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验之塔;数字媒体;媒体选择模型;教与学的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许坦(1979—),女,河北辛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E-mail:。

数学和物理可以用定律或公式描述规律,教育技术学则可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概念进行规范,依据其内在规律构建新的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体系能够解释过去,预见未来,哪怕它只在局部起作用或者需要不断地修改,只要它能搭建起讨论的新起点和新框架,它就有存在的价值。笔者于2009年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信息化教育媒体选择模型刍论——从计算机在经验之塔中的定位谈起》(后文提及简称《刍论》)一文中通过对经验之塔(见图1实线三角形区域)内部媒体的排序关系,特别是三类直接经验的互动水平的研究,结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方式,在经验之塔获取三类直接经验的活动方式反演的基础上,按照交互的水平对当前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新媒体进行排序形成“体验之塔”(见图1虚线三角形区域);并进一步将体验之塔和经验之塔结合起来,将新兴媒体、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讨论框架之中,形成了媒体选择模型。戴尔的经验之塔按照从经验(具体经验)到知识(抽象经验)的原则组织媒体,并通过提供可供选择的不同学习途径来说明教学媒体的作用;而媒体选择模型则按照从经验到知识,再从知识(显性知识)到能力(隐性知识)的原则组织媒体,并通过吸纳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来规范学习资源的利用。

数字媒体环境中,媒体的选择已经不是为学生简单地选取学习途径和知识来源的手段,而是教师基于当前的媒体环境,为学生设计包含多种获取学习资源途径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能够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从各种途径中获取学习资源,并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建构个体认知表征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媒体选择模型与教与学的方式的关系,才能把握媒体选择模型的作用。从下文的论述可知,教与学的方式完全可以被媒体选择模型吸纳,吸纳教与学的方式后的模型为形成更系统的媒体利用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为教与学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支撑性的讨论平台。鉴于教与学的方式需要相应的媒体技术构成的学习环境的支持,我们对照经过媒体选择模型简化处理后的图1中的媒体环境,分析图2中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方式。下面分两个步骤开始论述:首先建立媒体选择模型与各种教与学的方式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基于模型所构建的教与学的方式的位置关系,探讨教与学的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教与学的方式的演化规律。

一、媒体选择模型对

教与学方式的吸纳

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可分为标号为①~⑧的八个部分。它们依次对应于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能够获取能动的直接的做的经验)、直接的观察活动(能够获得能动的直接观察的经验)、观察视听媒体的活动(能够获取形象的替代性的观察经验)、观察和分析抽象符号的活动(能够获取抽象的间接经验)、基于图式(认知结构)的建构性的自我内在心理活动、基于人机交互的预先人为设计好的人—机互动活动、借助机器的通讯作用实现的人—机—人形式的人际互动活动、借助机器之间复杂的智能技术实现对用户透明的人—机—机—人的人际互动活动。①~⑧、②~⑦、③~⑥、④~⑤相互对应。第一部分可进一步细分为三部分:人的真实的工作与生活活动、人的设计活动和利用玩具实现的个人游戏活动、人的组织学习和人际之间展开的游戏活动。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三种活动都能在虚拟世界中有所反映,并能借助虚拟技术替代、补充或者加强这些活动的某些功能。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向着数字化、高速度和双向交互性发展过程中在高级应用端实现交叉融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泛在网、物联网;基于分布式处理的云计算技术不断减轻客户端的运算负担,推动客户端向着多媒体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技术直接渗透到各个社会成员。这一趋势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不断地推陈出新,也需要我们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方式进行系统化梳理。

图2中AC线分开了基于不同技术的视听教学(由三角形ACD围成的模拟技术与现实世界)和数字化学习(由三角形ABC围成的数字技术或虚拟世界)。AC线成为经验之塔和体验之塔的分界线,我们不妨称其为“媒体技术分界线”。BD线分开了基于不同环境的正式学习(由三角形ABD围成的学校环境)和非正式学习(由三角形BCD围成的社会环境),我们不妨称其为“教与学的方式分界线”。①正式学习按基于时空的特征又可细分为正规的学校教育形式和非正规继续教育与培训形式。三角形ABD中部是面对面教学,往往是正规学校教育主要采用的方式;两翼是远距离教学,往往是继续教育或社会教育采用的主要方式。

AC线指向教学媒体发展的终极目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并且不断降低用户承担的成本,促进教育公平。国家规划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设,IT企业面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终端硬件、配套软件以及相应服务,最终降低使用者的成本,从而创造一个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目标的整体环境。技术的发展是驱动力量,它催生出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下面进一步分析以下四个层次的教与学的方式的定位问题。

(一)面对面教学与远距离教学

三角形ABD内侧是学校情境中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它由图2中的能够实现集体传授法的“课堂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组成。具体表现为图1中的教师利用课本、板书或视听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学习者则借助教师的帮助或者利用计算机来促进自我互动,实现自主学习。

三角形ABD外侧是远距离教学。严格来说,远距离教学的教与学的方式(半工半读)介于正规的在校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未必在校学习,但是其学习的组织和管理还是依托于正规的教育机构(学校),因此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仍被归入正式学习。图2中的第一代远距离教学是通过图1中的邮政系统发放学习资料(从印刷品到光盘和磁带)并借助电话反馈或结合不定期的面授辅导而实现的函授教学。图2中的第二代远距离教学是通过图1中的模拟(声音或电视)广播形成广播函授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形式。这两代远距离教学侧重于跨越时空呈现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统称为D-Learning。图2中的第三代远距离教学是通过图1中的网络技术来实现的网络化学习e-Learning。图2中的远距离教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通过图1中结合Web2.0/3.0理念并通过微型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学习(M-Learning)以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泛在网实现各种虚拟技术与人的活动无缝结合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有人称之为后现代的远距离教学。[1]这两代远距离教学则趋向于通过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流服务来提高教学质量。“距离”是远距离教学的最大特点和局限,随着技术的进步,距离给学习带来的限制越来越小。几乎每一代远距离教学都是在整合前一代教与学的方式的基础上引入新媒体和相应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远距离教学的发展,特别是移动学习的出现,势必会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并使二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二)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和信息化学习

