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模型;模型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模型”列为课程的知识目标之一,说明新课程适应时展的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在高中新教材中出现了众多的模型资源,例如:客观实物的实物模型、真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客观现实的图象模型等等。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由于其集图、文、声、茂于一体,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已经深入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了。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开展好模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方法的有效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使生物模型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快速化

数学模型是能够表现和描述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数学系统,数学模型能定量的描述生物物质运动过程,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借助数学模型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就能够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在我们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数学模型,如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分离规律”中提出的“3∶1”的数学模型和自由组合规律中提出的“9∶3∶3∶1”的数学模型等。很多相关数学模型的得出是一个复杂繁琐且抽象的过程,上课费时学生又不易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把这些复杂抽象的推导过程快速化、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结论,还可以把一些数学问题用一些非常直观的图形曲线展示出来,如种群增长曲线,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自交n代后杂合体所占的比例曲线,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流动相关的曲线,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形成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从而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使生物物理模型的制作过程规范化、高效化,评价清晰化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实物投影仪不仅可以把已经制作好的实物投影放大,供班级的全体学生观赏评价,也可以用实物扫描仪对实物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再通过软件制作显示出模型的立体图,使学生可以看到这个模型不同角度的特征,对模型有全方位的深刻认识。在有些时候,为了提高制作模型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实物模型的制作过程的视频,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模型构建”要求学生“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教学中,我们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细胞核、细胞器、细胞核等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课件演示了某小组对细胞的三维模型的制作过程,然后让学生根据选材来自己制作模型,结果不但缩短了学生的制作时间,并且学生制作出的结构模型都非常形象。

三、多媒体技术使理想模型教学化虚为实、化静为动

理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事物高度抽象化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它是对研究对象的简化,突出反映了显示原型的主要特征和联系。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这样的理想模型,它突出的体现在生物学中各种结构模式图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上,我们上课时如果仅依靠课本上的模式图、示意图等,就显得较为枯燥、抽象、呆板,导致学生学习乏味,缺乏兴趣,最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若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表现其动态变化过程,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复制”等章节,我们用多媒体电脑中的Flashplay等软件,分别制作模拟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的过程,染色体的出现及着丝点分离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制作模拟了DNA分子复制过程;这些知识点在过去为教学难点,学生难以体会其动态变化,而以多媒体电脑的模拟,则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制作的软件以液晶投影投放,使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到了知识。教学组织简单,效果较好。

四、多媒体技术使生物理论模型教学化繁为简,易于理解

理论模型是针对某个问题,对已经研究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并提出基本概念。这往往是一种“假说―演绎体系”,通常表现为一种科学学说。例如,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学说,如果此时通过投影给学生展示一个用Flashplay制作的生物膜的课件。课件中的生物膜上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清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横跨整个双分子层。并且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利用这样的课件,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流动镶嵌模型学说内容的了解。另一个方面通过此课件,可以很清晰的解释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突出生物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了能够达到一个有效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一系列的Flash或PowerPoint课件,充分借助课件的直观生动的优点,把相关的理论和假说的核心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些相对深奥的理论模型可以使一些生物知识直观化,简约化,使之便于学习和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还可以用于计算、推导、延伸观察和实验结论等。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不同模型的合理使用,可使学生直接参与探究模型的构建过程,也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一些模型本身,从而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更好地运用一些模型知识。当然,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协助模型教学,将是我们不断摸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模型教学探析.生物学教学,2006(8):17.

[2]生物数学模型的建构与教育价值.生物学教学,2006(9):12.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多媒体技术 教学建模应用 探微与思考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作用日益明显,不仅体现在社会观念的逐步开放,而且促进各个领域取得了快速有效的发展。在对外汉语教研方面,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储量丰富和快捷便利等优势功能,开发了广阔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前景,形成了先进独特的教学模式,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如何进一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有效地提高实际教学水平,这应是对外汉语教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战略战术任务。本文就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试简要阐述之。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其范围

随着中国在全球引领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肩负着强国梦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无论“让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还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对外汉语运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承担者之一。所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外来留学生和爱好者学好汉语,尽快提高实际交往能力,始终是人们予以重视和关注的发展性课题。目前,已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对外汉语课型,主要有口语课、听力课、汉字课、报刊课、写作课和综合课等;教学研究上,亦从生词语法教学、阅读文段操练、对外汉语练习以及课件形式设计等四方面,取得了多媒体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成果。本文认为,多媒体的主要特征有信息处理的综合性及集成性、信息控制的交互性及双向性、信息显示的同步性及即时性,这些可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技术性支持,促使现有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得以精进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

