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型课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陆法系;行政行为;可诉性
1.引 言
“行政行为”的价值在行政法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凸显,不仅是“引起行政诉讼的原因,也是行政诉讼的标准。”[1]根据学者翁岳生的考证,“行政行为一词滥觞于法国行政法上的Acte Administratif,后经德国学者继受,称之为Verwaltungsakt。日本学者从德国引进之后,将其直译为行政行为。”[2]
2.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行为概念
2.1法国
由于法国对行政法界定的外延较大从而衍生出了较为典型的法式行政行为。该模式的行政行为是一种宽泛的界定。法国的行为作用标准被认为是通说,该说认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用以产生行政法上的效果的法律行为,以及私人由于法律或行政机关授权执行公务时所采取的某些行为。该种界定的目的是出于对公民对政府机关的行政活动的诉权的保护,为了使公民得以更加广泛而又直接地参与到保障公共权力良性运作的事业中来,而不必通过选举议员来制定一般性规则这种迁回曲折的方式。
2.2德国
行政行为一词起源于法国,发展于德国。行政法学鼻祖奥拓・迈耶将行政行为界定为:“行政机关对相对人在具体事件中作出的决定其权利的优越性的宣示。”[3]著名行政法学者毛雷尔认为,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对具体事实做出的具有直接外部法律效果的处理行为。”[4]可见,德国给行政行为赋予了新的特征,形成了具有具体性要素、效力外部性要素等的行政行为。直到1976年《联邦德国行政程序法》通过后各要素的存与废才尘埃落定。该法35条规定了两种形态,即“基本形态:当局处理公法范围内的单独事项,产生直接外部法律效力的命令、规定或者其他高权措施;特殊形态:一般命令是这样的行政行为,它针对按照共同特征确定的或者可确定的人群,涉及一个物的公法性质或者公众对该物的使用。”[5]该定义的特色:一是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而非抽象行政行为;二是行政行为是外部行政行为,而非内部行政行为。
2.3日本
日本在将德国模式本土化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特色。一方面,对行政行为的类别划分更为的细致。著名学者田中二郎认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就具体事项所为公法上单方行为,即将立法行为、公法契约、合同行为等排除于行政行为概念外。南博方也认为,行政行为是行政厅为了调整具体事实,作为公权力的行使,对外部采取的产生直接法律效果的行为。另一方面,构建了灵活的学术概念与实践概念的二分构架。“行政行为”这一术语仅承担学术上的功能,比较灵活,可以随实践不断修正与完善。
3.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行为可诉性制度的对比
可诉性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讼寻求保护的制度。法律是否赋予一定当事人的一定行为以权,对于保护当事人权利以及防止滥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当下对于行政行为存在两种思维模式:
1、法式宽泛主义模式,其认为行政行为应当具有广泛性,注重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将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等立法行为、行政处理等机关内部行为以及行政合同等非高权行为都列入其中。无论当事人因为内部处分还是受到相关立法活动侵害,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德式严格主义模式,其对法式宽泛主义模式予以限缩,建立于对行政行为科学分类的基础之上,将外部性、具体性、高权性等特征赋予行政行为,排除了一些行政行为。该模式凸显行政行为概念的单项功能,保持了概念自身逻辑的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
通过对比以上两种模式,笔者以为,法式定义虽然达到其保护当事人诉权的宗旨,然而却忽视了这些行为的差异性以及忽视了可能出现滥诉的现象。该模式完全等同了行政活动和行政行为两个概念,认为凡是行政行为便是可诉的。这是不妥的,一方面,在实践中凡是这些行为都通过诉讼的途径必然使得诉讼压力的巨大,而且使得行政机关的权威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不区分抽象与具体、内部与外部等不同行政行为的具体特点,混淆了基本的权力架构。
反观德式,我们可见,德式行政行为做了限缩性的界定,可是公共行政和行政法的发展严重挑战了这样一种构建,也迫使他们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个问题上做出变革。日本的行政行为研究,则采用了较为单一的方式,基本上也是限缩式的界定,而且仅仅是学理概念。这一界定与我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内涵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样行政行为这个概念就不为过于精致、严谨的学术研究所累,而能在受案范围问题上进退自如[6]
4.对我国行政诉讼的几点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诉讼法》在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其中受案范围的规定明显过于窄小,已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改变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
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中不难发现,我国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是总体概括+肯定列举+否定列举,笔者以为这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肯定概括与否定概括的全集难以涵射总体概括,导致在实践中容易形成一些既不属明确规定应受理、又不属明确规定不应受理的空白处。故,笔者以为应当采用总体概括+否定性列举,应当认识到删除肯定性列举并不仅仅是基于逻辑的考量,更在于法院能够在对具体案件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好的保护当事人诉权,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认为不属于肯定性列举而将之排除在外。
2、适当突破具体行政行为限制,赋予一些抽象行政行为予可诉性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司法解释予以适当拓展空间,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将全部抽象行政行为排除。要改进这种现状,应当突破目前只审查部分外部具体行政行为的限制,将一些抽象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也纳入受案范围。笔者赞同姜明安教授对于适当扩大行政诉讼范围的观点,其“有限直接诉”认为“如果相应抽象行政行为不经具体行政行为就可能造成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害,相对人可直接对该抽象行政行为提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抽象行政行为或确认该抽象行政行为违法,以避免实际损害的发生。”[7]
总而言之,我国应当改变当下法院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权掐的太死的现状,应以德国式为基础,通过改变受案范围确定方式,适当增加受案范围的灵活性与广度性,笔者相信,如此便会将对我国行政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送上福音。
[参考文献]
[1]方世荣, 李钢. 行政行为的分类研究[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9, 4: 8.
