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对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不仅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缺失,农村的服务性设施也有很大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当时农村的一大特点。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另外,通信、电网和自来水等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不通畅,农村自然环境差或资金不足无法修建公路,使得上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引进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阶段,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同时,要加快农村医疗与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加强农村的组织管理,科学实施和管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由整体出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政府的投入平均到各级政府后,并不能满足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了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村级道路整治等项目,虽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后劲不足。
(二)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和保障
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无法长远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劳务输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
三、对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政策趋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全面,使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也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更大的支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放到重要位置上。制订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地增加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家农业投资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使融资方式单一,政府应该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尽可能多的发展农村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电网、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各方面一起带动农村经济更快速良好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编制一套可持续的系统的规划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总体上做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配合,权责分明,调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2004(9)
[2]刘建波.建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的建议.潍坊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农民需求;农业基础设施;海东个案
中图分类号:F12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08-04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举措,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生产发展。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彰显。从概念的涵盖关系上说,农业基础设施只是基础设施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农业基础设施的产业命题最终还是归结于基础设施的产业性质。最初对基础设施给予足够注意的当推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1943年),认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可带来整个“社会获利能力”(SocialProfitability)提高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有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陈文科,林后春,2000;张朝华,2009);(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林毅夫,2000;陈文科,林后春,2000;樊胜根,2002;彭代彦,2002);(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陈文科,林后春,2000;陈杰,2001);(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研究(马晓河,2011);(5)从农村公共品的角度、农村基础设施角度来研究农户的需求的。孔祥智、涂圣伟(2006)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通过入户调查对影响农户需求偏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公共物品需求偏好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共同影响,但不同特征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白南生等(2007)基于安徽凤阳5536户农村居民的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对设施具有极其强烈的需求,且需求意愿呈现出“生产型”设施优于“生活型”设施的特点。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大量研究虽然给予多种视角,但基于农户需求角度的重要研究尚不多见。关于青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更是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阻碍了青海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青海如何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青海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青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海东个案
(一)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东”以位于青海湖东而得名。全区总面积13160平方公里。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他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本区地处祁连山支脉大板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属于高原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为323.6毫米,总蒸发量为1644毫米。现辖6个县,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县、乐都县。乡镇104个,其中乡52个,镇31个,民族乡21个(藏族乡14个,回族乡6个,土族乡1个),行政村1612个。农业、工业是海东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1月,调查范围涵盖海东地区的平安、民和、化隆、循化、乐都和互助等六县。调查对象为该地区的普通农民,在本次问卷调查中“18%-25%岁”的占17.3%,“26-35岁”的占20.8%,“36-45岁”的占29.7%,“46-55岁”的占22.3%,“56岁以上”的占9.9%。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问卷率为98.5%。
(二)本次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设计涵盖了34个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有关的问题。经过统计处理与分析归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具体分析:
1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当问到“您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否了解?”问题时,表示“很清楚”的占1.1%,“了解一点”的占33.7%,“听说过而已”的占50.5%,“没听过”占14.7%。“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央1号文件从2006年实施已有6年,但所调查的农民绝大部分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不甚了解,在这样的状况下农民如何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对农民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实质不能及时把握和领会;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熟悉国家政策的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不足。
关键词:公共财政;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靠天吃饭,大多地区不得不主要依靠雨水灌溉,人工灌溉对于那些雨量稀少或者雨量变化无常的地区也是绝对必要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尽管有所改善,但是依然薄弱。因此,2004年以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直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就是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它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已任。由于农村区域人口居住密度小,农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指数相对较低(见表1),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来完成。因此,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财政必不可少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着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及其维护等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1994-2006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4 000亿元,主要投向农业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也有所提高,目前财政资金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见表2)。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或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城市倾斜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体制性因素。因此,必须构建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基础设施财政供给新体制。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受益范围的大小,通过调整和理顺各级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界限,建设基础设施费用原则上由各地方相应层级的公共财政予以提供,中央政府根据公平均衡的原则,按贫困程度予以支持。
2.建立和完善省级政府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大多具有的正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建立和完善省级政府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由上级或邻近地区政府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助是必然选择。从目前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来看,不仅要求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应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政府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3.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应加快城乡统一税制的步伐,合理确定农村税收,逐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合理、规范、优化的农村新税制。同时,对农村税费体系进行合理重构,尽快形成新的有利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筹资制度。
二、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筹措建设资金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1.增加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县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资和支持方向,应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城镇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要向农村延伸,特别是城镇的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职能要突破城乡界限,逐步延伸到广大农村。
2.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在农村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采取BOT、冠名权等形式,鼓励、引导民营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筹措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改革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过去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谈不上什么资产经营管理。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导致供给越多而需求缺口越大。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就成为有效增加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营性或竞争性基础设施要逐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按一般生产企业运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以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可以是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负担,但是也要讲究经济效益,讲究责、权、利相统一。所有农业基础设施要尽可能实行资本化和价值化管理。农业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明晰产权,按企业化原则经营。
参考文献
[1]何李花,曾福生,向香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6(4):6-7.