二、对构建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考

1、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提出。教学模式是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连接理论和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架桥铺路的联系性作用。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理论在特定领域里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坚持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认知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和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要素,并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形成一种比较系统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程序,从而达到培养汉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它又是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其中内含有四个“突出”,即突出了以生为本的主体论,突出了以学为主的策略方向,突出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突出了要素组合的必要性。

2、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一是主导教化功能。多媒体技术把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融为一体,具有多功能性的属性特征,从图文、音响、视频和动画等多个角度给予学习者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把原本由教师掌握的辅助教具转化为由学生主动认知的学习工具,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功能,教师可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汉字、词汇等教学;另一方面有效地激发并调动了对外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引导功能,促进了学习者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二是角色满足功能。无论教师还是学习者,都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扩充教学知识量,从中学习课本内外的更多内容,有助于开智益能、发展创新。尤其能够让对外汉语学习者从学习情境和资源中获得极大的满足需求。三是持续开发功能。无论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如何复杂多样,以多媒体为核心的超文本技术,其新陈代谢能力较强,新兴技术的利用和传播较快,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持续开发功能,可以为对外汉语地教学双方不断提供多元化、丰富性和优质量的有效辅助资源。这是目前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来设计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师运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数学课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变得富有趣味性了。例如,轴对称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把有关的定义、定理和结论灌输给学生及教条式地使学生学会基本图形,使学生能听懂记住,并会“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该知识进行教学,可以呈现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宏伟的中山陵、美丽的蝴蝶等实物图片,使其准确、直观地表现出来,比起传统的作图更美观、更直接,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2.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而中小学生的认知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所以,中小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学生能更具体地、直观地认识现象掌握本质。例如,教学平移与旋转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平移与旋转动画,再现生活中这两种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比起看图就直观形象多了。学生们在动感的课堂学习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

3.整合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

4.精心演练、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容量大、快速简便、生动形象、交互性强等特点,使学生能够演练“必需”“够用”的练习,达到省时、高效。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极大推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应用成效显著。它不仅带来了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而且对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无论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目前还只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能过多地夸大多媒体技术。

2.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教学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大前提。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利用它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但它只能作为一种工具,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教师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挥其长处,着重其效果。

3.从数学学科角度和课堂内容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要从数学学科角度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使用。千万不要误认为多媒体技术用的越多越好,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即要注意:(1)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量要适度;(2)选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要恰当;(3)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机要适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下,多媒体技术的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非强调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巧借多媒体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实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高自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2.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植物科学基础》 多媒体课件技术 应用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先进多媒体意识的培养,它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学的难点,把微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利用图像、动画进行动态模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而《植物科学基础》是生物学科及相关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个专业的宏观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从2004年开始,我校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植物科学基础》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一些尝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植物科学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以及在《植物科学基础》传统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植物图片、细微的结构等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取得了尚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植物科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就《植物科学基础》课程本身而言,由于30亿年漫长的演化形成了50多万种植物,加之新种还在不断出现,因此《植物科学基础》教学内容不断扩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增设了许多新的应用性课程,这使得《植物科学基础》原有的教学课时数大大缩减。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科学基础》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植物科学基础》教学质量已是一条毋庸置疑的途径。因为采用多媒体教学所承载讲授内容的容量要远远大于以黑板为载体、粉笔为书写工具的课堂讲授方法。此外,学生受经济承受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长期使用色彩单调的黑白文字及视觉效果不好的黑白图像为记载手段,而增加了掌握《植物科学基础》知识的难度,采用多媒体教学,则视觉效果与色彩可以做到高保真,形象化。因此在《植物科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及视听资料扩充了课堂的信息输入量,同时可以实现《植物科学基础》教学由“抽象难懂”向“形象直观”的转变,使授课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植物科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直观性强

