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217-02
所谓认识系统运行论是关于认识系统的动态发展、演化及其规律的理论,它把人的认识活动看作是复杂的系统现象,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动态演化过程。 从空间或横向角度而言,认识过程是认识主体通过中介与客体进行相互作用,实现主客观的统一的过程。由此,认识系统可以细分为认识主体系统、认识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系统三大子系统。三大子系统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反应在案例教学上,映射出相应的案例选取原则。
一、 认识主体系统理论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认识主体充分发挥认识功能,至少必须具备三种能力,相应地,它的能力要素就结合为三个相关子系统。
(一)驱动系统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驱动系统理论基本作用在于在主体认识活动中形成“兴奋点”,使主体以积极能动态势去同客体发生相互作用。映射在案例选取选择上,即应坚持以下两项原则。一是趣味性原则。在法制教学中,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避免空谈抽象的法学理论、法制基本知识,避免仅用逻辑的角度从理论到理论给予论证。二是新颖性原则。应多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典型事例,包括案例的时代背景,社会民意,对舆情的影响等,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更贴近的理解和感悟,既能通过鲜活的事实达到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使学生保持聚焦案例。
(二)能力系统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能力系统是主体认识的另一重要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认识能力的自然基础、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等。能力系统理论客观上一方面要求提升能力以便于满足认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客体供体符合主体能力要求以便于实现认识。后者给案例选取的启示是案例选取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即案例要与学生受众的认识能力相匹配,能够被相应大学生群体所理解和接受。一般而言,法制教育中的大学生多非法学专业学生,选择教学案例时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对初学法律的学生,一般要选用综合难度较低的案例。
(三)调节系统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调节系统也是主体认识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基本构成成分是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包括信念、习惯、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的心理要素。这些心理要素不具有观念反映功能,因而不直接属于主体认识能力的组成部分,但对认识能力的发挥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高尚、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感染人的精神和热情,激发认识潜能,另一方面,低劣的、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起到抑制作用,弱化认识主体对认识的追求。弗洛伊德曾把意识比作一座海洋中的冰山,海洋上露出水面的冰山之巅是显意识,而在水下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庞大的冰山底部,即非理性和潜意识。 可见, 对调节系统的把握非常重要。调节系统理论给案例选取的启示是,案例的选取要坚持积极性原则,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转化学生消极情绪。首先,应更多选取积极的、正面的法制案例,要以提高学生法制思想水平、规范学生行为为核心内容,通过案例来教育学生树立基本法制理念,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如果在教学中不突出思想性,而是一味地把社会上流传的那些人们借以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顺口溜,反面典型事例进行渲染,那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其次,正确处理反映社会消极现象、敏感问题的消极案例。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生也越关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大力宣传和强化社会的积极面,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的消极面,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甚至叛逆心。 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敢于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法制事件经过整理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指出危害,得出合理的结论,释放学生受众的负面情绪。
二、认识中介系统理论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认识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是认识系统的两个基本子系统,但两者不是直接相互作用,二是通过中介系统而进行间接、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介系统包括物质工具系统、知识工具系统和语言工具系统。
(一)物质工具系统理论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物质工具系统理论认为,人的认识同动物反映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动物只能利用其自身的生理器官直接地反映自然事物,而人则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生产工具,并逐步分化和形成了作为认识中介的物质工具。物质工具系统理论对案例教学的启示是,案例教学要充分借助教学工具的力量提升教学效果,换言之,案例的选取要便于利用教学工具或教学媒介。例如,所选取的案例,便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网络下载的案例图片,便于播放影视教育片,便于播放“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的电视片,便于引入讲述式、讨论式、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形式,等等。
(二)知识工具系统理论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知识工具系统理论认为,人不但生活在工具世界里,而且生活在知识、文化世界里,认识主体总是通过这个既作为认识成果又作为认识手段的知识世界而把握它所面对的新的认识客体。知识工具系统理论要求案例的选取充分注意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既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前经历了十二年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中学以前的思想政治类教育中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定的法制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及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与此前教育相衔接。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可选取法律专业性强的案例在较高的法律专业层面进行探讨;对于非法学专业类的学生,可以更多地选取与其专业相关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