[2]王科.基础设施与西部新农村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6.
[3]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0).
[4]马树才,孙长清.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
关键词:城市供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主要内容:
水是生产和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用水相对紧张的城镇地区来说,城市的供水、排水以及废水污水处理工程成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护人们安全用水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飞跃的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逐年加快脚步,城市的规模和常住人口数量逐年上涨,城市用水困难、给水能力不足、污水处理不当等等供排水的问题也开始突显,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在各规模城市也开始对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长远的规划,为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绝大部分的规模城市中,城市供排水系统由于深藏地下,没有收到广大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其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远不相匹配的,大多数的供排水系统还沿用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设计能力吃紧、维修困难、管理成本高、管道破损严重等等诸多问题,在排水与供水系统的比较中,由于供水系统是民生市政工程的核心之一,因此,供水系统的发展速度是远远超过排水系统的,这不仅与我国的城市发展理念息息相关,更是由于排水系统需要更为复杂的水道设计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于污水排放和水污染的认识不足,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远远落后,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排放系统的基础设施不能建立健全,已经修建好的污水处理工程也就难以发挥作用,一系列的连带效应使得城市的供排水工程的问题追本溯源,是要对城市供排水工程的基础设计建设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取向等等诸多原因,一直得不到完善,综合来看,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1城市供排水建设与管理体制混乱
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来说属于市政工程项目,但是现实情况是从水利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到供水企业等等,经常是政出多门,供排水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等工作被分割破碎,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难以统一的协调管理。由于供排水管理主要由政府负责,因此,供水定价、管理优化、供排水企业利润等等问题都开始突显,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却不能改善城市供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对于供排水工程的管理机制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1.2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问题
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城市,普遍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甚至是枯竭的问题,即使是在水资源相对充沛的南方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水体污染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建设规划和使用安排,在缺水城市,大量的排水系统几乎荒废,供水管道系统也是日益减少,城市供排水系统的作用在被削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多的缺水城市中局部暴雨所带来的城市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城市供排水系统的不可或缺性。
1.3供水和排水设施的建设规划脱节
由于供水系统与市民的生活相关性更高,在许多城市中往往只关注供水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排水系统的建设,造成了城市污水废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针对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城市供排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1完善城市供排水建设管理和建设规划
为了改善城市供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混乱局面,必须制定专门的供排水管理制度与方案,明确供排水建设的管理与监督职责。根据相关的城市水利建设法律法规,制定出相应的供排水建设规范标准。规范市场和市场监管行为。在供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上,要明确所在城市的供排水系统现状,对于系统的老化、设计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等等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摸底,同时要严格对待排水系统的建设方案,针对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废水的收集和处理要出台相应的排污和污水处理方案,加大对污染密集地点的排水管道建设,配套污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污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2实际调研,改革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案
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国营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供排水建设的立法和改革,利用市场监管手段,使供水企业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快企业改革,采用融资、股份制形式使国家内国外公司参与建设,引人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定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人的条件和实施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和市场监管行为。在实际的供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进行项目招标,在保障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的前提之下,发挥市场管理的作用,提高供排水建设的整体效率。
总结:
本文概述了我国城市供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城市供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排水工程的排水、供水能力以及污水处理能力提供了对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而影响到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与平均利润率。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增强农业发展潜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肩负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为了完成《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的“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及“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两大重要目标,河南省政府制定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在这一宏伟规划的背景之下,客观认识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支持状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将有助于推动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拥有耕地面积在1.189亿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7.4亿斤,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从2004年开始,河南集中农业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商品粮数量多、中低产面积大、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量大县为重点,连片开发,着力打造粮食核心区。近年来,河南共建设了新乡、安阳、驻马店、周口和商丘5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2358万元,规划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90万亩。从2004年至2007年,河南共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193个,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115个,累计总投资19.85亿元。
大型灌区在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全省共有38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大型灌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粮食总产量为150亿公斤,有效灌溉面积达1964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9%。近年来,河南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机遇,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实施了鸭河口等28个大型灌区、128个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1.01亿元。截至“十一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372.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70%。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2300多座,总库容达270亿立方米以上,初步形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以县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和路况水平,两年完成投资12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78万公里,改造桥梁5万延米。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818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双双位居全国第二位,并于2007年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河南省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乡(镇)客运站和乡村招呼站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907个乡镇都建有客运站,招呼站近1.3万个,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客运站”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选育推广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郑麦9023、豫麦34、新麦18等小麦新品种和郑单958、汛单20等玉米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是“十五”期间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品种,2007年郑麦9023和郑单958再次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授权品种,连续三年位居我国当前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已由过去的8―10年换一代提升到4―5年换一代,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河南省还重点推广了机耕深耕、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6.25亿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5000多万亩,亩增产粮食50公斤左右。全省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到8400多万千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9.32万台,农机户总数达到481.7万户,农机固定资产达520亿元,从业人数560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机耕地水平达到80%以上,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评价