模型可以对“e-Learning”的不同理解进行规范。

何克抗教授认为“e-Learning”有三种不同译法: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本指网络化学习(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又把基于多媒体资料(包括CD-ROM、数据文件、计算机模拟、数字音视频等)的数字化学习也包括在内,并强调e-Learning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2]“电子化学习”的概念因包括模拟视听资源而太宽泛,“网络化学习”则忽略了因特网以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因此称e-Learning为数字化学习更科学。

李芒教授则认为对e-Learning应该全面地认识,不仅应该抓住技术本质,而且还应该强调社会性本质。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主张使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说法。[3]

下面我们利用媒体选择模型对e-Learning的不同解释从其所涵盖的内容及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模型中进行定位,即电子化学习包括基于模拟技术视听媒体的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而数字化学习包括基于数字化的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从提供学习资源发展为提供面向人际交流的服务,从而促使网络社会化,进而形成信息化学习。

1.涵盖视听媒体及广播和计算机、网络的电子化学习

图2中的电子化学习最宽泛,它涵盖所有现代化教学媒体与学习资源;它跨越了图1中的视听媒体与广播所在的梯形以及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所在的三角形。因此从涵盖的内容上说,数字化学习可视为从电子化学习中析出的概念。

体验之塔中环环嵌套的三角形反映出媒体发展和融合的趋势,据此我们可以从教育信息化不同的时期来对e-Learning的另外三种译法借助模型赋予相应的解释。

2. 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以操作系统为平台的数字化学习

早期的软盘、CD-ROM等可移动的存储介质是计算机独立使用时期传递学习资源的主要工具,此时的教学软件以封闭式的课件为主。早期的网络由于带宽的限制以文本信息传播为主,并采用集中式资源管理与共享的方式,利用超文本组织学习资源。局域网的发展使得支持计算机协作工作的群件产品进入实用阶段。由于窄带入网以及封闭式的局域网的限制,使得多媒体资源及以超媒体形式组织的学习资源仍以移动存储介质(发展为DVD-ROM、U盘和移动硬盘)传递为主。教学软件由课件向积件发展。因此图2中的数字化学习既涵盖数字多媒体资料,又包括网络资源,它跨越图1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所在的三角形,成为基于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各种教与学的方式的统称。因此从涵盖的内容上说,网络化学习可视为从数字化学习中析出的概念。

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应用占有主导地位,所有的应用软件都面向操作系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课程集中体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3. 以浏览器应用为基础,基于B/S的网络化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学习资源的获取逐渐向网络转移,而计算机则逐步融合为网络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图2中的网络化学习(在线学习)仅指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但又离不开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发生质的改变(从Web1.0到Web2.0/3.0),但是我们仍可以用网络化学习统称借助网络实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因此它包括图1中网络技术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并将计算机所在的三角形嵌套在内。

这一时期应用软件向Web浏览器方向集中。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课程分化出“多媒体教育应用”和“网络教育应用”。

4. 以对等网络的理念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化学习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因特网带宽不断得到扩充,Web2.0/3.0、Internet 2和网格、云计算等研究与应用成为重点,同时人们也在关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宽带入网问题。音视频压缩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资源能够通过因特网实现传播,ATM等技术的应用及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网络互联与异构问题,进而促使分布式资源管理与共享方式成为现实。网络逐步成为学习资源传播的主流形式,并进一步推动了积件向网络化发展,而基于数据库的群件则向Intranet/Internet[4]中的网件[5]发展并出现了微件。[6]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发展促成了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化理念。因此图2中的信息化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与图1中的社会化网络Web2.0/3.0环境十分契合,它位于最外环的三角形并嵌套着Web1.0和计算机所在的三角形。

这一时期应用软件面向对等网络发展,网络终端多样化(计算机、数字电视)、智能化、微型化(智能手机)。远距离教育由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向提供网络交流服务转移。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课程逐步发展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化教育”。

5. 小结

“跨越”关系表示前代技术是新一代技术发展和功能拓展的基础,而“嵌套”关系表示新一代技术对上一代技术在理念上以新的形式的继承和融合。模型的逐级嵌套反映了媒体发展脉络的结构,这为解释这些互有重叠而又各有侧重的复杂概念奠定了良好的框架,从而很好地吸收了这些教与学的方式。

(三)自主学习、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CSCL、网络探究WebQuest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7]多媒体环境下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是指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集中环境下,利用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个别的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8]图2中的“自主学习”表示它是面对面教学中有教师辅助的自主学习或者是师生分离条件下基于学习资源或智能化媒体(智能导师或虚拟学伴)的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最终都要通过促进学习者内部的自我互动(见图1)来改变其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及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其能力的提升。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或他人习得的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而CSCL是利用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的协作学习。[9]图1中的“网络技术”提供的交流工具为图2中的“协作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WebQuest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以探究为取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习者所需要的多数信息来源于互联网。[10]图1中的网络环境是图2中WebQuest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四)混合学习、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反映在媒体上是“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它属于正式学习。图2中三角形AOD内侧所对应的图1中的媒体(除板书和教师讲演外)具有由教师提前制作、单向传播、多侧重于教的特点,而外侧对应的媒体则是由学习者自行控制的程序化文本教材或电视教材;而三角形AOB内侧所对应的图1中的媒体(除图式和学习者内在语言外)具有提供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具备双向交流机制更倾向于学的特点,其外侧对应的媒体则是提供智能反馈功能的智能导师或虚拟学伴等交互式的计算机软件。三角形AOD和AOB恰当结合构成三角形ABD所规范的混合学习。

