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除了高原东南部低海拔河谷地带天然降水可满足植物生长外,广大牧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高原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地差异很大,干旱、半干旱草地占总面积的66%,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高海拔地区。草地还存在生理性干旱问题,由于高原独特的低温条件,增加了水分的黏滞度(0℃水的黏滞度约为25℃水的2倍),降低了土壤水分向植物根、茎的输送能力。降水量的年变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如拉萨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4mm,多雨年可达815mm,少雨年仅为268mm。西部高原地区的降雨年变化更大,草地的丰欠年差别十分明显。不同水分等级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2。
2.3高原湖泊和现代冰川是局地草地演变的重要因素冰川是江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怒江等发源于境内的大河,其源头都有冰川存在。冰川的消融对河流、湖泊的补给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内陆河流的来水量一半是靠冰川补给的。冰川和湖泊不仅能储存物质———水,还能储存能量———温度,因此它们可以调节水热平衡,影响周围气候。高原气候变化,导致许多湖泊水位下降,冰川消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冰川消失、湖水干涸。
2.4人类活动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不容忽视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盲目开垦、采伐和超载过牧,引起局地气候、生物种群和自然景观的改变,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放牧本身不可能直接使湖水下降、湖泊干涸、冰川退缩,但大面积的超载过牧造成土地沙化,致使土地日渐贫瘠,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加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草地及其区域各种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将日益扩大,草地演变的速度也将加快。
3草地气候变化风险分析
3.1自然因素导致的风险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对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地区1961—2008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大约以每10年0.32℃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率,使得季节性冻土呈现退化趋势。区域升温最明显的地区是西部,其次是沿江一线和东南部,冬秋季变暖趋势尤其突出。1981—2008年,38个气象站点大部分站点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0.0~75.7mm,而林芝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未来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气候的变化将继续对草地畜牧业、水资源、草地生态系统及相关产业等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气候变暖、降水增加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牧业生产,但人们更关注其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由于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贮量减少,高原冻土下界上升、冻融消融作用加强,进而诱发草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草地退化趋势较明显,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等服务功能减弱;在强盛风力和气候干旱的共同作用下,风蚀作用加剧,草地沙化存在加剧的威胁;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气候变暖使冻土消融加快,易加剧水土流失;全球变暖引起部分地区的干旱化趋势,使原生植被群落的优势种逐渐减少,出现大量杂类草植物和毒草类植物;部分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盐度上升,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旱灾、沙尘、洪水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和以鼠、虫、毒草为主的生物灾害爆发更加频繁和不规律,防治难度加大。
3.2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草地退化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因为草地退化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常常伴在一起。在很多情况下,草地退化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失败关系,目前草地退化可以说与地区人口超载、投入不足、治理不善、粗放型经营方式以及重开发轻治理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人为因素加速了草场的自然退化过程[4],如片面追求牲畜存栏头数、超载过牧、毁草开垦、乱挖草药等,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冲突。人为因素不但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针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的难度。
4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目标
4.1生态效益研究表明,每25~50m2的草地就可吸收1个人1d呼出的CO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和扩大草原原生植被能够促进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对吸收CO2、减排增汇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要作用[5-6]。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促进各类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体目标包括有效保护与治理退化草地,提高草甸及草原覆盖度;有效保护高原湖泊、湿地、江河源头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使“江河源”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障重要河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沙化土地,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和“碳汇”功能;有效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得到保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做出重要贡献。
4.2社会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经济规律和道德准绳的基础上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的着眼点在于根据草地资源特点和具体的区域特性,寻求一种最适合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通过有效保护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宜居的新型高原聚落,以低碳生活、环境优美牧区、清洁能源、高原生态文化为特点,在促进草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3经济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首先是通过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扩大草产业发展的基础。广大农牧民可通过参与草场保护与建设、沙化土地治理、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获得报酬和国家的生态补偿。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保护良好的草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为广大草地区域群众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措施及建议
5.1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我国已在牧区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6亿元,以每年90元/hm2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以每年22.5元/hm2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以每年150元/hm2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以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牧区给予绩效考核奖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全面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能真正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执行力是关键。牧区虽然面积辽阔,但人数却很有限,宗教影响深远,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能不能到达牧民手中?到达牧民手中是不是真的按标准执行了禁牧?拿到草畜平衡奖励的就真的未超载?笔者认为,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让广大牧区牧民乃至所有关心牧区的人们都能去监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5.2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草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其中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是冻融区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属冻融区和草原区,高原冻融区的主要治理措施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重要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区草地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还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碳汇”草地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是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保证。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应包括天然草地保护工程、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