三、认识客体系统理论下的案例选取原则
客体作为认识系统中与主体相对的另一极,其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和复合性,是事实客体、价值客体与应然客体的统一。
(一)事实客体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事实客体理论认为,在认识活动中,主体所面对的客体首先是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客观事物,换言之, 无论主体具有多大自主性和能动性,客体仍然是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须尽可能地摒弃主观性成分。事实客体理论要求案例的选取要具备客观性。案例本身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所选案例要力求真实、准确,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教师不能凭空想象和杜撰案例,也不能对教学案例进行随意取舍或歪曲。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使他们对案例产生强烈的现实感,利于大学生提高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价值客体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价值客体理论认为,在主客体关系结构中,客体并非仅仅是同主体利益无关的“事实”,恰恰相反,同人的需要之间总存在某种效用关系,对人具有某种价值,即价值客体。不管主体是否自觉意识到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都不会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本身。显然,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揭示和追求某种客体价值的过程,具有相应特定目的。反映在案例选取中,案例的选取必须坚持导向性原则,具体指向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向。所选取的案例体系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三)应然客体理论下的选取原则
应然客体理论认为,客体仅仅停留在事实客体和价值客体层面是不够的,因为实践的机构是将客观事物改造成它对人类所应该具有的样子,改造成对人而言的理想状态,从这个层面而言,客体又是应然客体。应然客体理论的启示是,案例的选取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案例要具有一定启发性,具有必要的深度,能引起学生对的关注,并能通过深入思考,对现实做出正确反映,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从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受到启迪。
认识系统由各相关子系统构成,其不同子系统映射出不同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案例的选取原则,包括趣味性、新颖性、适应性、积极性、客观性、导向性、前瞻性等等。认识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认识过程。各案例选取原则也是如此,各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形成案例选取原则体系。
注释:
王霁.认识系统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系统及社会系统一直都是社会理论领域中的重要概念。语言学、哲学、信息科学、电子计算机、数理科学和生物科技等诸多领域都对“系统”做出了较为详实的研究。“社会系统”的概念部分的集成了其他领域的“系统观”,高宣扬认为现代社会学中的系统理论实际上是从自然科学系统论搬用过来的(2010:11)。涂尔干、斯宾塞和帕累托等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很好的发展了对系统的思考(Brian Castellani & Frederic William Hafferty,2009:VIII)。同时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特纳等人的新功能主义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系统理论(Brian Castellani & Frederic William Hafferty,2009:172),卢曼开创的新社会系统理论强调人的行动是在系统中变得组织化和结构化的,当几个人的行动变得相互关联的时候,就可以说存在一个社会系统(Turner,1986:103)。社会系统总是处于极端的复杂状态,同时也处于一种复杂化的过程之中。系统的复杂性征使其在面对环境的影响时,出现各种内在的危机和各种不平衡现象,并产生一系列的运作难题,使社会系统无法以其原来对付环境的原则进行实际运作,迫使社会系统不断地进行复杂性的化约和自我的区分化以化解危机,而社会系统也在此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演化和进化(焦瑶光&吕寿伟,2007:57)。本文首先试图澄清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之后再对其理论与复杂性科学之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二、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系统”对卢曼来说,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组织体系。系统就是“组织起来的复杂性”,当代系统的特征就在于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复杂性,强调它是社会文化发展中功能分化及人为组织能力复杂化的双重产物。卢曼试图将源生性逻辑和整合性逻辑协调起来,借助前者探讨结构产生的机制,借助后者研究一个社会系统引发其不同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不同功能的机制,这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显著特征(高宣扬,2010:6)。
(一)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
从规范性系统论中走出来。社会学系统理论的重点总是强调社会系统中各个层面的关系和过程的重要性。这些系统论所用的系统论极其相关的方法论都是以自然科学的归纳、演绎等传统方法。面对当代社会在社会结构、行动和功能方面的重要变化,卢曼采取了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式、思想模式和方法论。例如,卢曼进一步发展了帕森斯的理论,在根本上颠倒了系统与功能的关系,从原来的“系统功能”转变为“功能系统”。在卢曼看来,系统之所以运作,不是因为它首先是系统,而是因为它内在的功能的相互自我参照,系统脱离功能而自我运作,就是抽象的、空洞的和无生命的系统(高宣扬,2010:11;12;16;19)。
1.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转变。卢曼发展了独特的社会本体论,把社会当成具有不同层次的系统,强调世界和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将世界和社会看成某种以单质的“实体”为终极本体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认识论方面,强调一种“建构主义认识论”(高宣扬,2010:20-26)。
2.反人本中心主义的系统理论。卢曼强调远离人本中心主义,把每一个个人安置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以便从社会系统运作的观点去分析人和行动者的问题(高宣扬,2010:26),很明显,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是“非个人”的(同上:27)。