下面两个三角形恰当结合能够解释另外两种教与学的方式的概念。图2中的三角形BOC代表在线学习,其中信息化学习是建立在图1中以Web2.0/3.0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的基础上的。图2中的三角形COD表述的图1中传统的游学方式以及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这里包括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如沙龙、读书、聚会、打球等。[1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非正式学习的关键体现在时间和地点为非教学情境。它是工作、生活、游戏、旅游等环境中伴随的学习,显然它由非学习环境下的设备(工作设备或带有EPSS的工作环境)以及小型化的通讯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和数字化的网络环境组成。这种情形恰好被图2中的三角形BCD所吸纳。

Alexzander Dye等人的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中将M-Learning定义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3]这个定义的两个要点是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实现的学习和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结合图1分析可知它位于三角形BCD偏向C的一端,表示在真实情境中,师生借助便捷的移动计算设备进行交流而展开的学习,其移动性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才能凸显出优势来,因此它更利于非正式学习的实现。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泛在网的三类虚拟技术(虚拟智能、虚拟现实、虚拟社区)提供了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机器之间分布式的强大处理技术结合更加人性化的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对人都是透明的。人可以不必考虑机器的存在而直接与对方(人或物)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为人们在情境中利用获得直接经验的三类实践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教与学的方式。国外对泛在学习存在两种观点:一种强调学习环境,如美国教育发展中心2003年的报告以及Hiroaki Ogata、Zhao Haila、Youngseok Lee的观点,强调泛在学习是日常生活中嵌入式的、不可见的计算机所支持的、[14]基于无线网络连接的、[15]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任何终端设备[16]都可进入的学习环境;另一种强调学习方式,如Guozhen、Timothy K. Shih等人将泛在学习视为学习者可以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而不用关心位置与时间限制的学习方式。[17]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图1模型右下角处获取直接经验的实践活动需要泛在的学习方式的支持,而跨越时空的虚拟社区(泛在网技术)、创造时空的虚拟现实和重塑时空的虚拟智能(物联网技术)正提供了泛在学习环境,二者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泛在学习的内涵(见图2中右下角的U-Learning)。

二、模型对教与学方式的解释与预测

(一)对e-Learning译名问题的解释

对于e-Learning译名的争论有“电子—数字—网络—信息”四个词,这四个词的含义在图2的模型中被恰当地反映出来。下面我们借助数学中的数系发展和命名的规律对它们的定位进行分析(见图3)。数的概念起源于自然数。体系总称为数系,而且每种数的名称都带有源于自然数的这个“数”字。正是自然数和运算规则的转化与组合形成了新的数。自然数的名称是在演化出其他类型的数后才改称自然数的。可见自然数是整个数系构建的基础。而其演化出的后面的数总是要包容前面的数,使得前面的数成为后面的数的特例。但后面的数始终没有替代前面的数,前、后数的关系是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又各有各的应用领域。

教育媒体与教与学的方式的领域也具有类似规律(见图4)。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产生的教与学的方式也与这种演化方式相契合。即前面的媒体技术及教与学的方式发展并演化出后面媒体技术及教与学的方式,而后面的媒体技术及教与学的方式也以新的形式包容了前面的技术与方式。例如多种功能单一的硬媒体转化为功能集成的软媒体(《刍论》32~33页)就体现出了这种“先导的概念是基础而后位的概念更一般”的关系。也许这正是处理传统媒体、现代电子媒体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关系的一种可行的途径。

图1中自左向右的排列展示了 “传统媒体、模拟视听媒体和声音广播及电视广播—计算机与网络—数字(交互)视听媒体与数字广播—小型化数字通讯终端(手机)”的媒体发展模式,对照此发展模式和图2的教与学的方式的演进趋势,可以看出图4所呈现的规律,即不同的名称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而又各有其侧重点。模拟技术时期重视硬件的视听教育,更强调教的方面,而往往用“电”或“电子”命名新技术与新的教学方式。数字技术时期重视软件的转型期,多侧重学的方面,常用“数字”命名新技术与新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时期重视技术的教育应用的信息化教育,强调新技术环境下教学与学习的统一,常用“信息”命名新技术与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另外图4中视听教学(可反复使用的光盘、磁带移动存储介质)和广播教学(范围广但转瞬即逝的电磁波传输介质)的界限很明显(用“与”字表示二者为并列关系);而发展到数字化学习和网络化学习,多媒化的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更多的数字资源来源于便利的网络,因此其区别就不明显了(用“或”字表示二者可以通用),这种融合的趋势使人们将关注点从软硬件(媒体提供的学习途径)转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基于环境和资源的教与学的方式)。

(二)AC线上的对称结构所体现的发展趋势

1. 从面对面教学到泛在学习

面对面教学需要将师生集中于同一空间,并在同一时间展开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师生能够实现即时的反馈,然而它却限制了师生活动的时空范围。它只适合于理论课程和简单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实践活动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情境,因此在时空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新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泛在学习,这彻底突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性,使得学习可以根据人类实践的需要而随时随地地自然发生,从而完美地解决了课堂对实践情境的时空约束问题,有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面对面教学与泛在学习位于模型中AC线的两端,正预示着这种趋势。