5.3加大提高草地生产力和固碳技术推广力度广大草地缺水较为严重,牧草在生长期内仅靠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天然割草地面积有限,其他饲草来源也有限,草地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应在水热条件较好、避风向阳、土层较厚的局地草地建立以当地野生牧草为主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并逐步推广季节性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利用地表径流、江河湖水及泉水等水资源,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开展草地灌溉,不仅可使牧草产量提高,还可改善草地植被质量,成为优良的割草地。如此广袤的草地,既发展了畜牧业,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固碳潜力。为了提高草地的固碳能力,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实践,比如用家禽替代草食性动物,在草地上放置禁止放牧的篱笆,种植深根灌木,种植生物量高的草种等。成熟草地固碳技术应作为牧区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5.4建立国家级草地生态经济示范区草地区域大多不能生长林木,草地在维持良好生态环境中具有独特作用。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功能绝大多数是服务于全人类的,它不是个人私有财产,而是属于社会的资本,没有市场价格。这种情形往往助长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成为人们奢侈消费生态资源的温床,结果造成草地退化。结合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在严重退化的草场上建立国家草地生态经济示范区。先期由国家投入恢复草地植被,搞好技术示范,探索人口-资源-生态-发展之间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模式。通过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人口的可流动性特征来适应草地生态的脆弱性,促使草地资源承载力缓慢提高。这样既恢复了草地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7]。
“十三五”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促进养殖增收和草原增绿,任务繁重而艰巨。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畜产品消费增速放缓使增产和增收之间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对传统养殖方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廉价畜产品进口冲击对提升国内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安全关注度提高使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新阶段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妥善解决发展中积聚的问题和矛盾,推动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取得突破。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畜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按照农业部党组确立的“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1.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建500家国家级示范场,加强示范场监督管理,引导发挥示范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重点加大适度规模养殖扶持力度。推进生猪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重点明确畜牧业节本增效的主攻方向和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
2.加快推动饲料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继续组织开展部、省级示范企业创建和省级饲料管理评估,督促各地落实饲料行业管理工作。研究推进饲料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广散装饲料,促进饲料工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
3.提升奶业发展水平。办好第二届中国奶业D20峰会,充分发挥D20企业联盟作用,使之品牌化机制化,引领奶业优质安全发展。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引导支持企业自办、收购、托管、参股奶牛养殖场,指导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提升奶业组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
大力推进种养结合
4.加大粮改饲试点力度。组织召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暨粮改饲试点工作推进会,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地区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试点实施范围,加快推进牛羊优质饲草料产业发展,推动建立粮饲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种养业效益“双提升”。加强试点工作考核与技术指导,制定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切实推进试点工作,努力确保试点成效。
5.抓好现代草牧业发展。大力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草畜配套,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扶持草产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强奶牛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以肉牛、肉羊和奶牛为重点,兼顾兔、鹅等特色品种,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
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6.大力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引导生猪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组织召开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推广高效实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强化典型示范引导,推动养殖粪便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7.加快推动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组织开展重要农副饲料资源调查,完善饲料原料目录。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项目,推动农副资源产业化开发、农牧循环利用。
8.着力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补奖标准,扩大实施范围。推进天然草原改良,研究完善退牧还草政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试点,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启动牧区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加大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防控力度。
切实保障质量安全
9.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以卫生指标、禁用物质和牛羊源性成分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强化检打联动,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以防止非法添加、查找潜在风险、强化原料把关为重点,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预警监测,加强监测结果研判运用,强化检防联动,提高主动防控风险的能力。
10.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继续组织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计划,监督抽查中增加牛羊养殖场抽检数量,异地拉网监测中增加对外调活畜问题多发地区的突击抽检。健全上下联动、区域联动、部门联动的案件查处机制,加大跨省案件督办力度和工作薄弱地区督查力度。继续组织开展“瘦肉精”速测产品质量评价,指定技术机构开展可疑样品筛查,强化对基层监管的技术支持。
11.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运行生鲜乳收购站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全国奶站和运输车的动态化、精准化监控。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为重点,对奶站和运输车进行监督抽检,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行为。以D20企业奶源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和控制措施为重点,编撰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报告,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
12.大力推进现代畜禽种业建设。全面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遗传改良计划,扎实推进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育种工作。建立种猪育种评价体系,推进中国荷斯坦牛全基因组选择遗传评估。加快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建设,加大种畜禽场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完善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加快家畜品种改良。提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保种能力,促进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13.强化畜牧业科技支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及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重点强化优质饲草料作物品种选育和区域适应性研究,加快饲草料栽培管理、青贮调制加工、饲养饲喂等技术示范推广,依靠技术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指导基层的科学生产和高效应用。加强与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及科研教学机构的协调互动,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技术优势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继续做好畜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大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