[2]章志远. 行政行为概念之科学界定[J]. 浙江社会科学, 2003, 1(92): 91.
[3]李树根. 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构[J]. 文艺生活・ 文海艺苑, 2011 (2):262.
[4]张春荣. 行政行为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 6(2): 46.
[5]于安. 德国法上行政行为的构成[J]. 中国法学, 1999, 5: 015.
[6]闵凡群, 张乐. 行政行为概念探源与重新界定[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2(5): 31.
我校是刚刚迈入新课程改革的一所农村校,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期中考试反映出部分学生明显成绩落后,跟不上正常学习。分化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早,是老师们没有想到的,本来预想初二年级出现的分化突然表现在初一年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那么,提前到来的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有效教学行为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初中数学学习分化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迟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违规违纪,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无动于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自暴自弃。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抵制不了诸如网络游戏等“电子鸦片”的诱惑。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知识、技能掌握不牢,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过程、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要求。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初中数学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只靠机械的记忆和直观思维是不能完成的。小学习题与例题基本相似,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相比变化较大,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反应稍慢的同学课后仍不会做题。所以学生感到中学课程难度太大,稍一分心就不明白了。
针对以上对数学学习分化产生原因的分析,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研究控制数学学习分化教学对策,以下谈谈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控制数学学习分化的有效教学行为。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说,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这一点,他的教学成绩一定是正态分布的,如果说有一点分化的话,那也是向优秀的方向分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很多: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2、备课时充分考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需要,专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问题(这里要防止优秀生“抢食”),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3、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4、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5、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案例1:
案例2:在我们这样生源较差的农村中学,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周一的作业收交情况是最差的。纠其原因,在两天的休息时间里,有些学生并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甚至忘记写作业,在加上家长大多没有辅导能力,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不够,因此周一收作业就会出现困难局面。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班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是有利于课堂讨论,二是利于适度的竞争学习环境的创设。在周末我经常留一些针对“双基”的小测验,并统计每个小组的周总成绩,再把周总成绩累加形成月总成绩,进一步形成学年总成绩。最后进行表彰。我们把这叫“拉力赛”。“拉力赛”涉及小组荣誉,另外孩子本身竞争意识就很强,大多能自觉完成,即使出现个别学生忘记完成,小组其他成员也会提醒。这样不但解决了周一交作业难的问题,也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一、以生为本,凝练形成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其内化为一种品质,使学生成为得才兼备、合乎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明人。我们培养习惯从日常行为开始,一方面从主体参与、情景体验实践和采取严格的训练入手;一方面构建“小学生行为习惯目标体系”;再一方面把学生所在的班级文化建设、文明家庭创建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把理念变为行动,把行动转化为行为,把行为铸造成习惯。我们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行为目标体系,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学习、规则习惯。根据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目标,为了保证对达到目标,不但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要求,也要对与学生教育有阵重要教育关系的教师和家长制定相应的具体要求,既要有对成人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还要对成人的习惯规范提出硬性指标,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坏习惯矫正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心理疏导也提出具体要求,这样全方位的教育目标,系统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教育网络。
二、把学校作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一)加强班主任专业素质,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力。
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关注老师自尊和荣誉上、物质上和精神上、创造和成就上等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需要,通过提高班主任经费补助、评先倾斜、外出学习、名师选拔、专家型教师培养、宣传自己的教学等优先条件让老师心情愉快,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通过检查班级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养成教育班级日志、养成教育案例等加强对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都在小学的校园中度过,学生在一个自然环境优雅、人文气氛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明校园中学习生活,自然会养成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用礼貌提示语、《弟子规》文化墙、设立红领巾礼仪监督员,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营造礼仪教育氛围。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反复实践和积累中产生一种精神愉悦和“内在需要”,最终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并转化成稳定的外在行为。
(三)发挥少先队组织特点,建立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机制。
制定培养目标细则并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要求,通过少先队的组织机制特点帮助监督,在交往中逐步将学生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转化为正确观念,广泛设立红领巾小岗位,通过坚持岗位服务,体验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和光荣感。建立健全的管理网络,从学校的一日常规的总结、评价管理工作到各中队学生行为习惯目标完成记录,寓行为规范训练于各种队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内容。
每学期初根据学生本年龄段应养成的好习惯制定养成计划,举行“新学期我能行”好习惯签约仪式,每个学生把本学期要准备养成和要改正的坏习惯分时间段制定成条约,在仪式上当着全体老师和同学的面宣读并签上自己姓名,家长和老师同样要签上自己的姓名,在高年级组织了“好习惯日记漂流”,每人轮流写下自己在好习惯养成和感想,养成好习惯成为学生追随的时尚,从而巩固好习惯的养成。
三、推动家校互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一)提高认识,唤醒家长参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意识。
让家长成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支持者、自觉参与者、决策者,帮助家长进行角色的转化,我们从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做起,推出了“为了孩子的未来”习惯养成教育系列讲座,为父母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育思想,保持家庭学校教育一致。
父母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组织教学开放周、主题队会、实践活动、夏令营都主动邀请家长参加,请家长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考评,让家长给学校提建议,并为学校教育管理和任课教师评分,使家长成为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沟通,促进家校良性互动。