2. 从电子化学习到移动学习

电子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也是位于AC线上的两个对称的位置。起源于模拟技术的大型电子设备开启了电子媒体的新时代,同时也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但是此时电子设备单一的功能、复杂连接和繁琐的操作以及生硬的组合方式已经使人们望而生畏,加上不菲的价格,因此不便于深入到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技术的使用范围。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终端设备不断地向着小型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小小的智能手机逐渐成了新时代的宠儿,它将通讯、上网和计算功能融于一身,集合光线感应、距离感应、重力感应、GPS定位导航、WLAN、GPRS数据连接、多媒体播放、摄像、拍照、录音、数字广播与手机电视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手机几乎成为人们数据接收、发送与处理的百宝箱。终端设备小型化促使学习可以在户外的移动过程中发生,彻底改变了学习所发生的时空限制,为泛在学习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3.从混合学习到非正式学习——混合学习内涵的扩展

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存在一种两难困境。[18]计算机辅助培训CBT(Computer Based Training)为何始终不能战胜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网络学有一天会取代课堂学习的假设为何是错误的?混合学习打破了这一疑惑和迷局。但是混合学习却又成为一种新误区,即它在形式上使正规的学习与培训更具有经济价值而使人更易于忽视更低成本的非正式学习和非教学解决方案。混合学习强调通过教学与培训手段解决问题的同时却出现了排斥非正式学习的倾向。混合学习开辟了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思路,但是却阻挡了人们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的视线。对混合学习的反思有利于人们继续深入探索由学习与绩效技术构造真正的混合学习。混合学习正从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向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发展。移动学习深化了远距离教学和非正式学习的联系,而泛在学习代表着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进一步整合的趋向。

(三)教与学的方式的名称的来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与学的方式的命名一般有两个角度、四种来源。第一个角度的两种名称来源是转译或自创。例如对e-Learning的多种翻译方式属于不同学者从自己研究所侧重的角度将其转译为数字化学习、网络化学习,而信息化学习则有自创名称的成分,与信息化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二个角度的两种名称来源是基于新技术或源于新思想。例如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移动学习、基于当前云计算出现的云学习、早期基于视觉媒体出现视觉教学、基于视听媒体出现视听教学等。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体现教育公平与开放的思想的非正式学习、泛在学习。有些名称可能是新瓶装旧酒,没有任何新意,也就没有生命力,很快就被淘汰。而有些说法虽然不合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习惯的称呼而被保留,例如视觉教育的提法在心理学角度看来曾被认为是荒谬的,[19]但依然被保留下来。基于某种思想跨越技术形式的命名往往更具有生命力。由于e-Learning、M-Learning、U-Learning等都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构成的学习环境的讨论,因此当前的各种名称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这正是图2中ABC内部的多个三角形嵌套结构的作用),我们需要探究其侧重点的差异,把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结构,并将其关系明确出来,才能让人们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并利于概念的传播与技术的合理应用。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媒体选择模型与教与学的方式所建立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对当前的数字媒体环境如何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信息化教育中的媒体选择更趋向于媒体所支持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这与经验之塔中简单的媒体选择与组合相比要复杂得多。我们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寻求适合达到学习目标的多种可能的学习方式,并结合当前的媒体环境选择其中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对基于不同的学习情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当然,能够把多种教与学的方式统合在一个框架之中加以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笔者由于视野的局限难免百密一疏。希望借此文能够启迪热心于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者透过当前纷繁复杂的概念去探究这些概念的历史成因以及它们之间所蕴含的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由衷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武丽志博士对此项研究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

[参考文献]

[1] 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35~37.

[2]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4.

[3] 李芒.e-Learning到底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13.

[4] 张荻.Intranet取代群件[N].每周电脑报,1997-07-28(65).

[5] Leebruno. 群件和网件的比较[J].虞仲译.微型电脑应用,1996,(5):91~93.

[6] 罗泰晔. Web3.0初探[J].情报探索,2009,(2):101.

[7] 桑新民,张倩苇.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0(1):162.

[8] 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181.

[9] 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70,172.

[10] 李祥兆. Web Quest: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21.

[1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

12] 余胜泉,毛芳.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8.

[13] Alexzander Dye et al: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http:///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14] Hiroaki Ogata and Yoneo Yano.Context-Aware Support for Computer-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 04),2004.

[15]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2003). 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 Technology-Enhance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EB/OL].http:///newsroom/articles/maine_learning_technology_initiative Retrieved,2009.

[16] 章伟民,徐海林.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8.

[17] Guozhen Zhang, Qun Jin, Timothy K. Shih. Peer-to-Peer Based Social Interaction Tools in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C].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05),2005.

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第2篇

一、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激发了对高性能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

首先,外向型经济发展引人注目。2002年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实现出口总额924.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与全国相比,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8.4%,比上年提升了O.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内的有效协调,其经济辐射地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海外资本进入大陆市场的首选目标。到2002年,长三角合同利用的外资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有专家预计,未来十年内将会有数十万外商投资项目在长三角落户,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服务的网上交易比例将迅速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性能信息网的支撑。

其次,协作型经济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随着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间相互依赖度加强,区域内合作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跨区域合作迅速发展,上海企业到江苏、浙江投资的各类经济合作项目3947个,占上海与全国各地合作项目总数的50%左右,总资金约45亿元;江浙两省到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及控股企业4412个,占全国各地到上海投资项目总数的50%左右,注册总资金203亿元。聚集长三角区域内的大中型城市,各自在区域内的价值链上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树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建立比较稳定的、内部协调的竞争伙伴关系,形成以实现双赢为目的的竞争联盟。区域内依靠自然禀赋资源和资本所建立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正逐步发挥着核心作用,信息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共享信息资源,加速资源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共建一体化高性能信息网络已势在必行。