1、投资强度分析
为了评价河南省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本文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系数进行分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系数定义为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农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份额之比。通过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这一具体的数额来评价财政支持农业建设是否充足。当这一数值大于1,说明政府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采取较强的支持政策;当这一数值小于1,则说明政府财政没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足。
表1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的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期间有两年(2001、2004)的投资强度略有下滑,其余年份则增幅各异:2000―2006年基本保持略有起伏的低速增长,2007―2009年间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幅显著,财政支持空前有力。尤其是2008与2009年的投资强度系数大于1,说明河南省对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比例,已经超过农业所占GDP比重,反映出省政府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
2、投资增长分析
财政收入是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数量的前提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财政收入、支出水平,进行投入增长的均衡分析。
表2数据显示,除2001与2003年外,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04及2006―2009年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不仅高于35%,而且高于同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速,2009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更是达到创记录的72.53%,反映出河南省政府2006年以来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的超常规财政支持。
3、投资效益分析
目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增加农业产值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农业基础设施对于河南省广大农民而言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能够有效的抵御干旱对农作物的威胁。
通过图1可以看出,农业产值的增加同财政支出具有一致性。随着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农业产值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先决条件,对所在地区未来十几年内的农业发展产生直接的正效益,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出。因此,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河南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手段。同时,加强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也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分析
1、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从绝对额上看,河南省财政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大幅度增长,由2000年的3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61亿元,十年之间增长10.6倍。但由于近年中央和地方在支援农业生产之外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惠农政策补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情况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倾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投入力度,近年又逐步加大了对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这对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品质、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河南省政府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逐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有待优化
财政支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但从支出结构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事业费比重高。近年来,我省财政支农支出中的行业管理费占53.3%。行业管理费虽然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但行业管理费中的大部分是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等方面的并非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
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按照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大中型水利设施由中央财政投入,省级政府配套;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县乡政府负责,对个别特殊项目省级政府进行适当补助。但是,近年来,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力对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支持;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面向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已被取消,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一事一议”的公益建设项目也基本暂停,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大江大河、病险水库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影响了水利设施作用的发挥。
三是财政支持对象过于单一。我国财政支农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单位,基本不支持私有、股份制单位;主要支持非盈利性的事业,基本不支持盈利性的事业和企业。支持对象过于单一,不利于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和效益。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方面。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除了配合搞好中央大中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应着手搞好农业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着力解决好中小型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好财政的支持作用,也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和农民个人的积极性。
1、树立正确观念
财政支持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一是支持,二是引导。所谓支持,就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需要,农民和市场因素无力或不愿做到的农业经济事项,财政资金要积极支持,扶持发展。所谓引导,就是财政政策要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手段,吸引社会生产要素向农业经济领域流动,实现财政政策与市场投入主体的互利双赢。
2、采取有效措施
(1)可根据各地情况,适时放开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近年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无人管的问题日益突出,长此以往,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在当前县乡财政还无力顾及此项事业的情况下,适时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应该是有条件的。可按照“一事一议”项目规范,一些乡村可以有计划地每年开展一个“一事一议”项目。
(2)对一些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可以实行财政补助。对一些受益对象明确的项目,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招标的办法,委托社会力量进行经营、收费和维护,招标工作定期(如每年一次)进行,以确保中标者经营、收费和维护的合理性,财政可以对中标者进行适当补助,以尽量降低农民的交费负担。对一些受益对象不明确、收费工作难以进行的项目,可承包给社会力量进行经营和维护,不向农民收费,财政对经营者给以合理补助。
(3)完善水利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可以扩大水利建设资金使用范围,将水利建设基金的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到田间地头。
(4)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农村公路建设已纳入各级政府规划,相信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会逐步等到改观,财政部门肩负着筹措资金的重要任务。统筹有关方面资金,建立农村公路建设筹资体系是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同时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是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公路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公路养护由县乡政府负责,而县乡政府财力紧张,无力管养。应考虑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省道管养体制统一管养。省交通管理部门在每年资金预算时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省公路管养体系统筹安排,中央、省财政对县乡政府给予农村公路养护转移支付补助,县级财政在预算中对农村公路养护予以必要安排,建立起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5)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对象。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论单位的所制性质、不论事业的盈利与否,财政政策都应给予支持。当然,其前提是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6)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目前,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支农政策高度依赖中央,地方几乎没单独实行重大财政支农政策的能力。地方财政所能做的,就应该是多调查研究当地农业经济问题,多研究财政支农政策的方向和现实着力点,积极试点,积极呼吁。地方创造性工作,是中央形成支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契机。
3、创新体制建设
(1)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一是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其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由财政补贴;二是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
(2)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在投资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
(注:本文为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粮食核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生成与促进机制研究》(B87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兴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2] 何平均: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绩效分析――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0(11).
[3] 金鹏:内蒙古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0).
[4] 张洪艳、刘吉双、徐梅: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9(8).
[5] 彭敬东、汪金敖: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