3.自我生产性(Autopoiesis)和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系统。这两者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生产系统都是不断重新生产其组成部分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能够自我生产的原因在于它是具有独立生命力的单位。自我参照,只要是指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在其相互关联与同期环境的交往中进行自我区分和相互区分,而在这种自我区分和相互区分中,系统中德各个因素以及整个系统本身,实现经过中介而环环相扣的自我确认、相互区隔和相互作用,同时又完成同其他组件之间的新关联。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特征还有:技术主义的“简单化”基本原则、多学科整合与比较、系统理论语言的反思性。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二)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其他内容
1.系统与环境。在卢曼的理论中,始终不把系统以外的环境当成其自身(高宣扬,2010:7)。此外,社会系统被看作基于要素和关系的动态体系,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突出了选择的作用,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运作都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从宏观上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与其周边环境进而与世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通过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系统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系统还能够透过环境进一步对世界有所了解,以求扩大自身的活动场域和运作的可能性参照(丁东红,2005:37)。
2.社会分化。卢曼认为当代社会的区分化主要表现在功能方面的高度分化、专业化和自律化(高宣扬,2010:1)。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首先设定社会结构具有一种稳定的秩序,通过这一预设的稳定性基础来解决社会秩序可能性问题。然而在卢曼看来,社会所显示出的秩序并非是因为系统具有什么稳定性架构,任何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秩序,往往是通过较少的可能性来维持其稳定的(高宣扬,2005:20)。事实上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是不容置疑的,在极端复杂性的当代社会中稳定和秩序的实现是借助于沟通所实现的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的功能分化的结果,社会系统在复杂性中所实现的秩序化、组织化和制度化,是系统功能区分化的过程。邓正来认为分化不仅标示出系统与环境的差异,同时也使分化运作用于已标示出来的系统之中,使系统之内再一次分化出系统与环境。
3.沟通与社会系统。自我生产可能性的是沟通。社会的自我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社会本身存在和运作的基本条件,就是要通过沟通才能实现的。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进行沟通的过程。沟通构成了社会系统得以存在和运作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系统生产和维持的依据。所谓沟通是指一种复杂的社会自我选择活动,是构成一个系统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复杂的告知、信息、理解三重因素相互联结和相互联系的过程,通过此一过程与社会整体所决定的复杂过程相关联。需要指出的是沟通不仅是被动的等待和接受选择,同时沟通自身也是复杂的社会自我选择程序,沟通只有在选择中才能实现,只有依赖于选择机制沟通才能自我决定和自我生产。
三、卢曼与复杂性理论
在卢曼的著作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眼就是“复杂性(Complexity)”。国外已经形成了“卢曼复杂性研究学派”(The Luhmann School of Complexity)(Brian Castellani & Frederic William Hafferty,2009:4)。当然,卢曼的复杂性概念不同于复杂科学所赋予复杂性的含义,在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中复杂性总是在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来,是指可能性的总体性,包括系统与其环境组成元素的多样性以及系统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等不同形态。“复杂性是具体的,但同时也是高度抽象的,说其具体是因为它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经验直观感知的,说其抽象是因为它是世界关系网络的普遍概括,是事物演化创新、内在随机、自生自主、广域关联、丰富行为、柔性策略、多层纹理、隐蔽机制的整体综合的属性和关系”(吴彤,2004)。
卢曼赋予复杂性一种核心地位并使这一概念不仅作为某些人所称的“世界的程式”,而且也使它对于社会学分析极富生产性。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实质上是对于社会系统在不同状态下和不同部分中组成因素、关系网络、运作程序复杂性的一种表达和处理。复杂性作为核心概念贯穿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始终,复杂性概念同其社会系统一样,本身也是极端复杂的。
焦瑶光和吕寿伟认为,卢曼的理论中体现了复杂性与心理系统、复杂性与社会实践、复杂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2007:57-60)。卢曼的理论中,复杂性表现为时间、物质、符号三个维度,自我主题化便依靠提供关于应付环境的时间、物质和符号三个维度的指导降低复杂性,从而有可能为时间定向、空间组织、符号序列化提供指导,使系统合理的选择多种可能的符号和象征系统,将系统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加以符号化和象征化。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在西方有些文献中也称之为新社会系统理论。他的理论整合了各学科的系统观,发展了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系统的理论。同时,受到了“不确定性”、“混沌”等复杂性科学理念的影响,卢曼也把整个世界和社会当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混沌系统。目前较为全面地概述社会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专著是由Brian Castellani 和Frederic William Hafferty所著的Sociology and Complexity Science:A New Field of Inquiry(《社会学与复杂性科学――一个新领域的探究》)清晰的描绘出了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在复杂性科学中的重要位置,可参见该书的第246页。
四、社会学与复杂性科学:新的领域