再者,服务型经济发展迅速。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三产内部结构正趋向高度化。从以下图表的产业结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区域内第二产业仍处基础地位,但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直逼第二产业,逐渐成为地区的主导产业。(见图1)今后,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先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更加明显。网络经济是服务型经济,信息化社会的服务经济是以一体化高性能信息网所营造的网络经济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高性能信息网,为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最后,网络经济凸现。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已形成以有线光缆为主,卫星、微波为辅的专用传输网络。近年来相继建立了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社区信息、电子商务、城市地理、医疗卫生信息、社会保障与公共安全信息等系统,为网络经济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下了基础。长三角地区在我国互联网应用中突出,远远超出全国发展水平,其发展规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比较也是处于领先发展水平。据2003年初的统计资料显示,江苏、浙江、上海网民数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8.1%、5.5%、7.1%,都进入我国前十名,与全国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占全国比例高达20.7%;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区相比,遥遥领先环渤海湾,珠三角,不仅跃居全国首位,而且增长速度快,增长趋势明显(参见图2)。只有优先建设发展高性能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连接“信息孤岛”,突破信息流量持续增长的屏障,满足长三角区域急剧增长的信息网络应用市场的需求,顺应长三角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势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长三角区域内网络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信息化,促使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换,必然首先要求先进生产力的变革,要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等内在因素的改变。优先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对区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发展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前沿技术特征及其对区域战略发展的影响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对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区域内外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是由其区别于一般技术的,高度的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渗透性等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以超大容量、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在1991年进入商业应用以后,从此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扩张,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由于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能直接对区域的政治、经济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谁能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快速增长的长三角地区已具有承载国际先进技术的能力,率先开发利用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可为长三角区域在国内、国际战略地位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与长三角区域国际化发展战略方向是相结合的。

其次,具有高度创新性。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不只是在原有技术道路上的简单积累。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将带动同网络相关的一批新兴IT服务产业的兴起,如网络运营,网络内容,咨询,软件设计等,这些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提供及制造的服务产品,已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因而,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经济增长,将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经济效益,也必然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再次,具有高度前瞻性。当前全球Internet规模和业务量以每6-9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在我国,预计未来10年骨干网所需的容量将至少是今天的数十、上百倍。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建设,将为整个区域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以更快速度提升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率先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高起点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再者,具有高度渗透性。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处于综合性、交叉性强的技术领域,因而能广泛渗透到各个传统产业部门,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渗透,推动了传统产业两种根本性的变革:一种是生产技术变革,另一种是作业组织管理变革。随着传统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升级,迅速增加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加速向资本密集型、智能效益型、信息服务型方向发展的趋势。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日趋普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加快区域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好,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竞争能力强的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形成,推动区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三、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多业务融合共生的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技术的可衔接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使得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建设既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通过信息网络前沿技术对现有网络资源的整合,数字化与光纤通讯网的完善,以及卫星的利用,提供巨大的网络容量和低廉的传输成本,使大量信息的实时、双向传递成为可能。又能有力的支撑不断扩大的网络规模和不断增加和创新的业务和应用的发展。高性能宽带信患网络技术将现有Gbit带宽提升到Tbit,带宽增长了1000倍,能突破业务流量持续增长的屏障,各种高保真音像信息都有望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能够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新闻、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实施视频会议等许多对传输带宽和速度要求较高的业务,市场潜力将是巨大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促进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发区域互联网产业的急剧扩张,成为区域较强动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首先,带动IT产业全面快速增长。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能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撑平台,创立多赢的商业模式。打造网络产业价值链,构架以网络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系统,带动区域内网络设备商,网络建设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以及最终网络用户的共同发展。(参见图3)2002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84%,是同期GDP增长速度8%的1O.5倍。2002年宽带网络用户数增长率为268%,专家预计2003年-2007年互联网业务增长率仍高于摩尔定律。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拉动网络接入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急剧增长,将继续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多媒体、流媒体业务需要高清晰度的终端设备,这将带来长三角区域新兴IT制造业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其次,拉动信息商品和服务的高端消费。基于高性能宽带网的应用层是面向最终企业用户或者大众用户的,多媒体、流媒体业务的不断开拓创新,将驱动巨大的信息网络业务的市场需求。这种广泛的需求,一般可分为信息类、娱乐类、通讯类、服务类、广告类业务。信息商品与服务,既是最终产品,又是中间产品,既可以用于居民消费,又可以作为生产及其管理的投入。人们愿意购买和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因为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为人们带来高效率、高效益、高智能,而且也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质量。韩国近年来在经济低迷的困境中,大力发展互联网,开发网上的成人节目,教育节目,电视剧点播,以及网络游戏使得宽带业务实现了盈利,成功地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预计2003年多媒体商务的大发展,可为其带来20亿美元的收入。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高涨,需求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高性能信息网络将增强信息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市场潜力无限,这种巨大的需求引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再者,拓展网络教育的发展空间。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实时、双向沟通、互动的业务特点将促进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冲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还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式教育的格局,使传统的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为区域经济增长开拓了巨大的新空间。90年代中期至现在,宽带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美国的远程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以惊人的速度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998年,通过网络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占高校总数44%,主要对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美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淡化了资金的推动作用,却突出了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量。中国拥有最多的劳动力资源,但受过训练的人才却只占总潜质人才的一小部分。人力资源开发的落后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并最终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已列入我国“实现小康”的四大目标之一,中国对高等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和其他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十分巨大,孕育着无限商机。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到2000年,我国获准开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院校已达67所。国家已投入资金3.6亿元,社会资金达10.7亿元。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使得远程高等教育市场成为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已接近100万,其中普通高校达到十几万;而预计在明年远程普通高校的学生将翻一番。对教育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长三角丰富强大的教育科研资源是网络消费用户群体的主力军,既拉动了对高性能宽带网的需求,也是开拓网络教育市场的基础。通过高性能宽带网络的建设,共享教育资源,推动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内的优势行业,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拓展新的空间。