论文摘要: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是英语课程实施的活水和助力,决定着英语课程实施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所发生的新的变化不仅给英语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促使他们要对本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积极的探索,以便更好地面对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挑战和需求。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也已全面启动。高师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都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由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传承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由“单纯的技术教育”转向“全面教育”;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化为“重过程”。然而,在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有些体现出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本质的变化,有些却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师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些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过于强调所谓知识的实用性,过于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靠近,固而不仅浪费了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也失去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
现在有些毕业生,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育学校以后,总会发出一些感叹,认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于是有的教师就开始过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对学生有用。他们主张在课堂上更多地以基础教育教材中英语课本中文本出现的内容作为授课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一走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其实,这种教学行为使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走上了一个偏颇:在课堂上以“快餐式”的形式对学生加以训练,并将对其能力的培养视为一种召之即来的、短期即成的行为。从近期目标上看,学生的施教能力似乎得到了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新课程理念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即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应着眼于促进大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具体而言,是指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高深知识、发展复杂性思维和实现知识远迁移的能力。高校毕业生施教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知识远迁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用什么教什么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疏于思考、疏于探究、疏于勤奋,其能力之根难于向纵深处延伸。其实,目前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并非是真的学无所用,而是所学不知所用,他们缺少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而忽略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有价值的引导作用,使得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的关系出现失调,这也使得高师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行为走进了一个误区。
目前,有些师范院校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应顺应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于是,他们一改以往的“权威式”课堂教学方式,目的是想实现自身角色和自身作用的根本改变。诚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不是教师的单向劳作,它应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互动或交往的活动。以此为基础,有些教师就开始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发展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一味强调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其实,这种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强调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
最后,在教学手段上,有些英语专业的教师不分学科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师范院校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又一问题。
二、主要应对策略及措施
1.更新理念,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认识问题,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就无法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转变育人观。表现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上,因为英语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似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知识引进课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量”上的“度”,关键是应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保证英语课堂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有利于促进知识由学术型形态向教育型形态的转化;有利于英语课堂内容整合与贯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英语素养的发展与养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化智为能的方法,引导他们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基础教育的施教能力。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意义创造。在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给在校生以自由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条件,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本质,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创新的过程。
另外,高师学生可以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英语的平台。例如,他们可以自己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内容,探索研究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且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问题,从而增加“做英语”的学习机会。目前看来,在高师英语教育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学生参与开展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实践新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3.转变教学方式并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英语观认为,英语教育应该重结果更重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应用和学习者个人的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观从传统封闭性、传授性的教学观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即,让英语教学走出单一的“讲授、练习加考试”的模式,让学习者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英语和英语教育。
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方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师范生在校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经历“大学教法-学法-中学教法”的转化过程,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高师院校教学所特有的规律。因此,为使高师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新英语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变高师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新的英语教育观指导下,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实行多元化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手段的特征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有量有度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实,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应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为一切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只能是对教学起辅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多维互动性 核心素养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