许多学者的看法是:21世纪的科学将由复杂性科学主宰,如史蒂芬.霍金、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和威尔逊(E. O. Wilson)(Brian Castellani,2009:233),国内学者吴彤(2008,扉页)和戴汝为(1996)等人先后都有过相关表述。正如乌里(Urry)所总结的,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社会学科先后经历“(Marxism)”、“语言学(linguistic)”、“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表现主义(performative)”合“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的转向;他认为“复杂性转向”是社会科学开始的新的转向(Urry,2005:1)。在这个社会科学的“复杂性转向”过程中,社会学与复杂性科学的交叉研究也得到很好的发展。Brian Castellani认为社会学和复杂性科学(sociology and complexity science, SACS)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Brian Castellani,2009:27)。上文分析的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摘要: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主要有主体性、层次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上述特点,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在CAS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涌现原则、活力性原则、标识性原则。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学习型社会主体性原则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H.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他认为,复杂性来源于系统内部,是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要素的适应性促成并发展了复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定义复杂适应系统,它是由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部分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每一个“部分”都存在于另一个“部分”之中,从而形成了嵌套的层次结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CAS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个体(ActiveA.gent)的适应性,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这些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各个底层个体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可以在上一层次,在整体层次上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更大的个体的出现等。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主体具有主动性、适应性、并发性。系统中的主体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以适应环境,或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或利益。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主体的性能参数在变,主体的功能、属性在变,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系统中的主体是并行地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进行演化。(2)系统具有层次性。在适应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之问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最终形成分化,渐渐地建立层次。首先,这种层次性比较明显,各层之间界限分明;其次,系统内很多层次之间存在嵌套关系。(3)标识性。标识就是个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相互作用时,尤其是在搜索与接收信患时,相互识别和选择的标志。(4)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变和进化的主要动力。这种相互作用越强,系统的进化过程就越加复杂多变。由于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诸多特点。在学习型社会系统中,学习型个体作为基本的社会成员,是存在于这个系统中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活的”主体个体通过积极与社会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持蕈学习到笛的经耋验丢改矍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同类羹个豢为了完成共同的功能,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所谓多主体的聚集体——元主体(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同样可以像主体一样再聚集成更大的聚集体从而导致层次的出现,学习型组织(元主体)在系统中有时像一个单独的个体那样行动。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
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尊重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主体”这个概念是CAS理论最核心的概念。CAS理论将系统中的个体称为“主体”——具有适应能力的个体,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强调它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把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到了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的位置上。
遵循主体性原则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这是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所决定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学习型社会就是一种教育机会,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皆学和处处皆学的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传统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当薄弱,如果不能够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确定教育的意义,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有可能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学习型社会的
建设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方法和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把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同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要重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的和谐发展。学校还要注重各级教育渠道的衔接和贯通,注重不同教育类型间的相互转换,尤其是学校内外教育机构要相互承认各自的学习成果。
(二)整体涌现原则
所谓整体涌现原则,就是学习型社会系统的构建要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遵循整体构建的思想,强调学习型社会系统各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CAS理论认为,整体涌现性是指整体才具有而孤立的部分及其线性相加之和不具有的特性,它主要是由系统的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而激发出来的,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结构效应或组织效应。不同的结构方式或组分之间不同的相互激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整体涌现性。当我们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时候,指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带来的“增值”效应。