四、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无边界市场特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以太网的发明人麦特卡尔夫(METCAIFE)认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由于互联网络边际效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特性,使其具有规模效应,表现为运营、使用成本的倍减和入网计算机效益的倍增。也即,网络连结的国家与个人越多,覆盖面越广,网上资源越丰富,所能提供的业务和服务越多,接入的计算机越多,每台计算机的功能就越是成倍增长,单台计算机联网的外延效益也呈指数增长。从市场的角度看,信息网络接入的市场规模越大,单位成本也就越低,具有规模效益,才会有较大的降低服务费用的空间,为经营者和使用者带来的利益也越高,反之,又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信息网络价值的大小与其互联性成正比,信息网络越是扩大,互联性越宽广,其价值越高,该网络也越能吸引更多的用户。长三角地区域共建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为区域内一个个信息孤岛搭桥建路,形成遍及区域每一角落,连通世界五洲四海的长三角信息高速公路,可在更大空间满足政府、企业及家庭信息化的需求,形成基于网络的无边界虚拟市场,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然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全方位效益。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是一个无边界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上,网络贸易、网络金融、网络企业等商务活动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交易,所有与商务有关的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无边界的贸易整体。企业群体在统一市场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竞争环境中的合作,必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所构建的无边界市场,具有高渗透性,不仅淡化了长三角区域内的行政约束,使区域内市场融为一体,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而且将区域内市场向边缘推进,最终使区域市场融入全球市场。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具有跨越时空限制、强化市场聚集的功能,提高了区域市场与全球市场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资以及信息资本要素的流通。大大加快了区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进程,增强了区域与各国的经济依存度,逐步融入全球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五、结论和建议

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第3篇

(一)高校信息化管理需求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冲突

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对之前的教育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很多结构也会因此而发生重组。国内多数高校中,由于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校园网或是信息技术部门进行,但这些部门拥有的权力相对较小,所以就没有办法对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决策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一些高校甚至还因此特地成立了通过高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的部门,但由于这些部门依然不是常设部门,因此在决策时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与排挤。不仅如此,由于部分高校利用信息技术部门取代了缘由的技术部门,但一些本该撤销的传统管理机构仍然没有撤销,这就会对信息化建设实际工作进行时产生一定的干扰。

(二)高校信息化技术人才缺失严重

由于现如今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多数这类人才都不愿留校工作,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发展太过狭隘。一方面,高校固有的层次制约体系制约了这类人才的晋升;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体系容易使信息技术人才丧失缘由的斗志与激情。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高校在你人才聘用制度方面的缺陷,高校中“能熬就能升级”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教职工的自我发展意识。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高校的各种内部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信息技术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切实提高高校校园信息资源的应用率

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网络设施建设,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校园信息化网络的利用效率。首先,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管理必须达到设置的合理化。高校应当依据自身教育实情进行信息化的设置与运用,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制度,在各个班级与年级中都应当制定出一套与学习不相冲突的计划,从而保证每个大学生能够有机会使用信息化的教育设施。其次,高校可以加大信息化设施的使用时间,由于高校大学生数量众多,一些信息化设施使用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要适当加大开放使用的时间。最后,教师在使用信息化设施时,要不断加强使用主动性,并在自身使用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合理使用。高校还应当制定一系列制度,保证信息化设施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除此之外,高校所在的教育机构还应当和政府之间联合创建一套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一些信息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对那些使用率较低的学校则给予一定惩罚,并通过整改措施提高其信息化设施的利用效率。

(二)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教育机构与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地方财政机构与国家财政机构应当将教育投资放在首要的位置,只有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国家的重视,才能保证经费的稳定来源;高校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努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将企业对教育投资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样高校才能筹集到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之中。

(三)完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

高校应当积极聘请一些信息技术能力较强与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人才,针对现阶段教学管理现状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从而强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培养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高校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体制,并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定期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价,使其在考核通过的情况下获得上岗证书。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全面打造出一只信息化社会适应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以及综合能力足够强的信息化教学建设队伍。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推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72—02

一、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教学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它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保障。在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教学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功能已经比较固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比较确定,适合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传递、加工、反馈的过程。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信息化后,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交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科学规划,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管理成本大大节约,这样,教学管理人员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去。

二、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手工”教学管理模式,教务部门、学生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和共享,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一致,进度难以控制。教学管理信息化后,只要将教学数据在计算机内存储,设为共享或者进行拷贝,就能够为其他部门或教师共享,教学安排、教学信息等可以通过网络,减少了各种冲突的产生。与传统的“手工”手段相比,学生信息的查询更加科学规范,例如学生成绩管理较之传统管理严密性和严肃性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提高。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使得数据查询时间大大减少,避免了大量重复工作,并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以笔者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提倡“个性化”,注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通过信息化管理,把教学信息形成资源库,把教师分散、无序的教学活动分门别类、有机联系;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感受、想象文章描绘的意境,通过听录音展开想象,通过看课件展示故事的情节,看配乐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讲解直观,富有情趣,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除此之外,兼容并包的网络资源更加新颖,功能更完善。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浏览电子图书、音像资料、教学网站、名师空间,借鉴优秀教案,网络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让与大师对话、与名校携手变为现实。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师教学评估、开展优质课评比,并将所有的评比信息公开,让师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直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信息化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创新潜能的平台,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就随之稳步提高。