14.加强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规模养殖场和种畜禽场直连直通直报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和反馈服务互动机制。开展生鲜乳收购站自动化监测试点工作,提升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做好统计员培训工作,加大数据核查力度,保障数据质量。加强数据质量建设,推进畜牧业相关业务统计数据的精准化。
15.强化形势分析和预警信息服务。定期开展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市场的跟踪监测与形势会商,做好关键时点的形势分析研判,及时上报和预警预判信息。举办畜牧业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畜牧业监测预警数据的权威性。开展面向养殖场户的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试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16.加强畜牧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促进畜牧兽医监管监测一体化,推动畜牧业统计监测、行政许可、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等系统的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多渠道信息共享。深入调研“互联网+” 畜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积极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立种公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信息化监管手段。建立国外畜牧业发展情况数据库。整合升级饲料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饲料生产企业管理精准化。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17.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开展区域发展布局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政策创设等课题研究,梳理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等,谋划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体系。开展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机制模式研究,指导贫困地区推进畜牧产业扶贫攻坚。做好战略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上升为具体扶持政策。
18.全面研究落实草原改革任务。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重点组织开展包括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在内的18项草原改革任务研究,为推进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大草原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保护力度,加强草原执法监督。
19.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全国草食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和《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全国“十三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和《草原休养生息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确保规划含金量,引领各行业科学发展。
20.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修改形成《基本草原保护条例》送审稿,完善《草原法》修订稿初稿。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和通报力度,严格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保护和巩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研究制定《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规范》。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如何引领新常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畜产品消费增长动力减弱,畜禽养殖利润空间遭遇到价格“天花板”下移和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畜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养殖密度较大的传统产区大幅削减养殖量给保供给带来了较大压力;城乡居民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各类突发事件冲击生产和消费,非传统风险因素明显增加;国内外主要畜产品价格严重倒挂,进口增加的势头难以逆转。面对这一系列现实挑战,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奋发有为,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提高畜产品竞争力。2015 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畜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农业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坚持以调结构转方式、稳产提质增效为主线,进一步增强畜禽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切实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目标,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统筹谋划,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
1. 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现代畜牧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新时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研究部署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效益、促进生态环保、完善支撑体系等工作。
2. 抓好畜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协调衔接,统筹推进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全国草食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3. 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实施力度,创新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实施方式,加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经验交流总结,进一步提高示范场辐射带动效果。
4. 加快建设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研究制定肉羊改良计划,提升自主育种能力。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编制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畜牧良种补贴和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项目,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加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培育推广,提升牧草良种覆盖率和自育草种市场占有率。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畜禽良种繁育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建设一批优质稳产的地方特色畜禽和牧草良种繁育基地。
二、种养结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5. 稳定畜禽基础生产能力。结合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畜产品供需平衡的调查研究,综合考虑生产、消费、进出口、临时储备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类主要畜产品自给水平,明确发展的优先序。尊重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配合发改委等部门适时开展市场预警和综合调控,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综合运用政策手段、技术手段和信息引导服务手段,稳定种畜禽生产,努力避免市场剧烈波动造成生产大起大落。
6. 大力发展草牧业。总结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制定《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在农区、牧区、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展现代草牧业发展试验示范。加快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继续组织实施肉牛基础母畜扩群增量项目,提升肉牛基础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进一步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创新秸秆养畜示范模式,推进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在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4 省试点开展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应用示范,扩大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组织研究草业产值核算方法和指标,积极配合协调将草业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7. 引导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组织开展畜牧业优势区域布局重大战略研究,科学确定主要畜产品自给水平,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指导畜牧业主产区根据本区域资源禀赋、产销状况做好畜牧业“十三五”规划制定,引导优化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等畜产品生产布局,逐步推进畜产品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与消费市场相对接。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畜牧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推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品适销、竞争力强的畜牧业品牌。