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组织构成的,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必须使这些组织转变成学习型组织,也就是要求各种组织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组织共同愿望,并通过共同学习和系统思考,克服组织发展智障,使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展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当全社会各种组织都变成学习型组织时,我们的社会就会自然过渡到学习型社会。
(三)活力性原则
所谓活力性原则,就是指学习型社会成员的学习活动,应该在坚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前提下,承认学习者基础的层次性,把学习活动保持在具有层次性的复杂阶段,使教育资源层次化,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找到激发自己不断向高层次目标前进的动力,保持学习活动和学习型社会主体蓬勃向上的活力。
CAS理论告诉我们,“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的特点就是永恒的新奇性。”秩序状态太规范,太死板,不利于作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利于自动催化组的产生;混沌状态又太混乱,太无组织纪律,内部的自我破坏力加大,也不可能有什么造就。处在秩序与混沌之问的复杂阶段是最佳位置。因为在这样的阶段,系统既具有秩序与混沌_两方面的优越性,又少了两者的缺点。因而在这个阶段,作用者的活力与系统的活力(组织的活力)就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达到创造某种新奇的目的。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倡导构建一个无人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没有围墙的,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还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的学习是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继承和创新都是学习,而且创新是更重要的学、习,要重视创新性学习。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随时随地抓住适应自己需要的高品位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
(四)标识性原则
所谓标识性原则,就是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在整个社会中确立一个总体上的组织者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便学习个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相互作用时相互识别和选择目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一、引言
二语习得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非线性过程。很多二语习得的理论假设,从不同视角对第二语言学习条件及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这些理论假设普遍关注语法习得, 忽视了二语习得是一个有序与无序并存的认知活动。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 语言系统是一个动态性、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探索动态系统理论有助于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二语习得研究整体观, 为二语习得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生长点。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依据, 结合以往的二语习得研究理论, 从新的视角来解释这一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从而总结出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二语习得主要的三类理论模式
(一)文化适应模式
舒曼(J.Schumann)所提出的“ 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企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第二语言的习得。他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牵涉到许多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和个人的情感因素。舒曼把“ 文化适应” 定义为“ 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王初明1990:184)。文化适应模式的问题在于它是针对自然语言环境下习得第二外语设计的, 但是中国学生是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外语。所以用文化适应模式对我国二语习得的研究不具备较好的解释力,也没有解释二语习得的内部机制。
(二)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中最具争议的。它的问题在于仅仅通过对部分语法结构习得的观察就做出关于整个语法规则的推论, 过分概括化。所以监控模式理论也没有很好地解释二语习得的内部机制。
(三)可变论与唯理论
Gregg认为可变语言能力模式把语言输出变化的根源归因于语言能力的变化,模糊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对语言运用变化的研究不能解释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 因此语言能力可变的观点是不合逻辑的(Gregg , 1990 :369)。而Rod Ellis称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仅是可变的, 而且必定在变化之中, 因为习得就意味着变化。可辩论和唯理论争论的根源在于以Chomsky 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和以Halliday 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观点分歧(阮周林:2001)。前者不顾语言交际运用的作用解释语言本身, 后者认为语言的形式属性反映并源于语言的交际应用。
以上这几种理论模式尽管各有特点, 也对第二语言学习条件及其规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然而这些理论大多关注语法习得, 未能对二语习得的内部机制做充分的解释。
三、 动态系统理论对语言发展的解释
动态系统理论认为,语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可预测的过程。语言变化受初始条件制约,由认知和社会两个维度的内外资源所决定,既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异性,又呈现出生长的关联性。语言学习者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动态系统,每个学习者拥有自己的认知平衡系统,认知平衡系统与学习者对语言的接触程度、学习者的生理成熟度以及教育程度等相互关联,同样,以上诸要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相关联,继而成为学习者所在环境的一部分(沈昌洪,2008)。