(三)帮助教师业务管理

信息化为教师业务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教学过程管理中设计的“教研计划”、“教学进度表”等教学计划必须要上交到学校教导处,信息化可以将这些静态信息通过电子稿的形式存放到学校网站上以备学校领导网上查阅。同时,教师的授课讲义、课程PPT、课程实验计划等文件也可以上传至学校网站,学生可以以账号和密码登录的方式查阅观看,而这尤其有利于在校外参加实习的学生;教育信息化为也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新方式和思路,传统的备案方式为纸质教案,这种方式相对封闭,教师临时搜集的很多教学资源无法及时收录到原来的教案中去,而信息化的备案则可以将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上搜索到的教学资料随时存放在课件中;信息化也使学生课后辅导和布置作业工作变得智能,教师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相应学科题库,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分别发给每个学生。

信息化辅助了教师业务管理,节省了教学时间,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进而提高教学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四)促进管理者素质提高

信息化教学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在计算机上录入、输出数据,需要掌握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技巧,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得资源;而在教学过程当中,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熟练使用QQ、E—mail、BBS、博客等软件也成为必备技能。因此,管理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来适应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管理者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表现形式就需要掌握多种多样的办公软件使用和设备使用方法,如常用的PPT、Flash、Author ware或Director软件,图像、视频处理软件,常用交流软件。除此以外,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实践、创新、总结,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可以说,信息化的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既要有丰富的管理水平又要有相当高超的信息技术操控能力,管理者在不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必然会全面促进其自身各方面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管理的进步。

(五)实现交流零距离

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可以通过博客、QQ群、BBS等平台,不定期地上网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这就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常规教研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发帖到校园博客上,教师或其他学生针对其问题跟帖予以解答,实现交互式学习的目的;另外,利用网络进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还可以促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完善自身,掌握现代管理方式和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三、信息化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管理只着眼于局部,在管理投人上“重硬件,轻软件”,“重信息系统建设,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约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当提高对教学管理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管理硬件设施,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校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高杰欣(1983—),男,山西忻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信息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正逐渐成为高校适应信息化发展、展示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新标签。然而,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经费充足的高校大多自筹自建,经费欠缺的高校也选择企业为合作伙伴,校际之间的合作却少有涉足。在此背景下,需要基于校际合作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并为信息化环境建设和资源共享难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途径。

一、校际合作的内涵分析

校际合作是教育信息化各种资源要素和技术要素聚合的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交织、相互支援,包含以下基本内涵:(1)校际合作以网络为空间载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个体差异性、技术关联性和建设重叠性;(2)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在高校间具有共同的发展惯性;(3)教育信息化合作以促进信息化应用为目的,校际间既有共同指向,又各具特色,通过建设成效检验其价值,并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效果产生影响;(4)涉及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资源提供方等多元的利益相关者;(5)校际合作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推广价值,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对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选择的差异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的选择是高校间进行合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合作伙伴是建立坚实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所选伙伴具有共同的信息化发展愿景,也能促进并增强整个合作关系在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高校在选择与银行、运营商或是校际合作时,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1.与银行合作。与银行合作通常能够解决数字化校园建设投资来源问题,由银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现硬件环境的升级改造,软件产品的采购以及一卡通项目的集成等。银行在合作中持续性获得支付服务以及各种资金代管等业务的金融收益,可以为高校节省自有资金完成信息化建设。不足在于长期合作过程中若有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则可能受到牵制。

2.与运营商合作。运营商是个准IT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向学校提供较为完善的IT支持和系统集成业务,也能够提供经费来源供学校自行设计建设。运营商通过绑定一卡通和支付服务享有长期收益,相对银行具有IT咨询和IT外包服务方面的优势,不足之处与银行是一致的。

3.校际合作。从高校发展路径来看,信息化建设会因为所属主管部门、经费来源、信息化水平、应用背景等因素的相似存在着共通性。除了经费来源在大部分情况下难以共享,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步骤、方法、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合作领域,而这些合作空间正是上面两种合作模式所欠缺的,能够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不同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在各自所处的约束条件下具有各自发展路径的个性,这些条件包括:(1)校内各职能部门对信息化的认同和支持程度;(2)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学校战略导向的一致性;(3)与同主管部门院校相比较下的均衡性及发展水平;(4)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数量与梯队建设现状;(5)已建成的信息化项目所取得的应用成效;(6)继续发展所需负担的成本及其来源等。

因此,在一定区域范围里寻找合作伙伴是开展校际合作的第一步。这一区域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如一个城市范围、一个大学城区域等;另一类是基于垂直管理系统的,如省属高校、教育部所属高校等。处在区域中的高校建立合作的优势在于:(1)合作密切:高校之间有兄弟院校的联系,交流往来密切,易于协调沟通,尤其在同一个垂直管理系统的高校间具有自顶向下的可协调性,在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应用背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正是这些相近使得相互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和关切,并在交流与沟通中更容易分享彼此的经验,促成战略性合作的共识,从而为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可持续发展:校际间的合作能够创设出新的发展路径与合作内容,在资源输出、替代性资源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以及技术支援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合作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3)均衡协调:校际的合作更关注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推广,落脚点是信息化带来了什么,有助于信息化建设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是一个注重多元主体协调互助,并动态发展的合作过程。结合校际之间的关联性和建设路径的相近性等情况,笔者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在此框架中,包含了多元发展中个性发展的因素、校际合作的支撑维度、可开展合作的领域方向等三大组成部分。

(一)个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因素

高校自身的发展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样是适应自身校情环境的,并由各自的约束条件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

1. 业务发展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教务、科研、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因业务发展的需要走在了信息化建设前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全面的信息化推进需要更多的部门以及师生参与其中,全校的信息资源才能真正流动起来,信息化才能更细致地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遗憾的是仍有不少管理者和教师缺乏信息化及信息共享的意识,甚至抱有“你们去建,我来看热闹”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在本校内的推广,也就更谈不上在某个业务领域的校际合作了,由业务发展倒推而来的信息化建设阻碍了信息化更广的发展。