8. 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不同地区畜牧业发展土地承载能力研究,探索推进农牧结合的有效路径。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结合畜禽粪污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加强指导和服务,总结和推广高效适用的粪污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9. 加快奶业转型升级。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快推动奶牛养殖小区向规模养殖场转变,探索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路径。制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管理办法,指导提高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应用率,支持优质胚胎引进和后备种公牛培育。组织开展奶业培训,帮助牧场和奶农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及时调度生鲜乳购销情况,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保护奶农利益和奶牛基础生产能力的政策。
三、强化监管,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10. 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继续组织开展《规范》示范创建,对示范企业进行现场验收,在各地树立一批样板。总结示范创建工作经验,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有序推进《规范》实施工作,督促获证饲料生产企业全面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1.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组织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卫生状况监测、饲料中禁用物质监测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监测,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以饲料产品中非法使用新型添加物、饲料原料中潜在污染物为重点,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预警监测,提高主动防控风险的能力。
12. 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生猪、肉牛和肉羊产业各环节的监管措施。针对重点地区、关键环节和重要时节,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健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发现“瘦肉精”违法线索第一时间移送公安机关,跨省销售的活畜检出“瘦肉精”第一时间通报产区畜牧部门追查。
13. 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监管。完成“全国生鲜乳收购站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奶站信息化管理。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监测抽检,加大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力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测网络。深入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制定生鲜乳运输车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生鲜乳和各种违禁添加行为。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涉及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的奶站、运输车、奶牛场(小区)都要建档立案,纳入重点监管。及时跟踪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生鲜乳质量安全事件。
四、多措并举,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14. 稳定和完善草原补奖政策。继续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坚持把政策资金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草场和牧户。加强草原资源和生态监测,开展政策实施研究评估,总结取得的成绩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下一周期稳定和完善政策的对策措施建议,争取在政策创设上有新突破。
15. 加大草原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推动实施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草原防灾减灾和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工程,着力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推进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加强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防控。开展草原自然资产摸底调查,推进编制草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草原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路线。
16. 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选择有基础的旗县,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依法赋予广大牧民长期稳定的草原承包经营权,夯实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基础。
17. 加强草原法制建设。配合开展《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推进条例立法进程。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和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充实执法人员,改善装备条件,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开展草种监督抽查工作,通报抽查结果。强化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的犯罪行为。
五、突出重点,切实强化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18. 大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总结各地在畜牧业信息化方面好做法、好经验,组织进行经验交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畜牧业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为农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创新,以信息化引领畜牧业现代化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金农工程二期等信息化项目的设计论证,积极争取对畜牧业信息化的资金支持。推进畜牧兽医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等政务信息系统的横向协同,逐步实现基础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依法行政和便民服务。
19. 加强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主动适应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形势,扩充一批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生产跟踪监测。
选择奶牛主产省份开展生鲜乳收购站生产经营数据自动采集报送试点工作,依托生鲜乳收购站系统准确把握奶牛存栏、生鲜乳产量和价格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制定畜牧业统计监测的组织机构编码规则标准、指标体系编码规则标准、软件平台对接与共享建设标准,为最终实现部省信息共享和在线形势会商奠定可靠基础。
20. 强化畜牧业形势分析和信息预警服务。坚持月度专家会商、季度企业家座谈和半年度全国形势分析会议制度,通过多部门、多渠道联合会商,提高生产形势判断的准确性。加强对敏感时节和重要关口的畜牧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情况研判,及时报送和信息。依托新软件平台,建设畜牧业信息集成窗口,面向全社会开展畜牧业信息服务。探索建设面向养殖企业的畜牧业生产网络实名动态调查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和反馈服务互动机制。
六、与时俱进,着力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21. 加快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畜牧业适用技术需求调研,研究制定畜牧业“十三五”重点推广技术模式和重大技术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养殖场户需求,协调组织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养殖场户提高科学饲养水平。总结成熟适用的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组织编发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用技术丛书。
22. 健全完善畜牧业政策支持体系。开展畜牧业重大政策评估,深入开展典型地区居民主要畜产品消费状况与趋势、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市场化为导向,研究调整畜牧良种补贴实施方式。总结肉牛基础母畜扩群增量、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应用示范等项目实施情况,协调加大项目实施力度,推动落实牛羊养殖大县等政策。继续加强与金融保险等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支持畜牧业力度。
23. 强化项目资金监督管理。以畜禽良种工程和畜牧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专项检查,选择部分已抽查项目开展“回头看”,确保已抽查项目整改落实到位。组织开展畜牧良种补贴专项督查,调查了解良补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政策资金落实不缩水不走样。举办畜牧业系统计划财务工作培训班,加强畜牧业系统计划财务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