动态系统理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启示在于,它融合了语言发展的认知观和社会观,颠覆了对语言发展线性模式的传统思维,提供了一个融合语言习得的认知和社会层面的框架,并揭示出这两个层面的交叉融合,促成了语言的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的四大基本特征
1.初始状态
动态系统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初始的微小差别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动态后果(De Bot, 2008)。
在二语发展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初始状态是二语发展的先导。比如相关研究结果证实语音意识是母语中阅读习得的最佳先导之一(Stanovich 1998; Sparks, Ganshow & Javorsky 2000),语音编码障碍不仅会影响读写技能的培养,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到口头语言在听辨和发音方面的发展(Sparks, Ganshow & Patton 1995)。
2.引子状态
动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相互关联,都是其他系统的一部分。它们按照统一的动态原则运动,其方式表现为引子状态和斥子状态。引子具有稳定的趋向性,斥子是排斥的力量,具有一种不稳定的趋向性。
在分析二语习得“石化”现象的原因时,Labov指出,二语石化的原因在于对声音的初始误知导致二语学习者将错误的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并在言语行为中因为陷入误区进入引子状态而难以自拔(Labov,1996)。
3.变异性
动态系统理论的起点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只有通过能量的流动才能维持,而能量的流动存在于变异之中,当下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前次的发展水平,而变异则成为这一变化系统的内在特征(Van Geert,1994)。
4.非线性
从动态的观点看,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生长和下降是系统发展的正常现象,两者都是发展的,但变化的方向相反。例如,语言损耗的变化水平和语言的使用及输入程度密切相关,然而,损耗效应和损耗事件之间并非一定呈现正相关。在某些条件下,大数量损耗事件的发生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而在其他条件下,小数量损耗事件的发生却会引起显著的损耗效应,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
四、动态系统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 语言分系统互动
语言的理解和输出是以大脑中众多信息单元同时激活为基础。语言系统中的分系统:音位、词法、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互相依存,一个分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分系统的变化。在语言教学中,语言系统中的各分系统不能孤立分开。就词汇习得而言,必定要与其发音和所处在的语法结构相联系。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要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而不是记忆孤立的词汇和抽象的语言规则。
(二) 学习者互动
根据DST,语言习得是社会环境中不同因素互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反应、探索、合作以及在使用语言中的互动。因此,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提供反馈,通过来自外界的反馈和自我反馈,使学习者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支持并内化这些反馈,最终提高其语言知识水平和技能。
(三)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互动
显性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讲解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隐性教学法指教师给学生提供语言情景及学习任务,让学生推断其中隐含的语言规则。一般地说,课堂的显性教学法会使学生产生显性知识,但课堂的显性教学法并不绝对会使学生产生显性知识,它也可能使学生产生隐性知识。由此可见,这两种教学方法产生的结果是交叉的动态关系。根据DST,任何外部因素,包括正规的课堂教学都会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产生影响作用。若把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与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相结合,对外语教学将会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五、结语
本文提出采用动态理论视角进行外语教学课堂研究时,需要认识到教与学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教师、课程、教材、教法等课堂环境参数与学习者的内在认知环境相互作用,左右学生的资源分配,最终影响语言发展路径。动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促进二语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De Bot,K.(2008).Introduction: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a dynamic proces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2(2):166-178.
[2]Larsen-freeman, 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use from a chaos/complexity theory perspective.In C.Kramsch (E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London: Continuum,2002:33-46.
[3]Larsen-freeman D& Cameron, plex system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2):226-240.
[4]Larsen-Freeman, D.(1997).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 18(2):141-165.
[5]Larsen-Freeman,D.(2007).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chaos/complexity theory and dynamic systems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0(1):35C37.
[6]Larsen-Freeman, D., & Cameron, L.(2008).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 perspective.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2(2):200C213.
[7]Labov, W.(1996).Some notes on the role of mispercep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In R.Bayley & D.Preston(e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variation, pp.245C252.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8]阮周林.中介语可变性研究综述[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7(3): 83-86.
[9]沈昌洪, 吕敏.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研究, 2008(3): 65-68.