技术手段与技术工具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选用合适的技术,可能是传统的,也可能是最新的,能够对合作成功发挥实际作用或潜在作用即可。建设中需要平衡技术先进性、持续的稳定性、实施的可行性、未来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易于维护等几个方面。

合作成功的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合作的各方都对结果感到满意,或是合作开创了预料之外的效果,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开创了校际合作的一个新途径。信息化是工具、是桥梁,高校从各自的治理模式中逐渐衍生和发展出校际合作的新领域,而这一领域做为一个平台,还能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内容。同时,这一合作对信息化建设自身也能起到助推作用。

五、区域性校际共建合作个案分析

地处华中重镇的武汉市不仅享有九省通衢的美名,也是一个科教大市,拥有众多的高等学校。有地理位置较近的四所高校——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它们自从通过校际小范围的合作关系搭建了校际互联专用网络以来,逐步吸引了包括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部属、省属共十所高校加入了该共建合作网络。校际的互联网络独立于CERNET和湖北省教育城域网,采用10.0.0.0虚地址段,每校划分8个B的地址池给师生用户,网络间通过路由实现万兆互联,能够满足校际各类应用流量的需要。以网络为纽带的互通与交流,增强了校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沟通与协作。目前则更侧重于在资源规划与生成方面的能力建设,为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师生打造深层次合作的共建平台。

1. 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定位策略。受信息化建设在各高校地位不同的影响,信息化建设未能像企业一样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导力量。基于此制定了贴近管理、面向师生应用的定位策略。(1)在共建合作理念上将“助建”与“助用”并举。(2)在共建合作形态上,由简单共享逐渐转向侧重生成性资源的合作,使各方都有更多的业务实体参与其中。(3)在共建管理协调上,注重通过合作的力量提升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和师生服务效率。(4)强调合作的实用性,由网络中心、信息化部或现教中心等业务对口单位组成共建合作团队,先从共有的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建设实用化的资源。

2. 合作内容主要包括:(1)打通校际网络,夯实合作基础。网络是校际联系的无形纽带,信息化合作离不开通畅的“道路”基础,独立的互联专网能够为合作拓宽渠道,校际相互开放的资源能够不绕行互联网出口,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应用提供可能。(2)资源系统联合议价,分布部署。如网络缓存、教学资源平台等资源系统,各校单独购买在价格和授权数量上难以获得优势,联合议价类似于团购,由有购置意向的高校一起与厂商洽谈,减少购置所需的开支,也能将资源分散存放,避免重复占用服务器和存储,还能节省出口带宽资源,所有资源的获取都在校际的网络内流动。(3)计算资源相互支援。信息化建设免不了出现计算资源的短期不足或某一应用临时高并发下的扩容需求,校际合作能够彻底解决这种买多了浪费、买少了不足的尴尬。基于校际互联的网络,借用或租用合作方的计算资源已不存在带宽瓶颈,若再利用网络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将需要扩容的应用系统水平扩展或克隆到合作方的计算资源中,既解决了一时燃眉之急,也加深了合作各方的感情联系,有利于坚定合作的愿景。(4)网络覆盖共描蓝图。当前,各高校的无线覆盖正普遍开展,网络接入的覆盖也存在校际的交集——校际认证。通过打通校际上网接入的认证,使校际师生跨校上网漫游成为可能。从技术上看,漫游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提高;从情感上看,漫游认证打通的是校际师生间的交流,校际的师生无论走在哪个校园都能用自校的账号连接网络无疑具有更深的归属感。在实现方式上,漫游不存在基础设施障碍,任一个接入点无论有线还是无线都需要认证才能上网,可以用校际互联线路的互联路由或Ipv6隧道将异校的认证信息传到各自认证系统,鉴权后再以隧道方式从各自校园网出口连接因特网,不会发生侵占别校流量的纠纷,为校际交流往来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5)技术支持。各高校的技术人员是有限的,步入快车道发展区间的信息化建设使各校都缺乏人力资源与经验储备,校际的合作也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提供坚强支撑。各校能够运用各自专长的技术领域为他校服务,这种多元优势联合在一起,对疑难问题分析,弥补自校在某一技术领域的欠缺,能够保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开创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信息化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6)未来的合作空间。信息化最大的重叠性是基础设施。当信息化成为各高校的标准配置时,合作共建容灾机房将可能成为合作的新亮点。共建的机房不仅节约各校教学行政用房,真正实现异地容灾,更重要的是兼顾了节能与环保,使制冷、产地占用、耗电等都得到最大复用。

六、结 语

多元化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所获取的资源和机会是不同的,这些异同为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对多的网状合作组织提供了可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为各校解决各自发展的个性问题提供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3]:1.有利于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任何一所高校都要考虑其生存和发展,省属高校往往也缺乏部委属高校的各种支持,信息化的缺失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软肋,共建可以在某些方面减少人财物的消耗,优化信息化配置,相互支持,使之更向前发展。2.有利于创建品牌,提高信息化的品牌影响力。自建只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共建合作则是利益共同体,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成果,有更多的精力从建设转到应用发展上。构建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品牌,分享成果也是教育信息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3.克服边际效益递减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难以实现建设目标,通过共建合作克服应用过程中的瓶颈,技术支援、资源互借,保证信息化的效果。4.有利于整合资源,包括计算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避免一时不足的困境,也可避免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合作能够扬长补短,实现校际互利互惠,从而将重点放在教育资源开发与优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信息化集群。5.有助于区域内均衡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区域性合作,区域内的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都不会消除,校际在一定程度上的互助有助于带动区域的共同发展,合作也是自身建设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