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定理、结构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演绎过程、多维图形等,从而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凯氏带的形成、根和茎的次生生长、花粉粒和胚囊的发育、双受精过程、植物演变等,若只靠老师借助挂图讲解,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感受到,只能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效率低且易出错。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过程演绎得栩栩如生,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同时又富有趣味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来模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并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不同染色体与染色单体。这样使课本上生硬的内容变得活跃起来,不仅形象,而且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二)效率高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减少板书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节省时间和空间,从而加快教学速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适用于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章节。例如在讲授蔷薇科植物特征时,除了以苹果、桃等为代表讲述外,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科十属三十余种植物的形态,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科特征,增强识别能力。在当今《植物科学基础》领域知识内容迅速膨胀的形势下,教学手段若仍沿用传统方式,教师、学生都将不堪重负,因此教学手段更新势在必行。

(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 美术活动 幼儿园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绘画欣赏活动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某些教师日常中不愿意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由于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材料的匮乏,开展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活动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大量时间与次数及作品,只有开展循序渐进的欣赏活动才能有成效。在幼儿园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无法购买西洋画,或者购买了也不适合幼儿欣赏,就会出现“作品放着没用,扔了可惜”的情况,浪费了教育资源。如今互联网发达了,可以上网搜需要的图片,应用下载的方式,通过投影仪呈像,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西洋画,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在开展欣赏中国画活动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美,幼儿较难理解、接受,因此,教师在开展中国画欣赏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接近幼儿平日生活的题材,让幼儿更容易理解。举个例子,一些著名画家会画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作品,这些有趣的作品与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经验相吻合,能够受到幼儿喜爱。但是,这些珍贵的作品,教师无法得到原稿,因此只能从网络资源中收集。如我国现代画家韩美林的《熊猫宝宝》,共有三只熊猫宝宝,样子各不一,可以下载图片,制作PPT课件,用课件展示小熊猫图像,让幼儿直接观察小熊猫的样子,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画家画熊猫宝宝的构图方式,了解材料的运用。让幼儿观察画面,虽然只有两种颜色――黑与白,但是强烈的对比凸显了画面。欣赏完后,在幼儿兴趣正浓之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用油画棒尝试画一画可爱的黑白相间的大熊猫。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雕塑欣赏活动

雕塑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雕塑是立体的,但是我们的欣赏作品仅限于“图片”。欣赏的作品不是立体的,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利用多媒体,可以创作三维动画,让图片旋转起来,幼儿能够从多角度欣赏雕塑作品。如中国《艰苦岁月》这一部雕塑作品,描绘了途中一个孩子靠在老兵身边,被悠扬的笛声吸引的感人场面。但是作品的内容要表现的不只有表面呈现的这些,还有战士不怕吃苦、坚强勇敢的革命主义精神。活动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并进行交流讨论,使得雕塑欣赏这一教学难题得到解决,不仅优化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感。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工艺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工艺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是体现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手工工艺品与美术相融合,这样的作品既有审美感,又有实用价值。幼儿园中的美术工艺品欣赏主要结合一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极富生活乐趣、童趣的作品,如颜色形状花纹各异的花瓶、传统的中国结、陶塑等。如教师准备组织一堂小花伞的欣赏课活动,一般都是在活动前准备几把形态、花纹不同的花伞供幼儿欣赏,但是日常中的花伞数量有限,不可能把所有花色的小花伞都拿到教室中。因此,这时就需要多媒体技进行辅助。教师可以利用Flas,将网上及生活中拍到的一些小花伞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幼儿能够看到多样的小花伞,欣赏不同的花纹。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先提供实物小花伞让幼儿欣赏,加深他们的印象,接着播放Flas《小花伞》,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观察小花伞的各种不同造型、颜色,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描述一把自己的小花伞。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建筑艺术欣赏活动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选择幼儿建筑艺术欣赏的作品要考虑的方面较多,不仅要照顾幼儿的心理感受能力,还要考虑选取的作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是优秀文化遗产。一般来说,让幼儿欣赏的应是那些他们较为熟悉的建筑物,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民居建筑等。教师在欣赏活动课《各种各样屋》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实物欣赏是不可能的,此时就需要借助媒体辅助工具。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内存,可以存贮各种屋子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中就能为孩子提供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建造的不同材料的屋子,如石头屋、木头屋、竹楼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态各异的房屋,让幼儿方便地进行对比欣赏,了解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如果能够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辅助,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学习的探路者。虽然多媒体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好,但是不能因此将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因此过分依赖多媒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采用色彩鲜艳的多媒体,则孩子们的注意力会被画面完全吸引住,对于其他方面无法产生兴趣,教学活动也就难以继续下去。所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有机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达到较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