最早由贝塔朗菲提出他将“系统”定义为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核心是整体理念整体大于各要素之和。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其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能表现的新特征属性。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汾析清楚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与表意研究解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模式、原则和方法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单独的产品被视为是一个完整的、由多个子系统单元组合而成的系统并以此来实现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互换性、灵活性和补充性。在工业设计实践中应用系统理论的原理及相关方法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肩利于理清产品的内部系统要素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清产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作用从整体入手分析、综合与优化设计剧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工业设计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2产品系统设计及流程
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对产品的功能、材质、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装饰等诸多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系统化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物质产品的功能需求汉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其中陶瓷产品是指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具有一定使用或审美功能的陶瓷制品。陶瓷产品设计是在某种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与艺术手段胺照设计师的绘制的草图进行构想、改进、创新设计制成陶瓷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融合了经验、技艺、造型、审美等多方面因素在充分考虑陶瓷制品的功用前提下结合原材料的特性、工艺和生产条件胺照人们所追求的审美情趣以产品达到较高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为最终目的的人们创造性劳动。不锈钢产品是采用不锈钢材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因其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具有美观的表面与耐腐蚀性而被广泛用于制造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其中包括茶具、咖啡具、中西餐具、酒具、厨房用具等。产品作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除了本身具有多种要素与合理的结构外还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属性同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也就是说产品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功能性产物而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同人的活动、自然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情趣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会启发设计师抓住要点完成产品系统创新与变革。产品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设计进行有条理、有步骤、有系统地分析阴确设计目标加深对设计问题的认知并对设计分析的结果加以归纳、整理、完善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综合进而在技术工艺与艺术审美、外在功能与内部构造、宏观环境与微观要素等各种联系中寻求一种平衡与优化的设计方法。此时役计对象不再孤立而是将其放入系统中来看待考虑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因素;构成单件产品的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也需要设计师重点分析洛要素之间的构成与组合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联系也将成为产品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对设计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综合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基本方法系统地分析市场需求、设计约束、技术工艺条件并根据约束条件综合建构设计目标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实施设计方案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因此河将产品系统设计流程分为多个阶段:产品系统创意策划阶段、产品系统设计实施阶段、产品系统设计评估阶段与产创意策划阶段设计师需要经过详实的设计调查后形成准确的设计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设计任务书在陶瓷与不锈钢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产品的设计定位、目标人群其次要明确陶瓷产品的类别限定与使用环境并根据进一步确定设计风格、器型主题、装饰材料与工艺等。设计实施阶段周绕制定的创意文案与主题,进行创意构思与表现,经过“头脑风暴”式的发散思维搜集创意后收敛思维并分析形成思维导图通过手绘草图、语意坐标系等手段分析多种可能的形式周绕创意主题深化设计方案确定陶瓷与不锈钢产品的造型、结构尺寸、装饰、制瓷工艺等相关设计制造因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段可以用来制作平面二维尺寸图、透视准确的效果图以及辅助工艺分析在电脑构建的虚拟空间中评判产品的器型尺度与审美。例如主题为《情绪化》的咖啡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紧紧抓住了人们非理性的一面“以杯喻脸”巧妙地利用了陶瓷与不锈钢材质的不同属性,以不锈钢“杯套”这一崭新的形式变化来表现人们喝咖啡时的快乐、忧伤、郁闷、思考等不同的心境与情绪。实体模型的制作是在精确绘制平面图纸基础上渗照效果图用石膏或木材制作出与效果图完全一致的三维实体模型膜型的形态、结构、尺度及细节与最终批量化的产品一致,实物模型的制作目的是设计师校核设计图纸中的细节、尺度、美学关系等特征校验是否与头脑中的想象一致经过审核后便可将实体模型作为模种翻模在对陶瓷素坯装饰后河酌情进行小批量产品试制。设计评估是以小批量的产品为基础,将产品表现出的意境氛围营造、工艺美感、造型美感与预期目标进行比对,并对设计实施进行评价对设计定位进行校核。
在这个阶段中经常会发现工艺技术问题、产品设计尺度问题以及造型与装饰形式等问题此时便需要进行设计定位、产品细节设计、尺度、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调整直至试制成的产品与预期一致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市场推广该阶段是产品的商业环境评价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产品的创新度及经济因素均会对市场环节的销售造成影响此外实用性、造型美感、品牌知名度等均会制约产品销售设计师应根据市场反馈积累设计中的得与失,并能及时调整设计并做好产品的改良性更新换代准备。在产品价值与企业利润的转化中设计师配合销售人员宣传新产品并不断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产品的包装也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渠道根据产品的材质与意境的传达结合市场营销理念完成产品的后期包装设计使得产品以完整的、系统的印象面对消费者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